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CH综合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疱疹病毒
▪ 单纯疱疹病毒有Ⅰ、Ⅱ型两种血清型 ▪ Ⅰ型常为口腔黏膜、上身皮肤或器官疱疹、淋巴
结肿大,占10% ~ 30% ▪ Ⅱ型称生殖器型,占70% ~ 90% ,直接由性接触传
播占绝大多数,孕妇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率为 7% ~8% ,其传播途径主要经产道感染,而经胎盘 感染导致先天异常的情况极其少见。母婴传播在 孕20周以前< 1% , 而主要发生于分娩期生殖道有 原发HSV 感染及病灶者,其传播率为30% ~50% ▪ 孕早、中期感染对胎儿的损害大于妊娠晚期。对 孕早期最主要的影响是致胎儿流产、先天畸形、 低体重儿、早产等。
核酸杂交技术及PCR
治疗
弓形虫
▪ 胎儿弓形虫病的严重程度可通过孕期对母亲的抗弓形虫治 疗得到改善。一旦孕妇弓形体病被确诊, 应及时治疗,目前 首选药物是乙酰螺旋霉素,我们的用法是每日4次,每次1g, 连服2 周,间隔2 周后可重复使用。该药在早孕期使用认为 对胎儿是安全的,胎儿对这项治疗有很好的耐受性。
▪ 对部分中、晚期孕妇或不愿终止妊娠者应予以积 极治疗,并行超声、羊膜腔穿刺或脐带穿刺等产前 诊断措施来诊断胎儿有无TORCH感染,并根据孕 妇具体情况提出治疗建议,阳性者应该终止妊娠。
预防
▪ 积极进行卫生宣教 ▪ 对育龄妇女进行预防接种 ▪ 早期确诊,降低TORCH感染畸形儿出生率
➢ 孕妇曾患单核细胞增多症,曾行器官移植或多次输血 史(巨细胞病毒)
➢ 孕期出现生殖器、肛门及腰部以下皮肤疱疹(单纯疱 疹)
➢ 新生儿出生后3周出现皮疹、鼻炎、肝脾肿大等(梅毒)
诊断
▪ 实验室检查
➢T
病原学检查:直接镜检、动物接种及组织培养等找 到弓形虫
血清学检查:染色实验、间接血凝实验、间接荧光 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IgM
单纯疱疹病毒
对胚胎的影响
▪ 胎儿感染: 经胎盘传播机会较少,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阴道分娩时垂直传播是最为常见的途径, 原发感染的传播率为40%,再发感染的传 播率为1-2% 感染后新生儿的死亡率为50% 无症状者也可以传播病毒
梅毒
பைடு நூலகம்
对胚胎的影响
▪ 妊娠期梅毒螺旋体宫内感染,患一、二期 梅毒孕妇的传染性最强,梅毒螺旋体在胚 胎或胎儿体内大量繁殖导致流产、死胎、 死产。
▪ 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孕妇几乎100%感 染胎儿,早期潜伏期梅毒胎儿被感染率达 80%。
诊断
▪ 病史及体征
➢ 曾有TORCH感染史,反复流产死胎、死产史及无法解 释的新生儿畸形
➢ 有接触史,孕期有接触猫、未熟肉、蛋和不干净蔬菜、 水果史
➢ 孕期有淋巴结肿大(弓形虫);出现耳后或枕部淋巴 结肿大(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 人巨细胞病毒(HCMV )属疱疹病毒属,是目 前公认的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毒。
▪ 人类对巨细胞病毒有广泛的易感性,多数人 一生中都感染过CMV ,多为潜伏感染,可 因妊娠而被激活
▪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及无症状隐性感染者或 携带者
▪ 其传播方式为接触感染与性传播。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治疗
梅毒
▪ 晚期梅毒
➢ 首选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d,Qd, 肌内注射,连用20日,2周后重复一疗程
➢ 苄星青霉素240万U/d,Qw,肌内注射,连用3次 妊娠初三个月及妊娠末三个月各用1疗程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预防
▪ 对于TORCH感染重点在于预防
▪ 孕前TORCH 筛查:可了解待孕妇女免疫情况,以 及时发现急性感染者。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妇女, 如有宠物接触史、TORCH 感染史、不良生育史 (畸形胎儿,流产,新生儿窒息,死产,早产等) 、不孕 症的妇女,应在孕前做IgM、IgG检查,发现IgM 阳 性,孕前先进行抗感染治疗。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弓形虫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 弓形虫病的病原体是刚地弓形虫。
▪ 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如猫、犬、羊、鸡均可 成为传染源,其中猫、犬等动物唾液中弓形 虫可通过人的伤口进入体内,食用未煮熟的 肉类或污制品、饮用污染的水或吸入病畜 排泄物飞沫而被感染。
▪ 滋养体对温度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包囊的 抵抗力较强
梅毒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 梅毒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
▪ 在人体可以长期生存,在体外则很脆弱,不易存 活
▪ 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亦可通过接吻、输血器械 传染
▪ 梅毒的母婴传播率取决于孕妇感染的孕周,平均为 50%。早孕期母婴传播率虽低(16% ) ,但对胎儿 损害较严重, 而中晚孕期传播率虽高(46%以上) , 但对胎儿损害相对较轻。
弓形虫
▪ 围生儿弓形虫感染可表现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为出生时正常,少数出生后数周、数月、 数年甚至数十年病灶活化开始出现感染症状,如慢 性淋巴结炎、视网膜脉络膜炎、多发性神经炎、 听力障碍、智力发育不全。
▪ 显性感染表现全身型和中枢神经症状型两型,全身 型为发热、淋巴结炎、呕吐、腹泻和肝脾肿大等 全身感染症状,严重者遗留有视网膜脉络膜炎、脑 内钙化和脑积水、神经发育迟缓等后遗症。中枢 神经系统症状型表现为脑炎和脑膜炎等感染症状, 典型的先天性弓形虫病有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 钙化和脑积水三大临床表现。
风疹
对胚胎的影响
▪ 胎儿感染:
有发生先天风疹综合征的危险
先天风疹综合征的发生率:孕4周内50%; 5-8周22%;9-12周10%;20周6%
孕中期发生严重畸形的危险逐渐下降
先天风疹综合征:白内障、耳聋、心血管 畸形
巨细胞病毒
对胚胎的影响
▪ 孕期初次感染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神经系 统、心血管系统、肝、脾等脏器,引起流 产、死胎等
诊断
➢C
分离巨细胞病毒 细胞学检查:查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IgG、IgM抗体或间
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采用PCR和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病毒
➢H
病毒培养:从破损皮肤处取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 分型是诊断单纯疱疹病毒的金标准
病毒抗原检测:从破损皮肤处取标本,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 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是 临床常用的快速诊断方法
治疗
生殖器疱疹
▪ 局部治疗可用5%阿昔洛韦软膏涂于患处。 ▪ 全身常用阿昔洛韦每次200mg,每日5次口服,
7~10日为一疗程 ▪ 复发性疱疹可200mg,每日3次口服,5~7日为一
疗程 ▪ 严重感染可用阿昔洛韦5~10mg/kg,静脉滴注,
Q8h,5~7天为一疗程 ▪ 孕妇疱疹病毒感染时,应给予阿昔洛韦或其同类药
物抗病毒外用。在孕中、晚期应用这类药物是安 全的, 所以不必因为胎儿因素延迟或不敢用药, 但 在孕早期使用的安全性还有待研究
治疗
梅毒
▪ 早期梅毒:
➢ 首选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d,Qd, 肌内注射,10天一疗程
➢ 苄星青霉素240万U/d,Qw,肌内注射,连用3次 妊娠初三个月及妊娠末三个月各用1疗程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 孕期筛查:孕妇主诉有“感冒”,如低热,乏力、 头痛、咽痛、肌肉关节酸痛症状,有皮疹、水庖、 皮肤溃疡,有宠物接触史等,需进行TORCH - IgM、 IgG 检查及病原体DNA/ RNA 检查。
预防
▪ 孕前应避免接触猫、狗和食用未熟食品,注意个人 卫生,避免和减少与易感因素的接触
▪ 对新近感染TORCH病原体的早孕期及中孕早期 孕妇,因胎儿感染几率大,最好劝其终止妊娠。
▪ 育龄妇女75-85%已经感染,产生终生免疫
巨细胞病毒
对孕妇的影响
▪ 病程温和,通常无症状,妊娠期多为隐性感染, 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少数出现低热、无力、头痛、 肌肉关节酸痛、白带增多、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 原发感染后数月或数年仍会有病毒排出,可长时 间成带病毒状态,可经唾液、尿液、乳汁、宫颈 分泌物排出巨细胞病毒,
定义
▪ TORCH是一类专指可以导致孕期感染并具有致 畸作用的特殊病原体
➢ T指弓形虫( toxop lasma, TOX) ➢ R 指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 RV ) , ➢ C 指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 , ➢ H是指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virus, HSV) , ➢ O指其他微生物( others) ,主要指梅毒螺旋体
▪ 当孕妇感染这些病原体可经过胎盘引起母婴垂直 传播,从而导致宫内胎儿流产、死胎、早产、先天 畸形等,甚至可影响到出生后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危害
▪ 自然流产的病因为四大因素:遗传基因缺陷,母体 因素(感染、生殖器官异常、内分泌异常、不良习 惯、创伤刺激) ,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
▪ 自然流产妇女TORCH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弓 形体感染率最高,巨细胞感染率最低。优生四项 IgM阳性说明机体目前处于近期或急性感染期,这 些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作用感染胚胎或胎儿,造 成流产。自然流产的妇女再次妊娠前应常规行 TORCH病毒检测,发现感染及时治疗或增强体制 待其康复,使TORCH病毒检测阴性后再怀孕。
风疹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 风疹病毒呈不规则球形,在体外生活力较 弱,不耐热,耐寒和干燥
▪ 易被紫外线、脂溶剂灭活
▪ 传染源仅为风疹患者,可通过呼吸道飞沫 传播
风疹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 风疹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一般6 ~9 年流 行1次, 人类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得过风疹 后将终身免疫。
▪ 风疹病毒孕妇感染后能直接通过胎盘屏障, 传播给胎儿的感染率随孕期的进展而降低。 在孕8周内感染,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病 率为85% , 9~12周为52% ,而20周以后就 很罕见。因此妊娠期确定风疹感染时间很 重要
▪ 孕妇患弓形虫病对胚胎或胎儿的影响程度 与孕妇感染弓形虫的时期密切相关
▪ 妊娠早、中期感染可引起流产和胎儿多发 性畸形,如脑积水、小眼、无眼症、先天性 白内障、唇腭裂等,以及先天性心脏病、肛 门闭锁和肢体畸形。晚期感染可导致早产、 围生儿死亡、先天性急性弓形虫病患儿或 分娩先天性急性弓形虫病处于静止期的新 生儿。
▪ 患者在感染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多饮水、 出现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对症给予解 热阵痛、镇咳祛痰等治疗
治疗
巨细胞病毒
▪ CMV的治疗:目前临床使用广泛的抗病毒药 物更昔洛韦,因为有毒副反应,不适合孕妇使 用。
▪ 常用药物为丙氧鸟苷,用法: 5~15mg/kg·d,分2~3天静脉滴注,10~14 天为一疗程。阿糖腺苷8~10mg/kg·d静脉 滴注
➢O
检测梅毒螺旋体:暗视野下镜检螺旋体 血清学检查:非特异的抗心脂质抗体和抗梅毒螺旋
体特异抗体
诊断
➢R
分离风疹病毒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风疹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
试验、放射免疫法及检测血清风疹特异IgG、IgM抗 体 快速检测风疹病毒抗原:检测孕妇咽拭子涂片中脱 落细胞内的风疹病毒抗原 确定胎儿风疹感染,可通过绒毛活检、抽取羊水、 脐带血、胎儿血,通过病毒分离或检测血清风疹特 异IgG、IgM抗体
▪ 病毒再活动及再感染较常见
▪ 50%妇女易感,2%孕期感染,隐性感染比较普 遍
单纯疱疹病毒
对孕妇的影响
▪ 感染后外阴出现多发性、左右对称的表浅 溃疡,周围表皮形成疱疹,初次感染的急 性型病情重
梅毒
对孕妇的影响
▪ 早期主要是皮肤黏膜受损,晚期可侵犯骨 骼、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
弓形虫
对胚胎的影响
宫内感染途径
▪ 经胎盘感染 ▪ 上行感染宫腔 ▪ 病原体上行
对母婴的影响
弓形虫
对孕妇的影响
▪ 孕妇感染后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约90% 发生淋巴结炎
▪ 若虫体侵犯多个脏器,可患全身弓形虫病, 出现相应症状
风疹
对孕妇的影响
▪ 潜伏期2-3周,感染后症状比较轻
▪ 孕妇感染后可出现低热、咳嗽、咽痛等上 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即面颊部及全身相继 出现浅红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 大,数日后消退,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
▪ 乙胺嘧啶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由于认为该药可能有 潜在的致畸性,并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在孕早期不宜服用。 被诊断为先天性弓形体感染的新生儿可应用乙胺嘧啶、磺 胺嘧啶(和亚叶酸)治疗,两者合用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而在乙胺嘧啶用药期间应定期观察血象,补充叶酸5mg,每 日3次。
治疗
风疹病毒
▪ 对于风疹病毒感染的治疗,目前无特效治疗, 在妊娠早期,孕妇首次感染病毒者,应告知孕 妇有畸胎风险,使其在知情基础上决定继续 妊娠观察或终止妊娠。
▪ 单纯疱疹病毒有Ⅰ、Ⅱ型两种血清型 ▪ Ⅰ型常为口腔黏膜、上身皮肤或器官疱疹、淋巴
结肿大,占10% ~ 30% ▪ Ⅱ型称生殖器型,占70% ~ 90% ,直接由性接触传
播占绝大多数,孕妇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率为 7% ~8% ,其传播途径主要经产道感染,而经胎盘 感染导致先天异常的情况极其少见。母婴传播在 孕20周以前< 1% , 而主要发生于分娩期生殖道有 原发HSV 感染及病灶者,其传播率为30% ~50% ▪ 孕早、中期感染对胎儿的损害大于妊娠晚期。对 孕早期最主要的影响是致胎儿流产、先天畸形、 低体重儿、早产等。
核酸杂交技术及PCR
治疗
弓形虫
▪ 胎儿弓形虫病的严重程度可通过孕期对母亲的抗弓形虫治 疗得到改善。一旦孕妇弓形体病被确诊, 应及时治疗,目前 首选药物是乙酰螺旋霉素,我们的用法是每日4次,每次1g, 连服2 周,间隔2 周后可重复使用。该药在早孕期使用认为 对胎儿是安全的,胎儿对这项治疗有很好的耐受性。
▪ 对部分中、晚期孕妇或不愿终止妊娠者应予以积 极治疗,并行超声、羊膜腔穿刺或脐带穿刺等产前 诊断措施来诊断胎儿有无TORCH感染,并根据孕 妇具体情况提出治疗建议,阳性者应该终止妊娠。
预防
▪ 积极进行卫生宣教 ▪ 对育龄妇女进行预防接种 ▪ 早期确诊,降低TORCH感染畸形儿出生率
➢ 孕妇曾患单核细胞增多症,曾行器官移植或多次输血 史(巨细胞病毒)
➢ 孕期出现生殖器、肛门及腰部以下皮肤疱疹(单纯疱 疹)
➢ 新生儿出生后3周出现皮疹、鼻炎、肝脾肿大等(梅毒)
诊断
▪ 实验室检查
➢T
病原学检查:直接镜检、动物接种及组织培养等找 到弓形虫
血清学检查:染色实验、间接血凝实验、间接荧光 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IgM
单纯疱疹病毒
对胚胎的影响
▪ 胎儿感染: 经胎盘传播机会较少,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阴道分娩时垂直传播是最为常见的途径, 原发感染的传播率为40%,再发感染的传 播率为1-2% 感染后新生儿的死亡率为50% 无症状者也可以传播病毒
梅毒
பைடு நூலகம்
对胚胎的影响
▪ 妊娠期梅毒螺旋体宫内感染,患一、二期 梅毒孕妇的传染性最强,梅毒螺旋体在胚 胎或胎儿体内大量繁殖导致流产、死胎、 死产。
▪ 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孕妇几乎100%感 染胎儿,早期潜伏期梅毒胎儿被感染率达 80%。
诊断
▪ 病史及体征
➢ 曾有TORCH感染史,反复流产死胎、死产史及无法解 释的新生儿畸形
➢ 有接触史,孕期有接触猫、未熟肉、蛋和不干净蔬菜、 水果史
➢ 孕期有淋巴结肿大(弓形虫);出现耳后或枕部淋巴 结肿大(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 人巨细胞病毒(HCMV )属疱疹病毒属,是目 前公认的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毒。
▪ 人类对巨细胞病毒有广泛的易感性,多数人 一生中都感染过CMV ,多为潜伏感染,可 因妊娠而被激活
▪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及无症状隐性感染者或 携带者
▪ 其传播方式为接触感染与性传播。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治疗
梅毒
▪ 晚期梅毒
➢ 首选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d,Qd, 肌内注射,连用20日,2周后重复一疗程
➢ 苄星青霉素240万U/d,Qw,肌内注射,连用3次 妊娠初三个月及妊娠末三个月各用1疗程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预防
▪ 对于TORCH感染重点在于预防
▪ 孕前TORCH 筛查:可了解待孕妇女免疫情况,以 及时发现急性感染者。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妇女, 如有宠物接触史、TORCH 感染史、不良生育史 (畸形胎儿,流产,新生儿窒息,死产,早产等) 、不孕 症的妇女,应在孕前做IgM、IgG检查,发现IgM 阳 性,孕前先进行抗感染治疗。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弓形虫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 弓形虫病的病原体是刚地弓形虫。
▪ 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如猫、犬、羊、鸡均可 成为传染源,其中猫、犬等动物唾液中弓形 虫可通过人的伤口进入体内,食用未煮熟的 肉类或污制品、饮用污染的水或吸入病畜 排泄物飞沫而被感染。
▪ 滋养体对温度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包囊的 抵抗力较强
梅毒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 梅毒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
▪ 在人体可以长期生存,在体外则很脆弱,不易存 活
▪ 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亦可通过接吻、输血器械 传染
▪ 梅毒的母婴传播率取决于孕妇感染的孕周,平均为 50%。早孕期母婴传播率虽低(16% ) ,但对胎儿 损害较严重, 而中晚孕期传播率虽高(46%以上) , 但对胎儿损害相对较轻。
弓形虫
▪ 围生儿弓形虫感染可表现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为出生时正常,少数出生后数周、数月、 数年甚至数十年病灶活化开始出现感染症状,如慢 性淋巴结炎、视网膜脉络膜炎、多发性神经炎、 听力障碍、智力发育不全。
▪ 显性感染表现全身型和中枢神经症状型两型,全身 型为发热、淋巴结炎、呕吐、腹泻和肝脾肿大等 全身感染症状,严重者遗留有视网膜脉络膜炎、脑 内钙化和脑积水、神经发育迟缓等后遗症。中枢 神经系统症状型表现为脑炎和脑膜炎等感染症状, 典型的先天性弓形虫病有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 钙化和脑积水三大临床表现。
风疹
对胚胎的影响
▪ 胎儿感染:
有发生先天风疹综合征的危险
先天风疹综合征的发生率:孕4周内50%; 5-8周22%;9-12周10%;20周6%
孕中期发生严重畸形的危险逐渐下降
先天风疹综合征:白内障、耳聋、心血管 畸形
巨细胞病毒
对胚胎的影响
▪ 孕期初次感染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神经系 统、心血管系统、肝、脾等脏器,引起流 产、死胎等
诊断
➢C
分离巨细胞病毒 细胞学检查:查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IgG、IgM抗体或间
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采用PCR和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病毒
➢H
病毒培养:从破损皮肤处取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 分型是诊断单纯疱疹病毒的金标准
病毒抗原检测:从破损皮肤处取标本,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 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是 临床常用的快速诊断方法
治疗
生殖器疱疹
▪ 局部治疗可用5%阿昔洛韦软膏涂于患处。 ▪ 全身常用阿昔洛韦每次200mg,每日5次口服,
7~10日为一疗程 ▪ 复发性疱疹可200mg,每日3次口服,5~7日为一
疗程 ▪ 严重感染可用阿昔洛韦5~10mg/kg,静脉滴注,
Q8h,5~7天为一疗程 ▪ 孕妇疱疹病毒感染时,应给予阿昔洛韦或其同类药
物抗病毒外用。在孕中、晚期应用这类药物是安 全的, 所以不必因为胎儿因素延迟或不敢用药, 但 在孕早期使用的安全性还有待研究
治疗
梅毒
▪ 早期梅毒:
➢ 首选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d,Qd, 肌内注射,10天一疗程
➢ 苄星青霉素240万U/d,Qw,肌内注射,连用3次 妊娠初三个月及妊娠末三个月各用1疗程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 孕期筛查:孕妇主诉有“感冒”,如低热,乏力、 头痛、咽痛、肌肉关节酸痛症状,有皮疹、水庖、 皮肤溃疡,有宠物接触史等,需进行TORCH - IgM、 IgG 检查及病原体DNA/ RNA 检查。
预防
▪ 孕前应避免接触猫、狗和食用未熟食品,注意个人 卫生,避免和减少与易感因素的接触
▪ 对新近感染TORCH病原体的早孕期及中孕早期 孕妇,因胎儿感染几率大,最好劝其终止妊娠。
▪ 育龄妇女75-85%已经感染,产生终生免疫
巨细胞病毒
对孕妇的影响
▪ 病程温和,通常无症状,妊娠期多为隐性感染, 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少数出现低热、无力、头痛、 肌肉关节酸痛、白带增多、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 原发感染后数月或数年仍会有病毒排出,可长时 间成带病毒状态,可经唾液、尿液、乳汁、宫颈 分泌物排出巨细胞病毒,
定义
▪ TORCH是一类专指可以导致孕期感染并具有致 畸作用的特殊病原体
➢ T指弓形虫( toxop lasma, TOX) ➢ R 指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 RV ) , ➢ C 指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 , ➢ H是指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virus, HSV) , ➢ O指其他微生物( others) ,主要指梅毒螺旋体
▪ 当孕妇感染这些病原体可经过胎盘引起母婴垂直 传播,从而导致宫内胎儿流产、死胎、早产、先天 畸形等,甚至可影响到出生后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危害
▪ 自然流产的病因为四大因素:遗传基因缺陷,母体 因素(感染、生殖器官异常、内分泌异常、不良习 惯、创伤刺激) ,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
▪ 自然流产妇女TORCH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弓 形体感染率最高,巨细胞感染率最低。优生四项 IgM阳性说明机体目前处于近期或急性感染期,这 些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作用感染胚胎或胎儿,造 成流产。自然流产的妇女再次妊娠前应常规行 TORCH病毒检测,发现感染及时治疗或增强体制 待其康复,使TORCH病毒检测阴性后再怀孕。
风疹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 风疹病毒呈不规则球形,在体外生活力较 弱,不耐热,耐寒和干燥
▪ 易被紫外线、脂溶剂灭活
▪ 传染源仅为风疹患者,可通过呼吸道飞沫 传播
风疹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点
▪ 风疹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一般6 ~9 年流 行1次, 人类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得过风疹 后将终身免疫。
▪ 风疹病毒孕妇感染后能直接通过胎盘屏障, 传播给胎儿的感染率随孕期的进展而降低。 在孕8周内感染,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病 率为85% , 9~12周为52% ,而20周以后就 很罕见。因此妊娠期确定风疹感染时间很 重要
▪ 孕妇患弓形虫病对胚胎或胎儿的影响程度 与孕妇感染弓形虫的时期密切相关
▪ 妊娠早、中期感染可引起流产和胎儿多发 性畸形,如脑积水、小眼、无眼症、先天性 白内障、唇腭裂等,以及先天性心脏病、肛 门闭锁和肢体畸形。晚期感染可导致早产、 围生儿死亡、先天性急性弓形虫病患儿或 分娩先天性急性弓形虫病处于静止期的新 生儿。
▪ 患者在感染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多饮水、 出现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对症给予解 热阵痛、镇咳祛痰等治疗
治疗
巨细胞病毒
▪ CMV的治疗:目前临床使用广泛的抗病毒药 物更昔洛韦,因为有毒副反应,不适合孕妇使 用。
▪ 常用药物为丙氧鸟苷,用法: 5~15mg/kg·d,分2~3天静脉滴注,10~14 天为一疗程。阿糖腺苷8~10mg/kg·d静脉 滴注
➢O
检测梅毒螺旋体:暗视野下镜检螺旋体 血清学检查:非特异的抗心脂质抗体和抗梅毒螺旋
体特异抗体
诊断
➢R
分离风疹病毒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风疹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
试验、放射免疫法及检测血清风疹特异IgG、IgM抗 体 快速检测风疹病毒抗原:检测孕妇咽拭子涂片中脱 落细胞内的风疹病毒抗原 确定胎儿风疹感染,可通过绒毛活检、抽取羊水、 脐带血、胎儿血,通过病毒分离或检测血清风疹特 异IgG、IgM抗体
▪ 病毒再活动及再感染较常见
▪ 50%妇女易感,2%孕期感染,隐性感染比较普 遍
单纯疱疹病毒
对孕妇的影响
▪ 感染后外阴出现多发性、左右对称的表浅 溃疡,周围表皮形成疱疹,初次感染的急 性型病情重
梅毒
对孕妇的影响
▪ 早期主要是皮肤黏膜受损,晚期可侵犯骨 骼、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
弓形虫
对胚胎的影响
宫内感染途径
▪ 经胎盘感染 ▪ 上行感染宫腔 ▪ 病原体上行
对母婴的影响
弓形虫
对孕妇的影响
▪ 孕妇感染后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约90% 发生淋巴结炎
▪ 若虫体侵犯多个脏器,可患全身弓形虫病, 出现相应症状
风疹
对孕妇的影响
▪ 潜伏期2-3周,感染后症状比较轻
▪ 孕妇感染后可出现低热、咳嗽、咽痛等上 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即面颊部及全身相继 出现浅红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 大,数日后消退,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
▪ 乙胺嘧啶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由于认为该药可能有 潜在的致畸性,并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在孕早期不宜服用。 被诊断为先天性弓形体感染的新生儿可应用乙胺嘧啶、磺 胺嘧啶(和亚叶酸)治疗,两者合用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而在乙胺嘧啶用药期间应定期观察血象,补充叶酸5mg,每 日3次。
治疗
风疹病毒
▪ 对于风疹病毒感染的治疗,目前无特效治疗, 在妊娠早期,孕妇首次感染病毒者,应告知孕 妇有畸胎风险,使其在知情基础上决定继续 妊娠观察或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