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教案
(教学设计)-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馅饼》

(教学设计)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馅饼》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大馅饼的制作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大馅饼》2. 故事简介:讲述了一个厨师制作大馅饼的过程,以及过程中发生的趣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分享和合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参与故事表演,提高表达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巩固故事情节,培养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食物,引导幼儿谈论食物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2. 讲述故事《大馅饼》:用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3. 讨论故事内容: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厨师是如何制作大馅饼的?”“大家是如何分享大馅饼的?”等,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道美食,并分享给家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表演等。
2. 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等环节中的表达能力。
3. 观察与思考:评价幼儿在讨论环节中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的美食制作和分享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制作包含故事情节的课件,用于讲故事和讨论。
2. 角色头饰:准备故事中角色的头饰,用于角色扮演。
3. 美食图片:收集各种美食的图片,用于导入和扩展话题。
4. 实物食材:准备一些食材,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大馅饼的制作过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故事《大馅饼》,讨论故事内容,角色扮演。
幼儿园:教案资源: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珍惜食物。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大馅饼》2. 大馅饼道具3. 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大馅饼道具,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大馅饼的外观和颜色。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故事《大馅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以及故事传达的分享和珍惜食物的道理。
3. 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创意绘画:教师分发画纸和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创作属于自己的大馅饼画作。
5. 总结环节: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画作中的故事,引导幼儿强调故事中的道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珍惜食物。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画作布置在教室环境中,供全体幼儿欣赏。
3. 区域活动:教师在角色区设置“小吃店”,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倾听、表达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活动延伸部分的实施情况,以及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3. 幼儿画作:评估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以及绘画技巧和创造力的发展。
六、活动准备1. 准备故事课件:《大馅饼》的动画版本,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 准备馅饼食材,如面团、馅料等,用于后续的手工制作环节。
3. 准备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4. 准备一张大桌子,用于摆放馅饼食材和手工制作材料。
七、活动过程1. 故事分享:教师通过动画课件分享故事《大馅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以及故事传达的分享和珍惜食物的道理。
2. 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馅饼,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馅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馅饼》含反思中班教案《大馅饼》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说短句:“嗨,这么一点点,还不够填牙缝儿呢!”;“报告女王:天下掉下个大馅饼”,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蚂蚁家族分工和合作的情景,在游戏中学习欢快,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大馅饼》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蚂蚁家族分工和合作的情景。
2、学说短句:“嗨,这么一点点,还不够填牙缝儿呢!”;“报告女王:天下掉下个大馅饼”。
3、在游戏中学习欢快,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PPT图片,故事vcd,小蚂蚁胸饰若干,兵器,大馅饼。
【活动过程】一、蚂蚁眼中的大馅饼。
1、出示ppt一二,让幼儿观察。
从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狮子发现了什么?你猜猜狮子会怎么说?学说对话:嗨,这么一点点,还不够填牙缝儿呢这张图上又有谁?蚂蚁在干什么?,蚂蚁看到小香肠又是怎么想的呢?狮子眼中不起眼的小香肠,为什么在蚂蚁眼中成了天上掉下的大馅饼?蚂蚁发现了大馅饼以后是怎么做的?2、出示图三。
这两只蚂蚁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它们马上跑回蚂蚁洞里去报告女王。
学说对话:报告女王:天下掉下个大馅饼。
3、出示图四。
那蚂蚁女王会怎么指挥呢?她派出了几队蚂蚁?这两队蚂蚁有什么不一样?兵蚁们拿着兵器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干什么?工蚁们又是去干什么的?4、出示图五、六,引导幼儿观察。
过渡句:蚂蚁们接到命令后,马上排着的队伍出发了,那它们到底是不是跟小朋友说的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张图。
兵蚁们在干什么?是怎样的?工蚁们在干什么,又是怎样的?它们在搬运陷饼的时候分别担任什么工作?学学兵蚁工蚁神气的动作。
蚂蚁们一边搬运馅饼一边还发出了什么声音?蚂蚁们为什么要发出“一二、一二”的吆喝声?除了蚂蚁,我们人类搬东西也会吆喝,运动吆喝声,让幼儿感受口号的力量4、出示图七。
幼儿园:教案资源: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大馅饼的来历和特点。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故事课件:大馅饼的故事2.2 大馅饼的手工材料:彩纸、颜料、画笔等2.3 分享食物:小点心、水果等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a. 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大馅饼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
b. 引导幼儿猜测大馅饼的来历和特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2 故事分享:a. 朗读故事,让幼儿了解大馅饼的来历和特点。
b.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3.3 制作大馅饼:a. 引导幼儿观察手工材料,讲解制作大馅饼的步骤。
b. 邀请幼儿动手制作大馅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独特的大馅饼。
3.4 分享食物:a. 引导幼儿观察分享食物,让幼儿了解分享的意义。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大馅饼,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a. 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a.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制作大馅饼,增进亲子关系。
b.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分享食物,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4.2 环境创设:a. 邀请幼儿将自己的大馅饼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展示幼儿的创作成果。
b. 组织幼儿参观其他班级的大馅饼作品,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5.2 评估幼儿在制作大馅饼过程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5.3 观察幼儿在分享食物时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章:活动准备6.1 故事课件:大馅饼的故事6.2 大馅饼的手工材料:彩纸、颜料、画笔等6.3 分享食物:小点心、水果等6.4 活动场地布置:大馅饼主题装饰第七章:活动过程7.1 导入:a. 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大馅饼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
b. 引导幼儿猜测大馅饼的来历和特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园:教案资源: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关爱他人。
4. 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大馅饼》2. 馅饼道具:各种口味的馅饼3. 分享卡片:笑脸、爱心等图案的卡片4. 画纸、彩笔:用于绘画环节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馅饼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馅饼的口味。
2. 倾听故事: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大馅饼》,引导幼儿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 故事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故事中的趣事,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5. 绘画表达: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馅饼,并分享给同伴。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分享行为,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分享活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分享角”,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物品、食物等分享给同伴。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馅饼店”,让幼儿扮演店主和顾客,体验分享的快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关注幼儿在绘画环节的表现,评估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家园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分享行为,评价活动对幼儿的影响。
4. 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分享行为的实践和应用。
六、活动准备: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大馅饼》,馅饼道具,分享卡片,画纸,彩笔,篮子,音乐CD。
环境布置:在活动室中央摆放一个“分享角”,放置一些幼儿的画作、手工作品等,营造一个温馨的分享氛围。
七、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进入活动室,营造愉快的活动氛围。
2. 复习故事: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幼儿园:教案资源: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幽默与想象。
2. 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能够仿编故事,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故事。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大馅饼》2. 大馅饼道具3. 画纸、画笔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馅饼道具,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大馅饼的特点。
2. 讲述故事:教师用课件展示故事《大馅饼》,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内容。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4. 仿编故事:教师分组,每组幼儿共同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大馅饼故事,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有趣的故事情节。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共同完成一个家庭版的大馅饼故事。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引导其他幼儿欣赏、交流。
3. 区域活动:教师在大班语言区投放相关素材,引导幼儿自主阅读、讲述。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仿编故事时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家园共育的效果。
六、活动准备:教具准备:大馅饼故事课件、大馅饼道具、画纸、画笔、故事角色头饰环境布置: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故事情境,贴上相关主题的墙饰,放置故事角色头饰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馅饼道具,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大馅饼的特点。
2. 讲述故事:教师用课件展示故事《大馅饼》,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分配,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
4. 故事讲述:教师引导幼儿扮演故事角色,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角色扮演活动,共同体验故事的乐趣。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角色扮演照片展示在主题墙上,引导其他幼儿欣赏、交流。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含反思教案:大馅饼课时:1课时教材:儿童文学作品《大馅饼》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2.提高孩子的听说能力,培养其表达能力;3.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教具:1.《大馅饼》故事书;2.图片卡片;3.背景音乐;4.笔和纸。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故事(10分钟)1.与孩子们热情打招呼,并询问观察到的天气。
2.准备一块放大了的大馅饼的图片卡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卡片中的图片,并带领他们猜测故事的内容。
步骤二:讲述故事(20分钟)1.准备背景音乐,为故事营造气氛。
2.读故事《大馅饼》,强调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并附上相关的手势、动作,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3.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在适当的地方让他们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步骤三:讨论与思考(20分钟)1.引导孩子们对故事进行讨论,询问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2.提出一些问题给孩子们思考并回答,例如:你觉得为什么漂亮的娃娃女孩拜托面包师傅制作大馅饼呢?3.引导孩子们想象如果他们有一块大馅饼,他们会和谁分享,分享什么?步骤四:创作活动(20分钟)1.引导孩子们分组,每个小组通过绘画、故事、冒险等方式,创作一个关于大馅饼的小故事。
2.每个小组派出代表,用口头方式向全班分享他们小组的创作。
步骤五:结束活动(5分钟)1.回顾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并向孩子们表达他们的成就和合作精神。
反思:通过这堂课,我观察到孩子们对故事《大馅饼》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他们积极参与了课堂上的各种活动,并且在小组创作活动中展现了很好的合作意识。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需要更好地准备引入部分。
我认为我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更深入地思考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故事内容。
其次,创作活动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由于时间的限制,孩子们在小组创作中感到有些仓促,他们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含反思一、教学背景在幼儿园中班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教师需要通过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本次教学的主题是“食品”,通过讲故事、制作小手工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食品的名字及相关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食品的名称及相关知识;2.能够利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食品的理解。
能力目标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了解食品安全知识;3.提高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学会分享食物;2.学习爱护食品,不浪费。
三、教学内容故事背景小朋友们喜欢吃甜食,但过多的甜食会对身体不好。
在这个故事中,小熊兄弟不看重健康,喜欢吃巨大的馅饼,结果吃得太多而吃坏了肚子,最后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导入情境:教师给小朋友们出示一些食品的图片,让他们认识这些食品并说出自己喜欢吃哪些食物。
2.讲故事:教师口头讲述《大馅饼》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所包含的健康饮食的知识。
3.复述故事:教师让小朋友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故事,以便检测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模拟小熊兄弟吃馅饼的场景,让孩子们从中学会如何做出正确的饮食选择。
5.小手工:教师给学生提供纸张和材料,让他们动手制作“健康食品”标语牌,并在班级中展示。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当场表演、答题和口头表达等形式来评价孩子们的表现。
同时,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注意记录每位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后续教学的调整。
五、教学反思1.教材选择: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营造一个具有温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学习知识。
2.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促进孩子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教师角色: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扮演着孩子们的引导者与陪伴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馅饼》 (2)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馅饼》教案名称:大馅饼年龄:3-4岁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听力注意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故事《大馅饼》。
2. 图片或实物馅饼。
3. 纸板、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4. 箱子或盒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拿着一块图片或实物馅饼,让幼儿观察并猜测是什么。
然后告诉幼儿今天要讲一个有关馅饼的故事。
2. 故事讲解(10分钟)老师讲解故事《大馅饼》,讲解过程中带领幼儿观察和思考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细节。
3. 图画展示(10分钟)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纸板和绘画工具,让他们根据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对馅饼的想象。
4. 分享和交流(10分钟)幼儿将自己的画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分享他们画画的想法和感受。
5. 小组游戏(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站起来排队。
在教室的一侧放置一个箱子或盒子表示馅饼,然后每个小组轮流让一位幼儿决定轮到他的时候是否要「吃掉」馅饼,如果他决定「吃掉」了这个馅饼,就走向盒子并拿起盒子。
最后看哪个小组的幼儿先吃到馅饼,这个小组获胜。
6. 温故知新(5分钟)老师回顾故事内容,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他们回忆并巩固故事中的语言要点。
7. 结束(5分钟)教师概括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延伸:1. 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诗歌或歌曲,围绕馅饼进行唱歌和表演。
2. 可以利用游戏时间,让幼儿在故事的启发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制作馅饼模型,让他们动手实践自己的创意。
3. 可以组织小组讲故事比赛,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讲述故事《大馅饼》的情节和内容,以增加语言实践和表达能力。
大馅饼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大馅饼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第一章:认识馅饼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馅饼,了解馅饼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向幼儿介绍馅饼的定义,展示不同种类的馅饼图片,如肉馅饼、菜馅饼、豆沙馅饼等。
2. 引导幼儿观察馅饼的外观和颜色,猜测馅饼的口味。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吃过的馅饼经历,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感受。
教学活动:1. 观察图片: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馅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馅饼的特点。
2. 品尝馅饼:教师准备不同口味的馅饼,让幼儿品尝并描述口感。
3. 制作馅饼:教师带领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馅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第二章:馅饼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馅饼的由来和寓意。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馅饼的故事,如《馅饼的由来》、《馅饼送给穷人的故事》等。
2. 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活动:1.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馅饼的故事,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2.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情节和寓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幼儿的参与感。
第三章:馅饼诗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习馅饼相关的诗歌,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幼儿的韵律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选取一首关于馅饼的诗歌,如《馅饼之歌》、《馅饼飘香》等。
2. 引导幼儿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活动:1.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注意韵律和节奏。
2. 讨论诗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3. 创作诗歌:教师邀请幼儿尝试自己创作关于馅饼的诗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第四章:馅饼游戏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馅饼的乐趣,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和故事情境引导幼儿们学习用语言表达情感和意图的能力;2.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听力和听说能力;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朗读故事《大馅饼》;2.情境创设,仿照故事角色,跟幼儿互动、游戏;3.教学重点:用语言表达情感和意图;4.教学难点: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幼儿回忆昨天的种种惊喜和乐趣,给他们一个“点醒”的暗示;2.导入故事《大馅饼》。
朗读故事(10分钟)1.师幼轮流朗读,与幼儿互动;2.引导幼儿讲述关于故事的思考和理解,指导幼儿探究故事背后的情感和意义;3.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和挑战。
角色扮演(20分钟)1.以故事中的角色为形象,轮流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情境和情感;2.师生互动,小组配对,分角色扮演;3.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提供情感交流和合作意识的机会。
语言表达(15分钟)1.利用故事情境教授幼儿各种表达情感和意图的语言;2.教授词汇及词语搭配:如口渴、大饼、馅儿、嘴馋等;3.引导和指导幼儿表达情绪和意愿,如需求、期望、表扬、支持等。
课堂评价(10分钟)小组间交流和讨论,边玩边学,老师进行及时评价和总结。
参考资源1.教材《语言》;2.幼儿园中班教育工作计划;3.经典童话故事集;4.一些在活动中用到的工具箱(如班级签、互动棒子、立体拼图等)。
教学总结《大馅饼》故事情境生动,幼儿能够在分析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故事中的经历变成自己心中的故事,对幼儿语言的听、说、读、写的综合提升有好处。
同时,小组讨论和交流能够构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促进幼儿群体之间的积极交流和合作。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含反思1. 教学目标1.学会看懂故事中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培养幼儿的阅读和记忆能力。
2. 教学准备1.故事书《大馅饼》;2.教师制作一份交互式PPT;3.手偶和道具,如布制的馅饼、玩具厨房等。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先问幼儿们喜欢吃什么小吃,然后展示一份美味馅饼,并引入今天的故事。
3.2 故事讲解教师开始讲述故事《大馅饼》,并结合PPT讲解其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
教师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声音变化等手段加强记忆和理解。
在讲解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幼儿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提出问题和疑惑,激发幼儿们探究思维和想象力。
3.3 互动环节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入互动环节,让幼儿们在参与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手偶和布制的馅饼,让幼儿们模拟故事情节中的场景和角色,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幼儿们的社交能力和协作精神。
3.4 练习与巩固在互动环节结束后,教师会向幼儿们提出几个问题,让幼儿们回答和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竞赛或小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也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
3.5 反思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该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整理出教学效果和反思内容,并将其纳入今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指导教学有效性。
4.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幼儿们在互动环节中表现活跃且表达自如,参与程度较高。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故事展示方式可能过于依赖PPT,在今后的课堂中需要加强肢体语言和真人角色扮演的方式,以增强故事的魅力和吸引力。
同时,在反思中自我检查并整理好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整改,以优化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质量和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5. 结论本教案基于《大馅饼》的故事内容,通过故事讲解、互动环节和练习与巩固等环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涉及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记忆能力,同时也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协作精神。
大馅饼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大馅饼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分享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3. 激发幼儿对故事表演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并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大馅饼道具、分享卡片。
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馅饼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引发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并在故事过程中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故事讨论: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道理,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故事表演:教师邀请幼儿表演故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家长协助幼儿制作分享卡片,记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分享事件,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
3. 评价幼儿在故事表演中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表现。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拓展:1. 组织类似的以分享和助人为乐为主题的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到分享的重要性。
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学的了解,促进家校合作。
九、教学资源:1. 收集有关分享和助人为乐的幼儿故事,丰富教学内容。
2. 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和道具,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计划:1. 定期进行类似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2. 结合幼儿园的其他课程,如美术、音乐等,进行综合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大馅饼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大馅饼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第一章:课程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
1.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4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1.5 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名称:《大馅饼》2.2 故事简介:讲述了一个小镇上的人们为了争夺一个大馅饼而发生的一系列趣事。
2.3 故事主题:友谊、分享、团队合作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大馅饼图片、角色头饰等。
4.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名称《大馅饼》,激发幼儿的兴趣。
5.2 讲述故事:教师用课件或图片逐个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故事内容。
5.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5.4 讨论与思考: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馅饼应该归谁、如何分享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5 总结与扩展:教师总结故事主题,让幼儿学会友谊、分享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表达、合作等方面。
6.2 教师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评估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6.3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角色扮演活动,评估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4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表达情况。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7.2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馅饼》

《大馅饼》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3. 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大馅饼》2. 大馅饼道具3. 角色头饰4.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品尝一块美味的大馅饼,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故事讲述:通过课件展示,讲述《大馅饼》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故事表演,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4. 讨论与交流: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5. 创作环节:提供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大馅饼。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美食街”,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 教学活动:组织类似的故事续编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创作能力。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故事课件和实物道具,直观地向幼儿展示故事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3.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扮演、讨论与交流等环节,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合作能力。
4. 创作启发法:提供创作材料,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七、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倾听、表达和合作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作品,关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家园共育评价: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馅饼》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馅饼》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馅饼》,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蚂蚁家族分工和合作的情景。
2、学说短句:“嗨,这么一点点,还不够填牙缝儿呢!”;“报告女王:天下掉下个大馅饼”。
3、在游戏中学习欢快,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图片,故事vcd,小蚂蚁胸饰若干,兵器,大馅饼。
【活动过程】一、蚂蚁眼中的大馅饼。
1、出示ppt一二,让幼儿观察。
(1)从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狮子)狮子发现了什么?你猜猜狮子会怎么说?(嗨,这么一点点,还不够填牙缝儿呢!)学说对话:嗨,这么一点点,还不够填牙缝儿呢(2)这张图上又有谁?(蚂蚁)蚂蚁在干什么?(蚂蚁也发现了这一小片香肠),蚂蚁看到小香肠又是怎么想的呢?(蚂蚁把这一小片香肠当作了大馅饼)(3)狮子眼中不起眼的小香肠,为什么在蚂蚁眼中成了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引导幼儿理解狮子和蚂蚁形体差异很大在狮子看来小香肠塞牙缝都不够,而在蚂蚁眼里像一个美味的大馅饼)(4)蚂蚁发现了大馅饼以后是怎么做的?(幼儿自由猜测)2、出示图三。
这两只蚂蚁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它们马上跑回蚂蚁洞里去报告女王。
(报告女王:天下掉下个大馅饼)学说对话:报告女王:天下掉下个大馅饼。
(要求用很兴奋的语气表情)3、出示图四。
(1)那蚂蚁女王会怎么指挥呢?她派出了几队蚂蚁?这两队蚂蚁有什么不一样?(认识工蚁,兵蚁)(2)兵蚁们拿着兵器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干什么?工蚁们又是去干什么的?4、出示图五、六,引导幼儿观察。
过渡句:蚂蚁们接到命令后,马上排着的队伍出发了,那它们到底是不是跟小朋友说的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张图。
(1)兵蚁们在干什么?是怎样的?工蚁们在干什么,又是怎样的?它们在搬运陷饼的时候分别担任什么工作?(兵蚁负责保护大馅饼,工蚁负责搬运馅饼)(2)学学兵蚁工蚁神气的动作。
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教案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并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够说出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和行为•能够进行角色扮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教学准备•幻灯片或手写板书,展示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播放器或表演器材,演示故事场景和情景模拟•馅饼制作材料,亲手参与馅饼制作小活动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故事分享1.引入故事,通过图片或简单讲述介绍故事背景和主人公2.播放故事,让孩子听懂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故事寓意3.提问和互动,引导孩子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和感受第二部分:角色扮演1.通过幻灯片或手写板书介绍故事的角色形象和特点2.招募小演员,让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和情感3.手把手指导,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4.自由发挥,让孩子自由发挥角色和情节,通过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第三部分:小活动1.主题:制作大馅饼2.材料:面粉、糖、鸡蛋、油等3.活动步骤:孩子们参与制作大馅饼,体验生活中的小快乐,并将制作过程中的语言活动和角色扮演融入其中教学扩展•增加其他相关练习,如绘画或手工制作,或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展开创意活动•利用家长参与,鼓励孩子们和父母互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建立课堂互动平台,记录孩子们的表现和思考,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状况教学效果•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建立互动课堂氛围,增加孩子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总结通过语言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小活动带来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交流,也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希望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语言、情感和实际动手能力上实现全面发展。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朗读故事《大馅饼》中的词汇。
2.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并进行简单的表述和描述。
3.培养幼儿阅读和语言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课件:PPT或者黑板。
2.课堂辅助工具: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和绘本故事《大馅饼》。
三、教学步骤
1.热身与词汇学习
–就餐话题引入:老师问孩子们吃过哪些好吃的食物?在家里做过哪些好吃的甜点?
–词汇学习:老师向学生介绍绘本《大馅饼》中的重要词汇,如馅饼、面粉、鸡蛋、糖等。
并让孩子们跟随读音练习发音。
2.故事讲解
–介绍故事情节:让学生看图猜测《大馅饼》的故事情节,与学生互动。
–带领学生朗读故事:老师将故事中重要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跟读。
3.细节讲解和问题回答
–与学生互动:老师与孩子们分享故事中细节和引发的问题,让孩子们回答。
–理解情节和主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4.词汇复习和阅读练习
–词汇复习: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对之前学过的词汇进行强化复习。
–阅读练习:老师与幼儿园学生流程式地阅读《大馅饼》故事,可组织小组朗读比赛。
四、教学总结
在这堂课中,老师通过阅读绘本《大馅饼》来帮助幼儿学习日常生活的词汇,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通过词汇复习和阅读练习,能够巩固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学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幼儿的阅读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兴趣。
中班语言大馅饼教案

中班语言大馅饼教案中班语言大馅饼教案中班语言大馅饼教案1设计意图这个故事叙述了蚂蚁发现“大馅饼”并齐心协力的将”大馅饼“搬回蚂蚁洞的一件事情。
故事所表达的精神对一向处于爸爸会帮我或妈妈会帮我的当今的独生子女而言应该具有较强的心灵震动。
这一寓意对中班幼儿来讲是能够接受和体味到的,使幼儿可以真正的理解不可一味的依赖父母,应该与父母或朋友一起努力将事情办好。
所以这一故事内容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了解蚂蚁家族分工和合作的情景。
2.学习欢快、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挂图、故事磁带、大报纸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在活动前已经了解蚂蚁是如何搬运食物活动过程一、讲述大馅饼的故事,了解蚂蚁家族分工和合作的情景。
(通过图片的直观效应,引出活动的主题,激发幼儿对故事欣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打下伏笔。
)出示图片,导入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瞧蚂蚁们在干什么呢?它们在搬什么东西?一片香肠在蚂蚁眼里像什么?(大馅饼)提问:你们知道蚂蚁搬大馅饼时会是怎样分工的呢?那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
二、出示挂图,幼儿欣赏故事。
(让幼儿通过视听结合的感受进一步地理解作品的情感脉络,解决难点。
通过提问、讨论、观察、再提问,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提问:故事里讲到了哪些蚂蚁?它们都是谁呢?它们在搬运馅饼时都分别干了些什么事?蚂蚁们为什么要吆喝着把大馅饼运回洞?搬到了洞里,它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渗透儿歌)总结:蚂蚁们真了不起,齐心协力的把大馅饼运回了蚂蚁洞。
再次欣赏故事录音三、学习欢快、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活动经验的迁移,组织幼儿学学蚂蚁们整齐有力而欢快的“嘿吆嘿吆”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提问:你们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做小蚂蚁好吗?教师带幼儿一起念《大馅饼》的儿歌,重点引导幼儿学学蚂蚁们整齐有力而欢快的“嘿吆嘿吆”声。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馅饼》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故事《大馅饼》的基本情节和内容。
2.能运用简单的词汇和语句描述故事中人物和事件。
3.提高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故事情节和描写人物的简单语句。
2.提升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以便更好地阅读和表达。
教学准备:1.故事书《大馅饼》。
2.涂有调味品的饼皮模型。
3.图片、幻灯片、字卡等。
教学过程:Step1:导入1.教师拿出馅饼模型,并问孩子们是否喜欢吃糕点。
2.教师说: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馅饼》。
你们猜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呢?3.让孩子们猜测故事的情节和内容。
Step2:讲故事1.教师将故事书《大馅饼》拿出来,向孩子们展示书的封面和书名。
2.请一位孩子帮忙打开书,教师开始讲故事。
3.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边讲边用图片、幻灯片等辅助工具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
4.提问孩子们对讲解内容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掌握故事内容。
Step3:分组讨论1.分组讨论,让孩子们围绕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展开讨论,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
2.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回答问题:为什么猫不能帮忙打馅?狗为什么不能帮忙和发配饼馅?Step4:总结1.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总结故事的情节和内容,以检查孩子们是否理解。
2.要求孩子们对故事进行回忆,并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Step5:练习1.让孩子们练习使用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使用字卡等工具,帮助孩子们理解所用的词汇。
3.让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
Step6:评估教师评估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以及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在呈现故事的过程中注意故事中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有助于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2.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3.评估反馈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积极评价的方式,鼓励孩子们的自信和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大馅饼教案
设计思路:
大馅饼这个故事发生在有趣的蚂蚁家族,借助这个故事可以让幼儿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更多的了解。
但如何引导幼儿融入蚂蚁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在设计此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了多媒体直观教具的运用,以提升幼儿的学习欲望,同时,加入了游戏成份,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蚂蚁家族的成员间有不同的分工。
2、通过模拟游戏等感受小蚂蚁团结合作的精神,知道人多力量大。
准备:挂图第17号,故事vcd,米6袋
活动重(难)点:
通过欣赏故事与合作游戏,了解蚂蚁群体中的分工情况,体验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蚂蚁眼中的大馅饼
1、教师出示画有狮子、香肠、小蚂蚁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1)、从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
(2)、猜猜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理解狮子和蚂蚁形体差异很大,所以在狮子看来小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