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1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2021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8高一上·铜仁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确有其事。

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

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__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

银河星布,____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

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

身为家长,如果(),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快马加鞭凤毛麟角背道而驰璀璨夺目
B . 快马加鞭屈指可数背道而驰光彩照人
C . 揠苗助长凤毛麟角南辕北辙光彩照人
D . 揠苗助长屈指可数南辕北辙璀璨夺目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 .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 .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 .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B .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C .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D .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9高二下·阜新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

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

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

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

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

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

同时,还要在其组织性、行动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

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B . 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这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

C . 只有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才能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D . 建立各类民间环保组织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第一段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谈起,提出了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观点。

B . 文章对生态问题进行辩证论证,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

C . 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使论点建立在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上,更准确可靠。

D . 围绕着生态治理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全民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要澄清对生态治理的错误观点,认识到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

B . 提升环保认知,要关注正面环境议题,多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C . 生态治理上,个人是责任主体,不仅仅要有认知,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监督。

D . 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

3. (9分)(2020·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中国已公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这将有助于全球科学家和公共卫生组织加入诊断试剂的研发,及病毒致病性研究。

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但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

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摘编自百度百科词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材料二:
(摘自新华网《重庆疫情速览》)
材料三:
截至2020年3月3日,全球已有73个国家报告了逾90,000例COVID-19确诊病例。

看到疫情正在以意大利为中心进一步向欧洲大陆蔓延开来时,欧洲政界对待此次疫情的态度开始由震惊转变为恐惧。

随着全球遏制疫情的窗口期不断缩小,各国的卫生部长们都开始仓促地采取尽量适宜的措施以延缓病毒的传播。

但是,他们的行动还是相对迟缓且不够充分。

与各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政府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

根据“世卫组织—中国联合专家考察组”的报告,中国在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所采取的强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可能是“历史上最雄心勃勃、最灵活和最积极的疾病控制工作”。

中国可能因此成功避免了大量的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尽管这对国家经济可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截至目前,有证据表明中国政府的巨大公共卫生投入已成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在这份联合专家考察组的报告中,WHO建议各国都要启动最高级别的国家应急处置方案,以确保全政府、全社会共同参与,采取必要的措施遏制病毒传播。

限制公众自由可能会对公众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短期的负面影响,但是目前各国都应当抛弃对这种负面影响的恐惧,而应坚定而自信地选择暂时限制公众自由,并将其作为控制SARS—CoV—2感染传播的措施之一。

在应对此次疫情中,中国的成功可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强大的行政体系,这一体系在面临挑战时拥有极强的动员能力,以及中国人民一致同意并愿意遵守严格的公共卫生程序。

尽管其他国家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对政治和经济的指挥和控制力度,但是各国政要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各国还并未吸取中国的经验。

(摘编自澎湃新闻《<柳叶刀>发表社论:各国政要可以从中国的抗疫经验中学习》)
材料四:
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第一,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要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

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进而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第二,改革()。

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

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

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

第三,完善()。

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包括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精准解决疫情第一线问题。

要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

第四,健全()。

重大疫情下,医用设备、防护服、口罩等物资频频告急,反映出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突出短板。

要健全国家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对应急救援物资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摘编自人民网《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1)下列未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出相关解释的一项是()
A . 中国公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B . 有病例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C . 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三种。

D . 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以及出现缺氧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材料二图表中可知,从今年1月30日至3月5日,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累计确诊一直呈小幅上升的趋势。

B . 以重庆市为例,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的情况高度吻合了钟南山院士早些时候对疫情的预测:到2月中数字会下来。

C . 有证据表明中国政府公共卫生巨大投入及有力措施成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与各国应对迟缓形成鲜明对比。

D . WHO建议各国启动最高级别国家应急处置方案,采取更果断措施,包括暂时限制公众自由,以确保能遏制病毒传播。

(3)阅读材料四,参照“第一”处,在括号内补写语句,使内容完整,表述准确,每处不超过8个字。

4. (12分)(2020·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苏艾把她连枕头一把抱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

”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

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

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

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

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

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一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

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一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节选自《最后的常春藤叶》)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

”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

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

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

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甲、乙选文都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指出这一手法在各自作品中的作用。

(2)简析甲文和乙文画线语句在表现人物心理性格方面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2018·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萧近高,字抑之,庐陵人。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授中书舍人。

擢礼科给事中。

甫拜官,即上疏言罢矿税、释系囚、起废弃三事,明诏已颁,不可中止。

帝怒,夺俸一年。

顷之,论江西税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报。

既而停矿分税之诏下,相失利,擅移驻景德镇,请专理窑务。

帝即可之,近高复力争。

后江西抚按并劾相,相以为近高主之,疏诋甚力。

近高疏辨,复劾相。

疏不行,相不久自引去。

屡迁刑科都给事中。

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

近高请释之,不报。

辽东税使高淮激民变,近高劾其罪,请撤还,帝不纳。

又以淮诬奏逮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近高复论救。

会廷臣多劾淮者,帝不得已征还,而邦才等系如故。

无何,极陈言路不通、耳目壅蔽之患。

未几,又言王锡爵密揭行私,宜止勿召;朱赓被弹六十余疏,不当更留。

皆不报。

故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递转。

人情轻外,率规避,近高自请外补。

吏部侍郎杨时乔请亟许以成其美。

乃用为浙江右参政,进按察使。

以病归。

起浙江左布政使。

所至以清操闻。

泰昌元年召为太仆卿。

廷议“红丸”之案,近高言崔文升、李可灼当斩,方从哲当勒还故里,张差谋逆有据,不可蔽以疯癫。

历工部左、右侍郎。

天启二年冬,引疾去。

御史黄尊素因言近高辞荣养志,清风袭人,亟宜褒崇,风励有位。

诏许召还。

五年冬,起南京兵部,力辞,不允。

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

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

给事中薛国观劾其玩命,遂落职。

崇祯初,乃复。

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三十卷》,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罢矿税、释系囚、起废弃三事起:恢复兴建
B . 而邦才等系如故系:被囚拘
C . 陈言路不通、耳目壅蔽之患壅:堵塞
D . 辽亟宜褒崇,风励有位风励:委婉地劝勉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 . 中书舍人,舍人始于先秦,南朝梁时称中书舍人,明清时内阁中的中书科亦设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教、制诏、银册、铁券等,为七品官。

C . 疏,也称“奏疏”,是大臣向皇帝分条提建议、意见的一种文体,与“书”相同。

如《谏太宗十思疏》。

D . 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员,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等,一直延续到清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近高不畏权贵,不怕触怒皇上。

潘相请求专门管理窑务,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近高极力争论,后近高又上疏弹劾潘相,潘相不久自己引咎辞职。

B . 近高秉持公正,敢于直言。

认为王锡爵怀着私心行事,应停止征召。

朱庚被弹劾,这是不应当的,应该留下他。

C . 近高一心为公,不计私利。

按过去的惯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轮流任职,人们都不愿意,近高主动请求到外地任职。

D . 近高清廉有操守,受到推崇。

御史黄尊素进言说近高不慕浮华,应褒扬,皇上同意征召近高还朝,任用他为南京兵部。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帝怒,夺俸一年。

顷之,论江西税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报。

②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

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6高二上·商丘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

菩萨蛮
唐温庭筠
水精①帘里颇黎②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③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④,玉钗头上风。

【注释】①水精:水晶。

②颇黎:玻璃。

③人胜:花胜,古时妇女头上的一种装饰品。

③香红:代花。

(1)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第一句虽仅举出两件器物,但女子房中其他陈设的精致讲究由此便可想见。

更重要的是,房主人情操的高雅美洁,也就可以借此窥见端倪。

B . 开篇两句并列写了水精帘、颇黎枕、鸳鸯锦三件器物,却并不给人平板呆滞之感,因为其中着意点染了轻轻浮动于室内的香气和主人公幽远飘缈的梦思。

C .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紧承"暖香惹梦"而来,锦被上绣鸳鸯也是作者有意的安排。

成双成对的鸳鸯,正写出女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D . 上阕的妙处全在借景物作烘托,以极其含蓄委婉的笔法暗示女主人公的生活情状和心理活动。

前四句写景都紧紧围绕着女主人公的生活落笔。

E . 下阕刻划人物借物衬托,写女子的衣着、头饰,写她剪制春胜的活动,并没有一句直接写她的形貌,却使人可以想见她的外形与心灵之美好可爱。

(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词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7高二上·淮北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劝学》
(2)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

《琵琶行》
(3)《红楼梦》中的俗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隔离天日”两句。

(4)《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5)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

(6)“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他用“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自己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1分)(2017·舒城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

人,是社会的群居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
①________,自己才能生存;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能活得好。

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

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②________,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

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③________,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9. (5分)(2017·山东模拟) 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僵尸企业”下定义,不超过50字。

“僵尸企业”的英文全称是“zombie company”,是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僵尸企业都是效益不佳的企业,轻则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重则难以为继、濒临倒闭。

因此,僵尸企业毫无例外都是负债企业。

僵尸企业不同于短期陷入困境的问题企业,问题企业一旦解决了问题,就能很快起死回生;僵尸企业则没有前景,可以说是扭亏无望。

僵尸企业之所以能免于破产倒闭、“僵而不死”,一是因为有地方政府的保护照顾,二是因为有银行的贷款支持。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20高一下·安徽期末)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