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内容概述。
1. 主题。
2.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 了解数的产生过程,认识自然数,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 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经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改写和求近似数等过程,让学生掌握大数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通过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二、教材分析。
1. 内容结构。
-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首先从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的认识入手,引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 接着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近似数等内容,加深学生对亿以内数的理解。
- 然后扩展到亿以上数的认识,包括读法、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等,与亿以内数的相关知识形成体系。
- 在数的认识基础上,介绍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让学生从根源上理解数的本质。
- 最后认识计算工具,重点介绍计算器的使用。
2. 重点难点。
- 重点。
- 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大小比较、改写和求近似数。
- 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 难点。
-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对“舍”与“入”的把握。
三、学情分析。
1. 已有知识基础。
-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基本操作,这为学习大数的认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和数位顺序表,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可能遇到的困难。
- 由于大数的数值较大,数位较多,学生在读写数时容易出现错误,特别是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一、指导思想: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
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
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是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二、工作目标: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依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1.扎实有效开展课改研讨活动。
(1)认真做好新课程的备课工作。
期初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备课活动,使教师充分理解教材,为扎实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打下基础。
(2)积极开展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做好校级互听互评工作和校级课题研究工作。
2.加强本年级组师资队伍建设。
(1)落实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教师的教材意识。
在期初组织本年级数学教师开展以整体梳理教材为住的集体备课活动,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处理加工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加强教学反思。
要求教师坚持每周写一篇教育、教学反思或教育、教学随感,每学期“执教一节公开课,设计一篇典型教案,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命一份学科试卷,制作一则教学课件”。
3.加强优秀学生培养。
(1)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力求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1课时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学生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
第3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第4课时租船问题(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2.在解决租船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语言表达租船问题的思路,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大数的认识》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3.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1课时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读数的规则。
3.培养良好的读数习惯。
教学重点:数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数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2.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3.提高学生正确写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掌握0占位的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课件。
第5课时多位数的改写(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整万数。
2.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非整万的数。
3.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运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教学难点:将非整万数用“四舍五入”法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第6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数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加减乘除、分数和小数的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并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2. 分数的简单计算3. 小数的简单计算4. 应用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分数的简单计算、小数的简单计算。
2. 难点:应用题的解答。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2. 投影仪3. 教学软件(例如:GeoGebra)4. 教学卡片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回顾学生之前学过的加减乘除和分数小数的知识。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3.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游戏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分享一个与四则运算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分数的简单计算、小数的简单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 巩固练习: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测试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八、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自己寻找一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尝试解答。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一、备课背景本学期四年级数学课程已经过半,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四年级数学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本次备课旨在通过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二、备课内容记录本次备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教学内容分析: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我们对各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找出重点和难点,明确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探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问题,我们探讨了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教学资源分享:各位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优秀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课件、练习题等,以便其他老师借鉴和使用。
4、学生问题解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我们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解答这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备课收获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们取得了以下收获:1、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明确各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探讨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共享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方便了其他老师的教学。
4、对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了更好的解答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备课不足与改进在本次备课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1、对一些偏难的教学内容,我们还需要多探讨一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2、在教学资源分享环节,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分享范围,让更多的老师受益。
3、在学生问题解答环节,我们还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解答他们的疑惑。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备课中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对偏难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邀请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或者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的研讨,以便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2、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教学资源分享的范围,可以通过年级组或学校层面的平台,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资源共享中来。
四年级数学集体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为了提高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四年级数学集体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四年级数学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驾驭和评价能力。
4. 探索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主持,全体四年级数学教师参加。
备课内容涵盖了本学期四年级数学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家共同探讨,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们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
2. 教学观摩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教研组安排了教学观摩活动。
观摩课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讲,其他教师现场听课。
在观摩课中,教师们认真记录,积极思考。
课后,大家针对观摩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通过观摩和研讨,教师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专题研讨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组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如何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此外,教师们还就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进行了探讨。
4. 教学反思在活动最后,教师们进行了教学反思。
大家认真回顾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四、活动总结本次四年级数学集体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活动,教师们对四年级数学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设计、课堂驾驭和评价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二)
3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有教师总结说明;先读万级上的数(多少万)再读个级上的数。
板书: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万级上的数是“640”,就按照个级来读─六百四十,在添上“万”字,然后再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小结: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着读个级上的数。
读一读:2430800 23000050
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每级中间有0(不管是连续两个0,或是3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有0的不读零。
练
1.课文第5页的“做一做”。
2.课文第8页第2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不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的读法不同。
3.课文练习一的第3~5题。
第3题呈现了一个情境: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面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先哲合适的读数方法。
6小结:首先要先明确万级上的各数(可以画出分级线);
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3)两级的数的读法,写出6407000。
1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含两级的数。
不同点:6407000个级上有7000;24960000个级上是0。
第4题呈现三幅北京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正确地读出图下面的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亿的内数读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读数的能力。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的数,再读个级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连续两个0或者三个0的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0不读。
4即时训练。
读一读:1205000 2358700 18006500 256050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和应用2. 角的概念和分类3.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的计算4.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5. 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和应用(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整数乘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整数乘除法计算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 角的概念和分类(1)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出角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角的性质和分类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角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的计算(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面图形的概念和周长的意义。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的计算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意义。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模板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在课后感到一些缺憾,但事实上课堂上的缺陷和漏洞总是与备课不充分、不细致,教案的书写不全面有关。
今日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最新模板1一、指导思想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历学问和生活经历为根底,供应学生熟识的详细情景,以协助学生理解数学学问。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与自主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开展适当改良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1、大局部学生状况分析本学期所任教的四年级,共有学生86人。
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根本学问、技能方面根本上已经到达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必须的爱好,大局部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活动。
特殊是动手操作、须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拟感爱好。
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根本形成的爱好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胜利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造就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2、学困生根本状况分析个别的学生由于根底不好,存有学问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拟差,学习实力弱,承受实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爱好。
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怀,指导,催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果。
上述缘由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念,致使形成后进生。
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承受实力差。
所以,接着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也将是我本学期工作的重点。
三、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那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均数》集体备课共案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五、板书设计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18+20+19+19)÷4
=85÷5=76÷4
=17(个)=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六、教学反思: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
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关于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
关于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关于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
写工作计划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计划1一、教研目标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以夯实基础为始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方向,深入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主要工作(一)优化课程实施继续组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针对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学习、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进一步转变。
2、打造真实课堂课堂教学力求突出主体性、重视基础性、坚持发展性、体现创造性、提倡开放性,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实现课程功能的根本转变。
提倡民主、宽松的教学,积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要多一份理性思考,多一份踏实,多一份务实,倡导简约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强化质量意识对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并深刻理解,不能单靠练习巩固。
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设法提高学生灵活处理问题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命题研究,关注新题型,力求轻负高效。
(二)认真开展教研活动1、为扎实有效地提高教研的效率,本学期打算以“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数学教研组专门建立一个博客,通过博客中的定时与不定的文章的上传和阅读,使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到教研中来,力争形成浓厚的校本研究氛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辨认平行四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辨认平行四边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合作和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征。
2.难点:能够观察出平行四边形,并区分其特征。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了图形示例和练习题的电子课件。
2.板书内容:定义、性质及特征的板书内容。
3.学具: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模型和图形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老师出示几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请学生观察并提问:“有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你能找出它们的特征吗?”2. 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通过讲解和展示图形,引入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板书“平行四边形:具有四条边都两两平行的四边形”。
3. 识别和描述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课桌上或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然后描述其性质(边长相等、对边平行)。
4. 拓展练习老师出示多个图形,让学生识别并圈出其中的平行四边形,同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讨论。
5. 梳理知识请学生回答一些综合性问题,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总结性质和特征。
五、课堂互动利用小组合作、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识别平行四边形并解释其特征,以巩固当天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教学,记录学生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下节课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时时间授课班级授课人主备教师辅助备课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课前准备课件、计器数。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介绍主题图(出示主题图)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出示人口数据)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出示例1:北京人口有xxxx人,这个数有多大呢?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⑴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⑵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
(板书“万”。
)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2.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之间互相说数,一个一、一万一万地说,另一个拨。
2、填空:①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
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
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数学册次: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以及会画平行四边形。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平行四边形,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的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会画平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并认识平行四边形。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学习,形成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共识。
4.教师讲解:总结学生的发现,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可以设计如下:平行四边形: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重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难点计数单位以Biblioteka 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教法学法
推理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导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2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认识“数值”
练
1、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识.
2.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板书设计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1.数位:一、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数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这四个数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个级和万级以及后面学到的亿级都叫数级。
教学反思:
学
教
二、学习新课。
1.介绍主题图。
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页主题图)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2.教学例1
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写出后汇报交流。
师: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吗?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师:如果问题是这样的(课件出示下面问题),你还会算吗?
①大袋面粉每袋20元,4袋一共多少元?
②中袋面粉每袋10元,4袋一共多少元?
③小袋面粉每袋5元,4袋一共多少元?
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20×4=80
10×4=40
5×4=20
师;同学们都这么爱动脑思考,你一定也发现了第二组算式的特点?谁来说一说?
生:我们已经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
①大米每包6元,如果买2包,一共多少元?
②大米每包6元,如果买20包,一共多少元?
③大米每包6元,如果买200包,一共多少元?
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6×2=12
6×20=120
6×200=1200
师: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写出。
教学难点
掌握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教法学法
推理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导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亿的上的数,下面老师写了两个十二位数,给大家几秒钟的时间,看你能很快地记住哪个数?123412341234950382573014
学生记数。
师:记住了哪个?(第一个)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记住了第一个数?数学中有很多有规律的情况,今天我们研究积的变化规律。看到题目想知道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单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检测反馈
评【活动方案】
活动一: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
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比较、从中发现每排的两种物体个数的关系,通过交流发现并 归纳间隔排列的规律。
活动二: 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让学生自己操作、比较、发现,并联系活动一中发现的规律来感受规律具有普遍性。
活动三: 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改【教学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 外面的物体的个数比里面的多1,里面的物体 的个数比外面的少1”这一规律。
改【活动方案】
游戏导入,寻找规律 请5名男生和5名女生到讲台上做排队的游戏,请1名学生做队长安排队形,可以不同,说说它的规律。
活动一: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仔细观察课本48页的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提示:从图中我看到每( )个相同的物体中间有( )个不同种类的物体。 2.根据图形,完成表格。 两端的物体 数量 中间的物体 数量 3.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4.全班展示并汇报交流。 活动二: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根据刚才的发现任意画几个三角形,再在每两个三角形中间画一个正方形。数数三角形的个数与正 方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然后完成填空。
“想想做做”第3、4题从沿着一段河堤植树到沿着圆形池塘的一周植树,是间隔情境的变式。看到它们间的不同,
能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间隔现象。
说单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检测反馈
教学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
【活动方案】 活动一: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仔细观察课本48页的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从图中我看到每…中间有…) 2.根据图形,完成表格。 两端的物体数量中间的物体数量 3.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二: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 与圆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然后完 成填空。 我摆的是每两个( )中间有一个( ),两端物体是( ),中间物体是( ), ( )比( )多 ( )。 2.小组交流。 活动三: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独立思考。
(1)一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 (2)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
2.汇报交流。
【检测反馈】
1.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2.(1)把一根木料锯成3次,能锯成多少段?
(2)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成几次? 3.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4.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接触过间隔现象,间隔现象的要素不多,规律比较浅显,适宜四年级学生探究。《找规律》这一
课时主要是体会间隔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了多样的“找”规律的活动,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把学习活动设计成三个层 次。
(1) 观察若干个具体现象,体会它们的相同特点,初步感受间隔规律。
第48页例题呈现了一个生动的情境,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研究情境里的数学内容。从9块手帕、10个夹子,7个 蘑菇、8只兔子,12片篱笆、13根木桩这三组数据中,发现同组的两个数相差1,这是对规律的初步体验。教学这 道例题,学生看图回答三个问题很容易,初步发现规律可能有些困难。为此,在学生回答三个问题后,可以指点他们把 手帕的块数和夹子的个数比一比,想想为什么相差1。再分别把蘑菇个数与兔子只数、篱笆片数与木桩根数比一比,想 想为什么也相差1。这样,学生就看到了规律,体会了规律的合理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与思考,他们这 时的发现仅是初步的,只要讲述基本正确就可以了。
(3) 带着初步认识的规律重返生活,发展数学的眼光。
第48页“想一想”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有这样规律的其他事例。这个活动有两点意义:(1) 有意识地关注过去没有 注意的现象。前面曾经说过,几乎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遇到过间隔现象,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研究过间隔现象。现在他们 初步认识了间隔现象,去回忆、寻找曾经见过的间隔现象的事例,这就是数学意识的一种表现,是数学教学所期望和应 该培养的。(2)进一步加深对间隔现象规律的体会。找到了一些具体事例,说说各个事例的间隔规律,学生的感性材 料就更充实了,对规律的理性认识必定更清楚、更牢固。教学“想一想”的时候,教师应有充分的预案。如果学生暂时 打不开思路、找不到这类事例,教师可列举若干,给予启示和引导。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
—— 四年级组
第五单元 :找规律
第一课时:间隔排列规律
《找规律》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起,每册都编排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找规律”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
触到的现象,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间隔现象的规律。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
(2) 摆学具,体会规律的必然性。
“试一试”是操作题,既有十分具体的一面,也有比较抽象的一面。具体的一面指小棒根数与圆片的个数,同组的两个 数量仍然有相差1的规律。抽象的一面指如果用小棒代表例题里的夹子、兔子、木桩,那么圆就能代表例题里的手帕、 蘑菇、篱笆。小棒与圆的关系,可以代表例题里相应的关系。教材安排的学习活动,先让学生理解问题具体的一面,数 数根数与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再通过“这些关系与前面发现的规律一致吗”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这两题抽象的一 面。这样,学生就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上升的过程,这时他们对规律的认识已具有普遍意义。
评【检测反馈】 1.引导学生观察电线杆和广告牌的排列特点来解决问题。 2.要求学生联系具体情境思考得出结论。 3.从沿着一段河堤植树到沿着圆形池塘的一周植树,是间隔情境的变式。也就是首尾相接的
封闭排列中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这样更能能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间隔现象。
改单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检测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