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5.中国的地理差异 练习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5.中国的地理差异练习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2.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B. 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C. 北方以水运为主,南方以陆运为主
D. 1月0℃等温线与400mm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如图中分界线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A. a线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
B. b线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 c线我国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分界线
D. d线我国畜牧业与种植业分界线
4.有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
B. 青藏“高寒”的自然特征,多大河发源地
C. 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
D. 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5.以秦岭—淮河为界的是()
A. 暖温带与亚热带
B. 中温带和暖温带
C. 半湿润与半干旱区
D. 半干旱与干旱区
6.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雨季较长的地理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7.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端午节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等。
据此信息可以推断出该习俗应该起源于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A. 1月10℃等温线
B. 7月20℃等温线
C.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9.(小题2)以下描述甲区域的是
A.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B. 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
C. 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D. 地表植被自东向西,从草原过渡到荒漠
10.(小题3)丙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 高寒
B. 干旱
C. 暖湿
D. 炎热
11.(小题4)以下传统民居最能反映丁区域自然自然特征的是
12.全国青少年地理夏令营7月15日在北京开营了,开营的第一次活动是介绍自己的家乡。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各自家乡介绍的一段话,他们谁说的正确( )
A. 小丽
B. 阿里
C. 小明
D. 小玲
读我国四地景观素描图,完成下列各题。
A B C D
13.当地年降水量最大的应该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14.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成为鱼米之乡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15.青藏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之间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A. 1月0℃等温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秦岭﹣淮河一线
D.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16.端午节习俗:赛龙舟、吃粽子,从下图中信息推断,端午节的习俗应该起源于()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7.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
B.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 4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
D.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
读图完成小题。
18.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 “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C. “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 “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19.“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的分界线()
A. 大致位于30°N附近
B. 与一月10℃等温线基本吻合
C. 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基本吻合
D. 与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基本吻合
20.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色中国”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少
B. “银色中国”主要是发展高山牧业和绿洲农业
C. “绿色中国”拥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 “黄色中国”拥有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21.下列景观图片所对应地理区域最有可能的是()
A.①西北地区 B.②北方地区 C.③青藏地区 D.④南方地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我国的四个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位于地区。
山和_____河,它又是______等降水量线。
三、解答题
2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是________地区,B是________地区,A、B两区以秦岭、________为界。
A、B 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图中C是________地区,D是________地区在C、D两区的交界线处有________山、
________山和________山。
(3)A和D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C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
导因素是________。
(4)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D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地区和D地区的分界线山脉E是________山,B地区和C地区的分界线山脉F是
________山.
(3)D地区与我国其它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与我国地势第________阶梯的界线吻合.
(4)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①________平原;②________高原;③________平原.26.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________区域地形的显著特征。
(填字母)
(2)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农业类型(种植业)是________。
(3)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农业类型(种植业)是________。
(4)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较广的是________;冬冷夏凉的是________。
(填字母)(5)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________。
(填字母)
(6)A区域作物熟制是________,耕地类型是________。
27.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区域名称:甲地区丁地区
(2)乙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丙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3)图中AB构成了甲丁两地区的分界线,其中B是河。
参考答案
1.D
【解析】1.试题分析:北方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0%;南方地区占25%;西北地区占30%;青藏地区占25%,故选D.
2.B
【解析】2.
试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本题选B。
3.C
【解析】3.试题分析:
a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是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b线是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分界线;c线大致以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为界,是我国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分界线;
d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故本题选BC。
4.B
【解析】4.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西北地区多内流河,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
所以,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故A不符合题意。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故B符合题意。
南方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北方寒冷的气候多生长落叶阔叶林.故C不符合题意。
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西北部.盆地底部海拔2 600~3 000米,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解析】5.
试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
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
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
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
的分界线;水稻、小麦杂粮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故本题选A。
6.D
【解析】6.
试题北方地区降水量低于800毫米,高原400毫米,西北地区小于400毫米,南方地区年
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雨季较长。
7.B
【解析】7.
试题我国传统节日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水上运动赛龙舟以及粽子的主要材料糯米,河流
众多和生长糯米是南方地区的特点,所以本题B为正确选项。
8. C
9. B
10. A
11. B
试题
【解析】8.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
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
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故选C.
【解析】9.甲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
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东北的大、小兴
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故选B.
【解析】10.我国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
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中丙是青藏地区,它的主要自然特
征是高寒.根据题意,故选A.
【解析】11.丁区域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房屋墙体较高、屋顶坡度
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和架高的方式,既散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故选B.
12.B
【解析】12.
试题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此地晴天多,光照强,加之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辐射更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因此被称为“日光城”,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该铁路东起西宁,西至拉萨,
全长1956千米,青藏铁路显著改善了青海、西藏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确保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13. C
14. C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自然条件差异很大,
由此导致社会经济条件也差异很明显。
【解析】13.以上四个地区中,降水量最多的是C地,因为C图门前屋后都有河流,表示该
地区属于全年降水丰富的湿润区,其他三个地区降水量更少,故选C。
【解析】14.图示四个地区中,最有可能成为鱼米之乡的是C地,因为C地属于全年降水丰
富的湿润区,这里河网密布,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故选C、
15.D
【解析】15.
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之间的分界线为青藏高原边缘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一线,该线也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16.A
【解析】16.
我国传统节日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水上运动赛龙舟以及粽子的主要材料糯米,河流众多
和生长糯米是南方地区的特点,故选择答案A。
17.A
【解析】17.试题分析: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体上可以起到如下分界意义:1、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2、一月份0度等温线3、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5、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 7、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8、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9、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10、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故对照选项,本题选A。
18. B
19. DA
20. D
我国四大区域是根据各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来划分的,其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是以气候为划分依据,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以降水为划分依据,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
是以地形为划分依据。
【解析】18.由题目可知,“绿色中国”是指南方地区,这里沃野千里、绿树成荫;“金色
中国”是指西北地区,有“千里戈壁,黄沙漫漫”景观;“银色中国”是指青藏地区,这
里有“地势高耸,冰川广布”的景观;“黄色中国”是指北方地区,这里有“麦浪滚滚”景观,故选B。
【解析】19.“绿色中国”是指南方地区,“黄色中国”是北方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
淮河一线,大致位于30°N附近,故选A。
【解析】20.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叙述,“金色中国”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
约因素是水分少;“银色中国”主要是发展高原牧业和河谷农业;“绿色中国”拥有我国最大
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轻工业基地;“黄色中国”拥有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尤
其以中关村为代表,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要知道各因素之间的联系。
21.B
【解析】21.
试题分析:
茶叶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和山地----南方地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北方地区.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西北地区.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相传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而建,至今仍是藏族人民崇佛礼佛的圣地和拉萨市的象征-----青藏地区,故选B.
22.青藏南方
【解析】22.在我国的四个区域中,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自然条件恶劣,是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23.秦岭淮河 800mm
【解析】23.
试题分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
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24.(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淮河气候(2)青藏地区西北地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
连山(3)季风地形地势(4)温带季风气候干旱
【解析】24.
试题
(1)从图上位置看,A位于秦岭以南,B位于秦岭以北,所以图中A是南方地区,B是北
方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限是秦岭—淮河一线。
南方地区1月气温高于0°C,年降水量800mm以上,北方地区低于0°C,年降水量800mm以下,所以划分南方地区和北方
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2)图中C地区位于西南的青藏高原上,是青藏地区,D位于我国西北,所以是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3)北方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西北地区季风影响不到,使得降水较少,所以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青藏地区比其他三个地区地势高,
所以气候寒冷,所以划分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4)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干旱。
25.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昆仑秦岭一东北黄土华北
【解析】25.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
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读图可知,(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是: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2)A地区和D地区的分界线山脉E是昆仑山,B地区和C地区的分界线山脉F是秦岭,
它们都是东西走向的山脉。
(3)D地区与我国其它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与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界线吻合,确定该界
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4)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①是东北平原;②是黄土高原;③华北平原。
26.(1)C(2)干旱,灌溉农业(3)高寒,河谷农业(4)B、C(5)A、B(6)一年两至
三熟,水田为主
【解析】26.
(1)“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C表示的青藏地区地形特征。
(2)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这里的农业是以灌溉农业为主。
(3)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这里的农业是以河谷农业为主。
(4)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较广的是B表示的北方地区,冬冷夏凉的是C表示的青藏地区。
(5)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A表示的南方地区和B表示的北方地区。
(6)A区域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至三熟,耕地类型是水田为主。
27.(1)北方南方
(2)干旱高寒
(3)淮
【解析】27.
试题
(1)我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据图可知:甲为北方地区;乙为西北地区;丙为青藏
地区;丁为南方地区。
(2)乙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海洋中的水汽难以深入,因此降水少,气候干燥,干旱成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丙地区为我国的青藏地区,该地
区号称“世界屋脊”,由于地势高,导致气温低,所以“高寒”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
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等。
据图可知:B是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