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既渐趋融
提醒: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源远
从2011年元旦至2月17日(正月十五),山东东营市在全市范 围内集中举行以“弘扬好客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引导大众消 费、满足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为主题的2011年“好客山 东贺年会”系列活动。“好客文化”是齐文化、鲁文化共有的
文化基因,已经沉淀为鲜明的“山东性格”。
文化内敛性强,且热情奔放并含有特定的民族个性。 (2)我们家乡文化与这些文化相比较,其特点是:历史悠 久,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点相对稳定,不仅有明显的 区域特征,而且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4.教材P70
提示:(1)新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活;流传于楚雄
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花鼓舞,风格矫健有力、开朗豪放、节 奏鲜明;壮族“板鞋舞”,表现力丰富,它借助道具敲打和音 乐伴奏,跳出协调一致的优美舞姿。 (2)蒙古族音乐的最典型代表就是马头琴,代表曲目《马头
当时高水平的建造工艺,整个设计集美观与实用于一身。
(1)想一想:《月下独酌》形象地说明了文学艺术有何作
用?
(2)和同学交流一下,赵州桥的设计和修建,对于我们今天 挖掘古代发明创造有何价值? 提示:(1)说明了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 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赵州桥的设计和修建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情景导入] (教师用书独有) 中国文化素有“博大精深”之称,从远古的陶器到汉代的
瓷器、从河姆渡的漆器到夏商周的青铜器,从富丽绚烂的丝绸
衣饰到充满东方哲学精神的书画艺术,从老庄哲学到唐诗宋词 明清小说等等,无不令世界激动和惊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教材探究解读] (教师用书独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练习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练习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1.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历久弥新C.生生不息、博大精深D.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本题直接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没有难度,可根据课本知识直接选出即可。

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正确且符合题意;B、C、D说法都是错误的,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2.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李约瑟在《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用图表做了说明。

以下图表主要说明了()时间公元前6~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公元400年公元401~公元1000年公元1001~1500年比例50% 62% 71% 58%B.中华古代科技比世界其他各国要先进得多C.中华古代科技决定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至尊地位D.中华古代科技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图表强调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成就中占的比重,并没有涉及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故排除。

B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图表仅仅说明古代中国科技对世界的贡献大,而不是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比世界其他国家先进得多,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中华古代科技并没有决定当时中华民族的至尊地位,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图表强调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成就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中华古代科技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故入选。

答案:D3.(2017·三明模拟)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的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这说明()A.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古代就大放异彩B.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解析:“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故D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文化丰富多样)
黄土高原民居:穴居
草原:游牧帐篷
这种民居文化差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除民居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丰富 多样的区域文化?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文化丰富多样)
1、地区文化带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原因 ①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 1.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 2.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3.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亮相
• 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正式亮相。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文化寓意 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 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 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文学 艺术和科学技术得到证明。 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 族性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
• 寓意 • 雪,象征洁白、美丽,是
冰雪运动的特点。 • 容,意喻包容、宽容、交
流互鉴。 • 融,意喻融合、温暖,相
知相融。
• 形象来源
• 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2000多年 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它是 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 “瑞雪兆丰年”美好寓意的 完美结合,表达了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 有的办奥理念。
一.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内容丰富独特)
中华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极为丰富, 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 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6.2《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6.2《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ppt课件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史记·项羽本纪》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杨度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岳麓书院濂溪祠门联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少数民族文化瑰宝——南丹白裤瑶
白裤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 因该分支男子常年穿着白裤而得名,主 要分布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总人口约3万 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 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分支,被称为“人 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一个由原始社会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6
thank
you!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7
文学艺术丰富绚丽
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 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 三者高度协调统一。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的“天府之国”。

高中政治 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新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新新人教版必修3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表现
• 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 扬弃吸收。如: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 一个高潮; *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与佛教文化汇同交融; *唐朝,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 西亚和西方世界的伊斯兰教、景教及至马球运动,从开 启的国门一拥而入,使得首都长安成为那一时代中外文 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大都市; *明末清初,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
• 一个城市造就一种都市人格。如果你走南闯北,就 能品出不同城市的市民性格特征。
• 北京人调侃的净是文化. • 北京的文化性就体现在北京人的“侃大山”上 .
尤其在夏天,几个人围坐一圈,不出几句话,肯定 就冒出一个“侃才”,天上地下、政治经济、历史 地理、文学艺术,无所不包,以至让你觉得他一会 儿是政治家,一会儿是艺术家,一会儿又是经济学 家。
远洋航行\殖民扩张\开 拓市场/资本主义经济
列一列
中国历史上领先于世界 水平的科学技术成就还有 哪些?
古代生态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 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 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使川西平原成为 “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特性
1
(1)文学艺术的作用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

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

风格鲜明独特
(2)中华
文化中的文 学艺术
作用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 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在世界上 在世界文学艺术史 的地位 上占有重要位置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28张PPT)
②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 民族的骄傲。
材料一:佛教源于印度,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至隋唐时期,与儒家道家思想 完成三教合一的奇特景观。 材料二:赵武灵王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 “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 箭的作战方法,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相互反驳诘难, 又最终相互借鉴吸收,终于完成儒家的至尊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
李约瑟《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时间 公元前6-公元 公元1- 公元401- 公元1001-
前1世纪 400年 1000年
1500年
时代 比例
春秋到西汉 东汉到 南北朝到 北宋到明中
东晋 北宋初

50%
62%
71%
58%
以上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
3.科学技术
地位: 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 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南敞北实(建筑)
园林建筑南方多敞口,北方多封闭严实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1.区域 Nhomakorabea化形成的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 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的区 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各 自保持着特色。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 中; ②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 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标导学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的特点、各民族文化2.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的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3.联系我国各地的实际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联系我国各民族实际,说明我国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基础。

问题探究1.分别说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化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特点。

2.俗说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水土也孕育不同文化,如浙江的越剧,上海地区的沪剧,东北地区二人转,陕北地区的秦腔,山西内蒙地区的晋剧。

这些剧种各具特色为当地老白姓所喜爱,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

各种剧种各具特色,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不同剧种又有明显的地域特征?3.中国是由56个不同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不少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

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但更多的少数民族都基本上接受了汉族的春节习俗,春节已成为我国三十几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其中融人了许多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不同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形式庆贺春节这一盛大节日。

(1)春节作为一种文化,得到大多数民族的肯定,不同民族也各具特色,这体现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同中华民族文化之间怎样的走系?(2)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是什么?教材预览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_____________,展示人们的_____________,具有独特的作用。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_______________的内涵、______________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共62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共62张PPT)
今天日常吃的蔬菜,大约有160多种。 但在比较常见的百余种蔬菜中,汉地原 产和从域外引入的大约各占一半。在汉 唐时期,中原内地通过与西北少数民族 交流,引入了许多蔬菜和水果品种,如 蔬菜有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 胡蒜、胡荽等,水果有葡萄、扁桃、西 瓜、安石榴等,调味品有胡椒、沙糖等。 与此同时,西域的烹饪方法也传入中原。
四川辣食特色
麻婆豆腐
一菜一味的四川辣食
川菜的味相当丰富,号称百菜百味。 辣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鱼香、麻辣、辣 子 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 鸡 调制这些复合味有很大的难度,但若
掌握了它们的配方及调制方法,基本 上也能学得八九不离十。川菜作为中 国八大菜系之一,取材广泛,调味多 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 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并以其别具一 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 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 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 外。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

说一说,各民族饮
抓 羊 肉
食文化和中华饮食 文化的关系是怎样 的?
谈一谈,你认为我 毛 国各地区饮食风味 血 上有何区别?是什 旺
么原因造就了这样 的区别?
议一议,是什么 佛 法宝能够让中华 跳 饮食文化传承如 墙
此之久?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特性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吃”中包含的文学艺术
准备好了吗
看 过 来
温馨提示
别眨眼
来 喽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1.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2.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
窃 想一想,”吃“是 窃 怎样体现中华文化 私 独树一帜,独领风 语 骚的?(“吃”中
包含了哪些中华文 化)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共56张PPT)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共56张PPT)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是中华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意:包容也是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 (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表现
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如: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 *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与佛教文化汇同交融; *唐朝,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 伊斯兰教、景教及至马球运动,从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使得首都长安成 为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大都市; *明末清初,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 *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吸取西方文 化,“师夷长技以制夷”。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特性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2.区域性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3.民族性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
一、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
中国瓷器:风靡欧洲三百年
China:瓷器、中国 距今两千年前的汉朝,中国陶瓷
已经向周边国家传播。唐朝开拓了丝 绸之路,中国陶瓷传到阿拉伯地区, 再传到欧洲。从17世纪起,中国瓷器 向欧洲大量输出,延续了近300年,品 种之多,数量之巨,影响之广。《英 国大百科全书》:“从来没有过什么 工艺品可以跟中国的瓷器相媲美。”
知识拓展:快速识别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时,可从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求同存异侧重于中华文化 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处时的和谐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与其他民 族文化之间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
(2)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 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 也并非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我们应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7.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④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
C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
五、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课堂小结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
(1)文字(汉字):作用与意义 (2)史 书 典 籍: 作用与意义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3.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4.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含义、作用 5. 中华文化的力量
知识体系
1. 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第一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
特别提醒
②④ C. (1)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PT教学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PT教学课件(共23张PPT)

2016年“贺年会”是大力推进春节文化旅游消费大发展大繁荣
的重大举措,突出“山东好年,客来山东”主题,发挥市场主
体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年节旅游消费需求。
(1)“好客文化”沉淀为鲜明的“山东性格”表明了中华文 化的什么特征?
(2)导致齐鲁文化与其他文化巨大差异的因素是什么?
(3)齐鲁文化与各地特色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复习提问
1、汉字和史书典籍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怎样的 作用? 2、怎样创造中化文化新的辉煌? 3、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1.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 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2.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 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二、重点知识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在于它具有独特性、区域 性和民族性。独树一帜,具有区域色彩和民族色彩的中 华文化,充分显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堂小结
目标测试
1.木版年画是指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画。木版
年画是中国覆盖面广、流派多、地域风格丰富的民间艺术
门类,它鲜艳浓烈、节日气氛浓郁,画面情趣盎然,深为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区域文化的成因 自然条件
我国幅发员展辽程阔度,各地____________千差万别,经 济社会___________不同。 2.区域文化间的关系 不同融区合域的文化长期交流、借特鉴色、吸收,既渐趋 ________,又保持着各自的________。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提示:
(1)表明了中华文化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反映了 它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学习的中华文化知识,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华文化主题,如诗词、书法、绘画等,进行深入研究。要求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研究报告,内容包括主题背景、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作品欣赏等方面。
2.针对课堂讨论的中华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主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文化宣传海报。要求:海报内容丰富、形式美观,能够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5.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较为熟悉,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习、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情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涉及多个领域,如哲学、历史、艺术等,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包括长城、故宫、兵马俑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引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文化有什么了解?这些图片中的符号代表了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阐述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掌握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价值观。
2.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六课知识结构
文学艺术:作用、特点、地位 独特性 科学技术:作用、特点、地位

原因
大 区域性 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具体表现

异彩纷呈
民族性 地位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练一练
• 1、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下列内容能够体现中华文化这一特点的是
• 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有口皆碑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1. 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⑴ 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 ⑵ 优秀的民族文学 ⑶ 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体育 《荷马史诗》 • B. 《格萨尔王传》 • C. 《江格尔》 • D. 《玛纳斯》
朝鲜族 回 族
请思考: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表现
• 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如: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 潮; *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与佛教文化汇同交融; *唐朝,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 西方世界的伊斯兰教、景教及至马球运动,从开启的国门一拥 而入,使得首都长安成为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 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大都市; *明末清初,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 *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 吸取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
蒙古族 藏族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2、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 华文化。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 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 课件

西域文化
齐鲁文化
藏文化
江 南 水 乡
吴越文化与滇黔文化有何差异?
吴越文化: 滇黔文化:
江南文学 山水画 饮酒品茗 江南园林 紫砂壶
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 孔雀舞 葫芦丝 吊脚楼 苗族笛笙 背篓
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 华东地区人工雕饰的文化资源较多, 西南地区原生态文化资源占多数; 吴越文化流动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 吴越文化精致典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 滇黔文化较吴越文化更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问:从外国人的眼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学艺术在世界 文学宝库中占有什么位置呢?中华文学艺术有何魅力 让外国为之倾倒呢?接下来我们看看中华文学艺术的 特点 [课件展示]你知道吗?(中国文学常识测试)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1、列举三则远古神话。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原《诗》或《诗三百》是哪一本书?
我国南北差异举例
南繁北齐(语言) 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
比较划一
南细北爽(性格) 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
方人比较直率
南米北面(饮食) 南方人爱米食,北方人爱
面食 南甜北咸(饮食) 南方人口味偏甜,北方人 口味偏咸 南敞北实(建筑) 园林建筑南方多敞口,北 方多封闭严实
南方园林
北方园林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 • • A.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B.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C.外来文化的影响 D.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7、(2009· 福建)在《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 中,有两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 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 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 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 ) 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汉 字 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
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 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3.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1)含义:求同存异,能与其它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 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 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 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 结合、融入、借鉴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 化(共2 6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 化(共2 6张PPT )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四、中华文化的力量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特性 2.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
(1)中华各民族文化 (2)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课堂小结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
(1)文字(汉字):作用与意义 (2)史 书 典 籍: 作用与意义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3)具体表现: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等等
特别提醒:“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区域
文化的绚丽多彩,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特性 2.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 化(共2 6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 化(共2 6张PPT )
特别提醒
(1)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 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 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2)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 鉴,而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 包容性也并非是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特性 2.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
(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 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 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第一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 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 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五、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 化(共2 6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 化(共2 6张PPT )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
(1)中华各民族文化 ◆特性: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地位: 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 中华民族的骄傲。
◆意义: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文学艺术 (2)科学技术 作用: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 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 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 的特点。 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人教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自主学习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2.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3.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含义、作用 4. 中华文化的力量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文学艺术 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 的作用。 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 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