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第一章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概论一、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内容1、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个案)2、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共性)3、游客的心理趋势二、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2、系统性3、发展性三、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访问法第二章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基础一、心理过程(一)认识1、感知:感觉: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事物的整体属性2、记忆:识记、保持、再现3、想象:再创造和组织4、思维:分析和综合(二)情感:个人对人、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三)意志: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的心理。
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兴奋型胆汁质快活泼型多血质慢安静型黏液质弱抑制型抑郁质2、能力:认知能力、组织能力、专门能力3、性格: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三、心理实质1、脑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物质2、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3、实践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脑—实践—客观现实张三旅游黄山第二节行为一、关于行为的理论行为是表现;心理是依据。
行为是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经由内部经验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
德国心理学家列温提出:B=f(P·E)注:behaviour:行为,personality:个性;environment:环境二、旅游行为的两个要素:旅游心理、旅游环境四、旅游消费的决策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第三章知觉与旅游消费第一节:知觉的基本原理一、知觉的选择性1、知觉对象的特性:绝对感觉限阈2、主体本身的特性:主体的生理条件、主体的意识倾向二、知觉的组织性: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连续原则三、知觉的解释性:依赖于刺激本身的清晰度、个体的经验、当时的动机和兴趣等。
注: 背景律(图形——场地原理)知觉可以理解为个体选择、组织、解释外界刺激,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错觉: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等。
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旅游信息源的创新性
不断创新和改进的旅游信息源能够吸引更多 消费者的关注,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谢谢观看
05
旅游信息源因素
旅游信息源的可靠性
旅游信息源的准确性
提供准确、可靠的旅游信息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信息源存在错误或误导,会导致消费 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旅游信息源的及时性
信息的及时更新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重要,过时的信息可能导致消费者错过一些重要活动或优惠。
旅游信息源的专业性
旅游信息源的专业知识
价值观
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行为的决策。例如,有些人 可能更注重旅游的体验和感受,而有些人可能更注重旅游的炫耀和展示。
02
社会因素
社会阶层
01
02
03
上层社会
更倾向于选择高端、奢华 的旅游产品,如私人飞机、 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游艇等。
中产阶级
更注重旅游体验和品质, 喜欢选择舒适、有特色的 酒店和行程。
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旅游信息源能够 提供更具体、详尽的旅游信息,帮助消 费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VS
旅游信息源的服务水平
专业、高效的服务水平能够提升消费者的 满意度,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决策。
旅游信息源的多样性
旅游信息源的多样性
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信息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 的需求和偏好,增加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教育水平
个人的教育水平也会影响旅游消费行 为,如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旅游信 息的获取方式等。
03
经济因素
可支配收入
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其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当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他们更有可能选择旅游活动,并可能选择更高层 次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消费行为 课件 PPT 第五章 旅游者的个性及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与旅游行为
三、能力 1 概念 能力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 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 旅游者的能力结构 旅游者在感知旅游产品、分析评价旅游 产品、选购旅游产品、保护自我的消费 利益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能力,总的 来说,能力分为一般认识能力和特殊能 力。
第三节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个性
3 特质论 特质论强调根据具体的心理特征来测定 人的个性。特质论认为,人的个性是由 诸多特质构成的。特质是指人拥有的, 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作为一种神经 心理结构,特质使个体以一贯的方式对 刺激做出反应。特质论并非把个性分为 绝对的类型,而是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 度,每个人在这些特质上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慷慨是一种特质,每个人都可 能有慷慨的特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人的个性之所以有差异,在于不同的人 在各种特质上有不同的表现。卡特尔经 过多年的测查、筛选,找出了反映人的 个性的16种根源特质。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个性
4、其他心理学理论 (1)单一特质论。单一特质论强调某 种个性特质在解释某组特定行为上特别 有效。 (2)西方人格五要素理论。在对字典 中描述人的个性的词进行大量筛选后, 找出关于个性的五个一般性因素,其基 本反映了个性的大部分内容。这五个方 面有外倾性、随和性、责任感、情绪稳 定性、开放性;但这五大要素是基于美 国文化而提出的,对亚洲国家的提炼则 比较少。
第三节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其待人接物将比较冷静,做事谨慎并尊 重别人。 3 父母自我状态 人们通过模仿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威信相 当于父母的人的态度和行为所形成的一 种状态就是父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 态告诉人们应该怎么样、是非如何、形 成什么样的见解等,不是靠感情而是靠 权威来支配人的行为,并经常支配人们 批评、教诲、指点、教训及道德方面的 行为。
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与消费行为

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与消费行为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与消费行为直接关联,个性特征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倾向和购买决策。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消费者个性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1. 较为理性的消费者: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更倾向于理性思考,更多地考虑产品的性价比、品质以及功效等因素。
这类消费者倾向于对不同品牌、不同选择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最好的购买体验。
因此,他们更喜欢参考产品评论、评级以及专家的意见等信息来做出购买决策。
2. 情感导向的消费者:另一些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更加注重情感体验。
他们可能更关心产品与品牌的情感价值,以及产品与自身身份、价值观的契合程度。
因此,他们会更倾向于购买那些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和满足情感需求的商品或服务。
3. 实践导向的消费者:也有一部分消费者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对于他们来说,购买产品或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或满足特定的需求。
他们经常会在购买前调研、比较各种选项,并且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性能、功能更强大或更加灵活适用的产品。
4. 社交导向的消费者:还有一些消费者更注重社交因素。
他们的购买行为常常受到周围他人的影响,比如朋友、亲戚、名人等。
这类消费者常常在购买前咨询他人的意见,并且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周围人群一致或受认可的品牌或产品。
此外,还有一些消费者个性特征,例如冲动型消费者、价值导向的消费者、着装导向的消费者等等。
每个消费者都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
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复杂多样,但了解消费者个性特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和产品推广。
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与消费行为直接相关,其个性特征会影响他们在购买决策中所考虑的因素以及其购买行为。
深入了解和理解不同个性特征的消费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其需求,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一方面,较为理性的消费者倾向于通过理性分析来做出购买决策。
他们会比较不同品牌和不同的选择,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品质以及实际的功效等因素。
旅游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旅游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对旅游行为的影响旅游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旅游行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与此同时,旅游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兴起也对旅游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个性化需求不仅改变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还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旅游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对旅游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首先,个性化需求推动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个性化需求促使旅游企业推出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一些旅游企业针对不同年龄、兴趣爱好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开发了专门针对他们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家庭游、户外探险游、文化艺术游等。
通过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旅游企业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群体。
其次,个性化需求对旅游行为的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
个性化需求意味着旅游消费者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感受和体验。
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且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和记忆。
这种需求的转变影响了旅游行为的决策过程。
旅游消费者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传统的标准化旅游线路。
他们更注重自由行、自由安排行程和体验当地文化。
通过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旅游行为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此外,个性化需求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旅游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崛起促使旅游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开发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一些旅游企业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旅游产品中,提供更真实的旅游体验;一些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根据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和兴趣定制旅游行程。
这些创新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升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价值。
然而,个性化需求的崛起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个性化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增加了旅游企业的管理难度。
旅游企业需要对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旅游经济知识: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与行为模式分析

旅游经济知识: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与行为模式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旅游业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消费方式,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与行为模式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或集体需求。
根据旅游目的、旅游方式、旅游对象和旅游场所的不同,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好奇、求知、放松等情感上的需求。
旅游者们希望通过旅游寻求自我成长和丰富精神生活,追求身心的愉悦和满足,获得美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有些人喜欢登山徒步,可以借此体验大自然的壮美和荒凉;有些人去风景名胜区旅游,可以感受到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民俗文化的魅力。
2.物质需求物质需求是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质上的需求。
旅游者们希望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物质上的舒适和便利,如美食住宿、购物娱乐等。
此外,旅游者还会有一定的消费心理,希望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并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进行消费。
3.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社会层面上的需求。
旅游者们希望通过旅游促进社交关系、拓宽人脉、增强个人魅力和社会地位,同时还会关心自己所在的社会环境和社区的发展。
比如,在旅游中结交朋友、寻找合作伙伴,也会关注对当地社区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旅游消费者的偏好旅游消费者的偏好是指在旅游过程中针对旅游产品的各种属性所表现出的好恶、偏爱和选择倾向。
旅游消费者的偏好因人而异,但近年来一些普遍的旅游消费者偏好如下:1.文化体验型旅游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文化体验型旅游,特别是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体验。
在旅游过程中,这些旅游消费者更关注饮食特产、民俗表演、文化地标和传统手工艺品等方面的体验。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四章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与态度

儿童从一 l 岁 幼儿由于排泄粪便解除内急压力所得到的快感经验,因而对
肛门期
到三岁
肛门的活动产生满足
儿童四、五岁 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或恋父(女孩)情结,与此同时,它
性器期
左右
们惧怕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
潜伏期 儿童 6 岁开始 其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而是注意周围环境中的事物
12 岁以后 青春期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2)重视旅游宣传,传播新知识
①要进行全方位的适度重复宣传 ②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③要逐步提出要求 ④诉诸情感或诉诸理智
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a.客观情况。 b.接受者的态度和智力。 c.宣传的任务。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3)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返回
2.自我状态的表现
表 4-5 儿童、成人及父母自我状态的表现
语言表现
语调
非语言表现
儿童 自我 状态
孩子的口吻:我想要,我要,我不知道, 我不管,我猜,当我长大时,好得多 ,好 极了
激动,热情,高尖的嗓 门,尖声嚷嚷,欢乐, 愤怒,悲哀,恐惧
喜悦,笑声,咯咯笑,可爱的表情,眼泪, 颤抖的嘴唇 ,噘嘴 ,发脾气 ,眼珠 滴溜溜 地转,垂头 丧气的 眼神,逗 趣,咬 指甲, 扭身子撒娇
成分 认知成分
成分的表现
对事物具体或 整体的信念
情感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情感或感觉
意向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行为意向
图4—4 态度的组成成分及其表现
态度
对态度 标的物 的总体 倾向
返回
4.3.1游客态度
2.态度的构成
态 度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意向成分
“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9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90后”大学生在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特征和趋势。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9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以期为旅游行业和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首先将对“9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进行细致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他们选择旅游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诱因,如寻求新鲜感、体验不同文化、放松身心等。
同时,文章还将关注“90后”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行为,包括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产品的购买、旅游方式的选择等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的普遍特征和规律。
同时,结合深入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挖掘其背后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文化因素。
文章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助于旅游行业更准确地把握“90后”大学生这一重要消费群体的需求和特点,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和产品服务。
另一方面,对于学术研究而言,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旅游消费行为理论,为推动旅游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剖析“9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以期为旅游行业和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90后”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和行为模式,为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二、“9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分析“90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他们的旅游动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深度化的特点。
以下是对其旅游动机的深入分析:自我发展与成长: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旅游不仅是为了休闲娱乐,更是为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他们希望通过旅行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和社会现象,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全球视野。
第4章 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 3)态度与旅游决策的形成
➢ 旅游决策是指旅游者做出有关旅游的决定。一般而言,旅游者的决策过程经历了识别旅游需求
或旅游环境、寻找旅游相关信息、做出旅游决策三个阶段。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3态度改变与旅游行为
➢ 1)改变态度的可能性 ➢ (1)改变态度是可能的 ➢ (2)改变态度的两种形式
点击添加文本 会有“看景不如听景”的观感,还有些旅游者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这说明旅游者的态
度具有易变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2 态度偏好与旅游决策
➢ 1)态度与旅游偏好 ➢ (1)态度的强度 ➢ (2)态度的复杂性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2 态度偏好与旅游决策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2)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
点击添加文本
(1) 先天 遗传
点击添加文本
(3) (2) 成熟 后天 度。 环境
因素。
点击添加文本
(4) 学习。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3)人格特征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3)人格特征
➢ (1)气质
添加文本
4.3.1 态度概述
➢ 2)态度的构成
➢ 态度是个人的内在结构,它由三种成分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
意向成分(见图4—5)。
点击添加文本
➢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1 态度概述
➢ 2)态度的构成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六章 个性)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第六章 王雯
1
第六章 个性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第二节 个性特征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三节 个性结构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四节 旅游消费者个性测量和实践运用
学习目标
掌握个性的内涵、特征以及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了解个性的经典理论 理解个性特质、个性类型、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等与旅游行为 之间的关系 理解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 了解和学习个性的测量方法以及个性在旅游实践中的运用
• 最具代表性的特质论是卡特尔 (Cattell)的个性特质理论。
去商店退换货,销售员不予退还 怎么办?
• 耐心诉说 • 自认倒霉
• 灵活变通
• 据理力争 • 安静、抑制、活泼、兴奋……
第七章 个性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第二节 个性特征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三节 个性结构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最后,旅游企业还应提供详细的有关旅游产品的构成、日程安排、特 色、价格方面的信息,以供成人自我状态的分析和慎重考虑,达到“打动” 成人的自我目的。
第七章 个性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第二节 个性特征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三节 个性结构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四节 旅游消费者个性测量和实践运用
人的心理面貌的差异。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二、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文化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实践因素
第六章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ppt课件

• 导游员并不正面与客人发生争执,而是向客人请教,为什么要研 究哈雷彗星。客人很高兴,详细地解释了这一研究的科学意义。 然后,导游员话题一转,询问客人见过几次哈雷彗星。客人正言 说:“我只见过一次,它要76年才出现一次呢,一位天文学家一 生能见到一次就是很幸运的了。”导游员再问:“据你所知,世 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最早记载于哪个国家的典籍?”客人沉 默了一下。然后笑了。说:“你很聪明。你是一个爱国者,我也 是。”导游在这种亲切气氛中适时指出,最早记载为公元前613 年,即鲁文公14年,见之于孔子的《春秋》。由此可见,中华民 族也是有天文学头脑的。
• 分析
本案例讨论应用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消除旅 游团内人际矛盾。
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任何矛盾都是由于人们的 认知不协调引起的。解决“认知不协调”主要有三种方法: (1)改变自己对行为的认知;(2)改变自己的行为本身; (3)改变自己对行为结果的认知和评价。
扩大“认知范围”是指从“利益交换”的认知扩大到 “人际交流”的认知。如本案例中所说的不要只谈英国的 天文学如何如何,中国的天文学如何如何,而要考虑到谈 论双方为什么这样说;不要只考虑两个小孩真是淘气鬼, 客人脖子和胳膊都被烫红了,而要想一想小淘气端水是为 了什么。什么是新增的“认知协调因素”呢? “爱国者”是 新增的‘‘认知协调因素”;“孝顺母亲”是新增的“认 知协调因素”。
第六章 旅游消费态度
第一节 旅游消费态度及其特性 第二节 旅游消费态度及旅游消费决策 第三节 旅游消费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节旅游消费态度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涵义 态度是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一种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青少年旅游者行为与个性

鼓励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为青少 年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教育和支持。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机制。例如,具有某种个性特征的青少年是否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最要好同 伴的吸烟行为是否会改变青少年的个性特征?这些问题的解答将帮助我们更深入 地理解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复杂性,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青少年的个性特征。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可以影响他们的吸烟 行为。一些研究表明,具有冒险、好奇心强、寻求刺激等个性特征的青少年更容 易尝试吸烟。另一方面,那些对健康和安全更为敏感的青少年可能更倾向于避免 吸烟。因此,理解并塑造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他们的吸烟行 为。
接下来是青少年最要好同伴的吸烟行为。同伴是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因 素,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青 少年的最要好同伴吸烟,那么他们尝试吸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可能是因 为青少年在同伴的压力下,更可能去模仿和学习他们的行为。因此,对青少年最 要好同伴的吸烟行为进行干预,可能是减少青少年吸烟的有效途径。
3、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未来旅游业将更加注重满足青少年旅游者的个性化 需求。例如,定制旅行、小团游和特色住宿等将更加受欢迎。这些服务可以更好 地满足青少年旅游者的兴趣和需求,让他们在旅行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感。
4、可持续旅游: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社会贡献的,青少年旅游者将更 加注重可持续旅游。他们将更加倾向于选择环保型的旅游目的地和活动,以减少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可持续旅游的理念也将贯穿于青少年的教育 过程中,促使他们在未来的旅行中更加环保和社会责任。
影响因素
青少年旅游者的行为与个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和教 育: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五章-态度)

•
感 谢
感
阅 读
谢
阅
读
.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三)影响旅游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1、旅游者本身的因素 (1)需要。 (2)性格。 (3)智力水平。 (4)自尊心。
.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三)影响旅游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2、态度形成特征与态度改变 (1)态度形成的强度。 (2)态度形成因素的复杂程度。 (3)态度形成后所持续的时间。
.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及其构成
•态度一词源于拉丁语的aptus,后者含有“合适”、“适应”的意 思。 •在现代心理学中,态度指人们对于事物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接 近或回避、支持或反对的心理或行为倾向。 •具体到旅游领域,旅游消费者的态度是指旅游消费者在了解、接 触、享受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对旅游本身、旅游产品和服务 以及旅游企业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
.
本章小结
(8)旅游偏好是指旅游消费者趋于某一旅游目标的消费心理倾向。。这种倾 向取决于旅游消费者对某一旅游对象所持态度的强度及对旅游对象所拥有的 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 (9)旅游者对突出属性的感知促使旅游偏好的形成,而这些旅游偏好又产生 了直接影响旅游者决策过程的意向。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需要经历一个复杂 的心理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意识到、可行性和初步筛选。 (10)阐述了旅游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旅游消费者态 度形成与改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重视旅游宣传,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等方法来改变旅游消费者态度。
.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态度的构成: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意向成分。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六章 个性)

去商店退换货,销售员不予退还怎 么办?
• 耐心诉说 • 自认倒霉 • 灵活变通 • 据理力争
• 安静、抑制、活泼、兴奋……
第七章 个性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第二节 个性特征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三节 个性结构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四节 旅游消费者个性测量和实践运用
第二节 个性特征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一、个性特质与旅游 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二、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文化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实践因素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三、个性的经典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完整的个性结构由本我、自我、超 我组成,个性就是在这三种力量的冲突 中产生的。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个性心理包括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在与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 和意识倾向,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等。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经常表现出来本质的、稳定的心理 特点。其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 人的心理面貌的差异。
第一节 个性的形成
(三)新弗洛伊德个性理论
• 阿德勒(Adler)认为,人具有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即人类共同的个性特质, 正是由于这种动力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追求的不同而形成了人不同的生活方 式。 • 沙利文(Sullivan)认为人总是追求与他人建立互利的关系。 • 学者霍恩(Honey)将个性分为顺从型、孤立型和攻击型三种类型。
旅游业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旅游业的消费者行为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行作为放松身心、开阔眼界的方式。
然而,旅游业的消费者行为却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旅游业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旅游者的选择动机、消费习惯以及对旅游产品的评价等方面。
首先,旅游者的选择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行为。
有些人选择旅行是为了逃离繁忙的工作生活,寻找身心的放松和平静;而有些人则是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旅行来丰富自己的阅历。
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追求刺激和冒险,他们会选择一些极限运动或者探险旅行。
不同的选择动机使得旅游者在消费时有不同的偏好和需求,旅游业需要根据这些动机来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旅游者的消费习惯也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一些人在旅行中喜欢购买纪念品,以此纪念自己的旅行经历;而有些人则喜欢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将其作为旅行的一部分。
此外,一些人在旅行中会选择高档奢华的酒店和服务,而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选择价格实惠的经济型住宿。
旅游者的消费习惯不仅受到个人经济状况的影响,也受到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评价也对其消费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旅游产品的质量、服务态度、价格等因素都会影响旅游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和评价。
一些旅游者会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评价,这对其他潜在的旅游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参考。
因此,旅游业需要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口碑。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经济状况的好坏、政治稳定性、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经济繁荣时,人们更有能力和意愿进行旅行消费;而在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可能会减少旅行开支。
政治稳定性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会影响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此外,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等,也会对旅游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四章 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3)超我(SUPEREGO)是同本我相对的。它使社会 规则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影响), 并且阻止本我去寻找自我满足。
(2)人格发展
名称
时间
基本描述
口唇期
婴儿出生后第 一年
口唇刺激(吸吮、吃手指、咬东西等)是愉快的来源
人格类型
心理特点
外倾型 (Extrovert)
内倾型 (Introvert)
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波、开朗、容易流露自己的感情。 待人接物决断快,看比较轻率,独立性强。缺乏自我分析 和自我批评。不拘泥于一般小事,喜欢同他人交际
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感情比较深沉,待人接物比较小心 谨慎。经常反复思考。常因过分担心而缺乏决断力,但对 事情总是锲而不舍。能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不爱交际
3.活跃交际型生活方式的旅游者
这一类型的旅游者以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商人、 艺术工作者居多。他们喜欢结识新朋友,善于交际, 对各种应酬活动乐此不疲。他们关心政治,积极参加 各种社会活动,把旅游作为加强交往、联络感情、增 进友谊、扩大影响、提高地位、促进事业成功的手段。 他们到处游说,参加集会,并高谈阔论,希冀别人把 他当作他们中最活跃的中心人物。这种类型的人性格 外向、充满自信、永不满足、不知疲倦、富有理想、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2.追新猎奇型生活方式的旅游者
这种人以年轻人为最多。他们视野开阔、精力充 沛、思路清晰、富有创见、追求时髦,有知识、有 思想、理想色彩浓郁,喜欢冒险和刺激,对于新奇 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远距离的旅游,去人 迹罕至没有完全开发的原始森林或刚刚开发的旅游 景点。在旅游活动的内容上,他们喜欢参与探险、 登山、竞技等富有刺激性的活动,喜欢单独出游或 者少数几个人结伴而游。他们旅游生活的准则是: 追求新鲜和神秘的经历和体验。以追新猎奇为生活 方式的旅游者,对他们进行宣传和策划的重心是: 强调经历和体验,突出新奇和刺激,紧扣理想和时 髦。
{消费者行为}旅游消费心理学

(消费者行为)旅游消费心理学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补充:关于个性个性,是壹个人内部决定他对其环境独特适应的、心里系统的动力组织。
——阿尔波特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见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见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模糊糊。
(壹)个性的倾向性个体于形成个性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均表现出每个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特有的动机、愿望、定势和亲合力,从而发展为各自的态度体系和内心环境,形成了个人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
(二)个性的复杂性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见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见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模糊糊。
(三)个性的独特性每个人的个性均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使是同卵双生子甚至连体婴儿长大成人,也同样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特性。
(四)个性的稳定性人的个性是逐渐形成的,壹旦形成某种个性,包括它的组成部分,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五)个性的完整性如前所说,个性是个完整的统壹体。
壹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均是于其标准比较壹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于壹起的,决不是偶然性的随机凑合。
人是作为整体来认识世界且改造世界的。
(六)个性的积极性个性是个动力倾向系统的结构,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
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且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壹、个性倾向性定义:指旅游消费者个人于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表明其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
基本内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其中,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信念是核心,世界观是最高调节器。
于旅游消费活动中,旅游消费者思想倾向的不同,是旅游消费者个人之间的主要差异。
补充: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壹个人的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
旅游心理学-第十章-旅游者消费需求心理和行为特征

共性 需求
群体 需求
个性 需求
.
第一节 旅游者共性消费需求心 理和行为特征
一、旅游活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旅游准备阶段 旅行途中阶段 游览活动阶段 购物活动阶段
旅游结束阶段
.
二、旅游者的一般心理需求
美好 期望
友好 交往
舒适 享受
安全 方便
.
旅游者不同方面的心理需求
.
第二节 旅游者群体消费需求和行为特征
一、我国境外主要客源地民族风格心理及接待技巧 二、我国不同地区游客的个性特点和接待技巧 三、喜忌习俗心理
.
国籍与民族
风格差异心理: 汉族:勤劳勇敢、待人热情、好学善钻、个性持重; 傣族:粗犷诚恳、深情坦率、自由开放、能歌善舞; 日本:好胜性强、善于自制、言行礼貌、遵守纪律、钻研探索、团队
共性需求:期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物 值、尊重 住宿心理:休息、安全、舒适、方便、安静、清
洁、自主、尊重 饮食心理:营养、风味、安全、卫生、快捷、求
知、物值、尊重 交通心理:安全、准点、快捷、方便、舒适 购物心理:实用、美观、艺术、新奇、礼貌、尊
重 对导游心理:健康、整洁、礼貌、感情、笑容、
毅力、胆大、勤奋、开朗、谦虚
注重实用性; 注重传统,对新产品缺乏足够的热情; 注重使用的便利性; 理性购买多于冲动购买;
.
老年消费心理特征
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饮食、医疗保健、 文化娱乐;
怀旧心理强烈、品牌忠诚度高; 追求方便实用,注重产品的质量与功能; 购买方便,服务良好。
.
消费行为类型
购买目标分:确定型、半确定型、不确 定型
.
喜忌差异心理
游客的个性特征与旅游行为

一、能力与旅游行为(一)能力概述1、能力及分类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条件。
人的能力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分类。
心理学对能力的分类,通常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完成一切活动所共必需的基本能力。
通常叫做智力。
特殊能力是指出现在为某些专业活动中的能力。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既具备一定的一般能力,又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在活动中的关系是辨证的统一。
一方面,一般能力越是发展,就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
在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时,既需要一般能力,又需要特殊能力,两种能力彼此相互促进,协调发挥作用。
2、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的类型差异。
主要是能力质的差异,是对能力差异从质的特点上进行分析。
同一能力在不同人身上都会表现出一些相似的特点,把这些特点加以分析、归类,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能力类型。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主要是能力体现在量上的差异,即通常所说的能力大小的差异。
各种能力都有发展水平的不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分布呈常态,即大部分人处于正常水平,超常者和低能者均占少数,约占千分之三左右。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这是能力发展上的差异。
个体之间的各种能力发展的速度各不相同,能力表现有早有晚。
有些人的优异能力早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来,这叫能力早期表现或早慧。
(二)能力与旅游行为在旅游消费活动中,游客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识别能力、挑选能力、评价能力、鉴赏能力和决策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购买能力。
游客的购买能力是有个别差异的。
从能力水平上看,有人购买能力水平高,有人购买能力水平低;从能力类型上看,完成同一种旅游活动取得同样的成绩,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能力的结合;从能力发展上看,有人购买能力发展较早,有人购买能力发展较晚。
研究表明,在旅游活动性质与游客的购买能力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个“镶嵌”现象,每一种活动都有一个能力阈限,它既不需要超过这个阈限,也不能低于这个阈限。
个人特征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个人特征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消费行为之一。
旅游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特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个人特征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影响的原因和潜在效果。
一、人口统计学特征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等因素。
这些特征对旅游消费者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首先,性别对旅游消费者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男性更倾向于选择自由度更高的旅游方式,如自驾游、探险旅行等,而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安全、舒适的旅游方式,如跟团旅行、度假村等。
其次,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方式和消费习惯上存在差异。
年轻人更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更倾向于选择独立、灵活的旅游方式;而中年人和老年人更注重旅游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更倾向于选择定制的、舒适的旅游服务。
此外,教育程度也会对旅游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
受过较高教育的人更加注重旅游的文化体验、历史意义和知识获取,更愿意选择深度游、文化遗产游等与学习和知识相关的旅游项目。
最后,收入水平也会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
收入较高的人可以更灵活地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他们更愿意尝试奢华、高端的旅游服务;而收入较低的人可能会将旅游作为一种简单、经济实惠的休闲方式,更注重价格和性价比。
二、个人性格特征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个人性格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旅游消费者的行为和偏好。
首先,外向和内向的人在旅游消费行为上有明显差异。
外向的人更喜欢社交和结交新朋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参加大型旅游团体活动;而内向的人更喜欢独立、自主的旅游方式,他们更喜欢独自探索和体验。
其次,风险偏好程度也会影响旅游消费者的行为。
喜欢冒险和刺激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冒险旅游和极限运动等高风险旅游项目;而风险厌恶的人则偏好选择安全、稳定的旅游体验。
此外,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关注度也会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选择1:由你的选择看来,你很多愁善感,可是敢怒 而不敢言,而且是绝对反对暴力的,有时候你的朋 友很想推荐你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选择2:由你的选择看来:你是个"只要我喜欢有什 么不可以"的火爆分子,叛逆性强,像一颗不定时的 炸弹,其实你本性不坏,只要记住"忍"字头上一把刀 ,忍一时之气,必能海阔天空。
主要心理特征
积极性
消极性
热情.果敢. 急噪.易怒. 精力充沛等 难以自制等
活波.机敏. 情感多变.轻 感情丰富等 率.浮躁等
沉着.冷静. 执拗.冷淡. 坚毅实干等 动作迟缓等
情感.深刻. 多疑孤僻.柔 细心谨慎等 弱易倦.缺乏
自信心等
四.旅游者的气质对策表现及服务对策
(一)急躁型 特点:急躁型相当于胆汁质
2.请在以下的每一名词之后写出一个你对它所感觉的形容词: A.狗 B.猫 C.老鼠 D.咖啡 E.海
3.请想一些人(这一些人必须认识你,并且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请将这些人与以下的 颜色联想在一起(不要重复名称或颜色),每一个人只能和一个颜色联想而已。 A.黄色 B.橘红色 C.红色 D.白色 E.绿色
选择3:由你的选择看来:你是大家公认的小绵羊、 好好先生,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发怒,但是一 旦爆发,就像决堤的洪流、怒吼的火山,一发不可 收拾。
选择4:由你的选择看来:你属于沉默寡言型,处事 小心,通常你喜欢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所以会被别 人误认为自以为是,所以要多注意人际关系的培养
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巴比伦的占星士们就已 经在根据行星的位置来预测战争和自然灾害了 ,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占星士们就依据这 些数据来解释性格并预测人们的未来。在一个 科学幼稚的时代,一个人出生的时候行星所处 的位置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命运,这种 观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奇怪的是,到现在, 现代天文学和行为科学已经表明这是迷信的无 稽之谈,可这种观点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个性不是一时表现的心理现象,而是指人在较长时期的社会实践中, 由于适应或改变客观世界而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
3、个体的可塑性
个性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影响,因此,随着环境的变 化、年龄的增长和实践活动的改变,旅游者的个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 变化。
四、影响个性的形成因素
1、遗传因素是个性形成的基础。
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 影响着人的一生。 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 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 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 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 业和人生的命运。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 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 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 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后的机会来做出任何 的更改。现在请看以下的解说:
1.这将会解说你心目中许多重要事件的顺位: A.牛--事业 B.老虎--自信 C.绵羊--爱情 D.马--家庭 E.猪--金钱
2. A.狗的形容词——自己本身的人格 B.猫的形容词——伴侣的人格 C.老鼠的形容词——敌人的人格
第五章 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主讲人:霍艳艳
本章内容:
人格特征与旅游消费行为 人格结构与旅游消费决策 态度偏好与旅游行为
趣味心理测验:直面你的人格
请依照顺序来回答本问卷,一共只有3个问题,请准备笔和纸来写下你的答案 ,在问卷的最后你将能解读你的人格。
1.请将以下的5种动物,依你对它们喜爱的顺序排列: A.母牛 B.老虎 C.绵羊 D.马 E.猪
D.咖啡的形容词——对性的看法 E.海的形容词——自己本身的人生的看法
3. A.黄色:一位你永远不会忘记的人 B.橘红色:一位你永远可以把他当为真正朋友的人 C.红色:一位你真正深爱的人 D.白色:一位是你灵魂的双胞胎 E.绿色:一位你终生难忘的人
你属于哪种性格?
繁忙的街道,人群熙熙攘攘,独自闲 荡的你,漫无目的。街角处有一个很奇怪的 情景:一个污糟邋遢的孩童正手提一大堆行 李,行在前面的母亲却两手空空,非常潇洒 。那孩童边哭边叫,讨厌非常,而那母亲也 “面目可憎”。看罢,你满心感慨,你有什么 感想呢?
第一节 个性特征与旅游消费行为
一、人格概述
个性,也称人格,来自拉丁文面具( Persona)。面具是在戏台上扮演角色所 戴上的特殊脸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 身份。
人格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的涵义
二、个性的概念
心理学上的个性是指一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比较稳 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是以个体遗传素质为基础,以社会环境为条件,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本书倾向于认为:个性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三、个性的特征
1、个体的差异性
每个人所具备的先天素质、所处的社会条件以及社会交往都是不同的 ,因此造成了个体独特的风格、独特的心理活动和独特的行为活动。
2、个体的稳定性
急躁型旅游者喜欢新奇的、场面热闹且富 于刺激性和旅游活动项目。对人热情,说话 快,好争辩。不喜欢等待,较粗心易丢失东 西。购物时比较冲动,不愿意细心挑选。 一旦被激怒就很难平静下来。
接待技巧
(1)不要主动刺激他们,不要与他们争强好胜。 (2)不要计较他们一时不顾后果的冲动言语。 (3)万一出现矛盾应当避其锋芒。 (4)在为他们办事时,应当尽可能迅速。 (5)在适当时候应当提醒他们不要遗留物品。
2、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庭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文化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实践是个性形成的根本途径。
五、包含内容 气质、性格、能力
三.气质的特点
1.气质的先天性
气质
2.气质的稳定性和 类型 可塑性
胆汁
3.气质的两重性 质
多血 质
黏液 质
抑郁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