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陪护床的整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陪护床的整改措施
1.1细化岗位职责工作流程
重新调整岗位职责。

将终未消毒、晨晚间护理、洗脸洗脚、喂水喂饭、大小便等生活护理调整到康复助理的职责中。

而生活护士主要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如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功能锻炼、出入院接诊等,并协助康复助理给予患者生活及饮食帮助。

技术护士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按照护理程序完成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同时指导并参与下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并监督、检查完成情况。

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每一个护理小组加强相互协作。

在进餐前各级护理人员共同做好各项进餐前的准备工作,全部下到病房,协助患者就餐,了解患者进食情况。

通过明确职责,细化工作流程,保证了患者得到高效、全方位的护理。

1.2规范无陪伴病区各项交接程序
在无陪伴实施过程中,为防止患者在科室交接中出现意外,建立了患者检查前后、患者术后回病房、新生儿转出、ICU患者转出等交接记录表。

细化交接程序,规范交接内容,减少交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改革晨间交接班程序。

除以往护士交接患者病情、护士长检查夜班工作完成情况外,由责任护士负责分配当天的责任组,并简要说明当天危重患者主要护理问题,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的重点
内容。

最后由护士长作补充说明,护理人员和康复助理共同巡视病房,作好床头交接,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

1.3完善护理风险预案
突发事件的应急是无陪伴制度实施后管理的重点,护理部完善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摔伤、坠床、导管意外脱出等22项护理应急预案。

同时还制定了患者特殊检查治疗告知程序,提升了护理人员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1.4制定意外危险因素评估
为保证无陪伴病区住院患者安全,防止意外摔伤等事件的发生,自2006年4月在全院各病区实施意外危险因素评估。

制定了《住院患者意外危险因素评估表》,确定评估人群标准。

根据评估表对符合评估标准的患者进行评分,当评分﹤25分时,该患者为容易发生意外危险的高危人群。

分数越低患者发生意外的危险性越高。

对于高危人群制定特殊护理措施,建立护理记录单,护患沟通卡,床尾贴明显标识,要求护理人员随巡视、随观察、随记录。

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经过12个月的实施,统计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住院患者意外跌伤情况,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跌伤人数由原来的8例减少为3例,住院患者意外摔伤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评估前。

1.5实施人性化服务措施
为体现无陪伴病区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科室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包括对运送中心、手术室、消毒供应中
心、营养护理员、康复助理等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的满意度调查。

并对患者意见及建议进行汇总、分析、整改。

每月将问卷通过护士长手册发到各病区,以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调整晚间护理工作,于晚8点点增加一次危重患者擦浴、泡脚以协助患者入睡。

探视时间,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家属介绍一天的精神状况、治疗护理、饮食排泄等情况,使家属放心。

同时通过制作护理标识、建立饮食及服药提示卡等措施,使患者、护士满意,达到护患双赢及人性化护理的目的,以此促进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