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真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哲学的根本任务是()A.研究现世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追求真理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3.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A.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原子唯物主义、气本论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D.主观唯物主义、客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世纪英国哲学D.18世纪法国哲学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可知性D.永恒性6.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这意味着()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7.规律是客观的,这表明()A.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人可以创造规律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规律是永恒不变的8.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产生的正确顺序是()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②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③动物的感觉和心理④人类的意识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9.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的机能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10.实践的基本特点是()A.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B.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C.物质性、能动性、历史性D.客观实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是()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学以致用12.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客观性B.具体性C.条件性D.无限性1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这说明认识是()A.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B.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C.一种直线式的前进过程D.一种一成不变的过程14.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意味着()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C.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联系1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C.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D.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是不同的16.系统的基本特征是()A.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B.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C.运动性、变化性和发展性D.矛盾性、对立性和统一性17.发展的实质是()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的运动和变化C.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D.事物在性质上的根本变化18.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新事物()A.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B.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C.出现的时间比旧事物晚D.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19.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要求我们()A.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B.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C.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D.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20.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量变是指()A.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事物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D.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2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中,正确的是()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量变是质变的原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C.量变和质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渗透2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C.前进性和曲折性D.量变和质变23.矛盾的普遍性是指()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C.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D.矛盾是世界的本质24.矛盾的特殊性是指()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D.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2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26.辩证的否定是()A.事物自身的否定B.否定一切C.外力作用的结果D.对旧事物的全盘抛弃27.辩证否定的实质是()A.否定B.肯定C.扬弃D.克服28.创新的哲学依据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辩证的否定观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2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D.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30.社会存在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8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
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或“非典”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
这表明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3、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化和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广泛、多样和直接。
如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
这表明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迅速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由文化发展决定的C、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公民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4、上题材料还表明A、在时代的发展中,文化与政治日益融合B、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C、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D、政治活动就是文化活动5、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
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6、之所以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诚实信用教育,是因为①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②先进文化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④文化塑造人生⑤文化影响是消极的A、①②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7、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个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D .③④2.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真正的哲学是正确的、科学的哲学3.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A.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C.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5.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可知论④不可知论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②④6.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自古黄金贵,犹沽骏与才。
即使在经济十分繁荣的今天,黄金仍然因其特有的天然属性,既是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信、航天航空业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这说明①作为货币,黄金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职能②作为贵金属,黄金具有特定的商业价值③作为普通商品,黄金具有更多基本属性④作为硬通货,黄金还具备了投资的功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右图中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市场均衡点),PE为均衡价格,QE为均衡数量。
据此判断下列变化中能使E点向右上方移动的是A.国家严格落实厉行节约要求,高档消费及集团消费回落B.国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居民收入差距拉大C.国家原油在能源需求反弹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下价格上行D.受国家整顿市场秩序的影响,某些不合格商品退出了市场3. 2014年10月14日,首只人民币主权债券在英国成功发行,人民币首次成为英国储备货币,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加快。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国际贸易融资货币,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和储备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加快①意味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②能够增加我国居民海外消费支出③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减少贸易摩擦④利于我国减轻外汇储备压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从原产地(或基地)直接将产品送到消费者厨房的预订消费模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它能够帮助消费者购买到价格合适、质量安全的心仪商品。
这种预订消费模式①对生产的调整升级具有决定作用②有利于引导理性消费,改变消费方式③取决于网络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④体现了居民更加注重享受资料消费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5.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哈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2、“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3、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以下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是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行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其中,客观唯心主义者可能会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心灵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A.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 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这里包含的道理有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8、塑料已经诞生110周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A.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 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 世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 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9、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6分)1. (2分) (2017高三上·高密月考) 某公司提出“智谷产业”的新概念,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快速增长的文化创意生产,创意成果数字出版、文化类产品和产权交易的生态产业链。
这一举措反映出()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突出作用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④文化成为展示企业信誉和形象的重要手段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2. (2分) (2018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大运河是由国家修建的最大的且最古老的内河水道系统。
作为黄金水道,它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并于2014年以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①表明了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②说明了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③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保护民族记忆④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A . ②④B . ①③C . ③④D . ①④3. (2分) (2017高二上·嘉兴期中) 在“2017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一场名为“地铁丢书”的活动在一些城市上演。
约1万本图书被“丢”在地铁的座椅、角落,等待人们去发现、阅读、互动。
该活动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健康的阅读()①能够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②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③是一个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④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③4. (2分) (2019高二上·大名月考) 在成功举办1988年汉城夏季奥运会的30年后,韩国人用两个多小时的平昌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传递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和平。
朝韩代表团第四次手举“朝鲜半岛旗”并肩入场,并组成联合冰球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上册政治(理)期中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上册政治(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2017高二上·射洪期末) 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不断嬗变。
文学形式的变化,从根本上说()A . 取决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B . 由文人墨客主导C . 受教育普及程度的影响D . 由科技发展决定2. (2分) (2018高一上·通渭期末) 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你认为下列时政要闻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17年3月29日,韩媒问卷调查1000 名选民,近7成选民盼外聘奥巴马当总统②2017年3月,超40城收紧楼市政策,认房认贷蔓延至二线城市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④2017年3月23日,里皮率领中国男足国家队以1:0战胜韩国队A . ①②B . ②④C . ①④D . ③④3. (2分) (2017高二上·定州期中) 在“入世十五周年”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讲了这样一个小尴尬: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回复的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直接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
由此可见()A . 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B . 应当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 .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D . 经济往来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4. (2分)有人认为,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逆反。
这说明文化影响人的()A . 实践活动B . 思维方式C . 交往方式D . 生活方式5. (2分)下图漫画《效仿》说明()A . 文化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B .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 . 文化素质在于模仿D .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6. (2分)好家风是传家宝。
高二政治-黑龙江省哈四中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哈四中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文科)试卷2018-11-9考试时间:16:50—18:00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D.一元论与二元论2.“随着自然科学领域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恩格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B.具体科学揭示的是具体领域的规律,而哲学揭示的是普遍的规律C.具体学科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哲学产生于自然科学3.下列选项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理生万物,力主动静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⑤生死由命,富贵在天⑥气者,理之依也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④4.世界万物形态各异,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性是()A.看得见、摸得着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多样性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A.运动离不开物质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6.下列属于规律的是()A.春夏秋冬四季交替B.遗传与变异C.水往低处流D.中学生守则7.据北京气象部门推测,2018年的北京奥运会期间,可能平均三天就会出现一次降雨过程。
据测,奥运会开幕当天的降雨概率为50%。
为此,北京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开始演练人工消雨作业,对中雨以下的降水过程,可起到消、减的作用。
但对中雨以上的降水过程,就并非“人定胜天”了。
这说明()A.人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有条件的B.人可以创造条件逐步消除规律C.规律的作用受人的认识水平的制约D.人在规律面前最终还是无能为力的8.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A.人脑的机能B.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大脑的产物D.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9.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2、“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3、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以下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是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行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其中,客观唯心主义者可能会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心灵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A.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 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这里包含的道理有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8、塑料已经诞生110周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A.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 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 世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 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9、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 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 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 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 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10、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 唯意志主义的B.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 人脑主观自生的D. 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11、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
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
这告诉我们A. 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B. 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C. 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D. 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12、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A.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13、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哈尔滨在小学阶段试行教科书免费循环使用。
每个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
教科书之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 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B. 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C. 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D. 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14、“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述表明,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5、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
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①可以激发人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③16、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
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7、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
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②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③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④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8、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
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
这说明①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③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9、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
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
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
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
上述材料说明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0、“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这表明A. 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B. 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 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21、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
这蕴涵的哲理是A. 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2、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
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值定律”神话被打破。
这启示我们A.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 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 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23、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做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④24、“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25、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曾宣布:格林尼治时间2008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
后来的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时间误差只有15秒。
这是人类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第一次做出精确到分的预测。
这表明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6、中国农艺师曾经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
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A. 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B. 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C.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D.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27、“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100-1=0”蕴含的哲理是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8、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 值有关,如下图所示A.PH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B.PH值在6.8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C.PH值在6.8和7.45 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D.PH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29、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
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深刻哲理是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A.①②B.①④C. ②③D.③④30. “礼”字的繁体是“禮”,本字为“豊”,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