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清晰 气韵酣畅——2020年高考作文横向展开议论例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清晰气韵酣畅——2020年高考作文横向展开议论例说
作者:赵娟贺小青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第16期
湖北省枝江市一中赵娟贺小青
【技法点拨】
横向展开议论,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
不同角度之间
是一种并列关系,平行展开,互不交叉。
这样展开议论,可以使说理全面,条理清楚。
采用这
种结构的关键在于“如何提炼分论点”,具体方式有:
方式一:概念分析法
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针对话题本身,运用横向思维,根据它不同的内涵或外延进
行多角度分析。
一般以“话题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话题”的形式来写分论点。
基本句式:话题(或话题中的关键词语)是……
例如:脚踏实地是一种勤奋的态度,是能吃他人所不能吃的苦的精神。
曾经在乒乓球坛上
叱咤风云的奥运冠军邓亚萍正是这样的人。
作为奥运冠军,邓亚萍可谓光芒万丈,可当她被保
送到清华大学学习时,她才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她说她是清华英语最差的学生,但她并没
有放弃,而是每天苦练英语,白天读,晚上读,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付出了比别人多百倍的
努力,终于付出没有白费。
如今的邓亚萍虽然远离体坛,但在自己的工作事业上也是光彩夺目。
试想,如果当初的邓亚萍不脚踏实地,苦练英语,而是和如今的某些学生一样,企图在考试中
投机取巧,那她永远只有沉迷在过去的光环中,不能有今天如此大的成就。
可见,脚踏实地是
坚持不懈,是宁拙毋巧,是靠自己的汗水去触摸成功的星辉。
(摘自《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方法二:因果分析法
即从“为什么”“带来什么结果”的角度展开。
可以追溯原因,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
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
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
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也可以分析结果(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从“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
基本句式:因为……;才能……;会使……;能够……;可以……
例如: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在柜台前不停地计算,有时甚至忘了结帐。
而后他开始在数学界崭露头角,有人规劝他将自己的学术报告发表出去,好获得更高的学
术地位。
他说:“我的学术报告是不完整的,我不能急于求成,脚踏实地才是真!”他继续伏
案计算,年复一年,造就他的伟大成就。
正是因为华罗庚先生的脚踏实地,才成就了他在数学界的泰斗地位。
(摘自《脚踏实地的
真谛》)
方法三:条件分析法——探寻方法
即从“怎么做”的角度展开。
这里的中心论点指结果,而分论点指满足结果的条件,从怎
么办的角度设立分论点。
基本句式:就要……;必须……
例如:脚踏实地,就要摒弃取巧,踏踏实实。
受万人瞩目的“嫦娥奔月”已横亘苍穹,成为国人的骄傲。
而在这背后,倾注的是众多航
天工作者的心血,是他们脚踏实地,从规划到研发,再从研发到试行,经过一次次的试验,一
次次地改进取得的成就。
回首我国的航天事业,哪一次没有凝结科学工作者们脚踏实地的精神?如果不是他们脚踏实地,精确预算出轨道,咱们的飞船能上天吗?如果不是他们的脚踏实地,
反复测验宇航员的装备安全,咱们的宇航员能成功返回地球吗?(摘自《摒弃取巧,脚踏实地》)
我们以“静气”为例,谈谈如何“横向展开议论”。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往今来,天灾人祸似乎从来就没有断过,然而既然无法避免,我们只能选择勇敢面对。
这段稍显特殊的日子,让你的身边缺少了老师、同学们的朝夕陪伴,曾经熟悉的学习环境和学
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稳住,别慌,“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少几分独属于校
园的“热热闹闹”,多几分宅居家中的“安安静静”,会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审视自我,思考未来。
“静气”是一份胆略、智慧与勇气,生活的海洋波澜起伏,风急浪高,“静气”是我们心
中的定海神针。
你如何理解“静气”这个词?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你可以从材料中得到关于“静气”的思考,但是材料不应该限制你
的认识。
“你如何理解‘静气’这个词”才是题干的核心要求,以此为中心展开合理议论就能
切合题旨。
如果囿于材料,仅仅写“疫情中我们需要静气”,不仅不符合题旨,且让自己的思
维受限,提炼出的道理就会缺乏深刻性和普适性了。
关于“静气”,简单来说,它可以是一种
处事的智慧,也可以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更可以是一份修养与气质。
面对逆境,静气让你从容
不迫,沉着应对;面对顺境,静气让你不骄不躁,举重若轻。
所以,只要对静气有自己的理解,重在写好人自身的状态而非外界环境,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就会是一篇优秀作文。
【例文】
临大事者有静气
湖北省枝江市一中林景妍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遇地崩山摧而不慌,遇狂风巨浪而不乱。
无论
时代的洪流如何涤荡,仍固守一方心灵静土,执着一份宁静淡然。
面对人生百态,当遇天堑难
以逾越时,我们应以静处世,平心静气,如此便可于阴霾之中窥见天光。
静气是一剂抵御挫折的良药。
画家木心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后又遭遇软禁长达两年。
在
这期间,先生始终以魏晋风度行走于世,无伤无恙。
研读古书,拓宽生命的容量;又徜徉在范宽、郭熙的山水间,不断精进画艺。
正是这份临大事之静气自成清傲灵骨,终成一代大师。
静气是一种旷达超然的心态。
临大事者有如苏轼,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多次贬谪,他却
不以为意,甚至曾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他眼里,没有困窘与贫乏的岁月,只有蓬勃的内心底蕴。
林语堂先生也曾评说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正是这样一
份静气,使得他犹如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底,却能固本培元,成就磊落风骨。
静气更是一份包含智慧和勇气的胆略。
静如卧龙先生,胸中隐甲兵。
旁观天下大势风起云涌,变化无常,一旦横空出世,卷起惊涛骇浪,直立历史潮头;后来辅佐刘禅,当马谡失街亭,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时,他无兵迎敌,但并未慌乱阵脚,而是大开城门,谈笑自若,优雅
抚琴,正是那一份包含智慧和勇气的胆略吓退司马懿的军队。
设想,若是丞相没有在静气之中
涵养出这样的胆识,结果又会如何呢?
若非有静气者,负盛名便自矜自傲;遭贬谪恨生不逢时;陷逆境空自怨自艾,落得结局令
人叹惋。
君可见一世骁勇关云长,北伐樊城时轻看吴国都督陆逊,安心将荆州守军调到前线,
由此落得败走麦城的下场;君可见拔山盖世项王羽,唯不能静气,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知夺而不知有,惜败于乌江自刎;君亦可见奉旨填词柳三变,落第失意后满腔愤懑作《鹤冲天》却换得了君主“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的回复,从此流连风月场,一蹶不振。
倘若他们能
在行事之前清静,以静气去面对人生,是否会大有不同?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太多榜样,也同样留下了太多遗憾,生活处处可有
静气,它可以在你心绪不宁之时让你戒骄戒躁,可以在你身陷囹圄之时为你理清事态,得见柳
暗花明,亦可在紧要关头助你一份超人的勇气。
生活的海洋波澜起伏,风急浪高,但只要守住
心中静气,临大事之时,必能得见“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