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伍及相互作用
四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9
药理效应相同的两药合用时,它们的效应
可以协同,如不减量使用,有可能中毒。
例:阿托品与氯丙嗪合用时,可引起胆碱
能神经功能过度低下的中毒症状;氨基糖
苷类抗生素与硫酸镁合用,可加强硫酸镁
引起的呼吸麻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互相 配伍,抗菌作用相加,但耳、肾霉性亦增 10
(三)药动学中药物相互作用 1、影响吸收 2、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 3、影响生物转化
(一)配伍禁忌
是指在患者用药前,药物相互间发生化
学或物理性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 效或产生毒性反应。 本类反应多发生于液体制剂,如在静脉 输液中或注射器内。
静脉输液中加入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可产生的沉淀反应、变色和浑浊,注 入血管内就能引起意外,应力求避免
发生。
也可发生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失效,
氢氧化铝凝胶影响乙胺丁醇、地高辛的吸
收。
14
② 胃排空或肠蠕动的影响 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的药物能影响其他口 服药的吸收。例如吗丁啉加速胃的排空,从而
可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
例: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可使胃排空延缓,
使有些药物的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变慢;也
可使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使其
药物效应的协同作用 药理效应相同或相似的 药物,如合用可发生协同作用,表现为联合 用药的效果等于或大于单用效果之和。 复方 新诺明
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药物效应相反,或发
生竞争性或生理性拮抗作用的药物合用,表
现为联合用药时的效果小于单用效果之和。
阿托品拮抗M胆碱受体激动剂。
普萘洛尔拮抗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另一种药的代谢而干扰该药的作用。(苯巴比 妥、苯妥英钠 ) 酶抑制 肝微粒体酶的活性能被某些药物抑制, 使另一药物的代谢减少,作用加强或延长。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一、概述在药物制剂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病情,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常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
这种配伍使用的目的可归纳为:(1)预期某些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复方降压片等。
(2)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等,如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TMP)联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用。
(3)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如用吗啡镇痛时常配伍阿托品,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及胆道、输尿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兴奋作用。
(4)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加用其他药物等。
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是: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设计合理的处方。
对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则应有预见性,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或防止方法。
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防止医疗、生产质量事故。
二、配伍变化的类型配伍变化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
如从配伍的意愿来看可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
如从配伍变化所引起的后果来看可分为绝对不能配伍的(配伍禁忌)和非绝对的。
(一)物理的配伍变化几种药物相互配合,常常可能发生分散状态或其他物理性质的改变,造成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和医疗要求。
常见的有:1.溶解度改变不同性质溶剂的制剂配合在一起,常因药物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而析出沉淀。
例如以丙二醇与水为混合溶剂制成的12.5%的氯霉素注射液当用输液稀释至浓度在0.25%以上时,会出现氯霉素沉淀。
酊剂、醑剂、流浸膏等是以乙醇为溶剂,若与某些药物的水溶液配合,有效成分很可能析出。
含黏液质、蛋白质多的水溶液若加入多量的醇能产生沉淀。
于某些药物饱和溶液中加入其他物质时可能发生分层或沉淀。
例如芳香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使挥发油分离出来。
2.潮解、液化和结块与吸湿性很强的药物或制剂如干浸膏、冲剂、乳酶生、干酵母、胃蛋白酶、无机溴化物等配伍时,在制备、应用或贮存中可发生潮解与液化,其原因有:①混合物的相对临界湿度下降而吸湿;②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如牙科常用的消毒剂、止痛剂系利用苯酚与樟脑或苯酚、麝香草酚与薄荷脑的共熔作用而制成液体滴牙剂。
药物配伍和相互作用
北京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系 讲师 段京莉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某一种药物的作用由于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存 在而受到干扰,使该药的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作用受影响的药物称为目标药, 其它药物则为相互作用药,如两药互相影响,各自都兼具“目标药”和“相互作用药”的性 质,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双向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虽然有多种表现,但其结果只有两种可 能,作用加强或作用减弱。临床多药合用时,应力求避免因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其中某药 的毒性加大或疗效降低,作到合并用药带来疗效提高或毒性减轻的良好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有三种作用方式: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 作用;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
生配伍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输液的组成:常用的输液有 5%葡萄糖注射液,等渗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各种含乳酸钠的制剂等,这些单糖、 盐、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一般都比较稳定,常与注射液配伍。有些输液由于它的特殊性质, 而不适于某些注射液的配伍。如: 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油乳等。
2.3 注射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种注射液混合后的药物浓度比与输混合者大,因而更容易出 问题。这方面的配伍变化,大部分是由于 pH 改变的影响。由于两种注射液的 pH 稳定范围 差较大,所以在混合容易产生配伍变化
2.4 影响配伍变化的其它因素: 2.4.1 配合量:配合量的多少影响到浓度,药物在一定浓度下才出现沉淀。如阿拉明注射液 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注射液,在等渗氯化钠或 5%葡萄糖注射液中各为 100mg/L 时,观察 不到变化。但浓度为 300mg/L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与 200mg/L 阿拉明时则出现沉淀。 2.4.2 反应时间:许多药物在溶液中的反应有时很慢,个别注射液混合数小时才出现沉淀, 所以在短时间内使用完是可以的。输液一般在 4 小时内应输完。如需要的量较大时,可分为 几次输入,每次重新配合,这样还可减少液被污染的机会。 2.4.3 温度: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一般每升高 10℃反应速度增加 2~3 倍。所以如将粉 末或冻干的粉针剂制成贮备溶液时,此浓溶液应贮存于冷暗处,以防止因温度过高或时间过 长而变质。 2.4.4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有些药物制成注射液须在安瓿内充填惰性气体(如N2等),以 防止药物被氧化。 2.4.5 光敏感性:有些药物对光是敏感的,如两性霉素 B、呋喃妥因钠、磺胺嘧啶钠、核黄 素,四环素等药物。两性霉素 B 的液体应以黑纸遮好,避免强光照射。 2.4.6 混合的顺序:有些药物混合时产生沉淀现象可用改变混合顺序的方法来克服。如有些 药物混合时可先稀释在混合,则不会析出沉淀。 2.4.7 成份的纯度:有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的异常现象,并不是由于成份本身而是由于原辅 料含有杂质所引起。此外注射剂中常常加有各种附加剂,如缓冲剂,助溶剂、抗氧剂等,它 们之间或它们与药物之间往往会发生反应而出现配伍变化。注射液中有极小一部分为油性溶 液混悬液,由于油水不相混溶,所以这些注射液与水性溶液配合伍后一般情况下得不到均匀 的分散体系,通常不宜配伍使用。
药物配伍禁忌与相互作用
pH的改变:注射液pH值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 适当的pH下,有些药物会产生沉淀或加速分解。 许多抗生素类药物在不同pH条件下其分解速度不 同。如乳糖酸红霉素在等渗氯化钠中(pH约6.45) 24小时分解3%,若在糖盐水中(pH约5.5)24小 时则分解32.5%。
输液本身pH是直接影响混合后pH的因素之一。 而各种输液有不同的pH值范围,而且所规定的pH 范围较大。例如葡萄糖注射液的pH规定为3.2~5.5, 如pH为3.2则与酸不稳定的抗生素配伍时会引起 分解失效的百分数较大。如青霉素G在pH值为4.5 的溶液中在4小时内损失10%,而在pH3.6时,1 小时即损失10%;4小时损失40%的效价。pH对 药物稳定性影响极大。
双向相互作用:两药互相影响,各自都兼具 “目标药”和“相互作用药”的性质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药效增强或减弱 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有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 不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 两者兼有的相互作用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远比体外隐蔽; 间隔较长时间用药引起的相互作用,更
药物配伍、相互作用与安全用药
冯春雷
提 要 • 一、药物配伍基础知识 • 二、西药注射剂配伍问题 • 三、中药注射剂配伍问题
•
目前,临床用药几乎不存在一次只用一种药 物的情况,合并用药的核心是增强药效,减少用 量以及不良反应,降低副作用。但随着多种药物 合用病例数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也在迅速上 升,其中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不良反应和毒性反 应的重要原因。 • 近年来由于新药不断出现和临床治疗上的需 要,在输液中添加其他注射剂合并使用的机会日 益增多,几种注射剂合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注 射剂的配伍变化问题也就显得更为突出。 • 因此,熟悉药物配伍、相互作用与安全用药对安 全用药更有指导意义。
浅谈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
中国保健营养论 著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2014 · 6(中)·3457·浅谈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熊新荣 熊新成(甘肃省山丹县中医医院 734100)【关键词】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配伍禁忌;用药安全【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R977.2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57-02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中西药的相互作用及西药相互作用。
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合理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些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而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分析中药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中药无毒或毒性小的偏见、有效成分不清楚,重复用药、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不当、中西药配伍不合理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
结果与结论中药安全性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为我国大力发展传统中医药医学设置了障碍,为使国药继续焕发生命力,医护人员应提高安全意识,恪守合理用药原则,使中、西药真正安全、有效。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药物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及药理化学和药理学几方面讨论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1 理化性质改变1.1 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1.2 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四)配伍禁忌的分类
❖ 药理性配伍禁忌 ❖ 物理性配伍禁忌 ❖ 化学性配伍禁忌
1、药理性配伍禁忌
❖ 亦称疗效性配伍禁忌,是指处方中两种药物的药理作 用间存在着拮抗,从而降低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 例如:青霉素+四环素类; 青霉素+磺胺类; 青霉素+氯霉素
2、物理性配伍禁忌
❖ 即某些药物相互配合在一起时,由于物理性质的改变而 产生分离、沉淀、液化或潮解等变化,从而影响疗效
胃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的改变
a) 提高空胃率和肠蠕动功能,如灭吐灵、拟胆碱药等 b) 减少空胃率和肠蠕动功能,如阿片类镇痛药、抗胆碱药等 c) 增加或减少胃肠道分泌,如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肠道微生物群体的改变
a) 广谱抗菌药对肠道微生物群体的影响 b) 肠道微生物对药物代谢(如洋地黄)和维生素合成的影响
药物诱导的粘膜功能的改变
a) 有些药物可损害或改变粘膜功能
如强酸、强碱类药物、收敛药等
2. 分布
血流量对分布的影响
➢ 如心得安减少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肺血流量,降低肝清除率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 如抗凝血药华法令受保泰松的影响
药物转运过程的影响
3. 生物转化
酶的诱导作用
➢ 药物使肝微粒体酶的量增加或活性增强,称酶的诱导作用, 如镇痛药、抗惊厥药、镇静药、安定药等
酶的抑制作用
➢ 药物使微粒体酶的量减少或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作用, 如氯霉素、糖皮质激素、恩诺沙星、含氯杀虫剂等
4. 排泄
药物的肾小球滤过
➢ 由于从血浆蛋白被置换而增加,如保泰松置换磺胺
药物的肾小管分泌
➢ 竞争性主动转运系统使重吸收增加,如丙磺舒可使青霉素的 血浆浓度提高、消除半衰期延长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或效应的变化。
(一)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药效学的影响1.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1)作用不同的靶点①磺胺甲嗯唑(SMZ)类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者联用使细菌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抗菌作用增强。
②硫酸阿托品联用解磷定或氯磷定(胆碱酯酶复活剂),解除有机磷中毒的作用互补,可减少阿托品用量和不良反应。
(2)保护药品免受破坏①西司他丁钠为肾肽酶抑制剂,可阻断亚胺培南在肾脏被肾肽酶破坏,保证药效。
②克拉维酸钾、舒巴坦为P -内酰胺酶抑制剂,使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P -内酰胺环免受破坏,活性增强。
(3)促进机体的利用①苄丝肼或卡比多巴为外周脱羧酶抑制剂,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转化为多巴胺,使血循环中左旋多巴含量增加,左旋多巴与二者联用,可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和不良反应。
②维生素。
促使铁剂转变为二价铁,二者联用增加铁吸收。
(4)延缓或降低抗药性能①青蒿素可诱发抗药性,联用乙胺嘧啶、磺胺多辛可延缓青蒿素抗药性。
②磷霉素能使细菌细胞壁受损变薄,使。
-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容易透过细菌细胞壁,联用作用相加。
2.协同作用或减少不良反应(1)协同作用甲氧氯普胺与硫酸镁有协同利胆作用;普蔡洛尔与美西律用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有协同作用;普蔡洛尔与硝苯地平联用提高抗高血压效果。
(2)协同作用及减少不良反应阿托品与吗啡联用减轻吗啡引起的平滑肌痉挛,增强镇痛作用;阿托品与普蔡洛尔联用,可消除普蔡洛尔引起的心动过缓以及阿托品引起的心动过速;普蔡洛尔与硝酸酯类联用,可减少二者的不良反应,增强抗心绞痛作用。
3.敏感化作用①排钾利尿药使血浆中钾离子浓度降低,使心脏对强心苷作用敏感化,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②利血平或胍乙啶可导致肾上腺素受体敏感化,使拟肾上腺素药升压作用增强。
4.拮抗作用(1)竞争性拮抗作用甲苯磺丁脲促进胰岛。
药物配伍名词解释
7. 药物拮抗作用: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其中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产生 拮抗作用,使其效果减弱或抵消。
8. 药物协同作用: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相互增强或相互促进,产生更强 的治疗效果。
药物配伍名词解释
3. 药物相反作用: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其药效相反,产生相互抵消或减 弱的效果。
4. 药物相乘作用: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其药效相乘,产生更强的治疗效 果。
5. 药物相抵作用: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其药效相互抵药物配伍名词解释
药物配伍是指不同药物在同时或连续使用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能改变 药物的药效、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或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配伍的名词解释如下:
1. 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药效增强、药效减弱、药效互 补或药效抵消等效应。
2. 药物相加作用: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其药效相加,产生更强的治疗效 果。
药物配伍的合理性对于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医生和药师在开具和发药 时应仔细考虑药物配伍的问题,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调整。
生物制药技术中的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研究
生物制药技术中的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研究生物制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研究是生物制药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效应。
药物配伍研究则是为了确定各种药物的合理搭配,以避免不良的相互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研发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药物相互作用通常分为两类:药理学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药理学相互作用是指多种药物通过靶点、反应物和酶等介导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多种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相互影响所造成的变化。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增强作用、拮抗作用、不良反应和相互稳定等不同形式。
增强作用是指多个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中之一的效果增强,另一种药物的浓度或效果也显著增加。
拮抗作用是指多个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中之一的效果被另一种药物所阻断或减弱。
不良反应是指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不良的药物反应,可能导致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互稳定则是指多个药物共同使用时,互相影响并维持某种平衡状态,使其中一种药物的浓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药物配伍研究是为了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药物配伍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多个药物同时使用时的最佳组合和用法。
合理的药物配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在进行药物配伍研究时,需要考虑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力学、剂型等多个因素。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研究在生物制药技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研究可以明确药物的合理使用方式,提高药效,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其次,通过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研究可以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研究还有助于指导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然而,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中医中药配伍有何讲究如何避免相互作用
中医中药配伍有何讲究如何避免相互作用中医中药,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实践与传承,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系统的理论体系。
其中,中药的配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关系到方剂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患者的健康。
正确的中药配伍能够协同增效、减轻毒副作用,而不当的配伍则可能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那么,中医中药配伍究竟有何讲究?又该如何避免相互作用呢?中药配伍讲究“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单行,指的是用单味药治病。
有些病情较为单纯,仅用一味药就能发挥较好的疗效,比如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大补元气,治疗虚脱重症。
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比如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能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相使,是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比如黄芪配茯苓,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作用。
相畏,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半夏畏生姜,南星畏生姜。
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生南星的毒。
相恶,是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比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比如“十八反”“十九畏”中提到的药物,就属于相反的情况,在临床用药时是严格禁止的。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药物的配伍。
比如,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用药宜温和,避免使用峻猛之药;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多种药物配伍使用,以达到全面调理的目的。
为了避免中药配伍中的相互作用,首先要熟悉中药的药性和功效。
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性味、归经、功效和适用范围,只有对这些了如指掌,才能在配伍时做到心中有数。
药物相互作用、配伍与安全用药
PH 值
葡萄糖注射液
3.2~5.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5~5.5
氯化钠注射液
4.5~7.0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4.5~7.7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6.0~7.5
灭菌注射用水
5.0~7.0
pH的改变:注射液pH值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适当的pH下,有些药物会产生沉淀或加速分解。许多抗生素类药物在不同pH条件下其分解速度不同。 输液本身pH是直接影响配伍后pH的因素之一。而各种输液有不同的pH值范围,而且所规定的pH范围较大。 pH为3.2则与酸不稳定的抗生素配伍时会引起分解失效的百分数较大。如青霉素G在pH值为4.5的溶液中在4小时内损失10%,而在pH3.6时,1小时即损失10%;4小时损失40%的效价。pH对药物稳定性影响极大。
有的药物本身的溶解度很小,在做成注射剂时需加增溶剂,此注射剂加入其他静脉输注用液体,使增溶剂实际上被稀释。
如氢化可的松注射剂可作成50%乙醇的溶液,如与其他水溶性注射剂混合,乙醇被稀释,氢化可的松的溶解度降低可发生不易觉察的沉淀,引起不良反应。
酸碱反应:磺胺嘧啶钠——氯化钙注射液 ;盐酸氯丙嗪——氨茶碱、苯妥英钠、肝素钠、 氨苄西林钠;头孢哌酮——5%葡萄糖。 水解反应:盐酸普鲁卡因、氯化琥珀酰胆碱、青霉素类。 氧化反应:盐酸肾上腺素、维B6、维C、奥美拉唑、酚磺乙胺(变红)。
沉淀:常见于溶剂的改变 与溶质的增多,如樟脑酒 精溶液和水混合,由于溶 剂的改变,而使樟脑析出 发生沉淀;又如许多物质 在超饱和状态下,溶质析 出产生沉淀,这种现象既 影响药物的剂量又影响药 物的应用。
物,在相互配伍中由 于条件的改变使其中 的结晶水被析出,而 使固体药物变成半固 体或成糊状,如碳酸 钠与醋酸铅共同研 磨,即发生此种变化。
药物配伍规律总结
药物配伍规律总结
药物配伍规律总结是指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应该注意的相互作用规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配伍规律总结:
1. 互相协同作用:有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以增强彼此的疗效,如磺胺类抗生素与甲硝唑可以增强抗菌效果;利尿剂与血管扩张剂可以增强降压效果等。
2. 相互拮抗作用:有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会相互拮抗,减弱疗效,如β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激动剂的使用会相互拮抗效果。
3. 副作用相加:有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引起副作用相加的效果,如镇静剂与酒精同时使用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4. 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有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相互影响彼此的代谢、吸收、分布、排泄等过程,导致药物浓度发生变化。
5. 药物相容性:有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不相容现象,如某些药物与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或变色等现象。
总之,药物配伍应根据药物的特性、作用机制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搭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制剂中的合理配伍与相容性研究
药物制剂中的合理配伍与相容性研究药物的合理配伍及相容性研究在医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药物的配伍性及相容性测试的准确性和详尽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因此,对于药物制剂中的合理配伍及相容性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药物配伍性的研究药物的配伍性研究主要是针对复方制剂而言,通过研究不同药物组合会否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判断其可行性和合理性。
药物配伍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稳定性研究药物稳定性是指药物在特定条件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是否会发生分解、氧化、水解等不稳定的现象。
通过对不同药物在配伍制剂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可以评估药物在复方制剂中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在复方制剂中,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影响,可能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等问题。
通过研究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提前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3. 药物配伍规则研究药物配伍规则研究主要涉及到不同药物在配伍制剂中的相对剂量、顺序、次数等方面的规则。
合理的药物配伍规则可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提高患者用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二、药物相容性的研究药物相容性是指在给药过程中,不同药物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药物的相容性直接关系到药物溶解度、药物释放速度以及药物对组织的刺激性等方面。
药物相容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与溶剂的相容性研究药物与溶剂的相容性是指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通过研究药物与不同溶剂的相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溶剂用于制备药物制剂,从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给药效果。
2. 药物与给药系统的相容性研究在药物给药过程中,药物与给药系统(如注射器、输液器等)之间的相容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同药物与不同给药系统之间可能发生药物吸附、溶解度变化等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药物与生理环境的相容性研究药物与生理环境之间的相容性对于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
药对配伍基本规律
药对配伍基本规律
药物对配伍是指不同药物在同时或连续使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现象,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药物代谢。
以下是药物对配伍的基本规律:
1. 相容性:相容性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一起使用时不产生不良反应或沉淀。
如果两种药物相容,可以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
相反,如果不相容,不应该混合使用。
2. 不相容性:不相容性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一起使用时会产生可见的反应,如沉淀、溶解度变化、颜色变化等。
通常情况下,不相容的药物不应该混合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3. 药理学反应:药理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其药效或产生新的药效。
药理学反应可能会增强或减弱药物的疗效,或产生新的药理作用。
4.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影响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进而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为了避免药物对配伍导致的不良效应,医生和药剂师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并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此外,患者也应该告知医生和药剂师他们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以便确保合理的药物使用。
配伍用药原则
配伍用药原则配伍用药原则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配伍用药则是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配伍用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本文将介绍配伍用药的原则。
一、相互作用原则1.药物相互作用分类(1)加强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其中一种或几种药物可使另一种或几种药物的效果增强。
(2)拮抗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其中一种或几种药物可使另一种或几种药物的效果降低。
(3)中和作用:两个化学性质相反的物质混合后,可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新化合物。
如碱性和酸性结合后产生盐类。
2.常见相互作用(1)加强作用:如利尿剂与血管扩张剂联合使用,可增强降压效果。
(2)拮抗作用:如肾上腺素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可使降压效果降低。
(3)中和作用:如酸性药物与碱性药物混合后可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类。
二、药物代谢原则1.肝脏代谢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大多数药物都经过肝脏代谢。
在配伍用药时,应注意不同药物对肝脏的影响。
2.酶促反应有些药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
在配伍用药时,应注意这种影响。
三、毒副作用原则1.毒副作用分类(1)直接毒性:指某种化学物质对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直接损害作用。
(2)间接毒性:指某种化学物质通过改变人体生理功能而引起的损害作用。
2.常见毒副作用(1)直接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会对听力产生损害。
(2)间接毒性:如利尿剂会引起电解质紊乱。
四、病情特点原则在配伍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
例如,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应选择降压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选择降血糖药物。
五、年龄性别原则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对药物有不同的反应。
在配伍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选择合适的药物。
六、用量原则1.剂量分类(1)最小有效剂量:指能够产生治疗效果的最小剂量。
(2)最大耐受剂量:指能够被患者耐受的最大剂量。
2.常见用量问题(1)过度使用:如过度使用镇静剂会导致昏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换出来,由于游离型增加而可能引起出血。药物在蛋白结合部位的置换关系为:
被置换药
置换药Βιβλιοθήκη 结果甲磺丁脲水杨酸盐、保泰松、磺胺药
低血糖
华法林
水杨酸盐、安妥明、水合氯醛
出血
氨甲喋呤
水杨酸盐、磺胺药
粒细胞缺乏症
硫喷妥钠
磺胺药
麻醉延长
胆红素
磺胺药
新生儿核黄疸
药物被置换的结果,除因游离型增多使作用增强外,它们的代谢及排泄亦增加,半衰期
2.2 输液与添加注射液间的相互作用: 2.2.1 溶媒组成的改变:注射剂有时为了有利于药物溶解、稳定而采用非水性溶媒如乙醇、 丙二醇甘油等。当这些非水性溶媒的注射剂加入输液(水溶液)中时,会由于溶媒组成的改 变而析出药物。 2.2.2 pH 的改变:注射液 pH 值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适当的 pH 下,有些药物会产生沉淀 或加速分解。许多抗生素类药物不同 pH 条件下其分解速度颇不同。如乳糖酸红霉素在等渗 氯化钠中(pH 约 6.45)24 小时分解 3%,若在糖盐水中(pH 约 5.5)24 小时则分解 32.5%。 输液本身 pH 是直接影响混合后 pH 的因素之一。而各种输液有不同的 pH 值范围,而且所 规定的 pH 范围较大。例如葡萄糖注射液的 pH 规定为 3.2~5.5,如 pH 为 3.2 则与酸不稳定
生配伍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输液的组成:常用的输液有 5%葡萄糖注射液,等渗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各种含乳酸钠的制剂等,这些单糖、 盐、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一般都比较稳定,常与注射液配伍。有些输液由于它的特殊性质, 而不适于某些注射液的配伍。如: 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油乳等。
环境 酸性
碱性
性质 解离度 脂溶性 扩散力 解离度 脂溶性 扩散力
弱酸性药 ↓ ↑ ↑ ↑ ↓ ↓
弱碱性药 ↑ ↓ ↓ ↓ ↑ ↑
1.2 胃肠道排空速度的改变:药物在肠道中吸收的速度决定于进入小肠的速度,影响胃排空 或肠蠕动的药物影响其他口服药的吸收。例如吗丁啉加速胃的排空,从而可使某些药物的吸 收加快。同样,阿托品由于延缓胃排空,可以延缓某些药物的吸收。 1.3 离子的作用:含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可与其它药物起作用,在胃肠道内形成难 溶的和难以吸收的络合物。例如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同服时,可以使这些抗生素在胃肠道的吸 收受阻,血药浓度下降,导致治疗失败。 1.4 药物间的化学反应:有些药物同服时可互相结合而妨碍吸收。如维生素 C 具有强还原性, 不宜与碱性药物、氧化剂、核黄素等合用等。 1.5 食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食物减少药物的吸收,有时食物只延缓药物的吸收,但药物 的吸收量不受影响。 1.6 其它:
的抗生素配伍时会引起分解失效的百分数较大。如青霉素 G 在 pH 值为 4.5 的溶液中在 4 小 时内损失 10%,而在 pH3.6 时,1 小时即损失 10%;4 小时损失 40%的效价。pH 对药物稳 定性影响极大。 2.2.3 缓冲容量: pH 是受注射中所含成份的缓冲能力决定的。有些输液中含有阴离子如乳 酸根等,它们有一定缓冲容量。在酸性溶液中沉淀的药物,在含有缓冲能力的弱酸溶液中常 会出现沉淀。如 5%硫喷妥钠 10ml 加入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500ml)中不产生变化,但加 入 5%葡萄糖或含乳酸盐的葡萄糖液中则析出沉淀。 2.2.4 离子作用:有些离子能加速某些药物的水解反应。如乳酸根离子能加速氯苄青霉素的 水解。 2.2.5 直接反应:某些药物可直接与输液中一种成份反应。如四环素与含钙盐的输液在中性 或碱性下,由于形成螯而合物而产生沉淀。 2.2.6 电解质的盐作用:例如两性霉素 B 在水中不溶,在强酸性及强碱性溶液中能溶解 (1mg/ml),本品的注射用水的溶液为胶体分散,只能加在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如果 在大量电解的输液中则能被电解质盐析出来,以致胶体粒子凝集而产生沉淀。 2.2.7 聚合反应:有些药物在溶液中可能形成聚合物。有人认为青霉素的变态反应与形成聚 合物有关。聚合物形成过程与时间及温度均有关。 2.2.8 药物与机体中某些成份的结合:某药物如青霉素与蛋白质能结合。这种结合可能会增 加变态反应,所以这种物质加入蛋白质类输液中使用是不妥当的。
3. 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药物在其固体剂型中可能与赋形剂发生相互作用,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制剂的不同配
方而发生变动,同一种药物由于赋形剂的变更,不注意调整剂量就会带来不良后果。
二、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 机体对药物的处理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个药物代谢动力学
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上均有可能发生药物相互 作用。药动学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化谢和排泄等环 节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另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进一步改变其作用强度。
是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质变化而失效。化学作用的产 生一般表现在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爆炸或燃烧等现象上,但亦有许多药物的分解、取代、 聚合、加成等化学难以从外观看出来。
配伍禁忌往往是物理与化学的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其结果也必然影响到疗效。
2 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目前药物治疗上广泛采用注射液给药而且常常多种注射液配伍在一起注射。注射液中产
2.3 注射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种注射液混合后的药物浓度比与输混合者大,因而更容易出 问题。这方面的配伍变化,大部分是由于 pH 改变的影响。由于两种注射液的 pH 稳定范围 差较大,所以在混合容易产生配伍变化
2.4 影响配伍变化的其它因素: 2.4.1 配合量:配合量的多少影响到浓度,药物在一定浓度下才出现沉淀。如阿拉明注射液 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注射液,在等渗氯化钠或 5%葡萄糖注射液中各为 100mg/L 时,观察 不到变化。但浓度为 300mg/L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与 200mg/L 阿拉明时则出现沉淀。 2.4.2 反应时间:许多药物在溶液中的反应有时很慢,个别注射液混合数小时才出现沉淀, 所以在短时间内使用完是可以的。输液一般在 4 小时内应输完。如需要的量较大时,可分为 几次输入,每次重新配合,这样还可减少液被污染的机会。 2.4.3 温度: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一般每升高 10℃反应速度增加 2~3 倍。所以如将粉 末或冻干的粉针剂制成贮备溶液时,此浓溶液应贮存于冷暗处,以防止因温度过高或时间过 长而变质。 2.4.4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有些药物制成注射液须在安瓿内充填惰性气体(如N2等),以 防止药物被氧化。 2.4.5 光敏感性:有些药物对光是敏感的,如两性霉素 B、呋喃妥因钠、磺胺嘧啶钠、核黄 素,四环素等药物。两性霉素 B 的液体应以黑纸遮好,避免强光照射。 2.4.6 混合的顺序:有些药物混合时产生沉淀现象可用改变混合顺序的方法来克服。如有些 药物混合时可先稀释在混合,则不会析出沉淀。 2.4.7 成份的纯度:有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的异常现象,并不是由于成份本身而是由于原辅 料含有杂质所引起。此外注射剂中常常加有各种附加剂,如缓冲剂,助溶剂、抗氧剂等,它 们之间或它们与药物之间往往会发生反应而出现配伍变化。注射液中有极小一部分为油性溶 液混悬液,由于油水不相混溶,所以这些注射液与水性溶液配合伍后一般情况下得不到均匀 的分散体系,通常不宜配伍使用。
缩短。另外,血浆蛋白含量低的患者结合药物的容量少,在应用常用剂量的药物时,其游离
型数量增多,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2.2 影响药物与组织结合:一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能改变组织的血流量,从而影响其 它药物在组织的分布。例如,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肝脏血流量,减少利多卡因在其主要代谢部
位肝脏中的分布量,从而减少该药代谢,结果使血中利多卡因浓度升高,反之,异丙肾上腺
药物配伍与相互作用
北京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系 讲师 段京莉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某一种药物的作用由于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存 在而受到干扰,使该药的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作用受影响的药物称为目标药, 其它药物则为相互作用药,如两药互相影响,各自都兼具“目标药”和“相互作用药”的性 质,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双向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虽然有多种表现,但其结果只有两种可 能,作用加强或作用减弱。临床多药合用时,应力求避免因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其中某药 的毒性加大或疗效降低,作到合并用药带来疗效提高或毒性减轻的良好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有三种作用方式: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 作用;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
素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因而增加利多卡因在肝中的分布和代谢,使其血浓度降低。
3. 影响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是受三种酶系作用,因此影响代谢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也涉及到三个酶系。
3.1 微粒体酶系:肝脏是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微粒体酶系是代谢药物的酶系,故亦称“药 物代谢酶”。药物可通过对药酶的干扰去影响对另一药的代谢,由此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有: 3.1.1 诱导代谢酶的活性(酶促作用):些药物可诱导肝微粒体酶合成,增加酶的活性,从而 使许多其他药物或诱导剂本身的代谢大大加速,血药浓度下降,导致药效减弱。酶诱导的程 度取决于药物及其剂量,发生酶诱导作用可能需要数日或数周时间,最大作用可能在 2~3 周后。因此,酶诱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开始和停止都是滞后的。有些具有酶促作用的药物本身 是由肝微粒体酶代谢,而在反复应用过程中可能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增加,从而加速自身的 代谢速率。导致药效减弱 ,这种现象称为自身诱导现象。能够形成自身诱导现象的药物有 巴比妥类,格鲁米特、甲丙氨酯,保泰松,甲磺丁脲,丙磺舒,苯妥英钠和二嗪农等。 3.1.2 抑制代谢酶活性(酶抑作用):有些药物可抑制肝微粒体酶的活性,从而使许多其他药 物的代谢大大减慢,导致药效增强,并有可能引起中毒。酶抑制作用的临床意义取决于药物 血清浓度升高的水平,如果血药浓度尚在治疗范围内,此相互作用可能是有益的;相反,血 药浓度达到毒性范围,就会变为不良相互作用。临床上常见的抑制或诱导药酶活性的药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