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长沙县十二五交通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长沙县十二五交通规划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规划背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期间是长株潭一体化加速推进和融合的重要时期,是长沙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该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研究提出筹融资方案、政策建议和相关措施对指导长沙县“十二五”交通工作,实现公路、水路、站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筑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体系,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长沙县已构筑水、陆、空交互的立体化交通网络。黄花国际机场、武广高铁长沙南站均座落于长沙县境内,县城星沙距长沙火车站、武广高铁长沙南站、黄花国际机场、湘江霞凝新港均约10公里。京广铁路、武广高铁和在建的沪昆高铁贯穿县境。G107国道、京珠高速、省道S207、省道S103、长永高速、机场高速、在建绕城高速东南段、东北段、长株高速、地铁②号线、地铁③号线以及规划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株潭外环线、岳汝高速、澧潭高速穿行其中,是湖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十一五期间,长沙县建成“五纵十三横”的骨干道路网络,县城星沙已实现与周边市区的全面对接,以星沙为中心的“一刻钟”、“三十分钟”、“四十五分钟”交通圈已基本形成。

随着武广高铁开通,打通了香港与内陆腹地的陆上交通动脉,把粤湘鄂拉进了一个三小时经济生活圈,使得中部地区不仅成为广东,也成为港澳地区的腹地和后花园,湖南已真正融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圈。中部地区巨大的内需市场,当地丰富的土地、能源和更具价格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对粤港澳来说,有着巨大的互补优势,也是广东进军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升级的通途。由此带来巨大的人才和物质的流动,以及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新的形势对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满足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流动的要求。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交通运输先行,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安全、灵活、方便、快捷、舒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服务体系与之相适应,全力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十二五期间,长沙县将把握构建“两型社会”契机,抢抓中部崛起机遇,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化“三新”目标,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负重拼搏,努力将长沙县建设成为最具竞争实力、充满经济活力、富有人文魅力的中西部首善地区。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有计划的加强交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特编制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

本规划结合省政府制定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和交通部对交通发展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本着该时期交通规划与市域体系规划相协调,与周边县市交通建设规划相对应,与综合交通体系相协调的原则,重点对公路、站场设施建设进行规划,以建设长沙县“一刻钟、三十分钟、四十五分钟”交通圈,形成茶叶、蔬菜、花卉苗木等多条特色走廊,构建公路、水路互补,客货站场、物流园区配套的现代化交通水陆运输体系为目标。

为编制好本规划,规划编制人员深入到各乡镇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周边长沙市、株洲、湘潭、浏阳、望城、汩罗、平江等县市交通规划基础资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结长沙县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了长沙县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编制依据

1.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2. 长沙县交通网规划(2001-2020)。

3. 长沙县交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06-2010)。

4. 长沙县交通发展五年道路实施规划(2008-2012)。

5. 长沙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纲要。

6. 长沙市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7. 历年长沙县统计年鉴。

8. 长沙县交通统计资料。

第二章“十一五”交通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长沙县深入实施“交通先行”的发展战略,构建“县域一刻钟、半小时、四十五分钟”交通圈,重点完善五纵十三横骨架路网,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及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采取“上级支持、财政扶助、乡镇组织、村级为主”的办法,有计划的对通村公路进行“扩量、提质、联网、硬化”,公路等级水平大幅提高,路网得到明显加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有力地推动了长沙县城镇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建设成就

(一)公路建设

“十一五”期间是长沙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干线路网公路提质、农村公路建设是这一时期的建设重点,公路管养工作克难推进、资金筹措得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至2009年底全县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5.4亿元,占投资的267%。共完成干线公路建设里程168.44km,农村公路实际硬化改造里程2123km,现有在册公路通车总里程4120km(另有未在册村道约5000km,通组、入户公路近20000km),县道硬化率达98%,乡道硬化率

达81%,在册村道硬化率达85%,在册桥梁155座3445.1km,路网密度195km/ km2和52.7km/ 万人。详见公路概况表和五纵十三横路网。

1. 加快干线路网提质

长沙县先后完成了开元东路、省道S207、黄江公路、八清公路、等干线公路的改造,形成了较完善的“五纵十三横”骨架路网。其中:

(1)开元东路:星沙对外交通主干路,一级公路,路基宽24.5m,目前起点至东九线段已改建为城市主干道,路幅宽60m。

(2)省道S207茶子坪至黄花段:是连接平江、金井、高桥、路口、大鱼塘、春华镇、黄花镇等北部乡镇的南北向重要通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起点至园家塘(与开元路交叉口)段为二级公路,其中起点至金井镇段12.1km路基宽12.0m,路面宽9.0m,金井至园家塘段37.2km 路基宽15.0m,路面宽12.0m,园家塘至终点段4.4km为一级公路,路基宽26.0m。

(3)黄江公路: 是连接黄兴、干杉、江背、黄花、榔梨以及浏阳市柏家镇的东西向主干道,二级公路,长14.5km,路基宽15.0m,路面宽12.0m,水泥混凝土路面。

(4)八清公路:三级公路,长21.6km,路面硬化,路基宽8.5m,路面宽7.0m,水泥混凝土路面。

2. 提出“大交通”的战略构想,致力于打造经济发展大动脉

2008年初,提出了“大交通”的战略构想,立足于长株潭经济核心区总体规划,承南启北,积极融合,优势优先,超前发展,致力于打造经济发展大动脉,制订了《长沙县交通发展五年道路实施规划(2008-2012)》,规划建设项目11个,建设进程162.3km,计划总投资27.7亿元。目前所的项目前期工作均已启动,其中黄兴大道北延线(星沙至路青线段)、开元路东延线均已开工建设、北横线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1)黄兴大道北延线:是我国第一个引入“代建制”建设理念的政府投资农村公路项目,是影响金井、白沙、福临、路口、高桥、安沙、果园、黄花、星沙等北部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干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起点至规划毛塘工业园连接线段8.5km为一级公路,路基宽26.5m;规划毛塘工业园连接线路青线段16.1km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5.0m;路面宽12.0m;路青线至金开线段20.2km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0m;路面宽9.0m。目前起点至路表线段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10月完工。

(2)开元路东延线:是长沙县第一个正式引入国有大公司先进理念建设管理农村公路的项目。一级公路4.5km,路基宽26.5m,沥青混凝土路面,已于2009年底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12月完工。

3. 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实现了全县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部分村实现了水泥路基本通组入户,共计农村公路实际硬化改造里程2123km,新改建中小桥62座1109延米。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