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科学辅导练习 第二章综合练习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练习卷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自然科学试题

第二章某某班级学号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下列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是( )2、下列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虾B.鱼C.鸡3、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
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其中属于“对光”环节的是()ABCD5、长兴的白果(银杏种子)和德清的枇杷是我市的特产。
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枇杷属于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A.白果与枇杷的甜度B.叶的形状C.种子外壳有无果皮包被D.白果与枇杷的颜6、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以萨罗普羊为原型设计的。
萨罗普羊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属于( )A.两栖类 B.爬行类C.鸟类 D.哺乳类7、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使细胞的像在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左下方 B.右上方 C.正上方 D.正下方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9、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 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D. 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10、下列能表示口腔上皮细胞的是()1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移动装片B.调节粗准焦螺旋C.增大光圈D.调节细准焦螺旋12、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下列动物中()A.青蛙属于爬行类 B.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C.鲫鱼与鲸都属于鱼类 D.金丝猴与鲸都属于哺乳类14、莲藕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15、如图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②③④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16.科学家发现,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大约每20分钟分裂一次, 2小时后,1个细菌会形成多少个细菌()A.8 B.16 C.32 D.6417.下图是变形虫细胞的分裂过程的示意图,请按一次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1→2→3→4 B.2→3→4→1 C.3→1→4→2 D.3→4→1→218、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综合试卷及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综合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19七下·江干期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为什么远去的帆船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呢?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看远处的帆船时,睫状肌处于舒张的状态B. 看远处的帆船时,晶状体曲度变小C. 帆船离晶状体越远,视网膜上成的像越小D. 近处的帆船在视网膜上成放大的像,远处的帆船在视网膜上成缩小的像【答案】 D【解析】A、B:看远处的帆船时,睫状肌舒张使得晶状体曲度变小,让光更发散使得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A、B正确,不符合题意;C:帆船离晶状体越远,物距越大所以像距越小,像越小,C正确,不符合题意;D:近处的帆船还是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帆船在视网膜上成缩小的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18七下·柯桥期中)如图所示,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然后演奏者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敲击不同的碗,音调不一样B. 不同力度敲击相同的碗,音调是一样的C. 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D. 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空气震动发声的【答案】 D【解析】A、碗中装有不同体积的水,敲击时碗和水振动发出声音,碗中装的水越少,振动的频率就越高,音调就越高,反之,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敲击不同的的碗,音调不一样,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用不同力度去敲碗,碗和水的振动幅度不同,但是频率仍然相同,因此音调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响度,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音色与发声体材料和结构有关,因此碗的材质不同,敲击时的音色自然就不同,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碗和水振动发声的,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3.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体距依次为6厘米、18厘米和24厘米,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A. f<6厘米B. 6厘米<f<18厘米C. 9厘米<f<12厘米D. 18厘米<f<24厘米【答案】 C【解析】当物距等于6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分析可得f>6cm;当物距等于18cm时,成放大的实像,所以f<18cm<2f,分析可得9cm<f<18cm;当物距等于24cm时,成缩小的实像,所以24cm>2f,分析可得f<12cm。
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测试卷(含答案)

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测试卷班级______ 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说明了生物能A、运动B、生长C、繁殖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如果有人把蝗虫、蚯蚓和海星分为一类,把袋鼠、啄木鸟和狗分为一类。
你认为它的分类依据是A、有脊椎和无脊椎B、有腿和无腿C、陆生和水生D、会飞不会飞( ) 3、第一个发现细胞并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是A、罗伯特·胡克B、卡尔·林耐C、巴斯德D、施莱登、施旺( ) 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A、两栖类B、鸟类C、爬行类D、哺乳类( ) 5.人体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C.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D.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6、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 7.在非洲的雨林中,生活着一种飞鼠,体表长有皮毛,前肢和身体之间有薄膜相连;会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小飞鼠,靠母乳哺育长大。
根据以上信息,试判断飞鼠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A.鸟类B.爬行类C.两栖类D.哺乳类( ) 8、益虫的作用是A.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或捕食害虫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料C.能分解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D.以上都是( ) 9、下列各类植物类群中,结构最为简单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10、海金沙是一种观叶植物,它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由此推测它属于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 ) 11.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A.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B.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C.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D.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 ) 12.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A.细胞颜色变化B.细胞体积增大C.细胞数目增多D.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 ) 13.草履虫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没有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细胞壁( ) 14.在日常生活中,肉如果贮存不当就会腐败发臭,其主要原因是滋生了大量的A 霉菌B 真菌C 酵母菌D 细菌( )15、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A、大肠杆菌B、木耳C、酵母菌D、青霉( ) 16、将粮食妥善储存的环境条件应是A、低温、潮湿B、低温、干燥C、高温、潮湿D、高温、干燥( ) 17.叶片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组织是A.分生组织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D.保护组织( ) 18.下列各项不是器官的是A.肌腱B.皮肤C.胃D.臀大肌( ) 19、下列是单细胞植物的是A、草履虫B、衣藻C、细菌D、酵母菌( ) 20、做实验时观察的口腔上皮细胞取材于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 21、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功能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 )2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B、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针刺状D、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2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哪项措施最有效A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B 将动物领回家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建立种子库( ) 24、下列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巴斯德消毒法是在低温下进行的,因此经此法消毒的牛奶不能饮用B、发霉的橘子上的“霉”是酵母菌C、变质了的食物只要重新烧过,杀死细菌后,仍然可以食用D、变质猪肉块上的每一团细菌就是一个菌落( )25、下列各项中,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原因的是A、森林面积的减少B、环境污染C、生物进化D、外来物种的引入二、填空题(第26~35题每空1分,第36~38题每空2分,共50分)26、蜗牛爬行时会留下痕迹,主要是由于_____ ______能分泌黏液。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第2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都能生长和繁殖2.下列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并命名的B.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具有细胞核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魏尔啸提出了“细胞学说”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关于水绵、肾蕨、油松、辣椒这四种植物共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都有开花现象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C.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D.都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4.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A.细胞壁的作用B.细胞膜的作用C.细胞质的作用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5.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细胞结构时,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7.如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与合欢更近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十分相似C.合欢和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多D.种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8.下列结构属于器官的是()A.番茄果肉B.一根香蕉C.洋葱表皮D.苹果果皮9.关于构成一株银杏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银杏树B.细胞、器官、组织、银杏树C.细胞、组织、系统、器官、银杏树D.细胞、组织、器官、银杏树10.当你吃甘蔗的时候,首先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许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七下科学第二章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1.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文字词句与科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月亮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辽宁舰上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
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6.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 cm处时,则(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8.游泳池池边有一位运动员甲可通过水面看到路灯的倒影,水下有一运动员乙正在潜水可通过水面看到岸上的路灯,当运动员甲从A地走到B地,运动员乙从C地潜到D地,有关他们所看到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乙看到灯的位置不变 B.乙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C.两人看到的灯的位置都不变 D.两人看到灯的位置都在变化9.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 )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10.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超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超声波、次声波 B.无线电波、可见光 C.无线电波、紫外线 D.可见光、紫外线11.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C.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眼,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12.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13.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事例,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吹响笛子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 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笔,把钟敲响后,将纸从笔尖拖过,在纸上被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4.自然界中黑色的花很少,而红、黄色的花却很多,主要原因是因为( )A.黑色花能吸收自然界的一切色光,包括黑色光,所以容易受到伤害,不易存活B.因红光外侧的红外线热效应较强,红色花将太阳光中的红光反射出去,从而使花免受伤害C.黄花能发出黄色的光,吸引昆虫传粉 D.红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促进自身的光合作用15.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16.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17.如图甲,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中间开有“△”形小孔竖直放置的黑色薄木板AB上,阳光透过小孔在竖直放置与AB平行的光屏MN上形成一个太阳的椭圆形像,现在在小孔处用一块与小孔一样形状和大小的“△”形竖直放置的小平面镜填满,小平面镜镜面向左,把太阳光反射到竖直放置与AB平行的光屏M′N′上,M′N′到AB的距离与MN到AB的距离相等,如图乙所示,则在光屏M′N′上形成光斑的形状为( )A.“△”形 B.“▽”形 C.椭圆形D.都有可能1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cm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第2章综合复习-【满分测试】2024-2025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

第2章综合复习-【满分测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23七上·余姚期末)下列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是()A.捕蝇草B.绿色的螳螂C.野生灵芝D.茶树菇【答案】A【解析】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 捕蝇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正确;B. 绿色的螳螂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错误;C.野生灵芝是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错误;D.茶树菇是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错误;故答案为:A.2.(2023七上·慈溪期末)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答案】C【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与外界进行交换;“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C。
故答案为:C.3.(2023七上·温州期末)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视野如图。
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A.B.C.D.【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从原来的放大40倍到现在放大100倍,所以视野中的图是B. 故答案为:B.4.(2023七上·玉环期末)2022年8月,河南省汝州市相关人员直播围捕”水中怪物”引发3000万网友关注,该生物具锐齿,有后凹椎体,背、臀鳍相对并位于体后部,用鳃呼吸,鳔多分室也具有呼吸功能。
确定为外来物种-鳄雀鱔。
该生物属于()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答案】A【解析】A. 鱼类的特点是体表有鳞和鳍,用鳃呼吸,A正确B. 两栖类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或者水里,用肺和皮肤呼吸,B错误C. 爬行类是用肺呼吸的,C错误D. 哺乳类体表被毛,用肺呼吸,D错误故答案为:A5.(2023七上·婺城期末)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是并列的关系,故A错误;B.纲、门、目、种是并列的关系,故B错误;C.细胞属于组织,组织属于器官,器官属于系统,故C错误;D.动物包含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含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包含金丝猴,故D正确。
七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六)第二章综合

2011学年《科学》七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六)(第二章综合)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特征……………………………………………………………()A.新陈代谢B.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C.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能量D.能运动2.市场上出售的黄瓜属于…………………………………………………………………()A.营养器官B.营养组织C.生殖器官D.保护组织3.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A.苔藓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4.下列生物体的结构中,属于组织层次的是……………………………………………()A.种子B.心脏C.血液D.叶5.以下对动物、动物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鱼的体形呈梭形——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C.鸟类的骨大多中空,无膀胱——减轻体重,便于飞翔D.猎豹善于奔跑,是动物中的赛跑冠军——适于捕食动物6.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7.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A.苔藓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8.下列特征不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是……………………………………………………()A.胎生、哺乳B.体表被毛C.体温恒定D.牙齿分化9.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A.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B.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C.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D.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10.对绿色开花植物来说,在繁殖后代中起重要作用的器官是…………………………()A.叶、茎、根B.花、果实、种子C.根、茎、果实D.根、茎、种子11.某同学把玉米、柳树、杉树分为一类,把水绵、地钱、蕨类分为一类。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测试卷)A.B.)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4.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
平面镜M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 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A B C D)第8 题图、8.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种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O 可能是入射光线C.OC 必定是反射光线10.3D 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C.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 倍的镜头焦距()B. 可以利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D. 夜视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紫外线.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I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abcdB. acdC. abD. cd丁/丙物距(厘米) 10 15 20 30像距(厘米)30 20 15:第12 题图4013..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 )A. 桃花能发出红光B. 桃花能吸收红光C. 桃花能反射红光D. 以上说法都不对)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的距离为d,则d________(填“>”“<”或“=”)d。
—1 S 时,液面________ (选填“上升”或“下降”).22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2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如图所示,在海洋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声波。
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测试卷(含答案)

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测试卷班级______ 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B )1、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说明了生物能A、运动B、生长C、繁殖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如果有人把蝗虫、蚯蚓和海星分为一类,把袋鼠、啄木鸟和狗分为一类。
你认为它的分类依据是A、有脊椎和无脊椎B、有腿和无腿C、陆生和水生D、会飞不会飞( A ) 3、第一个发现细胞并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是A、罗伯特·胡克B、卡尔·林耐C、巴斯德D、施莱登、施旺( ) 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A、两栖类B、鸟类C、爬行类D、哺乳类( A ) 5.人体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C.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D.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6、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 7.在非洲的雨林中,生活着一种飞鼠,体表长有皮毛,前肢和身体之间有薄膜相连;会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小飞鼠,靠母乳哺育长大。
根据以上信息,试判断飞鼠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A.鸟类B.爬行类C.两栖类D.哺乳类( ) 8、益虫的作用是A.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或捕食害虫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料C.能分解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D.以上都是( ) 9、下列各类植物类群中,结构最为简单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10、海金沙是一种观叶植物,它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由此推测它属于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 ) 11.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A.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B.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C.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D.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 D ) 12.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A.细胞颜色变化B.细胞体积增大C.细胞数目增多D.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 ) 13.草履虫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没有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细胞壁( ) 14.在日常生活中,肉如果贮存不当就会腐败发臭,其主要原因是滋生了大量的A 霉菌B 真菌C 酵母菌D 细菌( )15、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A、大肠杆菌B、木耳C、酵母菌D、青霉( ) 16、将粮食妥善储存的环境条件应是A、低温、潮湿B、低温、干燥C、高温、潮湿D、高温、干燥( ) 17.叶片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组织是A.分生组织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D.保护组织( ) 18.下列各项不是器官的是A.肌腱B.皮肤C.胃D.臀大肌( ) 19、下列是单细胞植物的是A、草履虫B、衣藻C、细菌D、酵母菌( ) 20、做实验时观察的口腔上皮细胞取材于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 21、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功能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 )2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B、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针刺状D、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2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哪项措施最有效A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B 将动物领回家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建立种子库( ) 24、下列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巴斯德消毒法是在低温下进行的,因此经此法消毒的牛奶不能饮用B、发霉的橘子上的“霉”是酵母菌C、变质了的食物只要重新烧过,杀死细菌后,仍然可以食用D、变质猪肉块上的每一团细菌就是一个菌落( )25、下列各项中,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原因的是A、森林面积的减少B、环境污染C、生物进化D、外来物种的引入二、填空题(第26~35题每空1分,第36~38题每空2分,共50分)26、蜗牛爬行时会留下痕迹,主要是由于_____ ______能分泌黏液。
科学七年级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生命运动的是()A.风车的转动B.鸭跖草在水里生长C.举过头顶的杠铃D.流星划过天空2.某同学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部分内容如下,其中单位不符合科学规定的是 ( ) A.握力40千克 B.身高170厘米C.质量58千克 D.50米跑步速度8米/秒3.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战斗机里的飞行员4.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力的仪器是()A. B. C. D.5.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6.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7. 下列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8.小车受到大小为80牛、水平向左的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点在A点,在下图所画的力的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小车受到上述拉力的是()A A A AGGA B C D第7题图G G9.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
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科学概念中的()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10.牛顿第一定律是()A.由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结论 B.由理论分析得到结论C.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D.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结论11.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推动同一个大箱子,两种不同的现象说明()A.压力小,摩擦小 B.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减小摩擦C.推力大,摩擦小 D.利用滑动代替滚动可减少摩擦12.如上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什么因素有关?()A.方向 B.作用点 C.大小 D.大小和作用点13.关于g=9.8牛/千克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千克就是9.8牛 B.1牛等于9.8千克C.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D.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牛14.如图所示,一同学在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牛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牛 B.3牛 C.6牛 D.12牛15.如图1所示,重为3N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
七上科学 第二章测试 试题卷+答题卷+答案

七上科学第二章测试试题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蝙蝠属于(▲)A.鸟类B.爬行类C.两栖类D.哺乳类2、我们吃的胡萝卜、甘蔗是植物的(▲)A.生殖器官B.基本器官C.营养器官D.果实3、西红柿营养丰富,果实中的果肉属于下列哪种组织(▲)A. B. C. D.4、下列各种名称中含“鱼”的生物中,属于鱼类的是(▲)A.鲸鱼B.章鱼C.鳄鱼D.鲤鱼5、月季和青蛙在结构层次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是否具备(▲)A.组织B.细胞C.器官D.系统6、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既是它们的结构单位,又是它们的功能单位B.它们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番茄果实的表皮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D.它们的各种组织的形式,都是细胞分化的结果7、下列词语中,属于植物形态结构分类体系的名词是(▲)A.粮食作物B.单子叶植物C.药用植物D.蔬菜类植物8、下列动物中,最低等的是(▲)A.鲫鱼B.蛇C.家鸽D.狗9、下列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A.青蛙、蚯蚓、河蟹B.家鸽、蛇、鲫鱼C.鼠、蝴蝶、蜗牛D.蝗虫、家蚕、水母10、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哺乳动物高等的是(▲)A.体内有膈B.牙齿有分化C.体温恒定D.胎生、哺乳11、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12、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自制的植物标本分成两类,一类是蕨、葫芦藓、海带、地钱,另一类是黑松、苏铁、侧柏、玉兰,他们这样分类的依据是:有没有(▲)A.种子B.根C.茎D.叶13、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B.能够完成呼吸、排泄和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各项生命活动C.都是对人类有害的D.大多数生活在水域环境中14、多吃蔬菜有利于健康,下列我们平常吃的蔬菜中属于果实的是(▲)A.洋葱B.胡萝卜C.马铃薯D.西红柿15、下列有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被子植物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B.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裸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C.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D.马尾松、水杉、侧柏等都是常见的裸子植物16、绿色开花植物组成的结构层次是(▲)A.组织、细胞、器官、个体B.个体、细胞、组织、器官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组织、器官、细胞、个体17、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A.限制草履虫运动B.增加营养C.便于计数D.增加温度18、某校生物实验室中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哪组镜头(▲)A. ④和⑥B. ③和⑤C.①和④D. ②和③19、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C.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0、“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现在国内外最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位点进行鉴定。
初中科学七年级第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科学七年级第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测试题时间 (100分钟)班级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例题:●例1: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则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看到乙车从甲车旁向后退,说明乙车与甲车(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置变化,造成位置变化的原因是乙车运动情况:⑴可能静止;⑵可能向西;⑶可能向东,但车速比甲车慢。
●例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
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条)答:⑴小车前2s内的速度为1m/s;⑵2s、3s、4s、或5s时刻小车距离出发点2m;⑶小车后2s 内的速度为2m/s;⑷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⑸小车在7s内通过的路程是6 m;⑹小车在第2s 末到第5s末处于静止状态;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停止运动3s;⑻小车后2s内的速度大于前2s 内的速度;⑼小车在7s内的平均速度为0.87m/s;⑽小车后2s内的速度是前2s内的速度的2倍(小车前2s内的速度是后2s内的速度的一半)。
●例3:刹车时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倾?答:乘客原来随车向前运动,刹车时车快速停止了,人的脚由于受到摩擦也跟着停止,乘客的上身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乘客会向前倾。
一、选择题:(30×1.5分=45分,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内)★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天体的运行B、鸟类的迁徙C、小树的长高D、火箭的发射★2、如图4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3、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载人舱于2005年10月17日顺利地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载人舱在下落到地面附近的某一高度时,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其匀速运动,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载人舱:()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减小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C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守恒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守恒★4、风力发电是:()A将风变成电 B将风的势能变成电能 C将风的动能变成势能 D将风的动能变成电能★5、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初一科学辅导练习 第二章综合练习题.doc

初一科学辅导练习第二章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 “地球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C. 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D. 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看到雨滴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2. —个人坐在逆水行驶的客轮上,有人说他是静止的,说话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B•流动的水 C.行驶的船D.船上正在走动的船员3. 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间要更容易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有关的一项是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C. 力的作用点D.施力物体4. 大刚和小刚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都是大刚提前10米到达终点。
如果让大刚在起点后10米处,小刚仍在起点起跑, 则比赛的结果是()A. 大刚先到达终点B.小刚先到达终点C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 无法确定5.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A. 9米/秒B. 18米/秒C. 4. 5米/秒D.无法确定6. 用皮带带动的机器,工人师傅在机器的转轴处加些润滑油,而在皮带上打一些皮带蜡,这两种做法()A. 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B、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C.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D.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7. 赛跑时,终点裁判员看见发号员的信号枪冒烟就开始计时,而不能等听到枪声时再计时。
这是因为()A・怕裁判员听不到枪声耽误计时B. 看枪烟计时方便些C、听枪声计时成绩偏低D. 听枪声计时成绩偏高8. 一颗弹珠在水平桌面上滚动,当它刚刚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 、立即停止运动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 做曲线运动9. 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和轮胎制成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 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紧压在钢圈上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加j闰j 骨I》由D. 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10・用两只手拉一个水平放置的弹簧秤, 两只手的拉力都是29. 4牛,则弹簧秤的示数是()A. 0B. 29. 4 牛C. 58. 8 牛D.无法确定11. 当汽车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汽车做直线运动时,乘客不发生倾倒,则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前者有惯性,后者没有惯性B. 前者没有惯性,后者有惯性C・两种情况都没有惯性D.两种情况都有惯性12. 对于公式G = mg,正确的理解是()A. 质量是I千克的物体重9.8牛B. 物重是物体质量的9. 8倍C、物体G 跟g成正比D. 物重G跟m成正比13、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吧「时,突然发现公路右侧上方 &, 有如图所示的两个交通标e 丄志。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钟乳石 B.乳酸菌 C.电脑病毒 D.智能机器人2.生物一定具备的特征是〔〕A.能生长和繁殖 B.有细胞构造 C.能独立生活 D.能运动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单细胞生不能独立地进展生命活动 B.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C.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不具有细胞的全能性D.细胞是生物体〔病毒除外〕的生命活动单位4.细胞是组成我们身体的根本单位.以下细胞中,不参与组成我们身体的是〔〕5.莲藕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6.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发现视野黑暗,看不清物像。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A.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B.有同学阻挡光线C.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小 D.标本未放在通光孔中央7.某同学对以下四种生物的构造特征进展分析比拟,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你认为其中记录不正确的选项是〔〕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草履虫 D.衣藻8.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猫和虎的亲缘关系比虎和狮亲缘关系近B.狼和狗的相似程度最低C.猫和虎同属于猫科D.虎和狗没有任何亲缘关系9.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被称为“鸽子树〞,也是著名的“活化石〞之一.〔〕A.珙桐B.桫椤C.水杉D.银杉10.观察图中阴影局部,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A.都无种子 B.都能进展光合作用C.都有根茎叶 D.种子外都有无果皮包被11.以下各种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①桃树②杨梅③竹子④铁树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消化道的一局部〔〕 A.喉 B.咽 C.胃 D.小肠13.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在人体四种根本组织中,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的是〔〕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14.以下器官同属一个系统的是A.①③ B.③④ C.②⑤ D.①②15.小明国庆去乡下旅游,吃饭时看到许多农家特色菜,以下菜肴中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的是〔〕 A.黄瓜 B.马铃薯 C.16.如图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实验的局部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17.科学家发现,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大约每20分钟分裂一次, 2小时后,1个细菌会形成多少个细菌〔〕A.8 B.16 C.32 D.6418.以下图是变形虫细胞的分裂过程的示意图,请按一次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1→2→3→4 B.2→3→4→1 C.3→1→4→2 D.3→4→1→219.以下不属于水绵(一种藻类植物)具有的特点的是( )A.水绵具有根、茎、叶等器官 B.水绵细胞中具有绿色带形的叶绿体C.水绵细胞呈长筒状 D.水绵能进展光合作用20.要判断某一球形的多细胞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以下哪种方法是可行的〔〕A.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细胞是否有细胞壁B.给它提供适宜的环境,看它是否发生细胞分裂C.刺激它,看它是否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D.仔细观察它是否与外界有气体的交换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21.以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完成个体发育的过程。
秋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习题课件:第二章 综合测试卷(共27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科学辅导练习第二章综合练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B.“地球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C.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
而来,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D.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看到雨滴斜向下落向地面,是
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2.一个人坐在逆水行驶的客轮上,有人说他是静止的,说话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河岸上的树B.流动的水 C.行驶的船D.船上正在走动的船员
3.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间要更容易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有关的一项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4.大刚和小刚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都是大刚提前10米到达终点。
如果让大刚在起点后10米处,小刚仍在起点起跑,则比赛的结果是 ( )
A.大刚先到达终点 B.小刚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无法确定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 ) A.9米/秒B.18米/秒 C.4.5米/秒D.无法确定
6.用皮带带动的机器,工人师傅在机器的转轴处加些润滑油,而在皮带上打一些皮带蜡,这两种做法 ( )
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
C.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
擦
7.赛跑时,终点裁判员看见发号员的信号枪冒烟就开始计时,而不能等听到枪声时再计时。
这是因为 ( ) A.怕裁判员听不到枪声耽误计时B.看枪烟计时方便些
C、听枪声计时成绩偏低D.听枪声计时成绩偏高
8.一颗弹珠在水平桌面上滚动,当它刚刚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做曲线运动
9.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和轮胎制成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紧压在钢圈上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加润滑油
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
张紧些
10.用两只手拉一个水平放置的弹簧秤,
两只手的拉力都是29.4牛,则弹簧秤
的示数是 ( ) A.0 B.29.4牛 C.58.8牛
D.无法确定
11.当汽车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汽
车做直线运动时,乘客不发生倾倒,则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前者有惯性,后者没有惯性
B.前者没有惯性,后者有惯性
C.两种情况都没有惯性
D.两种情况都有惯性
12.对于公式G=mg,正确的理解是
()
A.质量是l千克的物体重9.8牛
B.物重是物体质量的9.8倍
C、物体G跟g成正比
D.物重G跟m成正比
13、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时,突然发现公路右侧上方
有如图所示的两个交通标
志。
这两个标志的意思是 ( ) A.西大桥共有8千米长,行驶速度不得高于40千米/时
B.离西大桥还有8千米,行驶速度必须是40千米/时
C.离西大桥还有8千米,行驶速度不得高于40米/时
D.离西大桥还有8千米,行驶速度不得低于40千米/时
14、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改变的是()
A、钟摆来回摆动
B、汽车匀速转弯
C、月亮绕地球运动
D、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
1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伸手到窗外,竟轻易抓住了一颗敌人射来的高速飞行的子弹,这是因为这颗子弹()
A、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B、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相对于飞机和地球是静止的
D、相对于宇宙是静止的
1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坡上行驶,受到的重力是垂直坡面的
B、向上抛出去的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支持的时候,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17、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汽车奔驰
B、流星划过夜空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植物开花结果
18、如图所示,
使一薄钢条下端
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所示的形变。
如果F1=F3=F4>F2,那么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 A.图甲和图乙 B.图甲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19.气球下面吊着一个物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绳子突然断裂,如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情况有可能发生的是( )
A.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立即落下B.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与气球一起继续上升
C、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上升一段再落下 D.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随风飘向高的地方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座房屋建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梁是绝对不动的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
宙中是绝对不动的
D.宇宙就是由运动的物体组成的,绝对
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1.要是没有摩擦,下列情况中会发生
的是()
A.手握瓶子,瓶子要掉下来
B、人走路变得非常轻松
C.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没有压力
D.所有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2.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中继
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A.子弹受到火药燃烧产生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弹力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二、填空题
1.火箭起飞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就腾
空而起,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 __
2.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3.用一条带箭头有标度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__________,它的作法是: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__,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___,在线段的___________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4.两个人分别站在赤道和北极的地面上,他们所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的。
(填“平行或不平行”) 5.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__________(“填车头或车尾”)
方向倾倒,这是由于___________有__________造成的。
6.吊车用钢索吊着一个质量为1吨的货物,当货物匀速上升时,钢索的拉力F =___________牛。
当货物匀速下降时,钢索的拉力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
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
8.乱丢果皮既不卫生,又容易造成危险。
人行走时若踩在西瓜皮上很容易滑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目前我国火车的最高速度为140千米/时,上海地铁列车的最高速度为25米/秒,两者相比,前者速度较___________。
(填“大”或“小”) 10.铅笔刨刨铅笔时,铅笔与转孔内壁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推着自行车前进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刹车时若车轮仍在转动,刹车橡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摩擦。
11. 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 其身体___________惯性( 填“没有或仍具有”)
三、作图题:
1、画出下列力的图示。
(1)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为25牛(图甲)
(2)用60牛的力沿与水平方向成300斜向上推小车(图乙)
(3)用100牛的拉力沿与斜面平行拉小车(图丙)
2、如图,竖直悬挂的电灯受到
哪几个力的作用?每个力的施
力物体是什么?画出电灯受力
的示意图。
四、实验与分析计算题:
1、某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公路旁的里程碑,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1)这辆汽车的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7时35分到8时45分的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3)在表格中记录的哪一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最大? 其值是多少?
2、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小林和小明在没
有任何灯光的笔直公路上做实验。
小林在离小明近千米处把手上的信号灯高高举起,要小明判断,他是站着不动还是正在行走,是迎着小明而来还是远离小明而去。
小明虽然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却总是搞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3、质量为0.5吨的木板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时,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1/10,问运输工人拉板车所用的拉力是多大?(g = 10牛/千克)
4、在建设中经常要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
烧的速度为0.8厘米/秒(视做匀速直线运动),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5米/秒的平均速度跑开(也视为匀速直线运动),问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米远的安全地区?
(用两种方法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