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词语突破
2020届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中词句猜测--代词指代题考查解读

2020届二轮复习阅读理解中词句猜测--代词指代题考查解读代词指代题常出现在人物或事物变换多,动作转换频繁的语境中,考生应根据语境判断人称代词、不定代词和指示代词。
有时也会考查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指代内容。
设问形式常有:(1)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is/it/them/which...” refer to?(2)The underlined part “it/that/they/which...” in Paragraph...refers to “”.解题技巧——“就近原则”判指代第一步:明确代词所指代内容的位置代词永远出现在原词之后,故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在这一句的前面一句中,或者前几句中。
第二步:熟悉代词的含义(1)it/this/that可指代一件事。
(2)it/he/them/they/one/those指上文提到的人或物。
(3)which/that/who等关系代词指代其所修饰的先行词,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which可指代前面整句话的内容。
第三步:替换核实再比较(1)用所找的指代内容替换画线代词,核实句意是否合理,前后内容是否一致。
(2)比较所代部分与选项,确定意思最接近的选项。
例如:【真题感悟】中第26题,sharing that与前面的shared thebelief呼应,由此可推知,拥有同样的信念使两人成了朋友;the belief替换that后,经核实意义正确,故选A项。
AThroughout the past few years,I have tried to give myself to others.I have bounced around to find where I truly fit in.I found my place while I stayed in Guatemala,an orphanage(孤儿院),with the children living there.Through hearing many stories of their lives,I was moved to tears and started to question my living ways and gave up everything that wasn’t essential:7makeup and any other sort of luxury(奢侈品).I lived like they did.It was the most relaxing feeling in the world.When at Nuestros Pequenos Hermanos,we were given the task of creating a pig 8pen.At first,I thought it should be easy.After arriving at the area where the pig pen should be,we saw a hill.We were told to 1uproot the weeds as well as level the entire area.Looking at it,we felt it would be impossible.On my own faith journey,I have felt this type of doubt before.The “hole”,as we referred to,is a symbol of my faith journey.It appeared to be an 2obstacle I could not overcome,but in the end I completed it with efforts.I feel this pig pen wasn’t easy to create but was so rewarding to give.I’ve always struggled to be on a journey of faith,but I’ve never completely stepped foot onto the path until Guatemala.I’ve always tried to open my heart to everyone aroundme and give them my love.I feel as though I cut open my heart and share every bit of love I had with these orphans.There is one orphan named Ceto who will always remain very close to my heart.In Guatemala,I sponsor with thirty dollars a month,but it doesn’t seem enough.I’ll return there next summer a nd give more of my love for a whole month.When it was time to leave,I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and saw not just ordinary children.Overall,the most significant accomplishment I made in Guatemala was stepping towards my own faith journey and not looking back.1.What resulted in the author’s decision to live a new life? A.Desire to help others.B.Decrease in his income.C.A knowledge of the orphans’ life.D.Awareness of the difficulty in his life.答案 C解析细节理解题。
2020届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2)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
__________ 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却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①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
②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
③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
④每年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⑤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A.③①②④⑤B.③①④②⑤C.②③①⑤④D.②⑤①③④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____。
____。
___。
____。
_____。
______。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①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②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③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
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④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⑤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⑥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A.④②⑤③⑥①B.④③⑥①②⑤C.⑤④②③⑥①D.⑤④②③①⑥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
,,且更能赢得成功的青睐。
①它发自内心,不出尔反尔,不虚伪饰,自然而为,率真而作②有着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那样的风度与气质③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④真正的好品德就应是一种没有雕饰的习惯⑤这样的人,举止大气,修养有度,内心高洁⑥可谓是人前不做作,人后不懈怠A.④①②⑤⑥③B.④①⑥②⑤③C.⑥②⑤①④③D.⑥⑤③①④②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突破练2 词语运用(10)+辨析病句(8)

突破练2 词语运用(10)+辨析病句(8)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的一幅图景: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________地去搀扶、去问候;一个小偷行窃,车内无数的乘客毫不犹豫地去呵斥、去阻止。
②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________,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③近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________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作了充分的铺垫。
A.不约而同按部就班坚苦卓绝B.不谋而合按部就班艰苦卓绝C.不谋而合人云亦云艰苦卓绝D.不约而同人云亦云坚苦卓绝答案 A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在这里指多人行动一致,与句意相符。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合乎语境。
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多含贬义,与“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明显不符。
坚苦卓绝:(在艰难困苦中)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毒奶粉、地沟油、假羊肉等一系列________的事件接连发生,人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们的道德竟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②在离地球三百公里的太空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一边做实验,一边________,为6 000万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
③中国不差钱,只要能激活让银行资本难以________的民间资本的灵活运作方式与潜能,“钱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A.耸人听闻娓娓而谈望尘莫及B.骇人听闻娓娓而谈望其项背C.耸人听闻振振有词望尘莫及D.骇人听闻振振有词望其项背答案 B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侧重于说话人的主观行为。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攻坚决胜专题突破练六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突破练六语言文字运用一、(2022·新高考语文模拟,新编)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学毕业后先是进入了中铁十七局集团铺架分公司海东项目部办公室工作的关改玉,由于公司刚刚成立,急缺探伤工,转而成为铺架分公司第一批且是唯一的一名女探伤工。
“探伤”就是给钢轨做“B超”。
关改玉回忆说,乘坐火车时经过的钢轨,都要由探伤工背着十几斤重的精密仪器,逐一对钢轨焊接接头处进行质量检测,“揪”出病害,根据损伤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每个焊点符合标准。
京沪高铁施工时,她要在高架线路上探伤,每天攀爬20多米的高架梯至少3趟;津秦铁路夜间大会战期间,她每天下午五点多上班,次日早上七点多才能下班,高峰时每天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连续工作了30个晚上,__①__履行“钢轨医生”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
北方冬季,__②__,铁路施工中,即便穿上军大衣,戴上棉手套,也会冻得__③__。
由于手套影响探头灵敏度的感知,关改玉索性摘掉手套,脱下棉大衣工作,用细嫩的大拇指和食指拿着探头,一遍遍地检测钢轨焊接处,而无名指和小拇指,则一遍遍地和着机油摩擦在钢轨侧面。
就这样,任凭风像刀子一样穿透薄薄的工作服,双手被刮割出一道道血口子,一任钻心的疼痛不停喧嚣。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示例)①一丝不苟__②寒风凛冽__③瑟瑟发抖【解析】第①空,根据后面的“履行‘钢轨医生’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可知,应填入“做事认真细致”之类的成语,所以可填入“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第②空,语境是强调“北方冬季”天冷,可填入“寒风凛冽”之类的成语。
寒风凛冽:寒冷得刺骨。
符合北方冬季的特点。
第③空,语境是“即便穿上军大衣,戴上棉手套,也会冻得________”,可填入“瑟瑟发抖”之类的成语。
瑟瑟发抖:指因寒冷或害怕而不停地哆嗦。
符合“冻得”的表现。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习题:(42)

(一)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42)(二)基础训练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洪崖洞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掐丝壶瓶、根雕作品、蜜蜡手串、内画鼻烟壶等多种工艺品,使人应接不暇,惊喜不已。
B. 昨天下午,王大爷突然晕倒在世贸天阶AJ旗舰店的大厅里,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旗舰店保安、在场顾客的救护下,王大爷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C.“挑战者号”机毁人亡的惨剧令人无比痛惜,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美国民众对航天飞机的热情,七成以上美国人认为应该继续航天飞机计划。
D.我真后悔,怎么为一时的意见不合,就和自己共过患难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2.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疑的?②他一向很吝啬,看到家乡人民被洪水坏毁的家园,竟然细大不捐。
③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过漫长岁月,薪尽火传,得以延续和发展。
④鲁迅说:“‘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⑤他虽有不羁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学习,发表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论。
⑥为了庆祝我方队员铩羽而归,今晚我们定要一醉方休。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④ D.③⑤⑥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成为网友的常用语,而中国游泳选手傅园慧就是始作俑者,因为是她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接受采访时首用此语的。
②国庆节七天假期结束,大家已上学多日,但王晓同学久假不归,座位还空着呢!③读个好大学是孩子们现在努力学习的目的,也是很多家长的梦想。
但是家长们总把这个目标挂在嘴边,让孩子们不胜其烦。
④巴厘岛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宣布让国有企业迁出市区。
一时间,很多国有企业的地皮待价而沽,卖不出去。
⑤为了庆祝叙利亚在12强赛小组赛中1∶0战胜中国,政府军和反对派决定停火48小时,但这一消息已被证实是子虚乌有,没有任何确切的来源。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增分突破一 以气理词——文言断句与简答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增分突破一以气理词——文言断句与简答【考点解读】文言断句与简答是江苏高考文科加考的固定内容,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学文化常识和短文的要点概括,难度不大,但命题形式较灵活。
(2019·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徐渭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
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
然__青__莲__以__清__平__调__三__绝__宠__遇__明__皇__实__甫__见__知__于__花__拖__而__荣__耀__当__世__彼__拾__遗__者__一__见__而__辄__阻__仅__博__得__早__朝__诗__几__首__而__已__余__俱__悲__歌__慷__慨__苦__不__胜__述。
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
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解析根据句子的语法和句意关系断句。
“青莲”(李白)、“实甫”(王实甫)、“彼拾遗者”(杜甫)、“余”都是陈述对象,作主语,其前先断开,再根据句意进一步断句。
答案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①语感较差,读不懂文意。
②缺乏必要的断句知识与技巧。
断句方法①通文意②看标志③辨句式④明修辞(2)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为《________》,其中男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
(3分)解析《西厢记》叙写了书生张珙(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答案西厢记张珙崔莺莺①平时读书少,不注意积累,知识面太窄。
②不是有意记忆,致使记忆模糊,张冠李戴。
①平时多读书、多积累。
②加强强化记忆,记准、记牢。
(3)根据材料,概括文中古今人“相及”的内涵。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专项突破:七选五——线索词汇 (全国通用)(含高考真题分析)

七选五——线索词汇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不少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提醒考生,愈是临近高考,能否咬紧牙关、学会自我调节,态度是否主动积极,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能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情绪迎接挑战,其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以下是本人从事10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以下学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志者事竟成!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高考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英语最后的复习要树立信心,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要想“别人也难”,遇到容易的则要想“细心审题”。
越到最后,考生越要回归基础,单词最好再梳理一遍,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另附高考复习方法和考前30天冲刺复习方法。
命题解读专家解惑阅读七选五的五个题目难度设置分为高、中、低档三个层次。
题目设置由三个左右的中低档题,两个左右的中高档题构成。
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可知,常会根据核心词的复现设置一道试题。
考生在做题时,应注意选项中出现的与原文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汇。
恰当地利用线索词汇,包括同义语义场的复现、反义语义场的复现及代词的指代,不仅能够帮助解答中低档题,也能够在中高档题排除干扰选项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名师指要——微技法巧图解高考热考法1词汇复现法[答题微点]介绍段落主旨时,常会有核心词的复现,但不是词语的简单重复,而是核心词以同义词、近义词或不同词性的词等形式出现。
考生在做题时,应注意选项中出现的与原文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汇。
[图解技巧][经典感悟]【例1】(2021·全国甲卷)A successful swap depends on the selection of clothes, the organization 37.解析:本空表示条件,与本段中的“more than that”构成反义词复[答题微点]代词的使用主要是为避免重复,用于指代前面提到的人或物,有时也用于指代前面提到的名词或概念。
浙江省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2 词语运用(10) 辨析病句(8)

突破练2词语运用(10)+辨析病句(8)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产业链中棉价的变动可能使中间串联的各个环节面临一定的成本风险,正如今年高企..的棉价,使得中游企业陷入困境。
B.从司法实践看,律师收费没有原罪。
某种意义上看正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是需要购买的,“光许愿...,不烧香...”,说的就是购买正义不掏钱的人。
C.同为首善之区....,伦敦在建造奥运场馆上采用了和北京不同的策略,伦敦奥林匹克公园选址垃圾填埋场和工业园区,旨在体现关注环保和民生的理念。
D.二胡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拉弦乐器,这张专辑的演奏者非常善用弓弦,将熟悉的老歌拉得娓娓动听....,丝丝入扣,每段旋律、每个音符都十分到位,直让人如醉如痴。
答案D[D项,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动听,使人爱听。
A项,高企:指价位持续停留在较高的位置不落,有再升高的可能。
B项,光许愿,不烧香:比喻空有愿望却不付出行动或代价。
C项,首善之区:指最好的地方,特指首都。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美联社报道,奥巴马内阁敷衍地撑了几天,终于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给.国会共和党人的国债上限方案发难,以平息民主党的不满情绪。
B.央视新闻报道:有关权威部门预测,随着我国私人汽车购置力的迅速增强,未来几年内完全有可能催生..蕴藏着巨大市场和商机的“汽车经济”。
C.都市房价贵如天,已经是不争的现实,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子。
蜗居城市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
D.当获得作文大赛特等奖的张昱同学出现在颁奖现场时,面对多家电视台的话筒,他满脸通红出言无状....:“谢……谢……谢谢大家对我的厚爱。
”答案B[A项,“给”应为“对”。
C项,沧海一粟: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句意强调的是数量少,错。
D项,出言无状:说话超越本人的身份、地位,放肆,没有礼貌。
句中误作为遇事紧张,不会说话,不合语境。
(全国卷用)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24)

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 24)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 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 域的朝代更迭、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 是显得 。
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
为 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
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 ) ;虽然对“主流”的儒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 的“下层”却更为关注。
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 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解析:选 D 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完整、不团结。
修饰记载”,用“支离破碎”合适。
至此可利用排除法初步排除 A 、C 两项。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 不断地到来。
摩肩接踵: 形容人多拥挤。
这里是指“西洋和东洋的学者”纷纷到来,并非人多拥挤, 用“纷至沓来”合适。
至此可初步判定 D 项恰当。
大相径庭:表示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 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成语的运用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突破:成语的运用1.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对方的无理指责,他从容不迫,强词夺理....,终于成功批驳了对方的观点。
B.十三四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维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社志。
C.自从《小王子》主题展在深圳万象城盛大开启后,游人情怀满满,接踵而至....。
D.促销前先涨价,然后在促销当天降价,实际价格持平甚至上涨,促销活动往往名副其...实.。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这位同学的演讲稿,观点明确,结构严谨,除了举例不恰当外,真可谓天衣无缝。
B.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应该袖手旁观。
C.《复仇者联盟4》片中人物在空中飞行的动作,让漫威的铁杆粉漫不经心地跟着模仿。
D.万众瞩目的“辉煌新时代”深圳中心区灯光表演秀迎来连续不断纷至沓来的群众。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自新丰城往西北,出殇阳关,便是一望无际的荒原,鹰翔千里,草长莺飞....,举目皆是颓败的景象。
B.当音乐声戛然而止....的时候,音乐大厅出奇的寂静,接着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C.一些老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银幕上下名副其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即使生活有困难,也不在金钱面前缴械投降。
D.钱学森有一句名言“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至今读起来,仍是震耳欲聋....,令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亚洲文化嘉年华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
嘉年华绚丽的舞台效果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叹为观止....。
B.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是向独裁者宣战的誓言,是中国文人良心和气节的呈现,今天读来仍是如雷贯耳,震耳欲聋....!C.科普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
深入的科学研究是科普的基础;科普的过程也会对科研提供反思,从而积极推进科研工作进步。
D.如今,广州迎春花市已由民俗活动升级为城市文化品牌,“广州式过年”成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定向突破练考点练5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考点练5 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
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
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
望大家配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8·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5分)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
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8·全国卷Ⅲ]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02 分析具体语境中词语的用法题精准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2)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某个人,意思跟“他”相近。所说的人常常已 见于上文。(苏小姐道:“好啊!拐了弯拍了人家半天马屁,人家非但不领情, 根本)活用为第一人称,指说话人自己,相当于“我”。常常带有亲热、嗔怪、 俏皮之意。(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鬓发,一面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 你进来作什么。”——曹雪芹《红楼梦》)
4.“大家”的用法 (1)指大方之家。(栏目通过季羡林等大家的成长故事、人生智慧、创新精 神、治学态度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2)指世家望族。(张厚粲渐渐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和自信,大家闺 秀的外表下,装着桀骜不驯的心性。) (3)为代词,但不限定范围。(大家要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发展路径,用我 们每个人的辛勤汗水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 (4)为代词,指一定范围。(说话者及受话者)内的所有人。(老师讲课时候 说,经常要用到的知识大家一定要掌握,检查下有没有问题,有问题赶紧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A.“一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一起”都是副词,指一齐、一同。 B.“一起”是副词,指一共; C.“一起”指一次; D.“一起”指一群、一伙。故选A。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 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察势在于审时度势, ① 。身处变动不居的
【答案】 C。文中加点的“像”表示类比,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和 “燃油车加汽油”作类比。A项,“像”表示比喻,将“雨后的彩虹”比喻成 “一座粉饰过的长桥”。B项,“像”表示举例,举“林黛玉、王熙凤、刘姥姥” 的例子。C项,“像”表示类比,将“教导着山村里的每一名留守儿童”和“对 待自己的孩子”作类比。D项,“像”表示想象,想象“在峥嵘岁月里无数先烈 奋勇抗争的场景”。
2020届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之语言表达得体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之语言表达得体作业(全国卷用)(限时60分钟)1.下面是某文学爱好者写给杂志社编辑的投稿信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我是贵刊的忠实粉丝,贵刊的每一期我都惠存着;我也是一个初学写作的文学爱好者。
今儿把我的大作投递给贵刊,恳请编辑老师能于百忙之中认真阅读。
若能倾囊相授,荣幸之至。
向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祝贵刊越办越好![解析]“惠存”是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照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此处用错对象;“今儿”是口语,不恰当;“大作”是敬辞,称对方的著作,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认真阅读”对对方提出要求,不恰当;“倾囊相授”意思是把所有的技能、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用在此处不当。
[答案]①“惠存”改为“保存”;②“今儿”改为“现在”;③“我的大作”改为“拙作”;④“认真阅读”改为“审阅”;⑤“倾囊相授”改为“不吝赐教”。
(5分,每点1分) 2.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
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
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
望大家配合。
[解析]本题给出的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片段,应为书面语体。
“下水道时常堵住”“管子陈旧”“需要换掉”等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应将“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
[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5分,每点1分)3.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5分)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
(江苏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一部份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1运用三步思维法,破解词语题密码

答案 A
3.(2016·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答案 C
3.(2018·江苏启东中学二次月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适当的一组是( )
①古筝拥有两千连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________而来的。
②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_______、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材会取得人民的口碑,取得人民的拥护。
③陈教练那时就判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必然会有让人________的那一天。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
C.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D.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
答案 B
1.(2018·南京溧水二模)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当的一组是( )
在银行信贷仍然快速增加的前提下,现行的楼市调控政策只能是________。因为充盈的流动性正继续吹大楼价泡沫,开发商仍然能够从银行那里源源不断地获取资金,这使得他们并无________的资金链压力,从而也就有________的资源长久与中央政府耗下去。因此,一道道“限购令”,充其量只是延后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罢了。
解析 第一步:认真读题,把握语境。第二步:抓住相异语素,分析意义差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示标榜“新”和“异”,重在表示主观行为。此处宜用前者。“机敏”和“敏锐”的区别在于:它们虽都强调“敏”,但前者重在表示“机”,即“灵活”之意;后者重在表示“锐”,含“深刻”之意。此处宜用后者。“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此处宜用后者。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阅读理解中词句猜测-词义猜测题考查解读

2020届二轮复习阅读理解中词句猜测-词义猜测题考查解读【题型解读】词义猜测题是阅读理解每年常考的题型。
词义猜测是一种阅读技巧和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根据上下文快速猜测所指定的某一个生词、词组或者句子含义的能力,而这些词和词组往往都超出考纲范围,但在文章阅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由此看来,对于生词的理解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阅读理解题得分的高低,对能否取得好的高考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词义猜测题的命题方式有:(1)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 probably mean?(2)The word “...” refers to/probably means .(3)The underlined word “...” 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 .(4)What do you think the expression “...” stands for?(5)By saying “...” we mean .(6)“...” used in the passage can best be defined as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take the place of the word “...”?二、解题技巧——巧用线索猜词义1.根据定义、释义或同位语进行猜测有些文章,特别是科技说明文,作者通常会对一些关键词或专业术语下定义,通过阅读定义和解释部分,考生便可理解该词或短语的意思。
有时,需要猜测的单词或短语后面会紧跟一个同位语,作为对前面的词或短语的解释说明。
有时,文章会用冒号、破折号、括号等对某个词或短语加以解释说明。
例如:Taylor’s swift action helped her teammates calm down.One girl called 911.Two more ran to get the school nurse,who brought a defibrillator,an electronic device(器械) that can shock the heart back into work.Luck stayed with them:Paris’s heartbeat returned.分析:所猜测单词defibrillator后面出现了同位语an electronic device(器械) that can shock the heart back into work (一个可以电击心脏使其重新工作的电子器械)来进行解释说明,我们可推知其词义应为“(心脏)除颤器”。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练21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词语辨析题)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突破练21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词语辨析题)(时间:45分钟满分:30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孙犁在给贾平凹的散文集《月痕》作的序中,更是地指出: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
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
要知,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是的,常常不是坚定的战士,而是那些跳梁的小丑。
这样的文字,为人为文的至理名言。
A.一语破的清贫偃旗息鼓竟是B。
一针见血清苦销声匿迹不啻C。
一语破的清苦偃旗息鼓竟是D。
一针见血清贫销声匿迹不啻2.在下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阐释学的观点是,不再追求一个阐释的终点。
阐释不是,千方百计地搜索某一种定音的标准答案,从而结束漫长的理论。
即使某个时代的读者达成了评价一部作品的,另一个时代的阅读又可能不同的观点。
A。
披沙拣金跋涉共识催生B。
拨云见雾旅行共识衍生C.披沙拣金旅行见解衍生D.拨云见雾跋涉见解催生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文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比肩;若论文学传统的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不能与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一直以丰富的作品、持久的魅力着全世界.A.博大精深绵延相提并论滋养B。
博古通今绵延齐头并进滋养C。
博古通今绵亘相提并论滋补D。
博大精深绵亘齐头并进滋补4。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在闻一多看来,不是唐朝成就了诗歌,诗歌成就了唐朝,故而诗歌成了唐朝的.第一个从唐诗中选出之作的当数严羽,他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在严羽打开潘多拉盒子之后,七律桂冠便,莫衷一是.A.而是标志独树一帜言人人殊B。
2023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全集 -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高考对接+答案)

2023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全集【2023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全集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任务一词语积累运用与病句修改常见的盲点堵点易错点:1.忽视语境,词语填写欠妥当2.病句修改方法不当,修改不全一检视知识缺漏二对准目标,突破易错点1.忽视语境,词语填写欠妥当不管是词语填空,还是理解词语含义,既需要调动平时积累,又需要思考上下文的具体语境。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因忽视语境,不能准确理解词语含义而失分。
[通法通则]1.认真分析语境(1)词语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语境会对该词语起着限制、阐释、照应或提示作用。
因此,任何词语在句子、语段中绝对不是“孤立”的,总与上下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谓分析语境,就是把种种联系找出来。
(2)通读语段,了解语意重心,尤其要认真阅读词语所在句子,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圈画出所填词语的前后内容,弄清前后表意重心,还要了解语段的性质及文体风格等特征。
2.根据语意契合填词语一个词语与其所在的语境首先会存在语意上的联系。
语意联系就是该词语自身的词义与语境中要表达的意思的契合度(吻合度)。
两者的契合度越高,则说明该词语越适用于该语境。
如果违背了这个契合度,就会违背句子甚至语段的语意逻辑,造成语意逻辑上的相悖。
换言之,该用哪个词语,语境早已规定好了它的语意。
3.划分关系看搭配定词语一个词语除了和它所在的语境建立起语意联系外,还会建立起语法联系。
语法联系就是该词语与它前后的成分形成种种关系,如主谓关系、修饰语(限制语)与中心语的搭配关系。
为此,要想找准这最贴切的联系,就要看该词语的主语是谁,要修饰或限制的又是谁,据此就可以精准判断它在适用对象、语法功能或色彩方面是否相搭配。
[典例剖析](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 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2语言文字运用·重点突破2 成语的使用高考命题研究组集体编写资深高考研究专家徐巍审定【高考原貌再现】1.(2013新课标全国Ⅰ,1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项,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词。
句中没有此意,此处不合语境。
B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C项,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
比喻瞬息即逝的事物。
也形容速度非常快。
此处不合语境,望文生义。
D项,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
此处对象为“几家”,不恰当。
2.(2013新课标全国Ⅱ,1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项,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此处用来修饰斗笠,属于望文生义。
B项,风姿绰约:形容风度姿态柔美动人。
此处用来形容舞台上的梅兰芳先生,修饰恰当。
C项,分庭抗礼: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可以抗衡。
用错对象。
D项,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愤恨而又畏惧。
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
3.(2013山东,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项,“侧目”指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C项,“如坐春风”指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此处不合语境。
D项,“鼎足而立”指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选项中只有“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与“四川航空公司”两方,此处不合语境。
4.(2013安徽,16,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B.《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在考试中,应从下列五个方面对该成语进行仔细审查:①成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是否符合具体语境;②使用对象是否超出了成语的使用范围;③感情色彩是否与具体语言环境相吻合;④成语的语法功能是否有所越位;⑤成语的使用程度是否恰如其分。
A项,毋庸置疑:用不着怀疑,本词不能作状语。
B项,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用“耳目一新”。
C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D项,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与下文的“在萌芽状态”矛盾。
5.(2013辽宁,1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B.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项,让枣推梨:指兄弟互相谦让友爱。
B项,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C项,患得患失: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D项,登高自卑:登高山从低处开始。
比喻事情循序渐进。
此处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
6.(2013江苏,2,3分)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匣子,而把匣子里的珍珠归还卖主。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句中表达的是取舍不当这一意思,只能用“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结合语境,用“殊途同归”合适。
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高分突破方案】一、考点提示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对于熟语的使用能力。
常见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等。
成语的使用其实就是看成语的各个方面和句子的各个方面是否协调。
这种协调就是成语的意思、范围、程度、色彩、搭配是否和句子的各个方面协调。
所谓“运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而辨别其使用的正确与否;二是在具体语境中,直接判断词语(熟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二、考查方式试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一般是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三、高分策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判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色彩不明。
词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2.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3.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它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
4.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5.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6.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7.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
8.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9.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
10.本源不清。
一般来说,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如,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语俗语以及外来吸收等。
弄清这些成语的来源以及故事的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帮我们理解成语的内涵。
11.叠床架屋。
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
12.不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这时不妨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检查一下,成语误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高分实战演练】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每小题5分;测试用时为45分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镇水神兽’被挖引发四川暴雨成灾”的言论在网上流传,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这样的说法纯属不经之谈....。
B.美国参众两院终于达成妥协,奥巴马政府可以靠发行国债过日子,而自1O月1日关门的美国部分政府机构也得以改弦更张....。
C.在许许多多朴实平凡的芸芸众生....中,有不少人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但在危难时刻会默默地为社会、为他人尽一己之力。
D.“汉字听写大会”虽然没有明星和绚烂的舞台,但在中央十套播出仅数期便成功登堂..入室..,成为中央一套黄金档节目。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曾几何时....,家乡人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挖山造田,使我的家乡享誉三湘,成为江南的大寨;但三十多年的风雨,那些整齐的梯田已面目全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