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教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认真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并积极加以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不断进行着,作为新课程实施主渠道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还存在哪些弊端,如何应对,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教研员要潜心研究的焦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过于放任,缺乏对教学领域内容重点、方法策略和相关规律的指导、提升。
2.有的课堂教学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和形式主义的活动,有严重脱离文本、忽视双基的倾向。
3.过分依赖电教媒体的作用,以声像取代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理解,对学生倾听、观察、思考尤其是动笔写的实践有所忽视。
4.过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忽视了接受性学习的作用。
5.过于追求完美,课件要动画的,朗读要配乐的,板书要彩图的,课间活动要律动表演的,而对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心中无数。
6.过于求大求全,一节课什么都想做,识字、写字、读文、表演、讨论、积累,内容繁杂,目标大而空。
7.评价过于概括,缺少激励与具体指导。
二、针对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去伪存真,真真正正教语文。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真上语文课,就要忍痛割爱,摒弃那些浮华的多余的伪语文的东西。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尖锐地指出,新课改的形式主义与浮躁现象太严重,如果新课改最终失败的话,原因大概就出于此。
语文课改提倡学科融合渗透,重要的是知识融合,是内容的渗透,而不是形式的。
融合与渗透更不能喧宾夺主,冲击语文教学。
语文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要排斥接受性学习,也不是说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内容都要进行探究、发现。
2.舍闹取静,安安静静教语文。
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更应该是安安静静的。
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曾大声呼吁:“现今的语文课太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我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宁静的天空、一块安静而干净的土地。
”科学研究证明,讲课中过分激动人心的鲜明形象的东西,会使得少年儿童过度兴奋,会使大脑两半球皮层进入麻木状态。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书,要让学生潜下心来体会那些文字,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安静地学习,将学习内容融进他们的心灵里去。
语文教学要在安安静静的读书中,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从从容容(而不是风风火火)地进行师生互动,开展“读、思、议、练”活动,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涉猎与积累的能力。
这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事情,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3.避虚就实,实实在在教语文。
语文教学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抱着朴实、诚实、真实的情怀,实实在在地上语文课,语文知识要扎实,语文训练要落实,教学效果
要切实。
语文学习强调个性化阅读,是强调阅读主体的不可替代性,并不是爱怎
么读就怎么读、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个性化阅读一定要尊重文本,阅读方式
可以多种,但如果脱离了文本,观点再新,形式再活,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提倡综合性学习,提倡整合语文知识和能力,要时刻牢记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性学科,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不能仅在内容上下功夫而
忽视了语言训练。
总之,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
素养,提高吸收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4.处理好运用电教媒体与语文实践的关系。
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主要是教会学生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感悟文中蕴含的
思想情感,积累和发展语言,通过阅读文字书的过程教会学生读书。
音像替代不
了学生对文字教材的理解,阅读能力要在阅读过程中培养提高。
学生通过边读边
思考边想象而产生的形象不会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统一的图像。
如果一味以标准
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那就会侵占学生想象的空间,剥夺学生独特的体验,从而背离教育教学的真正目标。
课要上得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能不用课件解决
问题的就尽量不用,能自己范读的就不用朗读录音,能一句话说明白的就不要浪
费时间去讨论。
课堂教学要讲求实效,不是课件越多、越花越好,要以最小的投
入换取最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著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
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日]佐藤学著李季译静悄悄的革命.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3]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小学语文教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崔峦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4,
(8) 。
[5]胡晓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