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教材PPT(共 43张)

合集下载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PPT)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PPT)
• 但新企业的进入,导致供给右移。 • 由于投入价格不变,企业的AC曲线不变,新均衡在原均衡
价格水平上重新形成。
P
P
04-04-20
Q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一页。
Q
2222
〔2〕本钱 递增 (běn qián)
• 当需求增加,初始(chū shǐ)时价格上升。
• 然后,新企业的进入,导致供给曲线右移。 • 但由于投入品价格的上升,新均衡高于初始均衡的
• 在长期,无法采用加总个别企业的供给曲 线
• 而获得长期供给曲线。
• 因为,企业在进出产业的过程(guòchéng)中,
• 我们无法确知需要加总
04-04-20
• 的是哪些企业。 2200
第二十页,共一百四十一页。
假设(jiǎshè)
• 为了分析此问题,我们假设:
• 1、所有企业都可以获得现有的生产技术。
04-04-20
4
第四页,共一百四十一页。
6.1-1 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 竞争 (wánquán)
• 〔1〕The Characteristic of 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wánquán)竞争市场的特点
04-04-20
5
第五页,共一百四十一页。
A、
• 虽然最正确产量(chǎnliàng)仍然由MC=MR决定,但价格却并不是相 应的MR,而是比MR大的AM。
• 即:取决于P〔=AR〕与MR之间有多大距离,
• 而这又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形状。
• 即使是同一产量,当需求曲线不同时,会对 • 应不同的价格;反之也然。
04-04-20
3355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一页。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PPT 187页)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PPT 187页)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 不包括对企业内部活动的研究
新产业组织理论 企业同市场一样参与了资源的配置过
程,企业内部活动是影响市场行为和产业 结构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企业内部活动 的考察不可或缺。(委托代理问题)
第二节 市场结构
一、市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一)市场结构的概念及特征 指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联系特征,即构成产业市
第三,这个指标难以反映市场份额和产品 差异程度的变化情况。
我国电冰箱产业的兴衰
概况
1954年,沈阳医疗器械厂试制出中国 第一台采取开启式压缩机的电冰箱。 1955年,天津医疗器械厂试制出第一台 采取封闭式压缩机的电冰箱。1955年到 1977年全国累计生产电冰箱15万台。这 一时期的电冰箱主要供社会集团使用。

影响
产品性质完 无 全相同
进入壁垒 无
竞争手段 典型产业 (部门)
市场的拍卖、农业
交换
垄断竞争 较多 寡头竞争 少数几家 完全垄断 独家
有差别
稍能控制
产品差别程 有控制能
度很少或没 力(协调

配合)
独特的没有 能控制 相似的替代 品
较低
相当高
很高,以至 其他企业无 法加入
较多采用非 价格竞争手 段竞争
“有时把组织分开来算作一个独立的生产要 素,似乎最为妥当” 企业内的组织形态 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形态 产业间的组织形态 国家组织
2、触及了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触及了垄断问题; 触及了产品差别、生产条件差异以及广告费
用等造成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 提出了 “马歇尔冲突”。
(二)奠基阶段
——
1452737
7.34
1441779

产业组织理论教材(PPT 61页)

产业组织理论教材(PPT 61页)
第一章、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 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 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产业组织理论是有关市场经济中企业行为和组织 制度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主要 方面:一是企业内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如为什么存在企业,企业的最优规模和范 围由什么决定,什么是企业的目标函数,股东与经理 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内部的科层结构等,也 就是现在人们通常称之为企业理论。这方面的研究 已经漫溢到劳动经济学、公司融资、公司战略与组 织结构的关系等领域。二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与企业 行为的关系,特别是寡头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 系,如企业如何制定价格、产量、投资、广告、研究 开发、兼并等方面的决策,这些决策如何在市场上相
无论在什么时候,竞争都同样充满生机,垄断力 量都同样顽固。
因此,产业组织经40-2000年的美国经济发展中, 竞争和垄断的演化。总的来说,竞争在现代美国经 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有效竞争市场的比重由1940年 的55%上升到了2000年的75%,纯粹垄断则从10% 降到了2%。
在马歇尔之后,企业行为的研究出现了不同的发 展方向。一种方向是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研究。对特 定企业与产业的发展历史与实际的行为进行观察。 另一种方向是强调正确的逻辑推理,力图建立一组 明确的条件,运用微分方法推导出价格在竞争作用 下会等于成本且不存在垄断利润的结论,这就是杰 文斯和埃奇沃斯的研究重点,并在奈特那里达到了 高峰。奈特改进了完全竞争模型,给出了我们现在 熟悉的在平均成本最低点超额利润将消失的一些列 必要条件。
互作用,等等。后者也就是狭义的产业组织理论。这 方面的模型已被引入到国际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 领域,并被企业用来指导商业战略的制定。三是政府 与企业的关系,包括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的问 题。规范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是最优政策?这些政策 涉及反托拉斯政策(或竞争政策)、对自然垄断企业 的规制、公营企业的管理、市场准入自由化、旨在 推动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政策等;实证研究 的问题是:什么是政策的实际效果?什么因素决定实 际政策的选择?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PPT49页wqp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PPT49页wqp

新产业组织理论(NID),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
以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为主旨的与以往有着根本不同的产
业 组 织 理 论 ( Davis and Lyons , 1988;Pepall , L.et al. ,
1999


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区别:首要标志是NID对产业组织
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理论研究方法的统一。即除了对假定
1879年,马歇尔将产业组织正式定义为产业内部的 结构。马歇尔在论及生产要素问题时,在萨伊的生 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基础上,将组织 列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同时,在论及分工与机 器、某地区特定产业的集中、大规模生产及企业的 经营管理、企业形态等问题时,他还触及了规模经 济性问题。36年之后,斯拉法从质疑完全竞争理论 的立场,进一步论述了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的不相 容性,即后人所谓的“斯拉法冲突”。
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大学传 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奉自 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 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 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所谓 “生存检验”的过程。芝加哥学派的基本思想,乃 是主张把价格理论模型作为分析市场的基本工具, 并主要基于价格模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作出预期, 同时借此设计检验其理论的经验性分析模型。
斯密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 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 了所谓自由竞争的思想。 按照斯蒂格勒(Stigler,George J.)的归纳, 斯密所宣扬的自由竞争的观念实际上是由 五项条件组成的,即:
(1)竞争者必须是独立行动,而没有事先的约定; (2)现有的竞争者数量足以使利润平均化; (3)经济主体必须具备有关市场状况的足够知识; (4)经济主体必须拥有摆脱社会限制的自由; (5)经济主体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生产要素配置中 的 必要适应过程。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面临着不完全信息, 这为企业间的策略性相互影响提供了市场条件。
SCP范式通过对市场结构的判断来考察企业的市 场行为,而对垄断企业间的相互影响没能给出相应 的分析。这是SCP范式的一大欠缺。
至下节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1.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
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 力的重要量化指标。常用指标有CR4、CR8等。
2. 进入壁垒是指,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现存厂商所
享有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通过现存厂商可以持 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厂商的
进入反映出来的。如规模经济、资本需求量和产品
差异等。
整理ppt
16
2、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政策主张
❖“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具有寡占 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 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进入 壁垒等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 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 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3、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的衰退
①美国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受到日本和亚洲一 些国家冲击,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关系。
• 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与垄断及规模经 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
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比如,
规模经济会不会导致垄断,垄断者是否一定会
制定垄断高价,大企业的高利润究竟是来自垄
断还是来自自身的高效率,究竟应该是反垄断,
还是顺其自然,等等。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1、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
• 高集中度市场中的大企业必然具有高效率,而 产生这种高效率主要在于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 济性、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优越的产品质 量和完善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等因素。

《产业组织》PPT课件

《产业组织》PPT课件

2家
买方
1家
双方垄断
少数
买方垄断 卖方寡头
多数 买方垄断
2家
双方双头垄断
买方双头垄断
少数
卖方垄断 买方寡头
双方寡头
买方寡头
多数
卖方垄断
卖方双头垄断
卖方寡头
完全竞争
2
3
2021/5/27
2、按卖方数量和产品差异化分类
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产品完全不可替代 产品差异化明显 产品同质
1家
卖 少数 方
多数
完全垄断
▪ 二、规模经济与竞争 ▪ 三、SCP分析框架和方法论
一、 竞争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
看不见的手
3
在市场自发调 节、自由竞争的 机制下,总能够 使得市场价格和 生产者的本钱趋 于一致,到达资 源的最优配置。
2021/5/27
二、规模经济与竞争 〔一〕、规模经济性
所谓的规模经济,就是随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 平均本钱不断下降〔平均收益不断增加〕的过程。
《产业组织》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 3.1 SCP分析框架的理论渊源 一、竞争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
入壁垒-盈利性假说
相对效率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市 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策主张对垄断和寡头垄断采取构
造规制和企业分割。〔1895-1904年美
1
国第一次兼并浪潮后,27个部门中第一
7
2021/5/27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PPT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PPT

作用,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
济社会。“看不见的手”,就是由竞争的力量 来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 •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 不应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只要市场接近于完
全竞争状态,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资源的最优
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完全竞争
• 所谓的完全竞争,通常是指下列条件占主导地位
的市场状况,即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具有合理的经
济行为的卖者和买者;产品是同质的,可互相替 代而无差别化;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可自由流动, 不存在进入或退出障碍;卖者或买者对市场都不 具有某种支配力或特权;卖者和或买者间不存在
共谋、暗中配合行为;卖者和买者具有充分掌握
市场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不存在不确定性。
帕累托最优状态
克拉克(J· M· Clark) 发表了《论有效竞争 的概念》对产业组织 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 建立也产生了重大影 响,提出了有效竞争 的基本概念和标准
有效竞争
所谓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 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 法或手段。但是,克拉克在理论上没有解决有效竞争 的评估标准和实现条件问题。 梅森提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
3.“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 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 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 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 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 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 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3.“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Industry economics
产业组织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第三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PPT课件

第三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PPT课件

2020/2/19
8
(三)有效竞争的概念和实质
梅森简介
Edward Sagendorph Mason (1899-1992),美国经济学家, 出身贫寒,曾任美国国务院经济顾 问、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等职,曾获 美国自由勋章等荣誉,在产业经济 学、落后国家或地区开发规划等领 2域02产0/2生/19重要影响。主要作品:
2020/2/19
6
(二)马歇尔困境与有效竞争
“马歇尔困境” (Marshall’s
dilemma)是马歇尔在其《经济
学原理》中所提出的关于规模
经济与竞争活力的二难选择命
题。在他看来,规模经济是非
常必要而且极为有用,但这又
《经济学原理》和“马歇尔困境” 容易导致垄断,反过来就会使 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
▪ 1959年贝恩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是产业组 织理论的集大成者和经典著作,它标志着产业组 织理论的正式形成。
2020/2/19
11
2020/2/19
贝恩简介
▪ Joe S. Bain (1912-1991) ,美国经济学家,产业 经济学奠基人之一,1982年美国经济学会授予杰 出会员荣誉称号,称其为“无可争议的现代产业 组织经济学之父”。主要作品:
2020/2/19
10
四、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框架
▪ 贝恩等人首先提出了一个由market structure、 market conduct和market performance组成的研 究框架(见图2-1)。
▪ 贝恩等人分析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 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市场供需条件和公共政策所 构成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框架,简称为SCP框架。
(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 ▪ 两个原理:市场竞争机制理论;劳动分工

产经第6章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

产经第6章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
二、产业组织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亚当·斯密对竞争机制的阐述
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最早阐述竞争 机制如何促进社会全体利益,实现资源 最优配置。
竞争被看作能够对各种经济问题给出最 优解的组织形式。只要市场接近于完全 竞争状态,就能自然而然的实现资源的 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垄断竞争理论:任何市场都交织并存着垄 断和竞争两种力量。
两人被称为产业组织的理论的奠基人,构 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完整的市场结构 类型体系
马歇尔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
精选PPT课件
7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一)有效竞争
1.1940年,约翰·克拉克首次提出有效竞争 的概念。
易活动←交易者的行为,从而研究产
业组织及其变化就必须研究厂商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重点从结构环节
转向为行为环节。
精选PPT课件
19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2、博弈论、计量经济学成为重要 的分析工具。
3、政策主张;重点应放在规范企 业的竞争行为方面,反对不正 当竞争行为,不必讨论企业的 规模、结构或绩效。
2.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 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性的作用的竞争格局。
3.克拉克为产业组织理论提供了一个研究 思路和方向,产业组织合理化的目标: 适度规模与适度竞争。
4.关于企业适度规模
精选PPT课件
8
(一)有效竞争
4.关于企业适度规模 在产业经济学中,用判定系数(FC) 来识别。
判定系数:FC=AC/MC FC﹥1,存在规模经济; FC﹤1,存在规模不经济; FC=1,规模收益不变。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

6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3.梅森对有效竞争理论的补充
梅森在1939年出版的《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一书中 作出了两大贡献:
1)将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为两类标准:一是将能够维 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标准;二是从市场绩效角度判断竞争 有效性的市场绩效标准。
2024/2/7
11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2.新制度学派的理论特点
以科斯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 济问题,也称之为“新制度产业经济学”。
其理论特点是: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注重产业组织之间关 系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将研究重点深入到产业组织内部, 从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以 及它们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产 业 组 织 理 论 发 展 脉 络
2024/2/7
马歇尔的组织是第 四生产要素说
克拉克的有效竞争 理念及其目标设计
贝恩:判定有效竞争标 准的SCP分析框架)
新制度学派研究重点深 入到产业组织内部
张伯伦、罗宾 逊夫人的垄断
竞争理论
梅森有效竞争 的市场结构、 市场绩效标准
芝加哥学派主张 完全自由主义, 反对政府规制。
四、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
集中度、产品的差别化、市场进入和退出的壁垒、市场 需求的增长率、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等。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前3项。
2024/2/7
15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二十七章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十七章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3.比较分析法
• 比较分析法是将属于同一范畴的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 对比研究,分析它们的共性和区别,研究事物存在、变 化的共同条件以及不同特点。
4.辩证分析的方 法
• 辩证分析的方法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自身运 动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注重
事物对立统一的特性,强调矛盾的互相依存性和相互 转化。
27.2.3新奥地利学派
代表 人物 • 米塞斯和哈耶克
观点
• 新奥地利学派认为,市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个过 程的性质无法通过市场结构表现出来。“竞争是在 不确定的环境中,以不完全的信息为前提的。”“推动 竞争过程的是企业家。”
政策 主张
• 政府必须管理的是社会公共资源,国家应当拥有那些非营利的服 务部门,分离生产与供给,政府对生产进行管理,把供给交给市场机 制。政府在直接管理的市场上不能拥有特权,一定要接受潜在竞 争者的挑战,应当允许其他企业在政府不能提供服务的领域进行 生产和销售
27.1.4 不完全竞争理论
第一,产品 差别水平
不变的价
格选择
• 张伯伦认为,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在这条需求曲线上, 较大的需求量对应着较低的价格,较少的需求量对应着较高的价格,所以,与完 全竞争市场平行于X轴的需求曲线相比较,垄断竞争的最大利润点向左移,比完 全竞争市场的价格高、产出规模小
27.3 产业组织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和规 •实证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事例的经验性归纳和分类整理
范分析相结合
,做出事物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及变化的结果等有关规律性的结论。
2.定性分析和定 量分析相结合
• 定性分析的重点是拨开浅层的表面现象,深入分析事 物的本质,推论演进的机理。定量分析是通过数学模 型及函数曲线使复杂的事物抽象化和简化,以便展现 各个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产业组织理论 幻灯片PPT

产业组织理论  幻灯片PPT
20世纪40至60年代,哈佛学派形成,梅森、贝恩、谢勒 等。SCP范式,二分法—三分法
20世纪70年代:芝加哥学派、可竞争性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泰勒尔、科瑞普斯为代表将博弈论引进
了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构造主义者〕
产业组织理论有市场构造、市场行为、市场绩 效三个根本局部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 其根本的分析程序按构造-行为-绩效-产业组织 政策展开的。构造、行为、绩效存在因果关系, 构造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因此,为获得 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业组织政策 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构造。
一、渊源及开展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提出产业组织理论即 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 市场行为。
20世纪初英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将组织作为生 产要素引入经济分析。—〞马歇尔冲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伯伦、罗宾逊分别?垄断竞争力 论?、?不完全竞争理论?提出了垄断竞争的理论。
因构造主义政策论的产业组织学派的理论
观点受到了新的注目。与此同时,一些新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应运而生。其中,最具影响的是芝加哥学派的
产业组织理论和鲍奠尔等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以及博弈论方法等。
三、芝加哥学派(效率主义者〕
芝加哥学派是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 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 施蒂格勒,由于他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而被授予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学派继承了奈特F. Knight〕 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 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 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 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 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 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不需干预,1966年施蒂 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 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 论上的成熟。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构造和效率的关系,而 不像构造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 效率主义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可行的生产计划集。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
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行为分析的假设前提: • 厂商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信息、 精于计算、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 • 企业或厂商被看作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 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 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 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n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性质(p78)
19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被认为 是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主要观点:
v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缺陷:一是忽略了制度安 排和交易费用,二是忽略了企业的制度结构,不 能解释生产活动为什么能在企业内进行等问题。 三是未能解决企业的边界及其决定的问题。
v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 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 价格机制的替代。
v企业是在下述情况下出现的:私有要素的所有者按合约将要素 使用权转让给代理者以获取收入;在合约中,要素所有者必须 遵守某些外来的指挥,而不再靠频频计较他也参与其间的多种 活动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v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 场,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对这两种合约安 排的选择取决于由对代替物定价所节约的交易费用是否能弥补 由相应的信息不足而造成的损失。
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评价: v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经济和 范围经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正确 。 v在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完全竞争假定下,该理论在 分析最优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和产出价格的变 动而变动方面、在理解一个产业(或企业)的整 体行为方面、在研究企业之间策略相互作用的结 构方面,一直是十分有用的。 v不能回答:既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 式,那么为什么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企业?为什 么很多现实企业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工程的需要?
Ø企业的地位
企业产生的根本动因是:追求更多价值增值。 企业已成为现代社会大多数经济活动的直接参 与者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
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是如此关 系重大,以致它开展活动的效果已经成为整个 社会经济繁荣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企业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地位: v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简单地说产业 就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不同 企业所具有的某类共同特性就成了划分产业的基准。 v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同 一产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 重要依据。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处于不同地位 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行为,各个企业不同的市场 行为又是决定其各自市场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所有 这些正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v在目标产量Q 既定的条件下,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通过
下图求解使总成本达到最小化:
成本和 收益
假设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 竞争的,
则MR=MC 时,利润最大化。
MC
AC
P*
MR
O
Q*
产量
v短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PD
S MC MR P
MCPeEFra bibliotekd=MR=Pee
D
S
O
Qe
QO
行业均衡
qe
q
产业组织理论
第二单元 企业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本章主要内容
1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 2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3 企业适度规模理论 4 多元化与范围经济的关系
什么是企业?(西方观点p73)
Ø 新古典企业理论 Ø 现代企业理论
新古典企业理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不把企业看作是一种组织,而是
v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 主要沿着两个分支发展,一交易成本理论,着眼 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二代理理论,侧重分析企 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
v这两种理论共同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故 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又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
l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p91)
厂商均衡
v所谓短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的厂房设备的 规模(即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他只能通过调 整可变要素(即可变成本)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 量(即生产规模)。
v从整个行业看,在短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 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 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
v在短期内当一个行业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基本 稳定时,行业的产量和价格将保持稳定,该行业 处于短期均衡状态。
v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 生产,都是有成本的。
v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有些交易在 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费的成本低。
v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而企业 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 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
v在科斯对企业性质所做探讨的基础上,张五常改进和发展了科 斯的企业理论。张五常认为,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程度 的问题,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
v企业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它利用规模或 范围经济的程度。 v范围经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 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和(假定 两个企业得到的投入物相等)。 v相反,如果企业的联合生产低于独立企业所能 达到的产量,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是范围不经济。 这种情况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产品的生 产有冲突时可能会发生。 v范围经济也可以一般化到多产品企业。
v在长期竞争性调整过程中,行业和厂商的长期 均衡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决定的。
v当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存活 下来的产商都选用在当时技术 条件下效率最高的规模,用最 低的成本(即所费各种生产资 源的数量最小)生产产品,并 且只能赚取正常利润。即在完 全竞争的假定下,市场机制能 够使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实现 最有效率配置。
v长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成价
本 格 SAC
LMC
SMC
LAC
成价 本格
P P1
LMC LAC
B
A
q0
产量
产量
v所谓长期是指,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 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预期提供的产量选 择一个总成本(从而平均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 规模;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 间发生变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 就会吸引新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 增加,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面临亏损的厂商 会退出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