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解析化-PDF
情牵叙述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基本历程并谈谈你的体会
情牵叙述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基本历程并谈谈你的体会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管理思想。
西方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晶,在管理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地位。
考察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历程,有利于我们从中正确地吸收和消化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我国管理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1传统管理阶段人类最早的管理活动是从原始家庭组织开始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展,社会组织结构也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管理活动也随之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
18世纪60年,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人们开始把科学思想用到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卓有贡献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进入了传统管理阶段,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和罗伯特·欧文等。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斯密在1776年发表《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提出了经济人观点,认为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2)查尔斯·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巴贝奇1832年发表《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认为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为现代劳动工资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3)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欧文提出要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工资、改善住房,并在自己的企业进行改革试验证明: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大利润。
在传统管理阶段,管理基本上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为后来泰勒等人创立科学管理体系打下基础,开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
2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该学派把管理分为三个主要职能计划、组织、控制。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古典组织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这个管理学派认为可以从“科学”的观点去分析所干的工作和对劳动进行监督,通过客观事实分析并利用从经验中得到的数据应能找到进行工作的最好办法。
管理学西方管理思想
几种常见组织结构的特点
直线职能制
普遍适用 优点:两者优点;缺点:横向联系较差,信
息传递跨线较长,适应环境差。
事业部
适用于面临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或所处地理位 置分散的大型或巨型企业。
优点:适用性强;缺点:资源重复配置,事 业部之间协作较差。
几种常见组织结构的特点
目的性、正规性、稳定性 自发性、内聚性、不稳定性
直线与参谋
直线与参谋的关系 参谋职权的分类 如何正确发挥参谋作用
几种常见组织结构的特点
直线制
适用于规模小,任务单一,人员较少的组织。 优点:命令统一;缺点:缺乏专业化
职能制
适用于任务较复杂的社会管理组织和生产技 术较复杂、各项管理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企 业管理组织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模型 费德勒模型 领导方式生命周期模型 途径 — 目标理论
激励
行为、动机与激励
关于人性的认识 动机理论 激励
主要的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着重探讨什么东西能 够使一个人采取某种 行为,即着重研究激 励的起点和基础,研 究如何从需求入手, 通过满足需求来激励、 调动人的积极性。
技术不断进步 知识爆炸 产品很快被淘汰 劳动力性质不断变化 劳动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
组织变革的阻力
来自个人方面:
有选择的注意和保留 习惯、依赖性
担心情况不明 担心收入下降 安全感
来自组织方面:
对权力和势力的威胁 组织结构 资金限制 组织之间的协议
领导
领导 领导与管理 领导的构成要素 X理论与Y理论
加 强 自 身 建 设,增 强个人 的休养 。2020年 11月 7日上 午3时 8分20.11.720.11.7
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的发展和演变
重商主义的衰退;应用研究的兴起; 重商主义的衰退;应用研究的兴起; 以及根据市场伦理鼓励创新和进行竞争 动力和运输技术的突发猛进 并加上市场伦理 规模经济的推动力; 规模经济的推动力;劳动分工 资源积累(第一阶段) 资源积累(第一阶段)
新教徒伦理的作用
第一个“经济人:城市化; 第一个“经济人:城市化;更加开放的社会 新教徒伦理和强烈的争取成 就的需求; 就的需求;个人的慈善事业
走向一般管理观管理科学: 走向一般管理观管理科学: 以及正式的组织分析
社会上:新教伦理; 社会上:新教伦理;有主见的人和十 分需要成就
法约尔和韦伯未被普遍 认可的工作
走向管理过程和组织理论的发展
政治上: 政治上:放任政策的衰落 国会调查;保护自然资源; 国会调查;保护自然资源; 进步主义
边疆的封闭,城市化和“冲突效果” 边疆的封闭,城市化和“冲突效果”
经济上: 经济上:资源稀: 社会上:家庭和亲属的需求 闭关自守的社会; 闭关自守的社会;教会的影响 极大, 极大,而成就的激励很小 宗教改革和取得 成就的激励的兴起
政治上: 政治上:敌视的本性和安全 的需求 君主制和中央集权的 领导哲学 君主制的衰落以及立宪政府 的发展 政治自由和放任 主义经济政策 对童工和女工进行调查 放任主义开始衰落
古典管理理论演进图
古典管理理论
经济人假设
泰
罗
法
约
尔
韦
伯
科学管理
组 织 管 理
科
层 制
个体效率
企业组织效率
社会组织效率
效率最大化目标
工业的发展和对系统化的关心 FM 泰罗的作业管理 M 泰罗的作业管理
科学管理哲学: 科学管理哲学:心理革命以及在关心工人 个人情况下对各种组织和方法的综合 效率主义:巴思、库克、 效率主义:巴思、库克、甘特 、吉尔布雷思夫妇埃默森
西方管理思想史脉络梳理及对现代企业的启示(原创)
西方管理思想简谈智者说,知道人们如何思考,比知道人们如何行事更为重要。
虽然管理理论经过了百年发展,到今天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了,但了解管理思想,特别是人类管理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早期主要表现为经济管理思想和社会管理思想。
从西方早期的重农主义经济思想,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后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再发展到大工业时代的理性主义、科学化管理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总共可分为以下十个阶段。
1.古代希腊、罗马的经济管理想。
当时的管理思想主要以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克优斯*贾图等思想家的理论为主。
这些思想都是为维护奴隶制度而服务的,不过已经开始接触商品经济问题,已经产生了交换和货币。
2.西方中世纪前后的管理思想。
这个时间,正是封建主义逐渐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和不断发展的时期,另外在文艺复习思想大运动的背景下,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开始出现了,例如托马斯.阿奎那的公平价格和货币交换等思想,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管理原则,以及后期的新教理论、个人自由理论、市场理论。
3.工业革命前后的管理思想。
随着手工业时代向工厂制时代的转变,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范围的延伸,工业革命不断的进行,兴起了古典经济思想,主要代表人有亚当斯密、萨伊、罗伯特·欧文等人的经济思想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影响工资大小的因素论、萨伊的政治经济学等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4.西方大工业时代的管理思想。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大企业的建立,对雇佣者、工人的需求增大,同时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了。
于是出现了“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约尔等伟大的思想家,5.梅奥的人文主义管理思想。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巴纳德的经理职能思想、领导工作思想等等。
在这个年代为西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做了不少的贡献。
6.20世纪50年代,全世界都在进行战后重建与经济恢复,在此期间,管理思想又有了新发展,例如杜拉克的目标管理思想,麦格雷戈的关于人性假设的”X理论和y理论和管理科学学派的发展。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分析
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 决策理论学派—— 西蒙 管理就是决策 • 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经营 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 • 权变理论学派——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 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有效也不是绝对无效,采用哪种理论方法,要视组 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 经验学派—— 德鲁克和戴尔 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精华是什么?
• 科学:将高科技手段融入管理,帮助决策,指引方 向。 • 系统:应用系统理论,让管理过程更加自行有序, 更加适应环境,更加有可操作性。 • 权变:只有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学派?
• 管理过程学派—— 约法尔 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 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 系统管理学派——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分析
• 古典思想之后便是西方现代管理思想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
主要理论:
• 行为管理思想 {霍桑试验,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运 动} • 定量管理思想 {于第二次时间大战发展起来,即:将运筹学.. 统计学..电子计算机..运用在管理决策提高组织效率。} • 权变管理思想 {把其所在的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从系 统角度分析组织与管理问题}
西方的管理系统思想的演变
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⑴“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其代表作——《国富论》,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重大的影响,主要观点如下:①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②提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③强调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性。
⑵“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⑶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查尔斯·巴贝奇2、科学管理思想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⑴“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及主要观点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②主一切问题实行科学化。
③提出了管理职能和作用职能的分离。
根据以上观点,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四原则:①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②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
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自己挑选工作,并尽自己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③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④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过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到了工人们头上。
⑵“经营管理学之父”法约尔及观点法约尔于1916年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
⑶“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3、行为科学思想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⑴梅约及其人群关系理论通过霍桑实验,梅约得出了如下结论: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
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如何发挥功能和获取目标方面对人的因素的新的重视,同时也导致家长式管理的增多。
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按其发生的顺序,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管理学第二讲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
❖ 主要内容: ❖ (1)工作定额 ❖ (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 (3)标准化 ❖ (4) 差别计件付酬制 ❖ (5)管理工作专业化 ❖ (6)推行“例外管理”制度 ❖ (7)对员工进行科学训练等
❖ 2、一般管理理论 ❖ 法约尔:1841-1925,现代经营管理之父,《工业管理
延伸:有关人类特性的四种假设
❖ 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沙因对前人 和自己的各种假设加以归纳分类,认为共 有四类:
第一、理性经济人假设
❖ (1)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 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 (2)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们在 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被动地从事工作。
整体。每一个系统包括四个方面: ❖ (1)从环境中获得这个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 (2)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过程促进输入物的转化 ❖ (3)向环境提供产品和服务; ❖ (4)环境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作出反馈。 ❖ 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个开放的系统,这不同于科学管理
思想的认识。
❖ 2、权变理论
❖ 认为组织的管理应根据其所处的内外部环 境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 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第四、复杂人假设
❖ 沙因提出。人有着复杂的动机,不能简 单地归结为某一种。而且,也不可能把所 有的人都归结为同一类人,人如其面,各 不相同。至于人的动机、则由生理的、心 理的、社会的、经济的等方面因素,加上 不同的情境因素和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复 杂人假设的内容有四点:
❖ (1)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能力。 人的工作动机不但是复杂的,而且同一个人也因 时、因地而异,各种动机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复 杂的动机模式。 (2)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学得新的需求和动机, 因此,每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他原来 的动机与组织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 (3)一个人是否感到心满意足、肯为组织尽力, 取决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 关系、工作的性质、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动机的强弱以及同事间的关系情况。 (4)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等方 面情况,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不同的反应。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分析
道德为先
中国管理思想认为道德是管理的 基础和核心,强调个人的道德修 养和企业的道德建设,认为只有 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做好管
理。
综合思维
中国管理思想注重综合思维,强 调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注重从 全局和整体角度看待问题,强调
各方面的协调和平衡。
西方管理思想概述
效率优先
西方管理思想注重效率,认为效率是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强调以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提高效率,以达到企业的 目标和实现最大利润。
文化背景:中国管理思想源于中华文 化,注重和谐、整体性和集体主义, 而西方管理思想源于西方文化,注重 竞争、个性和自由主义。
决策方式:中国管理思想注重集体决 策、协商一致,而西方管理思想注重 个人决策、快速决策。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融合点
学习借鉴:中西方管理思想可以相互学习借 鉴,中国可以学习西方的制度管理和决策方 式,西方可以学习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人际关 系处理方式。
关系、重视孝道等。
02
道家管理思想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和谐、创新和变革。在中国企业管理中
,道家思想也被广泛应用,如强调创新思维、追求灵活多变、注重生态
环境等。
03
法家管理思想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强调制度、规范和惩罚,主张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
。在中国企业管理中,法家思想也有一定的应用,如强调制度建设、注
西方管理思想对企业 的借鉴意义
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科学决策 、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创新思维等 思想,有助于企业提高运营效率 、应对市场变化以及推动创新发 展等方面。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融 合与创新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将推动管 理学界的创新和发展,为全球范 围内的企业提供更全面、多元化 的管理智慧和解决方案。
总结西方现代管理思想
总结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是指在西方国家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
这些思想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受到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企业竞争加剧的影响。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演进和改进的,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观点。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对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强调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最初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他认为组织管理需要基于科学原则和数据分析。
泰勒的理论强调效率和生产力的提升,通过分工、时间和运动研究来实现最佳的生产方式。
科学管理的关键是将工作过程标准化和量化,以便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还强调人际关系。
亨利·福尔摩斯提出了“人际关系学派”,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感受,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并通过激励和鼓励来激发员工的潜力。
人际关系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员工满意和激励与组织绩效密切相关。
这一思想影响了后来的领导学派,如赖对-法列尔的情境领导理论和麦克格雷戈的理论X和理论Y。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还强调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动机和有效性。
该学派最早由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员工行为是由个人动机和组织环境共同决定的。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促进了工作设计、激励制度、组织文化和变革管理等领域的发展。
此外,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还强调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制定和实施长期目标和策略的过程。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战略的五种力量模型,他认为组织应该通过寻找差异化和竞争优势来获得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融合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资源管理,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
最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还强调创新和变革管理。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和杰克·韦尔奇强调创新对组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创新管理和变革管理的方法。
创新管理强调组织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维持领先地位,而变革管理则关注如何成功地引导组织的变革过程。
西方管理思想演变规律总结
西方管理思想演变规律总结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科学管理阶段、人文管理阶段和后现代管理阶段。
科学管理阶段是西方管理思想的起点,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核心理念,即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分析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
他的观点主要强调了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原则和技术,如分工、标准化、奖惩制度等。
这一阶段的管理思想重视效益和效率,强调规范化和可量化的指标管理,对于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需求。
人文管理阶段是对科学管理阶段的一种纠正和补充,代表人物是马克思。
马克思批评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压迫和剥削,提出了以满足工人需求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他认为,人的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赚取生计,还是一种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此外,他还提出了工人自治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观点。
这一阶段的管理思想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人的情感和认同需求,通过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后现代管理阶段是对前两个阶段的一种全面超越和综合,代表人物是德鲁克。
德鲁克提出了管理者的角色和任务,强调管理的全面性和复杂性。
他认为,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管理者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
此外,他还强调了组织文化和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的管理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分工和职权观念,更加注重协同合作和创新能力,通过打破常规和创造新思维模式,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总结起来,西方管理思想从科学管理到人文管理再到后现代管理的演变规律可以概括为“效益-人本-综合”。
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管理理念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也体现了管理思想的逐步完善和深入。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管理思想,以期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图文
➢ (1)系统思维。这是五项修炼的核心。 ➢ (2)自我超越。这是五项修炼的基础。 ➢ (3)改善心智模式。强调每个人都要以开放求
真的态度,将自己的胸怀开放出来。 ➢ (4)建立共同目标前景。这是共同的理想、共
同的文化、共同的使命。 ➢ (5)团队学习。这是组织中沟通与思考的对话
的工具。 ▪ 5.全球战略--企业决胜的关键
2.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亨利·法约尔在75岁时发表了划时代名著《工 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其管理理论: ▪ (1)企业经营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后者包含在 前者之中。 ▪ (2)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3)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 、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 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 保持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 (4)管理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 控制。被后人尊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或“一 般管理过程之父”。
3、管理的动力原则
▪ 基本含义:是指推动管理活动向特定方向运动 的力量。要求管理者要最优地组合、正确地运 用管理动力,从而使管理活动持续有效地发展 下去,并取向管理组织整体优化功能和目标优 化。
▪ 基本形态 ➢ 物质动力 ➢ 精神动力 ➢ 信息动力
➢ 工作动力:指管理者通过工作设计和任务与职 权的授予而产生的对企业活动发展的推动作用 。
▪ 要求管理者掌握明确个人职责的原则,职位设 计和权限合理委授原则,奖惩公正、分明、及 时的原则。
▪ 4、效益原理
▪ 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效益 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 5、权变原理
▪ 管理中运用权变原理,就要承认管理中不存在 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有效的管理是根
西方管理思想的流变
这也造成 了 其与劳动者之间 的激烈 理者逐渐意识到劳动者是有需求的,
应 该说 ,社 会 人假 设 以及 基 于行 为 科 学研 究 理 思想 比起 经 济人 假 设与 科 学管 理 思想 有 了很 大 步, 对人 的价 值 有 了重 新 的评 估 , 加接 近 人 的真 实 状 态 , 更 对 人 与 组织 的关系 也 有 了较 为充 分 的考 虑 ,但 是 由于 当时 管 理 思想 的 出发 点还 是基 于 管 理者 与被 管 理 者 的 关 系 , 工
人 永 远被 锁 定 为被 管理 者 的角 色 ,工 人 的主 观 能 动性 被 忽 视, 仍具 有 相 当的局 限性 。
力。 只有 当 劳动 力与 生产 资料 相 结合 以后 , 会产 生高 于劳 才 动 力价 格 与生 产 资料 价格 之 和 的价 值 ,其价 差 就 是马 克思 所 说 的剩 余价 值 。 现在 的眼光 来 看 , 从 当时 的管理 者都 是 资
业 , 除错 误和 无 效 的动作 、 动作 , 结合 工 资激励 , 得 消 慢 并 使 搬 运 作业 的效 率大 大提 高 。9 1 , 11 年 他在 蝌 学 管理 原理》 中 提 出 了“ 罗制 ” 即对 工 人 工作 的各 个 组成 部 分 进行 科 学 泰 ,
理者一味通过增加劳动强度 、 延长工作 时间、 实施严厉惩 罚手段
展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时间和动作的科学研究方法 以及实
行标准化任 务管理的思想 , 这种标准化 的工作方式对于提高工 作效率意义重大 , 至今仍在源自水线上被广泛使用 。 但作 ‘ 罗 泰
制 ’ 础 的经济人假设本身却是存在缺 陷的。经济 人假设将金 基 钱作为刺激积极 性的唯一手段 ,这与人 的实 际需求并不相符 , 金钱刺激对于 生产 效率的提高也是有 限的。因此 , 在研究 后人
从西方管理学的发展看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探讨西方人性化管理 的体现和发展。
关键词 : 人性化管理 ; 人性假设 ; 人本管理
文章编号 :7 — — 0 1 - 0 — (O 0 — 8 — 2 9 8 7 8 7 2 4 2 32 l )3 0 10 1
在 西方 管理 学 的发展 史 中 ,不乏许 多 精彩 的管 理 思想 , 如 科 学管 理 、 际 关 系管 理 , 人 性 化管 诸 人 而 理作 为一种 新 的管理 思想 , 在 2 早 0I R纪 中 叶 就 受 到 了人 们 的重 视 , 今 成 为 了 管 理 学 的 发 展 趋 势 之 ~ , 至 仍 然 影 响 着 许 多 管 理 者 的 管 理 思 想 和 管 理 活 动 。人 性 化 管 理 顾 名 思 义 就 是 “以 人 为 本 ” 从 满 足 人 的 最 ,
学 , 从人 群 关系 论 开始 的 , 代 表人 物 是埃 尔顿 ・ 是 其 梅 奥 , 是 早 期 行 为 科 学 的 创 始 人 。 他 曾 参 加 12 他 97
年至 13 9 2年 在 霍 桑 工 厂 进 行 的 试 验 工 作 , 引 起 管 即 理 学 界 重 视 的 “ 桑 试 验 ” 该 实 验 研 究 的 最 大 意 义 霍 , 在 于 , 使 大 家 注 意 到 , 社 会 性 需 要 的 满 足 往 往 比 他 人 经 济 上 的 报 酬 更 能激 励 人 们 。梅 奥 注 重 人 际 关 系 的 重 要 性 , 4 指 出 经 理 人 员 应 该 将 他 的 下 属 视 为 社 会 t g
源 , 重 个 人 价 值 , 面 开 发 人 力 资 源 , 过 企 业 文 尊 全 通
者 在 管 理 过 程 中 比较 注 重 人 性 化 的 管 理 方 式 ,注 意 调 动 工 人 的 积 极 性 ,给 予 他 们 一 定 的 鼓 励 和 物 质 奖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分析
上节课内容的复习;
一、管理思想的早期贡献者是哪 几位?他们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二、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理论是 哪三个?他们的创始人是谁?? 三、为什么称科学管理理论、一 般管理理论、官僚组织理论为古 典管理理论呢??
一、行为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思想把人看作简单的生产要素,也即 像机器一样的“工具人”,只考虑如何利用人 来达成组织的目标,忽视了人性的特点。20世 纪20年代中期以后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 管理理论开始注意到“人”具有不同于“物” 的因素的许多特殊的方面,需要管理当局采取 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加以管理。对“人”的因素 的 重 视 , 首 先 应 该 归 功 于 梅 奥 ( Elton Mayo,1880-1949 ) 和 他 在 霍 桑 工 厂 所 进 行 的 试 验。
(一)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
最著名的是1924年—1932年间, 梅奥领导的霍桑实验。
该实验在芝加哥的西屋电器公司的 霍桑工厂里进行,历时8年,设计了 四个阶段的实验:
第一阶段是工场照明实验,研究照 明强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继电器装配测试室实验, 考察工资报酬、工作日和工作周的长 度、工间休息对生产率的影响;
(一)“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 作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卡内基-梅 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 为》、《组织》、《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 的决策理论》、《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
西方近现代管理的学发展
通过访谈、观察等手段研究员工行为,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人际关系的 措施和方法,如倾听员工意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等。
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
巴伯拉·明托、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核心观点
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强调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 合,以提高整体效率和效能。
主要实践
通过构建组织结构图、流程图等工具,帮助管理者理清组 织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组织 的整体效能。
责任,推动绿色发展。
社会责任
02
企业将更加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客户权益和社
会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长期规划
03
企业将更加注重长期规划,关注长期利益而非短期收益,实现
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化与跨文化管理
01
02
03
全球化视野
企业将具备全球化视野, 关注国际市场和跨国业务, 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
核心观点
强调运用科学方法对管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和数学建模,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主要实践
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对管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者预测和解决管理问题, 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05
当代管理理论的演变
战略管理理论
定义
战略管理理论关注组织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 境中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来 实现长期目标。
威伯认为组织结构应该清晰,权责分明,以确保组织的稳定性和高效 运作。
04
威伯的行政管理理论对后来的管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 代组织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与管理
福特是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开创者,他通过引入流水线生 产方式,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高效率。
西方管理思想史(高起本).pdf
论述题1.结合实际及所学的知识,阐述霍桑实验发现的非正式组织对你的启示。
答案:不管承认与否,非正式组织都是存在的。
它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而且会通过影响工人的工作态度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目标的达成。
因此,管理人员应该正视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利用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活动和目标服务。
作为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并进行适当的引导,注意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的平衡,利用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目标服务。
2.综合分析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来源。
答案: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集古典管理思想发展之大成。
这里有巴贝奇的作业研究、有亨利•汤的利益分配思想、有杰文斯的劳动强度和疲劳问题研究,等等。
同时,还有同时代的甘特、怀特、巴思等做出的贡献。
就连科学管理这个名称也不是泰勒发明的,而是由泰勒学派的支持者布尔代斯,在1910年10月间的一次讨论中提出来的。
当时泰勒并没有参加,后来,对此命名他也不是十分满意。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或科学管理思想是一次管理思想上的大综合,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同时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科学管理思想的建立使管理从此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简答题1.韦伯认为权力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案:①理的法定的权力。
指的是依法任命,并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对这种权力的服从是依法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这是对确认职务或职位的权力的服从。
②传统的权力。
它是以古老的、传统的、不可侵犯的和执行这种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的。
③神授的权力。
它是指这种权力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上的。
2.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四项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学会工作。
改变过去由工人任意挑选自身工作的做法,并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己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解析化——节选自《管理思想史——西方管理思想的溯源及其历史演进》(陈继华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20.2.)一、“解析化”的历史背景“二战”以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缓和的新时代,欧美各国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
科技与生产迅速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运用、工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自然科学对管理过程的深度渗透等等带来的冲击,给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经济增长和企业繁荣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
另一方面:伴随着各领域学者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极大地增长,如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计量学家、政治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等,都纷纷投入到管理理论研究的热潮之中。
他们为了各种目的而标新立异,分别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各种学术论著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呈现出“异彩纷呈、繁荣茂盛”的景象。
管理理论研究开始朝着解析化、精细化方向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
美国管理学者哈罗德·孔茨(1908~1984)在《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与《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两部著作中,对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各种流行学说加以分类,先后概括出六家和十一家学派。
他形象地把这一时期特有的这一理论研究现象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孔茨认为,由于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及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管理研究思路。
“丛林”中的每一种理论都是对管理某个侧面的强调,看起来都拥有其不可替代的合理性。
细心梳理这一时期的诸多管理思想流派,如以其对管理活动中的人性认知及其提出的对策来划分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将其大致分成以下几个类别的。
二、社会系统学派与决策理论学派从学术逻辑看,社会系统学派的巴纳德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与稍后的决策理论学派的西蒙关系更为密切。
日本管理学者占部都美曾经说过:“巴纳德是现代管理论①的生父,西蒙是巴纳德的直接继承人。
所以,现代管理论又称为巴纳德-西蒙理论。
其影响广泛而深远,为今天的经营管理理论打下了根基。
”②出于对人性本质的不同理解, 巴纳德另辟蹊径,从人的自由意志及其实现机制出发构建了他的社会系统学派。
该学派的人性假设的基础是其自谓的“完整人”,即认为人既是自由的人(其行为的感性、主观、个性方面),又是在特定组织中扮演角色的人(其行为的理性、客观、非个性化的方面)。
也就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
巴纳德将两种彼此相反的人性侧面结为一体,并当作自己理论的基石,在管理学中首次正面显示了人性的矛盾性结构。
社会系统理论实际上就是以此“人性的矛盾性结构”为基点,围绕着“协作系统”和“决策”两个中心概念展开的。
巴纳德将组织看作是由两个以上的个人有意识协调活动和效力的“协作系统”,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经理人员。
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而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确定组织目标;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
巴纳德从最简单的人类协作入手,揭示了组织的本质及其①这里所谓的现代管理论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70年代末“组织文化”理论兴起以前这一时期的西方管理理论。
即“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
——作者注②(日)占部都美.《现代管理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11 月最普遍的规律。
巴纳德独创性地提出了“组织”的概念。
他从个体的人出发,由个体的需要推进到组织的协作。
用组织的“效力”和个人的“效率”将组织中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解决了这两者的不一致。
巴纳德认为,组织的“效力”来源于个人的“效率”,而个人的“效率”取决于个人的自由意志基础上的一系列决策。
每一个职工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事物,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他们的行动往往受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个人的需要和情感的影响。
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往往是主观的、非逻辑的,和组织对他们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个人参加组织进行协作,是为了实现那些他们单独行动实现不了的目标。
如果协作是成功的,达到了组织的目标,这个协作系统就是有“效力”的。
但“效率”则不同,它是指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
由于协作是每个人为了满足个人的目标而产生的,如果他们的个人动机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停止贡献力量或退出该组织,因为从他们的观点看来,这样的组织对其个人是无“效率”的。
在管理中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的思想,被认为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
巴纳德强调指出,组织目标是整个组织存在的灵魂,也是组织奋斗的方向。
但是组织的共同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当随着组织规模的变化、人员的变化、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而随时调整。
组织目标制定的好坏对其能否实现的作用非常大。
巴纳德认为,组织必须保持内外平衡才能存续。
(1)组织对内平衡:组织对个人的诱因要大于或等于个人对组织所作的贡献。
所谓诱因是指组织给成员个人的报酬,这种报酬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所谓贡献是指个人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做出的贡献和牺牲。
诱因和牺牲的尺度,通常是由个人主观决定的,不是由客观决定的。
(2)组织对外平衡:组织内部效率产生外部效能,即它与外部环境间的平衡。
巴纳德的组织平衡论,基本出发点是个人参加组织的动机问题。
个人为组织做出了牺牲,而组织则为个人提供了诱因,组织与管理的全部活动,都围绕着牺牲与诱因之间的平衡而展开。
组织中的一切运转机制和行为规则,来自于这种组织平衡。
从组织平衡理论出发,学者笔下的组织,才真正成为由人构成的组织。
以前组织理论里面缺乏人的因素的“韦伯式偏差”,以及虽然重视了人但却看不到正式组织的“梅奥式偏差”,在巴纳德这里被从根本上纠正了。
这是巴纳德理论的意义所在,正是这种组织平衡论,成为后来影响颇大的西蒙组织行为理论(决策理论)的出发点。
在很多方面,巴纳德对组织中管理职能的观点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
在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理性人”假说的弊病, 赫伯特·西蒙发展了自己的决策理论。
赫伯特·西蒙(1916~2001年)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他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都有相当的造诣。
尤其是主要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探讨决策理论这方面,他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而被公认为是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
也正是由于对经济组织内决策过程所进行的开拓性研究,他荣获了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着眼于合理的决策,即研究如何从各种可能的抉择方案中选择一种“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以往的决策理论的基石——“理性人假设”是有致命缺陷的,因为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决策者对每种方案的实施难度及其后果无所不知;②决策者具有无限的计算能力;③决策者头脑中对各种可能的后果有一个明确的优劣排序。
但事实上,完全满足这三个条件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 西蒙不像巴纳德那样认为人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他认为人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
西蒙认为,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
从而所探讨的应当是有限的理性,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理性;应当是过程合理性,而不是本质合理性;所考虑的人类选择机制应当是有限理性的适应机制,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最优机制。
因之,西蒙认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应是“最满意”的而不是“最优”的。
以此出发,他提出了组织目标的“满意化原则”,又一次实现了管理思想的变革。
三、权变理论学派(超Y理论)人性认识的纷杂状况违反了管理要成为一门普遍科学的初衷,这一情形呼唤着管理学家们要对人性的本质作统一性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权变学派顺应了这一要求。
权变学派的人性基础是对X理论和Y理论加以综合的“超Y理论”。
X理论认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必须依靠强迫、惩罚等强力措施才能控制下属去实现组织目标;Y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天性,依靠鼓励、奖赏等柔性措施就能够使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较好地结合起来。
权变学派则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哪种人性假说最为正确,哪种管理模式最为科学,而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相应的管理模式。
超Y理论实质上是对人性的“多彩难描”这一事实的揭示,它认为根本不存在一种普遍的、永恒的人性,以前的各种人性假设只不过是在人性的多样性面前偏执一端罢了。
作为权变理论或应变理论的代表性学说的“超Y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希在《超Y理论》(1970)和《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1974)中提出的。
根据"复杂人"假设构建的这一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管理方式要适合于组织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成员素质等具体情况。
超Y理论在对X理论和Y理论进行实验分析比较后,提出一种既结合X理论和Y理论,又不同于它们的一种主张权宜应变的管理思想。
实质上是要求将工作、组织、个人、环境等因素做一个最佳的组配。
其基本观点是:(1)人们带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组织,但最主要的是实现其胜任感。
(2)由于人们的胜任感有不同的满足方法,所以对管理要求也不同,有人适用X理论管理方式,有人适用Y理论管理方式。
(3)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职工培训、工作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水平等都要随着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及人员素质等因素而对应确定,如此才能提高组织绩效。
(4)当一个目标达成时,就会产生新的更高的目标,然后进行新的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
超Y理论认为,管理要以现实的情景为基础,做出相应的变化,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因为不存在一套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时代的通用的管理方式。
具体改进措施包括:(1)设法把工作、组织和人密切配合起来,使特定的工作,由适合的组织与适合的人员来担任。
(2)先应从对工作任务的确认和对工作目标的了解等方面来考虑,然后决定管理阶层的划分、工作的分派、酬劳和管理程度的安排。
(3)合理确定训练计划和强调适宜的管理方式,使组织更妥当地配合工作与人员,这样能够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高的胜任感的激励。
(4)各种管理理论,不论是传统的或是参与的,均有其可用之处,主要应由工作性质、员工对象而定。
先验性与经验性的矛盾可以说是管理方法中永恒的难题。
在权变学派这里,管理方法的经验性与先验性形成了某种调和,但究其实质,权变学派只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权宜之计,并不能肩负起将管理方法经验性和先验性统一起来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