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眩晕西医病名:高血压、颈椎病、美尼尔氏综合症等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
以头晕目眩。
视物运转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贫血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2005年)1).病史应详细了解眩晕的特点:发作的缓急,诱因和持续时间,发作时能否站立或倾倒的方向,发作与头位和体位的关系。
既往用药病史特别是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如链霉素等以及引起中枢损害的药物如镇静药和麻醉药,既往头部外伤史、眼耳部疾病史、心血管病史、内分泌代谢及血液病史。
2).伴随症状主要是迷走神经激惹症状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
特别要注意神经系统的伴随症状。
3).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心脏和胸部检查,耳部及全面完整的神经系统查体。
4).辅助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彩超、头颅CT和MRI、脑电图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和听力检查以及化验检查。
(二)证候诊断:1. 肝阳上亢证:眩晕,头部跳痛,耳鸣如潮,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2. 气血亏虚证:头目眩晕,劳则加剧,神疲健忘,声低气短,面白少华或萎黄,或心悸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3. 肾精不足证:眩晕耳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
偏于阴虚者兼见咽干,形瘦,五心烦热,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偏于阳虚者兼见面色白或黑,形寒肢冷,遗精滑泄,舌淡嫩,苔白,脉弱。
4. 痰湿中阻证:头重如蒙,头目不清,或伴视物旋转,胸闷不食,嗜睡,时吐痰涎,舌苔腻,脉滑或弦滑。
5. 瘀血阻窍证:眩晕日久,头痛明显,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唇舌色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三、治疗方案(一)一般处理眩晕是一种疾病,也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眩晕病 ICD编码: BNG070西医病名:原发性高血压 ICD-10编码: I10. X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二)证候诊断1、肝阳上亢证:主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
兼证:面红耳赤、口干、口苦、失眠多梦、烦躁易怒、便秘、溲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证机: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2、痰浊中阻证:主证:眩晕、头重如裹、昏蒙。
兼证:胸闷恶心、呕吐痰涎、纳少多寐、脘腹痞满。
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证机: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3、气血亏虚证:主证: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加重。
兼证:头痛隐隐、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倦怠懒言、心悸少寐、纳少腹胀。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4、肾精不足证:主证:眩晕日久不愈,腰膝酸软。
兼证: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或面色晚白,形寒肢冷。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证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5、瘀血阻络证:主证:眩晕,头痛如剌、痛有定处。
兼证:精神不振,面色黧黑、耳鸣耳聋、口唇紫黯、健忘、胸闷心悸。
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或细涩。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同时结合《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第二版)。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并结合《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9月第45卷第9期)有关内容制定。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征(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头颅CT、MRI或MRA检查。
(5)耳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除外。
(二)证候诊断1.风痰上扰证:头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2.肝火上炎证: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说明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说明眩晕是指人体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晃、颠簸或不稳定的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症状。
中医认为,眩晕是由于人体阳气虚衰、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一种病症。
针对眩晕,中医有一套诊断和治疗方案。
一、中医诊断眩晕的方法:1.望诊:观察病人面色苍白、面红或有其他异常表现。
2.闻诊:闻气味有没有病气。
3.问诊:询问病人有没有口渴、排便正常、睡眠好不好等问题。
4.切诊:通过取脉及体察脏腑功能来判断阴阳盛衰、气血虚实等。
二、中医治疗眩晕的方案:1.祛风降浊法:以祛风除湿、宽中理气的方法治疗。
可用白芍、柴胡、苍术等祛风降浊的药物或方剂,如荆防败毒散、柴胡炖薏苡仁等。
2.调和气血法:以补益气血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黄芪、当归、白术等调和气血的药物或方剂,如八珍汤、四君子汤等。
3.疏肝理气法:以舒缓肝气、调理脏腑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柴胡、香附、青皮等疏肝理气的药物或方剂,如逍遥散、柴胡汤等。
4.活血化瘀法: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物或方剂,如桃红四物汤、活络丸等。
5.健脾益肾法:以健脾益肾、固摄精气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党参、山药、枸杞子等健脾益肾的药物或方剂,如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三、配合其他治疗方法:1.中药外治法:可用中药熏洗、贴敷、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2.针灸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缓解眩晕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太阳、足三里、合谷等。
3.推拿按摩法:通过推、拿、揉、捶等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舒展筋骨,调和气血,缓解眩晕症状。
4.饮食调理法:根据中医理论,合理调理饮食,避免食用生冷寒凉、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眩晕症状。
总之,中医诊疗眩晕的方案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通过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眩晕症状。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得中医诊疗方案(2014年)一、概念眩晕就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就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眩晕可见于西医得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症者,均可参考眩晕进行辨证论治。
二、眩晕得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得《中医内科常见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则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诊断要点:(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
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部或(与)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她脑干等一过性缺血得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与(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与(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得眼震以及阳性得病理发射等.(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5)本诊疗规范适用于后循环缺血、脑供血不足、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等西医临床常见疾病,须除外梅尼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得眩晕。
3证候诊断1)风痰上扰证: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吐、呕吐痰涎。
8.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
涞源县中医院内科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DWI)、CTA、DSA等检查。
3 脑病科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同时结合《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第二版)。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并结合《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9月第45卷第9期)有关内容制定。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征(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头颅CT、MRI 或MRA检查。
(5)耳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除外。
(二)证候诊断1.风痰上扰证:头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2.肝火上炎证: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疗方案正式
眩晕(后循环缺血)诊疗方案眩即眼前发花或发黑,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总称眩晕。
是以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旋转动摇不定,或自觉头身动摇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或兼见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怠懈、肢体震颤等症状。
多见于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内耳性眩晕、颈椎病及高血压病、低血糖,贫血,脑动脉硬化等。
一、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二、中医辨证治疗1.肝阳上亢型:以眩晕为主, 伴耳鸣、头痛且胀,或自觉颈项板样僵硬, 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怒时晕痛加重,心烦少寐,多梦,口干或苦,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 平肝潜阳。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g(先煎),钩藤15g(后下),天门冬15g,麦门冬15g,白芍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牛膝15g,桑寄生15g,石决明30g(先煎),黄芩15g,夜交藤15g,菊花10g。
若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者为肝胆热盛,加龙胆草20g,大黄6g(后下)。
中成药:天麻素注射液20ml 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点, 每日1 次。
针灸疗法:取穴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行间、太冲、太溪;只针不灸,用泻法;2. 痰浊上蒙型:头晕目眩, 或头重如裹, 甚则神志迷蒙, 一侧肢体发麻或沉重无力, 或突然昏仆, 少时而醒, 平素嗜酒食甘, 体肥, 少气懒言, 嗜卧欲寐, 口中黏腻不爽, 胸膈满闷, 恶心, 舌苔厚腻, 脉弦滑。
治疗: 祛风豁痰通络。
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0g, 白术10g, 天麻15g, 陈皮10g, 茯苓10g,白芍10g,甘草6g,石菖蒲10g,竹茹10g,郁金10g,僵蚕10g。
眩晕病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病中医诊疗方案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表现为头晕、头昏、乏力、眼花等不适感觉。
中医认为,眩晕是由于气血运行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的。
下面是一个中医针对眩晕病的诊疗方案。
1.诊断:首先,中医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手段来确定患者的眩晕病发生的原因和类型。
常见的眩晕类型包括头晕、眼花、耳鸣、乏力等。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中医诊断可以分为气虚型、痰湿型、血瘀型等。
2.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眩晕,中医会使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通常情况下,中药的治疗原则是以益气补血、祛痰化湿、活血化瘀为主要方向。
常用的中药有党参、黄芪、熟地、甘草等益气补血药物;陈皮、白术、半夏、茯苓等祛痰化湿药物;当归、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
此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中医还可以使用一些针灸、艾灸、拔罐等治疗方法。
3.饮食调理:根据中医理论,饮食也可以对眩晕病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患者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具有益气补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山药、猪肝等。
同时,要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病情。
4.积极调节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中医认为,眩晕病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在治疗眩晕病时也会注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
患者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放松的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方式来改善病情。
5.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眩晕病的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眩晕病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百会穴、风池穴、印堂穴等。
6.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另外一种常用的治疗眩晕病的方法。
通过燃烧艾绒,使其产生的热力刺激患者的经络和穴位,从而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眩晕病。
常用的艾灸穴位有百会穴、风池穴、脾俞穴等。
7.拔罐疗法:拔罐是中医另外一种常用的治疗眩晕病的方法。
通过用火或机械力将罐子吸附在患者的皮肤上,产生负压刺激,从而改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眩晕病。
常用的拔罐穴位有风池穴、肺俞穴、脾俞穴等。
-眩晕(脑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脑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诊断标准。
①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②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③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④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有助明确诊断。
行头颅CT检查。
⑤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诊断要点:(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 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l或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I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II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III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Ⅳ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V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0、I级;中度:Il、III级;重度:Ⅳ、V级。
(二)证候诊断1、风阳上扰: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易怒,失眠多梦,或面红目赤,口苦。
舌红,苔黄,脉弦滑。
2、痰浊中阻: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
苔白腻,脉弦滑。
3、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DWI)、CTA、DSA等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中医院脑病科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2009版)定义:眩晕是指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不能站立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和伤。
一诊断参照五版中医科教材,诊断依据:1 患者自觉头晕目眩,甚或天旋地转如坐舟中。
2 检查可见患者站立不稳,不能平衡或见眼球震颤。
3 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等。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第二版)。
诊断依据:1 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 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的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视物变形、复视等)、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
3 有轻微脑干损害的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 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 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所致的眩晕。
二中医治疗证候分型、治法方药(1)肝阳上亢:症状: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克、钩蘑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皮6克以降逆止呕,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清熄风阳。
中成药:院制剂镇脑平肝丸。
每次6g,每日三次(2)痰浊中阻:症状: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生2克、大枣6克、甘草6克。
如呕逆痰盛、苔腻脉滑甚者,加南星12g,白附子9g,皮9g以祛风化痰;如痰多色黄或舌苔黄腻者,加竹沥15g,浙贝母9g,桑百皮15g,全瓜蒌20g 以淸化痰热;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瘀象明显者,加桃仁9g,红花9g,当归12g以活血通络;如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12g,夏枯草9g以清利头目。
(3)瘀血阻:症状:眩晕伴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淤生新。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赤芍6克、枳壳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皮6克以降逆止呕。
可选择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血栓通或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等(4)肾精不足:症状:眩晕伴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党参15克、熟地12克、茯苓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柴河车10克、龟板15克(先煎)、杜仲12克、牛膝12克、黄柏6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山萸肉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皮6克以降逆止呕,中成药:健脑补肾丸(院制剂),每次6g,每日三次。
(5)气血亏虚:症状:眩晕在活动后加重,神疲气短,面色少华,纳差,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人参15克(另煎兑人)、黄芪2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黄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
三眩晕特色疗法(1)反合谷穴针刺,对于眩晕伴有颈肩部酸痛不适的患者,反合谷穴针刺,留针20分钟,疗效突出。
反合谷穴定位于合谷穴的对侧部位。
(2)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对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首先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四疗效评价眩晕诊疗方案实施一年以来,我们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与评价。
(一)对于不同的证型的眩晕,中医疗效存在差别。
1 对于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阻的实证,中药治疗效果较好,起效较快。
初步统计,效果如下:1.1对于眩晕症状的改善率达87%以上;1.2对缓解眩晕伴随症状(恶心、呕吐、汗出、失眠、焦虑等)有效率达到89%以上。
1.3对改善眼震、共济失调等体征的有效率达到88%以上。
1.4对于TCD血流速度指标也有一定的改善,约在64%左右。
1.5治疗3天左右可以收到较明显的疗效。
2 对于肾精不足及气血亏虚的虚证,中药治疗起效较慢。
2.1对于眩晕症状的改善率达87%以上;2.2对缓解眩晕伴随症状(恶心、呕吐、汗出、失眠、焦虑等)有效率达到78%以上。
2.3对改善眼震、共济失调等体征的有效率达到80%以上。
2.4对于TCD血流速度指标也有一定的改善,约在60%左右。
2.5治疗7—10天左右可以收一定的疗效。
(二)眩晕证型归纳与调整经过一年运行与临床观察,我们发现,风痰上扰证在眩晕病人中占有较大比例,痰浊中阻可以归入风痰上扰证之中,故在2009年眩晕诊疗方案中加入风痰上扰证,取消痰浊中阻证型。
五难点分析(一)眩晕的鉴别诊断较为复杂,不同的疾病预后差别很大;(二)眩晕剧烈时,往往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给中药的口服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对于后循环梗死的眩晕病人,中药治疗效果欠佳。
(四)眩晕是一种复发率很高的疾病,对于中医中药能否有效的降低眩晕的复发率,目前尚无充分的依据。
六解决思路:(一)对于眩晕的病人要高度重视鉴别诊断,可借助现代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的技术,最大程度上明确诊断,客观的评估预后。
(二)对于恶心呕吐明显,服药困难的病人,可予西药止吐治疗后予以中药口服。
探索祖国医学中眩晕的外治方法,并试用于临床,客观的评价疗效。
积极开展眩晕的非药物治疗,如针灸、推拿、拔罐等。
(三)后循环梗死往往预后不良,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在予以规的现代医学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对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四)对中医中药预防眩晕复发,可以进行一定的尝试,筛选合适的病人,予以长期或阶段性的中药口服,为提高服药依从性,可给予丸剂或胶囊剂。
一段时间之后,初步评估疗效。
市中医院脑病科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2010优化版)定义:眩晕是指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不能站立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和伤。
一诊断参照五版中医科教材,诊断依据:1 患者自觉头晕目眩,甚或天旋地转如坐舟中。
2 检查可见患者站立不稳,不能平衡或见眼球震颤。
3 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等。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第二版)。
诊断依据:1 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 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的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视物变形、复视等)、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
3 有轻微脑干损害的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 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 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所致的眩晕。
二中医治疗证候分型、治法方药(1)肝阳上亢:症状: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克、钩蘑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皮6克以降逆止呕,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清熄风阳。
中成药:院制剂镇脑平肝丸。
每次6g,每日三次(2)风痰上扰:症状:眩晕有旋转感或晃动感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生2克、大枣6克、甘草6克。
如呕逆痰盛、苔腻脉滑甚者,加南星12g,白附子9g,皮9g以祛风化痰;如痰多色黄或舌苔黄腻者,加竹沥15g,浙贝母9g,桑百皮15g,全瓜蒌20g 以清化痰热;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瘀象明显者,加桃仁9g,红花9g,当归12g以活血通络;如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12g,夏枯草9g以清利头目。
协定处方:风眩宁煎方,每次125mL,一日2次。
(3)瘀血阻:症状:眩晕伴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淤生新。
方药:血府逐淤汤加减。
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赤芍6克、枳壳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皮6克以降逆止呕。
可选择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血栓通或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等(4)肾精不足:症状:眩晕伴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党参15克、熟地12克、茯苓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柴河车10克、龟板15克(先煎)、杜仲12克、牛膝12克、黄柏6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山萸肉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皮6克以降逆止呕,中成药:健脑补肾丸(院制剂),每次6g,每日三次。
协定处方:参精煎方,每次125mL,一日2次。
可长疗程服用,减少复发。
(5)气血亏虚:症状:眩晕在活动后加重,神疲气短,面色少华,纳差,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
人参15克(另煎兑人)、黄芪2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黄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
协定处方:参乌煎方,每次125mL,一日2次。
可长疗程服用,减少复发。
三眩晕特色疗法(1)反合谷穴针刺,对于眩晕伴有颈肩部酸痛不适的患者,反合谷穴针刺,留针20分钟,疗效突出。
反合谷穴定位于合谷穴的对侧部位。
(2)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对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首先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四针灸治疗体针主穴:百会、四神聪、风池(双)、三阴交耳穴:肾区、脑干、神门穴位加减:风痰上扰加丰隆、关;阴虚阳亢加太溪、肝俞;肝火上炎加行间、太冲;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血海;肾精不足加太溪、关元;痰瘀阻窍加膈俞、脾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