1000 MW机组EH油泵电流升高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翼2
(上-
下)1000MW 机组EH 油泵电流升高原因分析
聂卫超,李成红,李霄
(国家电投集团协鑫滨海发电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针对某1000MW 机组EH 油泵电流升高问题进行故障排查与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保证系统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
EH 油系统;电流波动;伺服阀;油动机中图分类号:
TM621文献标识码:
B DOI :
10.16621/ki.issn1001-0599.2021.02.310引言
目前大型发电机组采用高压抗燃油DEH (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油动机是DEH 系统的液压执行机构,EH 供油系统的作用是为汽轮机
阀门的液压执行机构提供控制油,在接收相应指令信号时,能够准确输出阀门开度控制要求,在机组发生事故时,接收相应遮断
信号必须能够迅速关闭汽轮机各进汽门,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1事件经过
2020年5月21日,
某1000MW 机组2号机组冲转、并网期间,2B 汽动给水泵入口过滤器压差高报警,7时左右手动打闸2B 小汽机,汽机专业开票更换给水泵入口滤网。
9时,2号机
EH 油泵A 电流缓慢增大、
压力下降,随后B 联启,双泵运行。
2设备工作原理
该机组调节汽阀油动机为单侧油动机,从供油系统来的压
力油经滤油器后分为两路,一路到快关电磁阀,一路到电液伺服阀。
快关电磁阀共两只,冗余配置,接受汽轮机保护系统来的信号。
正常工作时快关电磁阀为带电状态,失电后阀门快关。
当快关电磁阀接受到保护系统的信号失电后,电磁阀将控制单向阀的压力油接通回油,使单向阀打开。
单向阀连接着油缸活塞的工作腔室和非工作腔室,使活塞工作腔室与非工作腔室连通,活塞两边的油压力平衡。
油动机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动作,油缸工作腔室的油迅速返回到非工作腔室,加快回油速度。
电液伺服阀接受控制系统来的电信号,根据需要将压力油通到活塞打开阀门,或将压力油从油缸中排出,使阀门关闭。
控制系统接受阀门的位置反馈信号,与阀位的指令信号比较,发出指令到电液伺服阀,从而精确地将阀门控制在所需要的开度。
电磁阀块安装在油缸缸体上,上面安装快关电磁阀、伺服阀、插装式单向阀。
电磁阀块通过内部油路和油缸体油路相连。
快关电磁阀为二位三通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保护系统来的控制信号。
线圈带电时,压力油P 口和控制油口A 相通,将压力油作用在单向阀上;线圈失电时,电磁阀的阀芯动作,将压力油P 口封闭,将控制油口A 和回油口T 接通,将作用在单向阀上的压力油接回油。
3故障处理
(1)检查系统2台EH 油泵运行情况,出口母管总流量在
60耀65L/m
(正常流量22L/m )波动,油泵电流在28A (正常电流22A )上下范围内波动。
排查EH 油供油系统管线及设备,
发现2B 小机调节阀油动机回油管线存在异常现象,表现为温度偏高、回油量偏大,由此判定油动机泄油量过大,导致系统供油量增大,电机电流升高,当油压跌至压力低保护值后备用泵联启。
(2)拆除2B 小机调节阀油动机伺服阀后,发现油口处有一
最后是齿形检测,刮研效果如何、是否达到技术要求,必须用齿形检测仪进行验证。
检测齿面齿距累计偏差和齿面齿距偏差,刮研完成后最终检测结果如下:
(1)左齿面齿距累积偏差F p 最大50滋m ,左齿面齿距偏差f pt 最大15滋m 。
(2)右齿面齿距累积偏差F p 最大50滋m ,右齿面齿距偏差f pt 最大15滋m 。
齿距偏差达到理想状态,蜗轮副几何精度完全恢复,检测位置如图3所示。
3结论
目前以人工刮研修复大直径、高精度蜗轮副的成功案例很少,其中多受限于刮研刀具、研磨器具和检测方法的缺失。
此次
RF40/50s 滚齿机蜗轮副的高精度修复,
完善并验证了大直径蜗轮副修理工艺,为以后大直径、高精度蜗轮副的修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编辑凌
瑞〕
图3
检测位置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翼2
(上-
下)图2油动机液压原理
个约30mm伊2.5mm 的聚四氟乙烯垫片。
(3)清理、检查后回装伺服阀,联系运行恢复措施,挂闸后调节阀全开,电机电流偏大、回油管线温度偏高、回油量偏大现象并未消除。
(4)扩大检查范围,拆除电磁阀、插装式单向阀,发现其中一只单向阀阀芯卡涩、无法动作,解体后发现阀体有3处碰磨痕迹,经处理后单向阀动作灵活,可正常使用。
(5)恢复措施试运时,调节阀全开,电机电流偏大、回油管线温度偏高、回油量偏大现象仍然没有消除。
(6)联系热控专业联合检查,测试伺服阀反馈信号、挂闸、打闸时油动机的动作反应,其间出现伺服阀接受指令无反馈,油动机无响应的情况,采用更换伺服阀备件,与2B 切换阀油动机对调伺服阀的方法进行验证,故障现象仍未消除。
(7)继续排查,打闸时测得油动机工作腔室有3MPa 的油压。
根据机组工作原理,打闸时整个油路处于泄压状态,工作腔室不应有油压,分析判断为供油管线的压力油串入油动机工作腔室。
(8)解体油动机上端盖过程中发现端盖第三组密封垫片和
O 形圈挤压断裂。
(9)拆除油动机上端盖后,清除油缸内残余的密封垫片和O 形圈碎片,发现聚四氟乙烯垫片和O 形密封圈断裂为若干段。
(10)油动机上端盖共有4组密封,分别用来密封油缸与压力油,图1a 为端盖失效密封处,图1b 为完整的密封结构。
(11)查找检修记录,在安装端盖第三组密封时,发现聚四氟乙烯垫片尺寸略微偏大(实际尺寸104.5mm伊109.8mm伊
1.5mm )
,但安装到密封槽内后,并不影响使用。
其实在上端盖装入液压缸时,由于垫片外径偏大,已经发生碰磨变形或断裂。
更换第三组密封垫片和O 形圈,拆除伺服阀,安装临时冲洗板,对油动机液压缸、伺服阀、单向阀管线进行冲洗,冲洗后恢复系统运行,压力、流量、电流参数正常,各种异常现象消除。
4故障原因分析
根据厂商提供的小机调节阀油动机液压原理图和设备说明书,无法解释在挂闸状态下油动机全开、伺服阀接收信号无反应
的故障现象。
深入研究后得到一些重要反馈信息,油动机加工
时,液压缸内部及表面有很多油路,特别是油路块内部的一些油路由于无法直接加工,需在外部开工艺孔后,才能便于内油路孔
的加工。
根据经验判断,在
压力油至伺服阀前存在一处内部工艺孔(图2虚线处),该工艺孔连通上端盖第二、第三组密封处,正常情况下由第三组密封阻挡,防止串入油动机进油口,当第三组密封失效后,压力油穿过第三组密封进入位于第三组和第四组密封的进油口(D0),见图3,致使压力油直接作用于油动工作腔室,带动油动机活塞杆,处于打开位置。
当伺服阀接受调节指令时,由于供油压力大于泄油压力,表面现象显示为伺服阀无动作,实际上泄油通道已开启。
鉴于供油
压力大于泄油压力,且油压远大于克服的弹簧力,即便是在伺服阀卸油口打开的情况下,油动机仍然处于打开位置。
5结束语
EH 油系统接受DEH 发出的指令,
完成挂闸、调节汽门开度和危及遮断等任务,在机组运行期间要密切监视系统运行参
数和设备的运行状况,提高油系统的可靠性,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降低对设备的危害,防止故障扩大造成非停事故。
参考文献
[1]上海汽轮机厂.N1050-27/600/610型1050MW 超超临界凝汽式汽
轮机说明书[Z ].
[2]张本贤.汽轮机设备检修[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编辑李
波〕
图1油动机上端盖密封
图3
油动机密封失效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