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眩晕病 ICD编码: BNG070

西医病名:原发性高血压 ICD-10编码: I10. X02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

(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二)证候诊断

1、肝阳上亢证:

主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

兼证:面红耳赤、口干、口苦、失眠多梦、烦躁易怒、便秘、溲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证机: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2、痰浊中阻证:

主证:眩晕、头重如裹、昏蒙。

兼证:胸闷恶心、呕吐痰涎、纳少多寐、脘腹痞满。

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证机: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3、气血亏虚证:

主证: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加重。

兼证:头痛隐隐、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倦怠懒言、心悸少寐、纳少腹胀。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4、肾精不足证:

主证:眩晕日久不愈,腰膝酸软。

兼证: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或面色晚白,形寒肢冷。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证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5、瘀血阻络证:

主证:眩晕,头痛如剌、痛有定处。

兼证:精神不振,面色黧黑、耳鸣耳聋、口唇紫黯、健忘、胸闷心悸。

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或细涩。

证机: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滋阴补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g 钩藤(后下)15g 石决明(先煎)30g 牛膝15g

杜仲15g 桑寄生15g 黄芩10g 山栀10g

菊花10g 夏枯草15g 稀莶草15g 珍珠母(先煎)15g 白芍15g

方解: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黄芩、山栀,菊花清肝泻火;夏枯草、稀莶草、珍珠母潜阳熄风;白芍柔肝滋阴。

中成药:牛黄降压丸、龙胆泻肝软胶囊、天麻钩藤胶囊。

2、痰浊中阻证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姜半夏15g 白术15g 天麻10g 陈皮10g

茯苓20g 泽泻20g 胆南星10g 甘草10g

方解:半夏,胆南星、陈皮健脾燥湿化痰;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化湿;天麻化痰熄风,止头眩;甘草调和诸药。

中成药:脑立清胶囊

3、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加减

党参20g 白术15g 黄芪30g 当归10g

熟地24g 龙眼肉 10g 大枣10g 茯苓 10g

扁豆10g 远志10g 酸枣仁10g 炙甘草10g

方解:党参、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补血生血养心;茯苓、炒扁豆补中健脾;远志、枣仁养血安神;炙甘草调和诸药。

4、肾精不足证:

治法:滋阴补肾或温阳补肾。

方药: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

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熟地24g 山萸肉12g 山药10g 枸杞15g 龟板胶(烊化)10g 鹿角胶(烊化)10g 菟丝子15g 牛膝10g 方解:熟地滋肾益精;山萸肉养肝滋肾;山药补脾滋肾;枸杞补肾益精;龟板胶、鹿角胶峻补精髓;菟丝子、牛膝益肝肾、强腰膝。

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补髓:

制附子10g 肉桂(后下)5g 鹿角胶(烊化)10g 熟地24g

山萸肉12g 山药10g 枸杞15g 菟丝子15g

杜仲10g 当归10g

方解:附子、肉桂、鹿角胶培补肾阳、温里祛寒;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健腰膝;当归养血活血。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金水宝胶囊。

5、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桃仁15g 红花10g 川芎15g 赤芍15g

牛膝 10g 钩藤(后下)30g 葛根30g 制大黄10g

当归10g 生地15g 甘草6g

方解: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制大黄活血祛瘀而通血脉;钩藤、葛根平肝潜阳;当归、生地补血调肝,活血而不耗血,理气而不伤阴;甘草调和诸药。

中成药:血栓通软胶囊、银杏酮酯分散片

高血压伴随症状的中药加减:

兼见失眠:加用中药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等安神助眠。

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厌食:加用苏梗、旋复花、藿香、佩兰、砂仁、白蔻仁等。

兼见耳鸣重听:加用石菖蒲、郁金、磁石等。

兼见腰膝酸软,可加用桑寄生、续断、巴戟、鹿角胶等。

目前认为具有降压作用的单味中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