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常见问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阅读常见问题锦囊
第一篇:亲子阅读要知道 (1)
一、阅读能力主要是在3—8岁期间形成 (1)
二、用朗读引导孩子踏上阅读之路 (1)
三、亲子共读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段进行 (1)
四、孩子喜欢图多字少的书籍 (2)
五、要注意孩子反复阅读的内容 (2)
六、不管孩子多小,吸引他参与阅读很重要 (2)
七、不要过早教授认字、发音、拼写 (3)
八、持续为孩子朗读 (3)
第一篇:亲子阅读要知道
一、阅读能力主要是在3—8岁期间形成
1997年至2000年间,由国际著名儿童语言学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凯瑟琳·斯诺领衔的长期跟踪研究证实:小学三年级时在阅读方面很差的学生,一般到高中阶段总体成绩也会很差,许多人甚至可能无法从高中毕业。

最重要的是这个研究还告诉我们,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

家长和老师要切实把握这个发展孩子阅读能力的时机。

二、用朗读引导孩子踏上阅读之路
美国全国教育学院与全国教育协会下属机构阅读委员会在1985年发布了《成为阅读大国》(Becoming a Nation of Readers)的报告,这个报告最重要的结论之一是: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让孩子爱上阅读、才有可能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

三、亲子共读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段进行
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

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

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准备心情了……
——《小王子》
坚持每天亲子共读,而且最好选定相同的一个或者几个时段。

这样会让孩子有一种对阅读的期待,对孩子养成有规律的阅读习惯很有帮助。

因此,家长如果因为出差或者忙碌遗漏了某次阅读,第二天最好要找个机会补上。

四、孩子喜欢图多字少的书籍
孩子喜欢图多字少的书籍是由他们认知规律决定的,他们总是从阅读具体形象的图画过渡到阅读抽象的数字、文字等抽象符号。

而且阅读图画也是从单幅、人物情节简单的图画开始,逐渐向多幅关联度高、人物情节复杂的图画故事过渡。

0-2岁时,可以多选一些指认类图书。

图画要易于让孩子明白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所以为孩子买那些没有情节,图画简单的书,最好一页纸上只有一幅图。

《脸,脸,各种各样的脸》每一页都只呈现了一张不同表情的脸,让孩子认识到不同情绪下人的面部表情的变化。

2-4岁:可以多选一些非故事类的,知识介绍的图书。

如帮助孩子认识动物、颜色等;简单故事情节的书,内容要简单幽默,文字要口语一点,语句重复性强一些,这样方便孩子通过阅读学习一些口语语言。

比如《小白兔玩颜色》开本很大,每一页都是一只小兔在染料缸里玩颜色,从而让孩子认识红黄蓝三原色,以及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

再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只讲了一只鳄鱼去看牙医,鳄鱼和牙医都很害怕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口语化,鳄鱼和牙医的语言也是重复的,孩子看了之后会非常喜欢。

4-6岁:故事情节较复杂,页面关联度比较高,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反思、预期、质疑、假设的策略。

比如通过《母鸡萝丝去散步》,让孩子学会理解两个并行的线索——一个是母鸡安全地回到了家,另一个是狐狸想吃鸡而不能,屡屡受挫。

五、要注意孩子反复阅读的内容
阅读一本书或者听一个故事对孩子来说是新鲜而陌生的,他们需要听很多次才能真正理解故事的内容。

所以家长应该耐心对待孩子反复要求读同一本书,同一个故事的情况,并且回答他的各种问题。

六、不管孩子多小,吸引他参与阅读很重要
不要一刻不停地一直读下去或者每一页每一句话都读到。

让孩子的兴趣和问题引导你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方向。

你可以让他指出书上的物体;让他拿着书以便他看得更清楚;重复一些书中简单的日常用语;变换不同的语调和语速表示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情绪;让孩子自己决定今天读哪本书。

七、不要过早教授认字、发音、拼写
近几年,早期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但是不少人轻易地将“早期阅读”与“早期识字”等同起来,加上商业运作的原因,出现了识字课本和识字读物满天飞的现象。

毫无疑问,这样的“早期阅读”教学将对我们的幼儿发展产生比较严重的不利影响,需要引起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如果把早期阅读重点放在教授认字、发音、拼写上将逐渐使孩子丧失倾听、阅读的兴趣。

2001年,《文汇报》做过一次调查,“我们幼儿园在为幼儿认识了多少字,会算多少算术题而沾沾自喜时,全国30个省市的调查却表明,在小学一年级儿童中已有35%左右不喜欢语文,40%左右不喜欢算术。

”所以,建议家长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亲子间的交流上,而不是教授基础知识上。

其实,通过自己看和听家长的读,孩子慢慢就能把一个字的发音和书上的字联系起来。

八、持续为孩子朗读
有人认为,孩子一旦能自己阅读,家长的朗读就可以停止了。

其实,太早停止给孩子朗读是个大错误,即使他已能自己阅读。

专家提醒,在13岁以前,孩子的听力理解水平远远高于阅读理解水平,相比较自己阅读,他更容易理解一些被大声说出念出的语句和概念。

通过你的朗读,孩子很轻松地就扩大了自己的词汇量。

而且这种一对一的阅读交流方式亦是加强亲子沟通的一种完美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