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体现马哲原理的小故事
体现马哲原理的小故事【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哲)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理论武器。
它强调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马哲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展示其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故事一:矛盾论的应用】在我国,矛盾论是马哲的核心观点之一。
矛盾论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善于发现和解决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
例如,在工作中,员工与领导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我们要学会通过沟通、协调,使双方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工作的发展。
【故事二:发展论的应用】发展论是马哲的核心观点之一,强调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适应新形势,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例如,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
【故事三:实践论的应用】实践论是马哲的重要内容,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学会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认识和理论。
例如,在创新过程中,我们要勇于尝试,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和完善产品,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故事四:辩证法论的应用】辩证法论是马哲的核心方法论,强调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既要看到问题的积极一面,也要看到问题的消极一面。
例如,在评价一个政策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其利弊得失,以便为改进政策提供有益建议。
【结论】总之,马哲原理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学会运用马哲原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深入学习马哲,用马哲指导我们的实践,为我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我身边的马克思主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学科,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多加思考,并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大多数时候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与生活的联系还是挺密切的。
下面我就举几个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例子吧。
一、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内部联系。
现象表现与外,由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同时,本质是现象的依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因此,我们尝试着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唯有如此,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时,才不会上当受骗。
在这个崇尚金钱的社会,五花八门的广告漫天纷飞,对此,我们消费者要保持理智。
近一段时间,网购之风盛行,由于我们消费者在网购时,看不见摸不着商品,有些商家就在网上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因此,我们消费者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透过现象看本质谨防被骗。
近期寒假将至,不少黑中介在招大学生做寒假工代理。
不少黑中介欺骗代理说一个月能拿六七千,周六周日双休,一顿六个菜,住宿有空调。
对此,我们大学生代理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看其是否有相关资格证,与人打交道时要善于察言观色,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不会上当受骗。
此外,寒假打算出去务工的大学生也要多加留心。
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
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大一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纠结。
纠结于社团活动、专业知识的学习、人际关系,盲目的去忙碌,结果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更加的迷茫。
现在想想是因为自己没有搞明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没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才会如此纠结。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多么的实用,面临矛盾,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做事情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忙而不乱才能有效率,出成绩。
寻找身边的马克思原理
寻找身边的马克思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理论体系,它的核心观点包括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等。
在我们身边,可以找到一些体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具体例子。
首先,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劳资矛盾就是一种阶级斗争的体现。
工人们可能要通过罢工、工会组织等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以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的剩余价值理论也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找到。
剩余价值指的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取剩余价值。
例如,一家工厂的工人们通过努力工作创造了产品的价值,而资本家则通过占有这部分价值来获取利润。
此外,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在我们身边,可以观察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例如,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都可以被解释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驱动的历史发展。
最后,无产阶级革命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
它认为,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的最底层人群,将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虽然我们身边可能没有直接的无产阶级革命的例子,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的目标是为了争取工人阶级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找到更多体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例子。
这些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与真实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08戏剧影视文学杨青柳08576157摘要: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方法;以此为指导,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颠倒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形成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科学批判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长点,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灵魂、依据;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一致性,揭示其当代价值,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科学性;当代价值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本文想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统一性,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科学性重在求真、求知。
尽管人类对科学的求真、求知精神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其核心一是强调其客观性、精确性,一是强调其价值中立性。
可这两点都不适用于马克思主义。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了其价值取向,其科学理论中内涵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了真理的价值性。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公式,而是方法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规律具有重复性,但马克思主义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重复性。
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呢?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它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一切历史的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即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的主体;(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伦理主义,又不是集体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
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身边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篇:身边的马克思主义身边的马克思主义——重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感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时间的洪流将我们带向何方?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直以来,在我的认识中,哲学都是研究这些人生大道理的学问。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也是早有耳闻,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奠基石。
这样的大道理当然不是我这种小人物应该去费神理解的,所以在大二下学期,听说学校在继近代史,毛邓三后又开了个马克思,我心中确实是无比郁闷。
然而在经过了最初几堂课的学习后,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新的认识。
我发现原来哲学并不是像我一直以来所想象的那样,是一堆糟老头子聚在一起晒着太阳研究的死气沉沉的人生大义,而是一门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科学——科学,是的,即使这里没有精确的公式推倒,也没有明确的比例图案,但是我依然认定它是一门精确无比的科学。
因为它的每一条原则,都可以精确无误地代入到我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并且还经常给予我许多新的思考和启示。
三个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后,我对马克思老先生的思想体系有了系统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眼中再也不是空泛的道理和说教,而是由鲜活的理论和有力的事实构筑成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它以世界的物质性为毋庸置疑的前提,有力地阐述了唯物主义者的思想。
在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像在用一双洞穿一切的眼睛观察世界,许多不成熟的思想、许多即将犯下的错误,都在这眼睛的注视下无处遁形,最终被消灭于萌芽之中。
在即将结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又将教材通读了一遍,有了颇多感悟和心得,并挑选出了课本里比较感兴趣的一些知识点,尝试着对它们加以分析、联系实际。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哲学是什么?在网上有人这样解释:哲学就是在你在不知道选鱼还是选熊掌的时候,告诉你选鱼有选鱼的好处,选熊掌有选熊掌的好处,选鱼也有选鱼的坏处,选熊掌也有选熊掌的坏处。
我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我身边的“三个代表思想”2000年2月25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提出了党的又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其内容是:中国工厂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曾经对“三个代表”了解不深,觉得它离我们很远。
而现在细细想来,“三个代表”早已渗入到我们中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日千里。
这离不开党的一些政策—经济特区,沿海城市的开放,还有西部大开发等等。
生在中部城市湖北十堰的我感受很多,自己也是一步步看着这些变化的。
特别是新农村的提出,使我们镇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座座高楼竖起来了,人员集中了,镇上的超市越来越多,最后还有了一些大型的商场,一些游乐场,而在我还小的时候,家门口的一块地就是我的“游乐场”。
而这些只是在短短几年就发生了。
此外,镇里一些种地的人们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一个个先进的,方便的机器代替了锄头。
如此种种不正说明党的方针是正确的,党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产力很重要,文化也不可或缺。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在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继承这些,还要发扬性的文化,这对我们的党提出了考验。
实践证明:我们的党可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虽然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灾难,大跃进的错误。
但我们的党又很快的调整过来,纠正了自己的一些错误,最终还是带领我们走上正确的大道。
就在前几年,我身边还有读完小学甚至是连小学都不读的人,而现在我几乎没有在听说这样的事了。
这不能不说是人们的思想在转变。
而这和我们党制定的方针,政策离不开。
科教兴国,教育的大量投入,以及更注重学生思想的教育等等。
此外,国家决定减免中小学的学杂费,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自己虽没有享受到这个政策带来的益处,但也有种体会到党对教育的重视。
而现在在我身边的就是党对“创新”这一文化的重视,大学的工作室给我了一个空间,国家的各项比赛,让我有了更多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机会。
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有意识的摆脱纯粹抽象的思辨而把现实的生活世界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一关键词:人的生活意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地是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批判的产物,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是“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是直观的感性,即直观的感性世界和直观的抽象的人。
马克思批判神秘主义的“绝对精神”使哲学的出发点回归于感性世界,又批判直观的感性,使哲学落脚于人的生活,落脚于由于人的活动而历史地变化这的生活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摆脱纯粹的思辩而回归到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使得自己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的哲学,包括古希腊哲学,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黑格尔的哲学以及费尔巴哈的哲学在本质上有一个共同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相区别的——特征,即这些哲学都是在思维中提出抽象的问题同时又试图通过抽象的思辩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追问世界的本原,按其不同的逻辑线索可分为两支。
其中一类哲学家往往将一种具体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泰勒斯的“水”和赫拉克利特的“火”以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其实这些哲学家只是借用了这些具体的物质的名称。
一旦“水”成为泰勒斯世界的本原,并以此为起点描述世界的演化图景,“水”就不是泰勒斯看见的水而变为思维的符号,成为泰勒斯表达想象中世界本原的符号。
另一类哲学家则把一种纯粹的思维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
如柏拉图的“理念”,他把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当作世界的本原。
这两种哲学的共同点在于都在追问世界的本原,并都把只是存在于哲学家头脑中的非感性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并以脱离经验的方式对世界作出解释。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世界本原问题的提出本身是抽象的,而对于这一问题的各种解释也只是假说,是思维的游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常生活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常生活的表达首先是我对世界观问题的见解比以前更深了。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人不能脱离世界,不能脱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能使我树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法,办事想事既能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又敢想敢闯具有创新意识。
这对我今后一生的事业开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哲学的开展也如同一场伟大的战争一样轰轰烈烈,虽然不见刀光剑影,鲜血淋漓,但也气壮山河,惊天动地。
哲学中有一局部,对于我们人生有很大影响。
有些道理,我们不信它,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样子;信了它,就会立刻变了样子。
学哲学可以养成清楚的思维,疑心的精神,容忍的态度,开阔的眼界,我们要有这种眼界,不但可以做事,而且更能善于做事。
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只要你愿意深入,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种不一样的画面,而知识的真谛也往往蕴于其中。
下面我就说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给我的人生的两点启示。
一、人生中的辩证法哲学就是在你人生中遇到拐点后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害处、右有右的害处。
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拟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那么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时机,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时机,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时机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表达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活在我们身边
九、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即是一系列对立 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 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 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实际上,有“个 性”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 与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 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 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 一件事情由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 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马克思主义活在我们身边
11级酒店管理
成员:杨泽润 杨秀华 朱晓凤 卢晓丽
一提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就不 禁想起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 高谈阔论,我们就在下面做所谓的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概率论,大 学化学,张量,大家把它的乏味度 提的比概率论还高,但上概率论时, 至少你不会做其他作业,为何如此?
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如我 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 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 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 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 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 学。但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 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 而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 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 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 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 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 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 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 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 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 力的机会哪?
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我先给你分析一个简单的事例吧:比如你不断的读书学习,这样一个趋势,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你就会有所收获(普通的,一般的收获)这就是一个量变,而当你学习上几年以后,也就是量变不断的发展,你的知识积累了很多,你的思想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从而使你达到了某种境界,这就是质变,而这个过程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就是根据一个规律或因此延伸的趋势,从而产生必然的结果,偶然性就是在完成过程中突然发生了转机,导致过程或结果有变化,这个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难,只要时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就很容易学懂了。
以矛盾规律为例,它包括两方面,矛盾普遍存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以后者为例,我们经常说有时候兄弟打架甚至动刀动枪,比和外人干仗还不如,这时候兄弟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但是如果外人欺负哥哥,那么当弟弟的绝不会袖手旁观,这时候与外人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兄弟间的矛盾就成了次要矛盾。
哲学的价值在于能给人以智慧,智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人类的各项事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了智慧就会有知识,有了人性根源和社会发展的深度思考;有了智慧,有了工具的出现,解放了体力劳动.有了智慧,有了人类的各种奇迹.具体于个人来讲,哲学能够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少走错路弯路.其中最为具体的例子莫过于用马克思哲学原理来分析生活中的矛盾.1.生活中的矛盾无处不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矛盾只要包括两个方面: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我国的古代学者程颢、程颐曾在他们的学著中提到“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
马克思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专业:建筑空间及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摘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可以高速有效地解决并调整自身的心态,出色地完成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小点分别介绍了其在生活学习中的运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矛盾量变与质变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上了研究生以后,在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的同时,也有着很多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更或者是工作上的问题。
早已成年的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向父母朋友请求援助,独立解决问题是每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这时候,积极调整心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相关理论,或许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上的难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摘自百度百科)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运用(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 1 )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归纳与演绎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原理,一般性原理是通过归纳获得的。
演绎也是归纳的前提和指导,任何归纳都是在一定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归纳也不能离开演绎。
马克思主义作文素材
马克思主义作文素材
《马克思主义就在我们身边》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吗?也许你们会摇摇头,觉得这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其实呀,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呢!
比如说,我们在学校里一起打扫卫生,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扫地,有的擦窗户,这就是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力量大,一起努力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还有哦,我们在班级里,要互相帮助,不能欺负弱小的同学。
因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应该被尊重。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平等和公正。
所以呀,马克思主义不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而是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它的存在。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说一说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魔法棒,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比如说,我们住的房子,走的马路,还有漂亮的公园,这些都是因为有很多很多的工人叔叔阿姨们一起努力工作才有的。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里说的大家一起劳动,共同创造。
还有呀,在学校里,如果有同学遇到了困难,我们都会去帮助他。
因为我们知道,大家都是好朋友,要互相照顾。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的,要关心他人,要有爱心。
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就像一个温暖的太阳,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知道怎么去做一个好孩子,怎么去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棒!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一起快乐成长吧!。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身边的现象
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
•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学生 就业形势不好,就业难,这个矛盾也推动 者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发 展! •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难, 但也有更多的机会!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动力,大学生就业形势难,但关键还是 看你自己,不是所有人都失业不是所有人 都不能就业!
我们从这六个问题分析
一、分析三鹿奶粉
二、房价上涨 三、汶川地震的利与弊
四、分析H1N1
五、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
六、分析中国足球
分析三鹿奶粉
1.马克思主意哲学具有高度 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科学性在于它正确的阐明了整 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给 人们提供了正确的认识客观事 物以及其规律和有效的改造客 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论。所谓 实践性,在于它是以改造客观 世界为目的的。这次奶粉事件 设计的一些企业与个人,首先 就违背了马克思主意哲学的科 学性。
●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物价上涨带 动原材料上涨,原材料上涨又拉动 房价上涨。这一联系是客观的,在 经济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反映了一 种因果联系。
分析汶川地震的利与弊
•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原理是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汶川地震的弊,简单的分 3种,生命损失,精神损 失,财产损失。 • 这次地震,使大多数麻木 不仁的年轻人看到了,也 懂得了,世上还有无私, 团结,贡献的伟大精神, 是我们精神的洗礼,让我 们成长。还有就是,向全 世界证明了,中国政府的 能力,中国人民坚强互助 的精神
2. 认识世界,尊重实际。想问题、 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 我们懂得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 点,就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 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要尊重客观事实,这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的首要前提。要重视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掌握一切真是情况的根 本途径和基本方法。要出以公心。 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必须出以公心,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国 家利益的关系,把国家与人民的利 益放在第一位。要求真务实。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 良传统,是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 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也是 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
日常生活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之道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使我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并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让理论为分析研究中国问题服务,还是从理论出发、用理论来剪裁中国的现实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其实质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还是坚持唯心主义,归根到底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第一性的,是本源、是根基;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的是研究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已有的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类解决各种重大问题的历史经验。
也就是说,它为我们提供的是解决问题的理论武器,而不是具体答案。
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答案,要靠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分析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具体国情中来获得。
毛泽东同志形象地用“有的放矢”来说明这个道理。
他说:“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
…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因此,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
离开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从谈起,或者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不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简单照搬来的,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案例
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案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教育等多个方面介绍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案例。
一、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案例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上。
例如,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注重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实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与开放政策。
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另一个实践案例是古巴的农业改革。
古巴实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政策,如实行农业集体化、土地承包制度和农业现代化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保证了食品供应的稳定性,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政治领域在政治领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案例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上。
例如,古巴实施的单一党制,即古巴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保证。
这种制度下,政府可以更加高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在国际上发挥一定的影响力。
另一个实践案例是越南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越南的国家制度注重人民的直接参与和多党合作,积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加强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提高政治体制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三、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案例主要体现在教育体制的建设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例如,古巴实行了普及而质量较高的义务教育,保证了所有公民都能接受到教育的平等机会,提高了人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另一个实践案例是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
中国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致力于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结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案例涵盖了经济、政治和教育等多个领域。
通过借鉴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自身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案例
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案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理论框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案例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社会发展,从教育文化到科技创新。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情况。
1. 劳动者权益保护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应当关注劳动者的权益和福利,注重消除剥削和不平等。
在当代社会,劳工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议题。
许多国家通过设立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劳工保护机构等方式,秉承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致力于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例如,欧洲国家普遍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通过为工人提供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福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2. 社会公平与正义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强调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延续着。
许多国家采取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社会公平。
例如,中国通过实施扶贫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有效地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实现了社会公平的目标。
3. 教育领域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塑造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关键。
在当代社会,教育领域中存在许多积极的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案例。
一些国家采取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并举的方式,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力地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社会进步。
此外,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念,如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强调个体发展的平等机会,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4.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当代社会,许多国家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结合。
例如,一些国家通过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投资,鼓励科技人才的培养,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同时,这些国家也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注重科技成果的共享和普及,努力实现科技创新造福全民的目标。
综上所述,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案例丰富多样,涵盖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小故事
马克思主义哲学小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叫做小明的年轻人。
小明是一个热爱思考的人,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他常常在田间小路上漫步,思考着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老者,老者对他说,“年轻人,你为何如此苦恼?”小明说,“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充满了疑惑,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过着奢华的生活,而有些人却过着贫困的日子。
”老者笑了笑,说,“年轻人,你需要学习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
”。
小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充满了好奇,他找到了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籍,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旅。
通过学习,小明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产关系的发展,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分化。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小明明白了,要想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现状,就必须要改变生产关系,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
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让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共同富裕。
小明深深地被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吸引,他决定要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他开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的活动,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努力奋斗。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一起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经过多年的奋斗,社会主义革命终于取得了胜利,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了,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建立。
小明和他的朋友们为这一伟大的胜利而欢呼,他们深深地感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够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发展和进步。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用马克思原理解释身边的事
用马克思原理解释身边的事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论是哪一次毕业,都会有同学分离。
不论是什么理由,不论有多么的依依不舍,到最后还是要分开。
虽然有些许失落和惆怅,但是有一点我们是毋庸置疑的。
任何事物都由矛盾组成,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的分离有可能是短时间的,也有可能是长时间的,但是分开之后我们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就拿高中毕业来说,我们有的同学去当兵了,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自主创业,还有的继续深造,进行着大学的学习。
去当兵的同学就有机会拥有强壮的体魄来维护者我们的和谐社会。
自主创业的同学可能会一路上遇到坎坷,但是吃一堑长一智,说不一定有朝一日可能成为大老板,为将来打下良好的物质条件。
同理,继续在大学深造的同学将会学习到更加广泛的知识,为今后的似锦良程奠定基础。
这说明矛盾不但有对立斗争的一面,也有辩证统一的一面,这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必然结果。
如果说我认为同学之间的分离是为了我们今后更好的发展,更充裕的物质生活,那我可能就大错特错了。
我像那样说的话,就相当于盲目的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矛盾是会相互转换的,不能完全的妄下结论,也许某一天大家相遇了,他会对你说他当初是为了别离才去更好的发展,毕竟一切事物都是不停运动的。
来到大学后,我们可能还会有许多地方不适应,比如在生活中没有父母的嘘寒问暖,学习中没有老师的谆谆教诲,比赛上没有以前同学那么的心有灵犀。
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全新的生活。
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需要抛弃高中那种被老师强制性的灌输知识,需要抛弃被身边的父母随时唠叨提醒,需要重新认识一群重来没有过交往的同学。
新事物就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一切旧的事物必然灭亡,旧事物的灭亡时新事物产生的前提。
有的同学来到大学,时常会听到他们的抱怨说学校的设施差,硬件差,师资力量差等一些丧失信心和斗志的话。
他们甚至只看到了学校的种种不好,却完全的忽略了自己应该具备的能力。
俗话说的好“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重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感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时间的洪流将我们带向何方?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直以来,在我的认识中,哲学都是研究这些人生大道理的学问。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也是早有耳闻,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奠基石。
这样的大道理当然不是我这种小人物应该去费神理解的,所以在大二下学期,听说学校在继近代史,毛邓三后又开了个马克思,我心中确实是无比郁闷。
然而在经过了最初几堂课的学习后,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新的认识。
我发现原来哲学并不是像我一直以来所想象的那样,是一堆糟老头子聚在一起晒着太阳研究的死气沉沉的人生大义,而是一门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科学——科学,是的,即使这里没有精确的公式推倒,也没有明确的比例图案,但是我依然认定它是一门精确无比的科学。
因为它的每一条原则,都可以精确无误地代入到我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并且还经常给予我许多新的思考和启示。
三个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后,我对马克思老先生的思想体系有了系统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眼中再也不是空泛的道理和说教,而是由鲜活的理论和有力的事实构筑成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它以世界的物质性为毋庸置疑的前提,有力地阐述了唯物主义者的思想。
在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像在用一双洞穿一切的眼睛观察世界,许多不
成熟的思想、许多即将犯下的错误,都在这眼睛的注视下无处遁形,最终被消灭于萌芽之中。
在即将结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又将教材通读了一遍,有了颇多感悟和心得,并挑选出了课本里比较感兴趣的一些知识点,尝试着对它们加以分析、联系实际。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哲学是什么?在网上有人这样解释:哲学就是在你在不知道选鱼还是选熊掌的时候,告诉你选鱼有选鱼的好处,选熊掌有选熊掌的好处,选鱼也有选鱼的坏处,选熊掌也有选熊掌的坏处。
这样的解释虽然只是哲学的冰山一角,但它体现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鱼与熊掌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哲学并不能给你明确的答案。
但是哲学为你权衡了利弊得失,让你知道你的选择会让你得到什么,又会让你承担什么。
这种对事物的分析对人们,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大学生而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选择便是在毕业后直接找工作还是读研究生。
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是各有利弊。
选择直接就业的人可能会更早获得就业机会,或者更早完成创业的梦想,但他们也一并失去了继续深造自己第一学历的资格。
选择留校读研的同学可以更多地接触国内外科技领域前沿信息,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今后从业或创业的过程中增加一些筹码,但他们也许会错过人生精力最充沛的年华,或者深造的专业遭遇到一个饱和的市场,而且每种选择
都有顺利与坎坷的可能性。
如果你在作出选择之前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那么如果在今后的日子里遭遇了坎坷,你也许会更多地抱怨当初选择的失误,从而意志消沉,无法把精力全部放到努力克服这些坎坷上面;同样地,如果你的选择为你带来的是一帆风顺,你是不是也会与人津津乐道当时选择的英明,而不去提防那些隐藏在顺利背后的,正在下一个拐弯处等待你的挫折呢?
同样一种事物,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辨证法所教给我的。
比如每当学院组织大型会议,需要全体出席参加的时候。
许多人只是在心中抱怨,觉得学院在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浪费大家的时间,于是用看小说玩手机听音乐等方式来度过这“无聊”的时间;而另一些人则将这个看成是与其他班级同学交流的好机会,通过与周围同学的聊天,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为自己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很大方便;而且还可以在会议上了解到学院最新的动态和重要的信息。
这比起开会不注意听,会议结束后到网上去看学院下发通知的形式要直观、有效得多,还节省了很多时间。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你对于每个这样的问题,都能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辨证法和思维辨证方式去分析解决,并且多从事物积极的一面去认识、理解,那么你一定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变得美好起来,你再也不会怨天尤人,你的全部精力和最大兴趣,将全部被用于解决眼前的问题。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如果没有矛盾,这个世界根本不可能发展。
这里的矛盾泛指一切问题和困难。
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有很多就是每当统治阶级与被压迫的阶级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产生大规模革命而带来的。
封建主义的矛盾不可调和时,资本主义诞生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激化时,共产主义出现了。
这个世界的体制就这样在矛盾中不断进化,不断发展。
从我们身边看,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坎坷就是矛盾的一种。
对于这些坎坷或遇到的困难,我们应该正视它积极的一面,并最终利用它提升我们的能力。
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及次要方面
处理问题的时候,就是一个解决矛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清矛盾的主要和次要。
一般来讲,事物的完美解决方法是不存在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学会找出需要集中精力解决的最主要的矛盾,以便让让次要的矛盾为之让路。
这样不但可以顺利解决问题,而且还可以让解决问题时耗费的精力降到最低。
中国有句古话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面面俱到,而且那样的人也太累了。
同样,在面对一个矛盾时,往往也有一方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或者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
比如大多数做过学生干部的同学通常会遇到“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这样一个问题,而且大部分人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在工作上能够分给学习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弥补学习需要的这部分时间,比如从睡眠和娱乐中减
少一些时间、提高点效率、平时多抓紧些时间。
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够提高效率。
4.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这一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党章内明确写明,我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恩格斯曾经把从事实出发看作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点,并以此与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相对立。
这就像人类创造历史时进行的两种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比如物理学的发展,人们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为目的,在不断的揭示中发现了可以改造自然界的方法,从而有了以诸多试验为基础的发明创造。
科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科学可以说是对世界的认识,而为人类造福则是对世界的改造。
在生活中我们也越来越能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从大学课程的安排可以看出,现在的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各种实验课程,实习科目,以及各种技能的培训纷纷被列入教学大纲。
从大二开始,物理、化学、基础电子技术、电路等多个学科纷纷加入了实验成绩,旨在培养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对于国家建设的下一代中坚力量的我们,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以致用,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那么必然会在实践中遭遇失败。
客观规律是要放在首位去坚持,去尊重的,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个道理也许在我们看来很是浅显,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三思而后行”。
但是,真正能做到这点的又有几个人呢?
曾经有个寓言,说的是如果人的一生可以倒置,从死亡开始,到婴儿结束,那么一生中将会少很多错误,很多遗憾。
这说明了人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三思而后行”的。
很多时候一时的冲动或大意可能会导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悔恨和遗憾。
尽量避免这些遗憾,就要求我们做到: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就是“三思而后行”中的“思”,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只有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才是以实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并辅之以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将人的所想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也就是“三思而后行”中的“行”。
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相结合,我发现原来哲学也并非完全是由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组成。
其实有时我们在生活中所运用的思考方式、所进行的生活行为,处处都有哲学思想的影子蕴含其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并不是只能用于引导国家革命、指导国家建设的大道理,而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善加利用的良师益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确实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在入党的道路上,与党组织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靠拢。
我更加坚信我党指导思想的重要性与正确性,坚信我党坚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性与可行性,坚信只要我们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的到来必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