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药物相互作用表
2024抗菌药物相互作用汇总
2024抗菌药物相互作用汇总1、青霉素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青霉素,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节星青霉素、青霉素V o(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苯嗖西林、氯嗖西林、氟氯西林等。
(3)广谱青霉素,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如氨节西林、阿莫西林;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2、头抱菌素类第一代头泡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G+球菌,仅对少数G-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药物有头抱嗖琳、头泡拉定、头抱氨节和头抱羟氨节等。
第二代头泡菌素对G+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G-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常用药物有头泡吠辛、头抱替安、头抱克洛、头抱吠辛酯和头胞丙烯等。
第三代头抱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等G-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头泡他咤和头泡哌酮除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具较强抗菌活性;常用药物有头泡曲松、头泡睡胎、头抱他陡、头抱哌酮、头泡克胎和头泡泊胎酯第四代头抱菌素常用者为头抱毗胎,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与第三代头抱菌素大致相仿,其中对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柠檬酸菌属等部分菌株作用优于第三代头抱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抱他碇相仿,对G+性球菌的作用较第三代头胞菌素略强。
3、碳青霉烯类常用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三司他丁(西司他丁具有抑制亚胺培南在肾内被水解作用\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倍他米隆具有减少帕尼培南在肾内蓄积中毒作用)、比阿培南、厄他培南等。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等对各种G+球菌、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和多数厌氧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厄他培南与其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两个重要差异:血半衰期较长,可一天一次给药;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非发酵菌抗菌作用差。
4、瞟诺酮类临床上常用者为氟Dl诺酮类,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配伍禁忌[修改版]
第一篇: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配伍禁忌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配伍禁忌(一)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
因此,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
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
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等。
因此,输液时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之一,在严重感染或危重病的抢救中,常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因此应注意配伍禁忌。
(1)不可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合用。
因为红霉素等是快效抑菌剂,当使用红霉素等药物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使青霉素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2)不可与碱性药物合用。
如在含青霉素的溶液中加入氨茶碱、碳酸氢钠或磺胺嘧啶钠等,可使混合液的pH>8,青霉素可因此失去活性。
(3)青霉素在偏酸性的葡萄糖输液中不稳定,长时间静滴过程中会发生分解,不仅疗效下降,而且更易引起过敏反应。
如氨苄青霉素加入到葡萄糖中,比加入到生理盐水中发生输液反应的机率要高,这可能由于葡萄糖的弱酸性使氨苄青霉素降解生成微量致敏性聚合物的缘故。
因此青霉素应尽量用生理盐水配制滴注,且滴注时间不可过长(4)青霉素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一旦溶解即不断分解。
其溶液放置的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加。
因此要“现配现用”,不宜溶解后存放,以保证药效,减少致敏物质的产生。
(5)每日一次静滴给药方法并不可取。
因为当停止滴入后,体内药物迅速消除,待第二天给药,因间隔时间过长,细菌又大量繁殖。
(6)在抢救感染性休克时,不宜与阿拉明或新福林混合静滴。
因为阿拉明与青霉素G可起化学反应,生成酒石酸钾(钠),影响两者的效价;新福林与青霉素G钾(钠),可生成氯化钾(钠),使两者效价均降低。
(7)不可与维生素C混合静滴。
因为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破坏,且维生素C 注射液中的每一种成分,都能影响氨苯青霉素的稳定性,使其降效或失效。
抗菌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下)
抗菌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下)作者:李枝端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08期硝基咪唑类例1 奥硝唑与西咪替丁联用。
分析奥硝唑说明书记载,巴比妥类药、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等药物可使奥硝唑加速消除而降效并可影响凝血,因此应禁忌联用。
林可酰胺类例2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输液。
分析文献提示,克林霉素(磷酸酯)与地塞米松(磷酸盐)呈理化配伍禁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不宜加入组成复杂的输液中,以免发生配伍禁忌。
例3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与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联用。
分析氨基糖苷类与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联用,在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相互作用上存在着矛盾的竞合。
《妇产科学》记载,盆腔炎性疾病住院抗生素药物治疗常用的配伍方案之一是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方案。
2010年版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则记载,“克林霉素可增强骨骼肌松弛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应避免合用。
”浙江温州地区1996年7-8月连续3例林可霉素联用阿米卡星致死。
2000-2005年山东省各地区医院因联合应用丁胺卡那霉素(即阿米卡星)和洁霉素(即林可霉素)引起死亡并经尸检证明的案例40例。
卫生部2008年10月19日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药品使用以国家药典、药品说明书为依据,排除学术交流、文献、习惯业内用药等。
四环素类例4 多西环素与硫酸亚铁缓释片同服。
多西环素与铝碳酸镁同服。
分析多西环素与硫酸亚铁合用两者作用都降低或缩短。
不宜同时给药。
先给多西环素,3~4小时后再用硫酸亚铁。
铝碳酸镁含铝、镁多价阳离子的同时本身为抗酸药,多西环素与抗酸药合用时,由于胃内碱性增强,可使多西环索的吸收减少、活性降低,故在服用多西环素后1~3小时内不应服用抗酸药。
铝碳酸镁颗粒说明书记载,本品不宜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合用。
喹诺酮类例5 莫西沙星与硫酸锌同服。
左氧氟沙星与铝碳酸镁同服。
分析莫西沙星说明书记载,与抗酸药、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同时服用会因为与这些物质中的多价阳离子形成多价螯合物而减少药物的吸收。
常用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药物相互作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药物相互作用常用抗菌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特性,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标签: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特性;药物的相互作用青霉素1、抗菌机理: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造成细胞壁缺损,水分进入高渗状态的菌体,把菌体胀破,导致细菌死亡,所以青霉素是杀菌药。
2、青霉素的排泄速度非常快,不到1小时血药浓度就下降一半,5个小时体内药量就以原形全部由肾脏清除。
因此青霉素主张一日2至4次给药,体内实验证实,青霉素有很强的抗菌后效应。
即细菌受青霉素一次杀灭后,需要6—12小时才恢复繁殖力,一般感染日2次给药就能达到治疗目的。
3、抗菌后效应(PAE),当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后,药物浓度逐渐下降,直至全部排除后,对细菌的生长繁殖仍有抑制作用,此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4、研究发现,青霉素本身并不是过敏原,引起过敏的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聚合物和残留的蛋白质肽类杂质。
所以生产中把杂质含量控制好了,过敏率就会降低。
青霉素换厂家后重新试敏非常必要,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青霉素质量存在差异。
阿莫西林1、阿莫西林是氨苄西林的衍生物,具有苄氨基,耐酸可以口服。
2、阿莫西林在溶液中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是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
阿莫西林的聚合速度比氨苄西林还快。
因为聚合速度和溶液浓度成正比,所以静滴阿莫西林应选择容量比较大的输液剂溶解稀释,能减少聚合物的生成,降低过敏率。
3、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有效,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哌拉西林1、也是氨苄西林的衍生物,但哌拉西林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因为哌拉西林在苄氨基上引入了取代基,使苄氨基失去位障作用,不能阻止胃酸的破坏。
2、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等组成的复方制剂对铜绿假单孢菌作用显著。
2、多数细菌体内都没有叶酸还原酶,不能直接利用叶酸获得四氢叶酸。
但是有二氢叶酸合成酶,能利用对一氨基苯甲酸通过上边这个途径获得四氢叶酸。
磺胺类药物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断四氢叶酸的形成。
常见抗生素的正确配伍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或相加作用,从而增强疗效;配伍不当则可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反应。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应掌握适应症,注意各个品种的针对性,争取协同联合,避免拮抗作用。
现将常用的药物的配伍简介如下: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钠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青霉素类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
与氨基糖甙类呈协同作用,但剂量应基本平衡。
青霉素类不能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菌药合用。
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开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
治疗脑膜炎也有用氯霉素与大剂量青霉素合用的,其给药顺序为先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
青霉素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
2、氨基糖甙类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与β-内酰类配伍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甲氧苄氨嘧啶(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
氨基糖甙类可与多粘菌素类合用,但不可与氯霉素类合用。
氨基糖甙类药物间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与碱性药物联合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
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能增强对布氏杆菌的治疗作用;链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对猪链球菌病有较好的疗效:链霉素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或异烟肼(对结核杆菌)合用有协同作用。
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药物合用。
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
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阿托品类药物应用于仔猪腹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3、四环素类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与本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
β内酰胺类-相互作用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防止抗菌药物被β-内酰胺酶破环, 增强抗菌作用 减少β-内酰胺类药物在肾小管排泄 ,使血液和脑脊液药物浓度提高 通过蛋白结合竞争可使游离抗生素 的浓度增高 增加肾毒性
氨基青霉素、具 有甲基四氮唑的 头孢菌
广谱青霉素 头孢菌素、 青霉素
增加皮疹发生率;出现双硫仑样反 应;增加出血危险性﹙由于低凝血 酶原血症﹚
与伤寒活疫苗合用,可降低伤寒活疫苗的免疫效应。可能的机制是本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食物可延迟本药的吸收,但并不能显著降低药物吸收的总量。
26
哌拉西林
与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沙 雷菌、克雷伯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普鲁威登菌、其它肠杆菌属和葡萄球菌 的敏感菌株有协同杀菌作用。 与某些头孢菌素联用,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属 的某些敏感菌株有协同抗菌作用。 与头孢西丁同用,头孢西丁可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铜绿假单胞菌、 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和肠杆菌属出现拮抗作用。 与庆大霉素联用,对粪肠球菌无协同作用
22
一、青霉素类penecillins
特点:
杀菌作用强、毒性低 新品种抗菌谱广、价廉 青霉素G大剂量CSF素:青霉素、卞星青霉素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 广谱青霉素:
氨基青霉素:氨卞西林、阿莫西林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哌拉西林、替卡西林
脲基青霉素: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12
作用(或毒性)加强或作用(或毒性)减弱。
√
×
疗效提高或毒性减轻的良好效果
某药的毒性加大或疗效降低
国外报道, 当合并用药品种数为2-5、6-10、11-15、16-20种,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 % 、10 % 、28 % 、64%。
常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抗生素的类型,抗菌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感染时都有各自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而且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相互增效:一些抗菌药物之间可以相互增强其治疗效果。
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其抗菌作用,因为它们靶向的位点不同,可以形成互补的抗菌机制。
2.相互拮抗:一些抗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拮抗的效应。
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例如克拉维酸)联合应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拮抗,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以与克拉维酸结合而失去其抗菌活性。
3.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一些抗菌药物可以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改变其药效或副作用。
例如,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可以影响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的代谢,从而增加抗凝效果和出血风险。
4.副作用相互增加:一些抗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增加副作用的效应。
例如,利福平和头孢菌素联合应用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等。
5.抗菌耐药性:一些抗菌药物之间的联合使用可能会导致细菌对药物形成耐药性。
因此,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谨慎选择,避免产生耐药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药物代谢和耐受能力,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此外,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作用机制、代谢特点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医生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联合应用方式,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因使用范围广而易与其它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显著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
本文主要讨论易与这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及其机制。
1、大环内酯类药物本类药物主要有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
据报道,含14元内酯环的老药比新开发的含16元内酯环的新药更易发生相互作用。
最常见的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的作用。
由于克拉霉素和红霉素均可由CYP3A氧化,还可能通过非活性的酶及其代谢产物的形成而使酶受抑,导致由该酶参与的药物代谢减缓。
这类药物可能干扰肠道菌群,进而影响局部药物代谢,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可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环孢素,抗凝剂,麦角胺,阿司咪唑,他克莫司,卡马西平,特非那定,抗精神病药物,茶碱和西沙必利。
2、抗真菌药物本类药物中全身性用药的主要有,三唑类(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咪唑类(酮康唑和咪康唑)和灰黄霉素。
此外,咪康唑口服凝胶因全身吸收也有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
本类药物主要由CYP3A代谢,并且可能是CYP3A的抑制剂。
因此,由CYP3A代谢的药物与本类药物合用时,前者药物浓度可增加。
氟康唑80%以原形药物从尿中排出,虽然作为CYP3A抑制剂的可能性较小,但却是一种CYP2C的抑制剂。
灰黄霉素为酶诱导剂,可增加某些同服药物如华法林和口服避孕药的代谢,并降低后者的作用。
可与三唑类和咪唑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有:阿司咪唑,利福平,抗凝剂,利福布汀,西沙必利,磺酰脲类,环孢素,他克莫司,苯妥英和特非那定。
3、四环素类药物本类药物为广谱抗菌药物,目前因耐药性增加而应用减少,但仍可用于某些特殊病例如衣原体感染的治疗。
常用的有:地美环素,多西环素,赖甲环素,米诺环素,土霉素和四环素。
本类药物典型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其可与金属阳离子形成吸收性弱的螯合物。
使用含铝、铋、钙或镁的抗酸剂可显著降低本类药物的吸收及疗效。
抗酸剂还可能通过改变胃内PH值而减少本品的吸收,如碳酸氢钠、铁剂、乳剂和奶制品也可与本类药物形成化事物。
常用注射药物相互作用参考
不能与乳清酸、氯霉素、双嘧达莫、硫喷妥钠等注射液配伍。
甲磺酸培复沙星
1.尿碱化剂可减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2.本品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消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应避免合用,不能避免时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3.环孢素与本品合用时,其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4.本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并调整剂量。5.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6.本品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消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咖啡因的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7.含铝、镁的制酸药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不宜合用。
常用注射药物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参考表
(按汉语拼音排序)
药物霉素可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但表阿霉素用量应减低。联合用药时,不得在同一注射器内使用。表阿霉素不可与肝素混合注射,因为二者化学性质不配伍,在一定浓度时会发生沉淀反应。
阿糖胞苷
四氢尿苷可抑制脱氨酶,延长阿糖胞苷血浆半衰期,提高血中浓度,起增效作用。本品可使细胞部分同步化,继续应用柔红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及亚硝脲类药物可以增效。本品不应与5-Fμ并用。
阿奇霉素
1.与茶碱合用时能提高后者在血浆中的浓度,应注意检测血浆茶碱水平。2.与华法林合用时应注意检查凝血酶原时间。3.与下列药物同时使用时,建议密切观察患者:地高辛—使地高辛水平升高。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急性麦角毒性,症状是严重的末梢血管痉挛和感觉迟钝(触物感痛)。三唑仑—通过减少三唑仑的降解,而使三唑仑的药理作用增强。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药—提高血清中卡马西平、特非那定、环孢素、环已巴比妥、苯妥英的水平。4.与利福布汀合用会增加后者的毒性。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一)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1.不良反应(1)心血管系统:磺胺所致的心肌炎,主要见于最老的磺胺,同时伴有周身性过敏反应,这种罕见的并发症是过敏所致。
(2)呼吸系统:有些病人应用磺胺后出现Loeffler氏综合征,少数病例当再用磺胺时,则再出现症状。
(3)神经系统:应用较新的磺胺类的药物时,偶可内陆头痛、思睡、思维敏锐性减低及其他精神异常的表现。
也可发生神经炎,甚至神经炎或脑膜炎。
(4)消化系统:可发生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这常常是毒性所致。
磺胺所致的肝损害有三型:肝细胞肝炎、肝细胞型伴不胆汁蓄积的混合型肝炎及慢性进展性肝炎可能伴有肝硬变。
(5)泌尿系统:有两种并发症,一种是在肾脏的集合管、肾盏、肾盂及输尿管内磺胺类药物的结晶形成;另一种为肾组织及血管的损害,如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急性脉管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与血清病综合征、周身性脉管炎或皮疹、还可能伴有肝毒理反应。
自从应用新的及易于溶解的磺胺后,肾脏损害与其他不良反应一样,均已少见。
(6)造血系统;磺胺所致的溶血可能与下列一种或几种机理有关:1)因为大剂量或肾疾病,药物排泄出减少而血中浓度升高;2)后天获得性过敏,反应为Coombs试验阳性;3)遗传性红细胞代谢异常,即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4)存在有所谓的红细胞内不稳定的血红蛋白,即血红蛋白Zurioh、血红蛋白T orino、血红蛋白H等。
(7)内分泌、代谢:应用大剂量时,可产生高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磺胺可致低血糖症,从而产生了抗糖尿病的硫酰基尿素制剂。
磺胺中毒时也可出现低血糖反应。
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抗菌磺胺与硫酰基尿素化合物相互作用所致。
(8)皮肤;常见于皮疹,可能为过敏性的。
多为丘斑疹而不是荨麻疹,其发生率约为1%~3%,儿童较少见。
(9)对下一代的影响:磺胺对人的早期发育没有什么影响,表现在妊娠期应用磺胺治疗后,对胎儿无毒性作用。
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四)配伍禁忌的分类
❖ 药理性配伍禁忌 ❖ 物理性配伍禁忌 ❖ 化学性配伍禁忌
1、药理性配伍禁忌
❖ 亦称疗效性配伍禁忌,是指处方中两种药物的药理作 用间存在着拮抗,从而降低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 例如:青霉素+四环素类; 青霉素+磺胺类; 青霉素+氯霉素
2、物理性配伍禁忌
❖ 即某些药物相互配合在一起时,由于物理性质的改变而 产生分离、沉淀、液化或潮解等变化,从而影响疗效
胃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的改变
a) 提高空胃率和肠蠕动功能,如灭吐灵、拟胆碱药等 b) 减少空胃率和肠蠕动功能,如阿片类镇痛药、抗胆碱药等 c) 增加或减少胃肠道分泌,如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肠道微生物群体的改变
a) 广谱抗菌药对肠道微生物群体的影响 b) 肠道微生物对药物代谢(如洋地黄)和维生素合成的影响
药物诱导的粘膜功能的改变
a) 有些药物可损害或改变粘膜功能
如强酸、强碱类药物、收敛药等
2. 分布
血流量对分布的影响
➢ 如心得安减少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肺血流量,降低肝清除率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 如抗凝血药华法令受保泰松的影响
药物转运过程的影响
3. 生物转化
酶的诱导作用
➢ 药物使肝微粒体酶的量增加或活性增强,称酶的诱导作用, 如镇痛药、抗惊厥药、镇静药、安定药等
酶的抑制作用
➢ 药物使微粒体酶的量减少或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作用, 如氯霉素、糖皮质激素、恩诺沙星、含氯杀虫剂等
4. 排泄
药物的肾小球滤过
➢ 由于从血浆蛋白被置换而增加,如保泰松置换磺胺
药物的肾小管分泌
➢ 竞争性主动转运系统使重吸收增加,如丙磺舒可使青霉素的 血浆浓度提高、消除半衰期延长
抗菌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中)
死 的风险可能升高。
例 5 克拉 霉 素 与氨 氯地 平 合 用 。 分析 新 近 研 究 提 示 ,大 环 内酯 类
如 《 新编药物学》记载 ,红霉素 、罗红霉 素 、克拉霉素 、四环素类 、依诺沙星 、环
抗菌 药物和 钙通道 阻滞剂联合 使用有 导
致血压过低的风险。 笔 者认 为 ,接受 钙 通道 阻 滞剂 和 2 种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 素和克拉 霉素) 的老 年患者 ,其低血 压风 险和住 院率 大
霉 素 的代 谢 ;还 可 能 通 过抑 制 胃酸 分
泌 ,促进红霉素的 胃肠道 吸收。 总之 ,两药 同时应 用会使 红霉 素血 药浓度水平 升高 ,可能 导致红 霉素 的可 逆 性 听 损 伤 。其 他 大环 内酯 类 抗 生 素 与西 咪替丁可能 有类似 的相互作用 。
两 药 联 用 时 ,注 意监 测 患 者 是 否 出现 听力 下降 。
剂量 >3 0m g 以及用 于年龄 >6 0 岁 的患者
中 ,发 生 严 重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或 心 源性 猝
降低 茶碱 清除率 ,增高其 血药浓 度 。尤
以红 霉素 和依 诺沙 星为著 ,当茶碱 与上 述药物伍用时 ,应适 当减量 。
多 种 权 威 文 献亦 对 此 予 以详 细 描 述 ,
次 ,后 测 茶 碱 最 低 血 清 浓 度 为 8 . 4 5 g /
分析 《 国家 处方 集》记 载 ,西咪 替丁升高 红霉素 的血浆 药物浓度( 增加毒 性发生 的危险 ,其 中包 括耳聋) 。国 内文 献报 道 ,西 咪替 丁抑制肝 药酶 ,减少红
床需 要时 ,在接受钙 通道 阻滞剂 的患者 中应优先使用 阿奇霉素 。 需要 指 出,该相互 作用应 视患者 所
常见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临床处置
13一内酰胺类
1.1对氯基水橱酸 能置换尚缀自质结合的青霉素,增加盛中浓度,增强毒 霉素麴杀蕤俸耀。霹根据醢疼治疗嚣要,酌壤醚缀矮惩。 l,2簿热镇痛药 阿霹敝林、氮基毙林、安营匹林、保泰揆、羟蕊裸泰松能 置换与蛋自璇结合的青霉素,减慢青霉素的排泄,增强青霉 素的作用。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酌情配伍使用。 1.3肝索 青霉索熊抑制肝索的抗凝作用,二者合用时,如停用青 霉索后有可熊发嫩出血,故二者不宜合用。 1.4四环索、戴露素、磺胺类药物 这些药物与黉霉索G会震,有药理性配伍禁瑟,因鸯毒 霉素是绥蕤蓑麓翘杀蕊髑;透嚣素、氯霉素、磺黢燮蓊貔为 l霉菌翔,能掺麓缨蘧蛋鑫质酶合成,使终蕹赴予静瞧状态, 丽青霉豢对静止期豹细菌作用减弱,敖二者不宜套瘸。 1.5虹霉素 常用荆髓的红霉素只有抑菌作用,青霉索为杀菌药,若 两种抗生素合用,可减弱青霉素的杀菌作用。但对耐青霉 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霉素能增强青霉素的作用。注射 青霉素数小时艨,再应用大剂量的红霉素,对链球稿感染亦 有协同作用。 l,6茶碱类
第九届江苏毒药坪瘸太会论文基 庆大霉素与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含用有协作用,二者合 厢治疗绿脓杆菌引起的泌尿道染,疗效增强;链霉素与头孢 荫索类合用,增强对绿色链球菌和粪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卡 那霉豢与头孢菌素类合用,对大肠杆德耐甲氧苯青霉素的 众葡麓有协同作用。头孢曲松钠与氮糕静类抗生素合同, 有增效作用,但两者必须分别异位注射。但考虑到氨基糖 嫠类麓部分头孢蕊素特别是筹一代头魏蕊豢合震可麓会加 鬟鬻攒害,故睡疼主霉谨壤合耀,茹要隧簸溅患者鹜磅麓。 1.12红霉素、卡那霉素、多箍蓠索8、按羧鸡环素、维生 素、氨荼碱、抗组织胺类药 这些药不能与头孢噻吩同时静滴,易生浑浊、沉淀或使 效价降低。 1.13甘露醇 拉氧头孢不可与甘露醇注射液配侬会用。 1.14其他 墓些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可使疆服避擎薅失效。甲氨蝶 岭奄篱霉豢合震眩,霹增妻g懿者豹毒瞧,这楚嚣药竞争鹜夺 繁分泌所致。有时在治疗牛疫癣鞣类斑澎馒关节炎嚼,瑟 侵低剂量使用也可引起死亡po。青霉索与氯丙嗪、去甲肾 上腺索、碳酸氢钠这些药不能与膏霉索同时静脉应用,以免 降效、产生浑浊或沉淀。 2氨基糖苷类 2.1氨萘碱 懿茶碱使庆大霉素易在肾小球巾燕吸收,全身作用时 越延长,碱讫冢液后,刘庚大霉素游离激增多,抗蔻效力增 谶。会餍茶骧时,痰太霉紊只霉应震淼髑慧戆1/5羲嘉效, ll芟劐剂嫠小、疗效高、毒毪低的效暴【lj。 2.2两性霉素B 二者合用,肾毒性增加,应予重视。 2.3环孢素 二者合用,肾毒性增加,应予重视。 2.4顺铂 二者合用,肾毒性及耳毒性作用棚加,应予重视。 2.5袢疆刺承药 帮美缝恧、呋噻寒等捧性巅尿药麓畿蓉糖营类会蔫,氨 蒸糖蝥类戆鹜毒往及耳毒性危险增嬲(续艇性骛功麓不全 麓幂|j尿药引起的脱水有关),注意篮测李}液状挽、肾脏及耳 蜗前庭功能,在监测氨基糖苷类血浆浓度情况下合用。 2.6内毒素 =者合用,增加肉毒素类的毒性,不寂合用。 2.7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含用时,可致肾毒性加强。 2.8右旋糖酐 辫嬲强氨基糖巷类药的蟹毒牲。 2.9碱往芬 5四环紊类 5.t蒸碱獒 遥臻豢为P450黪搀麓剂,霉{臻麓茶碱懿{弋滋,嫠箕莠
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与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与注意事项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我们必须认识到药物相互作用对治疗结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下面是一些需要注意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使用要点。
一、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1.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可以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常见的相互作用包括:- 抗菌药物与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可能引起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
- 抗菌药物与抗癫痫药物:可能增加或减少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影响抗癫痫治疗效果。
- 抗菌药物与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可能引起血糖异常,甚至导致低血糖。
- 抗菌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可能干扰免疫抑制剂的药效。
- 抗菌药物与心血管药物:如普鲁卡因胺、地高辛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
2. 抗菌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某些抗菌药物可能与食物相互作用,影响其吸收、分布和代谢。
注意以下几点:- 抗菌药物与乳制品:有些药物如四环素类、金霉素等抗生素不应与乳制品同时服用,因为乳制品中的钙离子会与这些药物结合,降低其吸收率。
- 抗菌药物与维生素K食物: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与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绿叶蔬菜等)相互作用,影响抗凝效果。
二、抗菌药物的使用要点1. 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和药物说明书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药物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
遵循正确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不要随意更改。
2. 注意药物过敏反应某些人可能对抗菌药物过敏,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果发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3. 阅读药物说明书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内容,以便正确使用。
4. 不滥用和乱用抗菌药物滥用和乱用抗菌药物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常用中西药相互作用
常用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无论中药、中成药、化学药、还是生物制品等各类药品,均由含碳氢氧等不同化学元素与不同活性化学基团的物质构成。
两种以上药物联用时,不同化学基团相互作用,有的会发生盐析、凝聚、助溶、挥发或改变pH 值等物理变化,而影响药物的吸收;有的会发生水解、复分解、中和、沉淀、络合、氧化、还原、取代、聚合等化学变化,使有效成分破坏,或生成新物质与毒性物质,而改变、降低或丧失疗效,或增加、产生新的毒副作用;还有的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改变了酶活性,影响药物代谢和血药浓度,使其失去原药理作用,产生协同或拮抗等药理作用;当重复使用同一或类似药物,也会造成蓄积中毒或诱发毒副反应。
一、中西药之间的理化反应1.1含生物碱类的中药大多数生物碱有较强的碱性,能与生物体内外的有机、无机酸结合成盐,少数以未成盐的游离态存在。
碘喉片、碘化盐、碱性药物、重金属盐类(次碳酸铋、硫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糖浆、氢氧化铝凝胶、胃舒平、硫酸镁)、酶类、鞣酸等与生物碱容易发生沉淀反应,形成难溶性复合物,影响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1- 2]常用富含生物碱的中药有:黄连、黄柏、麻黄、乌头、附子、马钱子、洋金花、延胡索、曼陀罗、天仙子、苦楝子、半夏、天南星、天雄、苦参、雷公藤等。
1.2含有机酸的中药有机酸是含有羧基的一类化合物,有酸性,如存在于中药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草酸、熊果酸、齐墩果酸、绿原酸等。
含有机酸的中药能酸化尿液,使磺胺类西药在肾小管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或血尿,增加肾毒性。
[4]有些抗菌药物(如红霉素) 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而失去抗菌作用[5]。
一些制酸类(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等) 、氨茶碱等碱性西药与酸性中药合用时,发生中和反应或形成沉淀,降低疗效。
[4]常用富含有机酸的中药有:山楂、乌梅、山茱萸、五味子、金樱子、木瓜、女贞子、川芎、陈皮、青皮、白芍、金银花、枳实等。
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
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但是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潜在的禁忌症。
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的相关问题。
一、药物相互作用1. 药物代谢酶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可以通过影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进而改变其药效。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相互作用。
例如,庆大霉素与红霉素等药物会抑制CYP3A4酶的活性,导致与其代谢途径相同的其他药物的浓度升高,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的相加效应或相反效应同时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可能会出现相加效应或相反效应。
相加效应指的是两种或多种药物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以增强或扩大疗效。
而相反效应指的是两种或多种药物具有相反的药理作用,以产生更强或更弱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多种抗菌药物时,需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药物效应。
3. 药物的协同作用某些抗菌药物之间可以发生协同作用,即它们的综合疗效大于单独应用时的效果之和。
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钾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抗菌作用,增加细菌的杀灭率。
二、禁忌症1. 过敏反应抗菌药物使用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过敏反应。
有些人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药疹、呼吸道症状等。
对于已经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应避免再次接触相同或相近结构的药物。
2. 肝肾功能损害一些抗菌药物可能会对肝脏或肾脏产生损害,因此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避免出现药物引起的进一步损伤。
3. 药物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多重耐药的细菌感染,这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或不当使用所致。
为了避免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传播,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遵循临床治疗指南。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3.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及临床表现 3.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及临床表现
1)副作用:在正常剂量下,伴随药物的治疗 副作用:在正常剂量下, 作用而发生的非预期的反应。 作用而发生的非预期的反应。它属于药物固有 的效应,在治疗中是较常出现的。 的效应,在治疗中是较常出现的。 2)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 毒性反应: 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 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可在各个器官和组织 内发生。 内发生。 3)后遗反应:(后作用)是指停药后的后遗 后遗反应: 后作用) 生物效应, 生物效应,多指难以恢复的效应或不可逆性器 质损害。 质损害。
5.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 5.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
Tallarida七级标准: Tallarida七级标准: 七级标准 1)轻微疾病/作用,症状不发展(如轻微头痛) 轻微疾病/作用,症状不发展(如轻微头痛) 2)比1稍重(如严重头痛) 稍重(如严重头痛) 3)慢性作用,可妨碍正常活动或暂时性的功能 慢性作用, 如支气管哮喘) (如支气管哮喘) 4)慢性疾病,功能障碍,但不危及生命或缩短寿命 慢性疾病,功能障碍, 5)可能缩短寿命,但无生命威胁(如高血压) 可能缩短寿命,但无生命威胁(如高血压) 6)会危及生命(1-2年内),但不告临床病危 会危及生命( 年内), ),但不告临床病危 7)告临床病危,可能在一年内或更短时间内死亡 告临床病危, 如严重心律不齐,急性过敏性休克) (如严重心律不齐,急性过敏性休克)
DoTS分类法(新分类): DoTS分类法(新分类): 分类法
剂量关系(Do):发生在不同剂量范围内 ):发生在不同剂量范围内 剂量关系(Do): 的不良反应类型。 的不良反应类型。 在超剂量范围内----毒性反应 在超剂量范围内----毒性反应 标准治疗计量范围内----伴随反应 标准治疗计量范围内----伴随反应 尚未达到治疗计量范围内----高敏感性反应 尚未达到治疗计量范围内----高敏感性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评中心2015-5-1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不耐酶青霉素或不耐酶头孢菌素
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或青霉烷砜(三唑巴坦)
防止抗菌药物被β-内酰胺酶破坏,增强抗菌作用
主要经肾小管排泄的β-内酰胺类
丙磺舒、保泰松、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药、硫氧唑酮(促尿酸排泄药)
由于抑制后药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出现相应毒副反应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
拮抗作用,相互降效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
尿酸化剂
增加抗菌作用
含二价、三价阳离子口服药(铝、钙、镁、铋等抗酸剂)、铁制剂、抗胆碱药
通过整合作用或其他机制、影响四环素类吸收
口服抗凝剂
加强抗凝作用(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减少),引起出血
伊曲康唑(咪唑类)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
后者为药酶诱导剂,使伊曲康唑血药浓度降低
酮康唑 (咪唑类)(CYP3A4抑制剂)
胃酸化剂
可增加酮康唑在胃肠道的吸收
肾上腺皮质激素
防止肾上腺功能减退
H2受体抑制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抗酸剂、抗胆碱药
配伍药物抑制酮康唑在肠胃道的吸收
环孢素
增加肌酸血症,增加环孢素血浓度、并可能使肾毒性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口服抗凝剂
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点使抗凝作用增强
苯妥英钠
通过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加
依诺沙星、环丙沙星
茶碱类、咖啡因
提高后者的浓度、有癫痫发作危险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磺胺药
磺胺药
β-内酰胺类
通过肾小管分泌竞争,减少β-内酰胺类排泄
尿液碱化剂
增加尿中溶解度
苯妥英钠、巴比妥类、甲氨喋呤
呋喃唑酮
苯丙胺
前药抑制单胺氧化酶,合用可导致高血压现象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
尿碱化剂、抗胆碱药、H2受体阻滞剂
降低胃液酸度,某些喹诺酮类吸收减少,抗菌作用减弱
含镁、铝的抗酸剂、铁盐
可通过螯合作用,影响喹诺酮类自胃肠道吸收
利福平、氯霉素
后药可使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降低,使奈啶酸和氟哌酸作用完全消失,使氟嗪酸和环丙沙星的作用部分抵消
尿酸抑制剂(别嘌醇)、乙醇(应用头孢菌素类后饮酒)、口服抗凝血药、阿司匹林
增加皮疹发生率;出现戒酒硫样反应;增加出血危险性(由于低凝血酶原血症);防止此类头孢菌素引起的出血反应
广谱青霉素
口服避孕药、雌激素、β-阻滞剂
通过青霉素清除能阻碍避孕药失活的肠道细菌,使避孕药失效;刺激雌激素代谢或减少肠肝循环,降效;减少β-阻滞剂在肠道吸收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氯霉素
氯霉素
利福平
由于利福平对氯霉素代谢酶的诱导,而降低氯霉素在血和脑脊液中的浓度
磺胺药
增加对造血系统的毒性
磺脲降糖药(氯磺丙脲)、苯妥英钠、口服抗凝剂、巴比妥类
通过氯霉素抑酶作用,使配伍药物血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作用加强、毒副反应增加
酒
出现双硫醒样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多粘菌素类
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
尿酸化剂
增强抗菌活性
头孢噻啶、甲氧西林、氨基糖苷类
增加对肾脏毒性
箭毒等肌肉松弛剂及其它肾毒性药物
增强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引起呼吸肌麻痹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抗结核药
利福平
喹诺酮类
增强对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的抗菌活性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酮康唑等吡咯类药物
(去甲)万古霉素、利尿剂、高剂量阿司匹林
加重耳毒性
挥发性麻醉剂、箭毒、高剂量镁盐、普鲁卡因胺
加强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可出现肌肉麻痹、呼吸抑制等
维生素C
酸化尿中的氨基糖苷类,抗菌作用减弱
乘晕宁、苯海拉明
可能掩盖前药耳毒性症状,不易及时发觉
新霉素 (口服)
口服避孕药
可能导致避孕药失败,并增加出血发生率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尤其是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两者在同一容器内滴注或注射,前者可使后者失活;在肾功能减退、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时在人体内也可发生此现象
氯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磺胺类
拮抗作用
其它β-内酰胺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三代头孢或广谱青霉素
可出现拮抗、由于前药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使后药抗菌活性降低
增加各种后药的血浓度和毒性,如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中枢抑制;骨髓抑制等
抗酸剂
增加磺胺药在胃肠道的吸收
环孢素
降低环孢素血浓度
SMZ
TMP
长期合用有导致叶酸缺乏危险
蛋白结合高的磺胺药
口服抗凝剂
口服降糖药
增加出血危险;低血糖反应增加
蛋白结合竞争;抑制肾小管分泌;抑制代谢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抗真菌药
氨苄西林
氯霉素琥珀酸钠、水解蛋白、氯化钙、葡萄糖酸钙、右旋糖酐、氢化可的松琥珀酸盐
在同一容器内联合静脉滴注有配伍禁忌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尿碱化剂
后者可增强前者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
头孢噻吩、头孢唑林、甲氧西林、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两性霉素B、甲氧氟烷
加重肾毒性加重耳毒性
通过代谢竞争,氯霉素加重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氯霉素血清半衰期延长
烷化抗癌药
相互增加毒性;通过对活性代谢产物的抑制而降低环磷酰胺的作用
氨基比林、非甾体抗炎药
相互增加对造血系统的毒性
H1拮抗剂
使H1拮抗剂浓度升高,导致QT延长,在推荐剂量下,发生室性心率失常的危险增加,如室性心纤颤,室性心动过速
环磷酰胺
两性霉素B
洋地黄
由于两性霉素B所致的低血钾,增加洋地黄毒性
箭毒类药物
易出现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导致呼吸麻痹
糖皮质激素
易出现低血钾症
噻嗪类利尿剂
增加低血钾作用和肾毒性
环孢素
增加肾毒性
四环素类、抗组胺药、青霉素钾或钠、VitC、生理盐水
可能发生沉淀,不可在同一容器内给药
灰黄霉素
口服抗凝药
诱导肝药酶,使抗凝作用减弱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血管活性药(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苯妥英钠、盐酸羟嗪、氯丙嗪、异丙嗪、B族维生素、维生素C
β-内酰胺类静脉输液中加入后类药物时将出现混浊
青霉素
能量合剂、碳酸氢钠、氨茶碱、肝素、谷氨酸、精氨酸
在同一容器内静滴有配伍禁忌(减弱抗菌药物活性或出现混浊变色)
异烟肼
减少肝内乙酰化作用,增强效果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去甲)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髓袢利尿剂、肾毒性或耳毒性药物
增加耳、肾毒性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甲硝唑
甲硝唑
氯霉素
增加对造血系统毒性
乙醇
双硫醒样反应、急性精神病、意识模糊等
口服抗凝剂
增强抗凝作用,引起出血
苯巴比妥及其他酶诱导剂
体外及动物实验增强对深部真菌的抗菌作用
甲氧苄啶
出现体外拮抗作用
酮康唑、氯霉素、口服降糖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洋地黄、甲基多巴、奎尼丁、安妥明、茶碱、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通过诱导酶作用降低配伍药物的血浓度,减弱其药理活性
口服避孕药
月经周期紊乱,避孕失败
巴比妥类
降低利福平的血浓度
环孢素
降低环孢素血浓度
丙磺舒
通过肝细胞膜受体的竞争,延长利福平血清半衰期,提高利福平血浓度,增加其毒性
灰黄霉素
增加肝毒性
H1受体拮抗剂(西沙比利、阿司咪唑、特非拉丁)
酮康唑与伊曲康唑均能抑制西沙比利与H1受体拮抗剂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使QT延长,在常用剂量下发生室性心率过速或纤颤等
通过减少β-内酰胺类药物在肾小管排泄,使血药浓度和脑脊液药物浓度提高
蛋白结合率高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蛋白结合率高的非甾体抗炎剂
通过蛋白结合竞争可使游离抗菌药物的浓度增高
头孢噻啶、头孢噻吩等第一代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髓袢利尿剂、多肽抗菌药物(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杆菌肽等)
增加肾毒性
氨基青霉素类、具甲基四氮唑的头孢菌素和拉氧头孢
胰岛素
可增加胰岛素的作用
茶碱、苯妥类、巴比妥类
因具有酶抑制作用,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升高,而产生各种相应的毒性反应
利尿药、酰胺咪嗪、巴比妥类、苯妥英类
因后者的酶诱导作用,使四环素类抗菌活性降低
地高辛、甲氧氟烷
可影响后者的毒性及四环素类肾毒性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
通过诱导酶作用,降低前者的半衰期;与苯巴比妥合用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降低异烟肼血药浓度,在慢性乙酰化者中,加速异烟肼乙酰化和肾排泄。
酒精
肝内代谢增加,异烟肼作用下降
苯妥英钠
抑制药酶,使苯妥英钠毒性增加
酮康唑、咪康唑
使后者血药浓度下降
乙胺丁醇
戒酒硫、乙硫异烟胺
促进视N尖,增加副作用
对氨基水杨酸
丙磺舒
增加PAS的毒性
抗凝剂
增加后者活性,有中毒危险
利福平
减少后者吸收、降效
缩短甲硝唑血清半衰期
西咪替丁、苯妥英钠
延长甲硝唑血清半衰期,提高其血浓度,可增加神经毒性;苯妥英排泄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