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评价体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教师评价体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摘要: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两种不同的教师评价制度。

通过对两种教师评价方式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两种评价制度的一些特征。

文章主要对我国教师评价体系的发展进行阐述,主张以权变的思想来处理和分析两种评价制度。

关键词:奖惩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权变
目前对教师的工作评价依旧比较单一,在社会整体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在社会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实施依旧无法改变全社会对升学率的狂热追求,成绩面前学生一一排队,实质上就是教师座次的排序,考学生实质就是考教师。

几年的心血,几年的付出,结果如何全在升学率上体现出来,成者王侯败者囚。

对于教师工作职业绩效评价的简单化,是诱发其产生职业压力的重要原因。

因此,调整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对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昨天——奖惩性教师评价
案例:教师职业形象定位及潜在价值取向——蜡烛论、园丁论、工程师论、导航论
案例中的隐喻暗含了社会对教师的一个形象评价。

这些隐喻都把教师比作什么,指出了教师要发挥一种什么样的作用,都是从教师作为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生,把教师看作一种工具的角度出发,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颗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搬,忽视教师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的需要。

这些隐喻实际上暗含了传统教师评价——奖惩性评价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1.什么是奖惩性评价?
奖惩性教师评价一般是指一种规定性的、有一定范式的教师评价制度,重点在于发挥评价的甄别、监督功能,通过奖惩的方式为管理者对教师做出聘任、晋级、增薪等决策提供依据。

2.为什么会存在?
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存在有其承载的特定社会意义,因而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它是实现“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动态配置的客观要求。

过去,我们实行平均主义,即不管教师劳动贡献大小,一律付给相同的劳动报酬,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客观事实证明,只要奖惩应用得当,就能发挥很大的激励效应。

因此,这种奖惩性的教师评价,无论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还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都是需要的。

应该说,奖惩性教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弊端在实践凸现,例如下面的案例:
“怎么搞的!还有3题错了。

”——奖惩不当的弊端
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两名数学教师分别教各自的学生。

他们的学生都是一次练习中十题做对了7题。

教师甲对自己的学生说:“很好!做对了7题。

”他的学生听了教师的赞赏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一定能做全对。

教师乙则对他的学生说:“怎么搞的!还有3题错了。

”队员听了教师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答对了7题。

结果,教师甲的学生成绩不断上升,教师乙的学生却总是没长进。

同样一件事,对于学生,赞赏和批评的收效差异是那么的大,那么对于教师又会如何呢?
二、今天——独立PK融合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斌华先生,利用在英国访学的机会,专门研究并撰著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一书,将发展性教师评价问题系统地介绍给我国教育界。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界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叫好声不断,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在克服现行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折射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强调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要求教师评价服务于教师的个人发展。

1.什么是发展性教师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促进未来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形成性评价制度,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2.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制度,或者说是一种兼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特点的教师评价制度。

它关注教师评价的结果,更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其优势在于:
(1)使教师(评价对象)不断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

(2)充分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特点、进步、成就、经验和教训。

(3)使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

(4)教师获得了教师评价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决策权,参与了教师评价的整个过程,充分了解教师评价的目的、标准和步骤,减少了担忧的心理。

3.两种观点:独立PK融合
一种认为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共存但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另一种观点认为两种评价体系是互相融合共生的关系,将两种评价进行整合,利用奖惩机制中积极的激励性因素来拉动教师的发展。

三、明天——权变
笔者认为,由于两种评价体系各具功能,有共性也有差异,应当以实践为导向,在强化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来,以不同的评价目的,用权变的思想来选择不同的评价操作体系。

第一,奖惩性教师评价是对教师进行奖罚,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

奖惩性教师评价多以奖罚为目的。

这种模式与教师的根本利益冲突,往往会适得其反,对提高教研的作用甚微。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的长短之处,不与奖罚、得失挂钩,和教师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便于调动教师参与教师评价的积极性,益于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奖惩性教师评价是面向过去的教师评价制度,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面向未来。

奖惩性教师评价大多面向过去,着眼于教师已有的工作表现。

发展性教师评价面向未来,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

第三,奖惩性教师评价是终结性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教师评价制度。

奖惩性教师评价多通过一次或少数几次教学活动就认定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发展性评价,强调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动态监控,既关注原有的教学水平,也关注其提高过程,并给予将来的发展指导和相应机会。

第四,奖惩性教师评价是单一性的教师评价制度,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交互式的评价制度。

奖惩性教师评价是自上而下的,不注意征求教师个人的意见,也忽视学生的参与。

而发展性教师评价则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师评价制度,它强调全员参与以赢得教师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并为学校的决策提供依据。

奖惩性评价着重教师的德、能、勤、绩,着重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
工作质量,这对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对保证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并实现教师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均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所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现在乃至未来均不可能废弃。

而发展性教师评价认为,开展教师评价真正目的不应只是为鉴别教师间的差异,教师间的差异存在是永恒的真理,开展教师评价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通过教师评价将弱小的力量扶植起来,将潜在的力量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史晓燕,张世贤.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关系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07,(5).
[3]杨建云,王卓.论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