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模拟试题一-6页精选文档
土地利用与规划考核试卷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原则。(10分)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土地征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0分)
3.请阐述土地资源管理在保护耕地方面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10分)
土地利用与规划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土地利用的基本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生态用地
D.工业用地
2.下列哪种规划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土地整治规划
D.农田水利规划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多少年?()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4.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文化
4.空间、经济效益
5.合法、合规、合理
6.土地整理
7.法律规定
8.土地资源管理
9.绿地
10.土地执法监察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原则包括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协调性。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土地利用规划学是研究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它涉及土地资源的评估、规划、设计、管理与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试题,检验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土地产出B. 保护生态环境C.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下列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A. 合理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排他性原则D. 公平性原则3.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B. 评估土地的开发潜力C. 测量土地的面积D. 计算土地的价值4.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地形地貌B. 土壤类型C. 人口密度D. 气候条件5.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区三线”是指:A. 农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B. 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及生态保护绿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绿线、城市开发边界绿线C. 农业区、生态区、城镇区及生态保护黄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黄线、城市开发边界黄线D. 农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及生态保护蓝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蓝线、城市开发边界蓝线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7. 下列关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 规划实施应严格遵守规划内容B. 规划实施过程中不需要调整C. 规划实施应考虑地方实际情况D. 规划实施应进行监督管理8.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关注: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影响D. 文化影响9.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占补平衡”原则是指:A. 占用多少土地,就要补充多少土地B. 占用耕地的,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C. 占用基本农田的,可以补充非耕地D. 占用建设用地的,可以补充农业用地10. 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A. 规划编制阶段B. 规划审批阶段C. 规划实施阶段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土地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
A 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B 开发、保护、整治和分配C 利用、分配、整治和保护D 开发、利用、分配和保护2、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A 合理分配土地资源B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 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D 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4、()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
A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B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C 土地用途分区D 土地利用控制指标5、土地用途分区的依据主要有()。
A 土地自然条件B 土地社会经济条件C 土地利用现状D 以上都是6、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A 统计分析法B 对比分析法C 动态分析法D 以上都是7、建设用地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节约集约用地B 保护耕地C 优先保障工业用地D 符合城市规划8、耕地保护规划的重点是()。
A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B 提高耕地质量C 控制耕地减少D 以上都是9、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
A 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 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的影响C 土地整治对环境的影响D 以上都是10、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不包括()。
A 法律保障B 行政保障C 技术保障D 经济保障11、土地利用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根据()确定。
A 规划区域的大小B 规划的精度要求C 规划的用途D 以上都是12、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A 耕地保护专项规划B 土地整治专项规划C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D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13、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方式不包括()。
A 问卷调查B 听证会C 专家咨询D 行政命令14、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作用不包括()。
A 为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持B 便于规划成果的管理和更新C 为土地执法提供依据D 直接决定土地的用途15、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趋势()。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doc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一、概念部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小康水平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计划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布局土地质量评价城市化水平建筑密度交通密度建筑容积率农地整理基本农田城镇体系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城市规模土地承载潜力土地质量二、填空题部分:1、人们通常把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称为。
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是的土地。
广义的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广义的土地的立体观认为土地;国家领土是指,、、,;国土资源一般包括;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指;从法学的观点看,国土是指,;土地资源是;土地资产是指。
3、土地具有四大功能,集中表现为。
4、具有肥力的土地是农作物的供应者与调节者。
5、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但人类绝对不能。
6、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和。
7、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
8、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土地为。
9、位置级差地租反映的差异;不同沃度的土地使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的重要条件;土地价格是的比率。
10、地球表面积系指;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而决定着人类对土地的需要程度。
11、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又;既是,又是;既是,又是。
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具有一定社会形式,土地利用反映着一定土地关系。
12、土地利用是,包括两层含义。
13、土地利用的就是要最终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落实于土地之上。
14、依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可分为、、;依其对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依其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
15、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的首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就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各类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
16、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按规划的深度可分为、、;按区域性质分为;为了便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五级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试试题样卷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
试卷B
一.名词解析(每题4分,共20分)
1、人口预测
2、基本农田
3、土地整理
4、土地利用结构
5、土地用途管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利用规划按任务可以分为、和三类。
2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包括地租地价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等。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4. 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将土地分为、和三类。
5.土地需求量预测前要进行人口预测、、和作物单产预测等。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
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前需要搜集哪些资料?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权限规定?
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编制的内容?
5.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6.土地利用计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的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试述进行人口预测的主要方法?
2. 简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土地利用规划试卷

土地利用规划试卷一、选择题1.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是什么?A. 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B. 推动乡村振兴C. 保护生态环境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2.下列哪个是土地类型分类的原则?A. 生产功能B. 自然条件C. 土地用途D. 土地区位答案:C3.城市用地规划中,一般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A. 住宅用地B. 工业用地C. 农业用地D. 商业用地答案:C4.下列哪个部门主要负责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管理?A. 国土资源部B.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C. 环境保护部D. 城乡规划部答案:D5.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A. 调查研究、规划设计、公示等B. 立项、咨询、编制、审查等C. 确立任务、调查研究、编制方案等D. 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答案:C二、填空题1.土地利用规划中,采用的主要指标是______答案: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生态环境指标等2.2020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______个功能区答案:93.土地分类主要分为______主要类型答案:74.土地利用中的______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答案:城市用地5.土地利用规划应该与______相协调和统筹答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三、简答题1.解释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并举例说明。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平衡、分类指导、保护优先、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以综合平衡为例,这意味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考虑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比如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利益,确保不会偏重某一方面而导致其他方面的损失。
2.请阐述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在于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它可以合理调配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023年秋季国开电大形考作业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1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11、土地资源有哪些特性?请简要说明。
答:土地资源有一下特性(1)面积的有限性(2)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3)整体性;(4)土地资源的生性与非再生;(5)多用途性; (6) 社会性。
2、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是什么?答: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是因为土地资源的特性决定的。
(1)首先是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人口增加对土地造成的压力;(2)是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使用要因地制宜; (3)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有整体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土地生态系统(4)土地资源有多用途性;最后,是土地资源的社会性。
由于这些原因,决定了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就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3、试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1)综合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系统性原则。
不同层次的十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互相关联(3)灵活性与动态性的原则(4)珍惜士地,保护耕地的原则。
(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6)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7)因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综合性,要求政府首脑和政府各业务部门的共同参与,以便使规划具有权威性和广泛的接受性,(8)以供给能力调控用地需求的原则。
4、影响土地特性的水资源三要素有什么?它们分别是如何影响的?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水资源,但一般可以水量、水质和水的保证率来表示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这三个要素也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一个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与管理,•受当地水资源总量的制约。
仅有水资源总量还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水量的年际与年内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水资源状况的重要变量,也制约着土地利用方式与管理。
水质关系到水资源可被利用的程度和用途。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一、选择题1.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涉及以下哪些领域?A. 土地资源管理B. 土地评估和评价C. 城市规划与设计D. 经济学和政策法规E. 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F. 土地使用管理与监测2. 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什么?A. 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B. 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生态效益C.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 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E.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城市品质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常用方法?A. 土地调查与监测B. 土地评估和评价C. 土地利用变更许可D. 土地利用计划与设计E. 土地利用制度与政策4. 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 土地利用分类与分区C. 土地利用控制和指标管理D. 土地利用环境保护E. 土地利用管理与监督二、判断题1. 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长远性、指导性和约束性。
2. 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3.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
5. 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修订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和合法程序。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土地利用分类与分区的目的和作用。
2. 什么是土地利用控制和指标管理?请列举几个常用的土地利用控制和指标管理方法。
3.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有何区别和联系?四、论述题请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注:本试题为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每题答案字数不限,但要求清晰、简明,论述准确、完整。
土地利用与规划模拟试题

1。
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的是()管制分区。
2。
以下()不是农田防护林设计的结构类型。
A。
允许建设区C。
限制建设区A.网状结构C.透风结构A。
生态C。
人文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有()A.总体蓝图C。
指标控制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包括(A。
组成结构分析C。
空间结构分析土地整治包含()内容。
A。
农用地整理C,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要素是(A。
资源C,劳动B.有条件建设区D.禁止建设区B.紧密结构D。
稀疏结构B。
经济D。
社会B。
坡式梯田D。
隔坡梯田3.土地利用过程不包括以下()过程。
45以下()不是土地的特征。
A。
再生性B。
固定性C。
有限性D.增值性以下()不是土地预测应包括的内容。
A。
人口预测B。
生态环境预测C.土地生产潜力预测多项选择题(1。
梯田有()主要类型。
A。
水平梯田q.正坡梯田D。
农用地预测和建设用地预测概念土地利用分区数量结构分析土地权属结构分析工矿废弃地复垦村镇建设用地整治5地本土资名词解释l。
复种指数2。
基本农田3,建筑密度4。
土地利用规划四、简答题(1。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内容b 2.什么是土地利用分区?3。
土地利用'崽体规划成果包括哪些?五、综合题(土地开发整理潜力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复习题(全)

一.名词解释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工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3.土地质量:是土地相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与适宜程度。
4.土地质量评价:为了全面衡量土地质量水平,显化土地差异,以土地对某一特定用途而对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进行的综合鉴定和等级划分的过程。
5.土地人口承载力: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6.土地需求量预测:对于一定规划期限内规划地区(或单位)各业用地规模所进行预先测算和估计,以其作为协调土地供需和编制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7.土地规划后评价:指在规划结束一段时间或规划结束后对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守法情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总结和分析。
8.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分配、布局和对土地资源的选择、优化和配置。
9.土地利用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10.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规定的区域。
11.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了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保护区域。
12.土地整理: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
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期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
13.土地整治规划: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创造土地生态环境所采取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
14.土地整治及对象:在一定曲艺内,雅居土地利用规划,才有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林、村等进行的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吐了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综合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1. 引言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土地利用规划的试题以及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加深您对该主题的理解。
2. 规划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基于以下原则进行制定:(1) 结合区域特点,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3)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风险。
(4)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考虑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
3. 试题试题1: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为什么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试题2:列举三个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的因素,并解释其作用。
试题3: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应考虑哪些环境因素?试题4:请简要介绍土地利用规划的步骤。
试题5:如何确保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性?4. 答案答案1: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结合地方特点和发展需求,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可以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答案2:(1)经济因素:包括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位和目标制定具有重要影响。
(2)社会因素:如人口增长、居民需求、社会发展需求等,对土地用途的需求和布局提出了要求。
(3)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气候变化等,对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安全具有决定性意义。
答案3: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应考虑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2)气候变化适应:考虑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适应措施。
(3)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和评估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布局。
答案4:土地利用规划的步骤包括:(1)调查研究:了解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土地资源等情况。
(2)目标确定: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和发展需求,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
(3)方案设计:根据目标确定,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模拟试题二

xx规划B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土地是一种特殊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基础性资源,这是源于土地所具有的(养育功能)、(承载功能)、(提供生产资料功能)、(景观功能)、(资产功能)功能所决定的。
2、xx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土地)、(劳动)、(资本)。
3、土地利用规划所要解决的矛盾是土地利用需求与能供给之间的矛盾,即协调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组织的要求与限制土地利用组织的经济因素之间的矛盾。
因而现阶段研究对象是(充分)、(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分配土地利用的规律。
4、土地利用规划原则包括(综合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权威)性、(市场经济特)性、(持续)性、(战略)性的性质:6、土地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为实现该规划提供土地保证。
7、现有xx和县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20)平方米/人。
8、在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中,(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其核心内容。
9、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法律)手段。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xx方式: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按产品的市场方向,投入水平、采用的技术和劳力、地权关系的不同所划分的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
土地利用方式是比土地利用大类描述或规定更为详细的土地利用种类。
2、xx结构: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在一定区域内的组成比例,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和空间布局结构。
一般指现状土地利用方式用地比例。
3、xx强度:(xx集约度):单位土地面积上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
4、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特性或土地质量与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要求匹配过程,称为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土地利用规划》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地面辐射2、载畜量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土地资源的特性,首先就是由于受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的限制,土地面积(或称土地资源的数量)是的。
土地资源还具有位置的性和区域的性。
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又表现了土地的性。
2、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
3、一般常用的土地利用结构平衡的方法是。
4、选择人工鱼塘要尽量避免占用耕地。
一般可以利用建设鱼塘。
5、山区土地治理的主要措施是和。
6、在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区,盐土由于,一年中明显划分出淋盐期和积盐期。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土地资源的功能有()。
A.植物生产功能B.建设承载功能C.生态功能D.以上三项都是2、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因为()。
A.人口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B.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C.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以上三项都是3、土地冻结时()。
A.在地下水位不深地区,阻止下层水气向上扩散B.有积雪的土壤比无积雪的土壤冻结深C.湿度大的土壤比湿度小的土壤冻结早而深D.冰晶体扩大使土粒破裂,解冻后,土壤较疏松4、水资源的三要素是()。
A.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距平。
B.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变率。
C.降水量、植物蒸发和农田总蒸发。
D.水量、水质和水的保证率。
5、山区发展果树,要考虑岩石类型,出产柑橘品质优良的,一般是()。
A.石灰岩山区B.花岗岩山区C.紫砂砂页岩D.玄武岩山区6、我国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等属于()。
A.山前平原B.冲积平原C.湖积平原D.滨海平原7、颗粒粗,保水保肥性弱,潜在养分含量少,土温上升快,这是()。
A.壤质土类B.黏质土类C.砂质土类D.以上都不是8、县级和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
A.属于战略性规划。
B.主要起宏观调控作用。
C.制定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
乡村土地利用规划考核试卷

B.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C.加大矿产资源开发
D.提高建筑高度
8.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中,以下哪个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农民利益?()
A.土地征收
B.土地出让
C.土地开发
D.土地整理
9.下列哪项不属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
A.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B.土地利用目标确定
C.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D.城市规划
C.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D.环境保护要求
15.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地市场运作效率?()
A.建立土地交易平台
B.完善土地市场机制
C.加强土地市场监管
D.提高土地交易透明度
16.以下哪些属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A.退耕还林还草
B.治理水土流失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严格保护生态用地
2.以下哪些属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
A.保护生态环境
B.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C.保障农民利益
D.促进经济发展
3.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耕地?()
A.实施耕地保护制度
B.发展生态农业
C.限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D.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4.以下哪些是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
A.提高土地利用率
9.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支持。
10.在进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______和______,以体现区域特色。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只需考虑土地本身的利用价值。()
土地利用与规划模拟题

《土地利用与规划》模拟题一、填空题1、高原系由海拔较高的丘陵山地和平原相间组成.2、县级以下的土地利用分区应当提出土地用途,制定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3、水库库容估算方法有等高线法、断面法和系数法.4、在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时,垦殖率的分析是对土地利用的土地利用程度分析.5、合理利用土地的首要问题是加强土地管理,包括地权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
6、植被净第yi性生产力体现出土地具有养育功能。
7、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确定须根据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8、划定基地农田保护区,这是对耕地内部规划.9、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用地区之间可以重合,还可以有复区。
10、根据屠能农业区位论,离城镇醉远圈层是放牧圈。
二、单选题1.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经批准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须经( D )批准.A.省级人民政府B.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C.地方人民政府D.国务院2.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河流一般用的颜色是( B ).A.红色B.蓝色C.黄色D.绿色3.根据中心地理论的市场原则,中心地系列为( A ).A.1,2,6B.1,3,12C.1,6,42D.1,2,84.通过制定( A )政策,可以控制城市中心的继续膨胀.A.较高的地价B.较低的地价C.严格的计划生育D.严格的土地交易5.土地供给是指自然界赋予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土地数量和( A ).A.质量B.范围C.权利D.性质6.县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 )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A.必确保B.应当确保C.没有严格要求确保D.没必要确保7.下面地类中,属于未利用土地的是( D ).A.望天田B.迹地C.水面D.滩涂8.城镇体系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 C ).A.城镇群B.城镇带C.城镇xxxD.城镇区域9.斗沟是( A )渠道.A.排水B.配水C.节水D.输水10.世界上第yi个以法律形式提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国家是( C ).A.美国B.日本C.英国D.中国11.土地垦殖率主要取决耕地面积在( A )中的比重.A.土地总面积B.森林蓄积量C.木材消费量D.己利用土地面积12.土地利用规划不是时点行为,而是( C ).A.法律行为B.技术行为C.时期过程D.技术过程13.我国划定的基本农田分为( B ).A.一级B.一,二级C.一,二,三级D.不分级14.下列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属于土地整理对象( C ).A.砖瓦窑B.滩涂C.低产农田D.尾矿15.一般上,下级渠道醉好是( A ).A.垂直相交B.水平相交C.立体相交D.任意相交16.某县将一河流中的滩涂开发为耕地,土地分类滩涂属于( A ).A.未利用土地B.已利用土地C.水面D.农用地17.不宜作为水库库址的是( C ).A.”肚大口小底平”地形的地区B.集水面积大的地区C.喀斯特地貌地区D.占用部分农田地区18.从土地管理角度,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是( C ).A.土地利用的全部问题B.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问题C.如何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问题D.土地利用方式的问题19.某县城1996年城区面积为72平方公里,这个面积是( A ).A.建城区B.规划区C.规划控制区D.用地区20.某乡土地总面积1000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100公顷,林地200公顷,有林地100公顷.该乡土地利用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是( D ).A.90%和20%B.90%和30%C.70%和10%D.90%和10%21. 煤矿塌陷地复垦是一项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措施,需一定资金投入,这笔资金应由( B )支付.A.土地复垦者B.煤矿开采者C.地方政府D.国家投入22.土地的水平范围包括( A ).A.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B.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和海洋C.陆地和内陆水域D.地球表层所有陆地部分23.土地利用规划所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 B ).A.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B.土地利用中需要与可能的矛盾C.各用地部门之间的矛盾D.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2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有关部门审批实施,就具有( D ).A.控制土地利用效应B.行政效应C.监督土地利用效应D.法律效应25.土地人口承载量是指( C ).A.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醉多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B.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至少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C.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和生活水平上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D.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三、多选题1.( BD )农田水利工程不影响田块大小.A.农渠B.毛渠C.农沟D.毛沟2.( CD )属于土地开发对象.A.插花耕地B.采煤沉陷地C.滩涂D.荒草地3.土地利用用地分区常用的分区方法有( ABD ).A.综合分析法B.主导因素法C.平面图法D.聚类法4.规划期间,可能增加耕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有( ABC ).A.土地复垦B.土地整理C.土地开发D.土地整治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土地资源的部门间的( ABC )分配.A.数量B.质量C.区位D.平面四、判断题1.按照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要求,村委会负责村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错)2.土地利用结构是主观存在的,关键在于结构是否合理.(错)3.土地利用率等于已利用土地面积与总土地而积之比.(对)4.在风害地区,应使田块的长边平行于主风向.(错)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实行用途管制的基础.(错)五、简单题1.试分析全球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答案]:(1)城镇化伴随工业化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全球城镇人口增长主要将在发展中国家;(3)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超前发展;(4)虽然大城市引人注目,但是直到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城镇人口还是生活在中小城镇;(5)都市连绵区的大量出现;(6)”20世纪中,后期,比美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曾出现大规模的郊区化现象,旧城中心区出现空心化.2.试分析盐碱化地区耕地田块设计应该考虑那些因素?[答案]:(1)排水条件;(2)机械化作业程度(3)灌溉条件;(4)作物种类,旱地;(5)地形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规划 A卷一、名词解释:1.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的规划区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需要,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总体战略部署。
2.土地利用结构: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在一定区域内的组成比例,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和空间布局结构。
一般指现状土地利用方式用地比例。
3.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集约度):单位土地面积上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
4.土地利用分区: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依据土地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的布局,划分出土地规划用途相对一致的区域。
5.土地开发规划:是通过对区域内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进行自然、社会、经济评价和开发的可行性论证,以确定土地开发利用目标、开发方式、开发模式,制定实现土地开发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的一项措施。
也就是对规划地区内待开发土地的开发利用所作的全面安排或设计。
二、简答题1.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4分):充分、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分配土地利用的规律。
2.土地利用规划原则(4分):综合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平衡原则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4分):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是中心与整体的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上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在城市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上进行协调,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区的界线。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4分):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协调各部门间及农业各业间的土地利用;对全局的土地利用进行宏观组织;对土地利用监督服务。
5.土地需求量预测的步骤(5分):制定预测工作计划;各部门分别进行用地预测并编制用地计划;提交部门用地预测及计划;对部门提交的用地预测及计划进行补充和调整;汇总形成综合材料6.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具体内容(4分): 包括: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及用地需求量预测、供需分析;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方针、原则、重点的确定;土地利用战略措施的制定。
7.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内容(5分): 一是用地区管制,包括耕地管制和对农地的用途管制。
耕地是农用地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地类,要实行特殊保护。
农地的用途管制主要是农地内的非耕地,重点是农地转移管制;二是对建设用地用途管制,主要指对现有建设用地即存量土地的用途管制。
具体有两方面:土地使用用途是否符合建设用地区中的详细分区和土地利用方向限制;土地使用用途是否为最佳用途;三是未利用地的管制,主要是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应符合后备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和计划;实际开发利用方向应与规划目标相符,重点是开发复垦耕地总量任务要完成;各种形式的开发要签订合同或领有《开发利用许可证》,开发建成后的农地应受保护和管制,一般不得再转用为非农地。
8.耕作田块规划的内容。
(4分):一是规划单元的方向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单元的方向就是耕作与作物种植的方向,也是固定末级灌排沟渠、林带和田间道路的走向;二是耕地规划单元的大小和形状确定单元大小要涉及三个问题,即长度、宽度以及面积。
9.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手段(4分):包括规划实施的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和法律手段10.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内容(4分):确定基本农田的保护面积;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级;明确基本农田保护范围、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制订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三、简述题(共38分)1.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类型(9分):1)农业用地区: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农业用地区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分为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
2)园地区:是指发展果、桑、茶、橡胶及其他多年生作物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3)林业用地区:是指发展林业河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下列土地应划入林业用地区;4)牧业用地区:是指发展牧业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5)城镇建设用地区:是指城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6)村镇建设用地区:是指村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7)独立工矿用地区:是指独立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之外的工矿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下列土地宜划入独立工矿用地区:8)自然和人工景观保护区;是指未保护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划定的土地区域。
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及其他具有特殊自然、人文景观价值的土地,已批准为保护区或旅游区、并有明显界限的,划入景观保护区;已经批准但无明显界限的,会同主管部门按照有关用地要求划定。
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与其他土地用地区重叠的,可划定为复区。
9)其他用地区:根据实际利用需要划定的其他用地区域。
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的内容?(9分)(1)前言:也就是规划的序言部分,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开展规划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规划期限,导言应简明扼要。
(2)概况:主要说明规划区域的基本情况,即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与土地总面积及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物等自然条件,并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加以简要说明。
对地区特点的阐述应做到切中主题且语言简捷。
(3)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主要内容包括:①土地利用现状。
包括土地资源状况及特点,各类用地面积、比重及分布特点,辅以表格反映出来。
②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
主要反映各行业用地权重及用地效益,侧重垦殖指数及城镇、乡村、工矿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单位面积土地产值等。
③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依据现状分析,全面准确地揭示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④土地利用潜力。
包含已开发利用土地的生产潜力和未开发利用土地的开发潜力的简要描述。
(4)规划目标与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依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及长远规划和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各规划时期土地利用目标、近期规划任务,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面积、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其次是阐明土地利用之基本方针,并展望远期利用目标。
(5)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它是规划方案的重要体现,要着重阐述规划期各类用地数量、结构变化(即用地指标,期内增减量及其去向),以及各类土地利用原则和调控措施。
对下级土地利用调控指标的分解方案需配以附表辅助说明。
(6)土地利用分区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土地利用地域的划分含地域范围、地域内的基本特征、利用方向及主要用地指标。
②土地利用区的划分含地区的类型、面积分布以及土地利用方向和土地用途的管制规则。
土地利用分区也是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需配表格说明。
(7)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主要阐述规划期内,需重点保证的建设项目用地的配置情况,含项目名称、规模、用地位置、面积、用地时段等,需附表说明。
(8)土地保护整理、复垦和开发主要简述土地保护、整理、复垦开发的区域范围、利用方向和目标,以及重点项目概况,分期实施计划和管理措施。
(9)实施规划的措施根据规划方案实施的需要及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保证方案顺利实施的政府措施。
具体阐明实施规划的行政、经济、法规和技术手段。
规划文本除上述文字部分外,还需附设多种表格予以说明。
3、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主要指标有哪些?(10分)规划中对各种方案要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定最佳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应进行三个效益的评价:一是在完成国家计划前提下,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二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三是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需求的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的评价和指标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指规划方案满足物质效果和经济利益的程度。
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土地的数量、质量的组合比例,空间配置形式是否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是否满足了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对土地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建设一个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增产的农业生态环境;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总共需投资多少,投入后产出如何、经济效益如何(包括增加的物质财富总产量、总产值、利润率和固定资产回收率等);土地资源的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经营管理水平,土地的经济报酬不同,必须对土地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2)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指标生态效益评价主要指生态环境效益,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效益评价包括内容较多,主要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所需要的林副产品等方面进行评价。
经常采用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能量产投比,光能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环境质量达标程度等。
(3)社会效益的评价和指标社会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指规划方案满足社会各部门对土地需要的程度。
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纯收入,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粮食、油、蔬菜、肉类、纺织品、日用品消费量,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恩格尔系数和吉尼系数等。
4.如何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10分):(1)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基本农田需求量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规划年内农业用地结构调整分析结果,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2)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逐乡镇进行核实,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时,不仅要考虑到规划期内基本农田的需求量,还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区人口高峰年的基本农田需求量,把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3)确定基本田保护等级。
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等级的依据是基本农田的生产条件、建设状况、作物产量的高低及建设用地的需求等。
一般情况下基本农田的保护等级可分为两级:一级基本农田,是指生产条件好、产量高的基本农田。
二级基本农田,是指生产条件较好、产量较高的农田。
(4)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解。
根据下级规划单位的耕地条件、农田单产水平及经济发展的要求,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解下达到各下级规划单位,并编制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解表。
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要根据各村的具体条件,把保护面积指标下达到村。
(5)制订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实施措施。
包括严格执行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制度,基本农田损失补偿制度,基本农田的地力保养和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监督检查制度等。
(6)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成果资料。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成果资料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文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说明和技术总结。
(7)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审批。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可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报上级政府批准。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