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保罗_萨缪尔森版

合集下载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章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章
我们的定义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 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分配。
稀缺(scarcity):
两大核心思想
效率(efficiency):
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出现的标志是 1935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的革命性巨著《就业、利息与 货币通论》。
※为什么证券业的人比老师赚的钱多?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试图描述世界应该 如何运行的问题。涉及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 ※金融危机下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刺激经济的政策 吗? 穷人应该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吗?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保罗•萨缪尔森
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A. 导 言 ❖ 撞钟为谁 ❖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的逻辑 ❖ 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
B. 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C.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 投入和产出 ❖ 生产可能性边界
产出更能令人满意。 3. 为谁生产和分配这些产出。
一个生产活动的例子
可能状态
A B C D E F
奶油 (百万磅)
0 1 2 3 4 5
大炮 (千门)
15 14 12 9 5 0
生产可能状态的说明
生产的可能状态是指,给 定投入时最大的可能产量。 可能状态
否则,结果将不是唯一的。 A
B
C
D
E
F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 放弃其他一些东西。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编 基本概念第1章 经济学核⼼概念1.1 复习笔记⼀、经济学概述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个社会如何利⽤稀缺的资源⽣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分配。

其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为: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式利⽤有限的资源。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产什么,如何⽣产以及为谁⽣产。

(1)⽣产什么和⽣产多少?⼀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之中,每⼀种应该⽣产多少以及何时⽣产。

例如决定是利⽤有限的资源⽣产更多的消费品,还是应当⽣产较少的消费品和较多的投资品,从⽽让明天拥有更多的产出和消费。

(2)如何⽣产?⼀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产,使⽤何种资源,以及采⽤何种⽣产技术。

(3)为谁⽣产?⽣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什么样⽅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所⽣产出的产品。

3.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是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社会中的⽣产资源也称之为⽣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资)。

稀缺是指资源相对于⼈们⽆限的需求⽽⾔,总是有限的;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社会资源以满⾜⼈们的愿望和需求。

正是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们必须考虑如何使⽤有限的相对稀缺的⽣产资源来满⾜⽆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

4.资源的使⽤效率及其变动经济学除了“⽣产什么、如何⽣产以及为谁⽣产”这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的内容:(1)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2)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3)货币的稳定性。

⼆、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是⼀种主要由个⼈和私⼈企业决定⽣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价格、市场、盈亏、刺激与奖励的⼀整套机制解决了“⽣产什么、如何⽣产和为谁⽣产”这三⼤基本问题。

论萨缪尔森经济思想

论萨缪尔森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论萨缪尔森的经济思想所在院系法商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提交日期2012-5-14浅论萨缪尔森的经济思想摘要:保罗·A·萨缪尔森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 他所研究的容几乎涉及经济学的各个主要领域, 且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

萨缪尔森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本文就以萨缪尔森的生平与学术成就为主, 介绍其在经济学界的主要学术理论。

关键词:萨缪尔森经济学凯恩思主义新古典综合萨缪尔森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他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一萨缪尔森的生平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的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其父亲法兰克·萨缪尔森是一名药剂师,1923年其家搬到芝加哥居住。

1935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6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的哈佛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在哈佛就读期间,师从约瑟夫·熊彼特、华西里·列昂惕夫、哥特弗里德·哈伯勒和有“美国的凯恩斯”之称的阿尔文·汉森研究经济学。

1947年获第一届克拉克奖。

萨缪尔森担任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国际经济学会会长和终身荣誉会长,并在一系列政府机构和公司任经济顾问和研究员。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1年,他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的爱因斯坦奖。

2009年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十三日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二萨缪尔森与新古典综合“新古典综合”一词是由该学派最主要的代表萨缪尔森创造出来的。

他用该名词来说明自己学派的特色。

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常识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经济学原则:资源是稀缺的。

第一编基本概念一、经济学基础知识1、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

2稀缺品,而不是免费品,社会必须在运用其可利用资源所生产出来的有限的物品之间作出选择。

3、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企业和居民户等单个实体的行为。

宏观经济学: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的运行。

4、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经济组织最重要的形式是指令经济和市场经济。

指令经济由中央政府直接进行集中控制,市场经济则由价格和利润等非正式体制指导,其大多数决策都由个人或私有企业做出。

所有的社会都是指令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比例的组合,因此也可以说所有的社会都是混合经济。

5、生产可能性边界(PPF)表明,一种物品(如大炮)的生产如何替代另一种物品(如黄油)的生产。

在一个稀缺的世界里,选择一样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东西。

其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生活中充满了选择,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决定如何利用我们有限的时间和收入。

二、现代经济中的市场和政府1、市场是一种使买者和卖者聚在一起进行相互交易并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和产量的机制。

亚当·斯密认为,当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私利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导致最佳的经济成果。

尽管市场远非完美无缺,但是它的确非常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一个企业必须找出成本最低的生产方法,有效率地使用劳动、土地和其他要素,否则,它就会陷入亏损,从而被市场淘汰。

3、现代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在于保障效率、纠正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自从20世纪3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创建一来,政府便有了第三种职能:运用财政政策(税收和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和信贷条件)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熨平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书籍

经济书籍

1、《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这本《经济学》,真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它自1948年初版以来,已经再版到了第18版了。

该书作者萨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认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有非常多人喜爱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早年的中国读者,有的已经成为了大金融家,有的成为政策制定者,还有的成为了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

总的来说,它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经济学教材。

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这本书不仅是经济学业余爱好者必读的一本书,也是各级干部的办公室书架上必摆的一本书。

想了解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眼中的经济学世界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我国官员为什么最喜欢这本书吗?通过阅读,相信你不难找到答案。

2、《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曼昆(Gregory Mankiw)的这本《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没有任何基础的人都可以至少学懂95%。

这本书没有任何高深的理论,而且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

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

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

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目前销量第一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曼昆在书中归纳出的著名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也是国内很多教材百抄不厌的对象。

译者梁小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经济学专家,翻译的质量很高。

总的来说,这本书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投资者阅读。

3、《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著的《经济学》,是另一本全球闻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斯蒂格利茨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 济学》
• 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 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 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 次系统地带进中国, 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 中国落地生根。 中国落地生根。 • 在世的经济学家中,没有任何一位不曾受到过保 在世的经济学家中, 安东尼•萨缪尔森 罗•安东尼 萨缪尔森 安东尼 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 著作的影响。昨日, 岁的萨缪尔森去世 岁的萨缪尔森去世。 著作的影响。昨日,94岁的萨缪尔森去世。悼词 像雪片一样飞来,纪念这位大师——在把经济学 像雪片一样飞来,纪念这位大师 在把经济学 从众多零散的见解捏合成一门社会科学方面, 从众多零散的见解捏合成一门社会科学方面,他 的贡献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位理论家
《经济学》 经济学》
• 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萨缪尔森从事的正是此项工 作。福利经济学、消费理论、资本积累、经济增长、金融 和国际贸易,都成了他慎密的“采撷和整理”的对象。在 战后的重要经济学辩论中,很难找出一场没有萨缪尔森的 身影。他曾经夸口道:“我染指了每一块馅饼。” • 他获得了这一行业所能给予的所有荣誉,包括1947年的第 一枚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奖章,1970年的 第二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于1961年担任美国经济学会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会长,1951年担任世界 计量经济学会(Econometric Society)会长,1965至1968年 间担任国际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 会长。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9章 货币和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9章  货币和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9章货币和金融体系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金融系统,金融市场,金融中介(financial system,financial markets,financial intermediareies)答:金融与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是指经济主体以消费或投资为目的从其他代理人那里借入或者贷出资金的过程。

金融系统是指有关资金的流动、集中和分配的一个体系。

它是由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体,所有与金融相关的活动都发生在金融系统中。

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机构称为金融中介。

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是商业银行,它从居民户或其他组织那里吸收存款资金,然后将它们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和其他居民户。

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等。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的借贷、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的买卖等融资活动的场所。

借贷行为经由各种金融中介发生在金融市场上。

金融市场同其他市场一样,只不过它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股票和债券等金融工具。

重要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

2.金融系统的功能答: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在不同时间、部门和地区间转移资源;②控制风险;③根据单个储蓄者或投资者的需求吸收和发放资金;④充当票据交换所。

3.主要金融资产或工具(The mainly financial assets or instruments)答:金融资产主要由以货币衡量的资产和有价证券(其价值代表的是所占有的实体资产的价值)组成。

经济学 萨缪尔森ppt课件

经济学 萨缪尔森ppt课件

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9
保罗·萨缪尔森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 萨缪尔森曾在年轻时代Biblioteka 慨经济学家无法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
在那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未设立。1968年,诺贝尔奖设立了经济 学奖,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到美国预算局,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

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位旗帜鲜明地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总
统。肯尼迪采纳了萨缪尔森的建议,实行了著名的“肯尼
迪减税”政策,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
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
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
萨缪尔森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7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二:帮助在经济
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
税方案”
• 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总统时所发表的第一个国情咨文
中就悲观地宣布:“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令人不安的。我们 是在经历7个月的衰退、3年半的萧条、7年的经济增长速 度降低、9年的农业收入下降之后就任的”。

1953年,当《经济学》第三版发行时,萨缪尔森来
5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一:将数学引 进了经济学
• 1931年,保罗·萨缪尔森考入芝加哥大学,专修经济学, 年仅十五岁。

此时的经济学发展,就如萨缪尔森在1985年2月的一
次演讲时所说:“1932年我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
时,经济学还只是文字的经济学。”数字还没有加入到经
济学科当中来。

萨缪尔森接着说道:“在旧式的经济学中,处处充斥
3
《经济学》
• 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 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 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 中国落地生根。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章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章

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亚当· 斯密通常被认为是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的创始人.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单 个 实 体 的 市 场 行 为
企 业 行 为
家 庭 行 为
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出现的标志是1935 年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发表的革命性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 通论》。


后此谬误或称因果谬误(the post hoc fallacy):根据 发生于其后者,得出是其结果的结论。 误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条件(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仅仅依据假定“其他情况保 持不变”的条件得出结论。 当你分析一个变量对于经济体系的影响时,一定 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合成谬误(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将局部正确 的结论推向整体。
某些特殊的图

时间序列图 表示某一特定变量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动。例 如本书第一张图。 散点图 散点图是为了 描绘出变量在不同年 份的组合,一个重要 的例子就是消费函数。 多曲线图 在同一图中做出两条曲线从而得到一个多曲线图, 这通常是非常有用的。最重要的例子是第3章的供给和需求 图。


在绘制和运用曲线图时,我们要注意以下3点:
◇ ◇◇◇◇ 经多 观哈 平 约 格 济恩 点尔 狄 瑟 里 学布 》 克 夫 高 》什 范 、 斯利 里 、 安鲁蒂曼 费 《宾格昆 希 微费利《 尔 观尔茨经 、 经德《济 斯 济《经学 塔 学微济原 兹 :观学理 《 现经》》 宏 代济 观 学 》 • •
• • •

参 考 书 目
经济研究与文献查阅
曲线的斜率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生活中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生活中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生活中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案例1: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没有GDP这个发明,我们就无法进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
贫穷与富裕的比较,我们就无法知道我国的GDP总量排在全世界的第4位,低于美国的5倍多,没有GDP我们也无法知道我国人均GDP在2005年已超过1300美元,低于美国和日本的35多倍。没有GDP这个总量指标我们无法了解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
美国罗伯特?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弟)“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这句话就是他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对GDP这个经济指标的批评。他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这段颇受经济学家的重视。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案例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
因此GDP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你要判断一个人在经济上是否成功,你首先要看他的收入。高收入的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一国的整体经济。当判断经济富裕还是贫穷时,要看人们口袋里有多少钱。这正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作用。GDP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的秘诀在于这两件事实际上是相同的。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是为什么呢?一个经济的收入和支出相同的原因就是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如你雇一个小时工为你做卫生,每小时10元,在这种情况下小时工是劳务的卖者,而你是劳务的买者。小时工赚了10元,而你支出了10元。因此这种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无论是用总收入来衡量还是用总支出来衡量,GDP都增加了10元。由此可见,在经济中,每生产一元钱,就会产生一元钱的收入。

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主要观点(3篇)

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主要观点(3篇)

第1篇保罗·萨缪尔森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的经济学理论对20世纪以及21世纪的经济政策和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一、福利经济学1.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萨缪尔森认为,在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是两个重要的目标。

效率指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合理。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两者往往存在矛盾,需要权衡。

2. 帕累托最优:萨缪尔森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即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每个人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他认为,帕累托最优是评价经济政策的重要标准。

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萨缪尔森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效率,但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如公共物品、外部效应等。

这时,政府需要介入,通过税收、补贴、公共投资等手段,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宏观经济学1. 总需求与总供给:萨缪尔森提出了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用以分析经济波动。

总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价格水平下,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萨缪尔森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如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政策(如税收、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等目标。

3. 经济周期:萨缪尔森提出了经济周期的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由总需求的波动引起的。

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三、微观经济学1. 市场竞争与垄断:萨缪尔森分析了市场竞争与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他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而在垄断市场中,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2. 消费者行为:萨缪尔森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他提出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等概念,用以分析消费者选择。

3. 生产者行为:萨缪尔森分析了生产者行为,认为生产者在成本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导论
22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主 义的解释与发展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在 20世纪50-60年代,他们之间的争论对经济 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 就经济理论与政策倾向来看,新古典综合 派的主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23
宏观经济学导论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二战后,西方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 干预,凯恩斯经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等人把凯恩斯主义的 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 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发展了凯恩斯主 义,并且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各国经济理 论和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时至今日 新古典综合派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主流。
11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西方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而宏观经 济学则非常类似于医学。
从理论结构上讲,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 核算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相当于解剖 学、生理学的内容;而“失业理论”、“通货膨 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与“开放经济理论”相当于病理学的内容;此外,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则相当于药理学和诊断学 的内容。
24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20世纪7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美国经 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 他们更为彻底地拥护自由放任。理性预期 学派的出现被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六次 革命。
25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7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读后感】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读后感】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读后感】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读后感回顾xx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有一件事是无论如何不会被忘记的,那就是: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十二月十三日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也许是因为我学识浅薄,虽然学过经济学,萨缪尔森的名字也是如雷贯耳,知道其是经济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但说来惭愧,我至今仍未拜读其被封为经典之作的《经济学》。

今年寒假,因为准备考研,也是有关经济学方面的专业,因而有幸拜读了这本经典著作,虽未读完,但也受益匪浅。

保罗·萨缪尔森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研究生部的创始人。

在经济学上,他有多方面的成就,许多领域他都是开创者。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讨论。

是西方最流行的的经济学科学教书和读物,它的第14版本曾风靡中国,他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60年来,《经济学》历经挑战和考验,但仍然无人能撼动其地位,概源于此。

萨缪尔森不仅开创性地为现人经济学设立了框架和标准,而且60年来孜孜不倦,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锤炼的近乎完美。

萨缪尔森作为美国凯恩斯学派的领袖人物,又是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一生中曾写出了多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作,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贡献可谓巨大。

而《经济学》作为他的代表作,至今仍是出版界颠扑不破的一个“神话”,作为一本普及性的教科书,如此骄人的成绩绝对堪称“前无古人”,这本书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最畅销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更可贵的是,该书出版了如此多的版次,每一版都不尽相同,紧紧把握住美国经济变化与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进展,注意各种数据的不断更新,不但使读者不落伍于时代,更使得我们了解了一本畅销书久而不衰的背后所付出的不懈的努力。

萨缪尔森将自己的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综合”,即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经济学与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在理论上的结合,所以按照作者范家骧先生的话讲,要想真正解读这本书,解读任何一个版次,都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完全的;而且单纯地解读萨缪尔森《经济学》一书,就事论事,恐怕也不足以使人明白“新古典综合”的真正涵义。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它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经济总量决定及其变化的科学研究,来提醒和描述稀缺资源配置、国民收入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增长和开展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

2.凯恩斯学派(Keynesian)是最初由凯恩斯等人开创的、二战以后在欧美等兴旺国家开展起来、并迅速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认可与推崇的宏观经济学学派。

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获得最大开展。

主要代表有凯恩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等。

3.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pectation School〕是在19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理性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

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并加以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与有关经济理论相一致的"理性预期〞。

4.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y school〕是1950-19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主义,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的政策主主要有: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认为"货币最重要〞;主实施"单一规则〞即固定货币供给增长率的货币政策。

5.供给学派(supply-side school)是19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变化。

其政策主有:崇尚"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应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反对过多社会福利,反对通货膨胀,竭力主大幅度减税等。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0章--货币政策与经济)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0章--货币政策与经济)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10章货币政策与经济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银行准备金(bank reserves)答:银行准备金是指为安全起见,银行需要提留一定比例的存款以保证储户提款,其余的存款才能用于放贷或投资,这部分提留的存款称之为银行准备金。

2.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答: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之间相互借贷,交易在联储准备金账户余缺资金时所支付的利率。

它是一种以美元计价的短期(隔夜)无风险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利率。

3.联储储备资产负债表(Federal Reserve balance sheet)答:联邦储备资产负债表是指美联储在特定时间内编制的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存量价值表。

该表左方记录美联储的资产,右方记录美联储的负债和净值。

资产负债表是按照复式记账原则记录的。

4.公开市场业务:买和卖(open-market:purchases and sales)答: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影响基础货币的活动。

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越性:(1)中央银行能够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2)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像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有感.

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有感.

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有感前言:被称为经济学界最后一个通才的萨缪尔森大师,他提出的很多著名理论,为后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值得后人认真揣摩学习,其中他的不朽巨著《经济学》理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

萨缪尔森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由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两部分构成,前者可以用微观经济加以分析,而后者则可以用宏观经济进行论证。

但值得思考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萨缪尔森造诣深厚影响巨大,但其书中某些观点并非不存在需要质疑和反思的地方,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既要认真学习前人的理论学说,更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思考辩证。

本文主要是读了此书后就其几点理论进行思考。

关键词:萨缪尔森经济学供求收入分配宏观经济经济危机在“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里,一个国家要增强综合国力,要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要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必定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而且需要经济学理论的指引和帮助我们基于正确合理的经济原则来设计经济政策。

保罗.萨缪尔森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为经济学而生的人,他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书中他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让我们更容易明白隐藏在生活中惊人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是一门帮助人们增强洞察力和保障选择效率的学问。

经济学的定义有很多,什么是经济学?萨缪尔森说,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也就是说物品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它们的资源。

他认为如果所有的物品都是免费的,这时物品是有限的,而需求却无限,就现在的生产能力来看,物品和劳务是无法满足每个人的消费欲望。

基于物品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就要最好的利用有限的资源。

但是,在生活中物品固然是有限的,需要质疑的是,物品的需求是无限的吗?我认为物品的需求并不是无限增长的。

对于有些人以拥有更多的物品为荣的社会风气来说,需求的确是无限的,但是也有一些智慧者或选择了与人为善的积极态度,又或选择了与世无争的消极态度,其共同点都是知足常乐,心态平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