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储能在火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火电厂光火储一体多能供给系统的应用分析

火电厂光火储一体多能供给系统的应用分析摘要:2021年,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工作目标中,明确以绿色能源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太阳能作为一种易获取、储量丰富、清洁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在建设上述能源体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目前,太阳能资源已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有利解决我国结构性资源紧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是集中式发电的有效补充。
但是光伏出力受到太阳辐射、气压、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易导致输出功率波动,给微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储能具有功率控制快速、能量吞吐灵活等优点,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配置储能设备可有效解决出力随机不可控的问题。
储能系统在电力充沛时储存电能,在负荷高峰时释放电能,达到削峰填谷、改善电力系统的日负荷率,达到提高整体运行效率的作用,因此在光伏并网和消纳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火电厂;光伏发电;多能供给系统;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的总体消耗量逐渐扩大。
目前,光伏发电获得了普遍的运用。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使用储能装置,可以更好地承担功率差额,减少对电网、敏感负荷带来的影响;可以充分确保光伏系统在离网、并网运行模式之间的顺利过渡,最大限度地提升系统的供电品质。
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配置,然后分析了储能技术的核心作用与研究现状,最后探究了储能装置与光伏发电系统协调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1储能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特点电化学储能技术在火电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火电厂自动发电控制性能方面。
对电化学储能技术在参与火电厂AGC性能调节时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一个全天参与AGC调频的火电机组中存在单一或混合型储能装置参与辅助调节时,能够有效提高火电厂的AGC性能,将机组的Kp值(调节性能综合评判指标)分别从2.6264提高至4.0266和5.628。
不仅如此,由于燃煤发电机组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对有功功率调节响应速度较慢,导致机组在承担AGC调节任务时,制粉系统会出现负载升高、设备磨损严重、发电煤耗增高等一系列问题。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标题: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需求逐渐增加。
储能技术作为一种可调度的能量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以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主题,综述了储能技术的种类和原理,并重点讨论了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微电网以及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关键词:储能技术;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调度;微电网;电力市场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逐渐成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断性,在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时,会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一、储能技术的种类和原理1.电池储能技术2.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3.压缩空气储能技术4.储热技术二、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应用1.平滑负荷曲线2.削峰填谷3.频率调节4.电压支持三、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1.微电网的概念和特点2.储能技术在微电网能量管理中的应用四、储能技术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1.参与市场交易2.提供备用容量3.降低用户电费结论: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通过储能技术的灵活调度,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未来,储能技术还将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改造。
然而,储能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实现储能技术的充分发挥。
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方案研究

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方案研究摘要:通过对火电灵活性的提升可行性方案展开研究,能够使得相关部门充分掌握火电灵活性提升各类可行方案的运行机理、技术特性、投资与运行成本特性、适用条件、调峰能力增量、消纳可再生能源潜力等信息,为充分利用灵活性调峰资源、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火电灵活性;提升;改造;方案1、国内外火电机组灵活性的改造趋势1.1我国能源结构特点与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在能源体系的发展方面,以及逐渐由传统的煤炭能源逐步转向低碳能源方面发展。
随着发电业的战略转型与电源结构的调整优化工作,新能源在电力装机容量方面也在飞速发展中。
由于调峰电源建设方面受到限制滞后,用电负荷的峰谷差在逐步增大,电网消纳新能源,电力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加。
火电机组通过灵活性的改造,运用燃气发电、抽水蓄能、以及其他新型的能源储备方式,都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
但是,由于受到建设条件,成本投入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燃气发电与抽水蓄能等储能方式在比例合计方面还没有超过5%,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很难得到提升。
根据我国当前发展下的电力结构,主力电源燃煤机组通过灵活性改造,已经逐步成为目前形势下,有效提升电网调峰能力的主要选择。
1.2国外机组灵活性运行现状当前,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中,对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能源收集与储备方面的技术及经验较为丰富。
随着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在不断地提升,发电机组的运行模式由承担基本的负荷,逐渐转为在中间与峰值负荷运行,负荷变化较为频繁。
火电机组的运行目标从追求高效率低消耗转变为更加注重提升机组的灵活性,机组深度调峰及快读启动停止的能力,同时这也是我国未来没电机组运行的主要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在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方面,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同时这也说明我国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方面存在了很大的提升潜力。
通过不断加强国内外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选择科学合适的电厂进行改造性的实验。
东北地区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研究及策略分析

第42卷第5期2020年10月黑龙江电力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Vol.42Nn5Oct.2020D01:10.13625/ki.hljep.2020.05.014东北地区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研究及策略分析吴炬(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沈阳114102)摘要:伴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的升高,电网的调峰需求逐年增大,电网对传统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组调峰幅度不再是传统的负荷区间,并且深度调峰工作将趋于常态化。
为此,从国内电力及新能源发展趋势、国家能源政策导向和东北电网的调峰特点等方面,对东北地区深度调峰方式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东北地区火电机组在锅炉稳燃、热电解耦等方面采取的相关技术形式,指出了提高锅炉稳燃能力是实现机组深度调峰常态化的前提、热电解耦技术是冬季深度调峰的关键。
关键词:火电;灵活性;热电解耦;改造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246(2020)05-0446-04Flexibility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strategy analysisof teermai power uniis io Northeasf ChioaWU Ju(GuoOian Scieccc and Tect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ri.Shecyang Branct,Shecyang110142,Chinn)Abstract:Witri trie increcsiny pcportrin of installeC cpnhty of new ecercy sonrcee,trie demang foc pean-staving of powcr grid it igcrecsing yecr by yecr.The powcr grid putt forward highcr cequiamects On pean-senving canncitri of tranitionaj trierma.powcr unite.The pqn・shvyiny rangc of unite is no longcr tric tranitionaj loan rangc,ang tric deep pean-sewing wort wilt ring ri bc normdlized.Therefore,tric dcCopmegt trecd ang statue of deep pean-sewing皿0.in Nortrieast Ching are analyzeC from trie dspects of domestic electric power ang gew ecercy dcCopmect trecg,nationat ecercy police oriectation ang peW・seayiny characteristicr of Nortrieast Ching poweo grin.The rete-vagt technical forms dnoprid by triermal power unitt in Nortrieast Ching in termt of boiler combustiog stanility and triermoelectric dqonpeny arc mainly intronuceC.It is pointeC out trid trie improvemect of boiler combustiog stanili-ty is trie premist to realize trie gomializatiog of dap pean-seaviny,nd trie triemloelectric dqogpyny technology is trie iey to trie dap pean-seaviny in wintc.Key words:trierma poweic flexinility;triemloelectric dqogpyny;riwsformWoy1火电灵活性改造的背景1.1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高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高速发展,2217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1.66亿kW,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4亿kW,占总装机容量的16.5%。
+郑建斌 储能调频技术在火力发电厂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终版

2)调整运行方式,减小其中一个母线段的负荷,不考虑母线实际需求负 荷与储能系统的放电负荷,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出现高厂变有功功率 倒送现象,造成测量反向、保护误动等问题。
• 根据厂用电新规中的负荷统计方法核算变压器的容量裕度;适当调整运 行方式,保障预留出储能系统所需要的容量需求;实时监控高厂变容量 ,容量超出,立刻切除储能系统。
邮编:030000
5 储能系统的可研概算
• 编制依据及深度: 《火力发电工程经济评价导则》;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业主方提供的设计输入资料及其他要求。
• 编制原则: 项目划分及费用标准,按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 与计算规定》(2013年版); 定额选用、人工工资、材料预算价格、编制基准期价差、设备价格、取费 标准等均需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计算。
汇报完毕! 期待与您的合作! 谢谢!
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迎泽大街255号 电话:0351-8232550 Add: No.255 Yingze Street, Yingze District,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China Tel:15203518100
AGC指令
AGC指令
机组DCS系统
储能控制系统
储能系统出力指令/ 储能系统运行状态信息
3MW PCS
储 能 设 备
ESS
1.48MWh
主变压器
电网
高厂变
3MW
3MW
PCS
PCS
ESS 1.48MWh
ESS 1.48MWh
面向电源侧灵活性提升的热电解耦技术综述

《中国能源》(月刊)~2021年第5期面向电源侧灵活性提升的热电解耦技术综述申融容\玄婉玥2,张健\张为荣、董玉亮3,袁家海h 4(1.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100083,3.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2206,4.新能源电力与低碳发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摘要:热电解耦作为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关键技术,可有效提升热电厂的调峰和供热调节能力,提升电源侧灵活性,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热电解耦的主要技术手段,对配置储热水罐、配置电锅炉、切除低压缸、高背压改造、旁路供热和余热供热等六种典型热电解耦技术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热电解耦技术的投资成本、调峰能力提升、供热能力提升以及能耗影响进行了论述,最后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比了不同的热电解耦技术对热电厂的技术和经济影响,着重分析了其对热电机组灵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热电解耦;灵活性;调峰能力;供热能力中图分类号:T K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丨003-2355-(2021)05-0051-09D o i:10.3969/j.issn.1003-2355.2021.05.008Abstract:As the key technical means for flexibility retrofitting of the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units, decoupling of thermal and power gener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ak load regulation ability and heating regulation ability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thus increasing the flexibility of power supply side. Therefore, decoupling of therm al and power generation is crucial to the power system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technical mean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decoupling of thermal and power generation, and analyzes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ix typical retrofitting technologies. Combining w ith actual cas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investment cost, the improvement of peak load regulation ability, the improvement of heating capacity and the impact of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se typical retrofitting technologies.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different retrofitting technologies on the CHP units are compared from the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etrofitting technologies on the flexibility of units is emphatically analyzed.Key words:Decoupling of Thermal and Power Generation; Flexibility; Peak Load Regulation; Heating Capacity收稿日期:2021-04-06作者简介:申融容(199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灵活性、火电灵活性改造与新能源消纳等。
储能系统在火力发电厂联合调频应用

储能系统在火力发电厂联合调频应用摘要: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储能系统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对于不同类型的储能系统来说形式多变、繁琐复杂。
所以,在对不同类型的储能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也多种多样、进行决策时的变量也比较复杂以及对所应用的模型求解速度也较为缓慢。
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应对其进行优化、升级,可以合理有效的结合火力发电原理进行科学调节形成一个新型的发电系统。
从而降低能源在个别季节的过度不合理的消耗,维持能源的稳定平衡状态,推动创新性发展。
同时,我们可以采取调频、优化升级的方式来完善系统中的不足与缺点,简化所产生的问题矛盾等。
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笔者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储能系统在火力发电厂进行的联合调频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储能系统;火力发电厂;联合调频;应用分析引言发电侧储能调频是目前储能系统在电力行业应用中很少有的有收益应用,储能系统在用户根据电力市场监管机构制定的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考核规则,按ACE调频效果考核的原则,考核指标包括调节的速率、精度和相应时间,对电网ACE控制贡献大的,获得ACE补偿相应就高,补偿价格以元/MW为单位。
1、储能调频系统概述1.1储能调频技术特征储能调频技术是通过对频率的调节,对一些电能机组进行系统性的干预,来减少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损耗,优化储能调频技术是解决电能供应不足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在各方面的联网效率的不平衡问题,导致一些短时间的局部频率不一而导致一些短时间电能供应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这些短时间的电压升高会导致电能损耗极大。
因此,我们要通过调频的方式对此项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在这个过程中,电能的损耗问题,使电能的损耗降到最低,进而使电能达到合理的要求之内,解决电能供应不足的问题。
1.2主要热储能技术对比目前,由于热储能技术会受媒介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储热方式,其媒介特点不同呈现出的储热方式也就不同。
火电灵活性改造技术——斜温层储热罐设计

罐 的底部进 入 罐 内 ;或低 温 热 网水 在罐 的底部 被 储 热泵 抽 出,经过热 网加 热器 加热 后 ,由罐 的顶部 进入 罐 内。随着 换
热过程 的进行 ,斜温 层上 下移 动 ,进 出 口介 质 的温度 基本 恒
定 不 变 。
斜 温层储热罐主要有 以下关键设 计点 :
f1 罐 体 设 计
降低斜温层厚度 ;工 作温差 是影 响斜温 层厚 度 的主要 因素 ,
罐体 内储存 的是 热 网水 ,综 合考 虑水 质及 系统 经 济性 ,
工作温差增加 ,斜温层厚度增 大 ,但非 正 比关 系 ;斜 温层厚 度 储罐采用碳 钢本体结构 ,内部加 防腐涂层 。主要结 构设计 参
还与介质类型 、储罐 高径 比等 因素有 关 ,几 乎不 受蓄 热初 始 数 见 表 3。
Key words:f lexibility improvement;heat storage tank;therm ocline
0 前 言
安全阀放气 口
我国“三北 ”地 区风力 资源 丰 富 ,因 “以热 定 电”约束 的 存 在 ,造成 了该 部分地 区“弃 风 ”限 电问题突 出。此外 ,由于 “以热定 电”约束 的存 在 ,对热 电厂本身深度调峰 的需求 也提 出了挑战。鉴于以上原 因,迫切需要一 种技术来 达到热 电解 耦 的 目的 ,大容量储 能装 置技术应运而生 。
1 斜 温层储热罐技术 简介
斜 温层储 热罐是一种大 型的储 能装置 ,其基 本原理 是 以 温度梯度 层— —斜温 层隔 开冷 热介 质。 比起 传 统冷 热分 存 双 罐 系统 ,投 资 大 大 降 低 。 目前 ,斜 温 层 储 热 技 术 已 经 应 用 于光 热发 电储 热 、燃煤供 热调峰 、供 冷电厂储 冷等 系统 中,欧 洲 等 国 家 发 展 较 为 成 熟 ”。 ,我 国 大 型 斜 温 层 储 热 技 术 尚 处 于起 步 阶 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储能在火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通过火电厂灵活性改造技术的比较分析,提高汽轮机供热能力、降低机组强迫出力的技术,如汽轮机旁路、低压缸零出力和高背压循环水供热技术等,增加了电厂低负荷运行能力,但高峰负荷时的顶负荷能力也随之降低,在新的辅助服务市场规则下,带来调峰收益损失;电极锅炉和电锅炉固体储热技术能够大幅增加调峰能力,改造成本高、运行费用高;热储能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既能增加机组调峰深度,也能增加顶负荷能力,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熔盐、相变、热水和混凝土储热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分析比较,熔盐和相变储热经济性较差,热水和混凝土储热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优势,而且混凝土储热密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
1、技术背景在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下,清洁高效灵活运行已经成为火电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火电厂灵活性改造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选择合适的灵活性改造技术是火电厂运营者最关心的问题,而这其中,灵活性改造成本,运行费用以及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则下的调峰收益是选择最合适改造技术的关键。
最近发布的《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暂行)》,市场规则得到进一步完善升级,新规则设计了尖峰旋转备用市场日前竞价机制,实现辅助服务市场“压低谷、顶尖峰”全覆盖,明确“能上能下”的双向调峰机组才能获得全部辅助服务收益,向火电机组提出了完整的灵活性标准,能够激励和引导火电厂采取合适的灵活性改造技术,全面提升机组调峰能力。
2、灵活性改造技术比较目前火电厂灵活性改造主要面对的是“三北”地区供热电厂在采暖季运行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因此,提高供热机组的调峰能力是灵活性改造的主要内容。
供热机组的灵活性改造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增加机组供热能力,在满足供热负荷的条件下降低锅炉出力,减小机组强迫出力,主要有汽轮机旁路供热技术,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技术和高背压循环水供热技术等;二是电热供暖调峰技术,将机组发出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对外供暖,如电极锅炉技术和电锅炉固体储热技术;三是热储能调峰技术,将汽轮机内过剩的蒸汽热能转化为储能介质的热能存储起来,如应用较多的热水罐储能技术,相变储热技术以及潜在的熔盐热储能技术和混凝土储热技术等。
2.1、增加机组供热调峰技术增加机组供热能力的调峰技术主要是将汽轮机内部蒸汽的做功份额减小,将其转化为对外供暖的热能,能够降低汽轮机组的强迫出力,具有较强的调峰能力。
汽轮机旁路供热将做功能力较强的高温高压蒸汽抽出供热,调峰潜力大,但存在较大的热经济损失,运行成本较高;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将中压缸排汽全部用于供热,消除了冷源损失,运行费用较低;低压缸高背压循环水供热技术既保留低压缸部分做功能力,又消除了冷源损失,具有最佳的热经济性和运行成本优势,但一般需要更换专门的低压缸转子,改造费用较高。
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减少蒸汽在汽轮机内部做功,增加供热,扩展机组的低负荷运行范围,如下图1所示:图1:增加机组供热能力的调峰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供热负荷(绿线)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机组的最低负荷;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灵活性改造技术只能增加机组的低负荷调峰能力,不能增加机组高峰负荷时的顶负荷能力,甚至高背压循环水供热改造会降低机组的顶负荷能力,按照最新的辅助服务市场规则,属于“能下不能上”的灵活性改造技术,不能带来全面的调峰收益。
2.2、电热供暖调峰技术电热供暖调峰技术主要有电极锅炉和电锅炉固体储热技术,不涉及热电厂本体设备改造,对热电厂正常运行影响较小。
电极锅炉和电锅炉固体储热直接消耗电能,减少热电厂对外供电,以此增加低负荷调峰能力,具有调峰深度大,运行灵活性好的优势,但缺点是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适合市场初期收益较高的深度调峰市场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电厂的加入辅助服务市场,深度调峰需求越来越少,在以拼成本的市场竞争中,以电能为热源的供热调峰技术将难以获得竞争优势。
2.3、热储能调峰技术热储能调峰技术是将机组变负荷运行时出现的过剩蒸汽热量转化为储热介质的热能存储起来,当需要时将热能释放,以此增加机组灵活性的调峰技术。
例如,在采暖季供热蒸汽出现过剩时,将多余热能存储到储热设备中,当电力负荷处于低谷时,减小锅炉负荷和汽轮机出力,满足机组低负荷调峰要求,供热不足的部分由储热设备补充;当电力负荷处于高峰时,增加锅炉负荷,减少汽轮机对外供热,增强机组的顶负荷能力,供热不足的部分由储热设备补充;从热电厂供热特性图来看,热储能相当于将固定的供热需求转化为可变的供热需求,拓展了热电厂调峰运行范围,如下图2所示。
图2:热储能调峰示意图如上图所示,热储能使热电厂具备了“双向”调峰能力,即可增加热电厂低负荷运行能力,也能增加高峰期的顶负荷能力,可以获得完整的调峰收益,而且由于采用蒸汽作为热源,热储能的热经济性好,运行成本低,因此热储能调峰技术具有最佳的技术经济竞争优势。
3、热储能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3.1、熔盐储热技术的应用熔盐热储能技术由于工作温度高,比热容高,热稳定性好,蒸汽压力低的优势,已经在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由多元硝酸无机盐组成的Solar salt盐,Hitec盐和HitecXL盐等,另外,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和Halotechnics公司以及国内的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在积极研制新型的低熔点熔盐,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熔盐温度利用范围,降低热储能成本。
这些熔盐的主要参数如下表1所示:表1:熔盐技术参数表以上熔盐体系中,熔点在100℃以下的熔盐配方中均含有价格较高的LiNO3,而且含有Ca(NO3)2的混合熔盐在熔点温度附近的粘度较大,适宜的工作温度均在100℃以上;另外美国Halotechnics公司的熔盐具有较低的熔点,但含有价格昂贵的CsNO3,因此这些熔盐虽然有熔点低的优势,但普遍存在价格较高、推广应用难度大的问题。
从火电厂蒸汽生产流程及熔盐的储热换热特点来看,熔盐热储能适用于高温高压蒸汽的热能存储,可以在汽轮机高压旁路或者再热器出口设置熔盐储热系统,如下图3所示。
图3:熔盐热储能在汽轮机旁路系统的应用示意图在实际中,无论是高温高压的主蒸汽还是过热度很高的再热蒸汽,载热密度低,且蒸汽高温潜热需要维持高压,向熔盐换热需要采用换热面积较大的高压厚壁换热器,导致换热效率低下且成本高;如果为减小换热器设计制造难度和降低成本,增大换热温差,则会减小熔盐温度利用区间,带来熔盐用量的大幅增加,从而导致热储能成本大幅增加,因此,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向熔盐换热储热,工程实施难度大且成本高,技术经济可行性低。
相对于换热难度较大的高温高压蒸汽,回热系统的锅炉给水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热源,在高加旁路安装熔盐储热装置,如下图4所示,进行热能的存储和释放,可快速调节汽轮机负荷,能够实现电力调频和调峰。
图4:熔盐热储能在火电厂回热系统的应用在汽轮机抽汽回热系统的给水旁路设置熔盐热储能系统,利用调节流经高加的锅炉给水流量,改变各级高加的抽汽量,从而快速调节汽轮机输出功率;当降负荷时,增加给水流量,更多蒸汽抽入高加,汽轮机出力减少,多余的锅炉给水经过换热器将热能存储到熔盐罐;当增加负荷时,减少流经高加的给水流量,减小汽轮机抽汽,增加汽轮机功率输出,其余的锅炉给水经由熔盐罐加热后送入锅炉,从而满足调峰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型热电厂低负荷时的锅炉给水温度一般不超过250℃,即使采用价格较贵的低熔点熔盐,熔盐储热系统的工作温度利用范围仅为100℃~120℃左右,熔盐显热利用效率较低,导致熔盐用量和储能成本增加,热储能经济性较差。
3.2、相变储热技术的应用相变储热技术是利用储热体在发生相变时需要吸收或释放相变潜热的原理进行热能的存储和利用,优点是储热和放热温度变化小,储热密度高。
目前的中高温相变储热系统中,普遍采用无机盐混合物作为相变材料,存在相变过程导热系数低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传热强化措施,如增加换热翅片或导热剂等,导致中高温相变储热系统成本较高,工程实施难度大。
中低温相变储热技术在热电厂已有工程应用,如内蒙古丰泰热电厂相变储热项目,储热容量为20MWh,采用复合二元盐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为92℃;储热系统采用汽轮机中压抽汽为热源,加热除盐水为相变储热装置充热,放热时,储热装置加热除盐水向热网循环水放热。
该项目将相变储热技术用于供暖调峰,但储能规模小,储热温度低,作为示范项目难以达到商业化项目的经济性要求。
除了供暖储热外,相变储热技术更适合多种温度区间衔接的储热应用场合,如火电厂的回热系统,能够实现电力调频调峰功能,如下图5所示。
图5:相变储热在火电厂回热系统的应用在锅炉给水旁路接入中高温相变储热装置,在凝结水旁路接入低温相变储热设备;当需要降负荷时,增加锅炉给水流量和凝结水流量,增大回热抽汽,使汽轮机出力降低,多余的给水和凝结水流经相变储热器将热能存储;当需要增加负荷时,部分锅炉给水和凝结水经过储热器换热升温,减少回热抽汽,增加汽轮机出力。
相变储热技术用于火电厂回热系统,不仅储能密度高,负荷调节速度快,而且不受供暖季限制,可以全年调频调峰,但需要优化相变储热系统的储热换热性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3.3、热水储能技术的应用火电厂热水储能技术在国内外已有广泛应用,主要用于热电厂供暖季热电解耦,提高供热机组的运行灵活性;工作原理是供热蒸汽流量出现过剩时,将多余热能转化为热水并存储到热水罐中,当电力需求处于低谷时,减小锅炉和汽轮机出力,供热不足的部分由热水罐补充;当电力需求处于高峰时,增加锅炉出力,减少汽轮机对外供热,增强电厂的顶负荷能力,供热不足的部分由热水罐补充。
实际工程一般采用单罐热水斜温层储热方式,利用水的温度密度差特性,热水存储在储罐的上部,冷水在储罐的下部,热水和冷水之间有一层厚度较小的温度梯度层,如下图6所示。
单罐斜温层储热技术实现了一个罐体同时储存高低温水,简化了储热系统配置,降低了造价。
目前单罐热水储能的工程应用较多,运行经验丰富,技术成熟可靠。
图6:单罐热水储能在火电厂的应用以蒸汽为热源的热水储能,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较低,既能够增加热电厂的低负荷运行能力,也能够增加高峰时段的顶负荷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但同时,热水储能也存在储热密度低,空间占用大的问题,尤其是城市区域的热电厂改造,由于占地方面的限制,采用热水储能技改存在一定难度。
3.4、混凝土热储能技术的应用混凝土热储能作为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中低成本热储能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大规模、低成本的中高温显热储能技术,技术示意图如下图7所示。
图7:混凝土储热原理示意图耐高温混凝土内部设置换热介质流通管道,高温传热介质通过换热管道,释放热能,混凝土作为储热介质,温度升高,储存热能;放热时,混凝土将热能传导至传热介质,温度降低,完成热能释放;混凝土储热的主要材料是钢筋和水泥,获取方便,成本低,安全性好,运输方便,便于模块化设计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