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和土地制度 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测练习题
1.我国原始农业的分布格局是 ( )
A.“五谷”集中于黄河流域 C.粟麦集中在黄河流域
B.南稻、北粟麦 D.稻谷集中在长江流域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器牛耕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经济现象()
A.采集的生产方式 C.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
B.商品经济 D.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4.有关十二生肖说法正确的是()
①古人用动物与公历纪年相配
②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
③除龙外都是和古代农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
④这种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从汉代起,封建统治者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黄行动,主要是为了①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②稳定社会秩序③保护农业的发展④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这反映了( )
A.牛耕的出现 B.敬祖观念的淡薄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7.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8.小农经济适应的生产力状况是( )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农具和牛耕的普及
D.间作、套作等复种技术
9、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错误的是
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所有制
B、西周是井田制的最鼎盛时期
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10、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11、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12、“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分封制遭到破坏
B、按军功赐田授爵,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C、新的赋税制度动摇奴隶制基础
D、铁农具导致私田大量开垦
13、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
14、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二、非选择题:
15.土地制度是农耕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关系,对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
材料三: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什么形式的土地制度?据材料一指出劳动者
“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土地经营方式?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