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合集下载

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无论是新课程,还是传统教学,它们的相同点就是始终存在着教与学的关系。

从应试教育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以学生学会知识为目标,到今天的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再到今天的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我们的教育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而从根本上讲,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是这一变化的核心内容。

因为教与学始终存在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学,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

新课程改革是一面大旗,为课堂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而教与学行为方式的变革又成为了课改的重头戏,纵观新旧课程,新旧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出现了情境化、生活化、平等化,学生的学习也逐渐趋向自主化、探究化、合作化。

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的改变,让我们教师教得自信,学生学得精彩。

一、激发兴趣,主动学习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在课堂上基本上是竖着耳朵听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老师怎么讲我们就怎么做,在课堂中基本上是被动的接受。

老师也根本不去管学生有没有兴趣学,要不要学,只是一味的注重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

而新课程十分关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

因此,我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在《小数的性质》这一课中,我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从数为顺序入手,先让他们猜测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整个小数大小的变化,然后放手让学生来验证。

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知道了数为顺序表,通过放手让学生动手验证,把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一个探索者,他们有的用了数数位的方法,有的用了单位转换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在逐渐发生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习题训练为主,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逐渐丧失。

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开始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阅读习惯、课堂教学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阅读习惯的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主要是侧重于课本内容的阅读和学习,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引导。

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学校和家长也应共同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和资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

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课堂教学方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变革。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合作、实践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创新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三、评价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评价方式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注重综合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作文、口语表达、阅读理解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逐步提高综合能力。

学校和家长也要共同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思考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思考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的使命。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味注重对课本知识点的灌输和机械性的训练,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出现了学习厌学的现象。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更需要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思考和改进。

只有在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2000字】1.2 问题意识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存在个性化需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很好地适应当今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需要重新思考优化策略来提升教学质量。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个性化教学需求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通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水平,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收获,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提倡多元化教学方式提倡多元化教学方式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参与感和兴趣,容易产生学习厌倦的情绪。

而多元化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多元化教学方式包括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等。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参与度。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多元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浅谈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浅谈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浅谈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临泽县城关小学张涛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如果说探求一下这两项变革的实质的话,那就是,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其中包括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的转变两个方面。

在已往的课程改革中,大多是将教师的教学作为变革的切入点,而此次新课程改革着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入手,以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作为基础,推动整个教学改革。

那么怎样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呢?我认为应该从理念、策略、方式、创新四个方面来把握。

1、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教育的关注点从教学转向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着力于学生学习中的知识建构。

这样课程与教学成为一个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变革过程,如今的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是把教的过程转到学的过程上来。

2、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已经明确,就是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多种教学策略:从“重教”向“重学”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从“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重视探究性学习的指导;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3、教学方式变革是本次课改的显著性标志。

现代教学方式有如下特征:目标追求的综合性;活动方式的多边性;互动交流的情感性;运作过程的探究性。

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4、教学方式是多样的,我们应该多角度思考权衡利弊,创造性的选择和创生新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最优化。

小学语文课改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小学语文课改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小学语文课改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小学语文课改教学工作计划篇1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新鲜有趣,可直接感知。

新的学期,语文教学是小学学校工作计划中的重要部分。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拟订如下。

一、指导思想:语文教学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迅速提高我校的语文成绩,抬升学校的综合地位,特此制定学校的语文教学计划。

本计划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抓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干事创业、放开手脚抓质量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狠抓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为我校语文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与指导,掌握一定的语文学科渗透主题的方法,特色教学落实得更好。

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突出课堂教学的活动化。

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构建作文“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抓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教师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能力。

继续加强大阅读,课内指导,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确立大语文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教学质量。

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品位,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三、工作内容1、本学期语文组要加大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研究新教材的力度,结合本校存在的问题,有重点的组织专题性学习。

2、继续加强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创新,这学期我们也要走出校门,借鉴他山之石,研究小学语文精读课,略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法、学法和评课标准。

3、继续抓好作文教学,搞好同上一节作文课的活动。

同时也抓好活动课教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听说活动和参观访问活动等。

4、继续加强大阅读,课内指导,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浅谈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内容提要】从“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分别阐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教学学习方式转变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

它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向、多角度、多手段和自主学习的发散型教学模式,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我认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新理念。

这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

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是从新的教学理念中生发出来的。

教师们总结了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教学学生单方向发展,新课程以多方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教学独立学习,新课程以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传统的教学单边活动,新课程以双边活动。

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促进学”的响亮口号。

初步掌握了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制作,材料搜集,幻灯片制作的各种方法,各位教师基本能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制作出相关的教学课件。

因而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加强了业务学习,形成了共识。

广大教师正迸发出极大的改革热情,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以初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在树立在实践。

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1、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教学,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引导者转变本次课程要改变的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是以“口授、板书、演示”为主要特征,新的教学方式由重传授转向重引导。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注重学生接受学习。

是以“耳听、手记、做题”为主要特征。

新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

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知识与技能,所以就采用灌输式,不管学生喜欢与否,不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强“注”给学生。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二、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向教学的组织者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教的结果,不注重教的过程。

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聪明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把握知识。

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聪明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正因为如此,新的教学方式强调过程,它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教师的教学方式向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启迪诱导方式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学生的学习方式则向以“自主、协作、探究”为主的主动建构方式转变,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的主人。

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向教学的组织者转变。

三、教师应由教学权威向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倡导的“师道尊严”成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准则。

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着、设计者,而且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从而形成了教学上的绝对权威。

教师往往习惯根据主观意志来设计教学,而忽略分析学生的需要。

浅谈教学中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教学中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教学中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潜在的智能因素,通过开发,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个性特长,达到“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目的,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式,《课程标准》和教材向我们倡导提出了适合时代要求和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

三者互为一体,又想互促进。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表达,理解和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适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反馈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学习。

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方法,方式及评价目的上作一些重大突破和创新,特别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更为重要。

一、由重教变为重学长期以来,由于潜多因素造成了“教学、教学,先教后学,或是教了才学。

”这种观念占据了许多教师的心田。

新教材的出现将打破这种局面,它要求教学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然后才能体现教师组织者和引导的角色。

二、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是极为深远的。

例如:学习一篇课文,只要学生会分段,是否会总结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一概不管,让学生记在书本上,然后检测背诵,强调结果,应付考试,而对于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语言模型的感知积累,对课文的形象,思想感情与体验不重视,因此课改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关注学生兴趣和体验,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三、要变教授者为合作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切实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作为教师‘首先’应是学习学习的伙伴,其次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由主宰式变为启发引导式。

浅谈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

浅谈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资源、 自我监控和评估等。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 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学习 能力的发展。
从单一学科教师转变为跨学科教师
具备跨学科知识
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 整合和融合。
案例二
学生小李在物理课上,不再惧怕复杂的公式和定理,而是通 过动手实验和合作探究,理解物理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提 高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实践效果和成果展示
01
教师角色转变后,课堂氛围更加 活跃,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 著提高。
02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后,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也得 到了全面提升。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部分教师观念转变不够彻底
仍然存在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情况。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需要时间
虽然新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完全转变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和支持
教师角色转变和学习方式多样化需要系统的培训和支持,目前这方面还存在不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01
加强教师培训和支 持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 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 角色和教学方式。
02
深化学生学习方式 的研究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学习方式 的研究,探索更加适合学生发展 的学习方式。
03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可以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借鉴和 学习。
浅谈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和学 生学习方式

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指的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和讲解环节放到课堂之外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深度思考、讨论和实践。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讲解、阅读教材等方式在家里预习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验和练习。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翻转课堂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使学生更加喜爱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起点,需要重点打好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这对于学生后续语文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强调语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经典诗词、文言文等,帮助学生培养对语言的感悟和美感。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批判性思维等训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特点,这些特点需要在翻转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与发展。

2. 正文2.1 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翻转课堂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意义。

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在家中预习相关知识,掌握基础概念和技能,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更加深入地讨论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翻转课堂可以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从而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教育领域大行其道。

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颠覆传统的授课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学习、后探究的过程,它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在自己的时间内学习相关的知识,如此一来,老师在课堂上不再以传授知识的形式出现,而变成了学生思考和互动的咨询者和引导者。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的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令学生失去兴趣,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也需要现代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1、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案的备课内容挖掘出来,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学习使用。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便于更好地进行学习。

这种方式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课堂互动的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前设计好细节和教学方向,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学生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共同参与解决语文问题,并将语文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最终达到对语文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3、让学生形成有序、科学的学习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形成更加合理科学的学习方式。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学生形成了有序科学的学习方式,可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兴趣得到保障。

四、总结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小学语文教学改进计划范文(通用4篇)

小学语文教学改进计划范文(通用4篇)

小学语文教学改进计划范文(通用4篇)小学语文教学改进计划范文(通用4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

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改进计划范文(通用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学改进计划1一、实施行动计划的目的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质效,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得知识并创新知识。

而今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总是循着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习,一问一答是最好的方法,虽然有是考试时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不利的,跟素质教育相违背。

二、个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学生总是循着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习,一问一答是最好的方法,虽然有时考试时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不利的,跟素质教育相违背。

三、主攻的方向及措施一个好的课堂组织管理是使课堂生动、活泼、高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就从此入手,具体实施如下:1、认真备课、分层教学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围绕三个维度,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制定教学目标。

备课做到“五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境。

进行集体备课,认真参与研讨,再根据自己班实际再进行补充完善教案。

虽然在同一个班中,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有的同学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各方面都非常优秀。

也有部分学生前两者都很好,但学习成绩不尽人意。

为此,我要求在授课及课后辅导时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他们都有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发挥主体、尊重学生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和认知的兴趣,恰如其分地点拨与学生主动尝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相结合。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没有和谐融洽的课堂纪律作保障,没有心情愉悦的师生的活动,很难想像会有一节生动、活泼、高效的课。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和学的方式的转变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和学的方式的转变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和学的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学生认知的发展,书本独尊于教学生活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只注重认知结果的达成,学生则成了知识填鸭的对象,学生在教学中只是形式上的主体,而不是实质上的主体。

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价值观等在书本知识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能退居其次甚至无一席之地。

传统教学过于注重教师单方面的表演,学生培养偏于整齐划一,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这就要求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单一为多样,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教师转变角色,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求老师具有全新的意识,即要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要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担当起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在教学中要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2.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包办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由教师摆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正在体验的一切。

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打破教师的权威,让学生敢于质疑。

二、变被动为主动、单一为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教师的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矛盾

教师的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矛盾

教师的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矛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之间经常存在矛盾。

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强调知识传授、传统教学方法和学生追求自主学习、个性化教育的不协调。

然而,通过探索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之间的平衡点,教师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注重知识传授而学生追求自主学习存在冲突。

教师通常是学科专家,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

因此,他们倾向于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学生。

然而,学生们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更加注重自主学习。

他们追求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

这就导致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不协调。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控制权。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学习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追求个性化教育之间存在矛盾。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采用一种统一的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然而,现代教育中倡导个性化教育,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习状态来制定教学计划。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给予个体化的指导和支持。

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合作,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特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综合起来看,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之间存在矛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无法协调并发挥作用。

2024年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样本(3篇)

2024年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样本(3篇)

2024年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样本在这培训过程中,我学习到了优秀教师好的教学方法,以及新的教育理念,获得了教育专家的珍贵讲评。

虽然每天在线学习感觉有些累,但与收获知识无法比拟。

业务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短暂的培训学习即将结束,在此就与大家交流我的一点心得与体会: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

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

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

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

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和引导,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

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

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

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

三、定位班主任的角色以前就知道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但却只是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个说法,而从没去考虑过如何去把这一角色在自己身上转换或者定位,更不知道该转换定位到哪个方向上。

如今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深的意识到班主任应该做到。

再次,根据每一课的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纲要图示法、讲读法和发现教学法等。

实践证明: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应该在自己全部历史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且要拥有自己独有的风格,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鲜活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

-098-2022年第3期(总第307期)课堂引 言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不应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输出,教师更应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这就意味着小学生在进行日常课程学习时,除了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从而改善学习方式,有助于其学到更多课程专业知识之外的内容。

只有如此,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才能达到良好预期。

一、现阶段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要探究现阶段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不能只从小学生本身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相应问题的论述,还应从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来进行有关问题的深刻探讨。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探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其教学理念亟须全面改革与完善。

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仍然以讲授性的知识教学方式为主,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学生也不会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配合教师推进相应教学活动。

在运用讲授性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选择和盘托出的方式,事无巨细地讲解有关课程知识,没有给学生留出必要的学习探索的空间,学生很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在遇到难题时不愿意自主动手和动脑来解决问题,而寄希望于教师直接公布答案。

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容易采取更为被动的姿态进行日常的课程学习。

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想要进一步提高其日常教学质量,则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进一步了解和运用新的教学辅助工具。

但部分教师不愿意进行自我更新和完善,其专业水平和素养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日常知识储备与现阶段的社会需求相脱节。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日常的语文课程学习。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以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来改革小学语文日常课程教学模式,成了未来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题研究小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现代语文教学学习方式的切入点,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张扬。

以下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谈一下教学中的研究体会。

一、以激趣为先导,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获得。

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

传统学习方式,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表现为“要我学”而在现代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表现为“我要学”。

学习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内在需要,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内驱力,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出发,使学生真正自主参与探索和解决问题。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探究的动力。

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上课伊始,老师问:“同学们喜欢钓鱼吗?”“如果你用了很长时间才钓到一条大鱼,你愿意把它放回水里吗?”“有一个小朋友用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才钓到一条大鱼,却要把它放回湖里,这是为什么呢?”教师的一席话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中呈现了学习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新课程还强调: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
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多次的交流与合作,逐渐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会慢慢地、自觉地承担起学习的责任,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又如在学习古诗时,在读熟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学生或说或画或唱,兴趣盎然,纷纷参与,自主探究学习。

最后展示学习成果时,讲的同学讲得动听,画的同学画得生动,唱的同学唱得婉转悠扬,课堂完全成了学生的学习阵地。

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由于转变了学习方式,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鼓励独立学习,重视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

中国古代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国外教育家也说:“教学是教师借以尽快摆脱学生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摆脱学生”实际上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而趋于独立,最终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成为不仅在学习上能够自主,而且在性格上、意志上以及人格上都能够真正自主的人。

从知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从情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和教师一样,有独立的性格,有自由意志,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为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时空。

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就表现为我能学。

虽然学习主要是学生个体的事,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合作交往能力。

教师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向对方学习,向优秀学生学习。

如《观潮》一课教学中,在学习重点部分时,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并说一说自己喜欢这句子的原因。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就能发现自己喜欢的句子,也乐意读给大家听,更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时,在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后,又能够取长补短,真正读懂课文。

学生不仅在合作中学到知识,还培养了独立学习能力。

三、以尊重为前提,注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

学生有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
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所需要的帮助不同。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创造空间。

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具有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

如在阅读教学中,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读课文的学生会尽情地表现自己,其余学生在认真听的基础上,都愿意当当小老师,给他指出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这样不但读课文的学生朗读水平得到提高,也训练了其他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评价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师生平等相处。

由于生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所以交往最放松。

学生在交往中进行知识碰撞,在争论中得到启发。

在这种自由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四、开发资源,以实践为重点,体验为渠道,发展学生能力。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用一小时的实践操作所得到的收获,要比用一整天的说教所得到的收获大得多。

”学习活动正是如此。

实践出真知。

任何学习活动都离不开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懂。

如教学一年二册口语交际《找春天》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去找春天,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

因为身体的经历,眼睛的发现,才有心灵的感悟。

有如教学《坐井观天》时,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读熟小鸟和青蛙的对话,获得多种体验,学生能很快地通过读课文知道青蛙的话错了。

接着会进一步探究青蛙的话到底错在哪里,也是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

学生从收集、揣摩课文的“显信息”中去挖掘出课文的“隐信息”(寓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把反复诵读课文与自主探究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合作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学生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所唤醒与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创造性色彩。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扬长补短,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把语文教好、教活,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