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上学期第4周 第一章7、8节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课题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课时
1课时
考点、知识点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重力加速度
学习目标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难点:
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照相机曝光时间的估算.
学习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建议
教师活动建议
调整记录
一、复习引入
二、新课进行(一)自由落体运动
观察与思考:物体下落重快轻慢?
通过上面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结论:物体下落快慢跟物体重量无关,通常看到的物体下落有快慢是由于空气阻力引起的。
C.a1<a2D.不能确定
(2)相向运动的相遇问题
练7.见教材P35发展空间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练习册相应章节
第2课时
例1.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一定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25 m/s.警车发动后刚好用12 s的时间追上货车,问:
学生阅读和思考
体会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让学生测量运动球在相邻位置的距离(按图片上的尺子测量),并计算相邻的两个距离的差值
学生自己推导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公式
演示测反应时间
学生分析教材31页表格,归纳总结自由落体加速度的特点
阅读32面发展空间,了解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测量的现实意义
学生练习
科代表总结
提示
教师演示:1.硬币和纸袋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的同时下落
(1)警车启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例2.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同一公路上同向行驶,相距L=200m,速度均为20m/s。甲车突然以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刹车。求两车何时相遇。(典错10s.正确答案为12.5s)
若L=32m呢?(4s-注意相撞时前车并没停下)
小结:1.追及和相遇问题特点:(1)匀加速追匀速: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是两物速度相等;
(2)匀速追匀加速(或匀减速追匀速):恰好追上(或追不上)的条件是此时位置相同且速度相等.若始终追不上,则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小
2.解题思路:(1)过程分析,运动示意图;
(2)物理方法:据临界条件速度相等算出经历时间 ;
(3)分别列出时间 内两物体的位移方程。(要能反映时间关系)
(4)位移间关联方程
(5)求解检验。
作业布置:练习册相应题目
抽学生在黑板上写基本公式和推论
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推导
学生课堂练习
科代表总结
思考在哪个过程追上?怎样处理?
让学生先练此题
学生在老师提示下完成总结和解题思路
提出问题,指导学生
老师点评:
熟悉推论
练3: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______、
____________。
练4:火车紧急刹车后经7s停止,设火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2m,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和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多少?
逆向思维
图像法解题
一题多解(练4)
讲评疑难点处理方式和两种(数学法和物理法)求最远距离的方法
指出学生典型错误的原因
指寻学生应养成画运动过程示意图的习惯。
多种解法的训练
提示
3.重力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重力方向相同。
三、课堂训练:
见教材练习与评价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练习册相应章节
学生活动:1.回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识
2.怎样判断一个变速直线运动是匀变直线运动?
3.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特点
1、观察实验
2、思考物体下落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分析
3.若无空气阻力?
牛顿管中的物体下落
视频
提示理解的疑难点
总结提示伽的实验和科学推示离地高度的意思
抽问
宜宾市一中2018级2018—2019学年物理教研组(第四周)教学设计
设计人:温志勇审核人:吴玺
课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课时
2课时
考点、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解决实际问题.
4.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概括能力.
(分层建议)该节内容比较简单,各层次班级难度上应一致,例题选取个数适当
重、难点
重点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例3.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相距s0为25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如追不上,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例4.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 m/s2的匀减速运动,为了保证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
2.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及公式、图象法的应用
学习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建议
教师活动建议
调整记录
复习引入:
新课教学:
(一)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时刻t末,2t末,3t末…Nt末速度之比为
2.时间t内,2t内,3t内…Nt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sN=12:22:32:…:N2
3.在连续相等的各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练5.某人站在列车的前端,当列车从静止起动后作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第一节车厢通过人所在位置需用5s,则第十节车厢通过人所在位置需用时间为。
练 6.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a1,在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vB= ,则(C)
A.a1>a2B.a1=a2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和静止开始(两者同时具备)。
强调是理想模型:空气阻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时f<<G且下落高度不大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现代频闪照片的处理:1.可以看出小球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相等,由此可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测下落的加速度。
3.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v2=2gs
例题1.P31
例题2.P34估算
反应时间尺
(3)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差异变化慢)。赤道小,两极大。高山小,平地大。通常情况下g取9.8m/s2。
s1:s2:s3:……:sn=1:3:5:…:(2n-1)(n=1、2、3…)
4.通过连续的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练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4t-1.5t2(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B)
A.1.5 sB.8 s
C.16 sD.24 s
练2: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一秒内的位移是2米,那么质点在第10s内的位移为多少?质点通过第三个2米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2.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追及和相遇问题并初步掌握其求解方法。
4.解题思路
(分层建议)第二节内容难度较大,各层次班级例题选取适当。
重、难点
重点:1.公式、图象法的应用。
2.追及和相遇问题。
难点:1.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运动学问题
课题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课时
1课时
考点、知识点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重力加速度
学习目标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难点:
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照相机曝光时间的估算.
学习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建议
教师活动建议
调整记录
一、复习引入
二、新课进行(一)自由落体运动
观察与思考:物体下落重快轻慢?
通过上面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结论:物体下落快慢跟物体重量无关,通常看到的物体下落有快慢是由于空气阻力引起的。
C.a1<a2D.不能确定
(2)相向运动的相遇问题
练7.见教材P35发展空间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练习册相应章节
第2课时
例1.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一定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25 m/s.警车发动后刚好用12 s的时间追上货车,问:
学生阅读和思考
体会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让学生测量运动球在相邻位置的距离(按图片上的尺子测量),并计算相邻的两个距离的差值
学生自己推导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公式
演示测反应时间
学生分析教材31页表格,归纳总结自由落体加速度的特点
阅读32面发展空间,了解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测量的现实意义
学生练习
科代表总结
提示
教师演示:1.硬币和纸袋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的同时下落
(1)警车启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例2.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同一公路上同向行驶,相距L=200m,速度均为20m/s。甲车突然以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刹车。求两车何时相遇。(典错10s.正确答案为12.5s)
若L=32m呢?(4s-注意相撞时前车并没停下)
小结:1.追及和相遇问题特点:(1)匀加速追匀速: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是两物速度相等;
(2)匀速追匀加速(或匀减速追匀速):恰好追上(或追不上)的条件是此时位置相同且速度相等.若始终追不上,则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小
2.解题思路:(1)过程分析,运动示意图;
(2)物理方法:据临界条件速度相等算出经历时间 ;
(3)分别列出时间 内两物体的位移方程。(要能反映时间关系)
(4)位移间关联方程
(5)求解检验。
作业布置:练习册相应题目
抽学生在黑板上写基本公式和推论
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推导
学生课堂练习
科代表总结
思考在哪个过程追上?怎样处理?
让学生先练此题
学生在老师提示下完成总结和解题思路
提出问题,指导学生
老师点评:
熟悉推论
练3: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______、
____________。
练4:火车紧急刹车后经7s停止,设火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2m,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和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多少?
逆向思维
图像法解题
一题多解(练4)
讲评疑难点处理方式和两种(数学法和物理法)求最远距离的方法
指出学生典型错误的原因
指寻学生应养成画运动过程示意图的习惯。
多种解法的训练
提示
3.重力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重力方向相同。
三、课堂训练:
见教材练习与评价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练习册相应章节
学生活动:1.回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识
2.怎样判断一个变速直线运动是匀变直线运动?
3.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特点
1、观察实验
2、思考物体下落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分析
3.若无空气阻力?
牛顿管中的物体下落
视频
提示理解的疑难点
总结提示伽的实验和科学推示离地高度的意思
抽问
宜宾市一中2018级2018—2019学年物理教研组(第四周)教学设计
设计人:温志勇审核人:吴玺
课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课时
2课时
考点、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解决实际问题.
4.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概括能力.
(分层建议)该节内容比较简单,各层次班级难度上应一致,例题选取个数适当
重、难点
重点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例3.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相距s0为25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如追不上,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例4.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 m/s2的匀减速运动,为了保证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
2.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及公式、图象法的应用
学习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建议
教师活动建议
调整记录
复习引入:
新课教学:
(一)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时刻t末,2t末,3t末…Nt末速度之比为
2.时间t内,2t内,3t内…Nt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sN=12:22:32:…:N2
3.在连续相等的各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练5.某人站在列车的前端,当列车从静止起动后作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第一节车厢通过人所在位置需用5s,则第十节车厢通过人所在位置需用时间为。
练 6.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a1,在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vB= ,则(C)
A.a1>a2B.a1=a2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和静止开始(两者同时具备)。
强调是理想模型:空气阻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时f<<G且下落高度不大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现代频闪照片的处理:1.可以看出小球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相等,由此可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测下落的加速度。
3.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v2=2gs
例题1.P31
例题2.P34估算
反应时间尺
(3)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差异变化慢)。赤道小,两极大。高山小,平地大。通常情况下g取9.8m/s2。
s1:s2:s3:……:sn=1:3:5:…:(2n-1)(n=1、2、3…)
4.通过连续的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练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4t-1.5t2(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B)
A.1.5 sB.8 s
C.16 sD.24 s
练2: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一秒内的位移是2米,那么质点在第10s内的位移为多少?质点通过第三个2米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2.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追及和相遇问题并初步掌握其求解方法。
4.解题思路
(分层建议)第二节内容难度较大,各层次班级例题选取适当。
重、难点
重点:1.公式、图象法的应用。
2.追及和相遇问题。
难点:1.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运动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