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作者:刘海丰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24期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辽宁大连 116035)
一、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只有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才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成为栋梁之才。

热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兴起,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形成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思想。

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现状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内涵深刻的系统工程,而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堂,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图书馆保存了大量文明成果,拥有对读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资源,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引导读者利用文献资源,使读者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感染。

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丰富的馆藏、先进的设施和一流的人才,对大学生实施比课堂更加直观、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为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近年来在高校图书馆取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却仍然存在着若干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形式陈旧,缺少创新精神。

在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高校图书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却仍然以传统手段为主,如知识竞赛、诗歌朗诵、征文等,尚未能将新技术充分融入其中。

(二)千篇一律,缺少特色。

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都形式雷同,内容往往流于泛泛,很少有根据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历史积淀等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

(三)手段单调,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高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仍然习惯于板起面孔说教,学生通常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而且内容缺少新意,不易引起学生兴趣,效果难以持久。

(四)缺少时效性。

目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国内外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关注与回应不够及时深入,向学生提供的信息量相当有限,对收集相关文献也重视不足。

(五)资金和人力薄弱。

当前国内各高校大都关注于硬件和就业率的提升,重视传授知识和技术远远甚于对思想、人格的塑造,对利用图书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不够,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与人力十分有限,从事这项工作的专职人员尤其少,与专业学科馆员队伍的建设完全无法相比。

三、充分利用图书馆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重视程度,加强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图书馆只有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必要的硬件设施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而馆员的素质也影响着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应建立从事爱国主义教育的专职馆员队伍,以此来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期、稳步、有序发展。

(二)加强相关文献尤其是特色文献的建设。

图书馆应收藏适量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献以满足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并且应从单一的书刊文献向多种类型的文献发展。

特别应注意收集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如大连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应收集一些关旅大地区侵略与反侵略历史的文献资料,如关于北洋海军基地的建设、旅顺口的陷落和屠城等等,使学生们对地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可以随时到事件发生地进行现场考察、参观等。

(三)继续利用传统教育手段。

以往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那些常用手段,如举办知识竞赛、报告会、讲座、诗歌朗诵、征文、事件和人物事迹展等等,仍具有利用价值,不仅在国内、在国外高校中也仍然被经常使用着。

而且高校图书馆运用这些教育手段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继续发挥这些手段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利用高科技手段。

除了传统的爱国教育手段之外,高校图书馆也应不断推出新的形式,并融入新技术、新方法,如组织爱国主义优秀艺术作品评选活动(包括利用计算机制作的动画、图片等作品)、推荐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电子资源、在电子阅览室向读者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网站的链接、制作爱国主义教育视频等等。

(五)改革形式与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充分考虑如何调动起其积极性,而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被动接受教育。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图书馆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应尽量生动活泼,避免枯燥无味的生硬灌输。

为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组织一些使学生能充分参与的活动,如高校图书馆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实地调研活动、搜集关于地方革命斗争和爱国运动历史的图片、文字与口碑资料等。

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鲜活的材料使灵魂深处受到触动。

图书馆在组织这些活动时应注意建立与大学生社团之间的合作互动机制。

(六)加强教育内容的时效性。

近年来我国周边国际局势渐趋紧张,敌对势力活动频繁,西方国家也不断我国进行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包围和渗透。

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设施,结合时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利用丰富的资料向学生讲解钓
鱼岛的历史、日本右翼势力的活动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等等,使学生对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情有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充分理解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四、结语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图书馆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高校应重视图书馆的特殊优势与功能,努力创造条件使图书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国良.图书馆馆长的人格魅力探析[J].中国信息化, 2012(12).
[2] 朱红叶.高校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审视与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0(5).
[3] 鲁国晶.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
[4] 赵稼琳.浅谈高校图书馆与爱国主义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1996(12).
[5] 韩彦军.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开展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