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吉林省草莓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展壮大草莓产业的措施

充分发展壮大草莓产业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选择与改良:草莓适合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5.5至7的土壤中生长。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种植前应对土地进行深翻,并施用有机肥料。
同时,为防止土壤板结,需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2. 设施建设:为了实现草莓的全年生产,应建设相应的设施,如大棚、温室等。
这些设施能够调节草莓生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有利于草莓的生长和结果。
3. 品种选择与培育: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草莓品种进行培育。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草莓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修剪、施肥、灌溉等管理。
4. 栽培管理:草莓的生长需要合理的栽培管理。
包括定期修剪枯枝、老叶、病叶,保持草莓植株的通风和透光性;定期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5. 病虫害防治:草莓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
应定期检查草莓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使用微生物农药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6. 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草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通过建立品牌,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销售。
同时,可以通过举办草莓节、草莓采摘活动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和购买意愿。
7. 合作与交流:草莓产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包括与科研机构、农业部门、销售渠道等的合作,分享草莓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共同推动草莓产业的发展。
同时,可以参加农业展览、农业博览会等活动,展示草莓产品的品质和特色。
8. 政策支持:政府在草莓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以通过提供土地优惠、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投资草莓产业。
同时,可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充分发展壮大草莓产业需要从土地选择与改良、设施建设、品种选择与培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合作与交流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推动草莓产业的发展。
草莓产业实施方案

草莓产业实施方案一、产业现状分析草莓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目前我国草莓产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链条不完善、品质不稳定、市场营销不足等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以推动草莓产业的发展。
二、实施方案1. 优化种植技术针对目前草莓产业中存在的品质不稳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来提升草莓的品质。
这包括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优质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措施,以确保草莓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完善产业链条在草莓产业中,从种植到销售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来支撑。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与农业合作社、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草莓的附加值。
3. 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草莓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草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品牌效益。
4. 开拓市场销售市场营销是草莓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活动,拓展销售渠道,推动草莓产品的销售,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加强质量监管为了确保草莓产品的质量安全,我们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6. 强化科技支撑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也是草莓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可以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可以有效解决草莓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产业的发展,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拓展销售市场,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积极落实这些方案,推动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优质农产品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吉林省农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针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吉林省农业的现状、问题和展望,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现状分析1.农业总体发展趋势向好。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粮食、油茶、蔬菜、水果等优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吉林省实施了粮食增产、科技助农、品牌培育等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优质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3.农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粮食生产压力仍然较大;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要进一步改善,电商等新型经营模式落地仍有难度;农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问题。
二、问题分析1.缺乏全局性的农业战略规划。
当前,吉林省农业发展规划分散、缺乏协同,缺乏整体、系统性的农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导致资金投入不足、政策配套不完善、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2.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
目前,吉林省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部分地区存在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缺失,农村金融等农业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导致农产品运输、销售、贮藏等环节效率低下,限制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步伐。
3.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尽管近年来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有待提升,制约了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展望与建议1.加强农业电商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吉林省应当加大对农业电商平台和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和出口能力,支持农民增收。
2.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等问题,促进改革与发展的协同。
吉林市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 08年吉林市 果树栽培情况
梨 李、 杏 山楂 草莓 葡萄 桃 其 它
1 果 树生产 现状及 优 势
11 果 树 生 产 现 状 .
作 者简 介 : 刘艳 明 (9 1 ) 男 , 士 , 授 , 主 要从 事果 树 栽培 的 16一, 硕 教 现
教 学 与科研 工作 。
北 方 园 艺 2 0 2:3 2 0 ( )0~ 0 11 2 5
・ 业论坛 ・ 产
吉 林 市 果 树 生 产 现 状 及 发 展 对 策
刘 艳 明
( 吉林 农 业科 技学 院 , 吉林 吉 林 120 ) 31 1
摘
要 : 展 适合 吉 林 市 生 长 条 件 的 果 树 类 型 , 发 对促 进 当 地 农 民 增 收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通过调查分析 了吉林市果树 生产现 状及优 势 , 出 了目前 在果树 生产 中存在的 问题 , 提 针对这 些问
题 , 讨 了加 快 吉 林 市 果树 生产 发 展 的对 策 。 探
关键词 : 生产现状 ; 果树 ; 发展对 策 ; 吉林市
中图 分 类 号 : 62 4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1 0 0 (0 0 1一O 0 一O S6 【3 ) A 10 - 09 2 1 )2 2 3 3 吉 林 市 位 于 东 经 1 54 1 75 北 纬 4” 1~ 2”0 ~ 2”6, 23 4 O。总 面 积 2 2 , 城 区 外 辖 4个 县 级 市 、 44 710k 除 1
号 ) 。
产基地 ; 第二 , 品生 产成 为吉林 市农 民增 收 的主要 渠 果 道, 永吉县北大湖镇果树生产 的发展不仅使 大批农 民增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随着人口增长和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吉林省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1. 作物品种单一: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大豆、小麦等,但在品种上存在较为单一的情况。
很多农民在种植作物时候更愿意选择传统的品种,对新品种的接受度不高。
这导致了农作物品种过于单一,容易受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种子质量差:种子是农作物生产的基础,而目前吉林省的种子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地方甚至存在假冒伪劣种子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缺乏科技支持: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中还存在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缺乏先进的科技支持。
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这导致了种植效率不高,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4. 土壤污染和环境问题:随着农业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农田环境的恶化,吉林省农田土壤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造成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困局。
5. 品牌建设滞后:目前吉林省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1. 多样化品种推广:加大对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帮助农民了解并接受新品种,培育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
加大对新品种研发的投入,提高新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2. 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种子产业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的生产和销售,保障种子的质量和安全。
加大对种子研发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高质量的农作物种子品种。
3.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和科学管理水平。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树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树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有效途径。
树莓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树莓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树莓产业现状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营养和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树莓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抗氧化物质等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2.产业规模:树莓产业在一些地区已有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整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
产业链条短、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是目前树莓产业的主要特点。
3.产地散乱:我国树莓产地分布广泛,但大多数产地规模小、散坐落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
4.技术水平:树莓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摘、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缺乏科学种植管理,导致产量不稳定,品质不稳定,影响了树莓产业的发展。
5.生态环境:树莓生长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各种污染对树莓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由于一些地区长期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树莓的生长和品质。
二、树莓产业发展对策1.加强产业规划:制定全国性的树莓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措施,引导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树莓产业规划,提升产业规模。
3.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树莓产业的投入,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投入,推动树莓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4.扶持示范基地:对一些优质的树莓产业示范基地进行扶持,通过示范推广,带动周边农户跟进,提升了树莓产业整体水平。
5.加强监管保护: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树莓产业的技术标准、品质标准、环保标准的监管,维护树莓产业的良好发展环境。
6.促进产销对接:引导树莓产业企业与超市、商超、电商等零售渠道对接,加大对树莓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树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吉林省南繁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吉林省南繁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吉林省南繁基地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吉林省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交界处。
该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吉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南繁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发展策略一直备受关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基地建设现状1. 农产品丰富多样吉林省南繁基地主要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为主。
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是该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产量丰富;经济作物方面,大豆、黄豆、马铃薯等作物也在该地区得到广泛种植;特色农产品方面,蓝莓、草莓、枸杞等优质农产品也在南繁基地蓬勃发展。
2. 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南繁基地拥有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水利设施、温室大棚、设施农业种植等配套设施。
水利设施的完善为南繁基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温室大棚和设施农业使得南繁基地可以进行全年无休的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3. 科技支持力量强大南繁基地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基地与吉林省的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适合本地生长条件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4. 人才力量雄厚南繁基地有着雄厚的人才力量,拥有一批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为基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这些专业人才掌握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保障了南繁基地的农业生产。
5. 农产品销售通路畅通南繁基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较为畅通,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销售渠道将农产品卖出去,还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和农产品合作社等多种渠道销售农产品,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销售选择空间,增加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量。
二、发展策略2. 增加农业产业链南繁基地可以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链,通过加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比如将水稻加工成米饭、玉米加工成玉米油、玉米淀粉等,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收益。
草莓发展情况汇报

草莓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草莓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颗耀眼明珠。
草莓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品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以下是对草莓发展情况的汇报。
首先,草莓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高品质水果需求的增加,草莓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
为满足市场需求,各地农民纷纷投身草莓种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带动了草莓产量的增加。
其次,草莓的产量逐年增加。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草莓的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不仅传统种植区域的产量增加明显,新兴种植区域也在不断涌现,为草莓的产量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再次,草莓的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种植者们在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摘和包装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使得草莓的品质大幅提升。
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成为了水果市场的明星产品。
最后,草莓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草莓的养殖、销
售等相关产业不断壮大,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同时,草莓的加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草莓酱、草莓干等深加工产品赢得了市场认可。
总的来看,草莓产业在我国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品质不断提升,相关产业也得到了繁荣发展。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草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等方面仍需加强。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进一步推动草莓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草莓种植调研报告

草莓种植调研报告1. 概述草莓(学名:Fragaria × ananassa)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作物,具有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草莓的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了解草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
2. 草莓市场需求草莓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其鲜艳的颜色、甜美的味道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其成为夏季水果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
目前,市场对有机草莓和无农药残留的草莓需求较高。
3. 草莓种植地选择草莓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且充足阳光照射的环境中。
在种植地选择上,应考虑土壤质地、排水能力、酸碱度及气候条件等因素。
优质的土壤质地为砂壤或砂质壤土,较好的排水能力和酸性土壤(pH 5.5-7.0)有利于草莓的生长。
4. 草莓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栽培技术要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抗病虫害能力强、品质好的草莓品种进行种植。
常见的品种包括美国品种“美国早熟”、日本品种“章姬”等。
5. 草莓种植管理措施草莓种植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细致的护理,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主要措施包括合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定期修剪和垄沟管理等。
6. 草莓病虫害防治草莓常见的病虫害有灰霉病、叶斑病、蓟马、红蜘蛛等。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选用草莓品种、轮作休耕、间套种植草木、定期喷洒农药等。
7. 草莓采收和贮藏草莓采收时应选择果实颜色鲜艳、果肉饱满的成熟果实进行采摘,并避免损伤果实。
采收后,应迅速进行贮藏,保持适当的温度(0-4摄氏度)和湿度(85%-95%)来延长草莓的保鲜期。
8. 草莓种植的成本和效益分析草莓种植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赁、种苗购买、施肥、农药使用、人工成本等。
而草莓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果实的销售。
通过综合分析草莓的成本和产量,可以评估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
9. 草莓种植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有机食品的追求增加,草莓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同时,新品种的研发和种植技术的进步也将进一步推动草莓产业的发展。
草莓行业分析报告

草莓行业分析报告草莓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
本文将从草莓行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TO分析、行业集中度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报告。
一、定义及分类特点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有很多种类。
按颜色分类可分为红色草莓、黄色草莓、白色草莓等。
按品种分类可分为普通草莓、野生草莓、大玉草莓、小果草莓等。
而在市场上,草莓也被分为鲜食草莓、加工草莓。
草莓的特点是香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
另外,草莓的果实小巧玲珑,便于携带、保存和销售。
由于它的爆发性增长特点,草莓是一种适合化肥及农药、微生物等高质量需求的作物。
二、产业链分析草莓产业的产业链包含以下环节:种植、采摘、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
1、种植环节:草莓的种植需要土地、水源、肥料、种苗等优质资源。
同时,草莓还需要科学的种植技术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来保证品质。
2、采摘环节:草莓采摘一般分为人工采摘和机器采摘两种方式,目前国内很多草莓产区仍采用人工采摘。
3、包装环节:草莓在采摘后需要及时、靠近采摘地点进行包装,以保证草莓的新鲜度和质量。
4、运输环节:绿色、快速、低成本的物流体系是生鲜草莓的运输瓶颈。
5、销售环节:草莓的销售途径有农贸市场、超市、电商、专卖店、进口贸易等多种渠道,同时也需要与消费者沟通,推出各种宣传及促销活动,提高销售额。
三、行业历程随着国内生活水平、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草莓行业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
1、初期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草莓开始在我国种植,但由于品种不优良,农业技术水平不高,草莓品质一般,生产成本较高,发展缓慢。
2、快速增长期(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末之前,草莓产业稳步增长,并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3、品牌生产时期(21世纪以来):近年来,草莓行业出现了品牌化、垂直整合、标准化生产等新趋势,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在吉林省的农业种植中,粮食作物占据着重要地位,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也比较丰富。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种植结构不合理。
在吉林省的粮食作物种植中,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这种粮食作物的单一种植结构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病虫害,将会给农民的收成带来不小的冲击。
(二)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在吉林省,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吉林省的农业种子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民购买到的种子质量较差,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不尽如人意。
(三)缺乏精准农业技术支持。
精准农业技术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管理和决策支持。
但在吉林省,由于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农民在粮食作物的种植中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导致产量效益不佳。
(四)缺乏新品种引进和研发。
吉林省的粮食作物品种相对单一,缺乏新品种的引进和研发。
随着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有的粮食作物品种可能面临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引进和研发更适合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二、对策分析(一)调整种植结构。
吉林省的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应该多样化,适当增加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降低单一作物种植带来的风险。
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农业种子监管。
吉林省应该建立健全农业种子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对种子质量的检测和监管力度,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提高农民购买种子的质量保障。
(三)推动精准农业技术。
吉林省应加大对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力度,引导农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装备,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
作为我国东北三省之一,吉林省在粮食生产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其中水稻和玉米是吉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
吉林省的粮食作物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吉林省的种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种业技术水平不高、品种少、质量不稳定等是目前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种子生产和销售市场体制不完善,种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也是制约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促进吉林省种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到此结束。
1.2 问题意识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吉林省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面积偏大、单一作物种植过多,容易导致病虫害的爆发和土地资源的过度耗竭。
种植过程中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的现象,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导致粮食产量无法有效提升。
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粮食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存在种植动力不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水平。
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引领吉林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合作,创新种植模式和生产技术,推动吉林省粮食作物种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2. 正文2.1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
玉米是吉林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居前列。
水稻是吉林省的传统作物,具有丰产和优质的特点,被广泛种植于湿地地区。
大豆是吉林省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丰富。
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及优化对策

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及优化对策【摘要】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入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优化对策。
通过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总结了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建议政府和企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优化对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农民收入、前景展望、关键因素、政府作用、企业作用。
1. 引言1.1 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概况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大省,拥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吉林省的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稳居东北地区前列,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吉林省以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为主,其中粮食、豆类、油料、糖料、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畜牧业以养猪、养牛、养羊等为主要特色,渔业则主要集中在湖泊和江河之间。
吉林省农业经济结构逐渐优化,产业互补性强,形成了以粮食、畜牧、渔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体系。
吉林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
吉林省农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未来,吉林省的农业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1.2 研究背景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吉林省农产品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挑战。
农业生产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人口结构变化等诸多问题。
深入研究吉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探讨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对于促进吉林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吉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为推动吉林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适合吉林种植的草莓品种

适合吉林种植的草莓品种有章姬草莓、四季草莓、公四莓1号、冬花四季草莓等。
1.章姬草莓:果实整齐呈长圆锥形,果实健壮,色泽鲜艳光亮,
香气怡人,果肉淡红色、浓甜美味、回味无穷。
2.四季草莓:平均单果重约11g,最大果重能够达到43g,单株平
均产量约140g,此品种草莓适合秋季生产和加工。
3.公四莓1号四季草莓:一级序果平均果重23g,最大果重可达
到36g,全年单株均产约350g。
此品种适应能力强,不但能够在露地进行栽培,而且也可以在保护地进行栽培。
4.冬花四季草莓:无休眠期、无春化、果实甜、硕大、产量高,
单果最大果重可达50g。
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省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吉林省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动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纷纷展开研究和探索,以找到适合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本文将对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当前吉林省农业面临的挑战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大省,农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吉林省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业发展水平不够高,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农业结构亟待优化,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产品质量不稳定、安全隐患较多,已经成为制约农产品出口和消费的主要问题。
二、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尽管吉林省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存在着许多机遇。
随着国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吉林省的农业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吉林省农产品拓展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为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条件保障。
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高,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价值链上游资源有限,价格波动较大,利润空间较小。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峻,农产品质量不稳定、安全隐患较多,已经成为制约农产品出口和消费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和投入。
(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
吉林省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
通过科技创新,研发高效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
草莓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草莓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草莓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水果,以其酸甜可口的口感和丰富的维生素而备受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草莓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对草莓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草莓行业的现状是什么?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产量和产值增速相对较慢。
由于草莓的生产周期短、颜色鲜艳且口感独特,因此广大农民纷纷加入了草莓种植行业。
但由于大量农民对草莓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缺乏,导致产量低、品质不佳,市场价格不稳定,利润较低。
此外,草莓果实易受病虫害侵袭,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因此,如何提高草莓的质量和产量,成为当前草莓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草莓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草莓以其高含量的维生素C和花青素,被认为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成为健康食品的热门选择。
因此,未来草莓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其次,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民对草莓种植技术的掌握,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将得到提高。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采用温室种植和水培技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科学施肥、精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应用,也将有效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再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商平台的兴起,草莓行业的销售渠道将更加多元化。
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草莓,不仅可以避免中间环节的利润损失,还可以减少草莓在运输过程中的损伤。
而且,电商平台的广告推广和物流配送网络的完善,可以增加草莓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拉动销售额的增长。
最后,草莓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部分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宜草莓生长,导致草莓的供应不稳定。
其次,草莓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和化肥残留问题,仍然严重影响草莓的质量和市场信誉。
此外,一些草莓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相对较低,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综上所述,草莓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草莓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草莓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草莓是一种颇受喜爱的水果,其美味和营养价值使得草莓产业逐渐兴起。
本文将从草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草莓产业的现状当前,草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墨西哥、埃及和西班牙是世界上主要的草莓生产国家,其中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以及墨西哥的约阿基纳州是最大的草莓种植区域。
在亚洲地区,韩国、日本和中国的草莓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中国的江苏、福建、山东和台湾省是主要的草莓产区。
目前,草莓产业链主要包括种苗繁育、大田栽培、采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种苗繁育是整个产业链中的基础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栽培和产出。
大田栽培过程中,草莓的抗病虫害能力、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改善对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采摘加工环节主要包括摘果、清洁、分拣、包装和储存等,这些环节的管理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保鲜期。
销售环节则涉及到销售渠道的开拓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其中线下销售、电商平台和农产品合作社等模式逐渐发展。
二、草莓产业的发展趋势1. 栽培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创新。
例如,温室栽培、无土栽培、组培育苗、覆膜栽培和人工光照等技术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土地、水资源和化学农药的依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2. 新品种的推出随着科研力量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草莓新品种被研发出来,并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病虫害、适应力强、口感好等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需求。
3. 加工深加工和产品多样化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重视,草莓加工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草莓酱、草莓果酱、草莓原浆、草莓干等产品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同时,一些新型的草莓加工产品也开始出现,如草莓酒、草莓茶、草莓冰淇淋等。
这些产品的出现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为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加快靖宇蓝莓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靖宇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的山岳地带,松花江上游,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全省最寒冷县份之一,春季昼夜温差大;夏季短,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睛朗天气;冬季漫长,干燥寒冷。
辖区内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素有“森林王国”、“立体资源宝库”之美称。
境内900多种野生植物中,药用植物788种,食用植物123种,蜜源植物116种,主要盛产吉林人参、西洋参、五味子、蒲公英、天麻和平贝母等中小药材;木耳、山芹菜、蕨菜、薇菜、松籽、蘑菇、蓝莓、靛果等绿色食用植物。
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奠定了靖宇县北方道地中小药材和绿色食用植物重点产区的地位。
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灌木小浆果果树。
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
我国野生蓝莓主要产在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又名笃斯、都柿(大小兴安岭、伊春),甸果、地果、龙果、蛤塘果(吉林),是一种低灌木,矮脚野生,颗粒小,营养丰富且含丰富花青素的植物,果实除鲜食外,主要用于加工果酒、饮料等。
蓝莓人工栽培历史不到一个世纪,最早始于美国,人工培育的蓝莓,树体高,果实较大,果肉饱满,甜酸适口,改善了野生蓝莓的食用口感,增强了人体对花青素的吸收。
我国对蓝莓的引种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由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率先进入蓝莓研究领域,并第一个建立了蓝莓产业化生产基地。
靖宇县蓝莓引种试栽始于2009年,经过十余年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止2021年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到29434亩,栽培农户2028户,年实现产值1.8亿元,蓝莓产业已成为靖宇农村富裕、农民增收和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1蓝莓产业发展优势1.1自然资源优势靖宇县地处东经126°30′~127°16′,北纬42°06′~42°48′,全境被长白山系龙岗山脉从北、西、南三面环抱,形成长白山山地地貌,立地类型以台地、沟谷为主。
2024年草莓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草莓市场发展现状在过去的几年中,草莓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天然食品的需求增加,草莓成为了一种备受追捧的水果。
本文将探讨当前草莓市场的现状,包括供需关系、市场规模以及市场趋势。
供需关系草莓的供需关系是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消费者对草莓的需求增加,种植者和供应商面临了更大的市场机会。
然而,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草莓的供应也受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草莓种植需要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限制了其种植的地理范围。
此外,草莓的生长周期较短,需要定期更新种植。
这导致了供应季节性的波动,可能存在供应不足的情况。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新鲜、有机和无农药残留的草莓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对供应商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需要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
市场规模草莓市场规模的扩大是市场发展的体现。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过去几年草莓市场的规模持续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草莓的普及以及消费者对其营养和美味的认可。
在全球范围内,草莓的消费地区广泛,包括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
其中,亚洲区域的消费增长尤为显著,主要受到中国市场的推动。
在国内市场方面,中国的草莓消费量持续增加。
这主要归因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对健康食品的追求。
另外,草莓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增加了产量和品质。
市场趋势除了供需关系和市场规模,草莓市场还存在一些趋势和机会。
以下是一些当前的市场趋势:1.有机草莓的需求增加: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环境保护,对有机草莓的需求呈增长趋势。
2.多样化的产品创新: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创新的草莓产品,如草莓干、草莓酱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多样化口味的需求。
3.电商渠道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草莓产品,这为草莓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4.进口草莓市场的增长:由于国内种植受气候限制,进口草莓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综上所述,草莓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供需关系的平衡、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趋势的变化都为草莓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吉林省草莓产业的发展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 .)是蔷薇科(Rosaccae)草莓属(Fragaria)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在园艺学上属于浆果类水果,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
1、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
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
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顶端急尖或圆钝,上面深绿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被黄棕色绢状柔毛,沿叶脉上毛长而密。
聚伞花序1~6朵;花序下部具一或三出有柄的小叶;花梗被开展的黄色绢状柔毛;花两性,直径1~2cm,萼片卵状披针形,比副萼片宽或近相等,副萼片披针形,全缘或2裂,果时增大;花瓣5,圆形,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枚,不等长。
聚合果圆形,白色、淡白黄色或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果实;瘦果卵形、光滑。
花期4~7月,果期6~8月。
2、营养含量草莓不但色泽鲜艳,果肉多汁,酸甜可口,清香扑鼻,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比柑橘高3倍,并且含有钙、铁、磷、锌等矿物质,属于高档营养型水果。
被誉为天然美容果、抗癌妙果、果中皇后、红粉佳人等。
3、营养分析草莓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解热祛暑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暑热烦渴等。
草莓中丰富的维生素C 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以外,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草莓中含有的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预防肠癌的发生。
草莓中含有的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风热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夏季烦热口干或腹泻如水者;癌症,特别是鼻咽癌、肺癌、扁桃体癌、喉癌患者尤宜食用。
4、国际国内草莓产业发展概况据国际国内统计综合分析,目前世界草莓年生产量已超过 450 万吨,栽培面积已超过 30 万公顷。
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草莓产量最多,约占世界的 42%,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日本、韩国、伊朗、以色列等;其次是欧洲,产量约占世界的28%,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波兰、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英国、南斯拉夫、奥地利、罗马尼亚等;第三是北美洲,产量约占世界的21%,主要分布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非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摩洛哥、埃及等,南美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智利、哥伦比亚等,大洋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三个洲草莓总产量所占比例不足世界的 10% 。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草莓产业蓬勃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栽培面积已达8万公顷以上,总产量已达188万吨以上。
中国草莓产量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安徽、浙江、四川、河南等省。
草莓单产最高的省份,是山东、河北、辽宁、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安徽,其中山东、河北、辽宁草莓平均单产均在30吨/公顷以上[1]。
世界上栽培草莓最早的国家是法国,14世纪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以后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
我国是世界上草莓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很早就开始利用野生草莓,并一直沿袭至今。
我国的大果草莓栽培始于1915年,但过去未受到重视,发展缓慢。
随着生产对品种的需求,我国许多研究单位开展了草莓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主要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山西果树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省级单位,以及辽宁、浙江、山东等市县级草莓研究单位[2]。
目前,中国的草莓生产以棚室栽培为主,约占整个草莓生产的90%左右[3]。
全世界草莓年进口总量在 50 万吨左右。
世界上草莓进口最多的国家是德国,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产量的 26% ,其次是法国、加拿大、美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荷兰、瑞士、墨西哥、葡萄牙、日本、丹麦等。
中国冷冻草莓出口量在出口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出口冷冻草莓13万吨以上,占出口果品的6.8%以上。
中国果品出口量最多的是苹果和梨,其次是柑橘类,冷冻草莓居第三位。
中国草莓市场主要是国内鲜销和冷冻出口。
生产中保护地草莓绝大多数用于产地城镇和周边城市的鲜销鲜食,而大部分露地草莓和少量保护地后期小果则用于冷冻出口与加工成其他产品。
保护地草莓上市由于正处于淡季,加上近年品质明显提高,个大形美,香甜可口,色泽艳丽,富有光泽,备受消费者喜爱,价高、销量大[1]。
烟台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5、栽培背景与其他作物相比,草莓生产不仅劳作时间长,而且劳动强度大。
虽然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但是,生产上为了提高草莓的产量,常采用一年一栽制,即每年都重新定植一次生产苗。
草莓的生产分为育苗和果实生产两个阶段,历时大约15个月时间,经过了种苗准备、种苗定植、子苗繁殖、生产苗定植、生产苗管理、采收和销售等多个生产过程。
草莓的栽培方式有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早熟栽培、露地栽培等,其中促成栽培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的主要栽培方式。
促成栽培是指草莓生产苗定植后直接保温,防止植株进入休眠,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使草莓鲜果提早上市的栽培方式。
草莓促成栽培的结果期长、产量高、效益好,但是也最费时,1公顷的草莓生产面积大约需要 20000~20500h 的劳动时间。
例如,日本的研究人员于20世纪80年代调查研究了促成草莓栽培所需要的时间,表明在日本德岛县,栽培1000 m 2草莓品种‘女峰’共需要1902 h 的劳动时间,其中生产苗培育所需要的时间为276 h,生产苗定植温室及随后的栽培管理用时超过 1500 h[4]。
6、吉林省草莓栽培概况吉林省早在40年代就有草莓栽培,但一直处于半野生化栽培状态。
草莓生产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据统计,1987年全省草莓生产面积333.3 公顷左右,到1989年已发展到1333.3公顷,增长了4倍[5]。
但近年来,随着草莓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并严重制约了吉林省草莓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栽培品种单一吉林省早期的草莓栽培品种多是日伪时期留下的当地老品种,以鸭嘴、鸡心等为主。
80年代至今主要栽培比利时品种戈雷拉。
栽培品种非常单一,栽培形式以露地栽培为主,少部分采用小弓棚栽培,草莓上市期集中,销售期很短。
单一的栽培品种和连年的无性繁殖,品种退化现象非常严重,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从而降低了草莓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果农也陆续从外地引进了一些新品种,如C果、北辉和全明星等,但栽培面积很小,只有零星栽培,基本上处于试栽阶段。
(2)栽培、管理水平低栽培、管理水乎低是我省草莓生产普遍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育苗方式陈旧。
许多草莓产区大多采用的是生产园长出的幼苗,秧苗细弱,须根少,展开叶在4片以下,质量差,病虫害多。
②管理粗放。
生产园内不控制匍匐茎生长,既是生产园也是繁殖圃,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没有灌溉设施,干旱时不能及时灌水;越冬防寒质量差等。
栽培技术的落后影响了我省的草莓产量。
(3)病害逐年严重长期以来,我省草莓栽培主要集中在部分草莓产区。
草莓产区大都依靠传统的生产田中匍匐茎苗作为生产种苗,病毒病、线虫和一些重茬造成的根系病害就随着草莓的无性繁殖面不断传播,病害逐年加重,草莓植株大批死亡,果实变小,品质变劣,使草莓大幅度减产,商品价值降低,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和草莓生产的发展。
(4)缺乏规划,发展不平衡我省草莓生产基本上是自发发展起来的,没有统一的规划与管理,造成生产分布极不平衡。
如我省的草莓栽培主要集中在浑江、吉林、通化地区,而在长春、延吉和白城等大城市人口密集、消费量大的地区发展的很少。
草莓与其它水果不同,其果实不耐贮运。
在我国现有的贮藏及运输设备还很落后的条件下,人们要想吃到质量好且新鲜的草莓,必须靠地产自销,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人们莓的需要。
(5)销售渠道单一,缺乏加工企业目前我省草莓主要以鲜食为主,很少对其进行加工。
单一的栽培品种和单一的栽培形式缺少加工企业,使草莓果实无法大批量储存和运输,极大地限制了栽培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7、吉林省草莓产业发展目标及解决途径(1)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吉林省草莓以露地栽培为主,而目前从国外引进和国内育成品种大部分都是适于保护地栽培的品种,适于露地栽培的品种很少。
这是造成吉林省草莓品种单一、更新换代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科研单位要加强新品种选育和新品种引进,选育出适合吉林省栽培的不同类型的草莓品种,防止各地盲目引种造成品种混杂,影响草莓生产。
如利用四季草莓、森林草莓、东北草莓及东方草莓等品种[6],选育出适合吉林省栽培种植的品种。
科研单位与基层单位要紧密配合,使优良品种能尽快地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采用多种栽培形式,提高管理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对草莓的周年需求量也越来越多。
而且前我省草莓生产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草莓周年鲜食及加工的需求。
因此,采用日光温室、大棚、弓棚和露地相结合的栽培形式是延长草莓供应期和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另外,栽培优良日中性草莓品种也是北方寒冷地区解决草莓周年供应的最佳途径,并将成为草莓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把我省的草莓生产搞好,必须提高栽培管理水平:①培育壮苗。
草莓高产,培育壮苗是关键技术之一。
壮苗的标准是:有须根8条以上,根茎粗0.8~l cm,4片以上展开叶,叶柄短粗,叶色浓绿,单株重25~30 g,无病虫害。
②避免重茬,及时防治病虫害。
种植草莓要尽量避免重茬。
对重茬引起的病害应采取的对策是:一是发病初期挖除病株烧毁,用溴甲烷进行土壤消毒;二是倒茬换土。
③科学施肥。
由于草莓根系浅,耐肥力差,常因追肥不当而出现烧根死苗现象。
而草莓的叶片具有较强的吸肥能力,叶面喷肥不仅节约肥料,而且发挥肥效快。
如在花期前后叶面喷施0.3%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3-4次,可增加单果重,改善品质,提高坐果率8%-9%;初花期和盛花期喷0.2%硫酸钙+o.05%硫酸锰可增产14%一42%,还可提高果实储藏性能;花期叶面喷施0.4%的硼酸和磷酸二氢钾两次,不但可提高坐果率和产量,而且还可减少畸形果。
(3)大力开发推广草莓组培脱毒苗为避免草莓因重茬和连年无性繁殖造成病害蔓延和品种退化,栽培组培脱毒苗是一有效途径。
在我国辽宁、山东和河北等大部分地区草莓栽培都采用组培脱毒苗。
应用组培苗的优点:①繁殖系数高。
草莓组培脱毒原种苗的繁苗能力比普通匍匐茎苗的繁苗能力高50%以上,特别对自身繁苗能力低的品种效果更加明显。
②生长健壮。
由于组培育苗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组培脱毒原种苗不仅脱除了病毒,而且不带病原菌,没有线虫,因而繁育的种苗生长健壮、抗病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