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式的产生与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先秦时期
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王。(《逸周
书》)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战国策·燕策》)
然则后世谁将把齐国?(《晏子春秋》)
“把”作动词,在先秦时期(不包括秦)主要用
于单动句,作谓语。
2、秦汉时期
可(何)谓“臧(脏)人”?“臧(脏)人”者,
甲把其衣匿臧(藏)乙室,即告亡,欲令乙为盗
之,而实弗盗之谓殹(也)。 (《睡虎地秦墓竹
简·法律答问》)
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
遂伐桀。(《史记·殷本纪》)
居士,犹如有人,手把火炬向风而行,于居士意
云何。(《中阿含经》)
譬如壮士,手把轻糠散于空中。(《长阿含经》)
秦汉时期,“把”用于连动结构中。主要是“把
+宾语+动词+Q” 的形式。
及司理院王浆等官并一行做公的,都搜寻杀了。
(《三遂平妖传》)
冯妈妈悉把半夜三更妇人被狐狸缠着,染病看看至死,
怎的请了蒋竹山来看,吃了他的药怎的好了,某日怎
的倒踏门招进来,成其夫妇,见今二娘拿出三百两银
子与他开了生药铺,从头至尾说了一遍。(《金瓶
梅》)
西门庆悉把醮事未了,吴亲家晚夕费心,摆了许多桌
席。吴大舅先来了。留住我和花大哥、应二哥、谢希
山东看望,梁生发愿要托生与奶奶为子;到了十二月
十六夜子时,他那里坐化,这里奶奶做梦,梦见他进
屋里来与奶奶叩头,说奶奶没人,他愿来伏侍;奶奶
刚醒,沈姨就生二叔,落草也是子时;奶奶说梦见梁
和尚生的,算计待起名“晁梁”,可可的大爷就起了
个名字。(《醒世姻缘传》)
(2)“把+NP”句式进一步发展
我把你那欺心的猢狲!(《西游记》)
《舟中读元九诗》)
将军破了单于阵,更把兵书仔细看。(沈传师《寄大
府兄侍史》)
(2)惜无载酒人,徒把凉泉掬。(宋之问《温泉庄
卧病寄杨七炯》)
任君逐利轻江海,莫把风涛似妾轻。(刘得仁《贾妇
怨》)
假绕张绪如今在,须把风流暗里销。(李山甫《柳》)
(1)例还为动词,(2)例“把”的宾语“凉泉”已
经泛化,为介词。
(《祖堂集》)
(2)宾语比较简单,只有个别用例带有修饰
词语。例如:
伤心最是江头月,莫把书将上庾楼。(元稹
《凭李忠州寄书乐天》)
煮茶童子闲胜我,犹得依时把磬敲。(杜荀鹤
《赠元上人》)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
《戏醉客》)
及早回头,把往日风流一笔钩。(吕岩《沁园
春》)
2、宋金
(1)把粟与鸡呼朱朱。(《洛阳伽蓝记》)
彼有怨恶常伺其便,把碎荜茇著其眼中,令彼人眼
转暗,更闭不得开明。(《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是时太子以己神力,手把大树折为两段掷虚空中,
于河两边各下一段。(《众许摩诃帝经》)
魏晋六朝时期,“把”开始表现出语法化的趋势,
有的“把”动词性还很强,但可以看作处于由动词
向介词过渡的阶段。
(1)“把+个+NP+V”句式出现,其中的
“个”为助词,紧附于“把”。例如下:
把个溜庞儿,为他瘦损,减尽从来,稔腻风
韵。(《董解元西厢记》)
看他意思,便把个仕都轻看了。” (《朱子语
类》)
若把个空壳下在里面,如何会发生。(《朱子
语类》)
(2)宋金时期“把/将”字和“被”字共现
句
也强如把头被也先割去。(《醒世姻缘传》)
第六章
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 处置式的类型
• 一、王力(1943)《中国现代语法》最早提
出了“处置式”这一术语,他(1944)说:
“中国语里有一种特殊形式,就是用助动
词‘把’(或‘将’)字,把目的语提到
叙述语的前面”;“‘把’字所介绍者乃
是一种‘作’的行为,是一种施行,一种
处置。在中文里,我们把它称为‘处置
师把西堂鼻孔拽著。(《祖堂集》)
(3)致使义处置式。是一个由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
作谓语,由谓语动词的当事或施事作“将/把”的宾
语的句式,具有致使义。
把宋御史喜欢的要不得。(《金瓶梅词话》)
三、处置介词类别
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
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西厢
薛姨妈道:“把匣子里的花儿拿来。”(《红楼
(2)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
(殷尧藩《九日》)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韦庄
《古离别》)
灵妃赠道士李荣》)
到了唐代, “把”由动词向介词过渡的趋势加
强。如前两例;同时, “把”后宾语泛化,
“把”最终语法化为表处置的介词,如后一例。
3、魏晋南北朝
恒把金钱、财宝自恣,无有穷尽。(《贤
愚经》)
“把”用于“把+宾语+动词”的格式。
4、唐代“把+宾语+动词”的格式广泛使用
清管下高楼,醉把金船掷。(杂曲歌辞
《少年乐》)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白
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金舆远幸无人见,偷把宁王小管吹。(张
祜《宁王小管》)
(3)广义“把”字句在唐代使用广泛,说明”
把”字句在唐代逐步确立起来。例如:
今朝林下忘言说,强把新诗寄谪仙。(李山甫
《禅林寺作寄刘书记》)
太平寺主惟轻薄,却把三公与贼臣。(罗隐
《春日登上元石头故城》)
且把风寒作闲事,懒能和泪拜庭闱。(杜荀鹤
《下第东归将及故园有作》)
2、狭义“把”字句的来源
(1)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白居易
(四)处置式的发展
1、唐五代
(1)唐五代时期“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以单
音节为主,动词单挂的形式相对较多。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李山甫
《雨后过华岳庙》)
莫遣违心於弟误,莫教失事把兄猜。(《敦煌
变文》)
大师把政上座耳拽,上座作忍痛声,大师云:
“犹在这里,何曾飞过?”政上座豁然大悟。
2、以“把”字句为例,说明处置式的产生
过程。
然人莫不有此心,多是但知有利欲,被利欲
将这个心包了。(《朱子语类》)
被妇人把棋子扑撒乱了。(《金瓶梅》)
3、元代
(李老儿云)我把你个强小弟子孩儿。(《关汉
卿戏曲集·王闰香夜月四春园》)
“把+NP”句式的出现。指“我+把+你+
NP”句式。
4、明代
(1)宾语的复杂化
左黜和张鸾、卜吉带领着一班军人,把知州平素心腹
我把你这些该死的畜生!(《西游记》)
西门庆骂道:“我把你这贼奴才!……”(《金瓶
梅》)
现代汉语方言中还在使用。
我把你这个挨刀子的。(陕西渭南)
把你个贼胚子!(山西临汾)
走!我把你个老糊涂!(内蒙古西部)
我把你个龟孙子!(河南汝南)
我把你个聋耳朵,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
(山西运城)
思考题
1、处置式的类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大,两个小优儿弹唱着,俺每吃了一夜酒。今早我便
先进城来了,应二哥他三个还吃酒哩告诉了一回。
(《金瓶梅》)
晁凤把那晁源从邢侍郎行后,怎么发疟疾,发的怎样
见鬼,奶奶差晁书香岩寺请僧保安,撞见梁生胡旦在
寺出家;怎样晁源留他行李,骗他银子,晁夫人替晁
源赔了梁生胡旦的六百三十两银;梁生胡旦怎样常来
式’。”
二、汉语处置式有广义处置式、狭义处置
式和致使义处置式。
(1)广义处置式。谓语动词为双及物动词,有处置
(给)和处置(到)等类别。
把舜子头发悬在中庭树地。(《敦煌变文集》)
应把清风遗子孙。(方干《李侍御上虞别业》)
(2)狭义处置式。谓语动词为单及物动词,只涉及
一个宾语,表达受事受到某种处置。
世尊告曰:可持此饼弃于净地。(《增壹阿含
向吾宅里坐,却捉主人欺。(《敦煌变文集》)
尔时,彼人即拔利剑取妇刺杀。(《增壹阿含
李逵拿殷天锡提起来。(《水浒传》)
记》)
梦》)
经》)
经》)
第二节 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处置式的产生——以“把”字句为例
(一)句法环境:“把”字连动结构的发展
(二)语义基础:
庵主云:“把将性命来。”(《祖堂集》)
解士(事)把我离书来,交〔我〕离你眼
去!(《敦煌变文集·舜子变文》)
“把” 由“握持”义引申出“拿”义,
“把”的对象有了泛化的可能,“把”的
对象泛化后,“拿”义也就抽象化了,具
备了“把”语法化的语义基础。
(三)“把”字句的产生
1、广义“把”字句的来源
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王。(《逸周
书》)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战国策·燕策》)
然则后世谁将把齐国?(《晏子春秋》)
“把”作动词,在先秦时期(不包括秦)主要用
于单动句,作谓语。
2、秦汉时期
可(何)谓“臧(脏)人”?“臧(脏)人”者,
甲把其衣匿臧(藏)乙室,即告亡,欲令乙为盗
之,而实弗盗之谓殹(也)。 (《睡虎地秦墓竹
简·法律答问》)
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
遂伐桀。(《史记·殷本纪》)
居士,犹如有人,手把火炬向风而行,于居士意
云何。(《中阿含经》)
譬如壮士,手把轻糠散于空中。(《长阿含经》)
秦汉时期,“把”用于连动结构中。主要是“把
+宾语+动词+Q” 的形式。
及司理院王浆等官并一行做公的,都搜寻杀了。
(《三遂平妖传》)
冯妈妈悉把半夜三更妇人被狐狸缠着,染病看看至死,
怎的请了蒋竹山来看,吃了他的药怎的好了,某日怎
的倒踏门招进来,成其夫妇,见今二娘拿出三百两银
子与他开了生药铺,从头至尾说了一遍。(《金瓶
梅》)
西门庆悉把醮事未了,吴亲家晚夕费心,摆了许多桌
席。吴大舅先来了。留住我和花大哥、应二哥、谢希
山东看望,梁生发愿要托生与奶奶为子;到了十二月
十六夜子时,他那里坐化,这里奶奶做梦,梦见他进
屋里来与奶奶叩头,说奶奶没人,他愿来伏侍;奶奶
刚醒,沈姨就生二叔,落草也是子时;奶奶说梦见梁
和尚生的,算计待起名“晁梁”,可可的大爷就起了
个名字。(《醒世姻缘传》)
(2)“把+NP”句式进一步发展
我把你那欺心的猢狲!(《西游记》)
《舟中读元九诗》)
将军破了单于阵,更把兵书仔细看。(沈传师《寄大
府兄侍史》)
(2)惜无载酒人,徒把凉泉掬。(宋之问《温泉庄
卧病寄杨七炯》)
任君逐利轻江海,莫把风涛似妾轻。(刘得仁《贾妇
怨》)
假绕张绪如今在,须把风流暗里销。(李山甫《柳》)
(1)例还为动词,(2)例“把”的宾语“凉泉”已
经泛化,为介词。
(《祖堂集》)
(2)宾语比较简单,只有个别用例带有修饰
词语。例如:
伤心最是江头月,莫把书将上庾楼。(元稹
《凭李忠州寄书乐天》)
煮茶童子闲胜我,犹得依时把磬敲。(杜荀鹤
《赠元上人》)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
《戏醉客》)
及早回头,把往日风流一笔钩。(吕岩《沁园
春》)
2、宋金
(1)把粟与鸡呼朱朱。(《洛阳伽蓝记》)
彼有怨恶常伺其便,把碎荜茇著其眼中,令彼人眼
转暗,更闭不得开明。(《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是时太子以己神力,手把大树折为两段掷虚空中,
于河两边各下一段。(《众许摩诃帝经》)
魏晋六朝时期,“把”开始表现出语法化的趋势,
有的“把”动词性还很强,但可以看作处于由动词
向介词过渡的阶段。
(1)“把+个+NP+V”句式出现,其中的
“个”为助词,紧附于“把”。例如下:
把个溜庞儿,为他瘦损,减尽从来,稔腻风
韵。(《董解元西厢记》)
看他意思,便把个仕都轻看了。” (《朱子语
类》)
若把个空壳下在里面,如何会发生。(《朱子
语类》)
(2)宋金时期“把/将”字和“被”字共现
句
也强如把头被也先割去。(《醒世姻缘传》)
第六章
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 处置式的类型
• 一、王力(1943)《中国现代语法》最早提
出了“处置式”这一术语,他(1944)说:
“中国语里有一种特殊形式,就是用助动
词‘把’(或‘将’)字,把目的语提到
叙述语的前面”;“‘把’字所介绍者乃
是一种‘作’的行为,是一种施行,一种
处置。在中文里,我们把它称为‘处置
师把西堂鼻孔拽著。(《祖堂集》)
(3)致使义处置式。是一个由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
作谓语,由谓语动词的当事或施事作“将/把”的宾
语的句式,具有致使义。
把宋御史喜欢的要不得。(《金瓶梅词话》)
三、处置介词类别
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
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西厢
薛姨妈道:“把匣子里的花儿拿来。”(《红楼
(2)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
(殷尧藩《九日》)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韦庄
《古离别》)
灵妃赠道士李荣》)
到了唐代, “把”由动词向介词过渡的趋势加
强。如前两例;同时, “把”后宾语泛化,
“把”最终语法化为表处置的介词,如后一例。
3、魏晋南北朝
恒把金钱、财宝自恣,无有穷尽。(《贤
愚经》)
“把”用于“把+宾语+动词”的格式。
4、唐代“把+宾语+动词”的格式广泛使用
清管下高楼,醉把金船掷。(杂曲歌辞
《少年乐》)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白
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金舆远幸无人见,偷把宁王小管吹。(张
祜《宁王小管》)
(3)广义“把”字句在唐代使用广泛,说明”
把”字句在唐代逐步确立起来。例如:
今朝林下忘言说,强把新诗寄谪仙。(李山甫
《禅林寺作寄刘书记》)
太平寺主惟轻薄,却把三公与贼臣。(罗隐
《春日登上元石头故城》)
且把风寒作闲事,懒能和泪拜庭闱。(杜荀鹤
《下第东归将及故园有作》)
2、狭义“把”字句的来源
(1)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白居易
(四)处置式的发展
1、唐五代
(1)唐五代时期“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以单
音节为主,动词单挂的形式相对较多。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李山甫
《雨后过华岳庙》)
莫遣违心於弟误,莫教失事把兄猜。(《敦煌
变文》)
大师把政上座耳拽,上座作忍痛声,大师云:
“犹在这里,何曾飞过?”政上座豁然大悟。
2、以“把”字句为例,说明处置式的产生
过程。
然人莫不有此心,多是但知有利欲,被利欲
将这个心包了。(《朱子语类》)
被妇人把棋子扑撒乱了。(《金瓶梅》)
3、元代
(李老儿云)我把你个强小弟子孩儿。(《关汉
卿戏曲集·王闰香夜月四春园》)
“把+NP”句式的出现。指“我+把+你+
NP”句式。
4、明代
(1)宾语的复杂化
左黜和张鸾、卜吉带领着一班军人,把知州平素心腹
我把你这些该死的畜生!(《西游记》)
西门庆骂道:“我把你这贼奴才!……”(《金瓶
梅》)
现代汉语方言中还在使用。
我把你这个挨刀子的。(陕西渭南)
把你个贼胚子!(山西临汾)
走!我把你个老糊涂!(内蒙古西部)
我把你个龟孙子!(河南汝南)
我把你个聋耳朵,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
(山西运城)
思考题
1、处置式的类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大,两个小优儿弹唱着,俺每吃了一夜酒。今早我便
先进城来了,应二哥他三个还吃酒哩告诉了一回。
(《金瓶梅》)
晁凤把那晁源从邢侍郎行后,怎么发疟疾,发的怎样
见鬼,奶奶差晁书香岩寺请僧保安,撞见梁生胡旦在
寺出家;怎样晁源留他行李,骗他银子,晁夫人替晁
源赔了梁生胡旦的六百三十两银;梁生胡旦怎样常来
式’。”
二、汉语处置式有广义处置式、狭义处置
式和致使义处置式。
(1)广义处置式。谓语动词为双及物动词,有处置
(给)和处置(到)等类别。
把舜子头发悬在中庭树地。(《敦煌变文集》)
应把清风遗子孙。(方干《李侍御上虞别业》)
(2)狭义处置式。谓语动词为单及物动词,只涉及
一个宾语,表达受事受到某种处置。
世尊告曰:可持此饼弃于净地。(《增壹阿含
向吾宅里坐,却捉主人欺。(《敦煌变文集》)
尔时,彼人即拔利剑取妇刺杀。(《增壹阿含
李逵拿殷天锡提起来。(《水浒传》)
记》)
梦》)
经》)
经》)
第二节 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处置式的产生——以“把”字句为例
(一)句法环境:“把”字连动结构的发展
(二)语义基础:
庵主云:“把将性命来。”(《祖堂集》)
解士(事)把我离书来,交〔我〕离你眼
去!(《敦煌变文集·舜子变文》)
“把” 由“握持”义引申出“拿”义,
“把”的对象有了泛化的可能,“把”的
对象泛化后,“拿”义也就抽象化了,具
备了“把”语法化的语义基础。
(三)“把”字句的产生
1、广义“把”字句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