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9分)
1. (2分) (2019九上·无为期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物质的溶解通常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 在水分子作用下,氯化钠能发生电离
C . 水在通电作用下发生了电离
D . 氯化钠溶液是由离子和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2. (2分)(2016·安徽模拟) 下列生产、生活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
B . 大理石雕刻成名人雕像
C .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
D . 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3. (2分)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A . 二氧化碳
B . 氯化钠
C . 碳
D . 金
4. (2分)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A . 酒精
B . 水
C . 汽油
D . 植物油
5. (2分)(2019·龙岩模拟) 某兴趣小组在开展某地水质检验活动时,需要检测该区域某井水(实际为溶液)的酸碱度.检测时,可选用()
A . 蓝色石蕊试纸
B . 红色石蕊试纸
C . pH试纸
D . 无色酚酞试液
6. (2分)下列有关日常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沼气主要成分是H2
B . 焚烧法消除塑料用品造成的白色污染
C . 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
D . 棉花、涤纶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7. (2分) 2012年6月,第117号化学元素被成功验证。
下列关于该元素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 . 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 . 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 是一个实心球体
8. (2分) (2017九下·无锡月考)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 . 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
D . 将铜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9. (3分) (2017九下·潮安期中) 大多数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
5.5,为使其更适宜植物生长,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A . 氢氧化钠
B . 熟石灰
C . 食盐
D . 盐酸
10. (3分) (2016·邻水模拟) 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D .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11. (3分)食醋是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C2H4O2)。
下列关于醋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属于有机物
B . 醋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 .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 . 醋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1
12. (3分)(2018·徐州模拟)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制品和化纤制品
B . 利用厨房中的食盐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 . 可利用硝酸铵制作简易冰袋
D .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13. (2分)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右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乙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 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C . 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 . 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 (3分)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适量NaOH的固体或溶液就能除去的是()
A . SO2(H2O)
B . K2SO4溶液(H2SO4)
C . NaCl溶液(MgCl2)
D . CO2(HCl)
15. (3分)(2016·光明模拟)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
C 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 Cu (OH)2固体CuCl2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16. (3分)(2018·宝安模拟)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 .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总和不变
C . 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共4题;共28分)
17. (6分)(2017·内江) 从干冰、铝、烧碱、硫酸、纯碱、生石灰等物质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属于碱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可用作制冷剂的氧化物是________.
18. (8.0分) (2018九下·靖远期中) 星期日,小明和家人去野炊,爸爸、妈妈携带了铁锅、鸡蛋、面条、西红柿、食盐、牛肉、食用油、矿泉水等物品.
(1)上述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
(2)小明携带了轻便耐摔的塑料水杯,塑料属于________(填序号).
①合成材料②金属材料③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3)为了除去车里的异味,爸爸放置了活性炭包,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4)小明取山泉水煮面条,山泉水可能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野炊结束后,爸爸用沙土将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19. (8分)(2014·内江) 如图是固体物质M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已知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t,10)、B(t,15)、C(t,5).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A点表示的化学意义是________.
(2)t℃下,欲使C点对应溶液转变成为A点对应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20. (6分) (2018九上·桥东期末) 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检验硬水、软水常用________;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
(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为了防止甲状腺肿大,人体必须摄入适量的________元素。
(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当空气中的煤气遇到明火就可能会发生爆炸,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用。
A . 无色酚酞试液
B . pH试纸
C . 紫色石蕊试液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共2题;共22分)
21. (10.0分) (2018九上·孝感月考) 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
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樱桃红,遇二氧化碳变为暗红色,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钙相似,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樱桃红。
(2)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________。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4)小亮认为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你认为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________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5)【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瘀、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 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B . 不能除去口中异味
C . 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22. (12分)(2018·东营) 实验技能训练中,小亮同学向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
小亮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实验:他分别取50g废液,并向其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图像如下:
实验组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5010080
产生沉淀的质量/g0.98 2.94 2.94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1。
(2)废液中的溶质有1(填化学式) ,并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2。
(写出计算过程)
(3)若三组数据中,只有一组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则上图中a的数值为1。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共1题;共10分)
23. (10.0分) (2016九上·榆林月考)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3g至完全反应,共生成4.8g 氧气.求:
①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多少.
②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答案:略
16-1、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共4题;共28分) 17-1、
17-2、
18-1、
18-2、
18-3、
18-5、
19-1、
19-2、
20-1、
20-2、
20-3、
20-4、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共2题;共22分)
21-1、
21-2、
21-3、
21-4、
21-5、
22-1、
22-2、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共1题;共10分)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