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常态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分析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金融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尤其在
中国,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也成为了现阶段经济建设的
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新常态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路径等
方面展开讨论。
一、现状
农村普惠金融的概念,是指为了方便农村居民和农民朋友获得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
服务而生产出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在新常态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说是受到了各
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目前,农村普惠金融覆盖了农村地区的低收入、弱势群体和中小农民,关注了农村经济转型和升级,推动了乡村振兴,也有助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但是,它也
面临不少问题:
二、问题
(一)服务水平低下
由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现在仍然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体系
不健全、人才不足等问题,这就导致了服务水平低下的局面。
(二)金融创新不足
当地很多金融机构对新型金融服务的投入不足,或者说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模式的大
力推动中,金融创新并不多。
缺乏创新意识造成了服务质量和范围不够精确、不够专业化
的问题。
(三)信息闭塞
由于农村普惠金融覆盖的是农村地区,而且农村地区的土地条件和气候因素等各自不同,导致区域行情不同,信息闭塞、信息流通的难度较大,这也是阻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的原因之一。
(四)申请难度大
因为农民往往对金融产品不了解、不熟悉,同时缺乏相应证明材料,很多农民朋友在
申请金融服务时会遇到很多难题,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限制。
三、发展路径
针对以上的问题,在新常态下,农村普惠金融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应该具备如下特
色和路径:
(一)服务量级化
勇于创新,量化出合规的金融产品,打造更多丰富的服务和多元化的产品,让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和便捷的金融产品。
(二)信息平台化
在现代化的基础金融服务体系上,打造信息互通、平台化的智能服务、新技术和应用模式,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提升。
(三)需求定制化
摆脱“以资本不能战胜金融需求”的悲壮境地,持续改进金融产品线,切实立足客户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通过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需求人群。
(四)社会服务多样化
除商业性金融服务以外,具备产品多样、服务多元化的农村普惠金融需等同于解决金融服务之外的社会问题,如发展新能源、新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绿色转型、物联网和区块链建设等。
(五)科技支持
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科技支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科技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让金融产品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更高和可靠。
总之,在新常态下,农村普惠金融需要具备市场化、流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特点,积极发挥制度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提高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推动实现“普惠、创新、平稳、绿色”的金融服务目标。
这才是未来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