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附流程、标识图)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一、本制度主要适用于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如脊柱)及其它需要标示的手术。
其他有创操作参照执行。
二、择期及限期手术,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
急症手术,应在确定手术方案后于术前由手术医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三、标示需由手术医师进行,主刀进行确认。
必须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如患者意识不清且无家属在场的情况下,须有至少2名手术医师共同确认标示.四、在手术操作开始前,手术医师应再一次根据病历资料,结合手术部位标示进行患者及手术部位核对,待准确无误后,手术方可开始.六、下列部位手术需进行手术部位识别标示:1.左右脑手术2.左右耳手术3.左右眼手术4.左右侧颈部手术5.左右侧乳房手术6.左右上肢手术7.左右下肢手术8.左右侧肾脏手术9.左右侧腹股沟手术10.脊柱手术11.周围血管手术以上手术部位,不论是否有伤口、纱布、石膏、牵引等,均需进行手术部位标示.七、标示方法(一)在手术部位标以手术切开线或“十"字,并标明左右侧(眼科手术左右以OS/OD表示,余以L/R表示)。
如左眼手术,则在左侧额部皮肤上划“十”字形标志,并标明“OS";右前臂手术,则在右前臂划手术切开线,并标明“R”.(二)手术部位已有纱布、石膏、牵引架等时,统一标记在包扎物上方5公分左右(约2-3横指)处,以“十”字标示并标明左右侧.(三)标记颜色一律使用黑色标记笔,由主刀医师或一助在患者入手术室前做好手术部位标记工作。
(四)对于新生儿、婴幼儿及拒绝手术部位标识的患者,应在手术部位标识图中进行标识,并详细注明手术部位及拟手术名称。
备注:本制度为修订版,于2018年6月15日正式实施,2015年第二季度医疗质量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手术部位表示制度》同时作废。
手术部位标识流程手术部位标记图姓名:性别:男、女科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拟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医院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管理制度手术部位术前标示是避免术式错误的有效屏障,也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严格防止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特别是对具有对称脏器和肢体实施的手术,杜绝严重医疗事故的发生,准确无误的完成手术操作和治疗,制定本制度。
一、标示原则(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所有手术前均应在切口部位做标记;(二))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具体包括: 1左右脑手术2.左右耳手术3.左右眼手术4.左右侧颈部手术5.左右侧乳房手术6.左右侧胸腔手术7.左右上肢术8.左右下肢手术9.左右侧肾脏手术10.脊椎融合手术11.周边血管手术12.其他需做以上手术部位,不管是否有伤口、纱布、石膏、牵引等,均需执行手术部位标记。
(三)凡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手术者,手术标记执行率应达到100%。
二、标示时机(一)急诊患者:由经治医师诊治后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方可实施标记。
(二)住院患者:手术前一天由经治医师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方可实施标记。
三、标示过程:(一)所有标示行为均需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后方可实施;(二)标示实施者:患者经治医师;(三)标示工具:统一选用不掉色的黑色标记笔;(四)标示方法:各专科标示符号及要求如下:1.普外科—一以“一”号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相应手术部位体表。
2.泌尿外科一一以“一”号,或者“R”、“L”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手术部位体表,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标示于耻骨区体表。
3.会阴部经自然腔道或窦道手术(NOTES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用长约3-5cm“↓”标示。
4.骨科―一用记号笔在手术切口旁4-5cm处,做识别标识;手术为开放性骨折(或其他外伤)以包扎或固定侧作为标识。
5.妇产科一一开腹手术纵切口在下腹正中线用“|”标示,横切口用“一”标示,双侧结构标明“R”、“L”。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管理水平,我们特制定了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对于涉及到双侧、多重结构(如手指、脚趾、病灶部位)以及多平面部位(如脊柱)的手术,必须在手术侧或部位做标记。
二、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三、经治医生在术前必须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四、在手术患者离开病区前,主治医生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不会损伤皮肤的记号笔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做标示。
这个标示必须准确、清晰,铺单后清楚可见,但不能留下永久性痕迹,并且需要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对于新生儿和婴儿,需要防止色素沉着。
通用标记方法:在手术体表切口部位使用记号标示。
开腹手术使用“─”、“|”标示,腹腔镜使用“+”标示,乳腺手术使用“+”标示。
特殊标记方法:1)妇科:阴式手术(含宫腔镜手术)在下腹耻骨联合上方使用“↓”标示。
2)剖宫产手术按要求进行标记。
3)多指(趾)手术:在手术侧使用蓝色或黑色记号笔以“L↓”或“R↓”标示。
4)疝气手术:在手术侧使用蓝色或黑色记号笔沿手术切口走向划“╱”或“╲”标示。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是否有记号笔标示。
如果没有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六、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必须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是否有标示,并核对术前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手术的部位一致。
如果没有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必须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到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七、附图为手术部位识别标示流程。
流程包括:术前讨论、手术患者、确定手术部位、主治医生离开病区前、蓝笔标识手术部位、检查标识、手术室护士有标识、麻醉医师接入手术室、查对切口。
通过这个制度及流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一、需作标识者: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识。
二、不需标识者:左右对称的单器官的手术(如心脏)、不能预先确定手术切口的手术、腔内手术、已有明显伤口的手术、早产儿(易造成发育不全皮肤的永久性着色)或有皮肤疾病不能做标识的手术等。
三、标识要求:1.手术患者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手术医师(主术或一助)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蓝色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2.手术部位标识应标在手术部位体表皮肤,以使用常规消毒后仍能辨识为原则。
四、患者手术部位标识方法:只有一个切口的手术,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记号笔或龙胆紫画一直线;腹腔镜手术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记号笔或龙胆紫画三个“×”;双侧、多手指(足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椎)手术时,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记号笔或龙胆紫画一直线,并在直线旁写2位数字,标识如下:2〃1,2〃2;3〃1,3〃2,3〃3;4〃1,4〃2依此类推,前一个数字表示本次手术切口的数量,后一位数字表示本次手术切口的顺序,如“2〃1”是指本次手术有二个手术切口,此处为第一个手术切口;又如“3〃2”是指本次手术有三个手术切口,此处为第二个手术切口。
五、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的患者,则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
六、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识,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若无标识,禁止将患者接进手术室(急诊除外)。
七、手术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步安全核查(由麻醉医师主导以麻醉医师提问、手术医师回答、巡回护士核对的方式进行),经核对无误,三方签字,方可开始麻醉、手术。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
特制定本制度。
一、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下列部位的手术需进行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左右脑手术、左右耳手术、左右眼手术、左右侧颈部手术、左右侧乳房手术、左右侧胸腔手术、左右上肢手术、左右下肢手术、左右侧肾脏手术、左右侧腹股沟手术、脊柱手术、周围血管手术。
以上手术部位,不论是否有伤口、纱布、石膏、牵引等,均需进行手术部位标示。
二、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三、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四、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经治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蓝色或黑色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形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记号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六、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
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
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2014年10月14日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教科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工作流程图
2014年10月14日
高淳人民医院医教科。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2022修订)

重庆武隆福康医院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2022年1月修订
为加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保证手术部位精准,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差错,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一、标识时间:
手术患者经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讨论、会诊等确定手术方案后,由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手术方案,在术前做好手术部位标识。
二、手术部位标识统一标准:
1、开放手术切口标识:
在手术切口部位以“-﹢-﹢-﹢-”标示手术部位。
涉及左右双侧结构者应以汉字“左”、“右”标示。
2、腔镜手术:
在开孔处以“⊙”标示,如涉及双侧结构者仍应以汉字“左”、“右”标示,或“R”、“L”标示。
3、开放性骨折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示。
4、腔道手术以“↓”指向标示。
三、注意事项:
1、手术标识应以油性笔标示,避免消毒过程中显示不清或消失。
2、手术标识前应向患者沟通,征得患者配合。
3、对确实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特殊患者,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书面交接,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4、手术室接病人时,应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并核对手术部位标识,无标识,不得接进手术室(特殊情形向上级汇报)。
5、手术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步安全核查。
2022年1月24日。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1目的
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
2范围
适用于涉及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节段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时病员手术部位标识的规范化管理。
3要求
3.1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节段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3.2手术病人暑期那必须做好识别。
手术前(送入手术室前)在病人清醒或有意识时由手术医师用划线笔(蓝色
或黑色)在病人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以“”好作为识别标识;应确保该标记在手术准备(消毒后)、铺巾后仍然清晰可见。
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
3.3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的患者,则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以红色腕带,并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
3.4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接病人是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
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核对,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识别标识
3.5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特别是涉及侧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识。
经反复核对正确后,方可开始麻醉、手术。
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实际手术方式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
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4相关文件
《医嘱制度》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手术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医疗程序,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被引入到医疗实践中。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手术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确保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中准确定位手术部位。
本文将探讨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的重要性、实施方式以及带来的好处。
一、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的重要性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的实施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手术前,医务人员会认真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以及手术类型。
通过使用标识物(例如标记贴纸、麻醉师绘制的切口图等),医护人员能够清晰地辨认手术部位,避免将手术操作用于错误的部位。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还包括在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前的沟通和确认,以确保整个手术团队明确和统一手术部位。
二、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的实施方式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的实施需要医疗机构的全面参与和严格遵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施方式:1. 患者身份核对:医务人员在手术前会与患者核对姓名、出生日期等重要信息,以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2. 手术部位标识:医护人员使用标记物或标贴纸在手术部位进行标识,以便手术团队清晰辨认。
3. 手术室内确认:手术团队在手术室内进行确认,包括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等重要信息,确保团队的一致性。
4. 沟通和团队配合:手术室内的沟通十分重要,医护人员需清晰地传递和接收信息,确保团队配合无误。
5. 操作流程监控:医疗机构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手术追踪系统,对手术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以便随时核查手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三、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的好处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许多好处:1. 减少手术错误:通过正确使用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手术中发生的错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
2. 提高患者安全: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确保手术操作只针对正确的部位进行。
3. 统一沟通和配合: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团队配合,减少误解和疏漏。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XXX中医医院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确保手术部位识别标记工作有据可依,提升工作品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根据《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制度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各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
二、相关权责:(一)主刀医生:在病人手术部位皮肤做标记。
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特别是有左右区别的手术部位。
(二)手术室护士:确认手术部位。
(三)麻醉人员:再次确认手术部位。
三、识别标记相关要求:(一)标记时间:、1急诊手术:由外科主刀医生诊断并取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后做标记。
、2住院择期手术:手术前一天由主刀医生或一助取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后做标记。
(二)标记原则:1、手术部位的标记应尽可能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并征求病人的同意。
当病人或家属拒绝手术部位的标记时,医生采用书面的手术部位确认图表。
2、凡有左右侧之分、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等手术均需做手术部位标记。
3、若病人拒绝标记部位,或标记部位在技术上或解剖学角度来说是不可能或不可行的(例如,粘膜表面或肛门)时候,准备好一份书面的替代程序(手术部位确认图表)。
(注:涉及替代程序的其他情况的实例包括:单器官手术,如腹部、心脏、阴道、尿道、肛门手术等;事前没有明确部位的手术或操作,如心导管手术;牙齿的侵入性操作,但需在病历上记录或相关的影像资料做好记号;不适合做皮肤标记的婴幼儿。
)(三)识别标记方式:1、主刀医师确认病人之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后,手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经治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蓝黑色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形体表标识、标记,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2、患处已有纱布、石膏、牵引器等,统一标记于包扎物上方处m以空心圆标示。
3、无法标示手术部位,如口腔、眼睛等,以空心圆标注于手术部位旁边。
(四)入手术室前手术部位识别及标记:1、病区护士在病人送手术室前核对标记,对标记有疑问时,及时联络医生,完成手术部位识别标记。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一、目的:为提供患者安全医疗环境,确保患者手术部位正确性,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患者、实施错误的手术,特制定本制度。
二、依据:《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十大目标(2023版)》、《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三、适用范围:手术科室四、职责:(一)医务科负责督导检查与考核;(二)科主任负责检查落实;(三)手术科室医务人员负责监督执行;(四)手术部位识别标示流程。
五、内容:(一)标示时机:急诊手术:接诊后由手术医师进行标记。
择期手术:手术前一天由手术医师进行标记。
患者送达术前准备室前,需完成手术部位标记。
(二)标示原则:1、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后才能在皮肤上标记手术记号。
2、凡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乳房、卵巢、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均需标记手术部位。
例如左右侧乳房手术、左右侧腹股沟手术等,不管是否有伤口、纱布、石膏等,均需执行手术部位标记。
(三)标示方式:1、手术患者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示。
统一使用医院配备的手术部位标记专用记号笔。
用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用箭头“t”标记,标记位置位于切口的一侧,箭头“t”应指向切口,距切口2-3Cn1为宜。
手术部位标示时应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2、特殊手术部位标示及要求:定位手术以手术定位时标记位置为准。
3、责任护士遵医嘱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经查对确认无误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
在患者手腕上戴上腕带,标明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左、右。
(四)手术部位辨识及标记操作1、手术医师确认患者的手术部位后,以记号笔标记。
2、患者达到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护士应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标识。
未标记手术部位的,通知手术医师至术前准备室,完成手术部位标记后再进入手术间。
3、患者送至手术间后,在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主持,手术医师持安全核查表;麻醉医师持病历;巡回护士持通知单并查看病人腕带,三方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与标识及其他手术安全核查要求项目,并在手术安全核查表签字确认。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流程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流程XX市人民医院手术部位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为加强我院对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促使临床医师准确掌握患者信息,保证手术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方式正确,保证手术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并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医院特别制定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二、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示。
术前由手术医师用甲紫 (龙胆紫)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
三、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各科手术部位标识及要求:(1)普外科——以记号笔标识于相应手术体表部位。
(2)骨科——以记号笔标识于手术部位体表,开放性骨折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3)耳鼻喉科——以记号笔标示于手术侧耳后体表分别以“T”—“喉”,“E”—“耳”“N”—“鼻”。
(4)泌尿科——以记号笔标示于手术部位体表,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表示于耻骨区体表。
(5)脑外科——以记号笔标示于患侧头皮。
(6)肿瘤外科——以记号笔标示于手术部位体表。
(7)胸外科——以记号笔标示于患侧腋中线,若病变位于纵隔,以记号笔标识于胸骨正中。
(8)眼科——以记号笔标示于患侧眉上方正中,以“?”表示。
(9)妇科——以记号笔标示于手术部位体表;开腹手术在下腹正中线用“?”标示;腹腔镜手术在近脐孔用“?”标示;阴式手术在下腹耻骨联合上方用“?”标示。
(10)口腔科——手术部位体表;以口裂线及面部中线为坐标,分四个象限,标示于同侧的上唇或下唇。
四、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的患者,则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
手术部位标识识别制度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
特制定本制度。
一、涉及有双侧,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二、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三、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四、手术患者在离开病房到手术室前,经治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形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记号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六、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
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医疗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手术过程中,为了避免手术出现误操作,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应运而生。
何谓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是指医院为预防手术部位误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实际操作,如:在手术前进行沟通确认患者情况和手术部位,标示手术部位等。
该制度的建立旨在避免手术出现误操作,保障就医者的安全利益。
它对医疗工作流程的影响和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医疗工作者的认可。
工作流程1.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人体各部位的情况等。
同时还应确认病人的身份,避免操作错误。
2.患者及家属告知在明确患者手术部位后,患者及其家属也需要进行告知,让其清楚地了解手术部位、手术的内容和操作过程等,避免出现疏漏。
3.确认手术标本在手术操作前,医务人员需要清楚知道手术标本的种类、数量和相关信息。
同时还需要确认标本是否符合要求,否则需及时调整手术计划,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4.手术标示在上述工作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标记确认。
这也是手术安全的关键步骤之一。
医院通常会采用统一标志,例如液体标记、贴纸标记等进行标示。
5.手术操作手术环境准备就绪后,专家会在手术记录中详细记录手术信息,例如手术部位、手术阶段、操作方法等内容。
6.手术后恢复在手术完成后,患者还需要在医院接受一段时间的恢复治疗,医护人员也会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保障其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是医院为保障就医人员的安全设立的制度。
制度实施规范、标示明确,不仅影响着医护工作过程的正常开展,更关系到患者的关键利益问题。
因此,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医务人员都应全力以赴,保障每个患者的安全利益。
医院手术部位术前识别标示制度

医院手术部位术前识别标示制度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医院手术部位术前识别标示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此制度旨在避免手术中发生因手术部位标记错误而造成的意外事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手术部位术前识别标示制度。
首先,医院应建立一个手术部位术前识别标示委员会。
该委员会应由医院领导、手术科主任、手术护士长、麻醉科医生、患者代表等组成。
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制订和监督手术部位术前识别标示制度的实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制度的实施前,所有手术科室的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的重要性、标示方法的选择和正确使用、识别标示的流程等。
此外,每年定期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培训补充,以确保医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持续得到更新。
在患者入院前,医院应要求手术科室的医务人员对手术部位进行准确的标记。
标记应遵循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包括使用特定的标记器,在肌肉和骨骼上进行清晰可见的标记。
在标记之前,医务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身份和手术内容,并与患者本人进行确认。
标记完成后,医院应建立一个可追溯的记录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手术部位的标记时间和人员、患者确认的签名等信息。
同时,医院还应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定期对标记效果进行抽查和评估,并对不合格的情况进行追踪和整改。
在手术过程中,术前识别标示应得到全体手术团队的共同关注。
医务人员应根据手术部位标记进行手术准备和操作,同时严格遵守手术部位消毒和防污染的规定。
任何对手术部位的改变或疑问都应及时向主刀医生或手术护士长报告,并在得到确认后方可继续手术。
手术结束后,医院应对手术部位进行再次标示,以确保手术部位的准确性。
术后标示应由手术护士长或主刀医生亲自进行,标记内容应清晰可见,并有签名确认。
标记完成后,医院应及时删除术前标记,避免对手术无关部位的标记造成困扰。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理解。
在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内容和风险,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患者在明确知情的情况下,对手术部位的标记和确认也应积极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老师精心整理编辑,请下载修改使用,再上传必究
再上传必究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
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二、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三、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四、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经治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黑色油彩笔对患者手术部位书写“+”图形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黑色油彩笔“+”图形体表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六、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黑色油彩笔“+”图形体表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
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