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23讲 两次工业革命(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梳理

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梳理

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梳理知识梳理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主要成就:A、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B、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C、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D、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2、影响: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的出现。

B、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C、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且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

D、促进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主要内涵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兴起。

E、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F、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1、主要成就:A、电的广泛使用——显著成就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此后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出现了以内燃机驱动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

C、化工技术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丰富了人类生活。

D、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2、影响: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C、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E、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最重要)。

知识经纬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前提17世纪中期,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普遍确立,政治局面相对稳定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大量积累的资金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到工场做工,进而成为自由劳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提供充足劳动力市场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动力蒸汽电力发明者工匠、技师科学家、工程师科技含量基于技术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密切结合科学理论指导技术发明,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发生时空首先发生于英国,然后向欧美蔓延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部分国家如德、俄、日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起始部门(棉纺织业)轻工业重工业生产组织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企业兴起,垄断组织产生新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出现要点精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市场是商品贸易的场所,世界市场的物的表现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商品贸易,它必然包括商品、商品贸易的规则、商品贸易的渠道与途径等因素。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23讲两次工业革命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23讲两次工业革命

第23讲两次工业革命1 . (2019南通一模)1796年,一位美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

材料表明()A •圈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B •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D •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2 . (2019常德二模)约翰希克斯说:“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不是工业本身的兴起。

”“现代工业”与以手工工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的本质区别是()A .榨取工人剩余价值B. 雇佣自由劳动力C. 使用机器进行生产D. 分工协作的形成3 . (2019吉林二模)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家主要是些实验家,并且多半是从实践中来的工程师、仪器制造者和工匠。

伯明翰的太阳学会,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学会纷纷涌现,会员都是些注重实用的人。

他们组织科学团体,建立自己的学校,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更加普及,科学学术活动日趋高涨。

英国的这些变化()A. 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人才基础B. 发明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必然趋势C. 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D. 开始了英国教育领域的近代化进程4 . (2019重庆调研)1832年,纽约铺设了第一条铁轨运行公共马车(轨道马车)并得到推广;1863年,第一条由蒸汽机拉动的“下水道火车”在伦敦投入运营;1870年,第一条使用蒸汽驱动的城市高架铁路在纽约诞生。

以上史实说明,当时的英美()A .城市交通方式彼此相互影响B. 城市生活促进铁路交通创新C. 城市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D. 新型交通方式引领城市化浪潮5 . (2019湖南联考)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对谷物的进口实行限制或禁止,以保证谷物的价格水平。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国内开始反对《谷物法》甚至出现了“反谷物法同盟”。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两次工业革命解析版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两次工业革命解析版

文综历史两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12小题 ,〕1.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 ,叫做“裙子经济〞 ,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开展成反比。

即裙子越长 ,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 ,经济就越先进。

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 ,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 ,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A. 手工工场开展 ,妇女思想解放B. 民主政治进步 ,女权意识增强C. 工业时代到来 ,妇女角色改变D. 对外殖民扩张 ,妇女远离故土C此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抓住材料时期“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为适应机器工业生产的需要 ,许多妇女走出家庭 ,走进工厂 ,故C项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 ,手工工场已经被机器工厂取代 ,排除A;题干论及的是裙子与经济的关系 ,排除B;早在新航路开辟后 ,英国已经对外殖民扩张 ,排除D。

应选C。

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 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B. 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C. 重大创造来自传统工匠D. 英国的工业开展一枝独秀B注意题干限定信息“突出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许多技术创造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自然科学的开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故B项正确.ACD三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应排除.应选B.此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限定信息“突出特点〞 ,结合所学解答即可.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拟.3.19世纪30年代 ,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 ,而19世纪晚期后 ,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创造改变了衣料 ,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

两次工业革命(解析版)-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两次工业革命(解析版)-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解密14 两次工业革命
以历史解释考查工业革命的特点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由材料“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根。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4)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

(4)科学技术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影响(1)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部门:诞生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

(3)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生产组织: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5)世界体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概念阐释]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

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

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2)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2.表现(1)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影响(1)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二第二次工业革命(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临沂模拟)1866年,西门子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发电机,首次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1879年,他又发明了电动机,将电能再转变为机械能。

这表明( )A.科学与技术之间进一步紧密结合B.德国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列C.工厂的动力转变为以机械能为主D.统一后的德国重视科技与发明【解析】选A。

据材料得出科学与技术之间进一步紧密结合,故A正确。

2.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这些数据说明了德国( )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工业发展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解析】选A。

材料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汽车工业发展,推动就业人员增多、产量不断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故A正确;汽车工业的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产业,而非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故B错误;此时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故C错误;材料未提及轻工业发展状况,故D错误。

3.下图是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

分析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铁路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先决条件C.商品输出成为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解析】选D。

据材料“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可知,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都呈上升趋势,美洲铁路长度增长幅度最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发展最快,故美洲铁路长度增加迅速,同时欧、亚也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铁路长度增加,故D正确。

4.“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

”这种劳动管理体制被称为“泰勒制”,这种体制( )A.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分化B.盛行于中小规模企业之中C.出现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有利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解析】选C。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课题二十二 两次工业革命 .doc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课题二十二 两次工业革命 .doc

课题二十二两次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③技术:手工工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广阔。

2.过程(1)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2)核心内容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重要发明(1)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4.影响(1)积极影响:①生产力: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③国民经济结构:农业所占比重相对减少,工业作用日益重要。

④城市化进程: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⑤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⑥上层建筑:西欧各国纷纷进行社会变革和革命,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⑦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⑧对外政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⑨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消极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巨额财富。

但利润的绝大多数被资本家占有,工人阶级受到剥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导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的阶级矛盾激化。

同时,环境污染、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5.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基本条件: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9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Word版含解析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9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Word版含解析

融汇·贯通·拓展练(九)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7·江苏卷·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解析: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与史实不符,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故A项错误;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上院的权力变小,结束了上院控制下院的局面,故B项错误;“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表明法案的通过是保守势力让步的结果,故C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7·保定、唐山摸底)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得以确立和完善。

其中“光荣革命”以后,其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是() A.议会立法权力得以大大强化B.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得到满足D.内阁如同第三院,地位重要解析: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使得议会掌握立法权,确立了议会主权在上、王权在下的原则,故A项正确;1689年的《权利法案》使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非直接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B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议会更多的席位,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责任内阁建立于1721年,内阁掌握了行政大权,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3.1847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称为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

第二次工业革命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政治保障)2.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基础)3.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技术条件)4.市场的扩大(市场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经济影响: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

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

3.能源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电力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新能源.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以煤气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政治影响:随着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资产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立法在政治上工人阶级已经取得了普选权、组织政党等权利,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上,工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工人运动失去了暴力斗争的环境,多以经济斗争和合法、和平斗争为主。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两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两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教你读史]
史料一指出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重要因素,在归纳这些因素时,以省略号为分界点逐条总结出:英国的商业贸易与金融业发达;企业人才聚集;技术的积累和清教徒节俭及投资思想的影响;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与粮食。
史料二指出了工业革命对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影响。注意史料出处和时间“1914年”,美国之所以出现福特的“创新”,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18世纪60年代,在市场、技术和资金的推动下,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③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1.交通运输业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部门
5.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
C.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
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解析:选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发展速度超过英国,因此世界贸易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故B项正确。
解析:选B从材料“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正值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推动世界各地联系加强,而且使得产品的运费大为降低,便利了商品流通,故B项正确;A项是动力方面的改进,排除;C项不能降低运费,排除;货运飞机当时还没有出现,排除D项。
4.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材料所述积极影响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二十二) 两次工业革命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二十二) 两次工业革命含答案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二)两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650~1749年,英国小麦价格下跌33%,工业品价格下跌29%,而建筑行业工人实际工资却提高了33%,其他行业工人实际工资也多有增长。

“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

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 A.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经济衰退B.工资增长致使技术创新乏力C.贫富差距拉大加剧社会矛盾D.经济状况呼唤传统产业变革解析:选D 题干比较了商品价格下降与工人工资增长,物价与经济衰退不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缺乏人手的抱怨”,说明需要机器解决劳动力问题,故B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贫富差距问题,故C项错误。

2.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 800根大头针。

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

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 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分工合作提高效率,这有利于工人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2019·太原一模)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

这客观上反映出( )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解析:选B 由材料“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可知工业依然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可知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规模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规模而非工业分工,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0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

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0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三十) 两次工业革命作业时间:月日1.在17到18世纪,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并对河流河床进行综合整治,最终打造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

这些措施( )A.引发了英国交通领域上的革命B.推动了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C.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答案:D 解析:英国交通领域上的革命要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才引发,材料时间不对,故A项错误;据材料“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可得出这些措施是在英国本土进行的,不属于对外的殖民扩张,故B项错误;17至18世纪的“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故C项错误;“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的形成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这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创造条件,故D 项正确。

2.一首流行于17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我们聚积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织工的工资本已廉,还须找茬扣工钱,生意不好马上就发表,好时就不让他们知分晓,只说:呢绒海外不好销,我们不想再干这行了。

”歌中反映的现象( ) A.揭示了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处境B.说明英国国际贸易遭遇严重挑战C.客观上加速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D.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背景。

“我们聚积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有利于近代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从而推动英国近代化进程,故选C项,排除D项;题干所述时间还未发生工业革命,故A项不符合史实;17世纪末英国的国际贸易正处于繁荣时期,故B项不符合史实。

3.下表是1851年与1755年相比英国各类男性工人工资的增幅(1851=100)。

这表明英国( )A.经营方式改变B.贫富差距缩小C.产业结构变化D.消费水平提高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各类工人的工资增幅,体现不出经营方式的改变,故A 项错误;从表格各类工人工资增幅相差较大,不能反映出贫富差距缩小,故B项错误;材料中农业工人工资增幅远小于工人,故反映出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消费水平提高,故D项错误。

(完整版)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工业革命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不同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

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问题归纳】★1、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1)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2)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8、【两次工业革命启示与思考】1、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负面影响。

2、如何应对科技革命①我国应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②我们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利避害,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③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艰苦奋斗,立志报国,为实现民族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复习《两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含答案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复习《两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含答案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复习《两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2024·全国新课标·高考真题)17世纪,法国某细布工场雇佣近1700人,分属于制作轮子与刀具、清洗、上色、整经等部门。

织布分为多道工序,其中压印、绣花等通常由妇女承担。

这可用于说明()A.生产方式变革的条件渐趋成熟B.机器大生产强化对工人管理C.现代工厂制度提高了生产效率D.工业革命促进女性地位提升【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法国)。

材料中描述的细布工场中分工明确,各有不同部门和工序,这种细致的分工体现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为生产方式的变革(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转变)逐渐创造了成熟的条件,A 项正确;17世纪主要还是手工工场,并非机器大生产,排除B项;现代工厂制度是在工业革命后才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工业革命在18世纪中后期开始,此时还未开始,排除D项。

故选A项。

2.(2024·湖南·高考真题)1830年,一位法国人发明的缝纫机获得专利,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

这表明当时()A.制服生产实现了科学化管理B.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C.机器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劳动D.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0年(法国)。

根据材料“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

”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尽管用木头制造的缝纫机较为笨重,但已具有现代缝纫机的大部分特征,且在军用制服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军用制服的统一,故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制服生产的管理,且“实现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机器生产下仍然存在手工劳动,并未全面取代,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实现了紧密结合,排除D项。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3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3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

这说明殖民帝国的建立( )A.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政治保障B.为“工业帝国”提供了市场和资金C.为“工业帝国”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D.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技术与资金答案: B解析: 为“工业帝国”提供政治保障的是英国“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而不是殖民帝国的形成,故A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帝国,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故B项正确;英国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故C项错误;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持的是手工工场时期积累的大量经验,故D项错误。

2.学者通过对1851年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对比发现,英国总人口约1 800万人,农村人口占48%,城市人口占52%。

法国人口约3 600万,农村人口占75%,城市人口占25%。

造成英、法两国城市化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基数不同B.社会稳定形势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D.工业化的程度不同答案: D解析: 题干中所限定的时间为1851年,此时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工业化程度明显加快。

法国的大量小农经济成分拖慢了法国的工业化进程。

故选D项。

3.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为数众多的商人、银行家,甚至工业家都纷纷将他们的资金或财富注入土地产业,从而取得乡绅或贵族头衔,融入上层社会。

这表明( )A.参加“圈地运动”能够获取巨额经济财富B.英国社会普遍存在浓厚的贵族情结C.经济行为承载着社会政治价值D.启蒙思想传播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答案: C解析: “圈地运动”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单纯从商人、银行家和工业家纷纷将资金或财富注入土地产业无法看出社会普遍存在浓厚的贵族情结,故B项错误;英国商人、银行家、工业家将资金或财富注入土地产业是为了获得乡绅或贵族头衔,以参与政治,所以经济行为承载着社会政治价值,故C项正确;材料与启蒙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讲两次工业革命1.(2019·南通一模)1796年,一位美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

材料表明() A.圈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2.(2019·常德二模)约翰·希克斯说:“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不是工业本身的兴起。

”“现代工业”与以手工工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的本质区别是()A.榨取工人剩余价值B.雇佣自由劳动力C.使用机器进行生产D.分工协作的形成3.(2019·吉林二模)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家主要是些实验家,并且多半是从实践中来的工程师、仪器制造者和工匠。

伯明翰的太阳学会,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学会纷纷涌现,会员都是些注重实用的人。

他们组织科学团体,建立自己的学校,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更加普及,科学学术活动日趋高涨。

英国的这些变化()A.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人才基础B.发明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必然趋势C.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D.开始了英国教育领域的近代化进程4.(2019·重庆调研)1832年,纽约铺设了第一条铁轨运行公共马车(轨道马车)并得到推广;1863年,第一条由蒸汽机拉动的“下水道火车”在伦敦投入运营;1870年,第一条使用蒸汽驱动的城市高架铁路在纽约诞生。

以上史实说明,当时的英美()A.城市交通方式彼此相互影响B.城市生活促进铁路交通创新C.城市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D.新型交通方式引领城市化浪潮5.(2019·湖南联考)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对谷物的进口实行限制或禁止,以保证谷物的价格水平。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国内开始反对《谷物法》甚至出现了“反谷物法同盟”。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A.英国谷物价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B.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动C.英国国内谷物出现供过于求现象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开始确立6.(2019·湖北联考)有历史学家认为,近500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3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3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其中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主要表现在()A.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7.(2019·乌鲁木齐一模)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这些A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8.(2019·江西八校联考)“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等。

”这种劳动管理体制被称为“泰勒制”,这种体制() A.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分化B.盛行于中小规模企业之中C.出现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有利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9.(2019·长郡中学模拟)从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这使托拉斯的数目由1890年的24个增加到1904年的257个。

这一“合并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对企业合并的支持B.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C.自由企业制度走向衰落D.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10.(2019·河南联考)19世纪初,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仍超过西欧国家的总和,但到1870年,中国所占份额已不足西欧国家总和的四分之一,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的传统制造业严重衰退B.闭关锁国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C.工业化加速西欧制造业进程D.西欧主导的世界市场完全形成11.(2019·河南名校质检)1893~1895年,法国与瑞士陷入关税纠纷,相互提高关税,致使由法国输出到瑞士的商品减少了43%,瑞士输出到法国的商品减少了27%。

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C.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密切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竞争激烈12.(2019·钦州一模)1884年10月13日,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世界公认为本初子午线。

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时间从此诞生。

1924年2月5日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隔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

这一过程伴随着() A.世界市场的出现B.工业文明的拓展C.殖民扩张的进行D.生活方式的变迁13.1884年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促暴风雨式的社会制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

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

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

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

——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2)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是多方面的。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回答,当今发展中国家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中得出哪些启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

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

因此,他们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天赋权利。

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另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

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提炼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作简要评析。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D。

材料中“1796年”“曼彻斯特”“大纱厂”表明是工业革命,而材料中“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表明是新的社会问题,D项正确。

2.C。

材料中“现代工业”相对“手工”而言,反映了工业革命是机器取代人工的生产力的飞跃,C项正确。

3.A。

材料反映出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研究更加普及,为英国工业革命技术发明准备了人才基础,A项正确。

4.B。

由材料中的“1832年”“1863年”“1870年”的时间信息可知,工业革命的进行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进而促进铁路交通创新,B项正确。

5.B。

通过材料中的“反对《谷物法》”,结合时间“19世纪上半叶”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土地贵族逐渐没落,B项正确。

6.C。

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盛行,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C项正确。

7.A。

材料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业发展,推动就业人员增多、产量不断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A项正确。

8.C。

“泰勒制”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

9.D。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快速度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

10.C。

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在减少,主要是因为1870年前后,西欧各国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化加速西欧制造业进程,C项正确。

11.D。

1893~1895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欧洲国家间经济竞争的加剧,陷入关税战、贸易战,D项正确。

12.B。

根据题目中“1884年10月13日,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时间从此诞生”到“1924年2月5日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隔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得出,工业文明的拓展和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B项正确。

13.(1)生产领域:棉纺织业。

发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或万能蒸汽机)等。

(有其他答案符合史实且答出两项亦可)(2)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蒸汽动力普遍应用于工业领域;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方面: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

政治方面: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代议制度进一步发展。

国际地位: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步确立。

(上述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答出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3)启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强劲有力的发动机;重视生产技术的创新或他国优秀技术成果的引进与运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时协调工业化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答出3点且言之有理即可)14.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

评析: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或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

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

评析: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加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利弊共存。

评析:利,主要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和自由经济的发展,增加国家财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弊,主要表现为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