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胶体与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学第二章 土壤性质(水文)

Ca使土壤颗粒凝聚,形成水稳性结构体
2. 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
养分离子从土壤胶体上被交换到土壤溶液中, 易被作物吸收(有效性提高),但也易流失
提问
土壤 A
阳离子组成 [cmol(+)/Kg]
K+ Ca2+ Mg2+ Fe3+ Al3+ H+ NH4+
6.6
6.4
3.8
0.4
成分的淋失,使土壤逐渐酸化;干旱地区,降雨量远远低于蒸发量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Soil basic characteristics)
§2-1 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 §2-2 土壤胶体与离子交换作用 §2-3 土壤酸碱性 §2-4 土壤通气性与氧化还原性 §2-5 土壤热性质 §2-6 土壤养分状况
§2-1 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
§ 2-1 soil porosity 、structure
度”)
旱地土壤在1.14~1.26g/cm3之间最适宜。 (2)影响因素:
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 土壤松紧度 人类活动
3.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的数量指标,即单位体
积土壤中孔隙体积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
孔隙体积 土壤孔隙度 100% 土壤体积
土壤体积-土粒体积 100% 土壤体积
土壤中带正电荷胶体吸附的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阴 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 类型: (1)易被土壤吸附的阴离子:磷酸根(H2PO4HPO42- 、PO43-)、硅酸根(HSiO3-、SiO32-)、某 些有机酸根(C2O42-); (2)很少或不被吸附的离子:Cl-、NO3- NO2-,易 随水流失; (3)中间类型的阴离子:SO42-、CO32-、HCO3-、 某些有机酸(CH3COO-)。
第八章 土壤胶体与土壤离子交换-胶体性质

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
4. 土壤胶体的吸附性和交换能力
由于胶体的巨大表面能,使其对周围分 子或离子有很强的吸附力,同样胶体的电 性使其扩散层的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 有交换能力。
比表面积 (cm2·g-1)
45,200
226,000
452,000
2,260,000
很显然,土粒越细比表面越大,土壤中颗粒的形状多种多样. 只有砂粒近 似球形,但其表面大多不平,大部分粘粒多为片状,棒状,针状, 实际上胶 体的表面积比光滑的球体大得多。
由于土壤胶体具有巨大表面积,从而具有巨大的表面能。
立方体数 目 1 103 106 109 1012 1015 1018 1021
总表面积
6cm2 60cm2 600cm2 6000cm2 6m2 60m2 600m2 6000m2
比表面积 (cm2·cm-3)
6 6×10 6×102 6×103 6×104 6×105 6×106 6×107
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
土壤干燥、冻结过程中,水膜消失,也就加大了电解质浓度,减 小扩散层厚度,使胶粒互相凝聚而形成结构。生产上晒垡、冻垡等 措施也就起了这个作用,所以晒、冻垡有利于土壤形成结构; 相反,土壤水分过多,土壤溶液电解质浓度相应减小,扩散层加厚, 胶粒互相排斥而成溶胶状。 常年泡水的沤水田、烂泥田,土粒分散,缺少结构,通气性差, 栽秧后易产生浮秧,就是因为胶粒分散,土壤不沉实。这种情况下, 施用石灰(CaO)、石膏(CaSO4),增加Ca2+浓度,对沉实土壤, 改良土性,有明显效果。
H2SiO3
HSiO3- +H+
SiO32-+H+ (带正电)
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
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乙酸铵交换法

FHZDZTR0029 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乙酸铵交换法F-HZ-DZ-TR-0029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乙酸铵交换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酸性和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2 原理土壤的阳离子交换性能,是指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与土壤固相阳离子之间所进行的交换作用,它是由土壤胶体表面性质所决定。
土壤胶体是土壤中粘土矿物和腐殖酸以及相互结合形成的复杂有机矿质复合体,其吸收的阳离子包括钾、钠、钙、镁、铵、氢、铝等。
土壤交换性能对植物营养和施肥有较大作用,它能调节土壤溶液的浓度,保持土壤溶液成分的多样性和平衡性,还可保持养分免于被雨水淋失。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分析包括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阳离子和盐基饱和度等。
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土壤胶体所吸附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常作为评价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标,是土壤缓冲性能的主要来源,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它反映土壤的负电荷总量和表征土壤的化学性质。
用中性乙酸铵溶液反复处理土壤,使土壤成为铵饱和的土,再用95%乙醇洗去多余的乙酸铵后,用水将土样洗入凯氏瓶中,加固体氧化镁蒸馏,蒸馏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然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铵的量计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3 试剂3.1 乙酸铵溶液:1mol/L ,称取77.09g 乙酸铵,用水溶解,加水稀释至近1000mL ,用氢氧化铵(1+1)或稀乙酸调节至pH7.0,然后加水稀释至1000mL 。
3.2 乙醇(950mL/L )。
3.3 液体石蜡。
3.4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称取0.099g 溴甲酚绿和0.066g 甲基红置于玛瑙研钵中,加少量乙醇(950mL/L ),研磨至指示剂完全溶解为止,最后加乙醇(950mL/L )至100mL 。
3.5 硼酸指示剂溶液:称取20g 硼酸,溶于1000mL 水中。
每1000mL 硼酸溶液中加入20mL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并用稀酸或稀碱溶液调节至紫红色(葡萄酒色),此时溶液的pH 为4.5。
农学:土壤学考试答案

农学:土壤学考试答案1、名称(江南博哥)阳离子交换作用解析: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与周围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得等当量交换过程叫阳离子交换作用。
2、填空矿物按成因可分为()、()二大类。
解析:原生矿物;次生矿物3、判断反硝化过程是土壤N素的无效化过程之一。
答案:对4、问答试述不同质地的土壤的肥力特征?解析:(1)砂质土类①水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强而保水性弱,水气易扩散,易干不易涝;②气大孔隙多,通气性好,一般不会累积还原物质;③热水少气多,温度容易上升,称为热性土,有利于早春作物播种;④肥养分含量少,保肥力弱,肥效快,肥劲猛,但不持久;⑤耕性松散易耕。
(2)粘质土类①水粒间孔隙小,毛管细而曲折,透水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保水抗旱力强,易涝不易旱;②气小孔隙多,通气性差,容易累积还原性物质;③热水多气少,热容量大,温度不易上升,称冷性土,对早春作物播种不利;④肥养分含量较丰富且保肥力强,肥效缓慢,稳而持久,有利于禾谷类作物生长,籽实饱满。
早春低温时,由于肥效缓慢易造成作物苗期缺素;⑤耕性耕性差,粘着难耕。
(3)壤质土类土壤性质兼具粘质土和砂质土的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缺点。
耕性好,宜种广,对水分有回润能力,是较理想的质地类型。
5、名称 BS解析: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6、名称土壤容重解析: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7、填空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由土壤胶体所吸收的氢离子或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
解析:土壤活性酸度;土壤潜在酸度8、填空 10.在中国温带东部湿润区,由北而南热量递增,土壤分布依次为:()、()、()、()、()和()。
——从“棕壤褐土、暗棕壤、黄壤、黄棕壤砖红壤,红壤”中选择。
解析: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红壤;砖红壤9、问答今有一容重为1.2g/cm3的紫色土,田间持水量为30%。
若初始含水量为10%,某日降雨30mm,若全部进入土壤(不考虑地表径流和蒸发),可使多深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解析:单位厚度土层达田间持水量需水量=(0.3-0.1)×1.2=0.24(g/cm3)土层厚度h=30/0.24=125(mm)。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1.1概述土壤中阳离子交换作用,早在19世纪50年代已为土壤科学家所认识。
当土壤用一种盐溶液(例如醋酸铵)淋洗时,土壤具有吸附溶液中阳离子的能力,同时释放出等量的其它阳离子如Ca2+、Mg2+、K+、Na+等。
它们称为交换性阳离子。
在交换中还可能有少量的金属微量元素和铁、铝。
Fe3+ (Fe2+)一般不作为交换性阳离子。
因为它们的盐类容易水解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
土壤吸附阳离子的能力用吸附的阳离子总量表示,称为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简作(Q)],其数值以厘摩尔每千克(cmol·kg-1)表示。
土壤交换性能的分析包括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交换性阳离子组成分析和盐基饱和度、石灰、石膏需要量的计算。
土壤交换性能是土壤胶体的属性。
土壤胶体有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
土壤有机胶体腐殖质的阳离子交换量为200~400cmol·kg-1。
无机胶体包括各种类型的粘土矿物,其中2:1型的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的交换量为60~100cmol·kg-1,1:1型的粘土矿物如高岭石的交换量为10~15cmol·kg-1。
因此,不同土壤由于粘土矿物和腐殖质的性质和数量不同,阳离子交换量差异很大。
例如东北的黑钙土的交换量为30~50cmol·kg-1,而华南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均小于10cmol·kg-1,这是因为黑钙土的腐殖质含量高,粘土矿物以2:1型为主;而红壤的腐殖质含量低,粘土矿物又以1:1型为主。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例如交换剂的性质、盐溶液的浓度和pH等,必须严格掌握操作技术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
作为指示阳离子常用的有NH4+、Na+、Ba2+,亦有选用H+作为指示阳离子。
各种离子的置换能力为Al3+> Ba2+>Ca2+> Mg2+> NH4+> K+> Na+。
土壤离子吸附和交换

第七章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第一节土壤胶体一、土壤胶体土壤胶体是土壤中高度分散的部分,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物质,其重要性犹如生物中的细胞,土壤的许多理、化现象,例如土粒的分散与凝聚、离子吸附与交换、酸碱性、缓冲性、粘结性、可塑性等都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所以,只有深入研究土壤胶体的性质,才能了解土壤理、化现象发生的本质。
二、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构造在胶体化学中,一般指分散相物质的粒径在1—100毫微米之间的为胶体物质,而土壤胶体微粒直径的上限一般取2000毫微米。
1.胶体的种类土壤胶体按其成分和特性,主要有三种:1)土壤矿质胶体:包括次生铝硅酸盐(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等)、简单的铁、铝氧化物、二氧化硅等。
2)有机胶体:包括腐殖质、有机酸、蛋白质及其衍生物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3)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壤有机胶体与矿质胶体通过各种键(桥)力相互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在土壤中有机胶体和无机胶体很少单独存在,只要存在这两类胶体,它们的存在状态总是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2.土壤胶体的构造胶体的构造有两种形式。
若胶体内部组成的分子或离子排列组合有严格规律的为晶形胶粒;若排列无严格规律的则属非晶形胶粒。
土壤无机胶体多属晶形胶体,有机胶体多属非晶质胶体。
土壤胶体微粒构造,从内向外可分为几个圈层:胶核是胶粒的核心,土壤胶体胶核的成分由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次生铝硅酸盐腐殖质等的分子团所组成的微粒核。
微粒核表面的分子向溶液介质解离而带有电荷,形成一个内离子层;在内离子层外面,由于电性吸引,形成带有相反电荷的外离子层。
这两个电性相反组成的电层,称为双电层。
在双电层中,由于内离子层决定着胶体的电位,故又称决定电位离子层;双电层的外层,由于其电荷符号与内层相反,故又称反离子层,亦称补偿离子层。
补偿离子层的离子,因距离内层远近不同,所受的电性引力的大小也不同。
距离近者受吸引力大,不能自由活动,这一部分的离子层,称为非活性补偿离子层。
土壤 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

一、交换方法:
1、多次淋洗或离心交换法: •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用交换剂多次淋 洗(或离心)土壤,使交换完全。此法交 换程度完全,但费时。 2、一次平衡交换法(快速测定法): • 土样加入交换剂,振荡后过滤,此法交换 不完全,但简便、快速,可满足一般分析 的要求。
二、交换剂的选择
1、影响CEC测定的因素: 交换剂性质 不同交换剂阳离子交换土壤阳离子的能力不同: Al3+>Ba2+>Mg2+>H+>NH4+>K+>Na+ 交换剂盐浓度: 越高,交换能力越强 交换剂pH值 (1) CEC由土壤胶体表面净负电荷总量决定,无机、有机 胶体官能团产生的正负电荷和数量常因溶液pH改变而改变。 (2)酸性土壤中,一部分负电荷可能为带正电荷的铁、铝 氧化物所掩蔽,一旦溶液pH升高,铁、铝氧化物沉淀而增 强土壤胶体负电荷。
因此,测量土壤CEC时交换剂常具有一定的pH缓冲性能。
2、交换剂的选择
(1)酸性和中性土壤: 一般用pH 7.0的1 mol/L NH4OAc作交换剂。 优点: a、土壤中NH4+含量很少,不干扰测定; b、NH4+易除去,在淋洗多余的NH4+时,不易引起土壤分散; c、交换到土壤上的NH4+,测定方法多(蒸馏、比色等),简 便。 注意: 含蛭石多的土壤能固定NH4+,使测值偏低,所以不能用 NH4OAc法,可改用其它交换剂,如Na+、Ba2+的盐溶液。 NH4OAc交换剂不适合于石灰性土壤,因为它对石灰质溶 解性大(如对CaCO3、MgCO3)。
H+
Al3+
H+
Soil Clay
Al3+ Ca2+ 2+ 2+ Mg Mg Ca2+ Soil Solution NH4+ NH4+ K+ + + + K Na Na
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土壤胶体就像一个超级神秘又有趣的魔法世界。
那些离子呢,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这个世界里玩着独特的游戏。
你看啊,土壤胶体这个魔法世界里有好多“小房子”,专门用来收留那些离子小精灵。
当阳离子小精灵们在土壤里游荡的时候,土壤胶体就像一个热情好客的大房东,伸出它那无形的“大手”,把阳离子小精灵们吸附过来。
这就好比是在寒冷的冬天,一个温暖的小屋对瑟瑟发抖的路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而这个吸附的过程可不得了,它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阳离子小精灵们一个个有序地被土壤胶体邀请进“房子”里。
这时候,土壤胶体就像一个超级收纳盒,把这些离子整整齐齐地放好,可别小看这个过程,这就是土壤保肥的开始呢。
保肥就像是土壤胶体这个魔法世界的伟大使命。
如果把土壤比作一个大银行,那土壤胶体就是银行里最安全的保险柜。
肥料中的离子就像是人们存在银行里的财宝,土壤胶体把这些财宝紧紧锁住,防止它们流失。
说到离子交换,那就更有趣了。
就好像这些离子小精灵们在土壤胶体这个大社区里玩换房子的游戏。
当一种阳离子小精灵被吸附得多了,土壤胶体就会像一个公平的管理员,协调着让一些小精灵和别的小精灵交换“房子”。
这一交换,就像是魔法棒一挥,让土壤里的营养成分重新分配,变得更加合理。
有时候,我觉得土壤胶体像一个超级智能的厨师。
离子就是各种食材,它吸附和交换离子的过程就像是厨师精心调配菜肴。
它把各种离子小食材按照合适的比例搭配起来,做出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大餐”。
如果没有土壤胶体这个神奇的存在,那土壤就像是一个漏勺,肥料就会像沙子一样轻易地溜走。
植物就只能可怜巴巴地望着天,祈求老天降下更多的养分。
土壤胶体的保肥作用简直就是大自然给予植物的超级福利。
它就像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守护者,不管白天黑夜,不管风吹雨打,都紧紧地看守着那些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的离子。
我们可不能小看这个小小的土壤胶体啊,它虽然微观得我们肉眼都看不见,但它却像一个巨人一样,撑起了植物生长的一片天。
第八章 土壤胶体和土壤离子交换

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
层状硅酸盐晶层上的-OH基可以解离出 H+,带负电:
结 -OH 晶 -OH 体
-OH
结 晶 体
-OH
-OH -OH +3H+
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
土壤胶体为什么 一般带负电?
在土壤pH5-8的条件下,大多数土壤胶体的等电点低于这个 范围,因此,对于土壤胶体来讲,pH5-8相当于在碱性环境 下,此时,腐殖质和铝硅酸盐等胶体都带负电,表现为对阳 离子的吸 附,只有Fe(OH)3和Al(OH)3带正电,吸附阴离子。 故 土壤胶体在通常情况下以带负电为主。 当土壤胶体解离阳离子和阴离子数量相等,即胶体的 正负 电荷相等时,此时胶体悬液的pH值称为等电点 (isoelectric point)。
电解质阳离子的凝聚力大小顺序为:
Fe3+> Al3+ > Ca2+> Mg2+ > H+ > NH4+ > K+ > Na+
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
0.5 µm粘土悬浊液开始凝聚时的电解质浓度 电解质名称 开始凝聚时的浓度 (mol· L-1) 电解质名称 开始凝聚时的浓度 (mol· L-1)
NaCl NH4Cl
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
在生产上的意义
凝聚作用强,利于胶体互相凝聚形成结构(团粒结构)。
农业上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措施的理论解释:
土壤干燥、冻结过程中,水膜消失,也就加大了电解质浓度,减 小扩散层厚度,使胶粒互相凝聚而形成结构。生产上晒垡、冻垡等 措施也就起了这个作用,所以晒、冻垡有利于土壤形成结构; 相反,土壤水分过多,土壤溶液电解质浓度相应减小,扩散层加厚, 胶粒互相排斥而成溶胶状。
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包括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一、土壤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的概念1.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或不同胶粒上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称为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2.当土壤溶液中阳离子吸附在胶体上时,表示阳离子养分的暂时保蓄,即保肥过程;当胶体上的阳离子解离至土壤溶液中时,表示养分的释放,即供肥过程。
二、土壤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的特点1. 可逆反应:在自然状况下,很难把土壤胶体上某一阳离子完全彻底地代换到溶液中去。
同时,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为单一种离子所组成。
在湿润地区的一般酸性土壤中,吸附的阳离子有Al3+、H+、Ca2+、Mg2+、K+等;在干旱地区的中性或碱性土壤中,主要的吸附性阳离子是Ca2+,其次有Mg2+、K+、Na+等。
2. 等量交换:以等量电荷关系进行,如一个Ca2+可交换两个Na+;一个二价的钙离子可以交换两个一价的氢离子。
3. 速度受交换点位置和温度的影响:①位置:如果溶液中的离子能直接与胶粒表面代换性离子接触,交换速度就快;如离子要扩散到胶粒内层才进行交换,则交换时间就较长,有的需要几昼夜才能达成平衡。
高岭石类矿物交换作用主要发生在胶粒表面边缘上,所以速率很快;蒙脱石类矿物的离子交换大部分发生在胶粒晶层之间,其速率取决于层间间距或膨胀程度;水云母类的交换作用发生在狭窄的晶层间,所以交换速率较慢。
(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②温度:高温可加快离子交换反应的速率,因为温度升高,离子的热运动变得更为剧烈,致使单位时间内碰撞固相表面的次数增多。
三、影响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因素1.阳离子的交换能力:(指一种阳离子将胶体上另一种阳离子交换下来的能力。
)主要决定于阳离子被胶粒吸附的力量(或称阳离子与胶体的结合强度),它实质上是阳离子与胶体之间的静电能。
a.离子电荷价:M3+> M2+> M+(M表示阳离子)b.离子的半径及水化程度:同价离子,离子半径大水化半径小,交换能力越强。
土壤肥料学通论-第8讲-土壤胶体及其吸附性能

B、蒙脱石组(2:1型黏土矿物)
①晶架结构由两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重
叠而成而成
Si Al Si Si Al Si
-O -O
②蒙脱石矿物晶架的顶底两个基面都由Si-O 层构成,通过氧键连接,作用力弱,水分和 各种离子容易进入,使晶层间距扩大,为膨胀 型晶体.
③晶架内部普遍存在同晶代换。如Al3+替代Si4+,
• 铝氧八面体:由一个铝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或 氢氧原子团构成。铝原子在中央,上下各为 三个氧原子或氢氧原子团相联结,构成一个 八面体,(AlO6)9-。
B、单位晶片
从化学式上看,四面体为(SiO4)4-,八面体
为(AlO6)9-,电性并未中和,在他们形成黏
土矿物之前,四面体通过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硅
中的Al3+ 被Mg2+、Fe2+所取代,而使晶层产生剩 余负电荷。
• 同晶替代均为负电荷,也称为永久负电荷, 这种负电荷的数量决定于晶层中同晶替代 的多少,而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 对2:1型黏土矿物而言,由同晶替代产生 的负电荷是其带电的主要原因,而1:1型 矿物中很少发生。 • 所以2:1型黏土矿物如蒙脱石带有较多的 永久负电荷,而高岭石中的永久负电荷低 得多。
决定电位离子层
补 偿 离子层 非活性补偿 离子层 扩散层
土壤胶体的构造
+ +
+ 胶核 扩散层 + + + + 双电子层 + 决定电位离子层 非活性补偿离子层
+ + +
+
+
决定电位离子层:胶核表面带电的离子。 决定电位离子层的特点:
该层带电的离子决定着胶粒的电荷符号和电位大
土壤肥料学名词解释

⼟壤肥料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壤的物质组成⼟壤:⼟壤是有裸露在地表的岩⽯矿物经过⾃然和⼈为因素作⽤,发⽣⼀系列化学、物理及⽣物变化⽽形成的产物。
⼟壤矿物质:存在于⼟壤中的各种原⽣矿物和次⽣矿物。
原⽣矿物:在衍⽣的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遗留在⼟壤中的⼀类矿物称为原⽣矿物。
次⽣矿物:原⽣矿物在风化和成⼟过程中,通过化学作⽤或⽣物作⽤⽽新⽣成的矿物叫做次⽣矿物。
⼟壤颗粒组成:⼟壤中各粒级⼟粒含量百分率的组合。
⼟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的⼀定范围划分的⼟壤类型。
⼟壤有机质:存在于⼟壤中的所有有机物质。
⽆机胶体:⼟壤的⽆机胶体⼜叫做矿质胶体,他是岩⽯风化和成⼟过程的产物。
有机胶体:有机胶体是指⼟壤腐殖质以及少量的⽊质素、蛋⽩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多肽和氨基酸。
⽆机有机复合胶体:有机胶体很少单独存在,有50%到90%是与⽆机胶体通过物理作⽤、化学作⽤或物理化学作⽤⽽紧密地结合在⼀起形成有机⽆机复合胶体。
永久电荷:有黏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或同晶置换。
可变电荷:可变电荷室友胶体表⾯分⼦或原⼦团解离所产⽣的电荷。
⼟壤溶液:含有溶质和溶解性⽓体的⼟壤间歇⽔。
2.⼟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壤剖⾯:⼀个具体⼟壤的垂直断⾯。
原始成⼟过程:从岩⽯露出地表着省微⽣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到⾼等植物定居之前⼟壤形成过程。
有机质聚集过程:在植物作⽤下,有机质在⼟体上部积累的过程。
黏化过程:⼟壤剖⾯中黏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
钙积过程:⼲旱、半⼲旱地区⼟壤钙的碳酸盐发⽣移动积累的过程。
3.⼟壤的基本性状⼟壤相对密度:单位体积⼟壤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同体积⽔质量之⽐。
⼟壤容重:单位体积的⾃然状态⼟壤的质量或重量。
⼟壤孔隙度:⼀定提的⼟壤,孔隙的体积占整个⼟壤体积的⽐例。
结构体(团聚体):⼟壤中的⼟粒,⼀般不呈单粒状态存在,⽽是相互胶体结成各种形状和⼤⼩不⼀的⼟团存在于存在于⼟壤中。
⼟壤耕性:在耕种过程中⼟壤物理、机械、⼒学性质特别是⼟壤结构性的综合表现。
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的特征

4非交换型阳离子如伊利石硅层晶穴中所固定的钾离子补偿了同晶置换所产生的负电荷
5土壤PH值PH高可变负电荷增多
电荷密度
阴离子电价
土壤胶体类型
阳离子交换能力
离子价高价粒子》低价离子
离子半径和离子水化半径,运动速度,浓度
2胶体微粒向介质解离离子羟基化表面有机物表面解离氢离子可变电荷高岭石无永久性电荷
3粘土矿物晶格断裂
低PH,氨基结合氢离子
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等电点高结合氢离子而带正电
影响因素
胶体表面电位
土壤电荷数量(愈多,吸附的阳离子数愈多)
1土壤质地粘粒数量愈多的粘质土,带电愈多
2胶体类型有机胶体》无机胶体2:1型粘土矿物》1:1型粘土矿物
无机胶体种类(高岭石大于蒙脱石大于水云母)
硝酸根容易临时磷酸根容易固定
专性吸附
铁铝锰等的氧化物及水合物
意义
对多种微量重金属离子起富集作用,调控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
阴离子取代氧化物表面羟基而被吸附由F离子和含氧酸根离子引起
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的特征
1离子交换吸附:土壤胶体的双电层中,补偿离子可以和介质溶液中相同电荷的例子一粒自家为依据进行等价交换。
土壤的PH5-8,大多数土壤胶体等电点低于这个范围,所以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
阳离子交换吸附
阴离子交换吸附
胶体所带电荷
负
正
补偿离子
阳离子
致酸离子
盐基离子
阴离子
胶体电荷起因
1同晶置换硅氧烷型表面—硅氧片表面三价铝离子置换四价硅离子无机胶体蒙脱石》水化云母.为永久电荷不受介质PH值和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第八章 土壤胶体和土壤离子交换

I win
Mr. Green had a job in a computer company. His boss paid him every Friday. When he got home that day, his wife would make him give her all his money, and then she would give him back only enough to buy his lunch in the office every day. One day Mr. Green came home very excited. He said to his wife, who was listening to the radio, "You'll never know what happened to me today. I won one hundred thousand on the lottery!" "That's great!" said his wife happily. But she thought for a minute and said coldly, "Wait a moment! How could you have the money to buy the ticket?"
H+ K+
Ca+2 H+
Mg+2
土壤基本性质2

土壤胶体的特性:
土壤胶体的带电性 胶体的分散性和凝聚性 土壤胶体的吸收代换性
颗粒直径 ( mm) 2.00-1.00 1.00-0.50 0.50-0.25 0.25-0.10 0.10-0.05 0.05-0.002 < 0.002 表面积 ( cm2/g ) 11 23 45 91 227 454 8 000 000
→
Si–O-
土壤胶体所带的电荷可以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2:1 型粘土矿物中的同晶替代
sheet charges sheet charges
永久电荷:
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产 生的剩余负电荷。 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5+
-1
Permanent & Variable Charge
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积
常见粘粒矿物的比表面积(m2/g)
胶体成分 蒙脱石 蛭石 水云母 高岭石 埃洛石 水化埃洛石 水铝英石 内表面积 700-750 400-750 0-5 0 0 400 130-400 外表面积 15-150 1-50 90-150 5-40 10-45 25-30 130-400 总表面积 700-850 400-800 90-150 5-40 10-45 430 260-800
第二节 土壤胶体 三 土壤基本性质
土壤胶体吸收阴离子原因

土壤胶体吸收阴离子原因
土壤胶体吸收阴离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胶体颗粒表面带有电荷:胶体颗粒表面通常带有负电荷,这种负电荷能够吸引和吸附带正电荷的阴离子。
2.离子交换:胶体颗粒上的负电荷能够与溶液中的正电荷离子发生电荷交换作用,使阴离子从溶液中吸附到胶体颗粒表面。
3.吸附作用:胶体颗粒表面的负电荷能够吸引和吸附带正电荷的阴离子,使其附着在胶体颗粒表面。
4.胶体颗粒的孔隙结构:胶体颗粒具有较大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置,增加吸附阴离子的能力。
总之,土壤胶体吸附阴离子主要是由于胶体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胶体颗粒的孔隙结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土壤学 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

二、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
1、定义
2、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3、阳离子交换能力
Fe3+ > Al3+ > H+ > Ca2+ > Mg2+ > NH4+ > K + > Na
+
问题:低价离子可否代替高价离子?在 什么情况下低价离子可以代替高价离子?
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
(1)电荷的影响
根据库仑定律,阳离子的价数越高,交换 能力也越大。 (2)离子的半径及水化程度 同价的离子,其交换能力的大小是依据其 离子半径及离子的水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的。 (3)离子浓度和数量因子
11.15
B
C
40%Ca+60%Mg
40%Ca+60%Na
2.79
2.34
7.83
4.36
在土壤胶体上各种交换性盐 基离子之 间的相互影响的作用—互补离子效应(陪伴 离子效应)
互补离子效应 effect of complementary ion
胶体表面可同时吸附多种离子,对某一指定离子来说, 伴存的其它离子即为陪补离子(complementary ion)(与 交换反应的离子共存的其它交换性离子总称)也称为陪 补离子。 一般陪补离子与胶体结合力愈强,则所指定的离子交 换性愈大,此种作用称为陪补离子效应。
H Mg Na
2.80 2.79 2.34
11.15 7.83 4.36
二、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
6、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
(1)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
(2)陪补离子效应
(3)粘土矿物类型
(4)由交换性离子变为非交换性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 基 饱 和 度 ( % ) =
× 1 0 0 %
阳 离 子 交 换 量 ( c m o l / k g ± )
它与土壤酸碱反应关系密切
当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全部或大部分为盐基离子时, 则土壤呈盐基饱和状态,这一土壤称为盐基饱和土壤。 (呈中性或碱性反应) 当土壤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仅部分地为盐基离子,而其余 一部分为H+和Al3+时, 则这一土壤胶体呈盐基不饱和状态, 称为盐基不饱和土壤。(呈酸性反应)
3.土壤总电荷
土壤总电荷等于永久电荷与可变电荷的 总和。
一般土壤的pH在5~9之间,大部分土壤胶 体都带负电荷。只有两性胶体和少量的同晶 替代可能产生一定量正电荷。
但是,整体上来看,土壤胶体以带负电荷 为主。当pH<5时则可能带较多正电荷。
土壤中80%以上的土壤电荷集中于粘粒上
(三)土壤胶体存在可改变的状态―凝聚 与分散
(二)土壤胶体的带电性 土壤胶体带电性是其主要的特性。
土壤胶体的电荷
永久电荷 可变电荷
1.永久电荷:不受土壤溶液pH值变化而影响的 电荷类型称为永久电荷,也叫恒电荷或结构电 荷。
同晶替代是产生永久电荷的原因。
2.可变电荷 : 随着土壤溶液pH变化而变 化的电荷叫可变电荷。
可变电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胶体表面分 子解离。 (1)含水氧化硅分子解离 (2)粘土矿物晶面上羟基解离(1:1型粘 土矿物在pH<5时可以解离) (3)腐殖质分子表面解离 (4)含水氧化铁铝表面解离出OH-,带正 电荷(在pH<5时带正电荷)
溶液中的阳离子。 2.解吸:这些被吸附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和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互相交换,从胶体表面进入 溶液。
3.阳离子交换作用:通过吸附和解吸,引起离 子位置相互交换的作用。
4.交换性阳离子:被吸附的阳离子。 交换性阳离子可分两种: ①致酸离子 H+ Al3+ ②盐基离子Ca2+ 、Mg2+、K+、NH4+、Na+ 交换反应示意图如下:
(一)具有丰富的表面积和巨大的表面能。
1.比表面
是一个比值,即每一单位质量或单位 容积的表面积(单位质量比表面积叫质量比 表面,cm2/g,单位容积比表面叫做容积 比表面,cm2/m3)。
比 表 总 质 面 表 量 3 44 r3 r面 2s 3 4r 4 积 3r2 2 .6 5 1 .1 1 r 3
土壤胶体所处的状态直接影响土壤的物 理性质,进而影响土壤的肥力状况。
一些农业技术措施,如施肥、中耕、浇 水、烤田等都可使土壤中的电解质发生变 化,从而使胶体的状态发生改变,或局部 发生改变,尤其是施用钙质肥料,有促进 土壤形成不可逆凝聚的显著作用。
第二节 土壤离子交换作用
一、土壤阳离子交换与交换阳离子 1.离子吸附: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能吸附土壤
内表面
700~750 400~750
0~5 0 0
400 130~140
-
外表面
15~150 1~5
90~150 4~40 10~45 25~30 130~140
-
总表面
700~850 260~800 800~900
不同土壤矿物组成不同,比表面积也不同。一般土壤中有 机质含量高,2:1型粘粒矿物多,则比表面积较大,如黑土。反 之,如果有机质含量低,1:1型粘粒矿物较多,则其表面积就较 小,如红壤、砖红壤。
客土、带土、定植穴内加入杂草、凋落物或肥土等
(局部改善贮存和供给有效水分和养分)
定植穴掺入壤土、小麦秸措施,(5a)
土壤水分容量提高:47.9%、35.7% ❖每穴(2*1*0.6m)增水量:45.5kg、32.7kg 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平均提高:
145.0%、114.4%、82.5%、17.5%
土壤 胶粒
Ca2+ +3K+
NH4+
土壤 胶粒
K+ K+ + Ca2+ +NH4+ K+
阳 离 子 交 换
5、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基本特征
1.可逆反应 2.等价交换 3.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
6、影响阳离子交换的因素
受以下因素影响: • 1.离子价: 高价离子>低价离子 • 2.离子半径和离子水化半径: 同价离子,
土壤胶体与离子交换作用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土壤胶体的概念、种 类与构造、性质;阳离子交换量、阳 离子交换作用、盐基饱和度的概念与 计算,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交换 性阳离子有效度
3.土壤胶体的构造
土壤胶体是一种分散系统。土 壤胶体分散系统由胶体微粒(分散 相)和微粒间溶液(分散介质)两 大部分构成。
2、陪补离子效应(互补离子效应)
土壤胶体上与该离子共存的其它阳离子—陪补离子
陪补离子与交换性钙的有效性
土壤
交换性阳离子
小麦幼苗干重 小麦幼苗吸钙量
陪 补
组成
(g)
(mg)
离 子
与
胶
A 40%Ca+60%H
2.80
11.15
体
B 40%Ca+60%Mg
2.79
7.83
的 亲
C 40%Ca+60%Na
盐渍土改良:
石膏改善碱土性质(pH、结构、保肥供肥能力)
肥料施用:
CEC 数值大小、质地类型
复习思考
一、名词解释
土壤胶体、永久电荷、可变电荷、离子吸附、阳离 子交换作用、CEC、盐基饱和度、同晶替代
二、思考
1、土壤胶体有哪些类型? 2、简述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及其实践意义?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 4、为什么在一般土壤中硝酸根容易被淋失?
腐殖质 蛭石 蒙脱石 伊利石 高岭石 倍半氧化物
200 100-150 70-95 10-40
3-15 2-4
三、盐基饱和度 指土壤中交换 性盐基离子(K+、Na+、NH4+、 Ca2+ 、Mg2+等)总量占阳离 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交 换 性 盐 基 离 子 总 量 ( c m o l / k g ± )
1、土壤胶体有两种存在的状态: 一种是胶体微粒相当充分的分散在介质
中形成的一种外观颇似溶液的胶体溶液,称为 溶胶。
另一种是在外因作用下,胶体微粒聚合 在一起形成的处于凝聚状态的胶体,称为凝胶。
胶体的两种存在状态,在一定条件才可以进行 某种程度的转化,即溶胶可以转变为凝胶,这一过 程称为凝聚;凝胶也可以转变为溶胶,这一过程称 为分散。
南方土壤:H+和Al3+等致酸离子较多, 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小; 北方土壤:Ca2+和Mg2+占有较大的数量和比例,盐基饱度大 。
变化趋势:
北纬33°
以北 80%以上 (除棕壤、暗棕壤、灰化土等) 以南 盐基不饱和(红壤、砖红壤一般20-30%)
(1)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可以被土壤溶液中其它离子交 植 物 换下来,由植物根系的离子交换和吸收; 有 效 (2)植物的根毛表面吸附的交换性H+ ,可以直接和土 性 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离子进行接触交换和吸收。 速效性养分
离子半径大的、水化半径小的交换能力大, • 3.离子的运动速度 :半径小运动速度快 • 4.离子浓度: 交换能力弱的离子在浓度足够
大的情况下,可以交换吸附浓度低高价离子。 综上所述,阳离子交换能力顺序为: Fe3+ 、Al3+ >H+>Ca2+>Mg2+>NH4+>K+>Na+
二、阳离子交换量
是指在一定pH时每1000g干土所能 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2.影响颗粒表面积的因素
• (1)粒径大小 • (2)颗粒形状:同体积颗粒表面积最
大的是薄片状、最小的是球体 • (3)矿物类型
粘土矿物的表面特征
胶体电子 显微图像
粘土矿物的表面特征
土壤中常见粘土矿物的比表面积(m2/g)
胶体成分
蒙脱石 蛭石 水云母 高岭石 埃洛石 水化埃洛石 水铝英石 腐殖质
土壤胶体颗粒的构造
土壤胶体 分散系
土壤胶团
胶核 双电层
土壤溶液
胶 粒 定位离子层(内层)
非活性层 补偿离
子层
扩散层
反离 子层
当静电引力与热 扩散相平衡时, 在带电胶体表面 与溶液的界面上, 形成了由一层固 相表面电荷和一 层溶液中相反符 号离子所组成的 电荷非均匀分布 的空间结构,称
为双电层
二.土壤胶体的基本特性
2.34
4.36
和
力
K+ 与陪补离子 Ca2+ 、Na+的关系?
四、土壤离子交换性能与土壤改良
苗圃:
改善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 补充保肥能力较高的土壤 营养钵育苗—腐熟的泥炭或腐殖土+肥料、蛭石
林地: 造林:
调整林分组成,树种混交、乔灌混交等——有机质 (腐殖质)有效养分的来源和贮存能力
(砂质土林地) 疏伐等措施改善林地小气候:分解、合成、保肥能 力提高
影响土壤CEC大小的因素: • 1、胶体含量 质地粘重CEC大。 • 2、胶体类型 有机胶体CEC远比矿质胶
体大,施有机肥可大幅度提高土壤保肥 能力。
• 3、土壤pH值 影响可变电荷的多少,一 般pH值升高,H+解离,可变负电荷逐渐 增多,CEC也随之增加。
不同类型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胶体
CEC[cmol(+).kg-1]
**影响交换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
1、离子饱和度(饱和度效应)
离子的饱和度越大,被解吸的机会就越大,有效度就越大
土壤阳离子饱和度和有效度的关系 P179 表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