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树图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树图片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学习历史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下面由为你提供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树图片,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树图片欣赏全面内战爆发

一、重庆谈判

(1)时间:1945.8 (2)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3)目的:国民党: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结果:1945.10.10,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但对于解放区民族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二、全面内战爆发

1、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中共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中共作战战术:运动战。

4、结果: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5、内战性质: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反共反人民的战争

三、材料题:

1、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发电给毛泽东“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

从事建设。”

(1)材料中的大战指的是哪一次战争?为什么说“方告结束”?

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材料反映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的理由是什么?实际目的是什么?

理由:避免内战,商讨国内和平。目的: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周恩来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谈判?在其中的一次谈判中,蒋介石为何说周恩来是它的部下?周恩来在一次谈判中说“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是否成了事实?

(1)西安事变、重庆谈判

(2)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创立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和新四军

从两次谈判中得到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重,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二走向战略进攻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

2、中共方针:诱敌深入

3、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

4、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孟良崮战役陈毅借用《三国演义》中的历史典故,将孟良崮战役称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四、材料题:1、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的生动比喻:

蒋介石把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了出来。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很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1)“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指哪一战略部署?“敌人的胸膛指哪里”?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南京和武汉

(2)这一战略部署的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3)用一句军事常用语概括这一战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2、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后,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1)材料中的两次长征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1934.10;1936.10红军长征;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2)你认为国民党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从原因和目的来说二者不同。

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后,为保存实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转战陕北: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

主动撤离延安,但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作战。

(3)材料中的两次长征有什么相似之处?其结果如何?

相似之处:路线曲折、过程艰辛。

结果: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基本力量

1947年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