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鹅育成养殖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鹅育成养殖要点
一、生长阶段。
生长阶段是指80―120日龄的这一时期。
此时期的中雏鹅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不宜过早进行粗放饲养,应根据放牧场地草质的好坏,逐渐减少补饲的次数,并逐步降低补饲日粮的营养水平,使青年鹅机体得到充分发育。
二、限制饲养阶段。
1.限制饲养的目的。
此阶段一般从120日龄开始至开产前50~60天结束。
后备种鹅经第二次换羽后,如供给足够的饲料,经50~60天便可开始产蛋。
但此时由于种鹅的生长发育尚不完全,开产时间参差不齐。
因此,这一阶段应对种鹅采取限制饲养,可适时达到开产日龄,比较整齐一致地进入产蛋期。
2.限制饲养的方法。
目前,种鹅的限制饲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减少补饲日粮的饲喂量,实行定量饲喂;另一种是控制饲料的质量,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
鹅以放牧为主,故大多数采用后者。
在控料期应逐步降低饲料的营养水平,每日的喂料次数由3次改为2次,尽量延长放牧时间,逐步减少每次给料的喂料量。
控制饲养阶段,母鹅的日平均饲料用量一般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
饲料中可添加较多的填充粗料(如米糠、酒糟等)。
后备种鹅经控料阶段前期的放牧锻炼,采食青草的能力强,在草质良好的牧地,可不喂或少喂精料。
在放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每日喂料2次,喂料时间在中午和晚上9时左右。
3.限制饲养期的管理。
限制饲养阶段,无论给食次数多少,补料时间都应在放牧前2小时左右,或在放
牧后2小时补饲,以免使鹅养成有精料采食,便不大量采食青草的坏习惯。
限制饲养阶段的管理要点如下:①注意观察鹅群动态。
在限制饲养阶段,随时观察鹅群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等,发现弱鹅、伤残鹅等要及时剔除,进行单独的饲喂和护理。
②放牧场地选择。
应选择水草丰富的草滩、湖畔、河滩、丘陵以及收割后的稻田等。
放牧前,先调查牧地附近是否喷洒过有毒药物,如有则必须经1周以后,或下大雨后才能放牧。
③注意防暑。
放牧时应早出晚归,避开中午酷暑,早上天微亮就应出牧,上午10时左右将鹅群赶回圈舍,或赶到阴凉的树林下让鹅休息,到下午3时左右再继续放牧,待日落后收牧。
④搞好鹅舍的清洁卫生。
每天清洗食槽、水槽以及更换垫料,保持垫草和舍内干燥。
三、恢复饲养阶段。
经限制饲养的种鹅,应在开产前60天左右进入恢复饲养阶段。
此时种鹅的体质较弱,应逐步提高补饲日粮的营养水平。
日粮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5%~17%为宜。
经20天左右的饲养,种鹅的体重可恢复到限制饲养前期的水平。
为了使种鹅换羽整齐和缩短换羽时间,可在种鹅体重恢复后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即人为地拔除主翼羽和副主翼羽。
公鹅的拔羽期可比母鹅早2周左右进行,使后备种鹅能整齐一致地进入产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