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的前沿研究与课题选择

合集下载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出路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出路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出路1. 引言1.1 介绍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意义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音乐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通过研究民族音乐可以加深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民族音乐也是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民族音乐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意义重大且深远,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促进社会发展。

1.2 概述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视,中国民族音乐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民族音乐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很多著名学者如杨芙清、徐悲鸿、余传璘等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在民族音乐的采集整理、民族音乐的分类研究、民族音乐的理论探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一定的学术积累。

随着社会变革和学科交叉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今天,中国民族音乐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开展学术研究的也需要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吸引更多年轻学者的研究参与,推动学科的深化和发展。

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学正处在一个转型发展的阶段,各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破解难题,推动学科前行,是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亟需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2. 正文2.1 现存问题一:学科边界不清晰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不清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交叉的增多,许多学者在研究民族音乐时往往涉及到其他学科领域,比如民族学、社会学、音乐学、人类学等。

这导致了学科边界的模糊不清,难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学科边界不清晰会给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带来一系列问题。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问题及出路、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问题及出路、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问题及出路2、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3、民族音乐特色风格的挖掘与教学探析4、探析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渗透渠道5、中小学民族音乐的传承全文总字数:16408 字篇一: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问题及出路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问题及出路【摘要】民族音乐学传入我国已经将近37载,随着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

但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本文简要概述了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出路提出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学;现存问题;发展出路一、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民族音乐学译著,随后在1980年6月,南京艺术学院首次举办了以“民族音乐学”命名召开的“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

自此,民族音乐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3]。

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本土的“民族音乐理论”和西方传入的“民族音乐学”属于同一学科的研究范畴,应该将其合并为“民族音乐学理论”[4];还有部分学者认为,这两者的研究领域是有差别的,不应该归为一类,并建议将“民族音乐理论”废除,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建立中国本土的民族音乐学[5]。

上述的两种观点显然都过于偏激。

中国的民族音乐学不能照搬西方的民族音乐学理论,同样也不能用本土音乐去阻碍民族音乐学理论在中国的正常发展。

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学道路。

几十年来,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大概经历了“萌芽期”“储备期”“发展期”几个阶段,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

二、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一)“音乐”与“文化”间的失衡我国在“民间音乐研究”时期,曾出现只注重音乐本体研究而忽视音乐与其产生、发展的特定环境间结合研究的现象。

为此,在进行民族音乐学研究时,学者们修正了这一不足,吸取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思路,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出路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出路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出路【摘要】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在学科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缺乏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不够多样化、学术交流不够频繁以及资源共享和合作欠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鼓励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应用。

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为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现存问题,出路,学科发展,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术交流,资源共享,合作,学科建设,多元化研究方法。

1. 引言1.1 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重要性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于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和传承,可以增强人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构建多元和谐的文化社会。

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和提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价值。

1.2 研究现状学者们对中国不同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他们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逐步揭示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发展历史,为跨文化音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

学者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他们通过对传统音乐演唱方式、乐器演奏技法等方面的探索和总结,为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学者们还关注中国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交流与融合。

他们通过比较研究和跨文化交流,探讨不同民族音乐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为促进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在研究现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增强学术交流,以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和繁荣。

2. 正文2.1 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学科内部分化严重。

在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发展中,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和学者观点的分歧,学科内部存在严重的分化现象。

少数民族音乐教研课题(3篇)

少数民族音乐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探讨其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目的1.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分析其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 探索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3. 提高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社会认知度,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分析(1)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

同时,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面临以下问题:①传承人匮乏:许多民族音乐品种后继无人,濒临失传;②传承方式单一:传统传承方式逐渐被现代传媒所取代,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受到冲击;③传承环境恶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民族音乐文化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2.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创新发展研究(1)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创新发展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使民族音乐文化焕发生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创新发展途径①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培养新一代传承人;②创新传承方式,结合现代传媒手段,拓宽传承渠道;③挖掘民族音乐文化内涵,推动民族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融合;④加强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制定相关政策法规;⑤开展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3.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策略研究(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音乐学中的民族音乐研究

音乐学中的民族音乐研究

音乐学中的民族音乐研究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在音乐学中,民族音乐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探究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音乐学中的民族音乐研究。

首先,民族音乐研究关注的是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和风格。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它们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研究不同民族的音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以及社会结构。

例如,中国的民族音乐研究涵盖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包括了汉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的音乐风格。

这些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文化的载体,传承了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其次,民族音乐研究还探讨了音乐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音乐在民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作为社会团结和认同的象征。

通过研究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可以了解音乐在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中的作用。

例如,美国民权运动时期的黑人音乐,如蓝调和福音音乐,成为了表达抗议和团结力量的重要工具。

同样,苏格兰的民族音乐也反映了苏格兰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对政治自主的追求。

此外,民族音乐研究还涉及音乐的语言学和人类学方面。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声音和旋律传达情感和信息。

研究音乐的语言学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意义。

人类学的角度则关注音乐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功能。

民族音乐研究通过对音乐的社会背景、演奏方式和乐器使用等方面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最后,民族音乐研究还涉及音乐教育和保护方面。

音乐教育是培养音乐人才和传承音乐传统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究民族音乐的教育方法和课程设计,我们可以为音乐教育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保护民族音乐也是民族音乐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由于社会变迁和文化冲击,许多民族音乐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通过研究和记录这些音乐,我们可以为其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音乐学中的民族音乐研究是一门富有深度和广度的学科。

音乐学科的研究方向与发展方向

音乐学科的研究方向与发展方向

音乐学科的研究方向与发展方向
一、研究方向
1、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
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
健全人格。

3、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
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4、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方向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五大连池市兴隆学校张广林
2013.4.22。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前沿及其课题选择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前沿及其课题选择
◎ 民族民间音乐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期 总第527期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前沿及其课题选择
徐 芸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中国传统音乐自1986年成立传统音乐学会开始,从民族音乐学的大背景下分立出来,有了自己的研究侧重。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对象及主要课题、其发展历程、现阶段研究前沿及课题选择,这三个大的方面进行梳理阐 述,从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探寻现今讨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研究前沿;课题选择
传统音乐,并在音乐考古发现和民间音乐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曹晨洋在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3]一文中指
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现状,在音乐理念和方法上有比较明显进展,有 一支颇具影响力的学术群体,但在传统音乐研究现状与分析方面, 中国传统音乐需要转型。并且当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像是纵深研 究欠缺、方法单一、人员梯队不成形等问题。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 应确定好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视角(音乐本体研究的视角、文化 背景研究的视角、传承流变研究的视角)。
传统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是近十年许多学者在思考的课 题。立足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音乐恰当的运用到小 学、中学、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是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探讨的。需 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调整方式、内容。
四、结语 从一开始的极度文化自信,到近代被西方文化冲击,再到我们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至现代找回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中国传 统音乐的研究一样在随着大的历史背景不断变化。现今,我们以更 加理性、全面的态度对待传统音乐研究,纵向和横向并重,借鉴姊 妹学科的视角、方法论。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内容总结、历 史回顾,来探索当代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前沿和课题选择。时代在变 换,对传统音乐的研究视角也会变化,这就需要紧紧把握本学科的 研究前沿,进行符合当代的课题进行研究。■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民族音乐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意义分析、谈民族音乐民族风格与文化底蕴…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民族音乐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意义分析、谈民族音乐民族风格与文化底蕴…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民族音乐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意义分析2、谈民族音乐民族风格与文化底蕴3、视唱练耳教学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实践4、小学音乐教学身体乐器的应用5、德育培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全文总字数:19107 字篇一:民族音乐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意义分析民族音乐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意义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民族音乐也不断地发展和传承,而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音乐的体验,因此这就需要我国民族音乐在保留自身独有的特点外,与美声唱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并且新颖的演唱形式。

因此,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可以使美声唱法变得更加完善,这样才能够使音乐艺术得到更高的升华。

【关键词】民族音乐;美声唱法;有机结合引言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来说,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历史是比较悠久的,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对于美声唱法来说,其也有自己独特的演唱方式和对气息等方面有效控制的方法,因此为了可以使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就需要把中国民族音乐与美声唱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二者可以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一、民族音乐与美声唱法的概述(一)民族音乐概述民族音乐是一种能够表达各族人民内心情感的唱法。

主要是根据人民的日常生活各种喜好,并且把它们通过戏曲,说唱民族唱法和比较通俗的唱法来进行表达。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并且有着非常悠远的历史文化,不同的文化内容和风格成为了中国特有的民族声乐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的民族音乐都是不同的,可以把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生活等作为民族音乐的参考。

对于传统的民族音乐,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活动形式,形成了自己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这样不断地进行融合,可以表现出人民群众对于民族音乐的喜爱和追求完美的上进心。

(二)美声唱法概述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美声唱法是具有代表性的,而早期的美声唱法主要是来自于西欧的古典音乐。

因为西欧注重集会和教堂,所以,我国的美声音乐具有一些集会和教堂的文化。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

在引言中,讨论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民族音乐在大学学生中的地位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大学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态度和认识,探讨了民族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介绍了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讨论了民族音乐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了个案研究与实证分析。

在结论中总结了民族音乐研究对大学学生的启发,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学生与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研究性学习、态度、影响、方法、途径、个案研究、实证分析、启发、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建构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性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获取和整合的能力,培养学术素养和科研素养。

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只有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适应变化,保持竞争力。

大学学生应该重视研究性学习,积极参与各种科研和学术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大学学生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深入了解民族音乐,以及民族音乐对大学学生的重要意义。

1.2 民族音乐在大学学生中的地位民族音乐在大学学生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民族音乐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在大学校园中,民族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许多大学学生对民族音乐充满好奇和热情,他们通过学习和探究民族音乐,不仅能够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音乐风格,还能够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提升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民族音乐在大学学生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促进上。

音乐教育教学总结的前沿问题探究

音乐教育教学总结的前沿问题探究

音乐教育教学总结的前沿问题探究引言: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既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又能够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音乐教育教学也面临一系列前沿性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音乐教育教学总结的前沿问题进行探究。

一、技术创新与音乐教育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音乐教育教学应如何与技术创新相结合?首先,音乐教育教学可以融入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演奏和演唱,提供更真实的演出体验,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其次,音乐教育教学可以借助智能音乐软件,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声和表现技巧。

此外,音乐教育教学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扩大学生的音乐学习空间。

二、多元文化与音乐教育教学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特点对音乐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主要注重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承,忽视了其他文化音乐的学习和传播。

如何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元素,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体验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通过策划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引入非西方音乐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丰富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创造力培养与音乐教育教学创造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也是音乐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成为音乐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音乐教育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创作,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应以身作则,积极示范创作过程,鼓励学生表达个人音乐情感和观点,开拓他们的音乐创造空间。

四、评价方式与音乐教育教学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考级和比赛等形式。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往往过于偏重技巧和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

现代音乐教育教学应如何改变评价方式,更好地反映学生音乐成长?首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音乐表演、作品创作、音乐分析等,全面考察学生的音乐能力。

其次,可以采用个别评价方法,通过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关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探究

关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探究

关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探究【摘要】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贵的遗产,其传统与特点深受人民喜爱。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族音乐也在不断创新与传承,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在文化交流中,民族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民族音乐产业也逐渐兴盛,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未来,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将继续向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大对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并提升民族音乐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不懈努力,我国民族音乐必将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光发亮。

【关键词】民族音乐、发展、传统、特点、现代社会、创新、传承、文化交流、产业、发展趋势、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中国民族音乐就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表达方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悠久,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精神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包括了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多个民族的音乐体系,每种民族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风格和传统的民族音乐,这些音乐代表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历史传承等多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民族音乐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当代社会,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传承好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同时又能够创新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音乐作品,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深入探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和助力。

1.2 研究意义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探究旨在探讨我国民族音乐在传统和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以及民族音乐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民族音乐产业的现状。

研究我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传统,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的宝贵遗产。

音乐教研前沿(3篇)

音乐教研前沿(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音乐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我国音乐教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将从音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音乐教研前沿。

一、音乐教育理念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跨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音乐教育应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如美术、舞蹈、戏剧等,实现学科间的互补与共生。

通过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创新教育理念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音乐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音乐游戏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 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逐步掌握音乐知识。

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音乐评价体系1.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音乐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大学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风格,这反映了这些民族的历史、地理和社会背景。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大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对多样性的尊重和欣赏。

研究民族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民族音乐通常具有独特的音乐结构、旋律和节奏,这与西方音乐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学会欣赏和理解不同音乐文化的美,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风格,提升自己的音乐表演水平。

在大学学生开展民族音乐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由于民族音乐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音乐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

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学科交叉培训和指导。

民族音乐的研究还面临着传承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正在逐渐消失,大学学生很难真正接触到传统的民族音乐。

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如音乐节、音乐会等,去了解和体验这些传统音乐形式,同时也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支持,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

大学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提升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促进艺术创新的探索。

这也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也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护,以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出路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出路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出路当前中国的民族音乐学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跨学科性不足、民族音乐创新少、文化认同弱等问题。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出路。

一、跨学科性不足中国的民族音乐学在学科交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传统的民族音乐学主要借鉴了西方的音乐学方法,其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音乐结构和音乐理论等。

然而,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民族语言等密不可分,因此,单一的音乐学研究并不能充分解释民族音乐的内涵。

因此,应该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融入文学、语言、历史、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二、民族音乐创新少中国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有待加强。

在传统乐曲的演奏中,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沿袭传统习惯,抱有对古旧乐谱的敬畏,而不是敢于尝试和实践新的音乐创作和表现形式。

同时,一些音乐家对于大众喜好的把握度不足,导致新的音乐作品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因此,中国民族音乐应拓展音乐元素和音乐形式,创新音乐演出形式和表达方式,做出更具现代感和文化多样性的作品来。

三、文化认同弱中国民族音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对于本国传统音乐的认同却较弱。

这与国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的普遍下降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要加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强化音乐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认同度。

同时,要同时注重传承中华民族音乐的传统和演绎现代音乐的责任,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解决以上问题上,应积极采取措施。

一方面,加强民族音乐学的交叉研究,使学科之间形成协作和互补;另一方面,鼓励音乐人开拓思路,尝试文化混搭,创新音乐形式,塑造更为生动、丰富和具有时代感的民族音乐;此外,还要提高文化认同度,积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应该在加强跨学科性、推进民族音乐创新、加强文化认同等方向上进行探索和创新。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研究课题,
并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以提高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
加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音乐课题进行研究。

他们可以选择
研究某个具体的民族音乐形式,如中国古典音乐、印度古典音乐等;或者研究某个特定地
区的民族音乐,如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音乐、非洲部落音乐等。

通过对这些音乐形式和地区
的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演奏技巧、音乐风格等方面的知
识。

为了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听音乐的工作。

他们可以阅读专业
书籍、学术论文和相关的音乐杂志,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他们还可以通
过听音乐会、参加音乐节、观看音乐纪录片等方式来增加对民族音乐的感知,以及学习不
同民族音乐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

他们可
以参加音乐社团或乐团,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与其他音乐爱好者一起表演民族音乐。

学生还可以通过组织音乐会、举办讲座等活动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增加与他人交流和
合作的机会。

课题研究论文: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课题研究论文: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158800 艺术理论论文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新趋势中国民族声乐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融合创新,不断趋于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演形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使得当下国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在众多的艺术追求形式当中,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国人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追求和审美认知在不断地提升。

一、当代民族声乐的基本特点民族声乐艺术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内含以及特定关联地域、语言、历史形态的声音的音乐艺术。

相较于器乐而言,声乐是一门独特的“歌唱艺术。

”它包括传统的或现代的民歌、戏曲、曲艺等演唱,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之中,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

1.地域性。

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地域性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文化艺术特点,而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化,民族文化艺术具备了显著的地域特征。

传统民族声乐中的民歌是在继承传统戏曲、曲艺、民间民歌小调精髓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符合广大人民审美要求、欣赏习惯的歌唱形式歌唱的一种音乐艺术。

民歌即是在不同民族地域孕育产生和发展的,是民族声乐地域性特征的体现。

2.科学性。

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对声音的概括为八个字:“通、实、圆、亮、纯、松、活、柔。

”民族声乐汲取戏曲艺术的精华,取美声唱法之所长,为民族唱法之所用,在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训练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借鉴和融合。

3.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中国特色的演唱风格,包括声音类型、情感表达、语言、表演等多个方面。

体现我们的声乐特色上,要继承、借鉴戏曲表演程式,丰富民族声乐的舞台表演,展现民族声乐特有的舞台魅力。

在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关系上,金铁霖认为“美声唱法要民族化,即美声唱法的演唱应该面向老百姓,在语言风格上向老百姓靠拢,让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浅谈大学学生民族音乐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在大学教育中,学生们不仅要接受一整套严谨的学科知识,争取获得优秀的成绩,还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例如对民族音乐的研究。

民族音乐属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情感的体现,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通过研究民族音乐,可以深入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大学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研究不仅是对文化的一种探究,更是对艺术的一种感悟。

因为民族音乐往往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哲学思想,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音乐背后的深意和艺术内涵,培养自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研究民族音乐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成了一种常态。

通过研究不同民族的音乐,我们可以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方式,了解他们的审美取向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大学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研究时,需要采取一些专业的方法和途径。

可以参加一些与民族音乐相关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听取相关专家和学者的专业讲解和意见。

可以参观一些民族音乐的演出和展览,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的魅力,并与从事相关艺术工作的人员交流和交流。

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历史和发展,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概念。

对于大学学生来说,研究民族音乐不仅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更是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的一种途径。

通过学习和研究,可以培养自己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与他人一起创作和演奏美妙的音乐作品,给他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对大学学生来说,民族音乐的研究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探究。

通过学习和研究,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眼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也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流,加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我们应该重视和倡导大学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平台。

科研课题论文:关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探究

科研课题论文:关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探究

64543 音乐论文关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探究一、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我国民族音乐是由民间歌曲、戏曲、曲艺、原生态民歌、说唱等传统艺术发展而来,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筛选与融合,并与地方语言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我国艺术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曾经较长一段时间内,民族音乐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与认可。

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外来音乐文化逐渐进入我国,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流行、摇滚、爵士等西方音乐受到大批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

人们发现音乐的演唱形式并非只有一种,还可以通过更多种表现形式和演唱技巧进行表达,并由此也产生了一大批新的形式的民族艺术作品,民族音乐的发展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多元化艺术时期。

但也正由于多元音乐文化格局的形成,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受到了来自西方音乐文化的重大冲击。

面对这一情形,如何使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主动参与到格局中,成为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问题。

就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我们要主动吸收和引进外来音乐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我国民族音乐中,不仅表现在民族音乐的创作中,也表现在作品的演唱方法上。

演唱者在塑造不同人物时,除了选择相应声部的演员外,还要注重声音的色彩、位置、音乐的风格、语言特点及不同地域作品的差异等。

这便要求民族音乐的发展在保留其自身独特风的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另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有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强调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推动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不仅是民族音乐本身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二、民族音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表现形式过于单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发展为多元化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前沿与课题选择
摘要:本文分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当下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前沿、当下民族音乐学的课题选择,三个方面来分析与论述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在当下的研究前沿与课题选择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研究前沿;课题选择
一、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音乐理论学科,在西方,学科早期被称为“比较音乐学”,1950年,荷兰音乐家孔斯特将学科更名为“民族音乐学”,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此便一直沿用至今。

伍国栋先生在《民族音乐学概论》一书中谈到:“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这一学科名称是一个复合词语,它由音乐学和民族学两个词汇复合而成”。

这也体现了民族音乐学交叉学科的性质。

正如梅里亚姆(Merriam)在他的《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一书中说到的:“民族音乐学由两个不同的部分构成,音乐学的部分,和民族学的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将这二者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结合起来,不偏向任何一方,而对二者都予以重视。


音乐是人的产物,它有它的结构,但是它的结构不能脱离产生它的人类行为而独立存在,要了解为什么一种音乐构造以它现有的方式存在,我们必须了解产生它的那种人类行为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还有为了产生所需的特定声音组织形式,作为这种行为基础的那些观念是如何被组织的,又是为什么这样被组织的。

对于音乐,两方面的研究都要渗透。

因此,梅里亚姆把“民族音乐学”界定为“对文化中音乐的研究”,到今天,这样的界定在学界已经成为一个共识,那是因为被视作“人文社会科学”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不能没有“人文”和“社会”的含义,其研究不能无睹于社会事实,也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学术的眼光才可能不断聚焦于相关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如: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等等。

民族音乐学自1980年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的早先的“民族音乐理论”、“民间
音乐研究”相融合,形成了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特色,其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也是有我国自身的特点的。

民族音乐学在中国,是以研究本民族的音乐理论为主,把研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重点。

因此在中国,民族音乐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具有西方文化人类学理论、民族音乐学理论与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研究实践相结合的特色。

二、当下民族音乐学的学术研究前沿
著名民族音乐学家鲍曼教授(Max Peter Bauman)2017年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的中国民族音乐学第四届年会上发言提到:“我们何以要研究“世界音乐”的历史(以及“世界各地音乐的历史”)?一种摆脱了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世界主义导向的”音乐学在未来如何发展?这种音乐学将区域性、文化间性、跨文化意识结合在一起,将其理解为动态意识流的继续,它关注各地音乐的融通性,而非排他性。

目前,民族音乐学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研究范围和研究视角两方面的变化。

一、研究范围:开始关注世界民族音乐以及跨界族群音乐。

随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个体可以以自身兴趣来欣赏音乐,越来越多的音乐文化出现交叉化,传统与现在相遇,不同的音乐元素发生了碰撞,又产生了奇特的效果。

伴随着世界越来越开放的趋势,多元文化变成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相关文章:
杨民康《试析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与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的异同关系》该文章认为,跨界族群音乐研究有两翼性:外联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内接汉族传统音乐研究,也是一个既在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相关,又与之所有区别的显著自身学术特点。

两个学科方向彼此加强互视和交流,可以起到互补互惠之效。

杨曦帆《穿越文化圈与走向世界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认为,“一带一路”贯穿了三个文化圈,使得边疆少数民族和“一带一路”沿线跨境族群语言相通,有着文化心理上的亲近和认同感,这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和世界音乐研究都是新的机遇。

麻莉《“世界音乐”中的文化间性》认为,“世界音乐”中的文化间性使得交流打破了文化之间,地域之间以及个人的界限。

通过对多个世界音乐案例的分析揭示“世界音乐”中的文化间性对主体与主体的共在,主体间的对话交流与文化融合
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王俊《桂越沿边峒中壮族与平辽岱族“唱天”音乐特征初探》以我国广西防城港峒中镇的壮族(布偏)“唱天”,与越南广宁省平辽县的岱族(Phen)“唱天”为例,从同源跨境的视角与方法来探究两地族群“唱天”在不同场域中的音乐特征,藉以探讨族群关系、文化背景以及音乐特色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文章还有:
明立国《跨领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几个案例的经验和反省》;
陈文革《双声:东方音乐文化跨界传播的实证》;
赵书峰《当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四个关键词》;
魏琳琳《跨界族群视野中的世界民族音乐----以呼麦艺术研究为例》;
钟小勇《跨境族群互动与滇西中缅边境少数民族传统民间音乐研究》
William G. Roy《Aesthetic Identity, Race, and American Folk Music》;Kerstin Neubarth,Darrell Conklin《Contrast Pattern Mining in Folk Music Analysis》。

二、研究视角:更加强调文化认同,注重局内人的自我意识。

文化认同和以前的研究相同之处都是把音乐放在文化中研究,其区别之处,则是过往的研究更多强调了现实功用,包括将具体音乐形态与文化功能进行对应式研究,而文化认同研究,强调了局内人的自我意识,这使得从文化层面理解音乐的意义更加有效,可以使人们更深入的,从不同角度来认同音乐,音乐的价值标准不再是恒定的,而是以面对音乐的人的体验为出发点。

相关文章:
杨民康《从布朗族“索”调的60年变迁看“音乐与认同”》通过对布朗族南传佛教音乐与“索”调两个乐种之间的关系入手,进一步认识和厘清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两个学科之间在“音乐与认同”问题上存在的对象和方法论问题;
杨曦帆《一种新的视角: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以川西高原“铠甲舞”为例》作者以铠甲舞个案入手,从认同角度关注音乐行为和音乐感受。

作者认为,文化认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涉及价值判断以及个人身份认同的话题,包含人们对自身社会生活价值的判断,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有着潜在但却是直接的影响;
赵书峰《移动的边界身份的变色龙——冀北丰宁满族“吵子会”音乐认同变迁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以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为指导,将河北“吵子会”音乐的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从三个阶段进行梳理,讨论了在历史过程中存在着动态建构身份的过程,折射出“吵子会”音乐所代表的族群边界的流动、动态的变化历程。

相关文章还有:
赵书峰《跨界·区域·历史·认同——当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四个关键词》;赵书峰《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基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反本质主义思考》;
Chiara Pierobon《Music and Russian national identity: a semantic field analysis》;
Lily kong《Music and moral geographies: Constructions of “nation” and identity in Singapore》。

三、多元音乐文化下的民族音乐学课题选择
随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个体可以以自身兴趣来欣赏音乐,越来越多的音乐文化出现交叉化,单一民族独特的音乐现象越来越不明显,便开始难于界定,这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困难。

但是,传统与现在相遇,不同的音乐元素发生了碰撞,又产生了奇特的效果。

伴随着世界越来越开放的趋势,多元文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也应该打破传统,在选择课题时,要有发现精神,有创新精神。

走出自己,才能更好的与他人对话。

在当下的大环境中,创新不断发生,我们需要不断的接纳新元素、新文化,不仅要有民族意识、有跨文化意识、还要有世界意识。

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民族的音乐形式,而以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当下的音乐,这样,我们的眼界也会更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