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啊啊!力哟!力哟!
对壮丽景象的主观感受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结构图示
自然景观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时代精神
白云 北冰洋 北太平洋
毁坏 创造 努力
壮丽 创造力
四.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1)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 的巨人。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把地 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无数怒涌的白 云和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两个宏大画面组接起来,于是,自然物的形象便以 超乎人们常见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超乎人们常见之力,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 观;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 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如沸的激情,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 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①想象奇特。 诗人把自己想象成站立在地球边上的一个巨人,北冰洋、太平洋的景色也就尽
收眼底了,由此诗人才可以自由地调用这些本来宏大的意象。 ②强烈的抒情色彩。
全诗直抒胸臆,运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宣泄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 迈的情感。 ③语言形象生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 涅槃》《炉中煤》等诗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 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 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1921年6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 1924年到1927年间,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 抗战开始后回国,这一时期著有《屈原》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文学常识
知晓文体
新诗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
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形式自由,意涵丰富,
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
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
诗人将描写对象人格化,写白云在“怒涌”,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 把地球推倒”,滚滚的洪涛在“毁坏”“创造”“努力
太阳礼赞 郭沫若
青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
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
三.感知画面,把握思路
这首诗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第四行有什么作用?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海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 宏伟壮丽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过渡:由景入情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
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
(2)诗歌“三美”
闻一多发表被后人称为新格律诗理论奠基石的《诗的格律》一文,明确提出 新诗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三美”主张。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 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 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 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 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
水下巴河镇人。1920年7月,他的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
以后连续发表新诗。这些诗大多收在诗集《红烛》中。他早
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
1923年9月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闻一多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红烛》
之后的诗作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一.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开一代诗风的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塾读书, 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 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出现了哟!出现了哟!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
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
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
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
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
——曹禺(剧作家,1988年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
二.背景展示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 “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 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 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 动奔突的画面。郭沫若的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 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2)名人评郭沫若 ①在我的脑子里,郭老永远是精神饱满、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在 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战士、诗人和雄辩家,智慧、才能、气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一 起。我同郭老接触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
——巴金(作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②郭老热情坦白,待我们似亲切的父兄;他博学多才,思想纵横驰骋,他是我们尊敬 的老师;而他又那样的正义凛然,挺身在前,他又是我们景仰的革命者。……他是博 大精深的学者,如科学、史学、考古……他的成就是世界瞩目的。在科学上他是冷静 的,在文学上他是热烈的。
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
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红烛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民主斗士——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文史学者。中国现代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
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湖北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