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队如此重视3KM训练?针对不同水平跑者的3KM成绩提升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国家队如此重视3KM训练?针对不同⽔平跑者的3KM成绩提升计划回复“3KM”领4周3KM15/12/11/10分训练计划
这个双休⽇,各个项⽬国家队运动员云集北京奥体中⼼进⾏了3K M体能测试,同
时全国各地30余个训练基地也同时举⾏了该测试,共有近600名在训国家队运动员
参赛。
⾝处北京的国家队运动员⽆论从事什么项⽬,都得冒着北京35度的⾼温进⾏3K M
测试,现场场⾯颇为壮观,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也在现场观摩了这次体能⼤⽐武。
谢震业参加3000⽶测试
其实早在今年3⽉,国家体育总局就在官⽹发布了“关于进⼀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
补体能短板的通知”,该通知极为强硬的措辞是:体能不达标者不得参加东京奥运
会,同时扣除部分训练津贴。
显然,总局是看到了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存在的尖锐问题之⼀:⼀些运动员基础体能
薄弱、专项体能不强,并导致我国部分运动项⽬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因此总局是铁
了⼼要从根本上扭转这⼀问题,绝招就是以体能标准为抓⼿,以奥运参赛名额为杠
杆,来推进这项⼯作。
⽽此次3000⽶测试⼤⽐就是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强化体能、恶补短板”的要
求,检验夏季项⽬国家队体能训练效果,进⼀步督促各国家队将持续狠抓体能训
练。
在总局强⼒推进基础体能训练⼯作的同时,抓⼿之⼀——国家队体能测试标准也⼀
并发布。
但令⼈尴尬的是这个标准被吐槽较多,⾄少在部分指标或者部分标准设定⽅⾯存在
明显不⾜。
本⽂不去详细讨论该标准,⽽是重点讨论该标准中的3K M测试。
国家队基础体能测试标准中,3000⽶满分10分的成绩为11分钟,平均配速3:40,
最低分1分的成绩为14分钟,平均配速4:40,这个标准要达到满分并不容易,要达
到1分标准不是太难,总体较为合理。
也就是说,⽆论运动员从事什么专项,爆发⼒项⽬也好,耐⼒项⽬也罢,3000⽶
测试必须达标。
姚明在当年N B A征战时期,3200⽶跑也能达到13分的⽔平。
⽽⽥径运动员技术等
级标准3000⽶标准是这样的。
⽥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3000⽶是评价耐⼒的
最短距离
所谓耐⼒⼀般是指机体对疲劳的抵抗能⼒。
耐⼒包括⾄少4⽅⾯:
●以⼀定强度尽可能长时间运动的能⼒;
●在⼀定时间内以尽可能⾼的运动强度运动的能⼒;
●运动技术和战术长时间保持稳定发挥的能⼒;
●机体负荷快速恢复的能⼒;
耐⼒主要反映⼈体以稳定状态持久⼯作的能⼒,既然是耐⼒测试,那么主要是观察在⼀定时间内持续⼯作的输出功率,输出功率越⾼维持时间越长则耐⼒越好;
⽽这个时间⼀般来说,最短⼤约10-15分钟左右,时间太短,则⽆法反映耐⼒。
3000⽶测试耗时差不多就是10-15分钟,所以3000-3200⽶测试就成为耐⼒测试的最短距离。
3000⽶成绩
必然与马拉松成绩⾼度关联
3000⽶成绩显然与马拉松成绩显然也有着关联较⼤。
从下表丹尼尔斯经典跑步⽅程可以看到,3000⽶能跑到12分,全马成绩基本上可以达到315-320左右⽔平。
当然有些跑者会说,我3000⽶能跑进12分,但跑马成绩只能在330以外啊,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种理论推算,如果你真的3000⽶能跑进12分,马拉松跑不进330以内,则说明你的速度素质还不错,但耐⼒,特别是基础耐⼒还需要很好地加强。
3公⾥成绩与马拉松成绩的关系
此次国家队3000⽶测试中,我国著名马拉松运动员,第⼀个达到奥运会参赛标准的西藏籍运动员多布杰以8分27秒的成绩夺得马拉松组的冠军就是证明。
马拉松⽔平越⾼,3000⽶基本上也差不到哪⼉去。
此外,如果耐⼒较好,3000⽶⽔平较⾼,3000⽶基本上能在12分钟以内完成,这⼜跟著名的12分钟跑产⽣了关联。
有氧运动之⽗,运动科学领域的顶级权威专家,仍然健在的美国军医库柏发明了12分钟跑这个经典的有氧耐⼒测试,该测试标准也表明如果3000⽶能跑进12分钟,⼼肺耐⼒⽔平则基本达到优秀⽔平。
12分钟跑评价标准
3000⽶跑评价有氧耐⼒
但3000⽶跑本⾝是混氧耐乳酸跑
3000⽶跑是⼀种评价耐⼒的测试⽅法,3000⽶跑成绩也代表了耐⼒⽔平,但3000⽶全⼒跑本⾝跑起来却并不轻松,因为3000⽶既需要耐⼒也需要有速度,这就需要跑者要有很好的混氧能⼒,这⼜叫做耐乳酸能⼒。
从字⾯上理解,混氧跑就是混合了有氧运动和⽆氧运动的⼀种跑法,混氧跑并⾮纯粹的有氧运动、也⾮纯粹的⽆氧运动,其强度在有氧运动之上,⼜在⽆氧运动之下。
体内在运动时是否产⽣乳酸,以及乳酸浓度⾼低是评价运动究竟是有氧运动、⽆氧运动还是混氧运动的核⼼指标。
当跑步时速度较慢时,这时是纯粹的有氧运动,乳酸产⽣很少,强度中等偏低,这就是所谓L S D训练;
混氧跑时,乳酸会产⽣,但浓度不是太⾼,乳酸产⽣和清除保持动态平衡,强度属于中⾼强度;
⽆氧运动时乳酸⼤量产⽣,乳酸产⽣速度⼤于清除速度,乳酸在体内不断堆积,强度很⼤,这就是所谓间歇跑。
事实上,混氧跑仍然是⼀个较⼤的区间,因为其实纯粹的有氧或者⽆氧都处于强度的两端,多数情况下,跑者跑步时往往处于混氧区间较多(虽然并不赞成跑者长期处于混氧期间训练);
混氧跑中强度较低的称之为马拉松配速跑,更⾼⼀些的称之为乳酸阈跑,乳酸阈跑也即从有氧到⽆氧的拐点,⽽3000⽶跑从原理上说⽐乳酸阈跑强度还要更⾼⼀些,但⼜⽐⾼强度间歇跑强度低⼀些;
3000⽶跑更加考验跑者的耐乳酸能⼒,其实在3000⽶跑中,跑者的⾎乳酸⽔平⼀直呈现上升趋势,恐怕难以呈现所谓稳态,只不过3000⽶⼗⼏分钟就结束了,跑者顶⼀顶也就顶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