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语文教案6.比尾巴 人教
一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

一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案的钻研。
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
认识“”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识字。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等综合运用。
四、课前准备:1、“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图片。
2、生字卡片。
3、黑板上大森林场景的布置。
4、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有关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留心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疑激趣,谈话揭题(师指着黑板上大森林的场景)今天一大早,森林里就闹哄哄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去看看吧!1、出示拼音课题,让学生拼一拼,猜一猜。
(指导读好“巴”的轻声)2、师在拼音下书写生字。
(再指名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读通课文。
(师巡视,注意读书习惯的培养)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评议(随机引导学生读准“松、最、鼠”等平翘舌音)3、同桌互读检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次参加比尾巴的队员,用“——”划出。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表述。
(生边说,师边贴各种动物图片)句式参考:(鼓励不同的说法)a、参加比尾巴的有()、有()、有()、有()、有()、还有()。
b、参加比尾巴的有()、()、()、()、()和()。
c、()、()、()、()、()和()参加了这次比尾巴。
四、趣味识字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名称是“生字宝宝找主人”。
要想找对主人,就必须先认识生字宝宝,对吗?1、老师贴出生字卡片,请小老师自由选择自己会读的“字宝宝”教给大家。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6比尾巴 教案

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6比尾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能够正确地书写生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正确书写生字。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较关系。
(2)学会生字词的正确用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卡片、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吗?(3)教师导入新课:《6比尾巴》。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并进行组词练习。
(3)学生自主练习朗读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动物们都在比什么?(2)学生回答:比尾巴。
(3)教师提问:它们是怎样比的?(4)学生回答:用自己的尾巴和别人的尾巴比。
(5)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谁的尾巴最漂亮?(6)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5. 书写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讲解书写顺序和笔画。
(2)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生字。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长复述课文内容,并练习书写生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说课稿三篇

【导语】年幼的孩⼦⾮常喜欢⼩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
在学前教育中⼤多数孩⼦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或⼉歌,⽣活中也积累了⼀定的常识。
为您整理了《⼩学⼀年级语⽂上册《⽐尾巴》说课稿三篇》,供您参考。
【篇⼀】⼩学⼀年级语⽂上册《⽐尾巴》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年级上册)》课⽂第10课"⽐尾巴"。
下⾯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和教学思想⼏⽅⾯对本课设计做介绍。
⼀、教材分析 (⼀)⽂本解读 《⽐尾巴》是⼀篇对话形式的⼉歌。
通过对话说出了猴⼦、兔⼦、松⿏、公鸡、鸭⼦、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全⽂四节,每三句为⼀节,三问三答相互对应,使⼈读起来琅琅上⼝。
⼉歌旁边的插图,体现了⼉歌的意境,图⽂结合有利于学⽣更好地理解⼉歌,感受到动物尾巴的特点。
通过"我会写"这⼀训练的指导,可以使学⽣掌握本课⽣字的书写⽅法和技能。
(⼆)⽬标设定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标的设定,按整体考虑知识与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法的综合。
"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标为:(电脑显⽰) 1、教养⽬标: (1)、学会3个⽣字,认识⼀种笔画:∠(撇折);两个偏旁:⼆(⼆字头)、⼋(⼋字头) (2)、会认12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2、教育⽬标: 让学⽣知道课⽂写了哪⼏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让学⽣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培养学⽣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3、发展⽬标: 培养学⽣的⾃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创新精神、观察能⼒和实践能⼒。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课⽂的特点和低年级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字,体会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理解"松⿏的尾巴为什么好像⼀把伞?" (四)课时安排根据教材和学⽣的实际,本课我安排⼆课时进⾏教学: 第⼀课时:图⽂结合,⾃主识字,朗读理解,体验感悟。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比尾巴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6比尾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观察动物尾巴的特点,进行交流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观察动物尾巴的特点,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动物尾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2. 朗读指导法: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动物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是哪种动物的尾巴。
1.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2. 学习生字词2.1 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
2.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3. 朗读课文3.1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3.2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小组。
4. 理解课文内容4.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4.2 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观察动物尾巴的特点5.1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5.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6. 总结拓展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
6.2 学生分享自己还知道的其他动物尾巴的特点。
六、作业布置1.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尾巴特点,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动物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关爱动物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比尾巴》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比尾巴》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猫和老鼠之间的故事情节;2.能够正确朗读故事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了解故事中的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推理能力;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积累生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故事图片和教案PPT;2.教具:幻灯片投影仪、小黑板、彩色笔等;3.材料:故事《比尾巴》的教材、生字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对动物进行观察,然后导入故事《比尾巴》;2. 学习内容•学习《比尾巴》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生字,提高词汇积累;3. 操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练习朗读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 拓展延伸•结合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意义;•开展相关主题讨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五、练习与训练1. 课堂练习•老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学生自读故事,感受故事情节;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生字;•要求学生进行故事复述;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建议结合更多实际情境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推理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比尾巴》的教案,通过细致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比尾巴教学教案优秀6篇

比尾巴教学教案优秀6篇《比尾巴》教案篇一一、游戏导入1、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我说到哪儿,你们就摸到哪儿。
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大眼睛,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细眉毛,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小嘴巴,摸摸你的长尾巴!2、你们笑什么?你找到尾巴了?把你的尾巴亮出来给大家瞧瞧!3、我们是没有尾巴!(板书尾巴)4、那些动物有尾巴?这么多动物有尾巴,多得说也说不完。
有一天,春风暖暖地吹来,森林里有一群小动物赶来参加一场大赛,什么比赛呢?——比尾巴(板书比)一起读,你来试试,你读得真好,把“巴”读得又轻又短,二、学文1、小朋友们,比赛就要开始了。
谁愿意尝试当一次小播音员,响亮地把参赛选手的名字报一报。
(示课件)谁还想当播音员?如果能这样说就更好了“参加比赛的有谁,谁谁,还有谁?”2、你更棒,真像一个小播音员。
老师送你一件小礼物“金话筒”希望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播音员。
3、动物们都到齐了,他们太兴奋了,纷纷撅起了小屁股,高高地翘起了尾巴。
孩子们,现在你们都是评委了,老师是裁判。
嗯,评委得坐正了,裁判也站好了。
下面,我宣布“比尾巴”大赛正式开始。
比赛一共有六个项目,一个项目是:谁的尾巴长?(出示此句)这里有一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是什么?对,有问号的句子叫问句,请听老师来报这个项目:“谁的尾巴长?”(板书:长)谁能像我一样报这个项目,我给你指挥。
大家一起来报。
还剩下五个比赛项目,你想报哪个项目就报哪个项目。
课件出示: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4、弹案:生(一)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你把“把”拼一下,除了可以说成一把伞,还可以说成什么?(刀、尺、扫把、拖把,头梳等),你有什么小敲门记住“把”?你的办法真好。
板书:像一把伞生(二)我来报“谁的尾巴弯”这个项目。
弯如果接连出现两次就念“弯弯”可以说弯弯的什么?(月牙、小船、镰刀)板书:弯谁接着来报?生(三)我来报“谁的尾巴扁”拼一拼扁,你可以报得更好。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精选13篇)篇1: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比、尾、巴”等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
学习方法:预习提示→了解课文内容→自主、合作、探究→集体交流、讨论→朗读品味→反馈、检测学习准备: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3、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
(生字卡片也可以)预学案:一、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预学课文: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二、布置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三、准备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学内容: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
2、学习第1自然段,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多样句式的生动表达。
课堂环节导案学案我的想法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3分钟)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
(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
)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4认识“比尾巴”5给“比”找朋友,看谁找的又多又好?6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7分钟)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
要求:读正确。
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3根据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预习下一课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下一课内容 ,熟悉生字和课文。
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 的文章,拓宽知识面。
要求
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理解其含义。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朗读等活动,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题、意义和重点 语句。
习兴趣和主动性。
情境模拟法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 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 ,模拟场景,增强情感
体验。
小组合作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合作完成任务,培养 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
精神。
教学手段
01
02
03
04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 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物展示
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实物,让学 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增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情景模拟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 ,模拟比尾巴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巩固练习
01
总结词:生字书写
02
详细描述: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提 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垫。
总结词:温故知新
详细描述:复习已学过的动物 名称和形容词,引导学生回忆 相关知识点,为新课学习打下
基础。
新课学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讲解课文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教材定位
单元主题
本课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最后一课,主题是“动物”。
教材地位
本课以比赛的形式呈现,语言简短, 内容生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动物尾巴 的特点,提高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 生字和词语,了解课文中 提到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 ,发现不同动物尾巴的特 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 描述。
改进措施
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难度的内容,如让学生 自己总结动物尾巴的特点,或者让学生通过 观察不同动物的尾巴,进行比较和描述。
加强课堂互动
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
04
CATALOGUE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01 02
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模仿和表演,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 特点,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教学目标明确,能够针对一年级学生 的特点进行设计。
教学方法多样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图片展示、故事导入、游戏互动等,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词
激发兴趣、引导思考
详细描述
通过展示各种动物的尾巴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提出关于尾巴的有趣 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课文讲解
总结词
引导阅读、讲解重点、互动提问
详细描述
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然后逐段讲解,让学生理解每段的意思。讲解过程 中,注重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讲解,如比喻句、拟人句等。同时,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课文练习
总结词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认读、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比尾巴”、“玩具”、“姓”、“又”、“巴掌”;2. 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故事情节并能够复述;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教学重点:1. 学会认读生字词以及初步的书写;2. 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完成复述。
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或读物;2. 比尾巴的图片或玩具;3. 板书、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比尾巴的图片或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简单描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新课呈现(15分钟)1. 教师打开课本,引导学生依次认读生字词“比尾巴”、“玩具”、“姓”、“又”、“巴掌”。
并板书生字词,并进行手指书写。
2.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或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 教师以问题形式导入课文:“什么玩具每次都轮不到?为什么?”等。
Step 3:讲解与练习(15分钟)1. 教师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
3. 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模仿角色语气和表情。
Step 4:巩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自由讲述课文故事,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回答与图片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比尾巴变成了什么样子?”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写作业:复述课文内容。
2. 布置阅读作业:阅读其他相关的故事书籍并整理读后感。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作者、内容和背景;2. 了解《论语》中的十则经典语录,并理解其含义;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4.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论语》中的十则经典语录;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6《比尾巴》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6《比尾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主题;
2.掌握词语“比”、“尾巴”的读音和意义;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促进团队合作;
4.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词语“比”、“尾巴”的意义;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信息。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细节;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导读课文《比尾巴》,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尾巴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
3. 学习词语
1.教师板书“比”、“尾巴”,讲解发音和意义;
2.学生跟读,理解词语的用法。
4. 操练
1.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比较不同动物的尾巴,提高观察力;
2.学生展示成果,进行小结。
5. 总结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总结;
2.整理重点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
五、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和词语学习;
2.练习用“比”进行比较的句子。
六、教学反思
1.本课注重学生的合作与观察能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继续加强
这方面的培养;
2.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仍需加强,可结合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
行提升。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比尾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比尾巴部编人教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比尾巴部编人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课文的内容,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理解比喻的意义,感受比喻的美妙。
3.了解小动物的尾巴的形状和用途。
4.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比”、“尾巴”。
2.理解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3.助小朋友们通过词语助理天母语的能晖。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比喻的意义。
2.督促学生认真观察小动物的特征及尾巴的形状。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
2.教学磁带。
3.小动物玩具模型或图片。
4.包含“比”、“尾巴”的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向学生引入本课内容:动物的尾巴形状及其用途。
2.与学生互动讨论:你们知道小动物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吗?它有什么作用呢?步骤二:学习新词1.引导学生读出生词“比”、“尾巴”,并讲解其意义及用法。
2.让学生跟读生词,并编写相关造句示范。
步骤三: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跟读。
2.注重语音语调,引导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3.分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步骤四:理解比喻1.解释比喻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比喻的意义。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用法,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中的美感。
步骤五:小结训练1.开展小结训练,巩固生字、课文内容。
2.通过图示、词语卡片等方式,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步骤六:课堂作业1.布置作业:让学生用生词“比”、“尾巴”造句,体会比喻的魅力。
2.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形状和功能。
六、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比喻的理解有所加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也更为具体。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来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观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于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第6课《比尾巴》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今天的课堂,我们一同走进了《比尾巴》的世界,看到孩子们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和兴趣,我感到很欣慰。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孩子们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孩子在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能力尚需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一点,多设计一些语言表达方面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认识和掌握六个生字(尾、巴、长、短、比、谁),会写五个字(比、尾、巴、长、短)。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读、书写等方式,加强对生字词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义的记忆。
(2)课文朗读与理解: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培养语感和阅读兴趣。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可能理解不深。教师应运用插图、实物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句子仿说与表达:一年级学生在表达时可能出现语句不完整、逻辑混乱等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观察、思考,再进行表达,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可能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
第6课《比尾巴》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6课《比尾巴》选自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六个生字(尾、巴、长、短、比、谁),会写五个字(比、尾、巴、长、短);学习词语卡片上的生词,如“尾巴”、“长短”等;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兴趣;进行简单的句子仿说,如“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比尾巴部编人教版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包括“尾巴、松鼠、猴子、 兔子”等,需要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和练习。
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以及 它们之间的比较和差异。
本课要求学生在熟练认读生字词的基础上,能够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部分段落,提高学生的朗 读和背诵能力。
06
CHAPTER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知识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 比尾巴”中的生字、生词,理解
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 的比较和判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动物的 可爱,增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01
02
03
讲授法
练习法
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 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音频 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 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游戏化教学
将游戏融入教学中,使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
效果。
情境模拟教学
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
用所学知识。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较为深入,能够用 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
改进措施
对于部分学生发音不够准确的问 题,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语
音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利用 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讨论环节中,可以设置更多开 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THANKS
一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 课文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比尾巴》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该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动物们的尾巴特点。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篇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2)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发现动物尾巴的异同,提高观察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尾巴的特点。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动物及其尾巴的特点。
2.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动物尾巴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动物尾巴特点。
5. 比较动物尾巴(1)教师创设比较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动物尾巴的异同。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动物尾巴的特点。
6. 发挥想象力(1)教师创设创意表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2)学生分组进行创意表达,分享自己的作品。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课堂互动良好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有效地调动 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课堂氛围较为活跃。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学环节紧凑
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能够 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
多的知识。
不足之处
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容易分心,需要老师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 中能力。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 6.比尾巴 人教(部编 版)
contents
目录
• 教材分析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 作业布置
01
教材分析
教材简介
• 本课是一首儿歌,通过比尾巴这一活动,介绍了 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形式生动活泼,读起来朗 朗上口。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12个生字,会 写3个字。
完成练习册
总结词
强化知识应用
详细描述
通过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知识,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应用能力。
个别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有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需要老师加强引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 能力。
改进措施
加强课堂管理
加强学生的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 力,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多样化教学方法
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 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个别辅导
情境表演
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 场景,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和理解。
归纳小结
回顾生字
再次出示本课学习的生字 ,让学生复习并指名朗读 。
总结特点
总结课文中描述的尾巴的 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动 物的尾巴都有其独特之处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森林里的小动物们 要比尾巴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 趣。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问关于尾巴的问题,引 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课文讲解
朗读课文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分析课文
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 文内容。
讲解重点
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如动物的尾巴特点等。
课堂活动
02
01
学生自评
自我认知
学生需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如对课 文的理解、生词的掌握、朗读能力等。
学习方法
学生需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如是否能 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字典 等工具书。
学习态度
学生需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 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等。
改进方向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用于展示课件,标注重点,增强 课堂互动性。
音频播放软件
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纠 正发音。
教学PPT
制作精美的PPT,包含课文内容、 生字、图片等元素。
教学资料
课文《比尾巴》的原文及注释:提供学生预习和复 习的资料。
生字表:列出课文中的生字,包括拼音、笔顺等详 细信息。
相关图片资料: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物图片, 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03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一年级 学生对于比喻句的理解还比较 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 子和形象的描述来帮助他们理 解。
难点2
掌握生字词的发音和书写。由 于一年级学生的拼音和写字能 力还在发展中,因此需要教师 耐心指导,加强练习。
难点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阅读 ,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 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 阅读习惯。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拓展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尾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和表达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情感,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 表达能力。
理解课文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 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 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
课文朗诵
跟读课文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 跟读。
个别朗读
教师指定个别学生朗读课 文,并纠正发音和语调。
分组朗读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 段朗读,并评选出表现最 好的小组。
词语解释
新词解释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新词,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拓展练习
教师给出一些拓展词汇,让学生进行组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03
拓展延伸
相关题目拓展
要点一
总结词
深化理解,拓展思维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完成课文《比尾巴》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 相关题目的拓展,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维。例 如,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如果你是作者,你 会怎样写这篇文章?”或“如果你是裁判,你会如何评价 这场比赛?”等。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并能够背诵课文。
4.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观察 动物、了解动物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含 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够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六种动物的尾巴特 点,并能够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动物的 尾巴的差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观 察动物、了解动物的兴趣。
04
课后作业
抄写生字词
总结词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6 比尾巴》教学方案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6 比尾巴》《比尾巴》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比尾巴》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课文语言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这篇课文也是学生学习问句、了解动物尾巴特点的重要素材。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对于问句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陌生。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会对动物的尾巴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在识字、朗读以及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比、尾、巴”等11个生字,会写“云、公、车”等4个生字。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学会用“谁的尾巴怎么样”的句式说话。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 采用游戏、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2. 教学难点- 学会用“谁的尾巴怎么样”的句式说话。
- 理解问句的表达形式,并能准确地读出问句的语气。
五、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动物图片、动画等直观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采用猜谜语、问答比赛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 朗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语言。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猜谜语导入教师出示谜语:“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三瓣嘴儿胆子小,青菜萝卜吃个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比尾巴
教学目标
1.会认“比、尾、巴、谁、长、短、把、伞、兔、最、公”11个字。
会写“长、比、巴、把”4个字,学会一种笔画,认识两个偏旁。
2.认识问句,练习用问句问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各种动物的尾巴,导入课题。
2.板书课题,认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想知道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吗?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2.学生看图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参加比赛的小动物。
(1)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的带拼音的词语和图片。
(2)和最喜欢的小动物亲热地打个招呼。
(3)多媒体课件播放小动物们的话。
(我的尾巴长。
我的尾巴短。
我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我的尾巴弯。
我的尾巴扁。
我的尾巴最好看。
)并依次出现小动物的名字,请学生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
(齐说、指名说。
)
4.去掉图片认词语。
5.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动物的名字。
组织学生争当小老师教学生读。
(1)读好带轻声字的词:兔子、鸭子、猴子。
(2)加手势读好“松鼠”:“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
6.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三、辨认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长、比、巴、把。
认读,组词。
2.指导观察:“比、长”。
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竖提”。
3.学习新笔画:“竖提”,书写时,注意与“竖钩”的区别。
(“竖提”的“提”的方向是向右。
)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它的尾巴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二、细读对话,理解内容
1.第1节和第3节的标点符号都有像耳朵一样的符号“?”。
[师相机引导学生认识问号(?)]这个符号叫问号,这样的句子叫问句,要把句子最后的部分读得往上扬。
听老师读一读。
(师范读,生跟读。
)
导问:(课件显示六句问话)这六句分别问了什么?指导学生读出语气。
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第1节有三个问句,第2节分别回答了这三个问句。
第3、4节也是这样。
2.学习答句,理解内容。
(1)导问:你们能把刚才的问题回答出来吗?
(2)课件显示有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①出示有关松鼠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用“好像”说一句话,了解打比方的写法。
②出示有关孔雀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用“……最……”说一句话。
③通过做动作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扁”。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巩固字词,熟读成诵
1.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知道了课文内容,而且会读课文了。
你们能不能根据板书,把课文背下来呢?先自己背背,再同桌互背。
(学生自背,同桌互背。
)
2.指名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