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加试特训(二)浙科版(新)
【新步步高】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二十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特异性免疫 (1)免疫细胞的分化 比较项目 起源 发育场所 分化条件 骨髓(鸟类在腔上囊) 受抗原刺激 B淋巴细胞 淋巴干细胞 胸腺 受抗原刺激 T淋巴细胞
B细胞 形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 T细胞 分化结果 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2)抗原与抗体 ①抗原:可引起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应答 的物质,既可以是外来异物,也 可以是体内 衰老、病变 的组织细胞。化学成分为 蛋白质 、大分子多糖、 黏多糖等。抗原都具有分子标志。人体细胞膜上的分子标志是主要组织相 容性复合体(MHC),它的本质是糖蛋白,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 MHC。 ②抗体:由 效应B 细胞产生的 球蛋白 。 4.免疫接种(加试) (1)概念:是以 诱发机体免疫应答 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2)免疫方式:有 主动 免疫和 被动 免疫。
⑤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 抗原—MHC复合体 与淋巴细胞上相应的 受体 结
合,促使 淋巴细胞分裂 ,启动免疫应答。
答案
(2)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MHC 复合体 辅助性 T细胞
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
答案
(3)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MHC 复合体
巨噬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2
效应B细胞
答案
(4)二次免疫及其特点
细胞毒性T细胞 淋巴干细胞(胸腺中发育)
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
效应细胞毒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 性T细胞 胞毒性T细胞
识别并消灭已被感染的体细 胞或癌细胞
记忆细胞毒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
性T细胞 B淋巴细胞 效应B细胞 (浆细胞) 胞毒性T细胞 淋巴干细胞(骨髓中发育)Leabharlann 识别抗原,在二次免疫中快速
【新步步高】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十三染色体学说与人类遗传病

(2)X、Y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
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二者
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X、Y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
同源区段则相互不存在等位基因。
(3)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
①X1Y中X1来自母亲,只能传给女儿;Y则来自父亲,传给儿子。
)
A.该遗传病可能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Ⅲ10的X染色体可以来自Ⅰ4
√
C.Ⅰ2和Ⅰ4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D.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确定Ⅰ3是否带有致病基因
解析
1
2
3
4
5
6
7
8
题型四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传递规律
7.人的X染色体和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
B.红绿色盲女性的儿子一定是红绿色盲
C.红绿色盲男孩的父亲一定是红绿色盲 √
D.红绿色盲女孩的父亲一定是红绿色盲
解析
1
2
3
4
5
6
7
8
题型三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加试)
解题技巧
“四步法”分析遗传系谱图 现象及结论的口诀记忆
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
步骤
图谱特征
第一,排除或 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则为 确定伴Y遗传 伴Y遗传病;若系谱图中,患者 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1
2
3
4
5
6
7
8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细胞的分化衰老与凋亡课件资料

结果
形成新的个体
细胞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不 大小 细胞分化程度有高低之分,如: 同,如:受精卵>生殖细胞> 比较 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 体细胞 ①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未发生改变 关系 ②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保持全能性 ③一般情况下,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相对越低
3
题型探究
1
2
3
4
题型一 解读细胞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 1.(2016· 温州十校联考)下列从不同水平对细胞分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
专题十 细胞的分化、衰老
与凋亡
内容索引 考点一 考点二 细胞的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
探高考 练模拟
考点一 细胞的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1
知识回扣
1.细胞的分化 差异
生命活动中 增加细胞的种类
不可逆性
个体发育
答案
2.细胞的全能性
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植物细胞
动物体细胞核
答案
思考诊断
解析
返回
( √ ) ( ×) ( √) ( × ) ( ×)
6.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 )
提示 答案
2
题型探究
1
2
3
4
5
6
题型一 解读衰老细胞、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2016· 浙江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癌细胞容易转移 B.植物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C.衰老的动物细胞呼吸变快 D.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增殖实现的
√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C.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发生了
(浙江选考)2017版高考生物考前特训总复习 第二部分 加试30分特训 加试训练9 现代生物科技相关综合应用(A)

加试特训9 现代生物科技相关综合应用(A)1.(原创)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虫棉的过程。
请回答相关问题:(1)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DNA上获取抗虫基因,需要用到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工具主要是从________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构建重组质粒时常用Ti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Ti质粒上具有________,它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
(3)E过程是利用____________技术完成的,要确定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棉花抗虫特性,在个体水平上还需要做________实验(A.DNA分子杂交B.DNA-RNA杂交C.抗虫接种D.抗原-抗体杂交)。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除采用上图中的方法外,还可采用______________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2.(原创)下图为吉林大学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出的一头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的克隆牛“织女”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克隆牛“织女”的诞生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水平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项)(2)从④到⑤的过程可获得较多的遗传同质早期胚胎,常采用的方法是进行________。
④所示胚胎也可用胚胎干细胞获得,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以只增殖不分化B.原肠胚之前的早期胚胎所有细胞都属于胚胎干细胞C.胚胎干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小,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器官因无免疫排斥可任意移植把⑤送入⑥时,⑤的最佳时期是卵裂期或早期囊胚,⑦和某些转基因羊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类所需的药物,这类的转基因动物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新步步高】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十六生物的变异

(2)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突变可能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②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③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如AA→Aa,则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3.“三看法”判断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1)一看亲子代基因型 ①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或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 B与b不同的原因是 基因突变。 ②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 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 突变或交叉互换。 (2)二看细胞分裂方式 ①如果是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如果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 交叉互换。
1
2
3
4
5
6
5.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
A.①:AABb
②:AAABBb
③:ABCD
④:A
B.①:Aabb
②:AaBbCc
②:AaaBbb
③:AAAaBBbb
③:AAaaBBbb
④:AB
④:Ab
√
C.①:AaBb
D.①:AABB
②:AaBbCc
③:AaBbCcDd
变,进而引起血红蛋白异常所致。
答案
4.染色体结构变异 (1)概念: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 错误连接 而导致染色 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类型和结果
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
答案
5.染色体数目变异
(1)概念:生物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 的增加或减少。
(2)类型
①整倍体变异: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以 染色体组 的形式成倍增加或
野生型和突变型。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 )
【新步步高】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代谢第讲细胞与能量、酶精练浙科版-精

第4讲细胞与能量、酶1.下列关于ATP的化学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TP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N、PB.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C.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含有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答案 A解析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有C、H、O、N、P。
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的磷酸基团组成ATP,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贮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B.腺苷三磷酸可简写为A~P~P—P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贮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D.ATP中大量的能量贮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答案 D解析腺苷三磷酸的分子结构式可简写为A—P~P~P,其中,P与P之间的高能磷酸键贮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3.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ADP转化为ATP需要Pi、酶、腺苷、能量B.人体细胞内贮存大量的ATPC.线粒体是蓝细菌产生ATP的主要场所D.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答案 D解析ADP转化为ATP的过程中需要Pi、酶和能量;人体细胞内ATP的含量较低,但ATP 与ADP不停地转化且处于动态平衡;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产生ATP。
4.以下是有关生物体内ATP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ATP与ADP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答案 A解析活细胞中不停地进行代谢,所以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就会不断地进行;ATP与ADP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ATP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ATP之所以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就是因为ATP和ADP不断地相互转化;酶是能够保障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的必要条件。
最新版2017教师用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习题详细答案第一章第2章 第3讲

第2章第三讲考点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答案 A解析CaO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而Si和SiO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3.答案①⑧⑨⑩⑭⑮⑰⑲②③④⑤⑥⑦⑪⑫⑬⑯⑱考点二物质的分类题组一采用反例否定,准确辨析概念1.答案(1)×(2)√(3)×(4)√(5)×(6)×(7)×(8)×(9)×(10)×(11)×题组二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2.答案 C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 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3.答案 C解析A项,光导纤维属于酸性氧化物,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纯碱不是碱而是盐;C项,氧化物是化合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D项,H2SO4是含氧酸,但含氧酸不一定都是强酸。
考点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深度思考1.答案(1)×(2)×(3)×(4)√(5)×(6)√(7)×(8)×(9)×(10)×2.答案①⑤⑧3.答案①②③④题组一准确判断物质变化1.答案 C 解析C项,包含了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两个化学过程。
2.答案 D解析剩饭变馊、自行车生锈、牛奶变酸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题组二判断物质性质,理解物质转化3.答案 A解析A项,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能使环境温度急剧降低,可作制冷剂,正确;B项,石英的成分是SiO2,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错误;C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酸,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错误;D项,AlCl3是共价化合物,加热升华不导电,错误。
4.答案 B解析A项,当A为Mg、B为Cl2、C为H2时,符合题给信息和框图转化,A、B、C中没有氧元素,A项错误;B项,碱至少有三种元素组成,B项正确;C项,常温下,B、C均为气体单质,E溶液不可能为硫酸,C项错误;D项,金属在常温下不为气体,D项错误。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试题

综合模拟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有核膜的生物是( )A.酵母菌B.乳酸菌C.蓝细菌D.大肠杆菌答案 A解析乳酸菌、蓝细菌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选A。
2.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棉花的叶肉细胞C.绵羊的卵细胞D.水螅的神经细胞答案 C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全能性的大小顺序为:受精卵>卵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因此绵羊的卵细胞的全能性更容易表达,故选C。
3.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是可逆的B.ATP―→ADP+Pi+能量的反应与吸能反应相关C.ATP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多,而且分解很快答案 B解析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中所需要的酶是不同的,所以不是可逆反应,A错误;ATP―→ADP +Pi+能量是释放能量的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供吸能反应使用,B正确;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C错误;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且分解很快,D错误。
4.一只成年狗仍保持幼年的体态且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是因为缺少( ) A.雄激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促性腺激素答案 B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缺少甲状腺激素会表现出题干中的症状。
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应该是下图中的哪种运输方式(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D解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而且是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故选D。
6.科学家用辐射方法处理水稻种子,培养出的水稻穗多粒大,营养成分高,这种育种属于(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答案 B解析这种通过物理因素使生物发生突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育种方法属于诱变育种,故选B。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分离定律课件

提示
答案
4.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 ( ×)
提示 杂合子与纯合子性状表现可能相同。
5.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提示 测交还可检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提示
答案
2
重难突破
1.界定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和 A就叫相同基因。 (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 b、C和c、D和d就是等位基因。
乙组让其自由传粉。甲、乙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
为( )
A.1/9、1/6
C.1/6、5/12
B.3/8、1/9
√
D.1/6、1/9
解析
1
2
3
4
5
6
7
8
技法提炼
1.自由交配与自交的相关计算 (1) 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对于植物,自花传粉是 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对于动物(雌雄异体)自交更强调参与交配的 雌雄个体基因型相同。如基因型为2/3AA、1/3Aa植物群体中自交是指: 2/3AA×AA 、 1/3Aa×Aa ,其后代基因型及概率为 3/4AA 、 1/6Aa 、 1/12aa,后代表现型及概率为11/12A 、1/12aa。
答案
(2)遗传图解
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1CC∶2Cc∶1cc,表现型及比例为 3紫花∶1白花 。
答案
2.分离假设的验证 (1)测交(方法) ①目的: 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②选材:F1与 隐性纯合子 。 ③预测分析:Cc×cc→1Cc∶1cc,表明解释正确。 ④实验过程及结果:F1×隐性纯合子(白花亲本)→85株紫花、81株白花, 其比值接近 1∶1 。 ⑤结论: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证明了 孟德尔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 正确的 。
最新版2017教师用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习题详细答案第一章第一讲

1第1章第1讲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题组一 有关分子(或特定组合)中微粒数的计算 1.答案 ①>⑥>⑤>③>②>④ 2.(1)答案 1.2 <解析 n (SO 2-4)=3n [Al 2(SO 4)3]=3×0.4 mol =1.2mol ,0.4 mol Al 2(SO 4)3中含有0.8 mol Al 3+,由于在溶液中Al 3+水解,故Al 3+的物质的量小于0.8 mol 。
(2答案 小于 小于题组二 通过n =m M =NN A ,突破质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3.答案 C解析 ③中摩尔质量的单位错误;由于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 g ,故a g 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④错。
4.答案 0.33N A 0.26解析 晶体的摩尔质量约为122 g·mol -1,n =12.2 g122 g·mol -1=0.1 mol ,故氧原子数目=0.1×(2+1.3)N A =0.33N A ,n (H)=0.1 mol ×1.3×2=0.26 mol 。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深度思考 2.答案 ③解析 ①、②中,1摩尔水或水蒸气的质量都为m水N A ;③中,水蒸气分子间间距比分子直径大的多,仅由题给条件不能确定1摩尔水蒸气的体积。
题组一 有关“n =V V m =m M =NN A ”的应用1.答案 D解析 解法一 公式法:a g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pN A mol ,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a g pN Amol =aN A pg·mol -1, 所以b g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b g aN A pg·mol -1×22.4 L·mol -1=22.4pbaN AL 。
解法二 比例法: 同种气体其分子数与质量成正比,设b g 气体的分子数为N a g ~ p b g ~ N 则:N =bp a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为pbaN A,所以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pbaN AL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

专题二细胞概述考纲要求 1.细胞学说的根本观点[必考(a)、加试(a)] 。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加试(c)]。
3.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必考(a)、加试(a)] 。
4.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考(b)、加试(b)] 。
5.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必考(b)、加试(b)]。
考点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加试)思考诊断].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提示病毒无细胞结构。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提示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 .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提示细胞学说说明了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从生物体结构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 .细胞学说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说明细胞的多样性(√)5.所有细胞都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题型一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加试)细胞学说中 3个“未涉及〞和 2个“统一了〞1(1)3个“未涉及〞①未涉及原核细胞;②未涉及病毒;③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2)2个“统一了〞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②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所有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1.(2021·宿迁高三调研)以下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万提出的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C解析细胞学说只认识到细胞程度,对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还没有认识,故C错误。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加试特训(一)浙科版-浙科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加试特训(一)1.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B.图中c是高尔基体,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C.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翻译仍能够进行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答案 C解析图中a、b、c、d、e分别表示细胞壁、细胞膜、高尔基体、内质网、囊泡。
新细胞壁的形成是有丝分裂末期的一个特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囊泡中加工的不可能是多肽。
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的核基因的载体仍是染色体形态,因此核基因不能转录,但是间期核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仍然可以进行翻译;该过程通过囊泡实现物质转运,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结构特性。
2.如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 )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B.葡萄糖→淀粉;H2O→[H]+O2C.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答案 C解析该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为胰岛α细胞,A错误;胰岛α细胞内不能合成淀粉,不能进行水的光解,也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不能发生染色质→染色体的变化,B、D错误。
3.如图表示光照、贮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速率变化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番茄果实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溶胶B.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8 ℃时比15 ℃时更强C.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贮存番茄果实D.贮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有关答案 C解析番茄果实细胞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均可产生CO2,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中产生CO2,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中产生CO2,A项正确;计算“8 ℃时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比黑暗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减少量占黑暗条件下呼吸速率的百分比”与“15 ℃时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比黑暗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减少量占黑暗条件下呼吸速率的百分比”,比较二者可知,B项正确;图示信息表明,光照条件下细胞呼吸比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弱,所以光照条件下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存,C项错误;温度降低会使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弱,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试特训(二)
1.甲~丙表示真核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反应发生的场所也可以在此合成性激素
B.乙与丙都能产生大量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甲反应形成的蛋白质在低温和食盐的作用下均不发生变性
D.若分离上述反应涉及的细胞器可用差速离心法
答案 B
解析甲反应的场所是内质网,也是合成脂质的场所,性激素为固醇类物质,A项正确;低温和食盐作用只能抑制蛋白质的活性而不改变其空间结构,所以不会导致其变性,C项正确;细胞器因其颗粒大小和密度的不同存在沉降速度差别,可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D项正确;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用于碳反应,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其他各项生命活动,B项错误。
2.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定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扩散和主动转运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蛋白的数量多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
答案 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曲线随时间的变化是:细胞内离子浓度超过细胞外离子浓度,因此组织细胞对两者的吸收方式都是主动转运,A项不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曲线表示的浓度高于乙曲线,说明甲离子的吸收速度快,主要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相对较多,B项正确;可从图中直接得出:细胞内浓度无论大于或小于细胞外浓度,细胞均能吸收离子,C 项不正确;D项中曲线m~n段和a~b段两种离子应该是处于平衡的状态,是由于载体蛋白
数量有限引起的,而不是抑制了细胞的吸收,D项不正确。
3.下列有关效应B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抗体的合成与转运: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溶胶→核糖体
C.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溶胶→细胞核
D.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溶胶→线粒体
答案 D
解析抗体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后需要先通过内质网加工,再运输到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溶胶与核糖体结合后开始合成多肽;DNA 聚合酶属于蛋白质类的酶,核糖体中合成后,进入细胞溶胶,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吸收后进入细胞溶胶,发生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4.下图为酶催化作用的模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
B.该模型反映了酶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C.该模型中的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
D.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
答案 A
解析从题图可看出,在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水解为两种氨基酸,且由酶的空间结构及蛋白质的形状可知,该种酶只能和图中形状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所以该模型能说明酶的专一性;酶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但在反应中会发生形态变化;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但有酶的存在,可发生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
5.如图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 mol谷氨酸分解为1 mol氨基丁酸和1 mol CO2)。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曲线1肯定表示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 min时完全分解
C.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酶浓度
D.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答案 D
解析随着反应时间的延续,反应底物(谷氨酸)浓度不断下降,如曲线1;曲线2拐点对应的时间是20 min,说明此时谷氨酸分解完毕;底物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酶浓度越大达到反应平衡点的时间越快;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加强,超过一定温度,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反而下降,所以曲线2、3、4代表的温度高低关系无法确定。
6.下面为植物细胞中的某种代谢过程示意图,以下有关该代谢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代谢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B.后面ATP的能量来自前面的ATP
C.代谢产物可进入线粒体中
D.该代谢过程也存在于乳酸菌中
答案 B
解析该过程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产生的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继续进行需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乳酸菌细胞厌氧呼吸也可进行此过程;代谢每一阶段合成的ATP中的能量都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
7.下图为在最适温度和光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
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
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
D.适当降低光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环境中CO2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植物乙的CO2吸收量降低幅度较大,植
物甲的CO2吸收量基本保持不变,可见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当CO2吸收量为c 时,植物甲与植物乙的表观光合速率相等,由于植物甲比植物乙的呼吸速率大,根据实际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植物甲合成有机物的量比植物乙多;d点时植物甲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细胞呼吸,因此,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根据题意可知,图中曲线是在最适的光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因此光强度减弱,CO2吸收量降低,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降低光强度后,需要环境中提供较高浓度的CO2才能使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因此b点将右移。
8.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
C.图示5个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
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最少为1组
答案 A
解析这5张图分别处于减数第一分裂的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有丝分裂的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有丝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含2对、0对、2对、2对、4对。
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最少2组。
根据图④可判断该生物为雄性。
9.下面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
B.若在复制时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则该细胞一定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细胞
C.若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则减数分裂无法正常进行
D.图示细胞内全部DNA分子数为8个
答案 A
解析3和4属于同源染色体,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细胞中,一
种细胞中多一条染色体,另一种细胞中少一条染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若在复制时没有发生任何差错,且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则该细胞会产生两种类型的精细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不影响减数分裂的进行;图示细胞核内有DNA分子数为8个,且线粒体中含少量DNA,整个细胞DNA含量大于8个。
10.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3
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46
C.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1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
答案 A
解析A选项,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为92,故n等于46;B选项,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92,故n等于46;C选项,人体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故n等于1;D选项,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为4,故n等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