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0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工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工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地下综合管廊是为了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需要而建设的地下建筑。

它是由生活供水管网、消防供水管网、城市燃气管网、城市电力供应管网、城市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技术设施组成,是城市在建设中和运营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地下综合管廊不仅可以有效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占地面积,而且可以减少各种地面工程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然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隧道内部温度和湿度监测、火灾监测和报警、污水管网监测等。

在这些问题中,管廊监控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工程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它需要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以保障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二、项目目标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工程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实现地下综合管廊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管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 构建符合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要求的监控系统,保障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3. 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效率,减少人工监测成本;4. 加强地下综合管廊的应急管理能力,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三、技术方案1. 监控系统架构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监控中心、控制层和数据采集层组成。

监控中心用于实时监测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行状态,控制层用于远程控制地下综合管廊的设备,数据采集层用于采集地下综合管廊的各种数据。

监控系统还包括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服务器等设备。

2. 监控系统功能(1)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可以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包括温度、湿度、烟雾浓度、氧气浓度、水压、水位、电流等。

(2)故障诊断和报警:监控系统可以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及时发出报警信息,进行故障处理。

(3)远程控制和运行管理:监控系统可以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设备的开关和调整,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行进行管理。

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工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工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工程方案1. 简介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地下管线通道建设方式,其包括了电力、通讯、自来水、天然气等多种管线,可以避免城市地下道路上的混乱。

然而,维护这种地下管线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工程方案就是为了监测和管理这些管廊的情况而设计的一种方案。

2. 监控系统概述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2.1 系统平台系统平台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交换机、报警终端和摄像头等,软件部分主要包括监控系统软件和报警系统软件。

2.2 监控和报警子系统监控和报警子系统主要由视频监控、远程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报警处理等模块组成。

视频监控模块主要通过各种传感设备采集地下管廊的实时视频信号,通过远程控制模块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对管廊的实时监控。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采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预测管廊的异常情况。

数据存储模块主要实现数据的本地存储和云端备份,并对数据进行归档和备份。

报警处理模块主要实现各种异常情况的报警信息处理和转发,为管理员提供实时的报警信息。

2.3 管廊巡检子系统管廊巡检子系统主要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实现对管廊的巡检。

巡检过程中,通过无人机和机器人等探测设备,对管廊进行全面的巡检,收集各种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数据,提高管廊安全性。

3. 管廊监控和报警系统的特点3.1 实时性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具有实时性,能够及时掌握管廊资料,快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多功能性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具有多种监控手段,可以同时监控管道的电力、通信、自来水、天然气等多种管线,方便全面的管理管道运行情况。

3.3 数据处理能力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可以采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预测管廊的异常情况,提高管廊运行的安全性。

4. 系统优势4.1 智能化程度高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利用传感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实现管道的全面监控,提高管道的安全性。

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然而,在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过程中,基坑的稳定与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监测任务。

本方案旨在制定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的监测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二、监测目标:1.监测基坑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地面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2.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能力和稳定性;3.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和管道的变形情况,防止施工引起的损坏和事故;4.监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土体位移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三、监测方案1.预设监测点:根据基坑的尺寸和地质环境,在基坑周边预设一定数量的监测点,包括地表沉降监测点、基坑内沉降监测点、地下水位监测点、建筑物内部变形监测点和管道变形监测点。

2.监测设备: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包括全站仪、水位计、倾斜计、挠度计、应变计等,并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监测频率:根据基坑施工的不同阶段和施工地质环境的变化,制定不同的监测频率。

通常情况下,施工前需进行基础监测,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监测,施工后进行收尾监测。

4.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评估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需要比对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及时反馈监测数据给相关人员。

四、监测方案的实施:1.制定监测计划: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点设置、监测设备选型和布置、监测频率等。

2.安装监测设备:根据监测计划的要求,安装监测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监测数据采集:按照监测频率要求,定期采集监测点的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数据处理和分析:及时传输监测数据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对数据进行比对和对比分析。

5.监测报告和反馈: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并及时反馈给相关的施工人员和监理单位,确保施工安全。

地下管廊监测方案

地下管廊监测方案

地下管廊监测方案1. 引言地下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各类管线的通信、供水、供电、排水等功能。

为了保障地下管廊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检测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种地下管廊监测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简洁有效的方法,用于准确获取地下管廊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

2. 系统设计地下管廊监测方案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与处理三个模块。

2.1 数据采集为了获取地下管廊的运行状态信息,需要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相关数据。

常见的数据采集指标包括管廊温度、湿度、压力、形变等。

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并合理安置在管廊的关键位置,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

可以使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远距离传输,可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4G、5G等。

对于近距离传输,可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如以太网。

2.3 数据存储与处理监测中心负责接收、存储和处理来自各个传感器的数据。

可以使用云端或本地存储方式,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和数据库。

数据处理方面,可以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和预测,以实现对地下管廊运行状态的及时监测和预警。

3. 监测方案实施3.1 选取关键位置安装传感器根据地下管廊的结构和功能布局,选择关键位置进行传感器的安装。

例如,在供水管道中安装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在电力管道中安装温度传感器,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温度情况。

3.2 确定数据传输方式根据实际需求和现有条件,确定数据传输方式。

如果地下管廊较为分散或远离监测中心,可以选择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果地下管廊较为集中,可以选择有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3.3 搭建监测中心在监测中心搭建数据接收、存储和处理系统。

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和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建立数据处理模型和算法,以实现对地下管廊运行状态的监测和预警。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测量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测量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测量工程施工技术方案1.1 控制桩交接及原始地面复测1、控制桩位交接测量控制桩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作师交桩;交桩要有桩位平面布置图;桩位交接后办理交接手续。

交接桩数量应根据工作的大小确定;如果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应在连接处向界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

交接桩时应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应及时向勘测单位提出补桩申请。

施工单位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

交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车撞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

2、桩位复测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

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测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

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

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用权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

3、现况调查及原始地面复测在施工前,应先放出管廊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

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

依据设计图纸放出管廊范围线,并调查其平面位置与高程是否与现况相符。

若不相符,应及时向监理及建设单位提出,经其确认后再由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设计。

在现况调查结束后,应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管廊宽度,放出管廊中线与结构边线。

如遇到管廊开挖范围内有影响施工的障碍物,需测量其范围并及时向监理及建设单位提出。

路基清表前,均应按纵向50m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6-10点测量原地面高程。

若地形复杂,可以按纵向10m-20m测设一断面,所有点位及高程数据应记录在册。

在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地面高程。

1.2 平面控制网1、管廊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管廊工程监测实验方案

管廊工程监测实验方案

管廊工程监测实验方案1. 实验目的和背景管廊工程是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与安全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和居民的生活。

为了保证管廊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实验。

本实验方案旨在设计并实施管廊工程的监测实验,以评估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实验内容和方法2.1 监测参数管廊工程的监测参数主要包括地表沉降、管道变形、周边建筑物变形等。

监测地表沉降可以采用测点标高法或者GPS定位法,监测管道变形可以采用应变计或者变形计,监测周边建筑物变形可以采用位移传感器或者倾斜仪器。

2.2 实验方法地表沉降监测:根据管廊工程施工的地点和条件,确定监测点位,并安装相关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周期一般为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

管道变形监测:在管道周围设置应变计或者变形计,实时监测管道的变形情况,以评估其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在周边建筑物上设置位移传感器或者倾斜仪器,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以评估其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2.3 实验设备地表沉降监测设备:包括测点标高仪、GPS定位仪等;管道变形监测设备:包括应变计、变形计等;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设备:包括位移传感器、倾斜仪器等。

3. 实验方案3.1 实验地点选择根据实际管廊工程的施工情况,选择实验地点,并确定监测参数和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

3.2 实验方案设计根据实验地点的实际情况,设计管廊工程的监测实验方案,包括监测参数、监测设备、监测周期、监测方法等。

3.3 实验设备安装根据实验方案,安装地表沉降监测设备、管道变形监测设备和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设备,并进行调试和校准。

3.4 实验数据采集实验过程中,定期采集监测设备的数据,包括地表沉降、管道变形和周边建筑物变形等情况。

3.5 数据分析和评估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评定管廊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实验安全措施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管廊监测方案

管廊监测方案

管廊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管廊是现代城市中常见的地下设施,其为城市提供了便利且隐蔽的交通和能源传输通道。

然而,管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如泄漏、损耗等问题。

因此,建立有效的管廊监测方案既可以保障城市设施的正常运行,又可以防止潜在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监测目标1. 定位和识别管廊的几何位置和形状,包括管道的走向、深度、尺寸等信息。

2. 监测管廊结构的运行状态,包括管道的变形、破损等情况。

3. 监测地下环境对管廊的影响,如地下水位变化、土壤膨胀等。

4. 监测管廊内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

三、监测方法为了实现对管廊的全面监测,我们将采用多种监测方法的组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管廊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应变等参数的监测。

通过在光纤中引入微细的传感探头,可以实时采集变化的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管廊的状态。

2. 激光测量技术激光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管廊表面的距离变化来识别管道的变形情况。

通过安装激光测量仪器,可以实时监测管道的变形情况,并提供及时的报警和预警信息。

3. 声波检测技术声波检测技术主要用于监测管道的泄漏情况。

通过在管道表面安装微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管道内部的声波变化,并判断是否存在泄漏情况。

4.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空间影像来监测城市地下的管廊分布情况。

借助卫星和无人机等设备,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将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与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校正、去噪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存储与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3. 数据分析与识别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识别,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发现潜在的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本文档旨在介绍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的目的和重要性。

地下综合管廊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各种公用设施和管线网络,如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等。

为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的目的是:实时监测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故障;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以便进行管廊维护、维修和改造;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地下综合管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通过监测各项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管廊结构的变形、沉降、渗漏等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和改善,避免事故的发生。

保证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地下综合管廊承载了诸多重要的公用设施,如电力、通信、供水等,监测方案的实施可以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供应,维护城市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监测方案中的报警系统和自动监测设备可以快速响应并报警,当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影响和损失。

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监测方案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为管廊维护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地下综合管廊监测的目标和所遵循的原则。

监测目标目标1: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目标2:及时发现并排除地下综合管廊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和故障。

目标3: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和维护工作。

监测原则原则1:全面性。

监测工作应涵盖地下综合管廊所有关键部位和关键参数,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全面。

原则2:实时性。

监测系统应具备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以便及时发现管廊的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综合管廊安全监测方案

综合管廊安全监测方案

综合管廊安全监测方案引言综合管廊是一个用于集中布置各类管线和设施的地下建筑物,为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提供了便利。

然而,随着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扩大和使用频率增加,对其安全监测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本文将针对综合管廊的安全监测需求,提出一种综合管廊安全监测方案,以保障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

监测内容综合管廊的安全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结构监测综合管廊的结构监测是指对综合管廊的建筑结构进行连续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构监测包括对综合管廊的地基、墙体、顶板等部位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裂缝、变形、位移等。

环境监测综合管廊的环境监测是指对综合管廊周围环境的监测,以及与管廊运行相关的环境因素的监测。

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温度、湿度、噪音等指标的监测,以保证综合管廊环境的安全性。

设备设施监测综合管廊内的各种设备设施是综合管廊运行的关键,对其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设备设施监测主要包括电力设备、通信设备、供水设备等的运行状态监测。

安全巡检安全巡检是保证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巡检,及时发现管廊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安全巡检主要包括巡视综合管廊的内外部环境、巡查设备设施等。

监测方法为了实现综合管廊的安全监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监测方法。

根据监测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监测方法:结构监测方法•传感器监测:通过在综合管廊的重点部位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的裂缝、变形等指标。

•摄像监测:通过安装摄像头监测综合管廊的墙体、顶板等结构的变化情况。

•激光扫描监测:利用激光扫描仪对综合管廊的结构进行三维扫描,获取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变形情况。

环境监测方法•传感器监测:在综合管廊周围布置大气污染、温度、湿度、噪音等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

•无人机监测:利用无人机飞行在综合管廊周围,获取周围环境的图像和数据,在地面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评估。

设备设施监测方法•数据采集仪监测:通过安装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数据,包括电力设备的电流、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等。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技术方案完整版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技术方案完整版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技术方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技术方案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资料,严谨外传)目录一、综合管廊简介用途综合管廊主要用于:电力线缆、通讯线缆、有线电视线缆、给水管线、中水管线、供冷管线、供热管线、燃气管线、排水管渠、路灯线缆、垃圾真空系统、输油管线等市政民生工程项目。

分类综合管廊宜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

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缆线管廊: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

图3.1 综合管廊分类示意图经济成本综合管廊盾构成本最高,一般为1亿元/公里;普通施工亿元/公里。

综合管廊内基本都是市政民生工程,不利于提高收费,否则会影响老百姓基础生活成本,影响物价稳定;同时综合管廊建成后只是方便市政管线和线缆的综合管理,消除公路拉链现象,不会有其它盈利途径。

综合管廊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常常高于管线独立铺设的成本。

据统计,日本、台北、上海的综合管廊平均造价(按人民币计算)分别是50万元/米、13万元/米和10万元/米,较之普通的管线方式的确要高出很多。

但综合节省出的道路地下空间、每次的开挖成本、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以及环境的破坏,综合管廊的成本效益比显然不能只看投入多少。

台湾曾以信义线公里的综合管廊为例进行过测算,建综合管廊比不建只需多投资五亿元新台币,但75年后产生的效益却有2337亿元新台币。

国内外发展状况在国外,地下综合管廊是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实现了将市政设施的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与地下轨道交通和地下街相结合,构成完整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系统。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测量放线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测量放线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测量放线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第一节测量放线施工1、施工测量工作目标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完成各项测量任务、内业计算正确率100%,外业放线精度符合规范要求,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常规要求(1)施工测量前,收集有关测量资料,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明确施工要求,制定施工测量方案。

(2)本施工项目,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构)筑物施工控制网。

(3)建(构)筑物施工控制网,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控制网的控制边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副轴线一致;建筑物的±0.00高程面,根据场区水准点测设。

3、控制测量根据测绘单位的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对主要原始基准点进行认真复测,在规定时间内,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定后,作为永久桩点妥为保护。

复测中如果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再次按上述程序复测上报,直至准确无误,监理工程师认定为止。

利用上述资料和施工现场情况,选择通视条件好且易于保护的位置,进行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加密导线尽量布设成直伸形。

导线和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详见表2-5-1、表2-5-2。

表2-5-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2-5-24、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配备(1)人员配备项目部配备技术精、业务良、责任心强的测量人员,其中测量工程师4名、测量员4名,持证上岗。

(2)测量仪器及用具的配备,详见表2-5-3。

表 2-5-3 测量仪器及用具的配备5、测量复核(1)内业复核工程施工前,参加测量的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文件,熟悉图纸,明确任务。

测量人员参加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当发现设计文件有错误时,及时向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提出质疑与变更设计要求,配合工程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提前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平面、高程测量数据的准备。

开工前依内业准备进行施工测量,项目部测量在合同规定日期内,向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提供技术工程验线的书面报告,报告中包括外业观测记录并取得成果确认。

管廊监测方案

管廊监测方案

管廊监测方案概述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等各类管线的铺设和维护。

然而,由于管廊位于地下,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来确保其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管廊监测方案,以确保管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监测目标管廊监测的主要目标是监测管廊的变形、沉降、振动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具体的监测目标包括:1. 管廊的沉降监测:监测管廊的垂直位移,以确保不会发生严重的沉降,避免管道的变形和破裂。

2. 管廊的变形监测:监测管廊的水平位移和变形,以确保管廊的结构稳定性,防止管道的错位或断裂。

3. 管廊的振动监测:监测管廊的振动情况,以防止外界振动对管廊结构的影响,避免管道的破坏。

监测方案管廊监测方案主要包括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布置、数据采集和处理、及时报警和故障处理等步骤。

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布置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是管廊监测方案的关键。

主要的监测设备包括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固定式或移动式的传感器,并合理布置在管廊的关键位置上。

在选择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精度和灵敏度: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决定了它们能否准确地监测到管廊的变形和振动情况,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精度和灵敏度的监测设备。

2. 抗干扰能力:由于管廊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周围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监测设备。

3. 稳定性和可靠性:监测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长时间的监测工作稳定进行,避免误报和漏报。

数据采集和处理监测设备会实时采集管廊的变形、沉降、振动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方式传送给监测中心,如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等。

在数据处理方面,可以借助计算机和专门的监测软件进行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展示。

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和原则1、监测工作目的及原则工程进行信息化施工,通过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汇总各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指导各项施工措施及保护措施的实施。

在基坑围护、开挖施工中,要保护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按基坑设计规模、施工方法、设计要求、基坑施工规范对监测的要求,进行监测项目的设置。

根据本工程分段施工的安排和监测技术要求,本监测方案应按以下原则进行编制:1)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施工施工组织监测,为指导工程施工,调整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提供实测依据和监测分析建议,保障工程安全。

2)通过对基坑施工影响区周边环境的监测,控制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降环境安全,并为边坡加固提供实测依据。

3)为设计验证验算和开展相关科研提供实测参数。

4)为工程事故和纠纷处理提供实测依据。

2、监测和监测服务内容1)本工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基坑部分工程的监测内容包括:支护结构桩(墙)顶、支护结构变形的沉降、位移和倾斜监测,支撑轴力测试,边坡位移监测以及地下水位监测,海川大道~6#桥北侧的移动公司建筑基础(距北侧红线11M,2016年6-7月开始施工结构)。

2)监测服务内容包括:①组织编制监测方案和监测工作细则;②参与工地例会;③配合业主的竣工验收过程中监测资料的移交工作;④对与工程监测有关的工程安全事故提交技术分析报告;⑤提交工程监测技术分析总结报告。

3)为工程积累经验和资料。

二、监测方案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监测方案编制依据为相关图纸与说明。

2、执行规范与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有关参数资料《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林宗元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手册》,刘俊峰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和原则1、监测工作目的及原则工程进行信息化施工,通过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汇总各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指导各项施工措施及保护措施的实施。

在基坑围护、开挖施工中,要保护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按基坑设计规模、施工方法、设计要求、基坑施工规范对监测的要求,进行监测项目的设置。

根据本工程分段施工的安排和监测技术要求,本监测方案应按以下原则进行编制:1)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施工施工组织监测,为指导工程施工,调整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提供实测依据和监测分析建议,保障工程安全。

2)通过对基坑施工影响区周边环境的监测,控制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降环境安全,并为边坡加固提供实测依据。

3)为设计验证验算和开展相关科研提供实测参数。

4)为工程事故和纠纷处理提供实测依据。

2、监测和监测服务内容1)本工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基坑部分工程的监测内容包括:支护结构桩(墙)顶、支护结构变形的沉降、位移和倾斜监测,支撑轴力测试,边坡位移监测以及地下水位监测,海川大道~6#桥北侧的移动公司建筑基础(距北侧红线11M,2016年6-7月开始施工结构)。

2)监测服务内容包括:①组织编制监测方案和监测工作细则;②参与工地例会;③配合业主的竣工验收过程中监测资料的移交工作;④对与工程监测有关的工程安全事故提交技术分析报告;⑤提交工程监测技术分析总结报告。

3)为工程积累经验和资料。

二、监测方案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监测方案编制依据为相关图纸与说明。

2、执行规范与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有关参数资料《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林宗元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手册》,刘俊峰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方案.

海东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监测方案编制人:审核:审批: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海东地下管廊项目经理部二零一六年八月目录1 概述 (1)1.1工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2)2.1 规范及规程 (2)2.2 其它资料 (2)3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2)3.1监测目的 (2)3.2 监测设计及实施原则 (2)3.3监测工作流程 (3)3.4监测项目 (3)3.4.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4)3.4.2周边地表、建筑物沉降 (5)3.4.3监测基准点 (6)3.5监测频率及工作量 (6)3.6.监测方法、精度及选用仪器 (6)3.7监测报告 (7)4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8)4.1 质量方针 (8)4.2 质量保证体系 (8)4.3仪器的保证措施 (9)4.4 测点保护与恢复 (9)4.5 控制标准 (9)4.6险情预报 (9)4.7信息反馈与监测成果 (10)5 监测工作计划 (11)5.1施工及埋设工作计划 (11)5.2监测及检测工作的组织机构 (11)5.3工作制度 (11)5.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2)6 投入本监测项目使用的仪器设备表....................................... 14 附:基坑监测点点位示意图预览:1 概述1.1工程概况海东市平安区平安大道地下综合管廊西起三合大道(古瓦公路)与平安大道交叉口K0+000,东至东园路与平安大道交叉口K4+931,全长4.931公里(见管廊分布示意图)。

管廊布置于平安大道机动车道正下方。

管廊施工采取基坑明挖、结构现浇等工艺。

管廊断面采用干支混合型的形式,满足管线安装敷设和运营维护要求,断面型式设计为双舱、三舱和四舱形式,入廊管线种类有高压电力、给水、中水、电力、通信、燃气等,结构全宽分别为7.75m、10.4m、13.05m,结构高度为4.45m,结构断面详见图示。

综合管廊顶部覆土厚度2.5米~3.0米,断面净高3.5米~6.1米,基坑一般深度约7-8m,下穿河道的局部段落基坑深度在10m以上。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 (2)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 (2)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监测系统: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内各类设备、管线的
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一般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
据传输设备和监测数据处理设备等。

2. 监测参数: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应涵盖诸如地下水位、地下水质、土体应力、温度、湿度、振动等多种参数的监测,并确保监测精度和数据采集的全面性。

3. 数据采集频率和方式:根据监测参数的要求,确定数据
采集的频率和方式,可以选择实时监测或定期监测,并确
保数据能够准确、稳定地获取。

4. 数据传输和存储:将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
传送到监测中心,并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外,还应建立数据存储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备份和长期存储。

5. 监测报警机制:建立合理的监测报警机制,当监测参数超出设定的阈值时能够及时报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6.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数据可视化和趋势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7. 监测报告和评估:根据监测数据制作监测报告,并定期评估监测结果,为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指导。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方案应根据具体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情况和要求进行制定,并持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2.基坑监测的目的借助现场测量对基坑进行动态监测, 并据以指导开挖作业与施工是大型基坑开挖进行信息化施工的基本要求。

现场测量是基坑开挖工程监控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在于了解基坑边坡的动态变形过程, 掌握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情况, 判断基坑支护体系的可靠程度;是直接为支护系统的下步设计和施工决策服务的, 这是现场测量的基本出发点。

同时, 基坑监控测量也是对初始设计的完善和修正, 是对基坑开挖施工的指导和调整。

所以必须把基坑支护监控测量贯穿于基坑开挖及施工的整个过程中。

3.基坑监测的依据和检测的内容3.1基坑监测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7)本工程施工图纸。

3.2监测内容依据相关规范的要求, 综合考虑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地层条件及周围环境状况, 确定本工程基坑监测内容有: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

4.基坑监测仪器及观测点布置4.1监测手段4.1.1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基坑坡顶沉降监测。

4.1.2采用全站仪进行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4.2主要监测仪器主要监测仪器4.3观测点布置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技术要求, 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 基坑变形监测点沿基坑边坡每20m设置一个监测点, 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 监测点设置在边坡的坡顶, 离坡边不应大于500mm , 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为共用点。

5.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和监测控制标准5.1变形监测方法5.1.1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监测(1)监测目的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顶部的水平位移变形过程及最大水平位移值, 为调整基坑开挖顺序和开挖速度提供依据, 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地下管廊监测方案

地下管廊监测方案

地下管廊监测方案1. 引言地下管廊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各种管线网络。

为了确保地下管廊的安全运行,对管廊进行监测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地下管廊监测方案,以确保管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监测目标地下管廊监测的目标是及时掌握管廊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以确保管廊的正常运行。

具体监测目标包括:•管道变形和位移监测•管道渗漏监测•管道应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温度和湿度监测3. 监测方法3.1 管道变形和位移监测管道变形和位移监测可以通过使用变形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管道的关键位置,通过测量管道的变形和位移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3.2 管道渗漏监测管道渗漏监测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进行监测。

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管道内的压力变化,当压力异常时,可能存在渗漏情况。

流量传感器可以测量管道中的流量变化,当流量异常时,也可能存在渗漏情况。

3.3 管道应力监测管道应力监测可以采用应力传感器进行监测。

应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管道的关键位置,测量管道受力情况,判断管道是否存在过载或应力不均衡的情况。

3.4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可以采用水位传感器进行监测。

水位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管道附近的井口或水池中,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可能会导致管道浸泡在水中,从而对管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3.5 温度和湿度监测温度和湿度监测可以采用温湿度传感器进行监测。

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管道附近,实时监测管道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当温度和湿度异常时,可能会影响管道及其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断管廊的异常情况。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数据和异常数据。

•数据处理: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平滑处理、滤波处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综合管廊监测技术方案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资料,严谨外传)目录一、综合管廊简介 (1)1.1用途 (1)1.2分类 (1)1.3经济成本 (1)1.4国内外发展状况 (2)二、本方案依据标准 (3)三、系统总体架构 (3)3.1层次架构 (3)3.2逻辑架构 (4)四、监测内容及实施 (7)4.1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 (7)4.1.1监测内容 (7)4.1.2监测技术手段 (7)4.2环境监测 (11)4.2.1监测内容 (11)4.2.2监测技术手段 (11)4.3火灾监测 (12)4.3.1监测内容 (12)4.3.2监测技术手段 (13)4.4视频监测 (14)4.4.1监测内容 (14)4.4.2监测技术手段 (15)4.5入侵防盗监测 (15)4.5.1监测内容 (15)4.5.2监测技术手段 (15)4.6电力监测 (20)4.6.1监测内容 (20)4.6.2监测技术手段 (21)4.7通信监测 (23)4.7.1监测内容 (23)4.7.2监测技术手段 (23)4.8管道监测 (24)4.8.1监测内容 (24)4.8.2监测技术手段 (24)4.9照明系统 (25)4.9.1自然光照明系统 (25)4.9.2激光远距离照明系统 (26)4.10通讯系统 (26)4.10.1电子巡查 (26)4.10.2语音监听 (28)4.10.3应急通讯 (28)五、系统综合管理平台 (30)六、系统辅助设备 (32)七、施工管理措施 (32)7.1质量控制 (32)7.2安全控制 (33)7.3环保控制 (34)一、综合管廊简介1.1用途综合管廊主要用于:电力线缆、通讯线缆、有线电视线缆、给水管线、中水管线、供冷管线、供热管线、燃气管线、排水管渠、路灯线缆、垃圾真空系统、输油管线等市政民生工程项目。

1.2分类综合管廊宜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

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缆线管廊: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

图3.1综合管廊分类示意图1.3经济成本综合管廊盾构成本最高,一般为1亿元/公里;普通施工0.5亿元/公里。

综合管廊内基本都是市政民生工程,不利于提高收费,否则会影响老百姓基础生活成本,影响物价稳定;同时综合管廊建成后只是方便市政管线和线缆的综合管理,消除公路拉链现象,不会有其它盈利途径。

综合管廊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常常高于管线独立铺设的成本。

据统计,日本、台北、上海的综合管廊平均造价(按人民币计算)分别是50万元/米、13万元/米和10万元/米,较之普通的管线方式的确要高出很多。

但综合节省出的道路地下空间、每次的开挖成本、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以及环境的破坏,综合管廊的成本效益比显然不能只看投入多少。

台湾曾以信义线6.5公里的综合管廊为例进行过测算,建综合管廊比不建只需多投资五亿元新台币,但75年后产生的效益却有2337亿元新台币。

1.4国内外发展状况在国外,地下综合管廊是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实现了将市政设施的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与地下轨道交通和地下街相结合,构成完整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系统。

欧美是地下综合管廊的发源地。

世界上第一条管廊在巴黎建成,随之该理念推广到欧美各国。

日本是当今管廊技术最成熟的国家,这个和日本地域有很大关系,规划建设一致沿用1964年制定的相关措施条例,各在野党执政期间一致延续该条例不断完善。

由于日本是多地震国家,一旦遇到地震破坏,恢复期大部分经历及费用都要放在开挖及回填过程中,如果将综合管线放置在管廊内,管道与管廊侧壁变为柔性连接,管道抗震补偿措施可以更大范围的使用,基本不受地震时土体的位移影响,如果维修的话也是区域更换及系统性能检查,对管廊上交通无影响。

中国仅有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沈阳等少数几个城市建有综合管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设里程约800公里,综合管廊未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意识、法律以及利益纠葛造成的。

住建部会同财政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确定包头等10个城市为试点城市,计划到2018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2015年开工190公里),总投资351亿元。

根据测算,未来地下综合管廊需建8000公里,若按每公里1.2亿元测算,投资规模将达1万亿。

试点的10个城市总投资3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2亿元,地方政府投入5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193亿元。

“我们的思路是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国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积极性。

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

”二、本方案依据标准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CECS333-2012《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GA_T 1217-2015《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GB 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三、系统总体架构3.1层次架构地下综合管廊监测主要分为应用层、传输层和展示层。

其中应用层包括管廊监控单元、管道监测单元、线缆监测单元、通讯单元和照明单元,每个单元由前端传感器或探头、以及监控单元组成单个智能前端设备,前端传感器负责采集现场基础设备的状态信息,探头用于管廊内的照明、通讯、警报等,监控单元对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进行预处理、上传服务器和对联动设备下达命令;传输层主要包括服务器、传输网络,服务器用于前端设备状态信息的多信息融合处理、数据存储和输出、报警信息发布、前端探头联动命令下达、现场设备状态上传至监控子站和监控中心,传输网络可以是现场无源的光网络、也可以是工业级无线网络;展示层主要包括监控子站区域设备状态信息展示、监控中心全局设备状态信息展示、声光报警、短信报警和打印输出等。

图3.1综合管廊运行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图3.2逻辑架构综合管廊运行监控系统从逻辑上讲包括五大部分:综合管廊运行监控管理平台、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通讯照明系统(如图3.2所示)。

其中综合管廊运行监控管理平台是用于面向用户的最终界面,将人性化展示综合管廊状态信息,根据客户需求可以是平面展示,也可以是三维立体360°全景展示(线缆、管道、仪表、管廊),实现更直观简洁的综合管廊运行状态的虚拟巡检。

并设有监控子站和监控中心两个级别展示,监控子站主要是展示该管控区域内的综合管廊状况,监控中心用于全局综合管廊状态展示。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它既是表达、模拟现实空间世界和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的“工具”,也可看作是人们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资源”,同时还是一门关于空间信息处理分析的“科学技术”。

它将直观展示出综合管廊空间三维的信息,还可以立体展示管廊内部设施的布设,结合监测单元的传感器和探头,显示管廊内部设备的状态信息。

信息管理系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很多学科,它除了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特有功能。

(1)数据处理功能。

包括数据收集和输入、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和输出,用于安全监控系统和通讯照明系统上传的数据管理、上传显示和打印报警;(2)预测功能。

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和模拟方法,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用于将管廊内部的状态信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预测管道寿命、管道腐蚀速率、电缆载流量、结构健康寿命等;(3)计划功能。

根据企业提供的约束条件,合理地安排各职能部门的计划,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不同的管理,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4)控制功能。

根据各监测单元提供的数据,对综合管廊基础安防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查明并消除危险源,例如灭火装置联动、视频联动等;(5)辅助决策功能。

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所存储的大量传感数据,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以期合理利用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功能是监测并保护综合管廊内部设备财产安全,包括管廊本身的监控、各种油气管道和水管的监控、各种线缆的监控。

通讯照明系统主要是用于有人员(巡检人员、偷盗人员)在综合管廊内部时,方便巡检人员正常工作的门禁、照明、通讯、在岗巡查等,同时对于偷盗人员进行监听、警示。

图3.2综合管廊运行监控系统模块图综合管廊运行监控系统根据现场情况,有可能采取多种不同技术手段的融合,为确保各技术信息相容性,必须考虑该系统的通信组网能力。

如图3.3所示,我们采用开放式接口将各底层监控单元数据汇合,然后经过协议判定器进行通信协议判断,之后用协议转换器进行通信协议的统一化,然后按照行业标准通讯模型将数据上传。

该功能还可方便客户自行增加监测设备,不至于产生不兼容问题。

图3.3综合管廊运行监控系统通讯逻辑示意图四、监测内容及实施4.1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4.1.1监测内容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主要包括综合管廊本身的位移沉降、裂缝、倾斜、渗漏、振动、表面应力应变、土体压力压强等监测,还有管道水泥墩、线缆支架的应力应变、压力压强、振动、倾斜等监测。

4.1.2监测技术手段4.1.3技术原理简介1)光纤光栅光纤光栅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敏性,通过紫外光曝光的方法将入射光相干场图样写入纤芯,在纤芯内产生沿纤芯轴向的折射率周期性变化,从而形成永久性空间的相位光栅,其作用实质上是在纤芯内形成一个窄带的(透射或反射)滤波器或反射镜。

当一束宽光谱光经过光纤光栅时,满足光纤光栅布拉格条件的波长将产生反射,其余的波长透过光纤光栅继续传输。

图4.1光纤光栅传感原理示意图由于光栅光纤具有体积小、熔接损耗小、全兼容于光纤、能埋入智能材料等优点,并且其谐振波长对温度、应变、折射率、浓度等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在光纤通信和传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光纤陀螺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萨格纳克(Sagnac)效应。

萨格纳克效应是相对惯性空间转动的闭环光路中所传播光的一种普遍的相关效应,即在同一闭合光路中从同一光源发出的两束特征相等的光,以相反的方向进行传播,最后汇合到同一探测点。

图4.2光纤陀螺仪原理图若绕垂直于闭合光路所在平面的轴线,相对惯性空间存在着转动角速度,则正、反方向传播的光束走过的光程不同,就产生光程差,其光程差与旋转的角速度成正比。

因而只要知道了光程差及与之相应的相位差的信息,即可得到旋转角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