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及调整速度——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比较

中国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及调整速度——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比较
司成 熟度 的关联 显 著 为正 ,与 产 品分散 化 、地 理 分散 化 、产 品收 支 间 隔期 的 关联 不显 著 ,
而再保 险利 用 只对产 险公 司影 响 显著 。平 均而 言 ,每 一年 度 中 国产 险 公 司和 寿险公 司分别
可 以 调 整 目标 资 本 结 构 缺 口 的 4 . %和 2 . % 。 21 85
第 2期 ( 总第 14期 ) 6
21 0 2年 3月
财 经


No 2 ( e ea .N .6 ) . G n r1 o 13
M a . O1 r2 2
Colc e Esay i Fia e a l td s sOl n nc nd o o is e Ec n m c
其 一 ,保 险 公 司的财 务稳 定 性影 响 了投保 人 的选择 ,同等情 况下 ,投 保人 将 会从 杠 杆水平 更低 的保
收 稿 日期 :2 l 一0 0 l 9—1 3 基 金 项 目 :四 川 省 保 险 学 会 基 金 资 助项 目 (0 1C X 5 ;西 南 财 经 大 学 “ l” 工 程 三 期 建 设 重 点 项 目 2 1S B 0 ) 2l 作 者 简 介 :王 向 楠 (94一) 男 ,河 北 保 定 人 ,西 南 财 经 大 学 保 险 学 院 博 士 生 ;梁 晶 (95一) 18 17 。女 . 山 东 德 州 人 . 中 国 保 险 学 会 保 险 研 究 中心 讲师。
关键 词 :财产 保 险公 司 ;人 寿保 险公 司 ;资本 结构 ;影 响 因素
中图 分 类 号 :F4 . 82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4 9 2 1)2 04— 6 04— 82(02 0 一O6 0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及述评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及述评
摘 要: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理论 , 特别 是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速度影响 因素 问题 长期被认 为是公 司财务理论研 究领域 中的一
大难题 和热点 问题 。本 文重 点介绍 、 评述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影 响因素主要研究 成果 和最 新研究进 展 , 并在 此基础上 对资本 结构动态 调整速 度影 响因素研究 的未来发 展方向作 了展 望。
关键 词 :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响因素 ; 影 研究进展
中 图 分 类 号 :0 18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9 2 (00 0 0 0 — 3 10 18 2 1 )6— 1 1 0
资本 结构 动 态 调 整 是 资本 结 构 理 论 研 究 的 前 沿 和盈 利 能力 与 调整 速 度 显 著 负 相 关 。企 业 减少 其 目 课题之 一 , 吸引 了 国 内外 很 多 学 者 对 此 进行 研 究 , 虽 标债务 比率的偏差 的速度 , 取决于调整杠杆的成本大 然关 于资本 结构 动 态 调 整是 资本 结 构 理 论 的研 究 成 小。Fu edr (07 专 门考察 了调整成本对公 al ne 等 20 ) k 果十分 丰 富 , 但对 资本 结构 动态 调整 问题 的研究 至今 司资本结 构调 整速 度 的作用 。研 究 发现 , 于调 整成 对 仍远未达 到令 人满 意 的程度 , 特别 是 资本 结 构动 态 调 本递 减 的公 司 , 其调 整 速 度 达 到 了 5 % ; 调整 成 本 0 而 整速度影 响因素 更 是 学 者 们 争 论 和关 注 的焦 点 。本 递增 的公 司 则 是 2 % ; 且 发 现 有 着 财 务 约 束 的公 5 并 文通过三 个不 同层 面上 的影 响 因素 , 国 内外 资 本 结 司 的调整 速度 要慢 一些 。 对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一)2016—07—25摘要:本文利用2006-2014年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分步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和业务集中度对保险公司再保险需求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对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再保险需求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资产负债率越高则保险公司分保比例越高.对于财险公司,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财险公司业务越集中则再保险需求越低;对于寿险公司,业务集中度对再保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

本文研究结果在理论上支持了相应研究的结论,在实践上对于保险公司制定最优分保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再保险需求一、引言与文献综述再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一种重要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公司(分出公司)可以通过再保险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再保险公司(分入公司),这样可以稳定保险公司的经营,有利于保险企业以及保险市场的稳定发展.但是,我国再保险市场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解决再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是活跃再保险市场的关键之一。

所以关于再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相关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国内外学者对保险公司再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效用最大化、均值方差模型和最优资本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祝向军(2002)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分析风险厌恶保险人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认为风险厌恶的保险人会将部分保费分给风险中性的保险人。

Blazenko(1986)利用均值方差模型,认为不论在完全竞争市场还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中,保险公司都存在再保险需求。

Doherty和Tinic(1981)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再保险需求,认为即使保险公司没有设置优化股东权益的机制,也会通过再保险来分散风险;Hoerger和Sloan(1990)从最大化公司价值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保险公司是否进行再保险以及分保比例的因素,他的理论模型证明损失波动率越高、规模越小和业务比率(盈余/保费)越小,保险公司的分保比例将越高;Garven和Lamm Tennant(2011)也从最大化公司价值的角度分析,他的理论模型证明杠杆率较高、投资较多的税收优惠资产的保险公司再保险需求更强。

我国保险公司风险与资本比例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SLS和2SQR的方法

我国保险公司风险与资本比例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SLS和2SQR的方法

我国保险公司风险与资本比例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SLS和2SQR的方法孙武军;崔皓月【摘要】Whether property insurers or casualty insurers, risk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oint for insurance industry to guarantee healthy operati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risk management lies in the important relation between risks and capital ratio.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ratio, underwriting risks and investment risks of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ers from year 2006 to 2013 according to the use of 2SLS and 2SQR.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sk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pital ratio, but the capital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underwriting risks and investment risks. It indicated tha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risk and capital in insurance companies had not yet fully formed, it would limit the play of solvency regul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SLS and 2SQR, it revealed the reason why 2SLS couldn’t fully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and risks. We also found that there wer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property insurers and casualty insurers on relation of capital ratio and risks by further study, indicating that targeted regulation woul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ervision. At last, this paper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on risks management and solvency regulation system.%采用中国大陆地区30家寿险公司和13家财险公司在2006—2013年的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两阶段分位数回归法(2SQR),对比研究了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比例、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作者:涂瑞来源:《会计之友》2014年第18期【摘要】随着相关学者对调整成本的深入研究,动态权衡理论逐渐成为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主流理论。

然而,在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和弱的制度环境下,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确保动态权衡理论的基本假设(管理者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融资决策)成立。

因此,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来分析终极控制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与区域制度环境差异对企业目标资本结构和调整速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动态权衡理论;目标资本结构;调整成本;调整速度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8-0010-04一、理论研究综述关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优序融资理论和市场时机理论为代表,认为企业不存在目标资本结构,管理者会根据资本市场的定价错误理性地进行外部融资;另一类以动态权衡理论为代表,支持企业存在随时间变化的目标资本结构的论断。

通过对以上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导出的结论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对融资成本或调整成本的考虑有所不同。

Myers(1984)以信息不对称和其他融资成本超过静态权衡理论中目标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为前提,形成了优序融资理论。

但是,如果融资成本没有远大于决定目标资本结构的驱动因素,权衡理论可能会幸存下来。

此外,如果从动态的视角看优序融资理论,考虑现在和未来融资成本的权衡,目标资本结构的存在就更有依据了。

同时,优序融资理论中的调整成本也会影响目标资本结构,为了降低发行风险证券或放弃盈利项目的可能性,公司设置的目标资本结构会低于没有调整成本的最优值。

对于预期盈利能力更低的公司以及预期投资机会更大的公司和净现金流波动更大的公司而言,向更低的目标债务水平调整的可能性更大(Fama和French,2002)。

随着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开始支持目标资本结构的存在,优序融资理论的奠基者Myers也开始承认目标资本结构的存在,但他仍然认为,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并不能使优序融资理论失效,因为以下原因,也会使优序融资理论产生均值回复行为:一是资本性投资具有密集性和序列相关性;二是企业内部的现金流会伴随商业周期波动(Shyam-Sunder和Myers,1999)。

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综述

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综述
第 3 卷第 2 1 0期
Vo _ 1 o 2 l N . 0 3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OLOGI 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 E S
21 0 2年 7月
J1 0 2 u. 1 2
企 业 资本 结构 动 态调 整研 究综述
杨 玲 燕
( 江南大学 商学院 , 江苏 无锡 2 42 ) 112
究思路 。随后 15 年 M d ln 和 M lr 98 oii i ga ie 基于严格假设 l 提 出的 MM定理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的标志 。M M理论 认 为无所得税时资本结构与企业 价值无关 ,修正 的 MM 理论则认为存在所得税时负债可 以增加企业价值 。新资 本结构 理论 以 2 世 纪 7 年代末 和 8 年 代 中期 的权衡 0 O 0 学派和不对称信息学派为代表 。其中权衡学派提出的权 衡理论认为最优资本结构是税收收益和破产成本之间的 权衡 。不对称信息学派基 于信息不对称提出了信号传递

自从 15 年 M d ln 和 M lr 出著 名 的 M 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8 o ii i ga ie 提 l M
估。基于新资本结构理论的丰硕成果 ,0世纪 8 2 0年代末
相关理论以来 ,西方学者对企业资本结构提 出了权衡理 期至今 的后资本结构理论将资本结构理论推 向了新 的学 论、 代理理论 、 优序融资理论等众多理论方面 的阐述 , 分 术视野 。其主流学派( ar, 8 ;gi H r s 9 8 h n& B hn19 ) i1 A o oo, 2 9 别从税盾收益 、 破产 成本 、 代理成本 、 信息不对称等视角 提出的公司治理理论 以普通股 的表决权为视角 ,分析 了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探析——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探析——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的体系 , 使整体利益与部分利益能够找到一个很好 的平衡点 , 从而 实现共赢 ; 第三 , 规范财务杠 杆的使用 , 同时还应该 建立一个 预警 体系 , 以便在财务杠杆 出现不合理 的情况下 , 能够及时的提醒保 险 公司进行合理 的调整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关键词 】 保 险公 司; 资金结构 ; 对策
保险 公司资本结构探析
— —
以 中 国 平安 保 险 ( 集团 ) 股 份 有 限公 司 为例
◆ 白 桦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 1 0 0 0 0 0 )
【 摘要 】 保险公 司的资本结构一 直以来都是 学界研 究的重点 , 这是 其高 负债 性特 点决定的 。而且 对保险公 司资本 结构的研 究 , 也是
保 险公 司 资 本 结构 分 析 ( 一) 财 务 杠 杆 1 、 财务杠杆理论分析 从平 安保 险公 司的经 营特点可 知 , 保 险公 司主要 的两个 资金 来源方 向是股东对 于该保险公 司的资金投入和该保险公 司的保 单

2 、 增 加准备金
从保 险企业 的经营特点 可知 , 保险企业 的资本 金的 主要来 源 是股东 的投资 和保单 保 费的 收入 , 所以, 要 增加 保险 公 司的资 本 金, 也必然要从这两个方 面人手 。保 险公司要想 保证本 公司 的资 本充 足 , 必须对本公司的严格 自律 , 严格约束公 司的行为 。资本充 足与否直接反映的指标 就是 资本 金的多少 , 所以 , 保险企业 要想保 证资本充足的一大手段就是增 加企业 的资本 金。首先 , 增加 保险 必须加大股东的投入 。其实 , 也不一定要通 过扩大 保 费中获 取的收入 。保 险公司 的股东收 益 , 不仅 与投资 资产 收益 企业的资本金 , 有关 , 而且与保险公司保单 的赔付 费 , 保 险公 司的承诺利 率 , 保 险 股东 的资本 投入为手段 , 控制股 东的分红 和在职 的消费也是一项 公司的权益 资本 以及保 险公司 的负债 资本都存在着 紧密 的关联 。 不错的资本积累的手段 。其次 , 必 须要增加保 单保 费收 入。在保 也有许多个项 目, 即影响保单保费收入的原因不止 保险行业是高负债行业 , 所 以, 风险保 费和储蓄保 费远远 大于股东 单保费收入 中, 对保险公司投入 的资 本金 , 进一 步得 出 , 风 险保 费/ 资本 金和储 蓄 个, 所以, 增加保单保费的收入也不是单 纯的指多签订保单 。利 保费/ 资本金对于其资 本结构 所产生 的作用 是从 两个层 面将 其放 用财务杠杆的方法 , 可 以从更 多的方 向进行分析 , 从 而找到更多 的 大。 方法 。最后 , 从平安集 团资本金 的增加方式来看 , 增加保 险企业 的 2 、 财务杠杆 的风险 资本金 , 还 可以依靠 与实力 强大的公 司协助 , 以及挂牌上市等方 法 通过对平安集团的财务杠杆的分析 , 可知 , 资本结构中的财务 进行 , 这些 方法 都可以有效 地增加保 险企业 的资 本金 。 杠杆所 产生 的效应并 不是一定 的和确定不变 的 , 它也存 在着许 多 ( 二) 资金运用渠道管理 保 险行业资金运用渠道拓展之后 , 很容易造 成无 序的现象 , 也 不定可能 , 即财务杠 杆所产生 的效应可 能是好 的 、 正 向的 , 能够带 所以, 保证保 险资 金的充足 , 还必 须对保 险 给保险公 司丰厚 的回报 , 但是 , 它也 可能会产 生一些 负面 的、 不 利 很 容易出现不 良资金 , 的效应 , 导致保险公司承担 巨大的损失 , 同时 , 让保 险公 司进入 到 企业 的资金运用 渠道进行 一定的管理 , 保证保 险企业 的资金运 用 财务危机 阶段 。 是 在合 理 的 范 围 内 。 一 从 保险业资金运用投资结 构看 , 保 险业资 金投资 于银行存 款 ( 二) 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 1 、 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理论 的 比例正逐 步降低 , 现阶段 维持 在 2 7 % 左 右 的水 平 ; 而 投资 于债 保 险行 业不 同于其它行业 , 即其带有 明显 的高杠 杆特 点。保 券类 资产的 比例 大幅 上升 , 近三 年来 均超过 5 0 %; 投 资 于权 益类 险公司 的股 东必须 向保 险公司投入一定 的资本 , 这也是保 险公 司 资产的 比例有所增长 , 但受 限于监管要求及股票市场走势 的影 响 , 资本来 源的主要方 面之一 , 其股东也正是因进行 了资本投入 , 所 以 近三年平均配置 比例在 1 6 %; 此外, 保 险资金 以债权 、 股权及 其他 对保险公司承担着一定的责任 , 但使保险公 司的价值最大化 , 才是 可行方式 间接投资基 础设施项 目的规 模正逐步 扩大 , 一是因为 以 股 权 及 其 他 可 行 方 式 间 接 投 资 基 础 设 施 项 目的 资 产 久 期 较 其进行 财务管理的终 极 目标 。由此 可知 , 保险公司的权益 , 从 本质 债 权 、 而言 , 是风 险的有 限与收益 的无 限。 长, 这 与保 险公 司负债久期 匹配; 二是因为这类投 资项 目大都具有 通过上述的分析 , 得 出是呈现极 度放 大的态势 , 一 言 以蔽 之 , 垄断性和成长性 , 收益率 较高。 即保险公 司的收益 和损失在财务杠杆 之下都可 以被 放大 , 这样就 三、 结 语 使保险公司 的财务风险加大 , 从而增加 了股东和债权人 的风险 。 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直接关系着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与发 展 2 、 权益资本 和债 务资本 的运用 潜力 , 对于今后我 国保 险企业 , 必 须加 强它们 对 于资 本结 构 的认 风险往往与价格产生对 等的关 系 , 即债权 人必 须了解保 险公 识 , 以及加强它们对资本结构的研 究 , 使保险行业能够合理使用 财 司的风险和价格 两方 面 的信息 , 但 就现 实情 况而 言 , 事 实并 非 如 务杠杆 , 保证债权人的利益 , 也保证保险行业 的长足发展 。 此 。保险公 司的债权人对 保 险公 司所 承担 的风 险 可谓 是知 之甚 少, 产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 多。保 险公 司在破产之后 , 其债权人 参 考文献 : [ 1 ] 徐华.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影响 因素研究 : 基于我 国产 险业视角[ D] . 可 以凭借保 险保 障基金制度 的相关规定得到一定 的补偿 , 这样做 , 西南财经大学, 2 0 1 0 , 4 ( 1 o ): 9 既可以保证保 险公 司顺利退 出市场 , 同时 , 还可 以维持人们对保 险 [ 2 ] 江生忠. 刘玉焕 产品结构 失衡对寿 险公 司资本结构 、 盈利 能力和偿 行 业所保有 的信 心。这也 正是通 常所说 的 , 保 险公 司债务 资本 的 付能力的 影响—— 以上 市保 险公 司为 例 [ J ] . 保 险 研 究, 2 0 1 2, 3 偿 付刚性。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实证研究

表明 ,我 国上 市公 司具有较快的 资本结构 调整速 度 ,但 高杠杆 率公 司和低 杠杆 率公 司的资本 结
构调整速度具有非对称性 。最后本 文还通过 稳健性 检验发 现 以上结论 更好地 支持 了动 态权衡 理
论。 明确上 市公 司资本 结构 变化特 点对我 国上市公 司制定投 融资决策具有较强 的指 导意 义。
关 键 词 :上 市公 司 ; 资本 结构 ; 系统 G MM
中图分类号 :F 2 7 5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1 7 6 X( 2 0 1 3 ) 0 5 - 0 0 6 4 - 0 7
公 司是否存在 目标资本结构以及是否对资本 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一直是资本结构研究争论 的焦 点。在我国特殊 的制度环境下 ,由于债券市场的

然而 ,啄序理论和惰性理论等均反对动态权 衡 理论 的 观 点 。如 F r a n k和 G o y a l 提 出 了有 关
啄序理 论 对资本 结 构 的检 验模 型 ,认 为公 司的 资 金缺 口变 量 是 影 响 资 本 结 构 变 化 唯 一 重 要 的 因 素 。之后 ,L e mm o n和 Z e n d e r 对 啄 序 理论 进 行
Ma y,2 0 1 3
我 国上市 公 司资本 结构 动态 调 整 的实 证研 究
邢天才 ,袁 野
( 东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辽宁 摘 大连 1 1 6 0 2 5 )
要 :长期以来 ,由于债券市场的 不发达和 过度 的行政 干预 ,我 国上 市公 司的 资本结 构严 重
失衡 ,使得 资本结构动 态调整研 究的重要性 日益 凸显。本 文选取 2 0 0 1 -2 0 1 0年我 国 6 6 9家上 市 公司平衡面板数据 ,通过 系统 G MM估计 方法分析上 市公 司资本结构的动 态调整过 程。研 究结 果

我国上市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上市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的变化 , 分 析 每 个 因 素 和 公 司 财 务 杠 杆 之 间 的 关 系 。根 据
表 3 我 国 上 市保 险公 司盈 利 能 力指 标 ( 百分 比)
对资本 结构影响 因素 的理 论 分析 , 结合 现 有 的 实证 研究 和 相关性检 验 , 确 定 下 列 影 响 因 素 作 为 解 释 变 量 指 标 进 行 相
跨 度为 2 0 p 8年 至 2 0 l 2 年 本 文 研 究 数 据 均 来 源 于 保 险 统 计年 鉴 、 各上市公 司年报 、 保 险 管 理 监 督 委 员 会 官 方 网 站 和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信 息 披 露 网 等 。 本 文 分 析 中所 需 数 据 整 理 如表 1 ~表 6 。
经 营 中所 面 临 的 风 险 。 关键词 : 上 市保 险公 司 ; 资本结 构 ; 影 响因素 ; 相 关 性 分 析
中图分类 号 : F 8 3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4 ) 0 4 — 0 1 1 8 — 0 2
关性分析 。
说 明: 本表 中数 据 来源 于 公 司 年报 , 保 险年 鏊 , 上 海证 券 网 。
公 司的成长性 : 选 择 公 司 的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增 长 率 表 示 成长性 , 即成 长 性 = ( 本 年营业 收入 一上年 营业 收入 ) / 上 年
营业 收人 。
寿 书 蜃_ 太保 、 新华 保险 四家上 市公 司 。考 虑 数据 的可 获得
表 6 我 国 上 市 保 险公 司 资产 担 保 价 值 ( 千分 比 )
性和新华保险公司 2 0 1 1 年上市, 上市时间较短, 为了更好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目标资本结构优化研究——来自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目标资本结构优化研究——来自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后进入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逐步释放原有假设条件形成了当前资本结构主流的权衡理论。 权衡
理论作为考虑最优资本结构的全面框架,有助于解释有关企业债务的难解之谜,合理且科学。 其中,
静态权衡理论的核心思想为最优资本结构应处于净负债避税利益与相关成本的权衡点。 不过,静态
权衡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考虑环境变化的权变因素和目标资本结构的动态特征。 因此,动态权衡理论
32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24 卷
三高行业。 根据一般目标资本结构计算逻辑,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处于高杠杆模式。 然而,现实经
济中负债率过高的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完全出现资金大量短缺、盈利能力下降、面临高度破产风险等
问题。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以现有方式衡量房地产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是否存在不足,如何合理
陈良华 叶茂然 迟颖颖
( 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 摘 要] 目标资本结构在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优化目标资本结
构可以提升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运行质量。 通过梳理目标资本结构的三类表达方法,在
原有线性拟合路径估算目标资本结构的模型基础上,引入具有共同因子、次级因子交互效
实经济不相符 [3] 。 因此,本文将引入 Bai 的共同因子交互效应面板模型 [4] 和 Bai 和 Wang 的分层因
子模型 [5] ,利用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试图在一个动态框架下对目标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并结合
影响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构建优化的目标资本结构分层因子交互效应面板
2022 年 5 月
第 24 卷第 3 期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分析_以中国平安保险_集团_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分析_以中国平安保险_集团_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摘 要 ] 保险公司天然具有的高负债性使公司资本结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这关系到公司偿付 能力以及长久可持续经营 。本文通过建立保险公司股东收益率的模型 ,分析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特 殊之处以及控制保险公司财务杠杆的重要性 。以中国平安保险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近十 年的资产负债等数据进行分析并考察其资本结构变化情况 ,讨论其财务杠杆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应 将保险监管和企业自律相结合的保持资本充足率的措施 。 [关键词 ] 资本结构 ;财务杠杆 ;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 [中图分类号 ] F840. 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4 - 3306 (2009) 09 - 0078 - 06
由以上对财务杠杆的分析我们知道 ,财务杠杆不仅可以当公司收益时成倍放大其收益 ,还会在公司遇到 困难出现亏损时成倍放大其亏损 。 P / S的扩大使公司面临了更大的财务风险 ,不仅股东的权益难以保障 ,债 权人 (投保方 )的利益更是缺乏保障 。
按照风险与价格的对等性 ,保险公司理应将公司风险反映在保单的价格中 ,但是 ,现实中保险公司和 公司的债权人 (投保方 )并没有在保单价格中考虑公司的财务风险 ,也可以说投保方对保险公司的财务风
对于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各国采取的都是偿付能力管理 ,对于具有高负债的保险公司来讲怎样的资本结 构 、怎样的财务杠杆才是最优的在中西方的研究中都没有定论 ,尤其是中国保险业仍处在一个不够成熟市场 中 。对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更不多见 。本文将从中西方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入手 ,建立保险公司股东 收益率的模型 ,分析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特殊之处以及控制保险公司财务杠杆的重要性 ,并以中国平安保险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为对象 ,从资本结构角度分析其近十年来其资本结构变化情况及其资本充足情况并对 解决未来资本充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我国寿险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寿险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寿险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寿险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 资本 结 构 ; 财务 杠 杆 ; 面板 数 据
中图分类号: 8 F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0 87 (0 2 0 — 1 1 0 10 — 7 2 2 1 )2 0 2 — 3
引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债务资本与权益 资本 的 比率 , 即公 司的
2徐华和周游在 文章《 . 寿险公 司资本结构 的影 响因素之 实
1 . 开创研究 国内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早期 文献是 马敏 和黎 均湛 的《 利用 MM理论分析保 险公 司的资本结构》 2 0 ) 该 文 (0 1 。 利 用公 司财务理论 中的资本结构理论 , 模拟 MM定理 中的假设
结构决策量 。结合作者能力 以及数据取得 的难易程度 , 本文将
分析下文提到的 1 0种解释变量对 财务杠杆 的影响。 () 1被解释变量——财务杠杆 f ac v1( i ne ee)负债 / n l 股东权 益 )记 作 Y , 。
重要的意义。

论: 寿险公 司资本 结构 与收益波动 的方 向相反 ; 寿险公 司资本
结构受 着寿险公 司规模 的影 响 , 因为寿险公 司规模 越大 , 益 权
资本需求越 少 , 务资本需 求更多 ; 债 保单 时间的长度对 寿险公
司 的资本 结构没有影 响 , 明代理 问题 、 息不对称 问题并 非 说 信 决定我 国寿险公 司资本结 构的重要 因素 ; 成长性对寿险公司的 资本结构没有影响 ; 获利性对寿险公司资本结构没有影响。 3李莎 、 . 王韦 、 张建 刚(0 9 建立了保 险公 司股东收益率模 20 ) 型来 阐述财 务杠 杆在保险公司中的特殊 实际意义 , 以及具体度 量方法 , 进而 以平安公司近十年 的数据为例分析它的财务杠杆

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实证研究

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实证研究

其中 , D 是实际 观察到上市公 司的资本结 构 , 为公 司
规模 、 成长性 、 非债 务税盾 、 盈利能力 、 产流动性等决定 资 资 本结构的因素。建立线性模型 :
I ‘
国内关于资本结构 影响 因素 的实证研 究的文 献相对较 少, 一部分学者 的研 究集 中在 资本结构 的统计 描述上 ( 张人
等私债组成 , 因此, 大力发展 资本 市场 , 完善 资本 市场法律制度 建设对我 国上市公司资本 结构调整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 资本结构 ; 态调整 ;ae d t; 动 P nl a 系统 G a MM估计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6 3 2 1 2 0 )44 8 — 4 A 17 — 9 X(0 9 1 -0 6 0 - 3 的调整速度是 07 , 分控 制变量 的系数 符号也不相同。连 . 部 9
据的广义 G MM估计方法 , 出了和童 勇不 同的结论 , 得 其估算
收 稿 日期 :0 9 0 — 1 2 0 — 3 1
(— 2 3)


( 一


(— 2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 中 , 分别是 实际观察到上市公 司的资本结构 D 和D 和最优资本结构 , 最优资本结 构D 由一 系列影响 因素决定 , 这些因素包 括公司特征 因素 、 司治理结 构等因素 , 公 由多维
且 其调整速度相对较快 。O kn用广 义 G ze MM估计方法研究 面板数据 , 也证实 了资本结构 的动 态调整过程 , 拓展 了资本 结构的实证研究 。
2建 立资本 结构 的动态 调整 模型
21 . 建立静态模型
为与动态模型 比较 , 首先建立静态模型 :

资本结构的动态最优及其调整_final

资本结构的动态最优及其调整_final

资本结构的动态最优及其调整*——中国上市公司的体会证据张璐摘要:本文引入动态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向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性及其动态调整进程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大体符合衡量理论的观点,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最优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受企业有形资产比例、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非债务税盾、波动性、国有股比例、配股增发等因素阻碍。

由于较高的调整本钱的存在,我国上市公司向最优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较为缓慢,调整速度受企业偏离最优程度、规模、成长性等因素阻碍。

欠债不足与欠债过度面临不同的调整速度。

关键词:最优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调整速度1.引言自从Modigliani & Miller(1958)提出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定理以来,学者们通过不断放松MM定理的约束条件,如衡量理论(Modigliani and Miller,1963;Miller,1977)、优序融资理论(Myers,1977)、代理本钱理论(Jensen and Meckling , 1976)、信息不对称理论(Myers,1984)等,从不同角度进展深化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

初期的关于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多数利用企业实际资本结构作为最优资本结构的代理变量,如Titman and Wessels (1988)、Rajan and Zingales (1995)别离用美国和西方要紧工业化国家(七国集团)的数据验证了资本结构与一些企业具体特点有关,包括:盈利能力、投资机遇、资产有形性、盈利波动性等。

可是,正如Heshmati (2001)所说,用企业实际资本结构作为最优资本结构的代理变量并非适合:存在调整本钱的情形下,即便企业偏离最优资本结构,太高的调整本钱可能会使企业停留在非最优的状态,从而使得观看到的资本结构并非最优。

最近几年来,由于计量经济学在处置面板数据方式上的进展,对资本结构实证研究得以转向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

Fisher,Heinkel and Zechner(1989)提出,随企业资产价值的波动,企业会相应进行最优资本结构不断调整,但由于调整本钱的存在,企业资本结构并*作者感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朱凯老师的宝贵建议,感谢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所连玉君博士的帮助。

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保险公司作为一种金融机构,在担保风险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资产负债管理。

然而,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公司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问题一:资产负债匹配不足资产负债匹配是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然而,保险公司在实际经营中,往往会存在资产负债匹配不足的情况。

这是因为保险公司在投资时,往往会过度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风险,导致投资资产的期限、收益率等与保险责任的期限和金额等无法匹配。

对策:保险公司应该在投资时充分考虑保险责任的期限和金额,选择期限和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并对投资的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散投资,以保证资产负债匹配的稳定性。

问题二:风险控制不够严格保险公司作为一种风险担保机构,风险控制是其最为核心的工作之一。

然而,一些保险公司在风险控制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如评估风险能力不足、风险感知不强等,导致公司的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出现风险偏差。

对策:保险公司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监督机制,对公司的资金流动和投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问题三:资本充足率较低资本充足率是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偿付能力和市场信誉。

然而,一些保险公司在资本充足率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如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等,导致公司资本充足率较低,难以应对突发风险。

对策:保险公司应该优化资本结构,合理规划资金来源和运用,提高资本充足率。

在运用资金时,也需要遵循合理分配、风险控制的原则,确保资产负债的平衡性。

综上所述,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改善。

只有保险公司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保证其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上市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偏好与优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视角

上市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偏好与优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视角

导 认 为 资 本 结 构 与 公 司 价 值 不 相 关 ,如 传 统 的净 营业
收 入 理 论 ( t eaigAp r a h NOA ) Ne Op rt p o c , n 。
作 用 下 ,对 保 险公 司 资 本 结 构 的作 用 机 制 及 其 实 际影
响结 果 。 ( )博 弈 分 析 。 二
等 人 的 研 究 结 果 均 表 明 ,资 本 结 构 与 公 司 价 值 存 在 Ⅱ: 关 关 系 。His li r和 T a o 相 rhef e h k r(1 8 9 9), ri Har s和
股 东 是保 险 公 司 的 所 有 者 ,他 们 为 保 险 公 司 的建
立 和 发 展 提 供 了 资 金 。股 东 作 为投 资 者更 关 注 投 资 收 益 ,对 保 险公 司 资 本 结 构 的绝 对 数 额 并 不 会 作 苛 刻 的
限制 。 保 单 持有 人 是 保 险 公 司 的 主 要 债 权 人 。保 险 公 司 的 资 本 越 充 足 ,他 们 的债 权 就 越 安 全 。保 单 持 有 人 一 般 是 风 险规 避 者 ,投 保 的风 险是 纯 粹 风 险 。 而且 在 损 失 发 生 后 ,随着 财 富 的 减 少 ,对 能 否 获 得 赔 偿 更 加 关 注 。从 这 个 角 度 出发 ,与一 般 的债 权 人 或 储 蓄 者 相 比 ,
经 营 。为 了 降低 保 险 公 司 的破 产 概 率 ,监 管 机 构会 要 求 保 险 公 司提 存 各 类 准 备 金 ,保 证 一 个 最 低 的 资本 金 比例 ,通 过 降低 财 务杠 杆 的方 式 , 防范 保 险公 司 的 经
营风险。
能 力 ,将 成 为保 险公 司 资 本 结 构 的决 定 因素 。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立内部控制机制,获得稳定发展的机会。

企业往往视业务经营为头等大事,弱化财务管理,要想实现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治理,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监管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信息披露和对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向财务管理要效益。

(三)切实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监督和指导Z公司是地方金融企业的佼佼者,通过会计监督检查促进该企业决策层更新管理理念,全面整章建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要切实加强对企检查和指导,注重对企业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正确性、合法性进行检查,查缺补漏,维护财经法纪,要有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以作为政府监管的好帮手、行业发展的风向标、风险防控的稳定器为导向,切实服务地方经济、规范引导地方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帮助我省国有企业更规范的管理,更有效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财政厅驻太原市财政监察处责任编辑:梁智腾资本结构通常指的是公司的债务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比率,即公司的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占比问题。

而保险公司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保费收入,其类别为负债资本,这使得保险公司经营业绩越好,负债资本越高,其计算出来的财务杠杆数值就比较大。

总所周知,高财务杠杆的是具有双面正负效用的,一方面公司经营业绩好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丰厚的报酬,而另一方面如果公司业绩出现滑坡就会给公司造成更加巨大的损失,这使得商业保险公司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

长期以来,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表现为高杠杆模式,其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负债融资。

而随着近几年来市场参与主体的增多,使得这种融资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

直接融资方式的出现使其立刻成为保险公司目前主要的融资渠道,但这种方式的出现,也让原本以高负债经营的保险公司在融资问题上面临着更加巨大的压力。

同时,由于目前国内经济走势整体呈现低位运行,这种经济发现现状则使得以高负债经营的保险公司由于整体利差的收窄而导致其整体利润水平也出现大幅下滑。

所以在新的融资方式和经济整体态势较差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也必须对其融资方式进行调整,同时调整自身的资本结构,从而才能提高企业自身的价值,实现其稳健发展的目标。

保险公司的资本运作与风险管理

保险公司的资本运作与风险管理

保险公司的资本运作与风险管理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其资本运作和风险管理对于保持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保险公司的资本运作和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和措施。

一、资本运作1. 资本结构管理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管理是为了确保公司能够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并保持充足的资金储备。

合理的资本结构应考虑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盈利能力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2. 资本运营和配置保险公司应通过有效的资本运营和配置策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并实现稳健的收益。

这包括优化资产配置、控制投资风险、分散投资组合风险等措施,以确保资本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3. 资本充足率管理资本充足率是保险公司评估其资本充足程度的重要指标。

保险公司应根据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率达到或超过合理的水平,以抵御可能的风险和不利因素,并保持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和评估保险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各类风险,包括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风险进行分类、量化和评估,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2. 风险控制和防范保险公司应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规避和减少可能的风险损失。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规程、开展风险应对演练等,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3. 风险监测和应对保险公司应建立风险监测和应对机制,及时掌握和跟踪各类风险的动态变化。

在风险事件发生或出现异常情况时,保险公司应快速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风险,并及时报告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方。

三、策略与措施1. 多元化经营和业务创新保险公司应通过多元化经营和业务创新,降低单一业务带来的风险,同时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包括开展新型保险业务、拓展海外市场、发展保险科技等。

2. 汇报与沟通保险公司应加强与监管机构、投资者、客户等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向相关方汇报资本运作和风险管理情况,接受监管和市场的监督和评价。

保险公司资本管理与资本充足率的优化

保险公司资本管理与资本充足率的优化

保险公司资本管理与资本充足率的优化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之一,其资本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保险公司资本管理的重要性、资本充足率的意义、资本管理与充足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优化资本充足率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保险公司资本管理的重要性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持有一定规模的资本来覆盖可能发生的风险,从而确保正常运营。

良好的资本管理能够帮助保险公司降低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且对于维护市场信誉以及满足监管要求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资本充足率的意义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了保险公司在面对风险时能够承担的最大损失程度。

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索赔需求,保证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

三、资本管理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关系良好的资本管理是保证资本充足率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本、控制风险、提高收益等手段,保险公司能够有效管理资本,进而提高资本充足率。

资本管理涉及到风险监测和评估、资产负债管理、风险应对等多个方面,需要保险公司全面考虑,采取综合性的管理措施。

四、优化资本充足率的方法1. 资本结构优化:保险公司可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增加核心资本和优质资本比例,减少风险资本的占比,以提高整体的资本充足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方式,引入外部资本,增加资本规模。

2. 风险管理与控制:保险公司要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通过科学的风险定价和产品设计,控制业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减少资本的损失。

3. 投资组合优化: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决定了其资本收益和风险水平。

通过合理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整体的资本收益率,进而增加资本充足率。

4. 经营风险管理:保险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化的经营行为、合规经营等方式,降低经营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五、结语保险公司的资本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的优化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上)2016-03-23资本结构理论是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理论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已经有较丰富成果,但至今有关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以非保险公司、尤其是传统企业为对象,针对金融企业尤其是保险公司的研究较少。

保险公司的资本是能够用于支持资产负债表中各类风险的长期资金,与传统企业的资本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保险公司没有银行贷款、可以发行具有次级性质的债务补充附属资本、通过再保险减轻资本压力、资本成本计算复杂、无法直接采用资产负债数据计算偿债能力比率等。

故以传统企业为对象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适合用于保险公司。

因此,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及其动态调整机制既有理论价值更具现实意义。

保险公司与其他行业公司最大的不同,是其业务以经营风险为主,而风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由此决定了分析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必须采用动态的分析方法,即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基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权变理论做指导。

本文基于权变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五个命题,在综合考虑保险公司资本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我国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并以国内A股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等四家保险公司最近5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信息以及实际案例,深度分析了保险公司根据企业价值、偿付能力、企业战略、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等调整资本结构的行为,检验了五个命题和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在我国的适应程度。

一、研究命题与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一)基于权变理论的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研究述评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即对保险公司长期资金的规模以及债务资金、权益资金比例予以控制调整的决策和行为。

保险公司资本的来源主要有内部的留存收益、隐蔽资本和减少风险暴露,以及外部的股票融资、次级债、证券化、再保险等途径。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包括经济环境、经济周期、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宏观层面的因素和企业规模、非债务税盾、成长性、盈利性、偿债能力等微观层面的因素(Baral,2004[1];赵兴楣,王华,2011[2];张超,顾乃康,2012[3]),这些因素同样对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发生作用。

影响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对象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风险。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内外部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其对最低资本的需求也随之波动。

随着环境的变化,资本结构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之中(邢天才,袁野,2013[4])。

MM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1958[5])、啄序理论(Myers,1984[6])、市场择时理论(Baker和Wurgler,2002[7])等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或资本成本的最小化,在分析方法上过于依赖均衡分析,缺乏对动态变化环境下的资本结构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因此,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无法完整解释和指导保险公司在变化环境中的资本结构调整。

从管理角度而言,对资本的管理不存在最好的管理方式,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问题。

这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自不同,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

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近些年来国内对财务动态调整理论研究比较多,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权变思想的研究观点。

干胜道[8](2011)对国内外关于权变财务的研究理论梳理后提出,国内学者更为关注不确定条件下财务资本的配置与制度设计问题。

童勇[9](2004)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后提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不能调整到最优资本结构状态;并在2006年进一步研究提出我国上市公司总是部分地调整其资本结构而并不总是处于其目标资本结构状态[10]。

吴树畅[11](2005)指出权变财务理论研究的视角是将环境不确定性与财务运行系统相结合,研究的内容是不确定条件下财务状态的评判、财务机会的识别、财务政策的选择、财务行为的选择以及财务治理模式的选择等。

李国重[12](2006)研究提出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处在一个目标动态调整过程,而且其实际资本结构往往偏离目标资本结构。

王向楠等[13](2012)研究指出,中国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应当结合公司自身条件并与经营决策相统一,还需要具有不断调整的动态思维。

基于上述权变理论相关文献,我们认为,权变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保险公司在动态发展变化的环境中要保持合理的、充分的资本结构,必须采用权变的思想指导资本结构调整决策。

(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与资本结构研究述评与命题保险公司资本的首要任务是吸收风险,应对非预期损失,防止破产危机。

为了能够合理应对风险、吸收损失,保险公司必须持有适当规模的资本。

持有资本越多,吸收风险能力越高。

因此,保险公司必须保持足够多的资本储备应对这种危机[14]。

从委托—代理的角度分析,保险公司的股东对资本的投资收益率有一定的要求。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定位于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该目标会导致企业尽量减少持有的资本额度。

保险公司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需要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反映在资本管理方面,一是持有资本的成本较低,二是在融资时新增资本的成本较低。

但是控制风险需要更多的资本,从而会使保险公司失去一部分获利机会,导致提高资本持有成本,降低保险公司的收益[15],这和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定位相左,也不利于保险公司实现企业的价值。

保险公司若过于注重经营安全性,则可能导致对资本的需求成倍增加,进而产生大量资本成本,不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保险合同条款规定保险公司能够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保单责任,但是由于潜在的灾难性事件有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破产,因此并不能绝对保证保险公司能够履行保单责任。

事实上,绝大部分偿付并不会导致违约,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外部融资解决,而无需动用既有资本。

因此,过于注重风险会导致持有资本过量的问题。

资本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当保险公司追求盈利性时,其资本吸收风险的能力就会降低;当保险公司追求保障能力时,其盈利性就会降低。

资本所对应的资金用于高收益的项目时,其对应的认可资产会相应减少,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因此,保险公司在维持一定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前提下,或者持有较多的资本,同时投资于收益率较高的项目,或者持有较少的资本,同时投资于收益率较低的项目。

鉴于此,从资本使用效率的角度提出命题1。

命题1:保险公司持有资本量应与其风险相匹配。

保险公司为满足偿付能力标准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最低资本。

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保险监管机构关于资本吸收损失能力的规定,当无法满足规定的损失吸收能力时,资本金即存在缺口。

Frank和Goyal[16](2003)认为企业的资金缺口变量是影响资本变化的唯一重要因素。

该资金缺口体现在保险公司,即实际资本与监管要求资本之间的差额。

保险监管机构要求保险公司的资本必须满足一定的最低条件,以确保保险公司有充足的偿付能力。

例如,根据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

占用的资本越多,保险公司的成本就越高。

但是就监管规则而言,股东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执行监管机构制定的规则。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并不会静态地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导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下降的内部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一是保险业务规模的增长会消耗大量资本。

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在保险责任期间内,前期主要体现为负债特征,随着保险责任的逐步释放,逐渐转化为利润。

保险业务具有高资本消耗的特征,保险业务规模增长越快,增长部分对资本的需求就越多。

随着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在投资业务无法予以有效支持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资本吸收风险能力随之下降,直接表现为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一旦跌到监管警戒线附近,将会引发新一轮的融资需求。

二是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即业务整体质量与资本需求呈现负相关。

保险公司盈利能力越强,对资本的需求越小。

在保险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下滑导致业务发展停滞时,偿付能力的问题就会比较突出。

三是投资收益不佳会直接削弱偿付能力。

保险和投资是保险公司的两项主要业务,相辅相成。

投资业务如能取得良好的收益,则能够为保险业务发展提供良好支撑,提升偿付能力;否则不利于维持或提高偿付能力。

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监管机构倾向于实施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要求保险公司持有更多的资本,这意味着整个行业的资本水平提高,进而需要更高的盈利能力。

这会导致过度监管的问题,但是监管机构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并不会考虑这样做带来的成本上升的问题。

张勇[17](2002)分析了资本结构和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关系,认为偿付能力不足是由保险监管部门拟定的标准来确定的,即使寿险公司认为自身的偿付能力很充足,但如果保险监管部门认为不足,寿险公司还得采取措施以符合规定。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公司调整资本结构不是出于企业价值的考虑,而是为了满足监管机构制定的目标。

从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分析,监管要求的资本量仅仅代表了保险公司在破产情况下能够偿付的能力,并不是持续经营下的偿付能力,因此会导致保险公司持有资本高于正常需要的水平。

蔡颖[18](2010)研究指出,国内保险公司难以做到从优化资本结构的高度来主动规划再融资行为。

这种出于控制风险的资本要求,与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以企业价值为出发点的资本结构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据此提出命题2。

命题2:保险公司调整资本结构最直接的目的是满足监管机构制定的偿付能力标准。

(三)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战略研究述评与命题企业战略和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紧密相关。

Chandler[19](1962)研究指出,企业的竞争战略决定了投资决策。

投资资金的来源可以归结于融资,因此投资决策进而影响了融资决策。

Titman[20](1984)研究指出,企业的资本结构可能受到其所采用的战略的影响。

Andrews[21](1980)和Barton[22](1988)研究认为,公司战略对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选择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是企业基本的财务决策,应该与公司的长期战略保持一致。

章细贞和刘冬荣[23](2007)研究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是基于公司战略、竞争战略以及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所作出的理性选择。

上述研究结果均认为企业战略对资本结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企业战略是否清晰,对融资行为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