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常见事物寓意
梅 水仙 杜鹃 月 柳
梧桐 夕阳
芳草 燕子
菊 大雁
浮萍/蓬蒿 松 竹
• 1.描摹情态类 • 2.托物言志类
• 环境特点+自身特点 • • • 寄寓感情/志向 手法??? 诗人境遇
• 画眉鸟
• 欧阳修
• • • •
百转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 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颔联、 尾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 术效果。(6分)
• • 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 “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 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 • 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 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 • (也可以说,作者以 "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 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 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 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 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 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思念,自 由的歌颂和追求。
• • • •
• 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 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颔联、尾联 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6分)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5分)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 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 运用衬托手法,借用高峻的寒山、空旷的 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广袤、辽远的场景衬 托出高傲、威武的雄鹰形象。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下片前两句,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但是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 后三句,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的志向。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5分)
•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 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 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 孤桐
• 王安石
• • • •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孤寂(孤傲、孤高)、 正直、虚心、顽强 (不屈)、奉献 正直向上,虚心扎 实,坚强不屈(年 龄越大、环境越恶 劣越顽强);为民 造福,甘愿为解救 百姓疾苦而献身。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 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 性? •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 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 托物言志(或象征)。以凤凰自喻, 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 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竹林七贤
•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 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 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 世谓竹林七贤。 •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 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 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 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情。
• 醉落魄· 咏鹰
• [清]陈维崧
•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 •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 •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 请作简要分析。 •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