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非公经济成为安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精编
公共管理学形考四案例分析安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公共管理学形考四案例分析安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d0756dc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e.png)
公共管理学形考四案例分析安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安徽地处中国中东部,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相邻,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安徽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分析四个案例,探讨安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1. 安徽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安徽省政府近年来积极引进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支持企业研发和创新,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同时组织开展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了从加工制造向品牌打造的转型。
例如,合肥长江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在应对全球疫情工作中高速数控铣床出口量首超德国等欧洲传统制造强国,并且保持全球出口第一的地位,为安徽新兴产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2. 安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安徽省政府大力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安徽以集成电路、光电子、物联网等产业为重点,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实现了跨越式升级。
例如,安徽富士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5G通信基站天线,这不仅推进了公司转型升级,更为安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重大突破。
3.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黄金机遇期安徽省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
在电动汽车方面,安徽省以生产制造为主,同时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力布局产业链。
例如,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研发新能源汽车电机,实现了从单纯生产到技术创新的跨越。
4. 安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呈现新生态安徽省政府积极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
在粮食加工、食品制造、新型农产品开发等方面逐渐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打造了一批龙头企业。
例如,安徽绿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新型农业生态系统,解决了粮食生产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总的来说,安徽省政府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积极引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安徽省发展战略范文
![安徽省发展战略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ee14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f.png)
安徽省发展战略范文一、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安徽省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科技创新。
安徽省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安徽省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安徽省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安徽省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链的链节和附加值。
同时,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安徽省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区域协同发展、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安徽省将加强以省会合肥为核心区的中部地区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交流,推动形成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格局。
四、促进人才引进和培育战略安徽省将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和数量。
安徽省将加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深化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安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五、推动绿色发展战略安徽省将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保力度,推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安徽省将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利用的高效节约。
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以上是对安徽省发展战略的一些论述。
安徽省将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人才引进和培育以及绿色发展等重点战略,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些战略将为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全省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ABC卷)(网友回忆版)
![202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ABC卷)(网友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571140aeaad1f347933f37.png)
202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ABC卷)(网友回忆版)材料一“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是的,我们都是追梦人,追梦,我们收获满满;追梦,我们希望满满。
正如______所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征程,就是一个追梦之旅。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以非凡的胆略、坚定的自信设计了用70多年、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改革开放40多年的追梦路上,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朝着这个伟大目标前进。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是奋斗的力量,也是梦想的力量。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
但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并且“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梦想是拼出来的,奇迹是干出来的。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背后,是40多年的不懈努力。
未来中国梦的实现,同样需要汗水的浇灌。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力量。
只要有梦想,则时光不弃,未来可期。
材料二“我们真是社区治理的受益者,现在门口一点也不堵了,物业经理都亲自给我们站岗呢!”说到校门口的停车问题,A市第二小学的李校长如沐春风。
第二小学位于Z小区旁,曾经因为管理混乱,小区乱停车拥堵了校门,连校车都进出困难,小区环境脏乱差,业主更是怨声载道。
去年,Z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目的是炒掉旧物业,换个新物业。
街道和社区对此非常着急,“我们担心旧物业走了,按照现有的物业费标准,新物业又招不来,小区就乱套了。
”H 街道陈主任说。
为破解难题,陈主任带领工作人员到Z小区进行考察。
国家对安徽的发展趋势
![国家对安徽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03925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1.png)
国家对安徽的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安徽在近年来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国家在安徽省的发展方面倾向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鼓励安徽与周边地区进行合作,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极,提升整个中部地区的竞争力。
2.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国家支持安徽推动工业转型,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同时,实施“三去一降一补”计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3. 发展特色产业:国家支持安徽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
4.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家鼓励安徽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
5. 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国家倡导安徽发展物流业,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枢纽,将安徽打造成为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物流中心,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发展速度。
6.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倡导安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
保护的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202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2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c13de4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6.png)
202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经济发展方面,安徽省实现了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以下将对安徽省2024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在经济增长方面,安徽省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
据统计,2024年安徽省GDP增长了8.5%,总量达到了3.6万亿元,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为全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主要得益于安徽省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取得的重要成果。
其次,在产业发展方面,安徽省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
2024年,安徽省各个主要产业均实现了较快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了3.2%,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8.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8.8%。
特别是装备制造、新能源、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为安徽省经济增长贡献了巨大动力。
再次,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安徽省实现了全面协调推进。
2024年,安徽省全面深化区域发展战略,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
其中,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五大发展战略区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安徽省还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成果。
此外,在社会发展方面,安徽省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024年,安徽省实现了高质量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有了显著改善。
此外,安徽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
此外,安徽省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大了引进外资和外商投资力度,争取外资和外商投资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各类经济合作区、开发区的建设也逐步完善,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202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良好。
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各产业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099e574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d.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6.22•【字号】皖政办秘〔2021〕66号•【施行日期】2021.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皖政办〔2019〕3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对2020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16个市、53个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激励支持。
希望受到督查激励的地方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奋力拼搏,再创佳绩。
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跟踪指导,兑现激励措施,充分发挥激励措施杠杆效应。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
各地、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局起好步,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附件: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名单及激励措施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6月22日附件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名单及激励措施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市、县(市、区)六安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巢湖市、泗县、泾县。
202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
![202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https://img.taocdn.com/s3/m/7ad2632528ea81c759f57842.png)
2020 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 卷)一、给定资料资料一丰收的季节,陕北高原各处是红彤彤的苹果。
63 岁的赵家村村民老赵看着果实,满眼的欢乐。
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四十年来他用劳动创立了财富,改变了自己家的生活情况,也目击了他们村以致黄土高原翻江倒海的变化。
“经常前胸贴后背,每天除了想吃还是想吃,饿得不能够呀。
”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打开话匣子的老赵苦笑着。
苦菜、烧圪卷、麻汤饭、酸菜现在作为特色饭菜招待远方客人,可在老赵眼中,这些都是有时代印记的饭菜,“那时就是吃糠叶饭,有时吃个玉米窝头都幸福得不能够。
”老赵说。
那个年代人们主若是为吃穿忧虑,孩子们希望着正月到来有肉有饺子吃,条件好点的才能穿上新衣服,最煎熬的要数青黄不接的三、四月份了,经常吃不上饭。
“记适合时村里有一户人家,买回来的猪肉还没做熟就被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日子过得太辛酸了。
”老赵感想。
1978 年,“包产到户”的信息传遍了黄土高原的乡间野外,大家都希望的分田到户,让老赵看到了希望。
“把地分到户今后,村民干劲实足啊 ! 天不亮全家劳动力都上山劳动,直到夜晚天黑透才回家。
山地上全部种的是小麦、高粱、谷子等粮食作物,平川上家家户户都种白菜、萝卜等季节蔬菜,不到第三个年头,交过公粮后,自家的粮仓再也没有空过。
”老赵说,从那时起,孩提时代神往的顿顿吃白面,成为了家常便饭。
“清早吃白面馒头,下午吃白面面条,招待亲戚客人不再用问邻居家借粮了,肉也不再是过年的豪侈品。
”老赵回忆着过往,信口雌黄。
经过几年奋斗图强,老赵家里吃的穿的都解决了,口袋里也有些余钱,他就开始着手解决住的问题。
在村里,盖新房的不仅老赵一家,在解决饱暖问题后,村民开始兴建住所,改进居住环境。
现在,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这“三转一响”早已经是陈年往事,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成了普及品,网络、汽车和智能设施也走进农户家中,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停深入,黄土地上的农民也在感觉着不一样样的社会气味。
202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202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https://img.taocdn.com/s3/m/9672fc86bd64783e08122b85.png)
202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材料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没有科技创新的突破,就难以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就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创新的历史和文化基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天,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科技领域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在移动支付、无人机、生物医药、分享经济等方面有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有着比国外同类产品更好的用户体验。
“我们实现了豆浆机、电饭煲等数十款智能厨电的物联网应用。
”一家著名民营企业的负责人高总说。
在用户需求倒逼之下,该企业对产品进行了智能化升级,目前产品已销售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拥有专利技术2047项。
过去10多年,该企业凭借传感器等方面的制造优势,成为某些跨国大公司的重要供应商。
“我们在产品的研发、设计等方面有长期积累,在创新中更容易将好点子转化为好产品。
”高总说。
日前,清华大学陈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走出了一条从模仿、追随到引领的发展轨迹,而这背后的“秘诀”便是创新。
市场需求催生了中国企业对生产方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新零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等,这种创新不是短期的、偶然的、而是长期的、自发的,是一种迥然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创新路径,是深刻在中国经济肌体中独一无二的事实特征。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经历了4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经济、科研、人才等诸多方面雄厚的基础。
特别是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技术,如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新能源、5G通信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头。
此外,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达,拥有业态优势:网民群体庞大,比欧美日网民数量之和还多,拥有大数据优势。
当前国家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无疑为这场工业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背景。
“风物长宜放眼量”,创新是百年大计。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芜湖力争实现“六大新突破”
![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芜湖力争实现“六大新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e748cefdba0d4a7302763ab4.png)
二是深化产 学研合作 。争取设立 中科大 ( 马鞍 山) 高
fi i
≯闷 技 创 :试 :巡 家 术 新l 点I 卒 程 作
抢抓 机遇 主 动作 为 全 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争实现 “ 六大新突破"
产值 较上年增长 3%以上 , 0 专利 申请 与授权 量分别增长 3%以上 , 0 高新技 术企业 和创新型 ( 试点 ) 企业数 分别增
l_— l l l 0年 4 2o第 期 l
国技创工试工巡 l 家 术 新 程 点 作 礼
汽车 、 材料 、 光电 3个千亿 元产业 , 奇瑞 、 螺 2 千亿元 海 个
企业 .新兴铸 管等 3 5 0 个 0 亿元 和若干个百亿元 工业企
业。
酝
员创业 园升级工作 ,加快建设芜湖 国家 汽车零部件产 品 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 、 国家特种显示 中心 、 国家节能环保工 程实验 室 . 完善“ 技路路通 ” 科 芜湖分 中心 服务功能 , 办好
目, 全力推进创新主体 、 产学研一体 、 创新载体建设 , 加快 3 2 月 4日, 芜湖市委 、 市政府 召开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试点 、合芜蚌 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推进工作 暨科技奖励 大会 , 全面启 动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会议提 出, 要紧
抓 国家技术创新 工程试点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 提升 企业主体 的创新力 、 创新载体 的承接力 、 服务环境 的 支撑力 和主导产业 的核心竞争力 ,力争试点 工作和试验 区建设实现 “ 六大新突破 ”
二是提 升企业创新能力要有新 突破 新增省 级 以上 创新 型试点企业 4家 ,新认定或 组建 省级 以上企业 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合肥跨越
![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合肥跨越](https://img.taocdn.com/s3/m/7790eae281c758f5f61f674b.png)
来, 合肥市招商引资总 量三年连跨 三个 台
阶, 突破 2 0 、0 0 亿 3 0亿和 5 0 元大关 , 0亿
2 0 年 更 是 突 破 70亿 元 大 关 ,而 2 0 08 0 09
年 , 市招商 引资突破 10 全 0 0亿大关 , 达到
1 4 元 ,0 0 达 到 1 3 元 。 0 0亿 21年 6 3亿
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整体创新能 力和产
个项 目撬 动一个产 业
21 0 0年 9月 ,总投 资 1 5亿元的京 7 东方全 国首条液 晶显 示器 件 6代 线在合 肥成功投 产 ,实现 了中国大陆 3 2英寸 以
下液晶显示屏 国产化的重大突破 。 合肥京东方 6代线是 当今 中国大陆
七大产业 的未来发展重点。中央指 出 , 到 21 , 0 5年 战略性 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 、 协调推进的基本 格局 , 对产业结构升级 的 推动作用显著增强 , 增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 值 的比重力争达 到 8 %左右 。到 2 2 , 0 0年 战略性 新兴产业增 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力争达到 1 %左右 , 5 吸纳 、 带动就 业能 力显 著提高 。再经过 十 年左 右的努
方式转变 。 人才是取之不尽 、 “ 用之不竭 的 最大资源 。 发改委负责人感慨 , ” 合肥是一 个 因各方人才竞相汇集而崛起的城市 。 环境 比投资更重要 。 除了得天 独厚 的 人才 资源环境 , 合肥还进 行了一系列大 刀 阔斧的改革 , 政府效 能大幅 提高 , 资环 投
境迅速改善。
一
企业 、 团。” 大集 这是 省委常委 、 合肥市委
书记孙 金龙在合肥 一次工业发 展会议上 的论述。 基于此 , 多年来 , 为了加快经济发 展, 合肥 的决策者们就一直盘算着上大项
非公有制企业与安徽经济发展[论文]
![非公有制企业与安徽经济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03214c33687e21af45a95d.png)
浅谈非公有制企业与安徽经济的发展【摘要】近年来,安徽省非公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是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非公经济规模逐渐扩大,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非公经济已成为活跃度最高、增长性最强的经济形态,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加速安徽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本文分析介绍了非公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如何促进非公经济在安徽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安徽省非公经济规模经济形态障碍促进更好更快近年来,安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非公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它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快的省份,非公经济一定高度发达。
我省非公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容乐观。
截止目前,有31.9%的非公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其中已停产的占2.5%,0.3%的非公企业倒闭。
同2007年相比,有41.7%的非公企业年销售收入出现下降有58.7%的非公企业销售利润出现下降。
从外部因素来看,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情况不容乐观,52.5%的非公企业家认为“国内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激烈”是当前影响非公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1)多数企业生产经营依然困难。
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较高,46.7%的非公企业认为目前成本费用有所提高,12.2%的非公企业认为目前成本费用大幅提高。
非公企业库存情况问题凸显,38%的非公企业库存增加,5.4%的非公企业库存大幅增加。
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企业用工成本带来很大影响,33.1%的非公企业认为“劳动用工、五项保险等政策法规导致生产成本过高”。
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覆盖率较高,若按法律要求全覆盖,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更大。
企业家反映: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力成本一般增加20%左右,多达30%,少的也达到10%以上。
(2)流动资金依然紧缺。
加快发展服务经济 努力建设美好安徽
![加快发展服务经济 努力建设美好安徽](https://img.taocdn.com/s3/m/4cb53269ddccda38376baf9a.png)
服务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 的纽带 , 发
和谐” 目标 。 的
楼 台的便利。近年来 , 安徽交通基础设施
性服 务业 。突出产业引领 , 创新发展业态 和 发展模式 , 培育发展 软件和信息 、 务 服 外包等新兴服务业。 大 力推进服务业 载体建设 。 深入推进 黄山市 国家服务业综 合改 革试点 , 在发 展 理念 、 管理体制 、 服务手段 、 运作方式等方
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 扩大开放机遇 。 当前服 务贸易快速增
可 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 满足 各类人才 的就业需求 ,提高城乡居 民的收入水平 。
通 过发展教 育 、 化 、 文 医疗卫生 等公共服
长 ,00年全球 服 务贸易 占贸易总 额的 21
比重 接近 2 %, 0 安徽 省还不到 1 %, 0 发展
靠三次产 业协同带动转 变 ; 利于扩 大内 有
需 , 升消费 , 进经 济增长 向依靠三 展服 务业 是
经济结构 战略性调整 的重要内容 , 是加快 电量是工业的 1 %, 5 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
展服 务业 , 有利于更好地满 足人民 日益 增 长 的消费需求 ,适应广大居 民发展型 、 小
面大胆创新 , 构建 旅游 、 文化 、 生态 “ 位 三
一
服 务业 与居 民生 活息息相 关 , 从住宿 餐饮到批发零售 , 从衣食住行到旅游休 闲 娱乐 , 都离不开服务业 。服务业还是吸纳 就业的主渠道 , 同等产值情况下服 务业吸
纳 的就业人数是工业的 5倍 , 发展服 务业
建设加快 推进 , 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逐 步确立 , 区位价值优势 日益 凸显 。随着安 徽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 圈 , 服务业必将迎
非公经济成为安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非公经济成为安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eb44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6.png)
非公经济成为安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安徽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交汇的重要节点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安徽省将非公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积极支持、鼓励、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非公经济的背景、安徽省非公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优势,以及如何进一步发展非公经济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公经济的背景非公经济,是指由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成,以市场交换为基础,以盈利为目标,以个体或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二、安徽省非公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优势安徽省非公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在开放以来的近40年中,安徽省非公经济以年均16.7%的速度增长,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安徽省非公经济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优势:安徽省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为非公经济企业提供了人力成本优势。
2.地理位置优势:安徽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华南地区的交界处,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广阔的市场。
3.区位优势:安徽省处于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接地带,拥有较好的区位条件,能够享受到长三角地区和沿海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4.优惠政策优势:安徽省为非公经济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融资支持、市场准入便利化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如何进一步发展非公经济为了进一步发展非公经济,安徽省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安徽省可以继续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等,为非公经济提供更多的利好政策。
2.加强创新创业支持:安徽省可以加大对非公经济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创业引导基金、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等,为非公经济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3.加强人才培养:安徽省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非公经济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d2503af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9.png)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8.06•【字号】皖发[2003]13号•【施行日期】2003.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皖发[2003]13号2003年8月6日)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抢抓新的发展机遇,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加快富民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1、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
当前,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显著增强,民营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成为我省经济重要增长点。
要牢牢把握新形势下的发展主动权,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推进新的思想解放,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营造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全方位发展民营经济,聚集民资,依靠民力,发挥民智,实现民富。
2、开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新局面。
总体要求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省的关键来抓,在放手发展中实现提高,在促进提高中加快发展。
以鼓励创业为突破口,放宽创业领域,完善创业机制,营造民间创业与外来投资、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以促进提高为着力点,推动民营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组织制度现代化、生产布局集群化,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以优化环境为保障,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使民营企业权益保护状况、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公共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改善。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全省形成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和一批对民间资本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重点工业园区,使民营经济在我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在县区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成为加快富民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力量。
二、放宽政策,全方位鼓励创业3、放宽市场准入领域。
2020年安徽省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定向招录选调生《行测》真题
![2020年安徽省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定向招录选调生《行测》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a34be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9.png)
安徽省2020年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定向招录选调生《行测》真题一、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
共10题,要求你依据常识作出判断,并选择最为合理的一个。
1、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号召。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深刻回答了这一重大政治问题。
A、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B、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D、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安徽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其中是《规划纲要》对安徽的第一个定位,也是安徽最可作为的主战场。
A、形成新兴产业聚集地B、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C、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D、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4、“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智,则国政举。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忠诚是本色,也是灵魂,突出体现了其不可或缺的。
A、文化素养B、政治品格C、法治意识D、爱国情怀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而实现这一点的制度性保障是。
A、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D、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6、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孕育了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B、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C、它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D、它是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7、2019年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特赦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决定,对依据2019年1月1日前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正在服刑的九类罪犯予以特赦。
安徽省委非公工委在滁州市调研时强调发挥党对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把方向、保大局”的重要作用
![安徽省委非公工委在滁州市调研时强调发挥党对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把方向、保大局”的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fa620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3.png)
党建24>安徽省委非公工委在滁州市调研时强调:发挥党对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把方向、保大局”的重要作用e•文|张蕊A月6日至8日,安徽宵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委非公工委副书记高光权一行赴滁州市调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调研组一行实地随机查看了滁州市金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非公经济组织,以及龙池社会组织党组织孵化器和来安家宁医院、凤阳县辅广学校等社会组织党建T.作开展情况,并召开党组织书记座谈会和党建T.作指导员座谈会,听取了当地非公党建T.作情况以及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滁州市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T委书 记、来安汊河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凤 阳县委组织部部长作了交流发言。
在调研过程中,高光权重点了解 了各地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T.作机制建设情况,对党组织书记选配 及轮训、党建T.作指导员轮换及党建 T-作指导站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询 问,查看了有关台账,并对当地非公经 济与社会组织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中的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滁 州市将经济社会发展和非公党建T.作 两手抓、同促进,充分利用环境、区位优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党建工 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亮点突出、成效明显。
高光权强调,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调研组实地查看滁州东菱电器有限公司党建资料。
供图/滁州市委组织部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T.作的重要意义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统战T.作的重要阵地做好非公党建T.作,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从执政兴国和“两个大局”的高度来谋划非公党建T.作,发挥好党对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把方向、保大局”的重要作用.以党建引领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高光权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促进非公党建T.作常态化。
要进一步强化指导和宣传,促使党建T.作成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的自发行动,要注重示范引领,强化阵地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支部和党员的T:作能力和水平;要丰富活动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开展党建活动.促进党务和业务双向融合。
非公经济成为安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非公经济成为安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50d8b33c1ec5da51e27045.png)
非公经济成为安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安徽省非私有制经济开展现状经过近三十年的开展,安徽省非私有制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已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以后安徽省加快开展、完成奋力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企业主体多元化,企业集团涌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时完善和企业一切制结构的进一步伐整,非私有制企业开展出现多元化格式。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注册集体工商户112.5万家,实有资金201亿元;私营企业14.5万家,注册资金1876.5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75家,注册资金6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2637家,注册资金140.3亿美元。
同时,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非私有制企业和企业集团崭露头角。
2007年底,全省186家企业集团中,公家及港澳台商控股企业集团达104家,占55.9%。
其中,公家控股企业集团共102家。
2、品牌和创新看法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
随着非私有制经济的不时开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末尾经过创立品牌和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省非私有制企业拥有5件〝中国著名商标〞、591件〝省著名商标〞和585件专利。
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资料等范围,安徽省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抢先技术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科大汛飞、美亚光电、安科生物等企业在国际外都有一定知名度。
以工业企业为例,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私有制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9.6%,比国有企业高6.1个百分点;298家非私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52%,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共央求专利248项,比上年增长23.4%。
3、开展速度加快,增幅抢先全省。
近年来,全省各地紧紧抓住非私有制经济开展的战略机遇,自动承接兴旺地域产业转移,不时优化开展环境,积极强化和落实开展非私有制经济的各项措施,非私有制经济失掉快速开展。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安徽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部分预期目标调整方案的决议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安徽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部分预期目标调整方案的决议](https://img.taocdn.com/s3/m/868147f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0.png)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安徽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部分预期目标调整方案的
决议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0.12.24
•【字号】
•【施行日期】2020.12.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
安徽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部分预期目标调整方
案的决议
(2020年12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天培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安徽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部分预期目标调整方案(草案)的说明》,审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安徽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部分预期目标调整方案(草案)》,同意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安徽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部分预期目标调整方案。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安徽篇章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安徽篇章](https://img.taocdn.com/s3/m/dc3900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f.png)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安徽篇章安徽,这片古老的大地,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安徽省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正谱写着更加壮丽的篇章。
首先,安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位于中国东部腹地,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交汇,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同时,安徽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丰富度在全国居前列。
这为安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安徽正在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安徽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特别是在高技术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安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安徽的制造业正在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这不仅提升了安徽的产业水平,也为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安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安徽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在加快推进,特别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科技创新、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安徽通过加强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国农村现代化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最后,安徽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传承之地。
安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和徽派建筑等众多独特的旅游资源。
安徽正通过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了文化的魅力。
总之,安徽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谱写着更加壮丽的篇章。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徽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新时代中国的崛起之地。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东临江苏,南接浙江,西北与河南毗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非公经济成为安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非公经济成为安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扩大投资需求、繁荣城乡消费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等发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前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及中部部分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安徽省经济落后,主要缘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低。
新形势下,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省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关键是要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和管理。
一、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已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当前安徽省加快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企业主体多元化,企业集团涌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注册个体工商户112.5万家,实有资金201亿元;私营企业14.5万家,注册资金1876.5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75家,注册资金6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2637家,注册资金140.3亿美元。
同时,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集团脱颖而出。
2007年底,全省186家企业集团中,私人及港澳台商控股企业集团达104家,占55.9%。
其中,私人控股企业集团共102家。
2、品牌和创新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创建品牌和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拥有5件“中国驰名商标”、591件“省著名商标”和585件专利。
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安徽省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技术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科大汛飞、美亚光电、安科生物等企业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知名度。
以工业企业为例,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9.6%,比国有企业高6.1个百分点;298家非公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52%,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共申请专利248项,比上年增长23.4%。
3、发展速度加快,增幅领先全省。
近年来,全省各地紧紧抓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强化和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措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按可比价计算,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8.8%,增幅比GDP高4.9个百分点(见表1)。
分经济成分看,个体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增加值分别增长18.7%、22.2%和19.1%,增幅分别比GDP高4.8、8.3和5.2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2.7%,增幅比全省高9.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5%,比全省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8%,比全省高0.6个百分点。
随着安徽省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深入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港澳台和外商经济迅猛发展,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为整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表1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及其对全省经济的贡献4、经济总量扩大,占全省份额提高。
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56.6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2.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5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7亿元,占全省33.1%,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99.8亿元,占全省60.8%,贡献率为45%;第三产业增加值1459.8亿元,占全省50.8%,贡献率为18.8%(见表2)。
表2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注:其他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九个行业。
5、工业快速发展,主导作用增强。
近年来,随着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的不断推进以及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效应的逐步显现,非公有制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拉动力。
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615.2亿元,增长29.8%,总量占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8.8%提高到41.9%,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率由上年的52.1%提高到61.2%,拉动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1.5个百分点。
6、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140个,集群内共有企业1.6万家,年销售收入1400亿元,利润总额90亿元。
在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芜湖、马鞍山、铜陵和合肥等地,众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围绕关联产业,进行着专业化分工、协作和生产,初步形成了块状的产业集群。
连续两年排名全省“十强县(市)”之首的宁国市,拥有耐磨材料和汽车密封件两大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60多亿元;当涂县基本形成了机械制造、冶金压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五大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工业企业1000多家,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21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全国四大电缆产业基地之一的无为县高沟镇,2007年集群实现产值142.5亿元,上交税金7亿元;天长市机械模具、家电及配套件、光电缆、医药及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电子元器件等六大产业集群,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近100亿元。
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迅速发展,促进了规模经济,延伸了产业链,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7、提供就业岗位增多,促进居民增收效果明显。
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不仅吸收了社会新增就业人员,也吸纳了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流出来的再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末,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单位从业人员,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和自营劳动者)达854.8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22.4%。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上年的1184.1元增加到1470.1元,占全年人均总收入的比重由28.7%上升到30.4%。
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大部分是依靠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业取得的。
8、创造大量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加大。
近几年,国有和集体企业缴纳税收比重逐步下降,而非公有制经济在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为财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税收。
2007年,非公有制企业共缴纳税收220.2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上年的25.8%提高到26.6%。
其中,营业税35.7亿元,占全部营业税的26.1%;增值税109.7亿元,比重为30.6%。
安徽楚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国中鼎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永佳(集团)有限公司等纳税总额都超过了1亿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金隆铜业有限公司以5.1亿元的纳税额,荣登“2006年度中国纳税500强”排行榜。
从发展趋势看,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非公有制经济将是财政收入越来越重要的税源。
9、投资大幅增长,发展后劲增强。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投资环境的改善,非公有制企业投资日趋活跃,成为社会投资的重要来源,也是支撑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7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制企业投资额达1461.8亿元,比上年增长63.1%,增幅比全省高17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投资总额的30.3%,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7.1%,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
其中,个体和私营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72.2%,占全省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0.5%上升到24.1%。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社会资金和外资,丰富了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优化了投资结构,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二、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明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2007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皖政〔2007〕1号),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和实施意见,这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但是,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1、发展水平低,与外省差距较大。
虽然各地区测算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的方法不完全一致,但是从全国范围大致可以看出,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与浙江等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即使与中部部分地区相比也存在差距。
早在2001年,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 的比重就超过50%,2004年超过70%;2007年,河南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为59%、湖南为54.4%,均高于安徽省。
2、新兴服务业涉足不多,产业结构层次低。
目前,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几乎涉足各个行业和领域,但受市场准入、企业自身素质等条件限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交通运输业、贸易餐饮业等一般性竞争行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新兴服务业则涉足不多。
2007年底,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中,批发零售业、工业和住宿餐饮业非公有制企业分别占51.5%、12.4%和10.8%(见表3),从业人员分别占35.4%、22.7%和7.5%;2007年,这几个行业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该行业的比重分别达72.9%、58.7%和89.8%。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7年底,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事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企业仅占0.1%,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企业仅占1.1%,从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企业仅占1.4%,从事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企业仅占0.4%,从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仅占0.8%(见表3)。
2007年,全省其他服务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8%(见表2)。
表3全省非公有制企业行业分布情况3、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
目前,安徽省非公有制企业在整体实力方面还逊色于国有企业。
2007年底,安徽省个体户户均实有资金仅1.8万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仅129.5万元,而国有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为196.9万元。
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例,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年户均产值达3.5亿元,而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仅分别为国有企业的10.2%、26.3%和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