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通用过程模式)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笔记
一、通用过程模式
1. 通用过程模式的概念: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工作实务方法,用于促进服务对象系统改变的程序、方法和技巧。
2.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社会变迁理论。
3.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1. 接案: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决定是否接案、制定初次面谈计划。
2. 预估: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分析和判断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明确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确定服务目标和计划。
3. 计划:制定服务计划,明确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和服务时间表。
4. 介入:实施服务计划,运用各种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提供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满足其需要。
5. 评估:对服务的成效进行评估,包括目标实现程度、服务对象满意度和后续服务需求。
6. 结案:总结和反思整个服务过程,评估服务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社会工作实务领域
1. 儿童社会工作:关注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2. 青少年社会工作: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教育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3. 老年社会工作: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健康状况、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
4. 妇女社会工作:关注妇女的权益保护、职业发展、家庭教育等方面,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MSW必备】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MSW必备】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N):是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样复杂的对象开展专业助人活动的过程中,将实务活动的共性进行归纳并总结出其原则和形态,进而发展出的一套具有结构性、规范性、一般性、普适性的工作模式。
通用社会工作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超越了单个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强调一种适用于帮助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具有普遍性的工作过程和方法。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对指导社会工作实务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模式指导下,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助人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助人效果。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开展的意义(J)?通用社会工作模式,是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样复杂的对象开展专业助人活动的过程中,将实务活动的原则及形态进行归纳总结,所发展出的一套具有结构性、规范性、一般性、普适性的工作模式。
通用社会工作模式对于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作为对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它提供了一套在不同场域工作时可资使用的程序、步骤和方法,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其次,它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并超越了每个单个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工作过程和方法;再次,它从“人与环境”的视角出发,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和处理社会问题独特的视角与方法,提供了社会工作者助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最后,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约束和规范了专业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专业行为与工作方式,使社会工作实践更加具有规范性和道德性。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对社会工作实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这个模式指导下,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助人任务,设计出更恰当的介入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助人效果。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强调整合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所涵盖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用于帮助个人,也可用于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工作中,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通用方法。
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一、接案(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1、接案前的准备1.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A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者;由他人介绍或者机构转介来的;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B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C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是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潜在服务对象是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
D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1.2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A服务对象资料准备: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走访社区;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而需要谨慎小心处理。
B在资料准备和了解服务对象来源与类型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
2、面谈2.1面谈的目的和面谈的场所的安排A目的在于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到助人的目的。
B在机构进行会谈时要考虑环境布置原则上是创造方便和有利会谈进行的环境C注意严格遵守约定时间,遇到意外情况要电话通知服务对象2.2面谈的主要任务A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希望获得什么;希望产生什么结果;希望改变什么。
B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服务对象对自己、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望,社会工作者对自己、对服务对象的角色期望;对比并找出双方各自想法差异和距离;协商并达成一致的看法。
C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D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E达成初步协议(书面或者口头)F决定工作进程:终结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2.3面谈的技巧A主动介绍自己:姓名;在机构负责什么工作;个人的专长;为服务对象提供协助的目的;将怎样提供服务。
B沟通: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有意识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治疗性沟通(提供支持;减轻服务对象因求助带来的内心焦虑;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自己问题的正确想法;促成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采取有效的行动)C倾听(基本技巧):传达对服务对象的专注;不仅为了了解情况,也为了建立专业关系;不仅要听,还要参与互动,给予适当的回应。
004.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章知识框架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第一章考试概况:2013年考了两题(一题案例分析:行动系统;一题方案设计:人在情境中)2017年增强权能(一题)2018年考了一题(目标系统、行动系统)2023年考了系统论1.理论依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在情境中” “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微中宏)2.系统论中的资源分类:非正式资源(依托亲情、感情或血缘维系的网络);正式资源(依托政府、社会组织、专技人员维系的网络);(2023考了系统论)3.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工作者/组建团队)、服务对象系统(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等)、目标系统(大于服务对象系统,有时效性)、行动系统(合作者=周边资源=社会网络=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因素)。
4.生态系统论核心概念(1)生命周期(2)人际关联(3)能力(4)角色(5)地位与栖息地(6)适应力(7)滋养性环境。
5.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重点(1)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2)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他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3)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地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
(4)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经典例题方案设计题:某小区是去年由7个村拆迁安置而形成的近一万人的“农转居”社区,社区内没有幼儿园,并且离小学和高中较远,没有大型的超市、农贸市场,也没有社区活动。
新的居住方式改变了原来村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社区内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活力,中老年人无事可做、无处可去,学龄儿童放学后无处可玩,社区只有几个零散的文艺兴趣小组,一些原村落的文艺骨干不主动参与社区活动。
楼道里乱堆乱放杂物,影响了人们正常行走,大部分社区居民不适应“农转居”后的生活,普遍有一种不满情绪,新建社区居委会由原村委会改组而成,工作人员缺乏城市社区工作经验。
社会工作实务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得通用过程模式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得理论依据:通用社会工作得过程模式就就是一种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与社区工作得基本程序与方法,就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与方法得概括。
通用过程模式显示与说明了,社会工作得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与规范性通用过程模式得理论依据:(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系统理论。
(3)生态系统理论(4)优势视角与增能社论。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得理论就是关于“人得生理、心理、社会发展得迂腐,包括人们生活所处得各个社会环境系统得理论,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与经济系统之间得交互作用上。
系统理论:就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中得一个重要理论视角,重点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系统论得视角来统筹分析案主得问题与处境,并能从系统论得视角提供整合性得服务方案。
生态系统理论得核心概念:1生命周期2人际关联。
3能力。
4角色。
5地位与栖息地。
6适应力。
优势视角与增能理论: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与社区都有其内有得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与资源,只要存在适当得我们得,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得分析范式: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得理论依据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基本得分析依据,在具体分析方面,社会工作者尚需要熟练运用内外影响力范式、社会功能范式与生命周期范式等来分析安主得情境及其问题与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得服务方案。
社会工作实务通过过程模式中得基本要素:包括:个人或系统完成生命任务得条件与资源;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得互动;个人或系统得困难与社会问题得关系。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得特点:1强调助人就是一个过程。
2运用综合方法。
3工作过程阶段化。
4工作任务阶段化。
5整合得价值观。
运用通过过程模式应考虑得因素:1助人过程各阶段得先后次序就是有弹性得。
2工作过程可能就是螺旋式得。
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得参考。
4通用过程模式得4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得作用。
2012《社会工作实务》整理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
成功的接案是社会工作者助人活动的前提。
接案步骤:接案前的准备、面谈、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做接案会谈记录。
接案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它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的服务对象通过沟通达成共同解决问题初步协议的整个助人过程的开始。
接案期的工作非常重要,它的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以便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能以此为起点一道工作,实现社会工作的助人目标。
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者、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外展是向潜在服务对象推销机构服务的一种有效方法,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承诺。
面对外展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任务是消除他们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不信任感,并引导他们接受服务。
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现有服务对象:主动求助和转介及外展来的,并已使用或正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尚未使用或接受社工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
接案的准备工作:服务对象资料准备、在资料准备和对象了解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
面谈提纲内容: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目的和内容及双方的角色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征求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和期望、询问是否有急需处理的事情。
接案面谈目的: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到助人目标。
面谈环境:原则是创造方便和有利会谈进行的环境,场所空间尽量使其自由、舒适、简单、温馨、避免过多装饰;两人位置在90-130度角,距离1-1.5米间;严格遵守时间约定,关掉手机,通知相关人员勿扰。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1.1 复习笔记第一节接案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
因此,成功的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前提。
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1)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2)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3)决定是否接案;(4)订立初步协议。
(一)接案前的准备1.什么是接案(1)接案“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它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的服务对象通过沟通达成共同解决问题初步协议的整个助人过程的开始。
(2)接案的目标接案的目标是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以便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能以此为起点一道工作,实现社会工作的助人目标。
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服务对象的类型(1)服务对象的来源①主动求助者。
通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而不能解决的问题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②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例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邻居发现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发挥,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③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他们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务的人。
面对外展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任务是,消除他们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引导他们接受服务。
(2)服务对象的类型①自愿型服务对象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那些认识到需要协助而自己主动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的,以及由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其服务对象的人。
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
(3)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①现有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是指那些主动求助和转介及外展而来的,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
2012版《社会工作实务》整理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指的是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的、描述和总结了实务动作过程中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是具有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相对固定并且具有普适性的工作程序,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的工作方法。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者为了评估和解决人的问题,了解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需要和资源,同时也要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如何认定和满足这些需要,包括人们生活其中的各人社会系统,以及社会系统是如何时推动或阻碍人们保持与获得健康、幸福的理论和知识。
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双向作用观帮助社会工作者认识在所有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社会结构、系统和文化规范。
B=f(P∙E)(二)系统理论(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
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对服务对象问题所持的观点1、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形成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对问题的分析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
其问题的产生都同时是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2、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于服务对像个人内在生理或心理的行为特征层面,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物质、功能和动作情况。
3、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
4、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人类发展公式是:D=f(P∙E)即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
主张个人的发展是主动的、有目的和目标的,人会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及选择。
通过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
社会工作试图通过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间的功能推敲的处理,来强化能力整合治疗和改变问题。
人主动地与这些环境相互作用。
2020年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重点笔记(一)

2020年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重点笔记(一)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含义★(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意义,需要对三个关键词有所理解:一是“模式”,二是“过程”,三是“通用”。
“模式”可以看作是人们对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进行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对这种总结和归纳的理论概括。
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二)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强调整合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1.强调全人服务观(对象);2.强调社会工作实务是结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动(方法);强调社会工作的通才能力(社会工作者)(新增)。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就构成了通用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其理论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二)系统理论1.系统理论含义: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
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形态和性质。
2.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着重点★★★★(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通用社会工作模式强调人与环境是交叉互动、相互影响的,强调整体环境中完整的人。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
3.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1)对服务对象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对问题的分析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
社会工作师实务0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压力的策略、智能水平、自我功能〕 〔2〕然后:了解社会状况、处境〔家史、同辈关系、社会参
与〕的影响 ★ “生理-心理-社会〞视角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三〕“环境中的人〞的实务视角:个人与
组织、机构、社区、社会文化〕 2、实务目标:让个人适应环境 3、实务焦点:〔1〕促进成长开展;〔2〕增强适应能力;
〔3〕消除阻碍因素;〔4〕增加社会资源。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三、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 〔二〕社会功能发挥 1、着眼点:〔1〕个人的社会角色;〔2〕是否有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五〕优势视角: 1、主要观点:评估问题和需要时,发现、开掘优
点、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操作流程:识别、利用、建立、强化〔人的:
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抱负〕 3、实务技巧: 〔1〕整体性:每个对象都有优点、资源〔内、外〕 〔2〕两面性:困难既是伤害,更是挑战和机遇 〔3〕积极性:理想和抱负=转变的能量 〔4〕互动性:相互协作,更好效劳 〔5〕资源性:每种环境,充满资源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一〕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 1、建立专业关系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专业助人关
系是实现目标的基石、灵魂〕; 2、改变是一种过程:量变到质变〔形成自我改变
意识:自我觉悟、自我引导、自我行动,最终:教 育自己、改变自己〕 3、改变是主动与自发的一个过程:启发内心动机、 促进愿望实现
2020社会工作实务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变的动力与能力。
(4)了解服务对模式通用过程模式的 4 个基本系统:象所处的环境系统的状况。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就是1改变媒介系统 2 服务对象系统.3 目标系统。
4 行动系统。
预估的特点:(1)持续性。
(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3)一种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行动取向。
(4)有可识别的步骤。
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1 帮助社(5)渗透了专业判断。
(6)有局限。
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会工作者识别任务。
2 完善社会预估的原则:主要包括个别化、合概括。
通用过程模式显示和说明工作实务的目标 3 合理确定行动作、避免片面、避免简单归因、兼了,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系统的规模或组成。
4 与不同规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等原则。
性和规范性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预估的基本步骤: 1 收集资料 2 分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1)人更专门化的知识。
5 在实务过程析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与问题。
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系统理论。
中要懂得如何推动组织的改变。
3 认定问题。
4 撰写预估报告。
(3)生态系统理论(4)优势视角预估的主要方法: 1 社会历史报告6 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需和增能社论。
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
方法及其运用。
2 家庭结构图描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方法及运用。
3 社会生态系统图方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程法。
4 社会网络分析。
理、心理、社会发展的迂腐,包括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服务计划的构成: 1 目的与目标。
2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务:1 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2 认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3 介入策略。
4 统的理论,重点放在个人、群体、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3 了解服务协同工作的合作者。
2021年社工师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笔记1(第一章)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概念①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
②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因此,我们也将“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所包含的所有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和过程称为“通用的”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和方法,简称通用过程模式。
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强调整合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①强调全人服务观。
从社会工作实际的工作要求来看,服务对象既是独立的主体,同时也是群体的一员,更属于社区,他们既需要个人的服务,也需要在解决群体和社区问题的基础上解决个人的问题。
②强调社会工作实务是结构化的规范性实物活动。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知识和技巧提供了一个框架,指示着助人活动的方向,是一个结构化的适用于所有社会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一般性的实务方法。
③强调社会工作者的通才能力。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建立在对通才社会工作者的要求基础上。
社会工作者要具有与不同系统工作的能力,以便能够有效地处理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所面临的问题。
3、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其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人在情景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构成了通用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2)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含义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地相互作用。
巴克将系统定义为:一个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体,元素间有相互作用关系和可以识别的边界,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或单一的整体。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笔记一

社会⼯作实务中级复习笔记⼀第⼀章社会⼯作实务的通⽤过程模式考点1:通⽤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1、通⽤社会⼯作过程模式的概念通⽤社会⼯作的过程模式指的是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的、描述和总结了实务运作过程中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是具有结构性、⼴泛性和⼀般性的相对固定并且具有普适性的⼯作程序,是在社会⼯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的⼯作⽅法。
通⽤过程模式所涵盖的⽅法和技巧可以⽤于帮助个⼈,也可⽤于家庭、⼩组、组织和社区⼯作中,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种通⽤⽅法。
故此,社会⼯作实务的通⽤过程模式就是⼀种⽤于个⼈、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作的基本程序和⽅法,是对助⼈⾏动之基本程序和⽅法的概括。
通⽤过程模式显⽰和说明了,社会⼯作的助⼈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
因此,社会⼯作实务的通⽤过程模式为社会⼯作者在助⼈过程中组织起助⼈思想和⾏动,为社会⼯作价值、知识和技巧的运⽤提供了⼀个框架,指⽰着助⼈活动的⽅向,是⼀个结构化的适⽤于所有社会⼯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般性的实务⽅法。
2、通⽤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通⽤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作实务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在分析案主问题和提供服务⽅案时的基本理论依据。
社会⼯作实务涉及的理论依据,教材中提到了4个⽅⾯:(1)⼈类⾏为与社会环境⼈类⾏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的⽣理、⼼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们⽣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例如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知识”,重点放在个⼈、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上。
这些知识对于社会⼯作者的⼯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2)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社会⼯作实务通⽤过程中的⼀个重要理论视⾓,重点要求考⽣能够运⽤系统论的视⾓来统筹分析案主的问题及处境,并能从系统论的视⾓提供整合性的服务⽅案。
具体知识点要求掌握⼈类社会系统的特点,形成社会⼯作的系统视⾓:⼀⽅⾯,考⽣要掌握⼈类社会系统的特点,了解⼈类社会是⼀个复杂的⼤系统,每个⼦系统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形成错踪复杂的⽹络。
2012《社会工作实务》整理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
成功的接案是社会工作者助人活动的前提。
接案步骤:接案前的准备、面谈、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做接案会谈记录。
接案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它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的服务对象通过沟通达成共同解决问题初步协议的整个助人过程的开始。
接案期的工作非常重要,它的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以便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能以此为起点一道工作,实现社会工作的助人目标。
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者、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外展是向潜在服务对象推销机构服务的一种有效方法,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承诺。
面对外展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任务是消除他们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不信任感,并引导他们接受服务。
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现有服务对象:主动求助和转介及外展来的,并已使用或正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尚未使用或接受社工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
接案的准备工作:服务对象资料准备、在资料准备和对象了解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
面谈提纲内容: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目的和内容及双方的角色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征求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和期望、询问是否有急需处理的事情。
接案面谈目的: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到助人目标。
面谈环境:原则是创造方便和有利会谈进行的环境,场所空间尽量使其自由、舒适、简单、温馨、避免过多装饰;两人位置在90-130度角,距离1-1.5米间;严格遵守时间约定,关掉手机,通知相关人员勿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概念(了解) 出题的可能性很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定义(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概念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的,描述和总结了实务运作过程中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是具有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相对固定并且具有普适性的工作程序,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的工作方法。
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社会工作的系统观点认为,系统是在各要素之间有规则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有机整体。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超越了每个单个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强调一种适用于帮助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具有普遍性的工作过程和方法。
(二)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强调整合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之所以被称为“通用的”,是因为它吸收了各种助人模式所识别出的各种助人过程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因素,包括助人的条件、资源、方法、技巧和过程等,将这些助人的方法、步骤、过程等因素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了一套通用的助人程序。
与社会工作的先行者们一样,这个模式认为助人是一个过程,由一系列既定的助人目标和系统化的助人行动组成。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代表了对助人过程一般规律的认识,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基本指引。
1.强调全人服务观在近百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过程中,先后产生了许多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
但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表明,无论是与个人,还是与家庭、群体、组织或者社区一起工作,它们都不是杂乱无章进行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程序,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连续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有结构、有步骤、彼此连贯、有逻辑联系的整体,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通用过程模式即是吸收了前人各种助人模式的经验,识别出助人过程中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因素,将之加以组织和结构化所形成的一般性助人程序。
2.强调社会工作实务是结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动通用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超越了传统社会工作方法的分割,避免了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干预所造成的、将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需要及问题割裂开来的弊端。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用于帮助个人,也适用于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工作中,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通用方法。
故此,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
通用过程模式显示和说明了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
因此,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提供了一个框架,指示着助人活动的方向,是一个结构化的适用于所有社会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一般性的实务方法。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掌握)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4个理论较重要,考生要在理解基础上掌握。
通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是对助人活动的一般性概括,可以运用于各种服务对象。
由于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涵盖范围非常广泛,服务对象又多种多样,而这些个人、群体和组织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因此社会工作专业需要各种有关人与社会的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知识依托。
社会工作的专业基础知识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和行为科学领域,也借用了大量与生物、社会、心理和文化系统有关的学科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被整合,重新组织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专业基础知识。
此外,有关经济影响力的理论也为理解各种系统是如何推动或阻碍人们获得最佳健康和福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维度。
对政治进程和政策形成过程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也已经被纳入社会工作的实务知识基础上。
上述这些知识构成了通用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服务对象的家庭、社区、朋友、邻里等社会网络一起工作。
这些工作不仅需要理论指导,还需要一整套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既需要微观的工作技巧,也需要宏观的政策倡导,需要多种工作方法和技巧的综合运用。
这些不同群体相互作用,同时也与他们的社会环境相互影响。
这种“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就构成了通用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例如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知识”,其理论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二)系统理论1.系统理论含义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
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
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形态和性质。
巴克(Barker)将系统定义为:一个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体,元素间有相互作用关系和可以识别的边界,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或单一的整体。
系统可以是物质性和机械性的,有生命的和社会性的,也可以是这些性质的结合体。
社会系统的例子有单个家庭、群体、某个社会福利机构,或一个国家的整个教育链条。
2.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着重点(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强调人与环境是交叉互动、相互影响的,强调整体环境中完整的人。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努力了解个人与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互动的形态和互动的规则,包括文化习俗等对人们互动的影响。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
3.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1)对服务对象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对问题的分析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
(2)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于服务对象个人内在生理或心理行为特征,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
(3)动态实务。
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并在不断地消长和变化,故其需要与问题也需要不断地、连续地评估。
(4)纵横相交的实务取向。
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即在横切面上同时考虑问题的所有相关层面,在纵贯面上注意问题的处理流程和阶段性步骤。
(三)生态系统理论1.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分析框架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形成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括生态理论“栖息地”和“生存空间/活动范围”两部分,是分析“人与环境”互动的具体工作框架。
“栖息地”即是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们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也被视为相互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人和环境在这个整体里互为对方进行持续的改变和塑造。
“生存空间”指的是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作为人类发展过程建构起来的生存空间是成长中的个人与其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个人特质因素的产物,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否则无法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
2.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评估的核心概念和内容(1)生命周期:是指人作为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
(2)人际关联:每个人都需要且他们也拥有与他人联系而建立关系的能力,并因此建构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中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
(3)能力:指个人与环境交流,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
(4)角色: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表现,是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的角色。
(5)地位与栖息地:栖息地指个人在文化脉络中的物理及社会环境,地位是指个人在其所在的环境或社区中所拥有的成员地位。
(6)适应力:在人与环境的交流过程中,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和反应以达到最佳调和度,此时即表示人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力。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适应良好与病态、偏差等问题无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成功交流,而适应不良指的则是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提供的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调和的状态。
3.生态系统理论的工作切入点在上述核心概念下,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实务对人有如下的认识:(1)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
(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
个人生活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环境之中。
(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进行。
(四)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优势视角或称能力视角(strengths perspective)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1.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1)非疾病假设。
优势视角与传统社会工作的疾病模式不同,它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服务对象及其环境和现状;它不是孤立地或专注于问题,而是将目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难的荆棘之中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
(2)强调社会工作的任何过程都要重视服务对象的优势。
优势视角的实践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做的一切都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及资源,协助其达到目标,实现梦想,并勇敢地面对其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
(3)强调整全性干预服务。
优势视角的理念与生态系统理论具有高度内在契合。
生态系统理论暗含着一个基本假设:个人痛苦是政治性的,社会的实践也是政治性的。
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契合了生态系统理论的这种假设,倡导一种生态系统的方法,强调完整与全体,并且在评估和介入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经验予以关注。
2.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重点(1)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2)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他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3)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地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
(4)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第二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通用过程模式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运用综融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提供服务,无论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还是政策实践,都遵循着一定的程序,且有改变和助人的共通方法。
一、助人过程是一个结构化的实务过程社会工作帮助社会系统与个人提升社会功能,解决问题或预防问题的产生,都需要经过一个结构化的操作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改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